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guān)于中國古代史生活常識
中國古代史常識之一 1、姓和氏有什么區(qū)別? 在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為了把各個氏族區(qū)分開來,“姓”即應(yīng)運而生了?!靶眨怂病保ā墩f文》),姓字從女從生,表明了出生的血緣關(guān)系,清楚地說明同姓的人都是一位女性祖先的子孫,也是母系氏族社會同一血緣關(guān)系人群的標記。
這一時期,實行氏族外婚制,同姓之間不能通婚,因而姓還起著“別婚姻”的作用。我國最早從女而成的原姓十幾個,如姚、姜、姬、姒等,它們往往表示某一氏族的居住地或崇拜的圖騰。
由于人口不斷地繁殖,一個氏族發(fā)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發(fā)生分解,由姓衍生出它的一系列分支“氏”。到了父系氏族公社時期,姓、氏則為父系氏族或部落的標記。
進入階級社會以后,“氏以別貴賤”,氏成為貴族男子的專稱。命氏之法主要有:諸侯以受封的國名為氏,卿大夫以所賜的采邑為氏,有的以職官為氏,有的以居住地為氏。
古人在長期的實踐中逐漸認識到近親結(jié)婚會產(chǎn)生不良后代,“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傳》),因而在貴族女子稱謂中則著之以姓,因為“姓”可表明她出生于某個氏族,起到“別婚姻”的重要作用。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整個社會發(fā)生重大變革,姓氏制度也出現(xiàn)混亂,姓氏逐漸混同。
到兩漢時,姓已基本確立,與現(xiàn)在通用的姓大體相仿了。然而,由于各種因素的作用,古人改姓之事常有發(fā)生。
2、古人是怎樣取名的? 隨著語言文字和文化觀念的發(fā)展,中國古代的人取名也越來越復(fù)雜,既有“名”又有“字”,有的還有“號”。所謂“名”,是社會上個人的特稱。
“字”,往往是“名”的解釋和補充,是與“名”相表里的,故又稱“表字”。“字”是男女成年后才加取的,表明他們開始受到尊重。
一般名、字多由父母長輩所取,其中多表達長輩對子女的期望。如關(guān)羽,字云長,意為“展翅入云”;趙云,字子龍,取“云從龍”之意。
“號”,是人的別稱,又叫別號,是使用者本人起的,以寄托或標榜自己的某種情操和旨趣,如宋代文學家歐陽修以一萬卷書、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張琴、一局棋、一壺酒加上他本人一老翁共六個“一”取號為“六一居士”,以表示自己鄙視利祿;南宋畫家鄭思肖在宋亡后自號“所南”,以示心向南方,不忘故宋。封建社會中的士大夫往往有自己的別號,宋代以后,取別號之風尤盛。
古人對取“名”、“字”比較重視。有的古人名、字涵義相近或相輔,例如屈原,名平,字原。
(《爾雅.釋地》:“廣平曰原?!保┰里w,字鵬舉。
有的古人名、字取自古書上的名句或成語,例如曹操,字孟德,出《荀子》“夫是之謂德操”句。有的古人名、字互為反義,例如曾點,字皙。
(點,黑也;皙,白也。)有的古人還有“小字”,即乳名,例如曹操被稱為阿瞞,劉禪被稱為阿斗,都是乳名。
古人的名、字還常用來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輩。先秦時,常在名、字中加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長幼,如伯禽、仲尼、叔向、季路。
漢代以后逐漸在名或字中用同樣的字或偏旁表示同輩關(guān)系。 同樣,古人在名、字、號的用法上也很有講究。
