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可不知的2000個文學常識的目錄
《不可不知的2000個文學常識》中國文學文體、術(shù)語、理論文學國學體裁詩歌詩、詞、曲的區(qū)別詩歌的分類古詩古體詩絕句近體詩新詩抒情詩敘事詩說理詩自由詩格律詩散文詩樂府詩文人詩民歌信天游詞詞的分類詞牌竹枝詞敦煌曲子詞詩詞術(shù)語:韻、平仄、對偶、用典散曲散曲的分類元雜劇南戲宋元話本宋金諸宮調(diào)古文古文辯類的論、說、原、辯古文記敘類的傳、行狀、碑記、記古文告語類的策、表、疏、書、奏議古文的序、跋古文的銘文古文的祭文古文的銘楚辭騷體漢賦駢文變文唐傳奇文賦詩話擬話本八股文彈詞和鼓詞史書的體例小說小說的分類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小小說歷史小說譴責小說神話小說武俠小說軼事小說志怪小說言情小說章回小說科幻小說偵破小說諷刺小說戲劇戲劇的分類悲劇喜劇正劇話劇歌劇舞劇詩劇街頭劇活報劇廣播劇歷史劇兒童劇多幕劇獨幕劇散文雜文隨筆游記小品文傳記文學報告文學民間文學神話寓言童話新聞通訊政治評論思想評論文藝評論讀后感解說詞筆記文文學評論文學傳統(tǒng)四分法鄭衛(wèi)之音四聲八病諷喻思無邪三表法緣情說為情造文,為文造情不平則鳴文從字順文以明道文以載道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窮而后工移情勸百諷一以文為詩別是一家場面意象象征議論白描敘述順敘倒敘插敘補敘反諷文學并稱一祖三宗樂府雙璧史學雙璧兩司馬二陸二安清代兩大傳奇三馮三李三蘇三袁三曹三謝三崔三易樂府三絕三言二拍三公奇案三吏三別三教九流駢文三才寧都三魏嶺南三家春秋三傳柳氏三絕元嘉三大家北地三才桐城三祖江左三大家清初三大儒清初三遺老清初散文三大家三紅一創(chuàng)四史四家詩明初四杰漢賦四杰姚門四杰臨川四夢中興四大詩人蘇門四學士元曲四大家元詩四大家南戲四大傳奇四大古典小說四大民間故事四大譴責小說元雜劇四大悲劇晚清四大小說家元雜劇四大愛情劇晚清四大小說雜志四書五經(jīng)五大奇書史書五類宋代五子“左聯(lián)”五烈士六藝竹溪六逸浙西六家蘇門六君子郭沬若的六大歷史劇前七子后七子建安七子竹林七賢永州八記竟陵八友唐宋八大家九僧九章易堂九子閩中十子西泠十子十家十通十才子書中國十大古典喜劇中國十大古典悲劇儒家十二哲人十三經(jīng)二十二子書儒家七十二賢人百家爭鳴屈宋揚馬段王潘陸陶謝顏謝班馬班張張蔡元白王孟皮陸風騷蘇辛蘇梅蘇黃枚馬沈宋高岑韓孟溫李姜張韓柳周柳周姜大小阮大小李杜蘇黃米蔡南施北宋南洪北孔流派、運動、風格、社團古代文學部分諸子百家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陰陽家名家農(nóng)家縱橫家漢初政論散文漢初歷史散文柏梁體東漢五言詩魏晉玄學玄言體建安風骨左思風力竹林七賢正始體太康體元嘉體游仙詩玄言詩山水田園詩永明體齊梁體宮體詩徐庚體玉臺體南唐詞派初唐四杰韓孟詩派大歷十才子田園詩派邊塞詩派新樂府運動古文運動韓愈詩派花間詞派南唐詞人西昆體上官體應(yīng)制體元和體長慶體香奩體婉約派豪放派詩文革新運動試貼體江西詩派大晟詞人辛派詞人永嘉四靈江湖詩人臺閣體茶陵詩派元祐體吳江派臨川派前后七子復古派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幾社蘇州派復社陽羨詞派神韻說格調(diào)說性靈說肌理說桐城派陽湖派常州詞派紅學現(xiàn)當代文學部分詩界革命同光體春柳社南社鴛鴦蝴蝶派甲寅派白話文運動鄉(xiāng)土文學新感覺派文學研究會創(chuàng)造社南國戲劇運動湖畔詩社淺草社學衡派語絲社現(xiàn)代評論派沉鐘社未名社狂飆社太陽社新月派朝花社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海派京派第三種人東北作家群延安民歌運動新秧歌運動泥土社山藥蛋派荷花淀派鹽分地帶文學反思文學樣板戲傷痕文學改革文學朦朧詩典故一字千金七步之才人