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中文言文知識點
高中語文文言文知識點總結:
文言文知識點是高中學習語文時期的主要知識點之一,主要包括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篩選文言文中的信息、歸納文言文的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古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等,以下是各具體知識點總結的理解和分析。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實詞
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
虛詞
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特殊句式 詞類活用 通假字 古今異義字
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
文言文翻譯
篩選文言文中的信息:
篩選信息
歸納文言文的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歸納概括 典故
分析概括作者在古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
觀點態(tài)度
2. 求所有關于高中的文言文知識和現(xiàn)象
第一冊文言文知識梳理 《燭之武退秦師》 通假字 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已,通“矣”,語氣詞,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給。 3.夫晉,何厭之有 厭,通“饜”,滿足。
4.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闕,通“缺”,侵損,削減。 5.秦伯說,與鄭人盟 說,通“悅”,高興。
6.失其所與,不知 知,通“智”,明智。 古今異義 1.貳于楚也 古:從屬二主,動詞; 今:“二”的大寫,數(shù)詞。
2.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古:東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泛指設宴請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隨身攜帶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個人; 今:尊稱一般人的妻子。 《勾踐滅吳》 7.南至于句無 句,通“勾”。
8.將帥二三子夫婦以蕃 帥,通“率”,率領。 9.令壯者無取老婦 取,通“娶”,娶妻。
10.將免者以告 免,通“娩”,分娩。 11.三年釋其政 政,通“征”,征稅。
12.而摩厲之于義 摩厲,通“磨礪”,切磋。 13.無不鋪也 鋪,通“哺”,給人食物吃。
14.無不歇也 欼,通“啜”,給人水喝。 15.衣水犀之甲者億有三千 有,通“又”,用于整數(shù)與零數(shù)之間。
5.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yǎng)而擇也 古:像爪和牙一樣,指幫助者或得力助手; 今:比喻壞人的黨羽。 6.將不可改于是矣 古:對這種局面;今:連詞,表示后一事緊接著前一事。
7.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古:原野;今:指黃河中下游地區(qū)。 8.丈夫二十不取 古:男子;今:男女兩人結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
《鄒忌諷齊王納諫》 16.徐公來,孰視之 孰,通“熟”,仔細。 9,今齊地方千里 古:土地方圓;今:指某一區(qū)域。
《觸龍說趙太后》 17.少益耆食 耆,通“嗜”,喜愛。 18.必勿使反 反,通“返”,返回。
《季氏將伐顓臾》 19.無乃爾是過與 與,通“歟”,句末語氣詞。 《寡人之子國也》 20.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無,通“毋”,不要。
21.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頒,通“斑”,花白。22.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 涂,通“途”,道路。
《勸學》 23.雖有槁暴 有,通“又”,又,再。 暴,通“曝”,曬。
24.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知,通“智”,才智。 25.君子生非異也 生,通“性”,資質(zhì),稟賦。
《秋水》 26。涇流之大 涇,通“徑”,直。
27.不辯牛馬 辯,通“辨”,分辨。 《過秦論》 28.合從締交 從,通“縱”。
合從,六國聯(lián)合共同對付秦國的策略。 29.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困頓,失敗。
30.陳利兵而誰何 何,通“呵”,呵問。 31.始皇既沒 沒,通“歿”,死。
32.而倔起阡陌之中 倔,通“崛”,崛起,興起。 33.贏糧而景從 景,通“影”,影子。
《鴻門宴》 34.距關 距,通“拒”,把守。 35.毋內(nèi)諸侯 內(nèi),通“納”,接納,使進來。
36.張良出,要項伯 要,通“邀”,邀請。 37.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違背,背叛。
38.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蚤,通“早”。 39.令將軍與臣有郤 郤,通“隙”,嫌怨,隔閡。
40.因擊沛公于坐 坐,通“座”,座位。 41.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不,通“否”,如果不這樣。
《蘭亭集序》 42.雖趣舍萬殊 趣,通“趨”,往,取。 43.亦由今之視昔 由,通“猶”,猶如,如同。
《歸去來兮辭》 44.景翳翳以將入 景,通“影”,日光。 45.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通“何”,為什么。
更多在/link?url=vFBR9KHGRycr1U382f_ckEyjBhohjhNCQmz34kpUtLTw_5ZU3pTtfa6DekQpTTszjmOvF3mjCHctcgHaV9WAfiR9Lia7VHuL2WoJHgWD3V_
6. 高中語文文言文知識
原發(fā)布者:李鳳琴
基礎課程教學資料
《燭之武退秦師》知識點
一、一詞多義
“之”
1、公從之(代佚之狐的建議) 2、許之(人稱代詞,鄭文公) 3、將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詞)
4、子犯請擊之(秦國,代詞) 5、臣之壯也,猶不如人(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6、鄰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7、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以”“而”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過也(連詞,表承接) 2、敢以煩執(zhí)事(介詞,拿) 3、越國以鄙遠(連詞,表承接) 4、因人之力而敝之(連詞,表轉(zhuǎn)折) 5、以亂易整,不武(介詞,拿、用) “焉”
1、子亦有不利焉(語氣詞)
2、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副詞,何)
3、朝濟而夕設版焉(兼詞,“于之”,在那里)
4、將焉取之(疑問代詞,哪里)
“其”
1、以其無禮于晉(代詞,鄭國)
2、君知其難也(代詞,這件事)
3、吾其還也(表商量或希望語氣) 注:思考練習三中“若、說、辭、鄙、微”自己整理到積累本上。
二、通假字 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通“矣”) 2、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通“供”,供給) 3、秦伯說(同“悅”) 4三、詞類活用 1372414二、通假字:蟹六跪而二螯222意動43
7. 高中古文基本知識越詳細越好
高中文言文專題復習——18虛詞 一、【而】 (一)用作連詞。
