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guān)于文言文的一些知識
他們叫文言虛詞 。
要想掌握文言虛詞的作用,首先必須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才去判斷虛詞在這里所起的作用。
常用的意思有:
一、之
1、代詞:代人,代事,代物
例:欲報之于陛下也 悉以咨之 先帝稱之曰能 肉食者謀之 公與之乘 名之者誰 天下順之 固以怪之矣 始指異之 故為之文以志 名之者誰 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 天下順之 屬予作文以記之 愿陛下親之信之
2、助詞:
(1)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的”(這一類最多):如,宮中之事 以傷先帝之明 窮山之高而止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其高下之勢 山間之四時也 山水之樂 宴酣之樂 而不知人之樂 三里之城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覽物之情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前人之述備矣
(2)用在主謂詞組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如,鏡之新開 冷光之乍出于 人之學也不知日之入
(3)補充音節(jié)(這一類很少):如,公將鼓之 悵恨久之
3、動詞(這一類初中課本中極少)
如:輟耕之壟上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
4、語法作用(這一類涉及到文言語法,初中生不要求掌握):如, 何陋之有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宋何罪之有
二、其
1、代詞(這一類較多):代人 代物 代事 也可表遠指相當于“那”
如,以彰其咎 百姓多聞其賢 苦其心志 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其鄉(xiāng)人曰望其旗靡 故其文疏蕩 今觀其文章 聽其議論之宏辯 日與其徒上高山
2、表語氣(這一類較少)
如,其真不知馬耶 其真不知馬也
三、以
1、作介詞,可解釋為:用、靠、憑、憑借、因為、拿、把等等
例,醒能述以文者(用) 以天下之所順(憑、憑借) 不以物喜(因為) 悉以咨之(拿) 必以分人(把) 氣可以養(yǎng)而致(憑、憑借)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憑) 咨臣以當世之事(拿) 先帝不以臣卑鄙(因為) 雖不能察,必以情(根據(jù))
2、連詞
(1)表目的:譯為 來 用來
例、屬予作文以記之 殺之以應陳涉 以光先帝遺德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以彰其咎 以告先帝之靈 故為之文以志 以激怒其眾 以知天地之廣大 將以攻宋
(2)表結(jié)果:譯為 以致
例、以傷先帝之明 以塞忠諫之路也(此類較少)
3、其它
(1)以為:譯為 認為 例,或以為死
(2)所以:
a、用來之意,例,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所以動心忍性
b、……的原因,例,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3)相當于“而”:如,醉則更相枕以臥
(4)通假字:如,固以怪之矣(通“已”)(初中課本中只此一個)
四、乎
1、語氣詞(一般用在句未):例,死國可乎?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是亦不可以已乎!
2、介詞(一般用在句中): 例,在乎山水之間也 頹然乎其間者 然后知天下文章聚乎此也
3、作詞尾(一般用在形容詞后):例,悠悠乎與灝氣俱 洋洋乎與造物者游(相當于“……的樣子”)
五、雖
1、即使之意。例,雖有千里之能 雖不能察 雖多何為 雖殺臣,不能絕也
2、雖然之意。例,百氏之書,雖無所不讀 風力雖尚勁 雖然,公輸盤為我為云梯
六、然
1、代詞:這樣的意思。例,吳廣以為然 然,胡不已乎 雖然,公輸盤為我為云梯
2、作詞尾:表……的樣子。例,頹然乎其間者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滿目蕭然
3、連詞:表轉(zhuǎn)折。例,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 然文不可以學而能
七、或
1、有的人:如,今或聞無罪 或以為死 或以為亡
2、有時候:如,一食或盡粟一石 或王命急宣
3、或許:如,或異二者之為
八、為
1、介詞(相當于“被”“替”):如,士卒多為用者 山巒為睛雪所洗 為我吊望諸君之墓
2、動詞:如,為壇而盟(筑) 釀泉為酒(釀造)
2.文言文常識
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用于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發(fā)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而絲綢價格昂貴、竹簡笨重且記錄的字數(shù)有限,為能在“一卷”竹簡上記下更多事情,就需將不重要的字刪掉。后來當“紙”大規(guī)模使用時,統(tǒng)治階級的來往“公文”使用習慣已經(jīng)定型,會用“文言文”已經(jīng)演變成讀書識字的象征。
文言文是相對白話文而來的,其特征是以文字為基礎來寫作,注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且使用標點,包含策、詩、詞、曲、八股、駢文古文等多種文體。學習文言文需要有很好的語言、語法和文學功底。
3.關(guān)于古文的基本常識
一. 文言實詞在文中含義的理解一.文言實詞的一些基本常識1.實詞的古今異義:有一部分文言實詞的古今意義沒有變化,可以用它的今義去理解文言文。