面桃花八十二歲的狀元三寸不爛之舌子虛烏有為人作嫁孔融讓梨斗米折腰車胤囊螢樂羊子妻司空見慣曲高和寡江郎才盡蘇秦之嘆詠絮才高孟母三遷郊寒島瘦春風得意洛陽紙貴蚍蜉撼樹梅妻鶴子嵇康彈琴竇燕山教子作家先秦兩漢作家墨子老子左丘明孔子孫子孟子莊子屈原荀況宋玉韓非呂不韋列子賈誼枚乘劉安司馬相如東方朔司馬遷劉向揚雄王充班固張衡蔡琰魏晉南北朝作家孔融曹操王粲諸葛亮曹丕曹植陳琳阮籍傅玄嵇康陳壽潘岳左思張協(xié)陸機劉琨干寶王羲之陶淵明謝靈運鮑照范曄江淹劉義慶沈約謝跳蕭沂鐘嶸酈道元劉勰蕭統(tǒng)庾信隋唐五代十國作家楊素駱賓王盧照鄰杜審言蘇味道王勃楊炯宋之間劉希夷上官儀沈佺期賀知章張若虛陳子昂李嶠張九齡王之渙孟浩然李頎王昌齡王維李白高適崔顥儲光羲常建劉長卿杜甫岑參元結(jié)錢起張繼韋應(yīng)物李益孟郊王建韓愈劉禹錫白居易柳宗元賈島元稹李賀杜牧溫庭筠李商隱陸龜蒙皮曰休韋莊聶夷中韓雇杜茍鶴馮延巳李煜宋代作家柳開王禹偶林逋柳永范仲淹張先晏殊尹洙梅堯臣歐陽修蘇舜欽蘇洵周敦頤司馬光王安石晏幾道沈括蘇軾蘇轍黃庭堅秦觀陳師道周邦彥葉夢得李清照陳與義張元干岳飛洪邁陸游范成大尤袤楊萬里朱熹辛棄疾姜夔戴復古劉克莊文天祥嚴羽金代作家王若虛元好問元明作家薩都剌關(guān)漢卿白樸馬致遠張養(yǎng)浩張可久王實甫鄭光祖紀君祥高明睢景臣宋濂劉基羅貫中高啟于謙李東陽王九思唐寅李夢陽施耐庵歸有光吳承恩梁辰魚徐渭王世貞李贄湯顯祖袁宏道馮夢龍凌蒙初錢謙益徐霞客張岱張溥清代近代作家金圣嘆黃宗羲李漁顧炎武尤侗朱彝尊蒲松。
2. 中國人不可不知的知識
1.【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2.【十大名茶】西湖龍井(浙江杭州西湖區(qū))、碧螺春(江蘇吳縣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信陽毛尖(河南信陽車云山)、君山銀針(湖南岳陽君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兩縣的齊云山)、黃山毛峰(安徽歙縣黃山)、祁門紅茶(安徽祁門縣)、都勻毛尖(貴州都勻縣)、鐵觀音(福建安溪縣)、武夷巖茶(福建崇安縣) 3.【四大名繡】蘇繡(蘇州)、湘繡(湖南)、蜀繡(四川)、廣繡(廣東) 4.【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蘇)、火畫扇(廣東)、竹絲扇(四川)、綾絹扇(浙江) 5.【四大名花】牡丹(河南洛陽)、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 6.【四大發(fā)明】造紙(東漢.蔡倫)、火藥(唐朝.古代煉丹家)、印刷術(shù)(北宋.畢升)、指南針(北宋.發(fā)明者無記載) 7.【古代主要節(jié)日】元日:正月初一,一年開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上元:正月十五,張燈為戲,又叫“燈節(jié)”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禱農(nóng)事。
寒食:清明前兩日,禁火三日(吳子胥)清明:四月初,掃墓、祭祀。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劃龍(屈原)七夕:七月初七,婦女乞巧(牛郎織女)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節(jié)”中秋:八月十五,賞月,思鄉(xiāng)重陽: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災(zāi)冬至:又叫“至日”,節(jié)氣的起點。
