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戲劇的PPT
河南:豫劇 大平調(diào) 四平調(diào) 宛邦 月調(diào)
山東:呂劇
河北:河北梆子
山西:晉劇
安徽:黃梅戲 花鼓戲
廣東:粵劇
浙江:評彈
北京:京劇
東北:二人轉
陜西:秦腔
上海:滬劇
1、戲劇的概念:
戲劇,是一種綜合的舞臺藝術,她借助文學、音樂、舞蹈、美術等藝術手段塑造舞臺藝術形象,揭示社會矛盾,反映社會生活。
2、戲劇的種類:
從表演形式上,可分為話劇、歌劇、舞劇、詩劇、廣播劇、電視劇、街頭劇、活報劇等;從作品內(nèi)容的性質上,可分悲劇、喜劇、正劇等;從故事情節(jié)上,可分為獨幕劇、多幕劇等。從時代分,可以分為歷史劇和現(xiàn)代劇。
3、戲劇的要素:包括舞臺說明、戲劇沖突、人物臺詞等。
4、戲劇的基本特點:
(1)、空間和時間要高度集中
戲劇不像小說、散文那樣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它要求時間、人物、情節(jié)、場景高度集中在舞臺范圍內(nèi)。小小的舞臺上,幾個人的表演就可以代表千軍萬馬,走幾圈就可以表現(xiàn)出跨過了萬水千山,變換一個場景和人物,就可以說明到了一個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后……相隔千萬里,跨越若干年,都可通過幕、場變換集中在舞臺上展現(xiàn)。
(2)、矛盾沖突要尖銳集中
各種文學作品都要表現(xiàn)社會的矛盾沖突,而戲劇則要求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里反映的矛盾沖突更加尖銳集中。因為戲劇這種文學形式是為了集中反映現(xiàn)實生活中的矛盾沖突而產(chǎn)生的,所以說,沒有矛盾沖突就沒有戲劇。又因為劇本受篇幅和演出時間的限制,所以對劇情中反映的現(xiàn)實生活必須凝縮在適合舞臺演出的矛盾沖突出。
(3)、語言要表現(xiàn)人物性格
戲劇的語言主要是臺詞。臺詞,就是劇中人物所說的話,包括對話、獨白、旁白。獨白是劇中人物獨自抒發(fā)個人情感和愿望時說的話;旁白是劇中某個角色背著臺上其他劇中人從旁側對觀眾說的話。戲劇主要是通過臺詞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表現(xiàn)人物性格。因此,臺詞語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簡練明確,要口語化,要適合舞臺表演。
中國戲劇主要包括戲曲和話劇:戲曲是中國固有的傳統(tǒng)戲劇,話劇則是20世紀引進的西方戲劇形式。
中國古典戲曲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她以富于藝術魅力的表演形式,為歷代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而且,在世界劇壇上也占有獨特的位置,與古希臘悲喜劇、印度梵劇并稱為世界三大古劇。
戲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漢時代。但形成過程相當漫長,到了宋元之際才得成型。成熟的戲曲要從元雜劇算起,經(jīng)歷、明、清的不斷發(fā)展成熟而進入現(xiàn)代,歷八百多年繁盛不敗,如今有360多個劇種。中國古典戲曲在其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曾先后出現(xiàn)了宋元南戲、元代雜劇、明清傳奇、清代地方戲及近、現(xiàn)代戲曲等四種基本形式。
