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學知識
國學,興起于二十世紀初,而鼎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尋根”熱,九十年代“國學”熱再次欣起遂至今,無不是今人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反思與正視。
于今而言,則正是對傳統(tǒng)文化在今日中國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皣鴮W”一說,產(chǎn)生于西學東漸、文化轉型的歷史時期。
而關于國學的定義,嚴格意義上,到目前為止,學術界還沒有給我們做出統(tǒng)一明確的界定。名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普遍說法如國粹派鄧實在1906年撰文說:“國學者何?一國所有之學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國焉,有其國者有其學。
學也者,學其一國之學以為國用,而自治其一國也?!保ā秶鴮W講習記》,《國粹學報》第19期)鄧先生的國學概念很廣泛,但主要強調了國學的經(jīng)世致用性。
一般來說,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學術。國學既然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學術,那么無疑也包括了醫(y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shù)術等等,這些當然是屬于國學范疇,但也可以說是國學的外延了。
國學以學科分,應分為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jù)學、倫理學、版本學等,其中以儒家哲學為主流;以思想分,應分為先秦諸子、儒道釋三家等,儒家貫穿并主導中國思想史,其它列從屬地位;國學以《四庫全書》分,應分為經(jīng)、史、子、集四部,但以經(jīng)、子部為重,尤傾向于經(jīng)部。《四庫全書》是中國古代最大的叢書,編撰于乾隆年間,由當時的紀曉嵐、王念孫、戴震等等一流學者完成。
“四庫”指經(jīng)、史、子、集四部,“全書”指所收都是全本。對孩子進行國學教育可分三個階段走:(一)從孩童四五歲誦讀〈千字文〉、〈三字經(jīng)〉、〈百家姓〉。
背誦些淺顯易懂的唐詩宋詞。(二)誦讀〈論語〉、〈大學〉、〈中庸〉、〈孟子〉。
(三)積累了一定量的漢字后,讀古典名著。國學素養(yǎng)的提高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
2. 我想知道什么是國學知識
“國學”一說,最早見于近代思想家章太炎先生的《國故論衡》。
顧名思義,“國學”就是中國之學,是中華民族在數(shù)千年歷史中創(chuàng)造的文化。國學堪稱中國人的性命之學,中華文化的學術基礎、固本之學,是全面增加文化素養(yǎng)的學問。
已故著名國學大師季羨林老先生曾提出來“大國學”的概念,他說:“國學應該是‘大國學’的范圍,不是狹義的國學。國內各地域文化和56個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國學’的范圍之內?!?/p>
也就是說,廣義的“國學”,就是中國之學、中華之學,是中華各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學術的總稱。國學匯通思想學術、典籍制度、百行百藝、禮儀民俗,蘊含國脈、國魂、國本,是中國人的根基所在、尊嚴所在。
從20世紀90年代起,國學熱再次興起,如今方興未艾。 我們的國家,歷史悠久,文化燦爛。
我們的祖先留下了5000年文化遺產(chǎn),國學博大精深、包羅萬象,可以分為天文、歷法、地理、歷史、職官、服飾、器物、玉文化、青銅文化、文學、藝術、戲劇、音樂、武術、美食、民俗、禮儀、婚喪、天工開物、百草醫(yī)藥等方面。國學以學科分,可分為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民俗學、倫理學、考據(jù)學、版本學等。
3. 誰有國學知識大全
【八旗】鑲黃、正黃、鑲白、正白、鑲紅、正紅、鑲藍、正藍 【十惡】謀反、謀大逆、謀叛、謀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 【九流】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nóng)家 【三山】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浙江雁蕩山 【五嶺】越城嶺、都龐嶺、萌諸嶺、騎田嶺、大庾嶺 【五岳】〖中岳〗河南嵩山、〖東岳〗山東泰山、〖西岳〗陜西華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 【五湖】鄱陽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蘇〗、洪澤湖〖江蘇〗、巢湖〖安徽〗 【四?!