臘日:臘月初八,喝“臘八粥”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舊迎新 8.【四書】《論語》、《中庸》、《大學》、《孟子》 9.【五經(jīng)】《詩經(jīng)》、《尚書》、《禮記》、《易經(jīng)》、《春秋》 10.【八股文】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11.【六子全書】《老子》、《莊子》、《列子》、《荀子》、《揚子法言》、《文中子中說》 12.【漢字六書】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zhuǎn)注、假借 13.【書法九勢】落筆、轉(zhuǎn)筆、藏峰、藏頭、護尾、疾勢、掠筆、澀勢、橫鱗豎勒14.【竹林七賢】嵇康、劉伶、阮籍、山濤、阮咸、向秀、王戎 15.【飲中八仙】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李琎、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 16.【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張道陵、嚴君平、李八百、范長生、爾朱先生 17.【揚州八怪】鄭板橋、汪士慎、李鱓、黃慎、金農(nóng)、高翔、李方鷹、羅聘 18.【北宋四大家】黃庭堅、歐陽修、蘇軾、王安石 19.【唐宋古文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20.【十三經(jīng)】《易經(jīng)》、《詩經(jīng)》、《尚書》、《禮記》、《儀禮》、《公羊傳》、《榖梁傳》、《左傳》、《孝經(jīng)》、《論語》、《爾雅》、《孟子》 21.【四大民間傳說】《牛郎織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與許仙》22.【四大文化遺產(chǎn)】《明清檔案》、《殷墟甲骨》、《居延漢簡》、《敦煌經(jīng)卷》 23.【元代四大戲劇】關(guān)漢卿《竇娥冤》、王實甫《西廂記》、湯顯祖《牡丹亭》、洪升《長生殿》 24.【晚清四大譴責小說】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劉鶚《老殘游記》、曾樸《孽?;ā?25.【五彩】青、黃、赤、白、黑 26.【五音】宮、商、角、址、羽 27.【七寶】金、銀、琉璃、珊瑚、硨磲、珍珠、瑪瑙 28.【九宮】正宮、中呂宮、南呂宮、仙呂宮、黃鐘宮、大面調(diào)、雙調(diào)、商調(diào)、越調(diào) 29.【七大藝術(shù)】繪畫、音樂、雕塑、戲劇、文學、建筑、電影 30.【四大名瓷窯】河北的瓷州窯、浙江的龍泉窯、江西的景德鎮(zhèn)窯、福建的德化窯31.【四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尚小云、荀慧生 32.【六禮】冠、婚、喪、祭、鄉(xiāng)飲酒、相見 33.【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 34.【六義】風、賦、比、興、雅、頌 35.【八旗】鑲黃、正黃、鑲白、正白、鑲紅、正紅、鑲藍、正藍 36.【十惡】謀反、謀大逆、謀叛、謀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nèi)亂 37.【九流】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nóng)家 38.【三山】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浙江雁蕩山 39.【五嶺】越城嶺、都龐嶺、萌諸嶺、騎田嶺、大庾嶺40.【五岳】(中岳)河南嵩山、(東岳)山東泰山、(西岳)陜西華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 41.【五湖】鄱陽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蘇)、洪澤湖(江蘇)、巢湖(安徽) 42.