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自然小知識
船和潛艇來自人們對魚類和海豚的模仿。
科學家根據(jù)野豬的鼻子測毒的奇特本領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批防毒面具。
火箭升空利用的是水母、墨魚反沖原理。
科研人員通過研究變色龍的變色本領,為部隊研制出了不少軍事偽裝裝備。
科學家研究青蛙的眼睛,發(fā)明了電子蛙眼。
美國空軍通過毒蛇的“熱眼”功能,研究開發(fā)出了微型熱傳感器。
人類還利用蛙跳的原理設計了蛤蟆夯(hang)。
人類模仿警犬的高靈敏嗅覺制成了用于偵緝的“電子警犬”。
大自然是美麗的,我們應該保護它,他給了我們那么多的啟示,我們不應該去破壞它。
科學家們發(fā)明了人類夢寐以求的飛機,可有時侯卻成了人們的憂患:機毀人亡,飛機斷翼!這是為什么呢?????其實,蜻蜓早就解決了這個問題,蜻蜓的翅膀末端有個小黑點,這個黑點比翅膀本身要重一點,這個斑點就是用來穩(wěn)定翅膀的振動大小的,如果科學家們早知道這一點,那就會少發(fā)生一些機毀人亡的事啦!
有圓圓頭的鯨和有尖尖頭的輪船比起來,我們都會說船要快,但實際比起來———是鯨要快許許多多,因為工程師們發(fā)現(xiàn):鯨的形狀是極為理想的——流線型!
大自然給我們的啟示真好啊!
2.大自然小知識
小鳥可以飛,人可以走,魚可以游泳。好鼓掌。
生命我們都知道人或地球上的其他生物都是由有機物構成,但無論是細胞還是對人或動植物組成非常重要的東西都是物質,自己無法運動,本人對假設是會不會人或其他生物共同擁有一直特殊的精神力,像靈魂那樣,它是看不見的一種特殊物質,存在于大腦中,能控制身體中能量和物質以及身體的活動,有沒有這樣的可能呢?2:磁磁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力,你無法看見這種力,磁是不是一種物質呢?把兩塊磁鐵放在一起會發(fā)生反應,但兩塊磁鐵中間你不會看見任何反應,那那中間是在發(fā)生什么呢?這會不會跟平行空間或時空隧道(假設的)有什么關聯(lián)呢?3:預知和空間有時在現(xiàn)實中經(jīng)歷某些事的時候,會突然感到這個場景似曾相識,就像在夢中經(jīng)歷過或者自己經(jīng)歷過,這種特殊的感覺本人感覺過不只一次了,我的猜想是我們生存的空間中存在著一些預知未來電波,我們的大腦很難接受到它們,但如果我們接收到了就會有感覺.4:宇宙的邊之外的空間現(xiàn)在許多人都在探討宇宙,我想問一下,如果大爆炸論成立的話,那宇宙是在不斷的膨脹的,但不管宇宙怎么膨脹,它都是有邊的,那宇宙的邊之外是一個怎樣的空間呢?5:關于黑洞都知道宇宙中有一個特殊的天體:黑洞。黑洞能吸收宇宙中的能量,甚至連光也能吸進去。我想問一下,黑洞是一個特殊的空間,能將空間扭曲,它是否是連接另一個空間的通道呢?它是否和時光隧道有什么關聯(lián)呢?5:穿越時空以后人們都希望穿越時空回到未來和過去,但如果回到過去的話,有兩種可能,一是能改變過去,二是不能改變過去,但能看見過去,本人是認為如果能改變過去的話,那就會出現(xiàn)祖母論和平行空間,我認為平行空間沒多少可能性,用物理解釋的話到底哪個才是正確的呢?答案補充