一部分實詞在文言中古義與今義都用,這個語境用的是古義,那個語境用的是今義,閱讀時必須結(jié)合它所在的句子去分析斟酌。多數(shù)文言實詞的古義和今義是不同的,不能用今義去理解它在文言文中意義。
具體地說,這種古今詞義的差異體現(xiàn)在四個方面:詞義擴大或縮小了,如“江”、“好”、“臭”、“讓”;感情色彩有了變化,如 :“卑鄙”、“爪牙”、“鍛煉”、“鉤心斗角”、“師心自用”等;古今義沒有任何聯(lián)系,已經(jīng)轉(zhuǎn)移了,如:“涕”、“偷”(1)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 /而其歸書也必速后五年,吾妻來歸(2)使使如秦受地 如其克諧,天下可定矣。
(3)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4)此誠社稷存亡之秋也(5)毛遂自贊于平原君 引侯生坐上坐,遍贊賓客(6)父已在先,怒曰:“與老人期,后,何也?” /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求,無乃爾是過與? 與贏而不助五國也 子與我衣,我活也 蹇叔之子與師(7)如好好色,如惡惡臭。
(8)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 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9)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吞二周而亡諸侯,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10)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11)便言多令才,年始十八九 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12)所以隱忍茍活,幽于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 此三子者,吾遺恨也(13)為學有難易乎? 罷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賊易之(14)計不獨生而令趙亡 獨不憐公子姊乎? 獨畏廉將軍哉?(15)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 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16)王有疾在奏里,不治將恐深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17)幸可廣問訊,不得便相許 縵立遠視,而望幸焉(18)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于魏,讓魏公子曰(19)可為約束,立制度 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20)雖無四方之憂,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yǎng)而擇也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21)少時,家貧,每假借于藏書之家 /愿王少假借之,使畢使于前(22)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領(lǐng)以老于戶牖之下(23)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24)哭泣無涕,中心不泣(25)宜可以南面而制秦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26)光武懸令,往往物色之(27)去:離開;(時空)距離 /雖:雖然;即使 / 每:每次、每逢;經(jīng)常 謗:公開批評指責別人的過失 祥:預兆鍛煉:玩弄法律,使人入罪(28)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勾踐既許之,乃致其眾而誓之(29)勸君更盡一杯酒 果行,國人皆勸(30)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陳勝、吳廣皆次當行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31)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 勤心養(yǎng)公姥,好自相扶將 (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管仲相齊,齊大治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相君之面,位不過封侯;相君之背,貴不可言(32)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33)縣官日有廩稍之供 夫人不能早自裁繩墨之外,以稍陵遲余稍為修葺,使不上漏2.區(qū)分單音詞與雙音詞:文言文只有少量的雙音詞,不能撤分開來理解。
一些連綿詞、疊音詞、專用名詞、表示時間的詞都屬于這一類。如:憔悴、展轉(zhuǎn)、窈窕、惆悵、參差、仿佛、躑躅、徜徉、逡巡;社稷、天子、足下、布衣、賓客、區(qū)區(qū)、郁郁唧唧;斯須、須臾、少間、有頃、有間、久之、質(zhì)明、黃昏、人定、雞鳴、隅中。
另外,有些雙音節(jié)詞在特定的語境里也不能撤分開來理解,只能把它當作一個詞。如:“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 ) “犧牲玉帛,弗敢加也”“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是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之下矣!” “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旦日,卒中往往語。”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因其富厚,交通王侯?!薄爸χο喔采w,葉葉相交通?!?/p>