可連接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系。 1、表示并列關系。
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和”。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勸學》) ②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道難》) ③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④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解其惑者也。
(《師說》) ⑤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登泰山記》) 2、表示遞進關系。
可譯為“并且”或“而且”。 ①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
(《鴻門宴》) ②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阿房宮賦》) ③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勸學》) ④楚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屈原列傳》) ⑤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駁色,而皆若僂(《登泰山記》) ⑥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 3、表示承接關系。
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升斗之祿(《祭十二郎文》) ②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
(《鴻門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 4、表示轉(zhuǎn)折關系??勺g為“但是”“卻”。
①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勸學》) ②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勸學》) ③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六國論》) ④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 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燭之武退秦師》) 5、表示假設關系??勺g為“如果”“假如”。
①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 ②死而有知,其幾何離(《祭十二郎文》) ③子產(chǎn)而死,誰其嗣之。
(《左傳?襄公三十年》) 6、表示修飾關系,即連接狀語和中心語,譯為“地”“著”或不譯。 ①吾嘗?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國也》) ③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寡人之于國也》) ④夜縋而出(《燭之武退秦師》) ⑤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鴻門宴》) ⑥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 7、表示因果關系,可譯成“因此”“因而”。
①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②表惡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戰(zhàn)》) 8、表示目的關系,可譯成“以”“以此”“來”。 ①縵立遠視,而望幸焉(《阿房宮賦》) ②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鴻門宴》) (二)通“爾”,用作代詞,第二人稱,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
①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促織》) ②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于茲(《項脊軒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軍驚而壞都舍。
(《察今》) 【而已】復音虛詞“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制的語氣助詞,相當于“罷了”“了”。 ①未幾而搖頭頓足者,得數(shù)十人而已(《虎丘記》) ②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③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遙游》) 【而后】譯為“才”,“方才”,表示時間的副詞。
①如優(yōu)孟搖頭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柳敬亭傳》) ②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后)出師表》) ③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后見也(《送東陽馬生序》) 【而況】即“何況”,用反問語氣表示更進一層之意。 ①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而況石乎?。ā妒娚接洝罚?②技經(jīng)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庖丁解?!罚?③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諫太宗十思疏》) 【既而】一般可譯為“不久”,“一會兒”“后來”。 ①既而以吳民之亂請于朝,按誅五人(《五人墓碑記》)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為悲,搶呼欲絕(《促織》) ③既而將訴于舅姑,舅姑愛其子,不能御(《柳毅傳》) 二、【何】 (一)用作疑問代詞。
1、單獨作謂語,問原因,后面常帶語氣助詞“哉”“也”,可譯為“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
(《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岳陽樓記》) ③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六國論》) ④權曰:“茍如君言,劉豫州何不遂事之乎?”(《赤壁之戰(zhàn)》) 2、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主要代處所和事物,可譯為“哪里”“什么”。 用于賓語前置句中“何”要后置(疑問句中,若賓語是疑問代詞,這個疑問代詞放在動詞前)。
①問:“何以戰(zhàn)?”(《曹劌論戰(zhàn)》) ②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③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觸龍說趙太后》) ④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zhàn)》)) 3、作定語,可譯為“這”“那““什么”。 ①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琵琶行》) ②然則何時而樂耶?(《岳陽樓記》) ③汝今何罪過,不迎而自歸。(《孔雀東南飛》) (二)用作疑問副詞。
1、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示反問,可譯為“為什么”“怎么”“哪里”。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zhàn)》)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