鳥怎樣睡覺的白天,鳥兒們在枝頭穿梭嗚叫,在藍天下自由飛翔,到了晚上,它們和我們?nèi)艘粯右惨菹?、睡覺,恢復體力,不過它們睡覺的姿勢可是各不相同哦!美麗的綠頭鴨和天鵝們,白天在水中捕食、戲耍,夜晚休息時也離不開它們最愛的水面。它們把優(yōu)美的長脖子彎曲著,將頭埋在翅膀里,然后讓自己漂浮在水面上,一邊做著美夢,一邊隨波逐流,好不悠閑。鶴、鸛、鷺等長腿鳥總是單腳獨立而睡,累了再換另一只腳,是勞逸結合的典范。鷓鴣休息時喜歡成群圍成一個大圈,然后一律頭朝外尾向內(nèi)。這樣,不管敵人從哪個方向襲來,它們都能及時發(fā)現(xiàn)并逃走。畫眉、百靈等叫聲悅耳的小鳥,睡覺時通常彎下兩腿,爪子則彎曲起來牢牢地抓住枝條,所以不用擔心它們會從樹上摔下來。而貓頭鷹這種“值夜班”的猛禽,你總能在白天看見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站立在濃密的樹枝上,其實這時它正在睡覺呢。貓頭鷹的睡覺姿勢是不是很另類啊,它這樣可是為了時刻監(jiān)視周圍環(huán)境防備著敵人的襲擊哦!================================= 看我的啊
3.大自然的知識
大自然給人類的知識是多種多樣的。大自然的巢穴,天然渾成,質樸無華,然而正是受此啟發(fā),人類才發(fā)展起了建設科學,建立起了現(xiàn)代化大城市。
大自然的河流,看起來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日夜奔騰不息,但它不也是在日夜教導人們?nèi)绾卫斫獾厍虻闹亓?、運動的慣性力等許多道理,教會人們?nèi)绾伍_發(fā)利用大自然的潛能嗎?金屬,給人類的靈感就更多了,這類看起來很堅硬的東西,被火融化后竟能按照人類的需要變成為人類所用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讓人們明白了各種物質都有熔點,都能進行形態(tài)和能態(tài)轉化。
4.自然小常識
蟬是一種半翅目昆蟲,我國就有一百二十種。
一到夏天來臨,它就會站在樹上"知了-知了-知了"地叫個沒完,聲音傳出很遠。 蟬是一種昆蟲,又稱“知了”。
其種類較多,雄蟬的腹部有一個發(fā)聲器,能連續(xù)不斷地發(fā)出響亮的聲音;雌蟬雖然在腹部也有發(fā)聲器,但不能發(fā)出聲音。 幼蟲生活在土里,吸食植物的根,在地下生活4年之后就會鉆出地面,風光一時。
成蟲僅刺吸植物的汁。 蟬的一生,要經(jīng)過卵、幼蟲和成蟲三個不同的時期。
卵產(chǎn)在樹上,幼蟲生活在地下,成蟲又重新回到樹上。蟬在交配之后,雄蟬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很快便死去。
雌蟬則開始進行產(chǎn)卵的任務,它用尖尖的產(chǎn)卵器,在樹枝上刺出小孔,刺一次產(chǎn)四到八粒,一個枝條上,往往要刺出幾十個孔,然后雌蟬不吃不喝,也很快便死去了。卵在樹枝里越冬,到第二年夏天,借助陽光的溫度,才孵化出幼蟲來。
全世界蟬的種類繁多,有3000多種,我國目前已知的有200種左右。在我國,土地遼闊,一年四季均有蟬鳴。
春天有“春蟬”,鳴叫時大喊“醒啦——醒啦”;夏天有“夏蟬”,鳴叫時大喊“熱死啦——熱死啦”、“知了——知了”;秋天時有“秋蟬”,鳴叫時大喊“服了——服了”;冬天有“冬蟬”,鳴叫時大喊“完了——完了”。 蟬為什么喜歡激昂高歌,扯著“嗓門”大喊大叫呢?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百思不得其解。
他活了90多歲,把畢生的精力都傾注在昆蟲學的研究上,寫下100多萬字的研究論文集——《昆蟲記》。他曾對蟬進行了多年的觀察研究,并做了極其生動而細致的描述。
對蟬的鳴叫他是這樣描寫的:“蟬的翼后的空腔里,帶著一種像鈸一般的樂器。它還不滿足,還要在胸部安置一種響板,以增強聲音的強度,這種蟬為了滿足對音樂的嗜好,確實作了很大的犧牲。