【四海】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43.【四大名橋】廣濟橋、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 44.【四大名園】頤和園(北京)、避暑山莊(河北承德)、拙政園(江蘇蘇州)、留園(江蘇蘇州) 45.【四大名剎】靈巖寺(山東長清)、國清寺(浙江天臺)玉泉寺(湖北江陵)、棲霞寺(江蘇南京) 46.【四大名樓】岳陽樓(湖南岳陽)、黃鶴樓(湖北武漢)、滕王閣(江西南昌)、大觀樓(云南昆明) 47.【四大名亭】醉翁亭(安徽滁縣)、陶然亭(北京先農(nóng)壇)、愛晚亭(湖南長沙)、湖心亭(杭州西湖) 48.【四大古鎮(zhèn)】景德鎮(zhèn)(江西)、佛山鎮(zhèn)(廣東)、漢口鎮(zhèn)(湖北)、朱仙鎮(zhèn)(河南) 49.【四大碑林】西安碑林(陜西西安)、孔廟碑林(山東曲阜)、地震碑林(四川西昌)、南門碑林(臺灣高雄) 50.【四大名塔】嵩岳寺塔(河南登封。
3. 歷史教科書上沒有的歷史小知識,小常識
晉文公退避三舍 晉文公即位以后,整頓內(nèi)政,發(fā)展生產(chǎn),把晉國治理得漸漸強盛起來。
他也想能像齊桓公那樣,做個中原的霸主。 這時候,正好周朝的天子周襄王派人來討救兵。
周襄王有個異母兄弟叫太叔帶,聯(lián)合了一些大臣,向狄國借兵,奪了王位。周襄王帶著幾十個隨從逃到鄭國。
他發(fā)出命令,要求各國諸侯護送他回洛邑去。列國諸侯有派人去慰問天子的,也有送食物去的,可就是沒有人愿意發(fā)兵打狄人。
有人對周襄王說:“現(xiàn)在諸侯當中,只有秦、晉兩國有力量打退狄人,別人恐怕不中用?!毕逋醪糯虬l(fā)使者去請晉文公護送他回朝。
晉文公馬上發(fā)兵往東打過去,把狄人打敗,又殺了太叔帶和他那一幫人,護送天子回到京城。 過了兩年,又有宋襄公的兒子宋成公來討救兵,說楚國派大將成得臣率領(lǐng)楚、陳、蔡、鄭、許五國兵馬攻打宋國。
大臣們都說:“楚國老是欺負中原諸侯,主公要扶助有困難的國家,建立霸業(yè),這可是時候啦?!?晉文公早就看出,要當上中原霸主,就得打敗楚國。
他就擴充隊伍,建立了三個軍,浩浩蕩蕩去救宋國。 公元前632年,晉軍打下了歸附楚國的兩個小國——曹國和衛(wèi)國,把兩國國君都俘虜了。
楚成王本來并不想同晉文公交戰(zhàn),聽到晉國出兵,立刻派人下命令叫成得臣退兵。可是成得臣以為宋國遲早可以拿下來,不肯半途而廢。
他派部將去對楚成王說:“我雖然不敢說一定打勝仗,也要拼一個死活?!?楚成王很不痛快,只派了少量兵力歸成得臣指揮。
成得臣先派人通知晉軍,要他們釋放衛(wèi)、曹兩國國君。晉文公卻暗地通知這兩國國君,答應(yīng)恢復他們的君位,但是要他們先跟楚國斷交。
曹、衛(wèi)兩國真的按晉文公的意思辦了。 成得臣本想救這兩個國家,不料他們倒先來跟楚國絕交。
這一來,真氣得他雙腳直跳。他嚷著說:“這分明是重耳這個老賊逼他們做的?!?/p>
他立即下令,催動全軍趕到晉軍駐扎的地方去。 楚軍一進軍,晉文公立刻命令往后撤。
晉軍中有些將士可想不開啦,說:“我們的統(tǒng)帥是國君,對方帶兵的是臣子,哪有國君讓臣子的理兒?” 狐偃解釋說:“打仗先要憑個理,理直氣就壯。當初楚王曾經(jīng)幫助過主公,主公在楚王面前答應(yīng)過:要是兩國交戰(zhàn),晉國情愿退避三舍。
今天后撤,就是為了實現(xiàn)這個諾言啊。要是我們對楚國失了信,那么我們就理虧了。
我們退了兵,如果他們還不罷休,步步進逼,那就是他們輸了理,我們再跟他們交手還不遲。” 晉軍一口氣后撤了九十里,到了城濮(今山東鄄城西南),才停下來,布置好了陣勢。
楚國有些將軍見晉軍后撤,想停止進攻??墒浅傻贸紖s不答應(yīng),一步盯一步地追到城濮,跟晉軍遙遙相對。
成得臣還派人向晉文公下戰(zhàn)書,措詞十分傲慢。晉文公也派人回答說:“貴國的恩惠,我們從來都不敢忘記,所以退讓到這兒。
現(xiàn)在既然你們不肯諒解,那末只好在戰(zhàn)場上比個高低啦?!?大戰(zhàn)展開了。