坎澈?、黃海、東海、南海 【四大名橋】廣濟橋、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 【四大名園】頤和園〖北京〗、避暑山莊〖河北承德〗、拙政園〖江蘇蘇州〗、留園〖江蘇蘇州〗 【四大名剎】靈巖寺〖山東長清〗、國清寺〖浙江天臺〗、玉泉寺〖湖北江陵〗、棲霞寺〖江蘇南京〗 【四大名樓】岳陽樓〖湖南岳陽〗、黃鶴樓〖湖北武漢〗、滕王閣〖江西南昌〗、大觀樓〖云南昆明〗 【四大名亭】醉翁亭〖安徽滁縣〗、陶然亭〖北京先農(nóng)壇〗、愛晚亭〖湖南長沙〗、湖心亭〖杭州西湖〗 【四大古鎮(zhèn)】景德鎮(zhèn)〖江西〗、佛山鎮(zhèn)〖廣東〗、漢口鎮(zhèn)〖湖北〗、朱仙鎮(zhèn)〖河南〗國學知識大全:此書是呂思勉先生為指導青年學子閱讀國學的開示門徑之作,寫就于先生的學術盛年期,在民國時期一經(jīng)出版,即受到當時的國學愛好者和整理者的大力追捧,一時有洛陽紙貴之譽。
雖世易時移,但其價值卻歷久彌新,仍對當代國學愛好者與研究者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
4. 何為國學
國學,興起于二十世紀初,而大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尋根"熱,九十年代"國學"熱再次掀起遂至今,無不是今人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反思與正視。
于今而言,則正是對傳統(tǒng)文化在今日中國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國學"一說,產(chǎn)生于西學東漸、文化轉型的歷史時期。
而關于國學的定義,嚴格意義上,到目前為止,學術界還沒有給我們做出統(tǒng)一明確的界定。名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普遍說法如國粹派鄧實在1906年撰文說:"國學者何?一國所有之學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國焉,有其國者有其學。
學也者,學其一國之學以為國用,而自治其一國也。"(《國學講習記》,《國粹學報》第19期)鄧先生的國學概念很廣泛,但主要強調了國學的經(jīng)世致用性。
一般來說,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學術。國學既然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學術,那么無疑也包括了醫(y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shù)術等等,這些當然是屬于國學范疇,但也可以說是國學的外延了。
國學以學科分,應分為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jù)學、倫理學、版本學等,其中以儒家哲學為主流;以思想分,應分為先秦諸子、儒道釋三家等,儒家貫穿并主導中國思想史,其它列從屬地位;國學以《四庫全書》分,應分為經(jīng)、史、子、集四部,但以經(jīng)、子部為重,尤傾向于經(jīng)部。 《四庫全書》是中國古代最大的叢書,編撰于乾隆年間,由當時的紀曉嵐、王念孫、戴震等等一流學者完成。
“四庫”指經(jīng)、史、子、集四部,“全書”指所收都是全本。 經(jīng)部——經(jīng)部分為“易類”、“書類”、“詩類”、“禮類”、“春秋類”、“孝經(jīng)類”、“群經(jīng)總義類”、“四書類”、“樂類”、“小學類”“石經(jīng)類”、“匯編類”,主要是儒家經(jīng)典和注釋研究儒家經(jīng)典的名著。
其中儒學十三經(jīng):《周易》、《尚書》、《周禮》、《禮記》、《儀禮》、《詩經(jīng)》、《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論語》、《孝經(jīng)》、《爾雅》、《孟子》。 史部——史部分為“正史類”、“編年類”、“紀事本末類”、“別史類”、“雜史類”、“詔令奏議類”、“傳記類”、“史抄類”、“載記類”、“時令類”、“地理類”、“職官類”、“政書類”、“目錄類”、“史評類”、“匯編類”,重要書目如:《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資治通鑒》、《戰(zhàn)國策》、《宋元明史紀事本末》等等。
子部——子部分為“儒家類”、“兵家類”、“法家類”、“農(nóng)家類”、“醫(yī)家類”、“天文算法類”、“術數(shù)類”、“藝術類”、“譜錄類”、“雜家類”、“類書類”、“叢書類”、“匯編類”、“小說家類”、“釋家類”、“道家類”、“耶教類”、“回教類”、“西學格致類”,重要書目如:《老子》、《墨子》、《莊子》、《荀子》、《韓非子》、《管子》、《尹文子》 、《慎子》 、《公孫龍子》、《淮南子》、《抱樸子》、《列子》、《孫子》、《山海經(jīng)》、《藝文類聚》、《金剛經(jīng)》、《四十二章經(jīng)》等等。 集部——集部分為“楚辭類”、“別集類”、“總集類”、“詞曲類”、“閨閣類”,重要書目如:《楚辭、《全唐詩》,《全宋詞》,《樂府詩集》、《楚辭》、《文選》、《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韓昌黎集》、《柳河東集》、《白香山集》等等。