宋元南戲大約產(chǎn)生在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浙江的溫州以及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帶,是戲曲的成型時期。
元代雜劇也叫北曲雜劇,元雜劇最早產(chǎn)生于金朝末年河北真定、山西平陽一帶。盛行于元代,元雜劇是中國戲曲的第一個黃金時代。它達到了很高的文學水準,以至單從詩體而言,古人早就將唐詩、宋詞、元曲并稱。
明清傳奇是由宋元南戲發(fā)展而成的戲曲形式。它在產(chǎn)生于元末,在明初流傳,到了明嘉靖年間興盛,至萬歷而極盛,并延至明末清初,作品之多號稱"詞山曲海"。
清代地方戲是古典戲曲的第三個階段。它和近、現(xiàn)代戲曲有著共同的藝術形式。清康熙末葉,各地的地方戲蓬勃興起,被稱為花部,進入乾隆年代開始與稱為雅部的昆劇爭勝。至乾隆末葉,花部壓倒雅部,占據(jù)了舞臺統(tǒng)治地位,直至道光末葉。這150多年就是清代地方戲的時代。1840年1919年的戲曲稱近代戲曲,內(nèi)容包括同治、光緒年間形成的京劇以及20世紀初出現(xiàn)的一段戲曲改良運動。
"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傳統(tǒng)戲曲受到激烈的批判,此后戲曲便進入現(xiàn)代戲曲時代。京劇的形成是清代地方戲發(fā)達的結果,而京劇成為全國性的代表劇種后一點也沒有壓抑地方戲的發(fā)展。從清代地方戲到京劇,是中國戲曲極度繁盛的時代。
中國話劇只有百年的歷史。從西方引入中國,20世紀初到"五四"前稱"文明新戲",這種早期話劇仍具有一些戲曲的特點。"五四"以后重行照原樣引進西方戲劇,形式是現(xiàn)實主義戲劇,稱"新劇"。1928年起稱"話劇",沿用至今 。
2.戲曲知識如何傳承
戲曲的形成和每一次發(fā)展都是融合眾多表演技藝精華的結果,要使戲曲跟上歷史前進的步伐,必須使之以一種融合當今眾多表演技藝的 “新雜劇”的藝術形式出現(xiàn)。
在我國表演藝術的歷史上,有過“百戲”、“雜劇”的名稱。所謂 “百戲”、“雜劇”,顧名思義,就是在一個舞臺演出的單位時間內(nèi),呈現(xiàn)出歌唱、舞蹈、小戲、雜耍、武打、雜技等各種表演藝術。
戲曲在宋代形成之后,許多類型仍然以 “雜劇”名之,如宋雜劇、元雜劇、永嘉雜劇、南雜劇等,它們雖然是純粹的戲劇,但是,它們的表現(xiàn)手法依然是 “雜”的,有歌唱,有舞蹈,有說白,有武術,有雜技等等。觀眾可以在戲曲中,聽到悅耳的歌聲、詼諧滑稽的笑話、聲情并茂的說白,看到讓人欣怡的舞蹈身段、高難度的武打雜技和神似于生活動作的表演,只不過是將多種表演形式高度地融合在一起罷了。
明代中葉之后,戲曲進入鼎盛時期。但是,依然沒有離開 “雜”的運動方向,只是 “雜”的內(nèi)容層次和融雜的手段更高了而已。
如 “水磨調(diào)”的昆曲是魏良輔在昆山腔自身流麗悠遠的基礎上,吸取了海鹽腔、弋陽腔等南曲的長處,又吸收了北曲結構嚴謹?shù)奶攸c,運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簫、笙、琵琶的伴奏樂器,造就了一種細膩優(yōu)雅,集南北曲優(yōu)點于一體的新的唱腔。 今日稱之為國劇的京劇,亦是綜合彼時許多聲腔音樂和多種表演技藝的結果。
就音樂來講,它有吹腔、高撥子、二黃、昆腔、腔、漢調(diào)和其他一些雜曲的成分;其表演從行當?shù)?“四功五法”以及戲裝臉譜,無不是從昆曲與許多劇種那里吸收、消化、整合、改造而來的。 由此可見,戲曲的形成和每一次發(fā)展都是融合眾多表演技藝精華的結果,可以說,這是戲曲發(fā)展的重要規(guī)律。
過去的戲曲是如此,現(xiàn)在和未來的戲曲,一定還會如此。要使戲曲跟上歷史前進的步伐,必須使之以一種融合當今眾多表演技藝的 “新雜劇”的藝術形式出現(xiàn)。