才一交手,晉國的將軍用兩面大旗,指揮軍隊向后敗退。他們還在戰(zhàn)車后面拖著伐下的樹枝,戰(zhàn)車后退時,地下?lián)P起一陣陣的塵土,顯出十分慌亂的模樣。
成得臣一向驕傲自大,不把晉人放在眼里。他不顧前后地直追上去,正中了晉軍的埋伏。
晉軍的中軍精銳,猛沖過來,把成得臣的軍隊攔腰切斷。原來假裝敗退的晉軍又回過頭來,前后夾擊,把楚軍殺得七零八落。
晉文公連忙下令,吩咐將士們只要把楚軍趕跑就是了,不再追殺。成得臣帶了敗兵殘將回到半路上,自己覺得沒法向楚成王交代,就自殺了。
晉軍占領(lǐng)了楚國營地。把楚軍遺棄下來的糧食吃了三天,才凱旋回國。
晉國打敗楚國的消息傳到周都洛邑,周襄王和大臣都認為晉文公立了大功。周襄王還親自到踐土(今河南原陽西南,踐音jiàn)慰勞晉軍。
晉文公趁此機會,在踐土給天子造了一座新宮,還約了各國諸侯開個大會,訂立盟約。這樣,晉文公就當上了中原的霸主。
煮酒論英雄:一天,劉備正在澆菜,曹操派人請劉備,劉備只得膽戰(zhàn)心驚地一同前往入府見曹操。曹操不動聲色對劉備說,“在家做得大好事!”說者有意,聽者更有心,這句話將劉備嚇得面如土色,曹操又轉(zhuǎn)口說,你學種菜,不容易,這才使劉備稍稍放心下來。
曹操說,則才看見園內(nèi)枝頭上的梅子青青的,想起以前一件往事(即“望梅止渴”),今天見此梅,不可不賞,恰逢煮酒正熟,故邀你到小亭一會。劉備聽后心神方定。
隨曹操來到小亭,只見已經(jīng)擺好了各種酒器,盤內(nèi)放置了青梅,于是就將青梅放在酒樽中煮起酒來了,二人對坐,開懷暢飲。酒至半酣,突然陰云密布,大雨將至,曹操大談龍的品行,又將龍比作當世英雄,問劉備,請你說說當世英雄是誰,劉備裝作胸無大志的樣子,說了幾個人,都被曹操否定。
曹操此時正想打聽劉備的心里活動,看他是否想稱雄于世,與是說:“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下之志者也。”劉備問,誰能當英雄呢?曹操單刀直入地說:“當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兩個!劉備一聽,吃了一驚,手中拿的筷子,也不知不覺地掉下地下。
正巧突然下大雨,雷聲大作,劉備靈機一動,從容地低下身拾起筷子,說是因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曹操此時才放心地說,大丈夫也怕雷嗎?劉備說。
4. 必須知道的歷史常識
近幾年的高考歷史試題出現(xiàn)了對歷史常識的考查,且試題的數(shù)量和考查范圍呈現(xiàn)出了日漸增加的趨勢。
如2007年全國文綜Ⅰ卷中的帝王謚號題;2008年全國Ⅰ、Ⅱ卷中關(guān)于中國古代地名中的“陰”“陽”題;2008年寧夏卷中對十二生肖的考查;2008年上海卷中對端午節(jié)的習俗的考查;2008年上海卷中對服飾裝飾功能的考查;2008年海南卷中對干支紀年的考查;2009年全國文綜Ⅰ卷關(guān)于姓氏起源題等。這些試題的出現(xiàn)給只關(guān)注課本知識而忽視課外常識的考生一個“下馬威”,因為它考查的內(nèi)容基本上是書本沒有明確的表述,卻又是考生必須掌握的基本的歷史常識性知識。
歷史常識的內(nèi)容極其廣泛,包括天文地理、科舉官職、禮儀習俗、姓名稱謂、衣食住行、器物用具、史傳典籍、各種紀年、音樂文娛、科舉官職、史學理論等等。歷史常識類的試題側(cè)重考查考生的人文素養(yǎng)的積累,借助文史常識來考查考生對歷史問題的理解,考查范圍以古代史的傳統(tǒng)文化較多。
難度以識記為主,知之者易,不知者難。在復習備考時,對這類知識要多注意,以增強復習備考的實效。
以下列舉幾類必須知道的歷史知識。 (一) 廟號、謚號、年號和尊號 廟號是皇帝死后在太廟立室祭祀時寫在牌位上的名號。
始于西漢,迄于清朝。一般開國皇帝稱“祖”如宋太祖,明太祖;后繼者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判定依據(jù)主要看有沒有“祖”或“宗”。