名一般用于謙稱、卑稱,或上對下、長對少的稱呼;在尊稱、下對上稱呼時則稱字、號,平輩之間只有在很熟悉的情況下才相互稱名。在多數(shù)情況下,提到對方或別人時直呼其名,是一種很不禮貌的做法。
3、古人在交往中,稱呼方面應(yīng)遵循怎樣的規(guī)矩? 古人一向重視禮儀,因而在日常交往中的自稱和相互稱呼方面,形成一套較嚴格的規(guī)矩。 一般來說,在相互交談或書信往來中,凡提到自己的則用謙稱或卑稱。
在古人的自我謙稱中,使用較為常見的有以下幾種:“鄙人”,即自謙為見識淺陋之人;“不才”、“不佞”,即自謙為無才能之人;“不敏”,即不聰明之自稱;“不肖”,即自謙為不賢之人。此外,一般男子自稱“臣”、“仆”,女子自稱“妾”、“奴”、“奴家”,年輕者在年長者面前自稱“學生”、“晚生”、“后學”,老百姓在官吏面前自稱“小人”、“小民”等等,都是常見的自謙之詞。
即使是地位尊顯的帝王和諸侯也有謙稱,一般自稱“孤”、“寡”。只是后來,“孤家寡人”漸漸成為帝王的專門自稱。
與此不同的是,古人在相互稱呼對方時,往往使用尊稱。古時常用的尊稱有:“父”、“子”、“長者”、“先生”、“公”、“君”、“足下”等等,對象不同,使用的尊稱也會有所不同。
“父”,是對年長男子的尊稱,如仲尼父、伯禽父;“子”,多用來表達學生對老師的敬意,如孔子、孟子;也有的在字的前面加“子”,如子產(chǎn)(公孫僑)、子貢(端木賜);“長者”,一般用來對有德行之人的尊稱,一些古代名人如伍子胥、信陵君等,都被人稱為“長者”?!跋壬保湃藢熼L、老人、有德行者均稱“先生”。
至于“公”、“君”和“足下”,它們運用范圍很廣泛。在古代官場中,還有一些專用的尊稱,如君稱臣作“卿”、“愛卿”,臣稱君作“陛下”。
另外,人的字、號,也屬尊稱,但只能用于特指的個人。 4、什么是避諱? 所謂“避諱”,指的是古人在言談和書寫時要避免君父尊親的名字,這是我國封建社會特有的歷史現(xiàn)象。
避諱起源于周朝。秦漢以后,。
2.關(guān)于中國古代史生活常識
中國古代史常識之一1、姓和氏有什么區(qū)別? 在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為了把各個氏族區(qū)分開來,“姓”即應(yīng)運而生了?!靶?,人所生也”(《說文》),姓字從女從生,表明了出生的血緣關(guān)系,清楚地說明同姓的人都是一位女性祖先的子孫,也是母系氏族社會同一血緣關(guān)系人群的標記。
這一時期,實行氏族外婚制,同姓之間不能通婚,因而姓還起著“別婚姻”的作用。我國最早從女而成的原姓十幾個,如姚、姜、姬、姒等,它們往往表示某一氏族的居住地或崇拜的圖騰。
由于人口不斷地繁殖,一個氏族發(fā)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發(fā)生分解,由姓衍生出它的一系列分支“氏”。到了父系氏族公社時期,姓、氏則為父系氏族或部落的標記。
進入階級社會以后,“氏以別貴賤”,氏成為貴族男子的專稱。命氏之法主要有:諸侯以受封的國名為氏,卿大夫以所賜的采邑為氏,有的以職官為氏,有的以居住地為氏。
古人在長期的實踐中逐漸認識到近親結(jié)婚會產(chǎn)生不良后代,“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傳》),因而在貴族女子稱謂中則著之以姓,因為“姓”可表明她出生于某個氏族,起到“別婚姻”的重要作用。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整個社會發(fā)生重大變革,姓氏制度也出現(xiàn)混亂,姓氏逐漸混同。
到兩漢時,姓已基本確立,與現(xiàn)在通用的姓大體相仿了。然而,由于各種因素的作用,古人改姓之事常有發(fā)生。
2、古人是怎樣取名的? 隨著語言文字和文化觀念的發(fā)展,中國古代的人取名也越來越復(fù)雜,既有“名”又有“字”,有的還有“號”。所謂“名”,是社會上個人的特稱。
