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叫說明文的文學常識
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來解說事物、闡明事理而給人知識的文章體裁。它通過揭示概念來說明事物特征、本質及其規(guī)律性。
說明文雖然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一類文種,但若沒有其他表達方式(如敘述、議論、描寫等)的恰當配合,則無法圓滿地完成向讀者介紹事物、解釋事理的任務;而從學習寫作說明文的角度講,如果能確切了解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在說明文中的重要作用,注意準確使用敘述、議論等方式來輔助說明,說明文就能寫得有聲有色,文采斐然。(節(jié)選自《應用寫作》雜志2000年第3期《說明文中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
說明文實用性很強,它包括廣告、說明書、提要、提示、規(guī)則、章程、解說詞、科學小品等。
說明文一般介紹事物的形狀、構造、類別、關系、功能,解釋事物的原理、含義、特點、演變等。
文藝性說明文是通過文藝的形式介紹科學知識的說明文。
2.有關說明文和議論文的文學常識
1 記敘文文體知識要點 (1) 以記敘文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叫記敘文.語言特點,生動,形象. (2) 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和作者對生活的看法,就是記敘文的中心,也叫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依靠人,事,景,物這些材料來表的.因而記敘文的材料必須為中心思想服務,做到中心明確,集中. (3) 記敘文的順序主要有幾種:順敘,倒敘,插敘. 順敘:按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結局的過程記敘. 倒敘: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突出的片斷提到文章的開頭寫,然后再按時間順序寫事件的經過. 插敘:在記敘過程中,有時需要插入另一些有關的情節(jié),然后再按著記敘原來的事情. (4) 記敘文中的詳略安排應該是能突出中心的材料應該詳寫;與中心有關系,但是不很重要的材料,應該略寫;與中心無關的材料應該舍棄.這樣,才能使記敘的中心集中,鮮明,突出. (5) 記敘文的樣式常見有:對現(xiàn)實生活中典型人物和事跡作具體報道的通訊.用文字語言和文學手法描述真人真事的特寫.記敘山川景物,旅途見聞為主的游記. 追憶本人或生活經歷和社會活動的回憶錄,傳記,訪問記等.它們共同特點是:所寫內容必須真實,不容許隨意夸大或縮小事實,更不能編造虛構,即要有真實性;對所寫的內容又要求作必要的加工.力求文章中心突出,形象鮮明,構思精巧 (6) 特寫是報告文學的一種樣式,它截取人物或事件的某個片斷,細致地加以描述. (7) 傳記一般分兩類:一類記敘自己的生平;一類記敘他人的生平。
傳記的主要特點是實錄,要求實事求是,不允許虛構夸張。傳記在表達上以記敘為主,也可以適當插入議論,描寫。
傳記記敘的順序一般以時間為序。 人物和人物故事的區(qū)別在于人物故事只要具體寫出人物的某個事件或某幾件事就行了。
小傳則要求寫出人物的出生地,出生年月,主要經歷等。人物自傳的繁簡區(qū)別在于自傳可以根據(jù)需要采用不同寫法,可以寫自己全部經歷,也可以寫自己某個時期的經歷。
2 說明文文體知識要點 (1)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按一定的要求解說事物或事理的文章稱為說明文。說明文的語言特點:準確,平實,簡潔。
(2)說明事物的前提是抓住事物的特征。所謂特征就是事物間相互區(qū)別的標志。
(3)說明文的說明順序有:空間順序,時間順序,邏輯順序,(有總說后分說,先主要后次要,先原因后結果,由現(xiàn)象到本質,由性能到功用等) (4)常用的說明方法有:分類別,作解釋,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用數(shù)字,列圖表。 (5)說明文按說明對象和內容分有:說明實體事物和說明抽象事理兩大類。