謚號是根據(jù)帝王生前行為由臣下議定,朝廷也會賜予死去的貴族大臣謚號。它始于周初,秦朝時曾被廢止,漢又恢復,沿襲至清。
常見的有周武王、周厲王、周幽王、漢武帝、隋煬帝等。 年號是中國古代帝王紀年的名號,一般認為由漢武帝首創(chuàng),“建元”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年號。
年號是帝王正統(tǒng)的標志,一個政權(quán)使用另一個政權(quán)的年號被認為是藩屬臣服標志,每逢新皇登基常改元,即改變年號。通常的做法是新皇登基那年不改,第二年才改變年號。
如唐太宗公元626年即位,公元627年才改年號為“貞觀”。同時應(yīng)該注意一個帝王允許有一個或多個年號,這要看皇帝的心情了。
尊號也叫徽號,開始于唐朝武則天時期,是尊崇皇帝、皇后、太后的稱號。尊號多是活著的時候奉上的,死后也可以奉上,如唐玄宗尊號為開元圣文神武皇帝。
尊號也可以累加,如武則天用過的尊號有“圣母神皇、圣神皇帝、金輪圣神皇帝、越古金輪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輪圣神皇帝、天冊金輪圣神皇帝、則天大圣皇帝”等。 對于古代帝王我們不直接呼名而是稱號,唐以前的帝王稱謚號,唐至元多稱廟號,到明清,每個皇帝(明英宗除外)都只有一個年號,所以習慣以年號稱,由于尊號太長,稱呼不便,用得很少。
(二) 姓氏來源 我國姓氏繁多,《中華姓氏書法大詞典》共收集了10129個姓氏,而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fā)育生物學研究所袁義達副研究員經(jīng)過多年的收集和研究,發(fā)現(xiàn)中國人古今姓氏已超過22000個,當代中國人正在使用的漢姓約有3500個左右。通常所說的百家姓,只不過是集中了占全國人口大多數(shù)的100個常見姓氏。
姓氏究其來源主要有以下幾種: 1. 氏族的名稱演化為姓。上古時代氏族以自然物為氏族標志,因而這些姓大都和生物或自然現(xiàn)象有關(guān)。
如熊、牛、云等。 2. 以國名為姓。
如我們所熟悉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諸侯國:齊、魯、晉、宋、鄭、吳、越、秦、楚、衛(wèi)、韓、趙、魏、燕等,皆成為今天常見姓。 3. 以居住地為姓。
傳說黃帝住姬水之濱,以姬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為姓;東郭、西門、池、柳等,則是以住地的方位、景物為姓。 4. 以次第為姓。
一家一族,按兄弟順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如伯夷、叔齊,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孟姜女就是姜姓的長女。
漢代以后逐漸在“名”或“字”中用同樣的字或偏旁表同輩關(guān)系,如宋代文學家蘇軾、蘇轍兄弟共用偏旁“車”表同輩。 5. 以官職為姓。
如司徒、司馬、司空等,有些姓從字義上看也可以分辨出來,如籍、諫、庫、倉、軍、廚等。公孫、王孫最早是指其先人是公或王。
6. 以職業(yè)為姓。如巫、卜、陶、匠、屠等。
7. 古代少數(shù)民族融合到漢族中帶來的姓。呼延、慕容、尉遲等。
8. 以謚號為姓。穆、莊等姓是用其先人的謚號。
9. 因避諱而改姓。如邱是諱孔丘等。
(三) 紀年方法 1. 年號紀年法:漢武帝劉徹開始用年號紀年,即位那年稱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順次為建元二年、建元三年等,更換年號就重新紀元。這種方法的好處在于紀年明確,可以直接表明具體的年份。
2. 干支紀年法:這是我國古代長期使用的一種方法,近代史上的甲午戰(zhàn)爭、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等名詞就是干支紀年。我們現(xiàn)在的農(nóng)歷仍然采用干支紀年。