“其為物輕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內(nèi)而無饑寒之患。” “釋之既朝畢,因前言便宜事?!?/p>
“行李之往來,供其乏困。”同一個雙音節(jié)詞在文言文里有時是兩個單音詞,有時是一個雙音詞,須結(jié)合具體的語境去仔細分辨。
勝相士,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 /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 /以武賢,上以為大將吾祖死于是,吾父又死于是公子于是乃置酒大會賓客 。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 /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
冬有雷電,夏有霜雪,然而寒暑之勢不易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文言文中一般一個字就是一個詞,單音詞居多。在現(xiàn)代漢語里是一個雙音詞的,在文言里往往是兩個單音詞,需要撤分開來理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 /吾社之行為士先者,為之聲義公車特征拜郎中 /于是相如前進缶秦人開關(guān)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 /屈原行吟澤畔,形容枯槁,顏色憔悴 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
4.文言文知識
注意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聞汝喪(sàng)
之七日及長(zhǎng) 不?。▁ǐng) 所怙(hù) 兄歿(mò) 南方省(xǐng) 墳墓歸取其孥(nú) 丞相薨(hōng) 佐戎(róng) 徐州孰謂汝遽(jù) 去吾萬乘(shèng) 之公相殞(yǔn) 其生窆(biǎn)
不臨其穴尚饗(xiǎng)
通假字
1、羞=饈
2、世=逝
3、零丁=伶仃
4、斂=殮
5、曷=何
特殊句式
惟兄嫂是依:賓語前置句。
其又何尤:賓語前置句。
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選擇疑問句。
嗚呼!其信然矣:感嘆句。
.區(qū)別古今意義:
①明年,丞相薨
明年:(古義)第二年
(今義)今年的下一年
② 而發(fā)蒼蒼,而齒牙動搖
動搖:(古義)松動
(今義)在兩種對立的意見之間或在兩條對立的行動路線之間搖擺不定
③未可以為信也
可以:(古義)可以憑借
(今義)表示可能或能夠(表示許可)
④幾何不從汝而死也
幾何:(古義)多少(日子),意指過不了多久
(今義)多少(用于反問)
⑤其無知,悲不幾時
無知:(古義)(我)死后無知
(今義)不懂情理;缺乏知識
⑥吾其無意于人世矣
無意:(古義)沒有心思
(今義)不是有意的
⑦然后惟其所愿
然后:(古義)這樣之后
(今義)用于順承復句的后一分句的句首,或一段的開頭,表示某一行動或情況發(fā)生后,接著發(fā)生或引起另一行動或情況,有的跟前一分句的“先”、“首先”相呼應
重點實詞
銜(含著)哀致(表達)誠 掇汝而就(就職上任)
汝不果(成為事實、實現(xiàn)) 不克(能夠)蒙其澤
吊(撫慰)之孤 吾實為之,其又何尤(怨恨)
活用
成家以致汝(使動,使家成,使汝來)
業(yè)其家(業(yè),名詞用如動詞,繼承……的事業(yè))
長吾女及汝女(養(yǎng)育,使……成長,可視為使動)
重要虛詞
其:
其能久存乎?(語氣助詞,表反問語氣)
嗚呼!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表選擇的連詞)
其無知,悲不幾時(表假設的連詞)
乎:(助詞,表疑問或反問語氣,反問語氣見“其”的例句)
矣:其信然矣(判斷語氣,語氣較重)
文言實詞:孤、怙、孥、薨、輟、嗣、蒙、窆、尤等。
文言虛詞:其、抑、曷等。
文言句式:“惟兄嫂是依”,“其又何尤”(賓語前置句),“嗚呼!其信然邪”(感嘆句),“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選擇疑問句),“孰謂汝遽去吾而歿乎”(反問句),等等
5.文言文知識
對不起,我只知道這么多
七年級上
1、昂首觀之,向為之強。 強,通“僵”,僵硬的意思?!锻ぁ?/p>
2、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說,通“悅”,愉快,高興?!墩撜Z十則》
3、誨女知之乎? 女,通“汝”,人稱代詞,你?!墩撜Z十則》
4、既而風定天清,一切烏有。 烏,通“無”,沒有?!渡绞小?/p>
5、客問元方:“尊君在不?” 不,通“否”,表疑問?!蛾愄鹋c期》
七年級下
1、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 扳,通“攀”,牽,引?!秱儆馈?/p>
2、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 帖,通“貼”?!赌咎m詩》
3、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坐,通“座”,座位?!犊诩肌?/p>
4、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知,通“智”,智慧。《兩小兒辯日》
5、擔中肉盡,止有剩骨。 止,副詞,通“只”?!独恰?/p>
八年級上
1、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要,通“邀”,邀請?!短一ㄔ从洝?/p>
2、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 有,通“又”,用來連接整數(shù)和零數(shù)?!逗酥塾洝?/p>
3、臥右膝,詘右臂支船。 詘,通“屈”,彎曲?!逗酥塾洝?/p>
4、左手倚一衡木。 衡,通“橫”?!逗酥塾洝?/p>
5、虞山王毅叔遠甫。 甫,通“父”,男子美稱,多賦予字之后?!逗酥塾洝?/p>
6、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與,通“舉”。《大道之行也》