說明文按寫作方法和表達方式分有:平實性說明文和文藝性說明文。 (6)平實性說明文和文藝性說明文的區(qū)別在于:平實性說明文純用說明的表達方式,語言樸實簡明,內容具體,切實使人讀了就能明白。
如自然科學的各類教科書??萍夹畔①Y料,實驗報告,說明書等。
文藝性說明文以說明為主,輔以敘述,描寫,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并常用借助一些修辭方法,形象化地介紹事物或闡述事理,使讀者在獲得知識的同時,還能得到藝術的享受,這類說明文通常稱知識小品或科學小品。 (7)說明文的描寫和記敘文中的描寫區(qū)別:a 目的不同:記敘文中的描寫是為了“使人有所感,”;說明文的描寫是為了“使人有所知”。
b 記敘文可以根據(jù)中心思想的需要,使用各種描寫方法起到多方面的作用。說明文的描寫則只能在說明事物的過程中,借助某鐘形象化的手法,對事物的特征作一些必要的描繪,主要是起到使說明的事物特征更具體,更形象。
c 記敘文中的描寫可以發(fā)揮藝術想象,可以夸張,渲染,而說明文中的描寫在務真求實的前提下進行語言加工,做到既形象生動,又真實可信。 3 議論文文體的知識要點 (1)生活中少不了議論,講道理,發(fā)表意見就是議論。
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就是議論文。 (2)議論總要提出看法或主張,這種看法或主張就是論點,用來證明論點的材料就為論據(jù),用論據(jù)來證明論點的過程即為論證過程。
(3)用以證明論點的材料有兩大類:事實材料(事實論據(jù))即確鑿的事例;史實;統(tǒng)計數(shù)字等。理論材料(道理論據(jù))即名人名言;警句;格言;科學原理;自然定律;馬列毛澤東思想。
(4)議論文的基本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議論文的基本論證方法:擺事實,講道理。
論證方式:立論,駁論。所謂立論就是正面闡述自己的觀點。
駁論就是批駁錯誤的觀點。 (5)一事一議議論文的寫作特點:借事發(fā)表議論,就事說明道理。
而從“事”到議。又必須理出并把握兩者的聯(lián)系點,才可順理成章地展開議論,這事“一事一議”的關鍵。
(6)議論文常見的有幾種樣式:社論,評論,學術論文,專題討論,雜感,隨筆以及側重1于議論性的講演詞,書信等。在以上樣式中,有理論性較強的,有文藝性較強的。
議論文文體知識 1.議論文的三要素是論點、論據(jù)、論證。論點是議論文靈魂。
2.論點是作者對所論述問題的見解和主張。議論文一般只有一個中心論點,有的則還圍繞中心論點提出幾個分論點,以證明或補充中心論點。
3.把握議論文的論點一般可從三方面入手: 第一、審清題目。有的議論文它。
3.【說明文文體知識(簡要一點就好)】
說明文的一般結構和思路 說明文一般結構形式為:先對說明的對象作總的概括介紹,然后導入具體說明. 一、概括介紹的方式 1.概述式 開頭用簡潔的語言介紹事物的概況,給人以總體形象.如《故宮博物院》是這樣開頭的: 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這就是紫禁城.現(xiàn)在人們叫它故宮,也叫故宮博物院.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是我國現(xiàn)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群,有五百多年了. 開頭介紹了故宮博物院的地理位置、名稱、性質和年代.通過概述的介紹,我們可以大致了解故宮博物院的概況. 2.描述式 開頭描寫事物的特征或狀態(tài),讓讀者有一個直觀的總體認識.如《中國石拱橋》開頭是這樣描述的: 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話里說,雨后彩虹是“人間天上的橋”,通過彩虹就能上天.我國的詩人把拱橋比作虹,說拱橋是“臥虹”“飛虹”把水上拱橋形容為“長虹臥波”. 開頭描述石拱橋的重要部位“橋洞”的狀態(tài)特征,然后用神話傳說和詩人對石拱橋的描述補充說明這一特征. 3.設問式 開頭設問,能激發(fā)讀者了解知識的欲望和興趣,急切了解事物或事理.如《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的第一段.由描述紅花的鮮艷和美麗,自然提出“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的問題,讓人們隨作者的具體解說了解其原因,探尋其知識. 