所謂干支就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簡稱。它把十個天干、十二個地支按一定的組合方式搭配紀年,單配單,雙配雙,不可能出現(xiàn)奇偶相組合。
第一個為甲子年,第二年為乙丑年,依次類推,以六十年為一個周期循環(huán),故有六十年一甲子之說。 求天干的方法:凡是公歷年個位數(shù)是4的,天干為甲,個位數(shù)是5的,天干的乙,依此類推: 求地支的方法:用公歷年除以12,余數(shù)是4,地。
5. 99%的中國人不知道的35個歷史知識
1.確有其事。
元君十四年(前239年)秦國攻占濮陽,遷徙衛(wèi)國于野王。元君在位23年去世,兒子君角繼位。
衛(wèi)君角九年(前221年),秦國統(tǒng)一天下,衛(wèi)國獨因弱小緣故繼續(xù)存國。君角二十一年(前209年)秦二世詔廢君角爵位,衛(wèi)國滅亡。
衛(wèi)立國838年,傳35君。 2宇文護只殺了2個皇帝,即北周的開國皇帝閔帝宇文覺和第二任皇帝明帝宇文毓,兩個人都是他的表弟,而他在將第三個表弟武帝宇文邕扶上皇位12年后,被這個表弟所殺 4不能光看勝率,其實唐朝武力的鼎盛時期也就是開國三朝。
唐朝的對外戰(zhàn)爭大多發(fā)生在遙遠的邊塞,遠離中原,補給和傳遞消息非常困難,而宋朝對外戰(zhàn)爭基本就在長城一線,勝績大多數(shù)是對西南少數(shù)民族這樣的弱旅中取得的,而對遼、金、西夏這樣的豪門缺敗多勝少,充其量就是個偽強隊。至少唐朝是滅在自己人手中,而宋朝是被少數(shù)民族打敗的,而且還兩次 5.6.7.中國的歷史即使是正史也存在很多曲筆,對于這些數(shù)字記載水分就很大了,從這些史料中是得不到客觀準缺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的。
第5條倒是有可能,不過也不用和美國大兵比,要知道美國兵身體機能是很低的,你見過美國兵不靠先進的武器,而只靠自身素質(zhì)打贏過仗嗎 8.北宋的領(lǐng)土擴張基本在西南,而且和諸葛亮七擒孟獲一個性質(zhì),對西南那些土司領(lǐng)主打服了又反,反了再打,打了又服,跟沒擴張差不多,而且還空耗國力 9.宋體字的創(chuàng)始人是秦檜。提起秦檜,人們自然想到一個奴顏婢奴顏膝、殘害忠良的奸臣.秦檜博學多才,在書法上很有造詣。
他綜合前人之長,自成一家,創(chuàng)立了一種用于印刷的字體。按一般的習慣,應(yīng)該叫秦體字才對。
可是由于他人品太差,在抗金斗爭中,是投降派的代表人物,曾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民族英雄岳飛父子,成為千古罪人,所以人們痛恨他,雖然應(yīng)用他創(chuàng)立的字體,可是卻把字體命名為宋體。 今天的報紙正文大部分都是宋體字。
10.南宋名義上是還要恢復舊土的,所以首都只能以行在命名,就跟蔣介石把重慶當”陪都“一個”性質(zhì)。
6. 高中地理不可不知的常識
世界海拔最高的洲——南極洲,平均高度海拔2 350m;海拔最低的洲——歐洲,平均海拔300m;面積最大的洲——亞洲,面積4 400萬km2;面積最小的洲——大洋洲,900萬km2。
世界面積最大的洋——太平洋(18000萬平方千米) 世界最高大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m,是地球之巔,“世界屋脊”; 最長的山脈——南美安第斯山,被稱為“南美洲的脊梁”,南北縱長9000km。? 世界陸地表面的最低點——死海,湖面海拔-400m。
世界海洋最深處——北太平洋西部馬里亞納群島以東的馬里亞納海溝(11034米) 馬里亞納海溝為一條洋底弧形洼地,延伸2550公里,平均寬69公里。主海溝底部有較小陡壁谷地。
1957年蘇聯(lián)調(diào) 查船測到10990米深度,后又有11034米的新記錄。1960年美國海軍用法國制造的""的里亞斯特""號探海艇,創(chuàng)造了潛入海溝10911米的紀 錄。
