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五種災害自救小常識
臺風中的自救與互救 1.臺風來臨時應做哪些準備?①現代科技可以預測臺風的到來,及時收聽收看氣象預報,做好防御準備。
②撤離沿海地區(qū)和低洼地區(qū),船只要進港避風。③檢查房屋是否牢固安全,若是危舊建筑應馬上離開避險。
④縛牢有可能被風吹落的物體,如花盆、護欄、遮雨棚、晾衣桿、室外天線等。⑤準備適量的水及食物、蔬果,并確保冰箱里的食物新鮮。
⑥準備好蠟燭、手電筒,以備風中停電時使用。⑦檢查煤氣及電路,留心火源。
⑧門窗玻璃用膠帶粘好,準備好膠合板、塑料板、毛毯等,以備加固窗戶。⑨在居民撤離的同時,政府部門建立緊急避難所,供難民臨時居住。
2.臺風來臨時,在街道行走應注意什么? ①外出時盡量穿上雨衣,不要打傘。②盡量遠離高大樹木、棚子、架子、架空的電線等。
③不要在高墻、廣告牌及居民樓下行走,以免發(fā)生重物傾斜或高空墜物等突發(fā)事件。④避開高層施工現場,不可靠近塔吊或工地圍墻。
⑤注意街道積水,不要在道路邊緣或打著旋渦的路上行走,以免落入窨井。⑥風大造成行走困難時,可就近到商店、飯店等公共場所暫避。
⑦看見傾斜及倒下的電桿等輸電設施,要遠遠繞行,以避免觸電。 3.臺風中不慎被卷入海里怎么辦? ①保持鎮(zhèn)定是最重要的。
拼命抓住身邊任何漂浮的木頭、家具等物品。②落水前深吸一口氣,下沉時咬緊牙關,讓自然的浮力使你浮上水面,然后借助波浪沖力不斷蹬腿,盡量浮在浪頭上趁勢前沖,奮力游向岸邊。
③浪頭到時挺直身體,抬頭,下巴前挺,確保嘴露在水面上,雙臂前伸或往后平放,身體保持沖浪狀態(tài);浪頭過后一面踩水前游,一面觀察后一浪頭的動向。④大浪接近時可彎腰潛入海底,用手插在沙層中穩(wěn)住身體,待海浪涌過后再露出水面。
4.困在海崖之前,要被迫進行水中轉移怎么辦? ①下水前,要盡可能尋找就近的下一棲身地,不可匆忙行事。②保留一套干衣服和一雙鞋,以備上岸后更換。
③找一條繩子,或用撕開的毛巾、襯衣或者皮帶做一根繩子,并使其有足夠的長度在巖石間來回游動。④水性好的人先下水,下水時將繩子綁在腰間,打上套結,放繩的人應在固定巖石處站好,以防被下水者出現意外時帶走。
⑤下水者到達安全處后,將自己固定在某個地方上,將繩子交給下一個人。⑥若被迫跳水時,要保持身體垂直,兩腳并攏,背部繃部,用雙手護好胯部。
進入水中后,立即張開雙臂和雙腿來回滑動,以降低向水面的速度。 水災的自救與互救 1.洪水來臨時,臨時救生物品有哪些? ①首先挑選體積大的容器,如油桶、儲水桶等。
迅速倒出原有液體后,重新將蓋蓋緊、密封。②空的飲料瓶、木酒桶或塑料桶都具有一定的漂浮力,可以捆扎在一起應急。
③足球、籃球、排球的浮力都很好。④樹木、桌椅板凳、箱柜等木質家具都有漂浮力。
2.洪水將要來臨時,應做哪些物資準備? ①準備一臺無線電收音機,隨時收聽、了解各種相關信息。②準備大量飲用水,多備罐裝果汁和保質期長的食品,并捆扎密封,以防發(fā)霉變質。
③準備保暖的衣物及治療感冒、痢疾、皮膚感染的藥品。④準備可以用做通訊聯絡的物品,如手電筒、蠟燭、打火機等,準備顏色鮮艷的衣物及旗幟、哨子等,以備需要時當作信號。
⑤汽車加滿油,保證隨時可以開動。 3.易受水災侵害的居民的日常防范措施有哪些? ①平時注意多學習一些防災、減災知識,養(yǎng)成汛期時關注天氣預報的科學生活習慣,做到隨時掌握天氣變化,做好家庭防護準備,確保安全。
②密切注意汛期的洪水情報,服從防汛指揮部門的統(tǒng)一安排,及時避難。③地處洼地的居民要準備沙袋、擋水板等物品,或砌好防水門檻,設置擋水土壩,以防止洪水進屋。
④家中常備如船只、木閥、救生衣等可以安全逃生的物品,并在汛期到來前檢查是否可以隨時使用。 4.怎么防止洪水涌入室內? ①房屋的門檻、窗戶是進水部位。
用沙袋、土袋在門檻和窗戶處筑起防線。②用膠帶紙密封所有的門窗縫隙,可以多封幾層。
③老鼠洞穴、排水洞等一切可能進水的地方都要堵死。真正被密閉的建筑物就不會進水了。
5.如何自制漂浮筏逃生? ①可搜集木盆、木制家具、木塊、漂浮材料并用繩子捆綁在一起,加工成救生設備以備急需。②沒有現成的繩索,可將床單、窗簾、衣物等撕成條。
地瓜蔓及藤條都可以用做繩索。③泡沫板、木板等面積較小的漂浮筏,可采用打背包的方法捆扎起來,以增加漂浮力。
④散開的秸稈、樹枝、竹竿、木桿等可采用編席的方法串聯起來,制成排筏。 6.洪水襲來時,來不及轉移怎么辦? ①向高處轉移。