4.定義式 開始對事物下定義,提示事物內涵(本質特征)和外延(包含的范圍),讓人了解事物的本質.如《統(tǒng)籌方法》開篇是這樣定義事物的:“統(tǒng)籌方法,是一種安排工作進程的數(shù)學方法,它的實用范圍極其廣泛.” 二、具體說明的結構思路 說明文的結構由事物的性質確定,一般來說,確定它的結構可從以下兩個方面考慮: 1.按說明對象的自身條理性來安排結構 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條理規(guī)律,把握了這種規(guī)律并據(jù)此安排結構,能使說明的內容井然有序,條理清楚.一般來說,運動、變化、發(fā)展的事物,它的條理性表現(xiàn)在時序上,不同時間有不同的形態(tài),說明時可按時間順序安排結構.如《從甲骨文到縮微圖書》,就是按時間順序安排結構的,先寫文字產生和出現(xiàn)書籍的雛形,再寫正式的書籍,最后寫現(xiàn)代的書籍,從而說明了書籍演變發(fā)展的過程. 處于靜止狀態(tài)的事物,如建筑群、名勝古跡、物品等,常常從空間位置上體現(xiàn)它的條理形.說明這類事物,宜按空間順序,先表后里、先外后內進行說明.如《故宮博物院》說明一個古代建筑群,這個建筑群處在一定的空間方位上,排列有序,內部建筑有主有次.文章按照空間位置,先寫外部城門,后寫城內建筑,寫內時先寫主,后寫次.整篇文章層次井然有序. 2.按人們對說明對象的認識規(guī)律安排結構 對讀者陌生以及讀者難以理解的說明對象,說明時常常由具體到抽象,由表面現(xiàn)象到內在事理.由個別推及一般.在具體說明中,宜先寫狀態(tài),后寫功用或成因,最后揭示性質特征.如《死海不死》是一篇事理性說明文,具體說明部分先說一種現(xiàn)象:傳說約兩千年前,羅馬統(tǒng)帥狄杜把俘虜?shù)呐`投在死海里,但奴隸卻安然無恙.然后解釋原因,這是因為死海海水的咸度很高.接著進一步解說死海的成因,說明時先敘事,后說它是自然界變化的結果.這樣說明,讀者易于理解. 對讀者并不陌生的事物或事理,說明時可先說一般,再敘說個別現(xiàn)象.這種寫法宜先寫性質特征,后寫狀態(tài),人們可先獲得事物或事理的總體認識,然后具體理解.如《蘇州園林》,一般讀者都知園林這一事物,但蘇州園林與其他園林有所不同,因此,寫作時宜先說出它與其它園林不同的性質特征,然后具體說它的形態(tài).這種結構安排有利于讀者盡快地認識事物. 說明文的結尾一般是自然結束,說明清楚了,文章就結束了.有的說明文最后再次歸結特征,有利于讀者區(qū)別事物.如《故宮博物院》最后寫道:“站在景山的高處望故宮,重重殿宇,層層樓閣,道道宮墻,錯綜相連,而井然有序.這樣宏偉的建筑群,這樣和諧統(tǒng)一的布局,令人不能不驚嘆.”結尾直接點出了故宮建筑群的特征:宏偉、和諧、統(tǒng)一.有的說明文,結尾作一些補充性的說明,或開拓讀者的視野,或增強說明的準確、嚴密程度.如《看云識天氣》結尾是這樣寫的:“在某些情況下,看云識天氣往往要受到限制,因而,還是要依靠天氣預報.”這一補充,比較全面地說明了“看云識天氣”的作用,增強了說明的科學性.。
4.說明文的文體知識有哪些
一、說明文三要素:內容的科學性、說明的條理性和語言的準確性。
1.內容的科學性:如實地反映客觀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本質和規(guī)律,給讀者以正確無誤的認識。2.說明的條理性:按時間順序寫和記敘文相似;按空間順序寫需注意觀察點,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東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按邏輯順序寫要注意摸清各部分的內在聯(lián)系,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現(xiàn)象到本質。
3.語言的準確性:表示時間、空間、數(shù)量、范圍、程度、特征、性質、程序等,都要求準確無誤。語言簡明,說明嚴密。
二、說明文的順序:1.時間順序:按時間先后順序安排文章。說明事物的變化、發(fā)展、成長過程,說明物品的生產程序和使用程序,介紹人物傳略常常采用時間順序。
2.空間順序:介紹建筑物等靜物一般按空間方位的順序安排文章。首先要確定觀察點,或俯視、或仰視,或遠眺、或近觀,按一定方位,從前后左右,上下四方,內外中心來說明事物。