因為有這種巨大的響板,使得生命器官都無處安置,只好把它們壓緊到最小的角落里。為安置樂器而縮小內(nèi)部器官,這當然是極熱心于音樂的了。”
然而,法布爾為了弄清蟬究竟為什么要那樣沒完沒了地拉著“肚皮”的鈸,起勁地唱歌,是不是它根本就沒有聽到自己的大“嗓門”,怕別人也和自己一樣還沒有聽到,才故意提高“嗓門”呢?于是,他進行了實驗,來驗證一下雄蟬究竟能不能聽見聲音。 他站在雄蟬的背后,在距離很近的地方大聲講話,使勁吹哨子,拍巴掌,用石頭與石頭撞擊……使用種種響聲來嚇唬蟬。
可是蟬滿不在乎地繼續(xù)唱歌。真是兩耳不聞身后事,一心只唱只了歌。
后來,法布爾索性找來兩枝打野獸的火槍,里面裝滿火藥,在蟬的旁邊連連發(fā)射,聲如霹靂,可是“歌手們”照樣悠閑自得地唱著,連一點竟怕和不安的表現(xiàn)也沒有。于是法布爾得出的結論是:雄蟬是沒有聽覺的,它聽不見周圍發(fā)出的任何聲音,甚至連自己聲嘶力竭的鳴叫也完全聽不到,它是個地道的“聾子”。
雄蟬聾不聾呢? 這是有關蟬的第一個謎。 100多年來,法布爾的結論一直被人們廣泛接受。
甚至直至20世紀80年代,小學的語文教科書中關于蟬的部分仍沿用法布爾的觀點:蟬是一個“聾子”。 可是,100多年前,人們一直認為雄蟬是能聽到聲音的。
并給雄蟬冠以“音樂大師”的美稱。甚至直至目前世界上的豎琴都用蟬來裝飾并做為標志。
這里還流傳著一個典故:相傳,古代希臘有兩位名噪全國的音樂大師愛諾莫斯和阿里士多。這天,兩位古藝術家正在雅典展開一場轟動全國的豎琴冠軍賽。
論豎琴的演奏技巧,愛諾莫斯要比阿里士多略勝一籌。哪料到,愛諾莫斯正彈奏得妙音如珠、扣人心弦的時刻,豎琴的琴弦突然斷了。
在這刻不容緩的時刻,恰巧飛來一只鳴蟬,把琴聲繼續(xù)下去了。愛諾莫斯只好順水推舟,模擬蟬的鳴聲而假奏。
由于模擬的太逼真了,弄的真假難分。愛諾莫斯贏得了這場比賽的勝利。
為了感謝蟬的“救場”之恩,愛諾莫斯便在豎琴上裝飾了蟬,以作標志。 當然這只不過是一個傳說而已,但它反映了人們對蟬的聽覺的看法,蟬要是個“聾子”的話,哪能及時飛來“救場”呢? 近年來,許多昆蟲學家對蟬是“聾子”的結論表示懷疑。
雄蟬有高度發(fā)達的發(fā)聲器,能發(fā)出令人煩躁的高音。中、小型蟬類的呼叫聲一般可達80分貝~90分貝,大型蟬類的呼叫聲可高達100~130分貝。
我國四川峨眉山等地的一種震旦馬蟬,其群鳴聲響徹整個山谷,震耳欲聾,使人不堪忍受。蟬為何使出那么大的勁兒來叫喊?目的是招引遠處的雌蟬前來交配,繁衍后代。
但是雌蟬的發(fā)聲器官已經(jīng)退化,它只能聽到雄蟬發(fā)出的邀請,卻啞不做聲。這就意味著“情侶”之間是沒有“對唱”的,它們進行單向性聲音通訊。
因此,雄蟬鳴叫時必須能聽到自己的叫聲,才能知道叫得如何,進行不斷地校正自己的叫聲,以便更有效地招引雌蟬。 昆蟲學家經(jīng)過解剖發(fā)現(xiàn):蟬兩側腹室的外緣(第二腹節(jié)左右側)各有一個稍突起的聽囊,腔內(nèi)約有1500個聽覺單元。
當外界聲波激勵聽膜振動時,聽神經(jīng)細胞產(chǎn)生興奮,其神經(jīng)沖動沿聽神經(jīng)傳入大腦的聽覺中樞,產(chǎn)生相應的聽感覺。雌蟬的聽膜雖比同種雄蟬小,但聽脊卻明顯的大,聽脊比聽膜對聲音的敏感性更高。
所以證明雄蟬并不是“聾子”,只不過聽覺不如雌蟬玲罷了。 但科學家在研究中發(fā)。
5.關于大自然的知識
地理布局來看,沿著北緯30°線,既有地球山脈的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又有海底最深處馬里亞納海溝。