如在基礎牢固的房頂搭建臨時帳篷。②身處危房時,要迅速撤離,尋找安全堅固處所,避免落入水中。
③除非在水可能沖垮建筑物或水面沒過屋頂時被迫撤離,否則呆著別動,等水停止上漲再逃離。④扎制木排等逃生用品。
利用通訊設施聯系救援??衫醚劬ζ?、鏡子在陽光的照射下反光發(fā)出求救信號。
⑤夜晚,利用手電筒及火光發(fā)出求救信號。⑥當發(fā)現救援人員時,應及時揮動鮮艷的衣物、紅領巾等物品,發(fā)出救援信號。
7.人落入水中應怎么做? ①萬一掉進水里,要屏氣并捏住鼻子,避免嗆水,試試能否站起來。②如水太深,站不。
2. 洪水救災常識
1.洪水到來時,來不及轉移的人員,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樓房、避洪臺等地轉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頂、樓房高層、大樹、高墻等高的地方暫避。
2.如洪水繼續(xù)上漲,暫避的地方已難自保,則要充分利用準備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門板、桌椅、木床、大塊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圍,要設法盡快與當地政府防汛部門取得聯系,報告自己的方位和險情,積極尋求救援。
注意:千萬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帶電的電線桿、鐵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頂。
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盡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東西,尋找機會逃生。
5.發(fā)現高壓線鐵塔傾斜或者電線斷頭下垂時,一定要迅速遠避,防止直接觸電或因地面“跨步電壓”觸電。
6.洪水過后,要做好各項衛(wèi)生防疫工作,預防疫病的流行。
3. 【地震水災火災自救知識】
地震:震后很有可能余震,而且余震的位置未必是震源很近的位置.所以學習自救是地震后很重要的措施之一. 地震發(fā)生時,至關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頭腦,鎮(zhèn)靜自若的態(tài)度.只有鎮(zhèn)靜,才有可能運用平時學到的地震知識判斷地震的大小和遠近.近震常以上下顛簸開始,之后才左右搖擺.遠震卻少上下顛簸感覺,而以左右搖擺為主,而且聲脆,震動小.一般小震和遠震不必外逃. 最新自救建議:不要躲在桌子下 日本的《地震手冊》避震知識十條中,第一條就明確的寫著"要躲在堅固的家俱下".所以,日本教師堅信,最好的辦法是"藏在桌下".這個想法是以日本地震多在數十秒后結束,天花板不會落下為前提的. 建筑物天花板因強震倒塌時,會將桌床等家具壓毀,人如果躲在其中,后果不堪設想,如果人以低姿勢躲在家具旁,家具可以先受倒塌物品的力道,讓一旁的人取得生存空間. 開車時遇到地震,也要趕快離開車子,很多地震時在停車場喪命的人,都是在車內被活活壓死,在兩車之間的人,卻毫發(fā)未傷.強烈地震發(fā)生時,如果你正在停車場,千萬不要留在車內,以免垮下來的天花板壓扁汽車,造成傷害;應該以臥姿躲在車旁,掉落的天花壓在車上,不致直接撞擊人身,可能形成一塊『生存空間』,增加存活機會. 學校避震 1.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 2.不要回到教室去. 3.震后應當有組織地撤離. 4.千萬不要跳樓!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陽臺上去! 5.必要時應在室外上課. 家庭避震 1.地震預警時間短暫,室內避震更具有現實性,而室內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幸存的相對安全地點,可稱其為避震空間.這主要是指大塊倒塌體與支撐物構成的空間. 2.室內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是: 炕沿下、堅固家具附近; 內墻墻根、墻角; 廚房、廁所、儲藏室等空間小的地方. 