[編輯本段]國學范疇 傳統(tǒng)國學。 國學以學科分,應分為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jù)學、倫理學、版本學等,其中以儒家哲學為主流;以思想分,應分為先秦諸子、儒道釋三家等,儒家貫穿并主導中國思想史,其它列從屬地位;國學以《四庫全書》分,應分為經(jīng)、史、子、集四部,但以經(jīng)、子部為重,尤傾向于經(jīng)部。
《四庫全書》是中國古代最大的叢書,編撰于乾隆年間,由當時的紀曉嵐、王念孫、戴震等等一流學者完成?!八膸臁敝附?jīng)、史、子、集四部,“全書”指所收都是全本。
“國學”是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華與當代文化中的精化相融的學術精髓簡稱。它是新一代應該了解的知識之一。
一般來說,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學術。國學既然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學術,那么無疑也包括了醫(y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shù)術等等,這些當然是屬于國學范疇,但也可以說是國學的外延了。
大國學概念的衍生:國學、漢學、中國學。 “國學“,顧名思義,中國之學,中華之學。
秦磚漢瓦,非秦(有英語China為證)即漢(Han Studies),自漢代以降,國力鼎盛,海外又稱大漢民族之學為“漢學”,考據(jù)學雖然證實“漢學”一詞至遲在南宋已較常見,狹義所指為兩漢時期的經(jīng)學學術思想,而漢代人研究經(jīng)學著重于名物、于訓詁,后世因稱研究經(jīng)、史、名物、訓詁、考據(jù)之學為漢學;但海外所指漢學,或者又可理解為漢民族之學,即對中國的研究,尤特指關于對中國的語言文化、文學、歷史和風俗習慣的研究,囊括中華六藝五術范疇。六藝指:禮、樂、射、御、書、數(shù)等六藝,五術指:山、醫(yī)、卜、命、相等五術。
(以上文章摘錄自《南柯舟:國學熱中談國學》) “國學“,更有寬泛的解釋。如把百家之術,如儒、釋、道、兵、法、墨等百家之說統(tǒng)統(tǒng)收于國學囊。
5. 有關國學的知識
一、科舉教育 1、科舉制度概說 2、科舉前選拔官員 3.科舉制名稱 4、古代學校 5、古代學官 二、風俗禮儀 1、古代節(jié)日習俗 2、古代禮儀 3、古代位次 4、古代諱稱 三、姓名稱謂 1、基本稱謂 2、兼稱幾項 3、古代謙稱 4、古代敬稱 5、古代賤稱 6、特殊稱謂 四 、古代職官 1、古代官職概述 2、常見的官職爵位名 3、官職任免升降術語 一、科舉教育 1、科舉制度概說 科舉制度是中國歷史上通過考試選拔官員的一種基本制度。
它創(chuàng)始于隋朝,確立于唐朝,完備于宋朝,興盛于明、清兩朝,廢除于清朝末年,歷時1300余年,對中國歷史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從官制史角度看,科舉制度的產(chǎn)生是歷史的必然和巨大進步。
它所堅持的是“自由報名,統(tǒng)一考試,平等競爭,擇優(yōu)錄取,公開張榜”的原則,打破了血緣世襲關系和世族對政治的壟斷,對我國古代社會的選官制度是一個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給中小地主階級和平民百姓通過科舉入仕提供了一個公平競爭的平臺,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優(yōu)秀人才脫穎而出。
科舉考試的內容到明代以八股文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為一種僵化的模式,特別是到晚清時已成為嚴重束縛知識分子的枷鎖,暴露出種種弊端。
1905年清政府廢除科舉,也就是歷史的大勢所趨。從此,1300年的科舉制度終于宣告結束。
但客觀而論,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發(fā)展中,科舉制的進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 2、科舉前選拔官員 【薦舉】漢代選拔官吏制度的一種形式。
薦舉有考察、推舉的意思,又叫察舉。由侯國、州郡的地方長官在轄區(qū)內隨時考察、選取人才,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jīng)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
察舉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賢良、文學、茂才等?!稄埡鈧鳌罚骸坝涝校e孝廉不行。”