一般認為海洋板塊與大陸板板塊相互碰撞,因海洋板塊巖石密度大,位置低,便俯沖插入大陸板塊之下,進入地幔后逐漸溶化而消亡。在發(fā)生碰撞的地方會形成 海溝,在靠近大陸一側(cè)常形成島弧和海岸山脈。
這些地方都是地質(zhì)活動強烈的區(qū)域,表現(xiàn)為火山和地震。? 最大海港——-鹿特丹 世界第一大島——格陵蘭島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最深處1 600m; 世界最大的淡水湖——北美的蘇必利爾湖; 世界最大淡水湖群----五大湖群; 世界最大的內(nèi)流湖(咸水湖)——里海。
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南美亞馬孫河,長度6 400km,僅次于尼羅河,居世界第二,水流量是尼羅河的50倍以上; 世界最長河流——尼羅河; 世界最長內(nèi)流河——伏爾加河 ; 開鑿最早、最長的人工河——京杭運河。 世界最大水電站——伊泰普水電站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m以上。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氣候區(qū)——拉丁美洲亞馬孫平原上的熱帶雨林區(qū)。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沖擊平原——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
流域面積最廣的河——亞馬孫河 最大熱帶雨林氣候區(qū)——亞馬孫平原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面積約770萬km2。 “熱帶大陸”——非洲 世界“雨極”----------乞拉朋齊 世界”濕極”----------懷厄萊阿萊 世界“干極”----------阿塔卡馬沙漠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1 700萬km2;面積最小的國家——梵蒂岡,不到0.5km2。
跨經(jīng)度最廣的國家——俄羅斯? 世界上占有熱帶面積最大的國家——巴西。 世界上惟一的獨自占有一個大陸的國家——澳大利亞。
世界上最大的內(nèi)陸國——哈薩克斯坦。 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印度尼西亞,素有“千島之國”之稱,印尼又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國家,有“火山國”之稱。
人口最多國家——中國 人口自然增長率首位——非洲 世界上出產(chǎn)黃金最多的國家——南非。 世界上生產(chǎn)白銀最多的國家——墨西哥。
世界上出產(chǎn)鋁土最多的國家——幾內(nèi)亞。 “白金之國”——烏茲別克斯坦 三大棉產(chǎn)地——中國 美國 烏茲別克斯坦 糧食產(chǎn)量最多的洲——亞洲 糧食產(chǎn)量最多的國家——中國 天然橡膠 金雞納產(chǎn)量首位——印度尼西亞 油棕產(chǎn)量首位——馬來西亞 咖啡 甘蔗 柑橘產(chǎn)量首位——巴西 世界金剛石產(chǎn)量首位——剛果 椰子 蕉麻產(chǎn)量首位——菲律賓 長絨棉產(chǎn)量最多——埃及 樟腦產(chǎn)量首位——中國臺灣 咖啡 棗椰 油棕 香蕉故鄉(xiāng)——非洲 世界石油總儲量1/2 總產(chǎn)量1/4——西亞 世界上進口石油最多的國家——美國。
工業(yè)總產(chǎn)值——美國 世界上輸出工農(nóng)業(yè)產(chǎn)品數(shù)量最多、產(chǎn)值最大的國家——美國。? 世界上生產(chǎn)和出口可可最多的國家——科特迪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