世界幾大河流--埃及的尼羅河、伊拉克的幼發(fā)拉底河、中國的長江、美國的密西西比河,均是在這一緯度線入海。 這里也是世界上許多著名的自然之謎及古文明所在地:古埃及金字塔群,獅身人面像,北非撒哈拉沙漠的"火神火種"壁畫,死海,巴比倫的"空中花園",百慕大三角區(qū),瑪雅文明遺址……。
沿著北緯30°線尋覓,我們不能不提到距今12000年前于"悲慘的一晝夜"間沉沒于海中的亞特蘭蒂斯島,也就是常說的大西洲。 傳說中沉沒的大西洲位于大西洋中心左右。
大西洲文明的核心是亞特蘭蒂斯島,島上有波塞冬的宮殿和守護神壯麗的神殿,所有建筑物都以當?shù)亻_鑿的白、黑、紅色的石頭建造,美麗壯觀。首都波塞多尼亞的四周建有雙層環(huán)狀陸地和三層環(huán)狀運河。
在兩處環(huán)狀的陸地上還有冷泉和溫泉,除此之外,島上還建有造船廠、賽馬場、兵營、體育館和公園等等。 這就是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迪邁斯》和《格利迪亞斯》中所描繪的亞特蘭蒂斯的景象,這座理想之都從此成為眾人心目中永世向往的神圣樂土。
隨著考古發(fā)掘工作的逐步深入,英國學者史考特·艾利歐德指出,亞特蘭蒂斯在當時已達文明的巔峰期。 19世紀中期,德奈利經(jīng)過畢生努力,出版了他的研究成果《亞特蘭蒂斯--太古的世界》,這位被譽為"科學性的亞特蘭蒂斯學之父"的美國人一共提出了有關該島的13個綱領。
一、遠古時代大西洋中確有大型島嶼,那是大西洋大陸的一部分。二、柏拉圖所記述亞特蘭蒂斯的故事是真實的。
三、亞特蘭蒂斯是人類脫離原始生活,形成文明的最初之地。四、隨著時代的演變,人口漸增,人們遷居世界各地。
五、所謂伊甸園就是指亞特蘭蒂斯。六、古希臘及北歐的神是亞特蘭蒂斯的國王、女王及英雄。
七、埃及和秘魯?shù)纳裨捴?,有亞持蘭蒂斯崇拜太陽神的遺跡。八、亞特蘭蒂斯人最古老的殖民地是埃及。
九、歐洲的青銅器技術源自亞特蘭蒂斯。十、字母的原形源自亞特蘭蒂斯。
十一、亞特蘭蒂斯是塞姆族、印度、歐洲諸族的祖先。十二、亞特蘭蒂斯因大變動而沉沒于海中。
十三、少數(shù)居民乘船逃離,留下了關于洪水的傳說。 13綱領似乎可以回答包括《圣經(jīng)》記事在內(nèi)的一大批人類活動的疑問。
那么有關各地人類超文明的記錄也應是可信的,而且,遠古時人類的相互溝通與交往也是可以被證實的。 古埃及的許多習俗,都可以在古代墨西哥找到奇異的"記憶"。
在瑪雅人的陵墓壁畫中,可輕易找到與古埃及王陵近似的圖案。這樣?quot;巧合"不勝枚舉,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這兩個地區(qū)的文化和習俗之間,一定存在著某種必然的聯(lián)系,這個聯(lián)系絕不是簡單的模仿或重復。
由于它們相距十分遙遠,我們至今沒有找到他們直接交往的任何有力證據(jù),而且它們還處在不同的歷史時代。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它們之間的一系列"巧合",更像是遠古時代遺留下的"記憶"! 眾所周知,人類有文字可考的歷史至今不過2000年,但是7000年前的人類卻建造了埃及金字塔;人類懂得穿上衣服的歷史至今不過4600年,但是,大西洋海底卻發(fā)現(xiàn)了1.1萬年前的精致銅器。