《陳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保h代避劉秀諱,稱秀才為茂才) 【征辟】也是漢代選拔官吏制度的一種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會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職。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級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屬吏,再向朝廷推薦。
《張衡傳》:“連辟公府,不就?!薄鞍驳垩怕労馍菩g學,公車特征拜郎中?!?/p>
【孝廉】漢代察舉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順父母、辦事廉正的意思。
實際上察舉多為世族大家壟斷,互相吹捧,弄虛作假,當時有童謠諷刺:“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3.科舉制名稱 【科舉】指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科舉。從隋代至明清,科舉制實行了一干三百多年。
《詩話二則?推敲》“島(指賈島)初赴舉京師”,意思是說賈島當初前去長安參加科舉考試。到明朝,科舉考試形成了完備的制度,共分四級:院試(即童試)、鄉(xiāng)試、會試和殿試,考試內容基本是儒家經(jīng)義,以“四書”文句為題,規(guī)定文章格式為八股文,解釋必須以朱熹《四書集注》為準。
【童試】也叫“童生試”;明代由提學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學政主持的地方科舉考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后取得生員(秀才)資格,方能進入府、州、縣學學習,所以又叫入學考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
《左忠毅公逸事》“及試,吏呼名至史公”,這里就是指童生試,在這次考試中左光斗錄取史可法為生員(秀才),當時史可法二十歲?!洞倏棥贰耙赜谐擅?,操童子業(yè)”,“操童子業(yè)”是說正在準備參加童生試。
【鄉(xiāng)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秋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闈,考場)。主考官由皇帝委派。
考后發(fā)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jiě)元。 【會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
考試由禮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總裁,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jiān)監(jiān)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殿試】是科舉制最高級別的考試,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
實際上皇帝有時委派大臣主管殿試,并不親自策問。錄取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鼎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
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統(tǒng)稱進士。 【及第】指科舉考試應試中選,應試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宮錦還家?!惫艜r考中進士要披宮袍,這里“披宮錦”即指中進士。
《祭妹文》:“大概說長安登科,函使報信遲早云爾?!薄暗强啤笔羌暗诘膭e稱,也就是考中進士。
【進士】參見“殿試”條。是科舉考試的最高功名。
《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讀書畢竟中進士是個了局?!必暿繀⒓拥钤囦洖槿锥冀羞M士。
據(jù)統(tǒng)計,在我國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史上,考中進士的總數(shù)至少是98749人。古代許多著名作家都是進士出身,如唐代的賀知章、王勃、宋之問、王昌齡、王維、岑參、韓愈、劉禹錫、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蘇軾等。
考中進士,一甲即授官職,其余二甲參加翰林院考試,學習三年再授官職。 【狀元】參見“殿試”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