不過,在融合眾多表演技藝的過程中,應有下列的做法,否則, “新雜劇”很難保持住戲曲的特性。 一是要像魏良輔創(chuàng)立 “水磨調(diào)”那樣,對眾聲腔潛心研究,將每一種聲腔中最悅耳、最有當代氣息、最有助于塑造人物的元素抽繹出來,進行融合、鍛造,形成一個既傳統(tǒng)又現(xiàn)代的聲腔,以達到不論東西南北、男女老幼,人們都由衷地喜愛它們的效果。
它們不僅可以是舞臺上的劇曲,亦可以成為百姓日常唱的清曲。這個工作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是極其困難的。
因為現(xiàn)存的聲腔劇種不再是一二十個,而是兩三百個。要熟悉每一個聲腔,至少是大部分聲腔,絕非易事。
然而,要創(chuàng)制出一種能讓東西南北的人都欣賞的成體系的聲腔,除此之外,別無捷徑可走。 現(xiàn)在中青年觀眾之所以不太喜愛戲曲,很大的原因是戲曲音樂過于陳舊、旋律簡單,而且還有很大的地域性。
創(chuàng)建新的聲腔音樂,不能僅僅局限于戲曲劇種的音樂,亦可以吸收流行音樂、外國古典音樂中適合于劇情、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的成分。但是,主體音樂一定要是民族的、傳統(tǒng)的、戲曲的,否則,戲曲音樂特有的韻味就減淡了。
二是在表演上要將戲曲的表現(xiàn)方式,與諸如話劇、電影這樣的體驗方式有機地結合起來。我們必須承認, 100多年來的所謂 “新式教育”,實際上多半是西方文化的教育。
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讓中國經(jīng)過學校培育的人都對西方文化比較熟悉。于是,人們會自覺不自覺地用西方的審美標準來衡量文藝質量的高低,戲曲審美亦概莫能外。
今日如此,未來還會是這樣。 戲曲的表演程式是昔日藝人們對某一類型之人在特定環(huán)境下的行動與情感所創(chuàng)造的藝術符號, “起霸”顯示著將軍的威武風采, “甩發(fā)”表現(xiàn)的是人物受冤含屈后的憤怒, “捋須”則表示主人公在沉思。
這些符號和實際生活中每一個人的行動與情感表現(xiàn)有著很大的距離,但它們具有共性,而且美觀,在之后無數(shù)次再現(xiàn)這些符號之后,這些符號便得到了觀眾的認同和贊賞,成了戲曲表演的特色。 然而,客觀地說,其表演動作機械、重復,由于演員沒有進入人物的內(nèi)心之中,甚至有些演員對于人物形象根本就沒有什么認識,只是按照代代相傳的一套動作來演,至于為什么用此動作而不用彼動作則從未去想過。
這樣,就很難將所演人物的藝術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更難將觀眾的情感帶入到戲劇的情境之中。 而話劇、電影等表演形式則不同,它們要求演員潛心體驗所演人物的心理,深入地研究人物行動與情感表現(xiàn)的邏輯依據(jù),在理智的控制之下,將自己和人物合二為一,讓觀眾出現(xiàn)這樣的幻覺:面前不是舞臺,而是故事發(fā)生的真實的場景;面前不是演員,而就是故事中真實的人物。
但是,如果戲曲的表演拋棄了程式,完全像話劇那樣,又不免陷入人們一再批評的 “話劇+唱”的表現(xiàn)形態(tài),遠離了戲曲的特性了。正確的做法是:表現(xiàn)與體驗、理智與情感、神似與形似有機地結合,以前者為主,讓后者為前者服務。
具體地說,將體驗到的人物情感,通過相應的程式性的動作表現(xiàn)出來。 動作與情感的表現(xiàn)雖然還是夸張的、變形的、唯美的,但是,每一個動作、每一種情感都有人物心理的依據(jù)。
當然,可以和戲曲表演方式相結合的,還有音樂劇、芭蕾舞劇、歌劇、現(xiàn)。