7、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 矜,通“鰥”,老而無妻的人?!洞蟮乐幸病?/p>
8、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曾,通“層”。《望岳》
9、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闕,通“缺”,中斷?!度龒{》
八年級下
1、蟬則千轉(zhuǎn)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轉(zhuǎn),通“囀”,鳥叫聲?!杜c朱元思書》
2、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返。 反,通“返”?!杜c朱元思書》
3、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見,通“現(xiàn)”,露出?!杜c朱元思書》
4、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飼”,喂?!恶R說》
5、才美不外見。 見,通“現(xiàn)”,表現(xiàn)?!恶R說》
6、食之不能盡其材。 材,通“才”,才能?!恶R說》
7、其真無馬邪 ! 邪,通“耶”,表疑問,相當于“嗎”?!恶R說》
8、四支僵勁不能動。 支,通“肢”?!端蜄|陽馬生序》
9、同舍生皆被綺繡。 被,通“披”,穿?!端蜄|陽馬生序》
10、政通人和,百廢具興。具,通“俱”,全,皆?!对狸枠怯洝?/p>
11、屬予作文以記之。 屬,通“囑”,囑托?!对狸枠怯洝?/p>
1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羞,通“饈”,美味的食物,直,通“值”?!缎新冯y》
九年級上
1、為天下唱,宜多應者。 唱,通“倡”,首發(fā)?!蛾惿媸兰摇?/p>
2、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陳涉世家》
3、將軍被堅執(zhí)銳。 被,通“披”?!蛾惿媸兰摇?/p>
4、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 錯,通“措”?!短砌虏蝗枋姑?/p>
5、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 倉,通“蒼”?!短砌虏蝗枋姑?/p>
6、欲信大義于天下。 信,通“伸”?!堵≈袑Α?/p>
7、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 已,通“以”?!堵≈袑Α?/p>
九年級下
1、公輸般詘。 詘,通“屈”,理屈。《公輸》
2、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兜玫蓝嘀У拦阎?/p>
3、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4、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衡,通“橫”,梗塞,不順。《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5、入則無法家拂士, 拂,通“弼”,輔佐?!渡趹n患,死于安樂》
6、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躲避?!遏~我所欲也》
7、萬鐘則不辯禮儀而受之, 辯 ,通“辨”,辨別?!遏~我所欲也》
8、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得,通“德”,恩惠;與,通“歟”,語氣助詞。《魚我所欲也》
9、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 鄉(xiāng),通“向”,從前?!遏~我所欲也》
10、小惠未偏,民弗從也。 偏,通“遍”,遍及,普遍。《曹劌論戰(zhàn)》
11、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反,通“返”。《愚公移山》
12、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慧”,聰明?!队薰粕健?/p>
13、一厝朔東,一厝雍南。 厝,通“措”,放置?!队薰粕健?/p>
6.古文常識
古文常識!?。?!
懸賞分:30 - 離問題結(jié)束還有 17 天 17 小時
1.請你從積累的古詩文中,寫出一個與"鳥"有關(guān)的完整的語句
_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你從積累的古詩文中,寫出一個與"春風"有關(guān)的完整的語句
_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你從積累的古詩文中,寫出一個與"沙漠"有關(guān)的完整的語句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你根據(jù)下面一段話,寫出與只意思相對應的古詩.
在爆竹聲中,一年又過去了,人們暢飲屠蘇酒,好象春風拂面,感到絲絲暖意.大年初一的早晨,太陽剛剛升起,家家戶戶都把舊春聯(lián)拿下,換上新的,希望它能帶來一年的好運氣.
爆竹聲聲辭舊歲
百姓融融具三牲
初日不及人聲早
破舊立新忙貼紅 <;王安石<;元日>
5.<;小石潭記>;中運用動靜結(jié)合的方法描寫潭中的游魚,其中動態(tài)描寫的句子是: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靜態(tài)描寫的句子是: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
6.魯莊公在接見曹劌時所說的一番話語中,:“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惫唬骸盃奚癫ジ壹右?, 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边@幾句表現(xiàn)出他是個見識短淺的人.