3.邏輯順序:按事物內部的聯(lián)系安排文章。一般事理說明文多用這種順序。
如因果關系、由現(xiàn)象到本質的層遞關系、主次關系、總分關系、并列關系、相關關系。三、說明文的結構:一般有總分式和遞進式兩種。
事物說明文大都用前者,事理說明文大都用后者。四、說明文的常見寫作方法:1,明確說明對象,抓住對象的特點. 2,依據(jù)對象的特點,確定說明順序. (1)以說明某一事物構造為主的說明文,采用空間順序. (2)以說明某事物發(fā)生發(fā)展過程為主的說明文,采用時間順序. (3)總分總的順序,這是就文章的整體而言的,如果需說明的事物,比較多,就可以采取這種方法來說明. (4)以說明邏輯事理為主的說明文,3,說明方法:用以支撐文章的主要手段. (1)舉例子:舉出一個事實事例說明某一種道理. (2)下定義:說明文中常用的說明方法,不單單寫說明文時用得到,而且也可以單獨考查,(3)列數(shù)字. (4)打比方. (5)作比較. (6)作詮釋. (7)列圖表:它是直觀性的一種說明方法. (8)分類別。
5.說明文的文體知識
原發(fā)布者:樹苗
說明文文體文體知識
一、說明文的概念:說明文體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是對事物作客觀說明的一種文體。說明事物的性質、狀態(tài)、功能等,給人以知識,知識性和科學性是說明文的主要特點。
二、說明文的分類:
按照不同的標準,說明文可分不同的類別。
1.通常,依據(jù)說明對象與說明目的的不同,把說明文分為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兩大類。說明對象是具體事物,說明目的是使讀者了解、認識這個或這類事物的特征,我們稱之為事物說明文,如《松鼠》、《中國石拱橋》等;說明對象是某個抽象事理,說明目的是使讀者明白這個事理,我們稱之為事理說明文,如《死海不死》、《向沙漠進軍》等。其實,在一篇說明文中,介紹事物與闡釋事理往往是交錯使用的。
2.我們還根據(jù)說明語言的不同特色,表達方式的使用情況的不同,把說明文分為平實的說明文和生動的說明文兩種。生動的說明文又叫文藝性說明文。
三、說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所謂特征是這一事物區(qū)別于其他事物的標志。只有抓住特征才能說明白這一事物或事理的獨特之處。
四、說明的方法:
為了把事物特征說清楚,或者把事理闡釋明白,就要使用恰當?shù)恼f明方法。常用的說明方法有如下10種。
1.舉例子:為了說明事物的情況或事理有時光從道理上講,人們不太理解,這就需要舉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來加以說明。如 10
6.說明文的文體知識有哪些
一、說明文三要素:內容的科學性、說明的條理性和語言的準確性。
1.內容的科學性:如實地反映客觀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本質和規(guī)律,給讀者以正確無誤的認識。
2.說明的條理性:按時間順序寫和記敘文相似;按空間順序寫需注意觀察點,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東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按邏輯順序寫要注意摸清各部分的內在聯(lián)系,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現(xiàn)象到本質。
3.語言的準確性:表示時間、空間、數(shù)量、范圍、程度、特征、性質、程序等,都要求準確無誤。語言簡明,說明嚴密。
二、說明文的順序:
1.時間順序:按時間先后順序安排文章。說明事物的變化、發(fā)展、成長過程,說明物品的生產程序和使用程序,介紹人物傳略常常采用時間順序。
2.空間順序:介紹建筑物等靜物一般按空間方位的順序安排文章。首先要確定觀察點,或俯視、或仰視,或遠眺、或近觀,按一定方位,從前后左右,上下四方,內外中心來說明事物。
3.邏輯順序:按事物內部的聯(lián)系安排文章。一般事理說明文多用這種順序。如因果關系、由現(xiàn)象到本質的層遞關系、主次關系、總分關系、并列關系、相關關系。
三、說明文的結構:一般有總分式和遞進式兩種。事物說明文大都用前者,事理說明文大都用后者。
四、說明文的常見寫作方法:
1,明確說明對象,抓住對象的特點.