“字”,往往是“名”的解釋和補充,是與“名”相表里的,故又稱“表字”?!白帧笔悄信赡旰蟛偶尤〉?,表明他們開始受到尊重。
一般名、字多由父母長輩所取,其中多表達長輩對子女的期望。如關(guān)羽,字云長,意為“展翅入云”;趙云,字子龍,取“云從龍”之意。
“號”,是人的別稱,又叫別號,是使用者本人起的,以寄托或標榜自己的某種情操和旨趣,如宋代文學家歐陽修以一萬卷書、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張琴、一局棋、一壺酒加上他本人一老翁共六個“一”取號為“六一居士”,以表示自己鄙視利祿;南宋畫家鄭思肖在宋亡后自號“所南”,以示心向南方,不忘故宋。封建社會中的士大夫往往有自己的別號,宋代以后,取別號之風尤盛。
古人對取“名”、“字”比較重視。有的古人名、字涵義相近或相輔,例如屈原,名平,字原。
(《爾雅.釋地》:“廣平曰原?!保┰里w,字鵬舉。
有的古人名、字取自古書上的名句或成語,例如曹操,字孟德,出《荀子》“夫是之謂德操”句。有的古人名、字互為反義,例如曾點,字皙。
(點,黑也;皙,白也。)有的古人還有“小字”,即乳名,例如曹操被稱為阿瞞,劉禪被稱為阿斗,都是乳名。
古人的名、字還常用來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輩。先秦時,常在名、字中加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長幼,如伯禽、仲尼、叔向、季路。
漢代以后逐漸在名或字中用同樣的字或偏旁表示同輩關(guān)系。 同樣,古人在名、字、號的用法上也很有講究。
名一般用于謙稱、卑稱,或上對下、長對少的稱呼;在尊稱、下對上稱呼時則稱字、號,平輩之間只有在很熟悉的情況下才相互稱名。在多數(shù)情況下,提到對方或別人時直呼其名,是一種很不禮貌的做法。
3、古人在交往中,稱呼方面應(yīng)遵循怎樣的規(guī)矩? 古人一向重視禮儀,因而在日常交往中的自稱和相互稱呼方面,形成一套較嚴格的規(guī)矩。 一般來說,在相互交談或書信往來中,凡提到自己的則用謙稱或卑稱。
在古人的自我謙稱中,使用較為常見的有以下幾種:“鄙人”,即自謙為見識淺陋之人;“不才”、“不佞”,即自謙為無才能之人;“不敏”,即不聰明之自稱;“不肖”,即自謙為不賢之人。此外,一般男子自稱“臣”、“仆”,女子自稱“妾”、“奴”、“奴家”,年輕者在年長者面前自稱“學生”、“晚生”、“后學”,老百姓在官吏面前自稱“小人”、“小民”等等,都是常見的自謙之詞。
即使是地位尊顯的帝王和諸侯也有謙稱,一般自稱“孤”、“寡”。只是后來,“孤家寡人”漸漸成為帝王的專門自稱。
與此不同的是,古人在相互稱呼對方時,往往使用尊稱。古時常用的尊稱有:“父”、“子”、“長者”、“先生”、“公”、“君”、“足下”等等,對象不同,使用的尊稱也會有所不同。
“父”,是對年長男子的尊稱,如仲尼父、伯禽父;“子”,多用來表達學生對老師的敬意,如孔子、孟子;也有的在字的前面加“子”,如子產(chǎn)(公孫僑)、子貢(端木賜);“長者”,一般用來對有德行之人的尊稱,一些古代名人如伍子胥、信陵君等,都被人稱為“長者”。“先生”,古人對師長、老人、有德行者均稱“先生”。
至于“公”、“君”和“足下”,它們運用范圍很廣泛。在古代官場中,還有一些專用的尊稱,如君稱臣作“卿”、“愛卿”,臣稱君作“陛下”。
另外,人的字、號,也屬尊稱,但只能用于特指的個人。4、什么是避諱? 所謂“避諱”,指的是古人在言談和書寫時要避免君父尊親的名字,這是我國封建社會特有的歷史現(xiàn)象。
避諱起源于周朝。秦漢以后,隨著。
3.古代住宿為什么叫";打尖";
【什么是打尖】 京津一帶行路途中吃便飯叫“打尖”。
但經(jīng)考證,發(fā)現(xiàn)“打尖”應(yīng)該是“打火”。 清人福格《聽雨叢談》卷11記:“今人行役,于日中投店而飯,謂之打尖。