公共場所避震 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不要慌亂,不要擁向出口,要避免擁擠,要避開人流,避免被擠到墻壁或柵欄處. 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 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 用書包等保護頭部; 等地震過去后,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在商場、書店、展覽、地鐵等處: 選擇結實的柜臺、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墻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 避開玻璃門窗、玻璃櫥窗或柜臺; 避開高大不穩(wěn)或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 避開廣告牌、吊燈等高聳或懸掛物. 在行駛的電(汽)車內: 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傷; 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地震過去后再下車. 戶外避震 就地選擇開闊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 不要隨便返回室內. 避開高大建筑物或構筑物: 樓房,特別是有玻璃幕墻的建筑; 過街橋、立交橋; 高煙囪、水塔下. 避開危險物、高聳或懸掛物: 變壓器、電線桿、路燈等; 廣告牌、吊車等. 避開其他危險場所: 狹窄的街道; 危舊房屋,危墻; 女兒墻、高門臉、雨篷下; 磚瓦、木料等物的堆放處. 車間工人避震 車間工人可以躲在車、機床及較高大設備下,不可驚慌亂跑,特殊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關閉易燃易爆、有毒氣體閥門,及時降低高溫、高壓管道的溫度和壓力,關閉運轉設備.大部分人員可撤離工作現場,在有安全防護的前提下,少部分人員留在現場隨時監(jiān)視險情,及時處理可能發(fā)生的意外事件,防止次生災害的發(fā)生. 水災:洪水到來之前,要盡量做好相應的準備. 1、根據當地電視、廣播等媒體提供的洪水信息,結合自己所處的位置和條件,冷靜地選擇最佳路線撤離,避免出現“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動局面. 2、認清路標,明確撤離的路線和目的地,避免因為驚慌而走錯路. 3、自保措施: ● 備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夠食用幾天的食品,準備足夠的飲用水和日用品. ● 扎制木排、竹排,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適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裝置以備急需. ● 將不便攜帶的貴重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處,票款、首飾等小件貴重物品可縫在衣服內隨身攜帶. ● 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訊設備. 洪水到來時的自救 1、洪水到來時,來不及轉移的人員,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樓房、避洪臺等地轉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頂、樓房高層、大樹、高墻等高的地方暫避. 2、如洪水繼續(xù)上漲,暫避的地方已難自保,則要充分利用準備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門板、桌椅、木床、大塊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圍,要設法盡快與當地政府防汛部門取得聯系,報告自己的方位和險情,積極尋求救援. 