3.戲曲大舞臺資料
綜合性學習·戲曲大舞臺 四川劉敏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中國戲曲的有關基本知識。
2.理解戲曲中臉譜、行當?shù)鹊暮x。 3.學會賞析戲文。
4.用生動的語言描述戲曲的精彩片段。 5.培養(yǎng)學生對中華傳統(tǒng)戲曲文化的感情和關注,為戲曲的明天開一劑藥方。
活動設想 1.指導學生課外收集資料,聽戲、看戲,向周圍的老戲迷請教。 2.親身體驗,學唱戲曲,學演戲曲,學畫臉譜。
3.能用語文知識簡析戲文,理解其思想藝術特點。 4.考察地方戲的特色以及現(xiàn)狀。
5.討論地方戲的現(xiàn)狀,給出振興方案。 活動重點 1.理解戲曲中臉譜、行當?shù)鹊暮x。
2.用生動的語言描述精彩片段。 3.學會賞析戲文。
4.培養(yǎng)學生對中華傳統(tǒng)戲曲文化的感情和關注,為戲曲的明天開一劑藥方。 活動形式 1.知識競賽:檢驗知識收集、整理情況。
2.模仿秀:具體體驗戲曲的魅力。 3.名段賞析:從語文知識角度感悟戲曲的魅力。
4.經(jīng)驗共享。 活動用具 多媒體課件(電視機、影碟機、幻燈機)、自制臉譜。
課前準備 教師:? 1.指導學生收集有關戲曲的知識。?組織學生聽戲、看戲。
2.指導學生自制臉譜以及表演戲曲片段,親身體驗戲曲的魅力。 活動過程 導入 由本單元《社戲》一文中最后一段引入:魯迅先生對童年時看戲的經(jīng)歷難以忘懷。
今天,讓我和同學們一起走進民族文化的瑰寶——戲曲天地之中,去感受它博大的內(nèi)涵,品味它悠長的韻味吧! 小組合作 1.展示收集的有關戲曲的知識資料,制作的臉譜,四人小組內(nèi)共享、交流。 2.發(fā)表小組宣言。
(全班分為四組,每組都有一個競賽宣言) 開心辭典——戲曲知識競賽,檢驗學生知識積累情況 活動規(guī)則:每組基礎分100分。必答題每題10分,答對加分,答錯不扣分,時間30秒。
搶答題聽到“開始”后才可以答題,犯規(guī)取消回答本題資格,答對每題加10分,答錯每題扣10分,時間30秒。 1.小組必答。
a.與希臘的悲喜劇、印度的梵劇合稱為世界三大古老戲劇的劇種是什么? (中國戲曲) b.中國戲曲起源于哪些形式?(民間歌舞、說唱、滑稽戲) c.享有“中國戲曲之母”雅稱的是。(昆劇) d.戲曲的角色分為哪四大行當?(生、旦、凈、丑) e.我國戲曲采用哪些藝術手段表現(xiàn)人物?(唱、念、做、打) f.享有“東方歌劇”盛譽的是。
(京?。? g.戲劇表演藝術有哪些技術方法?(手、眼、身、法、步) h.京劇“四大須生”分別是。(馬連良、譚富英、楊寶森、奚嘯伯) i.戲曲表現(xiàn)生活的基本手法是。
(虛擬——沒有實物的表演) j.發(fā)展于安徽安慶一帶的劇種是。(黃梅戲) k.京劇“四大名旦”是。
(梅蘭芳、荀慧生、程硯秋、尚小云) l.“旦”可分為哪幾類?(正旦、花旦、閨門旦、武旦、老旦、彩旦) 2.小組搶答。 *連線題: *看戲曲片段,判斷它們分別屬于什么劇種? (可找京劇、越劇、黃梅戲的片段,請學生判斷。
如《紅燈記》《紅樓夢》《天仙配》等。) *請列舉兩個以上戲劇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如關漢卿的《竇娥冤》、王實甫的《西廂記》、白樸的《梧桐雨》、鄭光祖的《倩女離魂》等。) *臉譜中紅臉、黑臉、藍臉、白臉分別代表什么?舉例說明。
(紅臉含褒義,代表忠勇,如關羽;黑臉為中性,代表猛智,如包拯;藍臉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如竇爾敦;白臉含貶義,代表兇詐,如曹操。) 評出優(yōu)勝者,予以鼓勵。