此外,世界各地還發(fā)現(xiàn)并證實了2萬年前的鐵釘、3萬前的壁畫以及4萬前牛羊骸骨中赫然穿過子彈的痕跡。 這樣相互矛盾而發(fā)人深省的例子有很多,這些奇跡是來自"外星人"或來自我們的祖先?世界各國科學家和考古學家對此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人類進化至今只是30-40萬年歷史嗎?可以肯定地回答不是。人類進化至現(xiàn)在,至少已有上百萬年歷史,通過碳14已經(jīng)精確地估算出某屆高度文明的產(chǎn)物遠在3-4萬年前就已出現(xiàn)。
而它的范圍之大,使我們有理由相信3-4萬年前,人類有一個活躍的鼎盛時期。而且地球上生命不只出現(xiàn)過一次,人類文明也遠不只現(xiàn)在如此落后的這一屆,遠古出現(xiàn)的多次文明其先進程度遠超過此屆地球文明。
我們的地球曾經(jīng)不止一次遭到大洪水、大爆炸、大災難的侵襲,因此古文明一毀再毀,古人類也死而復生。 對于這些大洪水的各種傳說,考究其歷史,都可以追溯到1.2萬年以前,剛好在冰河結束時期,這使我們對這些傳說無法掉以輕心而僅僅視為神話。
同時也證明了人類遠在1.2萬年前就有"歷史",而且較4000年前甚至比今日更發(fā)達。 最近從海底探測獲得的資料顯示,在古代哲學家的著作中被稱為"奇跡"的亞特蘭蒂斯,可能正沉沒在百慕大三角的西方。
由水中拍攝的照片和實地勘測可知,1.2萬年前的人類已能舉起數(shù)百噸的巨石了。這?quot;大洪水"時代以前的文明廢墟,其海底墻壁和海中道路的浩大精妙,不亞于今日視之為謎的7000年前埃及金字塔。
也許在1.2萬年前,人類對宇宙的知識已經(jīng)超過了今日;也許在三、四萬年前或十多萬年以前,人類已經(jīng)有了數(shù)次這種文明的高峰。我們僅僅可以知道地球文明史的高峰是人類創(chuàng)造的,但無法得知人類文明的進程。
有一部著名的古印度史詩《摩訶波羅多》,寫成于公元前1500年,距今有3400多年了。而書中記載的史實則要比成書時間早2000年,就是說書中的事情是發(fā)生在5000多年前的事了。
此書記載了居住在印度恒。
6.有關大自然的文字的知識
天上的每一顆星,地上的每一粒石子,石頭上的青苔,天上飄飄的云,嫩綠的小草兒,嬌嫩鮮艷的小野花,青石板橋上的曉露晨霜,比翼雙飛的鳥兒,海邊美麗的貝殼、鳳尾螺,雪地上神秘的腳印,水里翩然游動的魚兒,古樹圈圈的年輪。
超多的!你老早就認識了字,并且毫不費力地讀出街上的隨便哪一塊招牌。
你不會跑到理發(fā)館里去買藥,也不會跑到藥房里去理發(fā)。如果人們不陪你,你也會很容易地找到路,只需要給你正確的地址、街名和門牌號碼。
文字真是好東西。認識了字,就可以讀完最厚的書,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情。
但是也有另外一套文字,這是每個想成為真正有學識的人應該知道的。這就是大自然的文字。
它總共有成千上萬個字母。天上的每一顆星就是一個字母。
你腳下的每粒小石子也是一個字母。對于不認識這一套文字的人來說,所有的星全是一樣的東西。
而有些人卻認得許多星的名字,并且可以說出它跟別的星有什么分別。就像書里的話是用字母組成的一樣,天上的星也組成星座。
從古以來,當水手們需要在海上尋找道路的時候,他們就去看那星星寫成的書。你知道,在水面上船只是不會留痕跡的,那里也沒有什么寫著“由此往北”的有箭頭的指路牌。
但是水手們并不需要這樣的指路牌。他們有帶磁針的羅盤,磁針永遠指著北邊。
即使他們沒有羅盤,他們也照樣迷不了路。他們朝天望望,在許多星座當中找到了小熊星座,在小熊星座當中找到了北極星。
有北極星的那邊就是北方。云,也是天空大書上的字母。
它不但講現(xiàn)在的事情,而且講將來的事情。在天氣最好的時候,根據(jù)云可以預測出雷雨或者淫雨〔淫雨:連綿不停的過量的雨。
〕。有時候,在炎熱的夏季,天空遠遠聳立著一座白色的云山。