注意:千萬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帶電的電線桿、鐵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頂. 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盡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東西,尋找機會逃生. 5、發(fā)現高壓線鐵塔傾斜或者電線斷頭下垂時,一定要迅速遠避,防止直接觸電或因地面“跨步電壓”觸電.>>觸電的現場救助 6、洪水過后,要做好各項衛(wèi)生防疫工作,預防疫病的流行. 火災:在火災中,被困人員應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保持鎮(zhèn)靜,不要驚慌,不盲目地行動,選擇正確的逃生方法.必須注意的是,火災現場的溫度是十分驚人的,而且煙霧會擋住你的視線.當我們。
4. 洪水來臨時的自救常識有哪些
洪水來臨時的自救常識如下:洪水災害正威脅許多地區(qū)和人民群眾的財產和生命安全。
學習、掌握洪澇災害逃生自救常識,是積極應對洪澇災害,挽救生命的有效措施。(1) 洪水到來之前作好準備① 要注意收看、收聽天氣預報,尤其是洪澇災害的警報。
當天氣預報連續(xù)報有暴雨或大暴雨時,居住在河谷低洼地帶、沿江沿湖地區(qū)的居民,要特別提高警惕,隨時注意災情的變化,以便及時采取適當措施。 ② 應準備好必備的物品,如食品、保暖衣物、雨具、打火機或火柴、手電筒等,有條件的應準備好飲用瓶裝水、手機和常用藥品,并妥善放置,以備一旦需要疏散或轉移時,能夠馬上帶走。
③ 如果水位上漲迅速,隨時有發(fā)生水災的可能,要準備一塊大木板或木頭,或扎制一個木筏或竹筏,以備緊急撤離時使用。 在爬上木筏前,一定要試試木筏能否漂移,收集食品、發(fā)信號用具(哨子、手電筒、旗幟、鮮艷的床單)、劃槳等是必不可少的。
在離開房屋漂浮之前,要多吃些含較多熱量的食物,如巧克力、糖、甜糕點等,并多喝些熱飲料,以增強體力。④ 要選擇好撤離路線和轉移安置地點,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加固堤壩等防汛工作。
(2) 洪水來臨時迅速逃生① 如果洪水來了,我們要按照預先選擇好的撤離路線,盡快撤離容易被洪水淹沒的地區(qū),并要把家人以及家禽、家畜、財物轉移到安全地帶。② 在離開家門之前,要關好煤氣閥、電閘,不能帶走的貴重物品要包好, 放在不容易被洪水沖走的地方。
還要注意關好門窗,以免財物隨水漂流丟失。如果正在駕車行駛,要迅速將車轉移到地勢較高的位置,以防洪水淹沒。
③ 如果洪水來勢迅猛,來不及撤離,大家一定要盡量保持鎮(zhèn)靜,不要驚慌,要盡快逃向高處,如堅固建筑的屋頂、山丘、高坡,或爬上大樹,等待救援。如果人在樹上,最好用繩子把自己綁在樹上,以免犯困時掉下來。
注意:土墻、土坯房被洪水浸泡后容易坍塌,所以這些地方只能做暫時的避難場所,應盡快轉移到安全地帶。一定要在安全地帶等待救援。
④ 萬一被洪水卷走,要盡可能抓住木板、樹干等漂浮物,不讓身體下沉,等待救援。如果沒有東西可抓,千萬別慌,應盡量采取仰臥位,讓口鼻露出水面,深吸氣,淺呼氣,使身體漂浮水面,等待救援機會。
在水中漂浮時,應注意避免被有毒的蛇或蟲咬傷,還要注意避免被倒塌掉下的電線電擊。有可能的話,可用手機撥打“ 110” “ 120” “ 119”等求救電話或家人朋友的電話,告訴他們自己的位置和出現的險情,爭取救援。
或用手電筒發(fā)出的光線、吹哨子的聲音、揮動旗幟和鮮艷的衣物等發(fā)出求救信號,引起救援人員的注意,爭取救援。
5. 災難逃生小常識
您好,歸納如下供參考:一.防雷知多少?室內避雷措施:1、打雷時,要關好門窗,防止雷電直擊室內或者球形雷飄進室內。
2、遇到雷雨天氣時,應將家用電器的電源切斷,以免損壞電器。人不要站在燈泡下,以防燈泡炸裂傷人。
3、雷雨天氣時,盡量不要撥打、接聽電話或使用電話上網,應拔掉電源和電話線及電視閉路線等可能將雷電引入室內的金屬導線。4、在室內也要離開進戶的金屬水管以及跟屋頂相連的下水管等。
