1.托馬斯.潘恩
Thomas Paine,(1737年1月29日—1809年6月8日),英裔美國思想家、作家、政治活動家、理論家、革命家、激進(jìn)民主主義者。他出生在英國諾??丝ぃ赣H是裁縫、由于家境貧寒、他只上過中學(xué)。青年時期當(dāng)過教師、店員、稅吏等,屢遭失業(yè)和饑餓的威脅。1765年潘恩在列易斯當(dāng)稅吏時就關(guān)心政治,1772年寫了小冊子《稅吏事件》,描寫英國稅吏的苦惱。1774年4月,他因有“反政府”思想被免職。同年10月,潘恩被作為契約奴來到美洲。在費城擔(dān)任《賓夕法尼亞》雜志的編輯。
當(dāng)時,正值北美人民反英斗爭風(fēng)起云涌,但是,人們的君主制觀念還根深蒂固、連華盛頓、富蘭克林、亞當(dāng)斯這些獨立戰(zhàn)爭時期著名的政治家,都不明確提出美國獨立。就在這樣的形勢下,潘恩發(fā)表小冊子《常識》。公開提出美國獨立問題。小冊子痛斥世襲君主的罪惡:“在上帝眼中,一個普通的誠實人要比從古到今所有加冕的壞蛋更有價值?!迸硕鬟@篇文章,成了獨立戰(zhàn)爭時期人民大眾的教科書。
潘恩為美國獨立戰(zhàn)爭立下了汗馬功勞,但作為出身低微的異鄉(xiāng)人。受到了排擠和打擊,成為失業(yè)者。1788年回到英國。不久他寫了歌頌法國革命的小冊子《人權(quán)論》,認(rèn)為攻陷巴土底獄是“世界性的事件”。這本小冊子遭到查禁,潘恩被迫旅居法國。他參加了法國大革命,法國的這場革命的激烈程度和徹底性,較之美國的獨立戰(zhàn)爭要深刻的多,潘恩思想跟不上,他反對處決路易十六,雅各賓派執(zhí)政時,潘恩說:“共和國死了”。因此,公安委員會以“圖謀反抗共和國”的罪名逮捕了他,在美國駐法大使門羅的干預(yù)下才獲釋。
1802年,潘恩回到美國,在默默無聞中于7年后死去。
生平
* 1773年 他不滿工資過低,撰寫《稅務(wù)官員的狀況》而被解雇。
* 1774年 他到美國費城,主編《賓夕法尼亞雜志》。
* 1776年 美國獨立的風(fēng)潮開始,他支持美國獨立,反對英國的殖民專政,撰寫了他的成名小冊子《常識》,為美國從英國殖民中獨立出來辯論,批評英國國王殘暴無能,認(rèn)為獨立后的美國應(yīng)該建立共和國。他積極主張廢除奴隸制,寫過《在美洲的非洲奴隸》一文,和本杰明·富蘭克林一起廢除了賓州的奴隸制。
* 1787年 他到英國定居,寫了一些關(guān)于人權(quán)的作品,遭到英國政府通緝,
* 1791年 潘恩去法國,支持法國大革命,被選入國民公會,他認(rèn)為是美國獨立的精神影響了法國,但他反對處死法國國王,支持吉倫特派。
* 1793年 羅伯斯比爾領(lǐng)導(dǎo)的雅各賓派奪取了法國政權(quán),潘恩由于反對他們的恐怖專政,以及前期反對處死國王的行為,被投入監(jiān)獄,在獄中寫成《理性時代》一書。
* 1794年 法國爆發(fā)了熱月政變,羅伯斯比爾被斬首,潘恩出獄,仍在國民公會中任職。
* 1802年 潘恩返回美國,由于他一直反對貴族政治、富人政治和教權(quán)主義,堅持自然神論,在美國遭到許多人的批判。
* 1809年 潘恩于在紐約逝世。
思想體系
潘恩是激進(jìn)的民主主義和自然神論者,他的“世界公民”理念宣傳建立“世界共和國”,他也是公共教育、最低工資限額的提出者之一。在潘恩思想體系中,國王與貴族不存在了,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
影響
潘恩所著《常識》極大地鼓舞了美國獨立士氣,他的一些其他作品幫助了法國、英國的民主事業(yè)。
2.托馬斯·潘恩的主要作品
潘恩最廣為人知的一本書。1776年1月10日,潘恩在羅什等人的鼓動下,匿名發(fā)表他那篇驚駭世俗的小冊子。
《常識》只是一本小冊子。不過,頁碼之輕掩蓋不住思想之重,書中承載的思想內(nèi)涵著實驚人,絲毫不遜色于動輒洋洋萬言的民主宣言。且不說里面“人人平等”的理念如何具有前瞻性(他首次提出“解放黑奴”的觀點,直到87年后林肯的《廢奴宣言》才將之落到了實處),單單是他對專制王權(quán)的深入剖析就一次次地敲打著陶醉在“英國夢”里沾沾自喜的北美英國人。
潘恩從政府的起源說起,條分縷析地解構(gòu)英式政體。他評論英式政體是君主暴政和貴族暴政的骯臟殘余,是兩者利益的終極代表,其存在的唯一目的無非是為君王、貴族謀求福利。因此,它不僅是達(dá)官貴人們用以剝削本國人民的利器,更是宗主國借以盤剝殖民地的工具。他再三質(zhì)疑,難道殖民地人民甘心被人奴役、任人宰割嗎?答案當(dāng)然是否定的。