7.<;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中,表現(xiàn)作者雖年老體衰,但保家為國壯志不已的詩句是:僵臥孤村不自哀, 尚思為國戌輪臺
8.<;小石潭記>;中,從側(cè)面描寫潭水清澈透明的語句是: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9.請寫出三個與舌頭有關(guān)的成語
唇槍舌劍 舌戰(zhàn)群雄 巧舌如簧 鸚鵡學舌
10.在橫線上填上意思相近或相反的一組字,完成成語.
承前啟后 扶老攜幼 冷嘲熱諷
龍爭虎斗 高瞻遠矚 逆來順受
拋磚引玉 舍近求遠 聚精會神
汗~~這些題目我都會做
7.文言文常識有些什么
官職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詞語: (1)拜。
用一定的禮儀授予某種官職或名位。如《(指南錄>后序》中的“于是辭相印不拜”,就是沒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職。
(2)除。拜官授職,如“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指南錄>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職的意思。
(3)擢。提升官職,如《戰(zhàn)國策·燕策》:“先王過舉,擢之乎賓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4)遷。調(diào)動官職,包括升級、降級、平級轉(zhuǎn)調(diào)三種情況。
為易于區(qū)分,人們常在“遷”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個字,升級叫遷升、遷授、遷敘,降級叫遷削、遷謫、左遷,平級轉(zhuǎn)調(diào)叫轉(zhuǎn)遷、遷官、遷調(diào),離職后調(diào)復原職叫遷復。 (5)謫。
降職貶官或調(diào)往邊遠地區(qū)?!对狸枠怯洝贰半泳┲喪匕土昕ぁ敝械摹爸啞本褪琴H官。
(6)黜。“黜”與“罷、免、奪”都是免去官職。
如《國語》:“公將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齊?!? (7)去。
解除職務,其中有辭職、調(diào)離和免職三種情況。辭職和調(diào)離屬于一般情況和調(diào)整官職,而免職則是削職為民。
(8)乞骸骨。年老了請求辭職退休,如《張衡傳》:“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p>
古代職官 【爵】即爵位、爵號,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舊說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種爵位,后代爵稱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時而異。
如漢初劉邦既封皇子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為王,彭越為梁王,英布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為陳王;唐郭子儀被封為汾陽郡王;清太祖努爾哈赤封其子阿濟格為英親王,多鐸為豫親王,豪格為肅親王。再如宋代寇準封萊國公,王安石封荊國公,司馬光為溫國公;明代李善長封韓國公,李文忠封曹國公,劉基封誠意伯,王陽明封新建伯;清代曾國藩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鴻章封一等肅毅伯。
【丞相】是封建官僚機構(gòu)中的最高官職,是秉承君主旨意綜理全國政務的人。有時稱相國,常與宰相通稱,簡稱“相”。
如《陳涉世家》:“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廣《廉頗藺相如列傳》:“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薄?指南錄)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
【太師】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后多為大官加銜,表示恩寵而無實職,如宋代趙普、文彥博等曾被加太師銜。其二,古代又稱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為“東宮三師”,都是太子的老師,太師是太子太師的簡稱,后來也逐漸成為虛銜。
如《梅花嶺記》“顏太師以兵解”,顏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師銜,故稱。再如明代張居正曾有八個虛銜,最后加太子太師銜;清代洪承疇也被加封太子太師銜,其實并未給太子講過課。
【太傅】參見“太師”條。古代“三公”之一。
又指“東宮三師”之一,如賈誼曾先后任皇子長沙王、梁 【少?!恐竷煞N官職,其一,古代稱少師、少傅、少保為“三孤”,后逐漸成為虛銜,如《梅花嶺記》“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蟬脫”,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職,故稱。其二,古代稱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為“東宮三少”,后也逐漸成為虛銜。