5、晾曬衣服被褥等用的鐵絲不要拉到窗戶、門口,以防鐵絲引雷致人死亡事件發(fā)生。戶外防雷注意事項:1、雷暴天氣時,在戶外不要接聽和撥打手機,因為手機的電磁波也會引雷。
2、人乘坐在車內一般不會遭遇雷電襲擊,但乘車遭遇打雷時千萬不要將頭手伸出窗外。3、遇到突然的雷雨,當出現頭發(fā)硬豎起來時,應該立即蹲下,降低自己的高度,同時將雙腳并攏,減少跨步電壓帶來的危害。
4、不要在大樹底下避雨。在打雷時最好離大樹5米遠。
5、遇雷暴天氣出門,最好穿膠鞋,這樣可以起到絕緣的作用。6、打雷時,遠離電力線及電氣設備。
二.地震被埋如何自救?地震后,余震還會不斷發(fā)生,環(huán)境還可能進一步惡化,被埋者應盡量改善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穩(wěn)定下來,創(chuàng)造條件及時排除險情,保存生命,等待救援,設法脫險。1、地震時如被埋壓在廢墟下,周圍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極小的空間,千萬不要驚慌,要沉著,要有生存的信心,相信會有人來救你,要千方百計保護自己。
2、保障呼吸暢通。設法將雙手從壓塌物中抽出來,清除頭部、胸前的雜物和口鼻附近的灰土,移開身邊的較大雜物,以免再次被砸傷和被倒塌建筑物的灰塵窒息;聞到煤氣、毒氣時,用濕衣服等物捂住口、鼻。
3、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掉落的物體;擴大和穩(wěn)定生存空間,用磚塊、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余震發(fā)生后,環(huán)境進一步惡化。4、不要隨便動用室內設施,包括電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
5、設法脫離險境。如果找不到脫離險境的通道,盡量保存體力,用石塊敲擊能發(fā)出聲響的物體,向外發(fā)出呼救信號,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動,這樣會大量消耗精力和體力,盡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或閉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員到來。
如果受傷,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過多。6、維持生命。
如果被埋在廢墟下的時間比較長,救援人員未到,就要想辦法維持自己的生命,盡量尋找食品和飲用水,必要時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應急避震措施。
從人們感受到地震,到房屋倒塌破壞大約十幾秒鐘。其中包括地震波由弱變強和房屋由震到塌的時間。
對于居住在樓房內的居民應在室內擇地躲藏,居住在平房的居民,可以根據情況決定就地躲避還是離開。一次大震的持續(xù)震動時間很短,而且由于劇烈的地面顛簸使人站立不穩(wěn),此時最好就近尋個安全角落,如床下、桌下和小跨間房屋,隨手抓一個枕頭或坐墊護住頭部伏在地上,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
躲避時應注意遠離大鏡子、玻璃窗及易掉落的懸掛物,千萬不要靠近窗邊或到陽臺上去。震后應迅速撤離到室外開闊、安全的地方,就地選擇開闊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亂跑,不要隨便返回室內;避開人多的地方,避開高大建筑物如樓房、高大煙囪、水塔,避開立交橋等結構復雜的構筑物,避開高聳危險物或懸掛物,如變壓器、電線桿、路燈、廣告牌、吊車等,避開危險場所如狹窄街道、危舊房屋、危墻等。
不要隨便點明火,因為空氣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氣體。三.山洪災害防御常識。
1、山洪暴發(fā)時如何躲避泥石流?當得知某區(qū)域在某一特定時間段將發(fā)生泥石流時,則應對該地區(qū)采取緊急疏散和保護措施,人員需強行遷至安全區(qū),要在距離村莊較近的山坡或位置較高的階臺地上建立臨時躲避棚。不要順著泥石流溝向上游或向下游跑,應向溝岸兩側山坡跑,且不要停留在凹坡處。