2,依據(jù)對象的特點,確定說明順序.
(1)以說明某一事物構造為主的說明文,采用空間順序.
(2)以說明某事物發(fā)生發(fā)展過程為主的說明文,采用時間順序.
(3)總分總的順序,這是就文章的整體而言的,如果需說明的事物,比較多,就可以采取這種方法來說明.
(4)以說明邏輯事理為主的說明文,
3,說明方法:用以支撐文章的主要手段.
(1)舉例子:舉出一個事實事例說明某一種道理.
(2)下定義:說明文中常用的說明方法,不單單寫說明文時用得到,而且也可以單獨考查,
(3)列數(shù)字.
(4)打比方.
(5)作比較.
(6)作詮釋.
(7)列圖表:它是直觀性的一種說明方法.
(8)分類別
7.說明文常識
相關說明文知識: 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事例、分類別、列數(shù)據(jù)、作比較、畫圖表、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引資料等。
下面分別加以說明。(1)舉例子。
為了說明事物的情況或事理有時光從道理上講,人們不太理解,這就需要舉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來加以說明事物,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以便讀者理解,這種說明方法叫舉例法。如:一般人總以為,年齡稍大,記憶能力就一定要差,其實不然,請看實驗結果:國際語言學會曾對9至18歲的青年與35歲以上的成年人學習世界語作過一個比較,發(fā)現(xiàn)前者就不如后者的記憶力好。
這是因為成年人的知識、經驗比較豐富,容易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建立廣泛的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心理學上稱為“聯(lián)想”。
人的記憶就是以聯(lián)想為基礎的,知識經驗越豐富,越容易建立聯(lián)想,記憶力就會相應提高。馬克思五十多歲時開始學俄文,六個月后,他就能津津有味地閱讀著名詩人與作家普希金、果戈里和謝德林等人的原文著作了。
這是由于語言知識豐富,能夠通曉很多現(xiàn)代和古代的語言的緣故。這段文章要說明的是:年齡稍大,記憶力不一定就差。
為了說明這一點,作者先提供了實驗結果,又分析了原因。到此為止,未嘗不可,但不夠具體,也缺乏說服力,于是,又舉出了一個實例:馬克思在五十多歲的時候,只用六個月時間便精通了俄語。
這樣一來,內容具體了,說服力增強了。說明文中的舉事例的說明方法和議論文中的例證法,都可以起到使內容具體、加強說服力的作用。
但二者又有區(qū)別。議論文中的事例,是用來證明觀點的,說明文的事例,是用來介紹知識的。
運用舉事例的說明方法說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適量性。(2)分類別。
要說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從單方面往往不容易說清楚,可以根據(jù)形狀、性質、成因、功能等方面的異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標準分成若干類,然后依照類別,逐一加以說明將被說明的對象,這種說明方法,叫分類別。分類別是將復雜的事物說清楚的重要方法。
運用分類別方法要注意分類的標準,一次分類只能用同一個標準,以免產生重疊交叉的現(xiàn)象。例如:“圖書館的藏書有中國的、古典的、外國的、科技的、文學的、現(xiàn)代的以及政治經濟方面的等。”
這里用了不只一個標準,所以表達不清。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圖書館的藏書,按國別分,有中國的、外國的;按時代分,有古典的、現(xiàn)代的;按性質分,有科技的、文學的以及政治經濟方面的等。
這樣,每次分類只用一個標準,就眉目清楚了。有的事物的特征、本質需要分成幾點或幾個方面來說,也屬于分類別。
注意,運用分類別方法,所列舉的種類不能有遺漏。(3)列數(shù)據(jù)。