此環(huán)節(jié)可讓學生手舉自畫的臉譜,齊唱歌曲《說唱臉譜》結束。 開心明星臉——模仿秀,親身體驗戲曲魅力 1.分別播放京劇、越劇、黃梅戲的著名片段,讓學生進行觀察和模仿,親自體驗中國戲曲的獨特魅力,并領悟其獨特的思想內(nèi)容。
(如《天上掉下個林妹妹》《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紅燈記》等) 2.學生點評。 口語訓練——看一段精彩片段,用生動的語言描述(如戲劇絕活:變臉、噴火、頂燈等。)
戲文欣賞——運用語文知識讓學生交流、探究(如《天仙配》選段、《花木蘭》選段) 開辟探究天地 因勢利導,拋出問題,讓學生做做策劃家,為地方戲的未來設計一片天地。 活動小結(略)。
4.戲曲知識競賽及答案
去百度文庫,查看完整內(nèi)容>內(nèi)容來自用戶:Sorry丶曾經(jīng)0戲曲知識競賽1、中國戲曲起源于哪些形式?(民間歌舞、說唱、滑稽戲、參軍戲)2、我國的戲曲劇種大約有多少種?(360種)3、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首批列入"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的是我國的哪一個劇種?(昆曲,即昆劇,被稱為"百戲之祖"。
享有"中國戲曲之母"雅稱。)4、與希臘的悲喜劇、印度的梵劇合稱為世界三大古老戲劇的劇種是什么?(中國戲曲)5、享有"東方歌劇"盛譽的是哪一劇種?(京?。?、中國的三大國粹是什么?(京劇、中醫(yī)、國畫)7、你知道昆劇有多少年的歷史嗎?(400多年)8、你知道京劇有多少年的歷史嗎?(200多年)9、戲曲表現(xiàn)生活的基本特點是(虛擬,程式,寫意)10、京劇四大名旦是哪四位?(梅蘭芳,尚小云,程硯秋,荀慧生)11、梅派擅長表演(善良溫柔華貴典雅而具正義感的古代婦女。)
12、程派擅長表演(遭遇悲慘,具有外柔內(nèi)剛性格的中下層婦女。)13、荀派擅長表演(天真活潑熱情的少女形象,具有柔媚嬌婉的風格。)
14、尚派擅長表演(以氣與力取勝,有陽剛之美,具有剛健婀娜的風格。)15、京劇中的梅派、尚派、荀派、程派、各擅長表演什么樣的女性?(梅派擅演"仙女",程派擅演烈女,荀派擅演少女,尚派擅演俠女。)
264857。
5.鑒賞戲劇需要哪些知識基礎
我們對戲劇文學的鑒賞,首先要分 別對古今中外劇的各自特征有個清晰 的了解,明確鑒賞的重點,把握鑒賞的要領。
(1) 戲劇的概念 戲劇是由演員在舞臺上當著觀眾表 演故事情節(jié)的一種綜合性藝術,它綜合了 文學、繪畫、音樂、舞蹈、建筑的藝術要 素,成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 按不同的 標準,可以分為悲劇、喜劇、正?。辉拕?、歌劇、舞劇、啞劇、戲曲(中國獨有);現(xiàn) 代劇、歷史劇;獨幕劇、多幕劇等。
(2) 戲劇語言 戲劇語言包括人物語言(即臺詞)和 舞臺說明。舞臺說明是寫在劇本每一幕的 開端、結尾和對話中間的說明性的文字, 內(nèi)容包括人物表、時間、地點、服裝、道 具、布景及人物的表情、動作、上下場等。
它具有增強舞臺氣氛,烘托人物心情,展 示人物性格,推動情節(jié)展開等作用。 (3) 中國戲劇 中國的戲劇,古今差別很大。
古代戲 曲以“戲”和“曲”為主要因素,通稱為 “戲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戲、元雜劇、明 清傳奇以及各種地方戲。元雜劇、明清傳 奇和清中葉以后的地方戲是我國古代戲 曲的三個輝煌的代表劇種。
現(xiàn)代戲劇主 要指2 0世紀以來由我國作家創(chuàng)作和從西 方傳入的話劇、歌劇、舞劇等,其中以話 劇為主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