【尚書】最初是掌管文書奏章的官員。隋代始沒六部,唐代確定六部為吏、戶、禮、兵、刑、工,各部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
如《張衡傳》:“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痹偃绱髸翌佌媲湓卫舨可袝?,詩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書,,史可法曾任兵部尚書。
【學士】魏晉時是掌管典禮、編撰諸事的官職。唐以后指翰林學士,成為皇帝的秘書、顧問,參與機要,因而有“內(nèi)相”之稱。
明清時承旨、侍讀、侍講、編修、庶吉士等雖亦為翰林學士,但與唐宋時翰林學士的地位和職掌都不同。如《(指南錄)后序》“以資政殿學士行”,這是文天祥辭掉丞相后授予的官職;《譚嗣同》“君以學士徐公致靖薦”,徐致靖當時任翰林院侍讀學士,這是專給帝王講學的官職。
白居易、歐陽修、蘇軾、司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學士。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貴者謂“上卿”。
如《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為趙將……拜為上卿?!? 【大將軍)先秦、西漢時是將軍的最高稱號。
如漢高祖以韓信為大將軍,漢武帝以衛(wèi)青為大將軍。魏晉以后漸成虛銜而無實職。
明清兩代于戰(zhàn)爭時才設大將軍官職,戰(zhàn)后即廢除?!稄埡鈧鳌贰按髮④娻囼s奇其才”,鄧騭當時為漢安帝的大將軍。
【參知政事】又簡稱“參政”。是唐宋時期最高政務長官之一,與同平章事、樞密使、框密副使合稱“宰執(zhí)”。
宋代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職?!队杻€示康》“參政魯公為諫官”,“魯公”指宋真宗時的魯宗道。
《譚嗣同》“參預新政者,猶唐宋之參知政事,實宰相之職”。 【軍機大臣】軍機處是清代輔佐皇帝的政務機構(gòu)。
任職者無定員,一般由親王、大學士、尚書、侍郎或京堂兼任,稱為軍機大臣。軍機大臣少則三、四人,多則六、七人,被稱為“樞臣”。
清末漢人只有左宗棠、張之洞、袁世凱等短時間地任過軍機大臣?!蹲T嗣同》“時軍機大臣剛毅監(jiān)斬”。
【軍機章京】參見“軍機大臣”條。是軍機處的辦事人員,軍機大臣的屬官,被稱為“小軍機”。
《譚嗣同》:“。
8.文言文文學常識
測試要求:1、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2、理解課外淺易文言文的基本內(nèi)容。3、文言翻譯4、常見實詞5、常見虛詞6、默寫課文或片斷。7、正確朗讀或斷句。
文言文翻譯
(一) 翻譯文言文的原則。
翻譯文言文的三個基本原則是“信”、“達”、“雅”。“信”的要求是忠實于原文的內(nèi)容和每個句子的含義,用現(xiàn)代漢語字字落實、句句落實直譯出來。“達”的要求是翻譯出的現(xiàn)代文表意要明確,語言要通暢、語氣不走樣?!把拧钡囊笫怯煤喢鳌?yōu)美、富有文采的現(xiàn)代漢語把原文的內(nèi)容、形式及風格準確地表達出來。。一般做到“信”、“達”即可。
(二)文言文翻譯的關(guān)鍵是譯準重點字詞。
(三)文言文翻譯五字法:
1、留專有名詞、國號、年號、人名、地名、官名、器具、時間名詞等,可照錄不翻譯。
例:“慶歷四年春,騰子京謫守巴陵郡?!保ā对狸枠怯洝罚?/p>
2、補在翻譯文言文時應補出省略成分。
3、刪 古文中有的虛詞現(xiàn)在已不用,不譯也不影響表達,可刪。例發(fā)語詞“夫”,相當于頓號的“之”等。
4、換在翻譯時應把古詞換成相應的現(xiàn)代詞。例:“歲賦其二”中“歲”換成“年”。
5、調(diào) 古漢語的謂語前置、定語后置、賓語前置、介賓結(jié)構(gòu)后置等翻譯時須調(diào)整詞序,使之合乎現(xiàn)代漢語的語法規(guī)律。
9.關(guān)于文言文知識
而:順承,動作時間上有先后關(guān)系。例: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
并列,調(diào)換連接的成分不影響句意即并列,例: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
轉(zhuǎn)折,由語境自然推斷。例: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修飾,連接狀語和中心詞,看前一成分是否狀語特別是伴隨狀態(tài)狀語。例:提刀而立
遞進,意義上更進一步,如由易到難,由小到大。例: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賓語前置一般有四種形式:
1、否定句中人稱代詞作賓語,賓語要前置。例:忌不自信
2、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要前置。例:良問曰:‘大王來何操?’
3、用"之"將賓語提前。例:宋何罪之有?
4、用"是"將賓語提前。例:惟兄嫂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