在這本不過50頁的小冊子中,他宣稱這些真理如常識一樣自然可信:
1.“喬治三世只不過是大不列顛皇家畜生”,他是北美事件的首惡之源。英國王室并不神圣,因為據(jù)英倫三島征服史記載,英王的“始祖是某一伙不逞之徒中的作惡多端的魁首”。
2.“和解與毀滅密切相關(guān),獨立才是唯一的出路?!薄坝鴮儆跉W洲,北美屬于它本身”,“現(xiàn)在是分手的時候了”。
3.獨立之后,實行共和政體?!白屛覀?yōu)閼椪录用?,北美的法律就是國王”,“推翻國王這一稱號,把它分散給有權(quán)享受這種稱號的人民”。“只要我們能夠把一個國家的專權(quán)形式,一個與眾不同的獨立的政體留給后代,花任何代價來換取都是便宜的”。
《常識》不出三個月,發(fā)行12萬冊??備N售量達(dá)50萬冊以。當(dāng)時200萬北美居民中幾乎每一個成年男子都讀過或者聽過別人談這本小冊子。當(dāng)時在許多鄉(xiāng)村茅舍,如有幸擁有一本藏書,那自然是《圣經(jīng)》,可是如果擁有第二本,那就是《常識》。在許多大陸軍士兵的背囊中,都有一本讀得皺巴巴的《常識》。一家英國報紙驚嘆:“很多讀過這本書的人改變了態(tài)度,哪怕是一小時之前,他還是一個強烈反對獨立思想的人。”華盛頓曾承認(rèn)這本書在“很多人心里,包括他自己在內(nèi),引起了一種巨大的變化”;《常識》一書還為《獨立宣言》及其在國內(nèi)鋪平了道路。歷史學(xué)家們發(fā)現(xiàn),在《獨立宣言》中強調(diào)的那些民主原則早已被《常識》以更酣暢淋漓的語調(diào)闡述過。《獨立宣言》的那位作者也曾坦率承認(rèn),他引用過《常識》,并對此“引以為榮”。 【即上文所說的《人的權(quán)利》】當(dāng)柏克起而攻擊法國革命時,1791年3月,他在倫敦出版《人權(quán)論》,激烈抨擊柏克的《法國革命感言錄》,引起英吉利海峽兩岸輿論界的轟動。在書中,他在一個比柏克視野遠(yuǎn)為廣闊的背景上,突出勾勒法國革命的劃時代意義。它沖破了當(dāng)時籠罩于整個西方先進(jìn)思想界對英國君主立憲政體的迷信,深刻地批判了這一政體,給當(dāng)時還處于摸索狀態(tài)的法國革命指明了共和主義的嶄新方向。
3.求 托馬斯 潘恩的《常識》中作為1904年美國《企業(yè)家》雜志的發(fā)刊詞
ENTREPRENEUR'S CREDO
“I do not choose to be a common person. It is my right to be uncommon—if I
can . I seek opportunity-not security. I do not wish to be a kept citizen, humbled
and dulled by having the state look after me .
I want to be the calculated risk , to dream and to built ,to fail and to succeed.
I refuse to barter incentive for a dole; I prefer the challengers of life to the
Guaranteed existence , the thrill of fulfillment to the state calm of Utopia.
I will not trade my freedom for beneficence nor my dignity a handout. I will
never cower before any master nor bend to any threat.
It is my heritage to stand erect, proud and unafraid, to think and act for myself,
to enjoy the benefit of my creations and to face the world boldly and say:
This, with God's help , I have done. All this is what it means to be an
Entrepreneu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