皆不喻其字義,或曰中途為住宿之間,乃誤‘間’而為‘尖’也。 謹按《翠華尋幸》,謂中頓曰‘中火’。
又見宋元人小說,謂途中之餐曰‘打火’,自是因‘火’字而誤為‘尖’也。” 這在小說和雜劇中也俯拾即是。
《水滸傳》第60回:“且說吳用、李逵二人往北京去,行了四五日路程,每日天晚投店安歇,平明打火上路。 ”《說岳全傳》第8回:“當下牛皋、王貴將帶來的家伙,團團的尋著些水來,叫眾莊丁打火做飯?!?/p>
元王實甫《西廂記·楔子》:“〔仆云〕天明也。咱早行一程兒,前面打火去?!?/p>
這里的“打火”就是擊石取火。 取火工具有:火鐮、火石、火絨。
火鐮是一個長約十多厘米、寬約三四厘米、厚約半厘米、形似鐮刀狀的生鐵片,取來石英石,在鐵片上猛烈劃擊碰撞,于是就發(fā)出火星,引著了手旁邊的火絨。取火就成功了。
火絨是用蒲棒絮糅合炭、硝、硫磺做成的,平常將絨裝在包里面。 火鐮如果做得巧,鐵片上部會做一個能裝火絨的皮包。
還可以掛在腰間,隨時取來使用。將“打火”代替“做飯”是口語中一種普通的借代方式。
如用“下地”代替“到地里做活”,用“壘磚”代指“蓋房子”。
4.告訴我古代生活習俗的知識
中國古代禮儀禮儀即禮節(jié)與儀式。
中國古代有“五禮”之說,祭祀之事為吉禮,冠婚之事為嘉禮,賓客之事為賓禮,軍旅之事為軍禮,喪葬之事為兇禮。民俗界認為禮儀包括生、冠、婚、喪四種人生禮儀。
實際上禮儀可分為政治與生活兩大部類。政治類包括祭天、祭地、宗廟之祭,祭先師先圣、尊師鄉(xiāng)飲酒禮、相見禮、軍禮等。
生活類禮儀的起源,按荀子的說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類之本”,“君師者治之本”。在禮儀中,喪禮的產(chǎn)生最早。
喪禮于死者是安撫其鬼魂,于生者則成為分長幼尊卑、盡孝正人倫的禮儀。在禮儀的建立與實施過程中,孕育出了中國的宗法制(見中國宗法)禮儀的本質(zhì)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
人們認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見的鬼神在操縱,履行禮儀即是向鬼神討好求福。因此,禮儀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種特殊體現(xiàn)形式。
“三禮”(《儀禮》、《禮記》、《周禮》)的出現(xiàn)標志著禮儀發(fā)展的成熟階段。宋代時,禮儀與封建倫理道德說教相融合,即禮儀與禮教相雜,成為實施禮教的得力工具之一。
行禮為勸德服務(wù),繁文縟節(jié)極盡其能。到現(xiàn)代,禮儀才得到真正的改革,無論是國家政治生活的禮儀還是人民生活禮儀都改變成無鬼神論的新內(nèi)容,從而成為現(xiàn)代文明禮儀。
古代政治禮儀①祭天。始于周代的祭天也叫郊祭,冬至之日在國都南郊圜丘舉行。
古人首先重視的是實體崇拜,對天的崇拜還體現(xiàn)在對月亮的崇拜及對星星的崇拜。所有這些具體崇拜,在達到一定數(shù)量之后,才抽象為對天的崇拜。
周代人崇拜天,是從殷代出現(xiàn)“帝”崇拜發(fā)展而來的,最高統(tǒng)治者為天子,君權(quán)神授,祭天是為最高統(tǒng)治者服務(wù)的,因此,祭天盛行到清代才宣告結(jié)束。②祭地。
夏至是祭地之日,禮儀與祭天大致相同。漢代稱地神為地母,說她是賜福人類的女神,也叫社神。
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漢代以后,不宜動土的風水信仰盛行。
祭地禮儀還有祭山川、祭土神、谷神、社稷等。③宗廟之祭。
宗廟制度是祖先崇拜的產(chǎn)物。人們在陽間為亡靈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廟。