2、當遇到滑坡災害即將發(fā)生時,應該怎么辦?當身處滑坡體上時,首先應保持冷靜,不要慌亂。應迅速環(huán)顧四周,向較為安全的地方撤離。
一般情況下只要行動迅速,都有可能脫離危險地段,脫離時,以向兩側跑為最佳方向,向下或向上跑是非常危險的。3、應做好哪些山洪發(fā)生前的準備工作?(1)平時應盡可能多地了解一些山洪災害防治的基本知識,掌握自救逃生的本領。
(2)首先觀察、熟悉周圍環(huán)境,預先選定好緊急情況下躲災避災的安全路線和地點。(3)多留心注意山洪可能發(fā)生的前兆,動員家人隨時做好安全轉移的思想準備。
(4)一旦情況危險,及時向主管人員和鄰里報警,先將家中老人和小孩及貴重物品轉移至安全處。(5)事前積極參加災險投保,盡量減少災害損失,提高災后恢復能力。
4、被洪水圍困時怎樣求救?在山丘環(huán)境下,無論是孤身一人還是聚集人群突遭洪水圍困于基礎較牢固的高崗臺地或磚混結構的住宅樓時,只要有序固守等待救援或等待陡漲陡落的山洪消退后即可解圍。如遭遇洪水圍困于低洼處的岸邊、干坎或木結構的住房里,情況危急時,有通迅條件的,可利用通訊工具向當地政府和防汛部門報告洪水態(tài)勢和受困情況,尋求救援;無通信條件時,。
6. 發(fā)生水災有什么逃生方法
1、如果來不及轉移,也不必驚慌,可向高處轉移,等候救援人員營救。
2、為防止洪水涌入屋內,首先要堵住大門下面所有縫隙,最好在門檻外側放上沙袋,如果預料洪水還會上漲,那么底層窗欄外也要放上沙袋。 3、如果洪水不斷上漲,應在樓上貯備些食物、飲用水、保暖衣物以及燒開水用的工具。
4、如果水災嚴重,水位不斷上漲,就必須自制木筏逃生。任何入水能浮的東西,如床板、門板、箱子、柜子等。
如果一時找不到繩子,可用床帶、被帶等撕開來代替。 5、在爬上木筏之前,一定要試試木筏能否漂浮,收集食品,發(fā)信號用具(如哨子、手電筒、旗子、彩色布條等)、劃槳等是必不可少的。
在離開房屋漂浮之前,一定要吃些食物和熱飲料來補充下能量。 6、在離開家門之前,還要把煤氣閥和電源總開關等關掉,時間允許的話,將貴重物品用毛毯卷好,收藏在樓上的柜子里。
出門時最好把房門關好,以免家產隨水飄走。
7. 誰知道當我們遇到了水災怎么辦
有些人覺得不必要了解水災逃生的知識,其實則不然。
現在,在我們的人生中能夠遇見的災難不可計數,有大有小。例如自然災難我們自己無法預知,雖然自然災難我們無法預知,但是,當我們掌握了更多的水災逃生的知識的時候,我們可以再水災中安全獲救。
水災離我們并不遙遠,尤其記得一九九一年的那場水災,使我國一億多人受到了巨大的損失,因此我們多掌握一些水災逃生的知識,再有了這樣的災難,我們能夠從容不迫的去應對,那樣我們又應該怎樣學會水災逃生呢? 在無論發(fā)生什么意外的時候,我們都先要保持冷靜的心態(tài),因為遇事慌而不亂才能夠保證我們的生命安全。當水災來臨的時候,如果有時間的話,我們要先把家里的電器所有一切也就是關掉閘盒切斷電源,因為怕因為水災而引起漏電導致的失火,或者因為漏了電而導致電給人帶來的傷害。
如果有時間,我們應當把家里的貴重物品放到家里最高的地方,一面洪水沖走,遭受了損失。當然這里是指的,如果你還有時間去準備的話,如果來不及了那么就不要顧那些錢財,因為錢財之外的東西遠遠的不如人的聲明重要。
如果大水漲的非常迅速,那么你就要尋找最高點然后想辦法逃出去。但是,雖然占在了最高的地方暫時的確保了聲明的安全,這時候你就要尋找能夠引起別人注意,例如可以拿平常照明用的手電筒、或者一塊色彩鮮艷的布匹來大聲的進行呼救,讓別人能夠知道你遇難了,再第一時間給自己帶來援助。
當然,如果你已經實在是沒有辦法,躲在最高處的時候,沒人救你的時候,不到千萬不得已的時候不要跳水逃生,最好的是在有游泳圈的情況下,可以逃生。當然,如果你被困在了家里,那么就要看周圍有木有木頭類的東西。
在電視上常常有過類似的情節(jié),因為遭遇了水災,而爬到木頭上求生,那么你就要試著看木頭的浮力,如果浮力不好的話很可能將你翻到水里,我們能做的就是選一塊浮力好的,如果你有能力控制木筏方向的話,盡量不要讓木筏在狹窄的地方滑行,因為在狹窄的地方滑行的話很容易引起身體被其它的東西所傷害到,我們要盡力的往寬闊的地方使勁的劃木筏,這樣以便于別人的幫助,也能夠于自己更好的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