數(shù)字是從數(shù)量上說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確、最科學、最又說服力的依據(jù)。通過數(shù)據(jù)的例舉,可以準確地說明事物的特征,給人以確切具體的印象。
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數(shù)字,一定要準確無誤,不準確的數(shù)字絕對不能用,即使是估計的數(shù)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據(jù),并力求近似。(4)作比較。
說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突出所要說明的事物的特征,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在作比較的時候,可以是同類相比,也可以是異類相比,可以對事物進行“橫比”,也可以對事物進行“縱比”。
(5)畫圖表。為了把復雜的事物說清楚,還可以采用圖表法,來彌補單用文字表達的缺欠,對有些事物解說更直接、更具體。
(6)下定義。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內容或主要問題,常常用簡明扼要的語言給事物某一概念的本質特征作規(guī)定性的說明,這叫做下定義。
下定義能準確揭示事物的本質,是科技說明文常用的方法。如《統(tǒng)籌方法》一文,開頭就給“統(tǒng)籌方法”下了定義:“統(tǒng)籌方法,是一種安排下作進程的數(shù)學方法”。
這個定義既指明了“統(tǒng)籌方法”的本質——數(shù)學,也指明了“統(tǒng)籌方法”的應用特點——安排工作進程。這樣,就把統(tǒng)籌方法和其他的數(shù)學方法區(qū)別開來了。
下定義的時候,可以根據(jù)說明的目的需要,從不同的角度考慮。有的著重說明特性,如關于“人”的定義;有的著重說明作用,如關于“肥料”的定義;有的既說明特性又說明作用,如關于“統(tǒng)籌方法”和“應用科學”的定義。
①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級動物。②肥料是能供給養(yǎng)分使植物生長的物質。
③統(tǒng)籌方法,是一種安排工作進程的數(shù)學方法。④工程技術的科學叫做應用科學,它是應用自然科學的基礎理論來解決生產實踐中出現(xiàn)的問題的學問。
無論從什么角度考慮,無論采用什么方式,只要是下定義,就必須揭示事物的本質,只有這樣的定義才是科學的。比如,有人說:“人是兩足直立的動物?!?/p>
這個定義就是不科學的,因為它沒能揭示事物的本質?!叭耸悄苤圃旃ぞ卟⑹褂霉ぞ哌M行勞動的高級動物?!?/p>
這才是科學的定義,因為它揭示了人的本質。(7)作詮釋。
從一個側面,就事物的某一個特點做些解釋,這種方法叫詮釋法。下定義與作詮釋的區(qū)別是:定義要求完整,即定義的對象與所下定義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從一個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內涵;而詮。
8.求說明文文體知識
一、概念 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一種文體,或介紹事物的狀態(tài)、性質、功能;或闡明事理,目的是給人以知識。
二、分類 1、根據(jù)說明對象與說明目的不同,分為事物說明文(如《中國石拱橋》)和事理說明文(如《大自然的語言》) 2、根據(jù)說明語言的不同特色、表達方式的使用情況的不同,分為平實的說明文和生動的說明文 三、說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所謂特征是這一事物區(qū)別于其他事物的標志。只有抓住特征才能說明白這一事物或事理的獨特之處。
四、說明順序 1、時間順序(如《從甲骨文到縮微圖書》) 2、空間順序(如《故宮博物院》) 3、邏輯順序(如《大自然的語言》) 五、說明文的結構(常用) 1、總分式:包括“總—分”、“分—總”、“總—分—總”等,事物說明文多用總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遞進式:事物說明文多用遞進式結構,一層一層地剖析事理。