帝王的宗廟制是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庶人不準設(shè)廟。
宗廟的位置,天子、諸侯設(shè)于門中左側(cè),大夫則廟左而右寢。庶民則是寢室中灶堂旁設(shè)祖宗神位。
祭祀時還要卜筮選尸。尸一般由孫輩小兒充當。
廟中的神主是木制的長方體,祭祀時才擺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祭祀時行九拜禮:“稽首”、“頓首”、“空首”、“振動”、“吉拜”、“兇拜”、“奇拜”、“褒拜”、“肅拜”。
宗廟祭祀還有對先代帝王的祭祀,據(jù)《禮記·曲禮》記述,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嚳、堯、舜、禹、黃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自漢代起始修陵園立祠祭祀先代帝王。
明太祖則始創(chuàng)在京都總立歷代帝王廟。嘉靖時在北京阜成門內(nèi)建立歷代帝王廟,祭祀先王三十六帝。
④對先師先圣的祭祀。漢魏以后,以周公為先圣,孔子為先師;唐代尊孔子為先圣,顏回為先師。
唐宋以后一直沿用“釋奠”禮(設(shè)薦俎饌酌而祭,有音樂沒有尸),作為學禮,也作為祭孔禮。南北朝時,每年春秋兩次行釋奠禮,各地郡學也設(shè)孔、顏之廟。
明代稱孔子為“至圣先師”。清代,盛京(遼寧沈陽)設(shè)有孔廟,定都北京后,以京師國子監(jiān)為太學,立文廟,孔子稱“大成至圣文宣先師”。
曲阜的廟制、祭器、樂器及禮儀以北京太學為準式。鄉(xiāng)飲酒禮是祭祀先師先圣的產(chǎn)物。
⑤相見禮。下級向上級拜見時要行拜見禮,官員之間行揖拜禮,公、侯、駙馬相見行兩拜禮,下級居西先行拜禮,上級居東答拜。
平民相見,依長幼行禮,幼者施禮。外別行四拜禮,近別行揖禮。
⑥軍禮。包括征伐、征稅、狩獵、營建等。
古代生活禮儀①誕生禮。從婦女未孕時的求子到嬰兒周歲,一切禮儀都圍繞著長命的主題。
高禖之祭即是乞子禮儀。此時,設(shè)壇于南郊,后妃九嬪都參加。
漢魏時皆有高禖之祭,唐宋時制定了高禖之祀的禮儀,金代高禖祭青帝,在皇城東永安門北建木制方臺,臺下設(shè)高禖神位。清代無高禖之祭,卻有與之意義相同的“換索”儀式。
誕生禮自古就有重男輕女的傾向。誕生禮還包括“三朝”、“滿月”、“百日”、“周歲”等。
“三朝”是嬰兒降生三日時接受各方面的賀禮?!皾M月”在嬰兒滿一個月時剃胎發(fā)。
“百日”時行認舅禮,命名禮?!爸軞q”時行抓周禮,以預(yù)測小兒一生命運、事業(yè)吉兇。
②成年禮,也叫冠禮,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禮儀。冠禮從氏族社會盛行的男女青年發(fā)育成熟時參加的成丁禮演變而來。
漢代沿襲周代冠禮制度。魏晉時,加冠開始用音樂伴奏。
5.與古代青樓有關(guān)的基本知識
古代妓院分國營和私營。
國營的叫教坊是官方設(shè)置的藝術(shù)排演機構(gòu),是主掌俳優(yōu)雜技、教習宮廷俗樂的官署,其中技藝高超的藝人能夠經(jīng)常給皇帝表演,從唐高祖開始創(chuàng)建,其后宋、金、元明各代均有設(shè)立,明武宗時將教坊優(yōu)秀的藝人都招進了宮,常年在宮廷表演,而宮外的教坊因優(yōu)秀的藝人流失而難以維持開始衰落,以致后來與鄰近周邊的妓院合流,因此,教坊要到明朝才變成妓院,在明以前都是官方的歌舞排演機構(gòu),即便唐朝風氣開放,教坊里風流淵蔽,但也不是妓院,里面的是藝人,不是娼妓。
一、罪人家屬--古代的人權(quán)單位不是個人,而是家族。一個人犯罪,常常連累到一家。通常的公式是:男人給宰了,妻女則淪為官妓。
二、奴隸買賣--古代希臘羅馬的奴隸,在人口比例上比中國多;但在時間持久上,比中國短。中國買賣奴隸,有過“與牛馬同欄”的大場面,人變成牛馬,還有什么可說?