從這座云山向左右伸出兩個尖頭。山變得像鐵匠鋪里的鐵砧〔鐵砧(zhēn):捶打鋼鐵材料時墊在底下的器具。
〕了。飛行員知道,砧狀云是雷雨的預兆。
應該離它遠一些才好。如果在它里面飛行,它會把飛機毀掉——在那兒的風就是刮得那么有力。
天空的使者——鳥,也會教給那些留心觀察它們的人許多本領。假如燕子在空中飛得很高,看去很小很小,那就會有好天氣。
白嘴鴉飛來說,春天已經(jīng)來到大門口了。而飛走的鶴不用日歷就可以告訴人們,熱天已經(jīng)過去了。
太陽光還是很熱的,是個平靜、晴朗的日子。這時候從遠方傳來奇怪的不安的聲音,好像有人在高空互相呼應著。
聲音越來越高,越來越近。凝視天空終于可以勉強分辨出一張模糊的蜘蛛網(wǎng),就像給風吹著似的。
蜘蛛網(wǎng)飛近了,抬起頭來,已經(jīng)瞧出,這不是什么蜘蛛網(wǎng),而是許多長脖子的鳥。它們呈人字形飛著,排成整齊的隊形朝著陽光照耀著的森林飛行。
但是很快又分辨不出一只只的鳥來了,又像是張蜘蛛網(wǎng)了。一轉眼功夫,連蜘蛛網(wǎng)也無影無蹤了,它們好像融化在天空里一樣。
只有那聲音還從遠方傳來,好像在說:“再見!再見!明年春天見!” 閱讀天空這本大書,可以了解許多新奇的東西。連我們腳底下的土地,在會讀它的人看來也是一本很有趣的書。
現(xiàn)在,在建筑工地上,挖土工人的鐵鍬碰到了灰色的石頭。在你看來這不過是普通的石頭,可是懂得大自然文字的人看來,它并不是普通的石頭,而是石灰石。
它是從碎貝殼變化而成的,你知道貝類是海洋里的居民??梢?,在很古的時代,這個現(xiàn)在是城市的地方曾經(jīng)是一片汪洋大海。
有時候,你在森林里走,忽然看到樹林當中躺著一塊很大的花崗石塊,上面披著青苔,就像披著毛皮一般。它是怎樣到這兒來的呢?誰有這樣大的力氣把這么大塊的石頭搬到森林里來呢?而且,它又是怎樣穿過茂密的森林的呢?誰如果認識大自然的文字,就會立刻說出,這叫做漂礫〔漂礫(lì):冰川消融后沉積下來的巨大石塊,上面常有冰川擦痕。
礫,碎石。〕,它不是人搬來的,而是冰搬來的。
這些冰川從寒冷的北方爬過來,沿路把巖石砸碎,并且把砸下來的碎石塊帶著一起走。這是好久以前的事了,當時這兒還根本沒有森林。
漂礫周圍的森林是后來才長的。要學會大自然的文字,應當從小就常常到森林里或者田野上去走走,去注意觀察一切東西。
假如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應當?shù)綍锶ふ医忉?。還應該經(jīng)常去請教有學識的人:這是什么石頭?這是什么樹?這只鳥叫什么名字?雪地上面是什么東西的足跡?這樣,等你將來長大了,做一個建筑工人,或者飛行員,或者海員,或者田地上的工程師——農(nóng)藝師,你看大自然的書一定會像那印在紙上的書一樣清楚明白。
下面是戴巴棣所寫的《大自然的語言》一詩中的幾節(jié):你看那天上的白云,/這就是大自然的語言:/白云飄得高高,/明天準是個晴天。你看那地上的螞蟻,/這也是大自然的語言:/螞蟻忙著搬家,/出門要帶雨傘。
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點”?/大自然在水面上寫著:/春天來到人間。大雁在編隊南飛,/不就像“省略號”一串?/大自然在藍天寫著:/秋天就在眼前。
大樹如果被砍倒,/你會把年輪發(fā)現(xiàn)——/一年只長一圈,/這是大自然的語言。你如果釣到大魚,/魚鱗上也有圈圈——/一圈就是一歲,/這又是大自然的語言。
大自然把“三葉蟲”化石,/嵌在喜馬拉雅山巔。/這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