六、說明文語言 準確性是說明文語言的先決條件,在此前提下,說明的語言有的以平實見長,有的以生動活潑見長。 特別要注意說明文中使用的術語和修飾限制性的詞語,它們往往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修辭方法的運用、描寫、修飾性詞語的點綴,則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生動性。
語言的準確和簡明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①要如實地反映客觀事物,對知識表達要科學嚴密,表示時間、空間、范圍、程度、特征、性質、程序等都要明確無誤。②要注意運用好表示修飾限制等作用的詞語,如:“基本上”、“大約”、“比較”、“一般”、“極個別”、“大多數(shù)”等詞語。
七、說明方法(為了更好地說明事物特征) 1、舉例子:使說明具體、容易理解,有說服力 2、列數(shù)字(確數(shù)、約數(shù)):使說明準確、科學,有說服力 3、打比方:使說明更生動、形象、易懂 4、下定義:揭示事物的本質特征 5、作比較:突出事物的不同特點,使事物的特點更鮮明、更清晰 6、分類別:使文章層次分明,揭示事物的共同本質及各類間的差異 注:如何下定義? 主語 是 揭示特征、本質 + 賓語中心語 例: 隕石 是 燃燒不盡降落地面的 流星殘骸。 7、引用:使說明更可信、更有說服力(引用古詩文還可增添文章的藝術感染力) 8、畫圖表:簡明、直觀 9、摹狀貌:使事物形象、生動,易于理解 10、作詮釋:介紹、解釋事物的特點,使之更具體、易懂 注:分析說明方法時,除了要分清類型及作用,還要區(qū)分主次,明確哪一種是主要的,以便更好地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征,而哪一種為主是根據(jù)說明的需要決定的。
注意:說明方法一般用三個字表達,不要與修辭方法、表達方式混淆,表述要規(guī)范。 八、出題思路 (一)整體感知 明確說明對象與說明內容—— 說明對象指的是說明文介紹的特定對象(某一事物或某一現(xiàn)象);說明內容指的是說明文介紹說明對象時的各方面的內容,如說明事物的特征或所闡述的道理等。
因此,答題時,“說明對象” 的答案應是具體的一個詞語或短語,“說明內容”的答案應是概括性的敘述語句。 分析:一方面,力求用原文回答,找出全文的中心段或某段的中心句,這往往就是問題的答案。
另一方面,無適合的原文時,概括各段段意→合并歸納→組織表述。 說明中心=說明對象+特征 注意:如果一段說明文將說明對象分成幾個部分分別說明或列點說明某一對象的特征,概括時不能以偏概全。
(二)局部探究 1、對說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考察 題型:劃線句/段的說明方法及作用?劃線句/段的作用? 答題思路:從“自身”作用和“在文段中”作用兩方面答。 2、對說明文語言準確性的考察 題型:某詞能否刪去?為什么?(刪除法) 將某詞換為某詞,好不好?為什么?(置換法) 加點詞的作用是什么? 答題思路: (1)刪除法 判斷(不能刪)→分析詞語(該詞說明……)→回扣(如刪去有什么不好) (2)置換法 判斷(不能換)→分析詞語(辨別同義詞的細微差別,如詞義、搭配、范圍、感情色彩等方面)→回扣(如換了有什么不好) (3)陳述某一加點詞的意義 / 作用 表層 ﹢ 深層 3、對說明文語言生動性的考察 主要題型及思路(1)修辭的運用 (2)用故事(事例)開頭的作用 a、形式:……引起讀者興趣 b、內容:……為說明內容服務 4、對指示代詞或有指示意義的詞語的具體指代內容的考察 常考的指示代詞有“這”、“此”、“其”、“其中”等;有指示意義的詞語如“舊的問題”、“新的問題”、“綜上所述”等。
答這一類型題時,更要特別研讀詞語所在句的上下文,找到對應的詞語或句子。最有效的得分方法是將找到的指代內容與指代詞語替換,要符合文意便是正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