三、墮入風塵--是變相的一種人口買賣,只不過被買賣的,原屬良家婦女。《北里志》所謂“誤陷其中,則無以自脫”,就是這一類。
以上是資料,其實我們可以想到,不管是什么樣的男人到了妓院那種地方還能干些什么?
只不過沒有我們現(xiàn)代人這么直接算了,只不過現(xiàn)代人多是自愿,并且不已為恥辱,比如什么援助交際,看著就惡心。
古人三七四七,今人床友甚多,何解?
6.關(guān)于古代文化常識
3、謙辭和敬辭
竊:私下、私自。
敢:冒犯、冒昧地。
蒙:承蒙。
請:請允許我、請讓我。
枉駕:有勞大駕。
惠賜:指對方給以了好處。
科舉職官
鄉(xiāng)試(錄取者稱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
會試(錄取者稱為“貢生”,第一名稱為“會元”)
殿試(錄取者稱為“進士”,第一名稱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
拜:授給官職。
除:免去舊職任新職。
出:出任。
升:提升官職。
遷:調(diào)動官職升官。
革:革除官職。
罷:罷免、停職。
免:免除官職。
黜:廢黜、貶退。
謫:降職遠調(diào)。
削:革職罷官。
廢:罷免或廢黜。
退:⑴撤銷或降低官職;⑵自己辭職。
斥:屏棄不用。
去:去職,被調(diào)離。
左遷:降低官職調(diào)動。
擢:提拔、選拔。
授:封給官職。
何謂九卿三公
卿和公都是官職名稱。據(jù)歷史記載,西周時期周王朝及諸侯都有卿,分上中下三級。戰(zhàn)國時期,不少國家沿用。上卿是當時最高的官職。
九卿之說始于秦漢,指的是太常、光祿勛、衛(wèi)尉、廷尉、太仆、大鴻臚、宗正、大司農(nóng)、少府九個官職。
具體一點來說,太常掌管宗廟祭祀與禮儀;光祿勛掌管宮廷的守衛(wèi)和護從;衛(wèi)尉負責宮門警衛(wèi)工作;太仆掌管皇帝的車馬;廷尉是最高司法之官,掌管刑獄、案件的審理等;大鴻臚又叫典客或大行令,負責外交及民族事務(wù);宗正負責管理皇室、宗族的事務(wù);大司農(nóng)又名治粟內(nèi)史或大農(nóng)令,掌管谷貨、租稅、賦役、財政等;少府掌山海池澤之稅,以供養(yǎng)皇帝。到北魏時期,在正卿之下還設(shè)少卿,歷代相沿,直到清末才廢止。
三公之說也起始很早,周時以司馬、司徒、司空為三公,西漢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馬)、御使大夫(大司空)為三公。到東漢時,名稱有所改變,指太尉、司徒、司馬。三公又叫“三司”,共同負責軍政事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