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語文六年級文學常識
文學常識填空 一、《學弈》選自( ),孟子是( )、( )家,名( )字( )( )時( )國人。
《兩小兒辯日》選自( ),孔子名( )字( ),( )時( )國人。( )、( )、( )家。
他的( )編成( )一書。 二、《學弈》告訴我們( )。
《兩小兒辯日》中兩個孩子( ),孔子( )。 三、《匆匆》作者是( ),代表作有( )。
毛澤東稱贊他的( ),說他( ),寧可( )不領( )。 四、《桃花心木》作者( ),( )人,代表作有( )。
五、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 ),會( )出一顆( )的心。 六、《頂碗少年》作者( ),文中少年( )次頂碗。
七、《手指》作者( ),名( )字( )代表作有( )。 八、五根手指名稱為( ),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 ),各具不同的( )各有( ),各有( )。
九、《北京的春節(jié)》,作者( ),原名( ),字( ),代表作有( ),選自小學課本的有( )。 十、文中提到的重要日子有哪七個( ) 十一、《和田的維吾爾》中維吾爾人是( )的。
十二、《十六年前的回憶》作者( ),是( )的女兒,他死于( )日,因作者寫于( )年,在( )寫的,正值父親逝世( )周年,文中父親的精神是( )的,最大的寫法是( )。文中分為( )四部分。
十三、《燈光》作者( ),代表作有( ),文中的主人公是( ),文中的線索是( )和( ) 十四、《為人民服務》中張思德( )年參加紅軍,( )日因( )而犧牲。九月八日為他舉行了( ),( )作了演講( )。
文中( )提出了精兵簡政。含義是( ),司馬遷的名言是( )。
司馬遷( )人,是( )三家?!妒酚洝肥堑谝徊浚?)。
這句話的含義是( ),固( ),或( ),于( ),泰山( )鴻毛( )。完全的含義是( ),徹底的含義是( )。
十五、《一夜的工作》作者( ),文中寫了周總理的( )和( )。 十六、《賣火柴的小女孩》作者( ),( )人,代表作有( )。
文中小女孩五次幻想到了( ),小女孩現實中是( )的,她渴望( )。兩個幸福的含義分別是( )。
十七、《凡卡》作者( )國的( ),本文以( )結尾,含義是( )。 十八、《跨越百的的美麗》中居里夫人是( )國的( )家,在文中寫了她的( )美和( )美。
十九、《真理誕生于一百問號之后》,中?的含義是( ),!的含義是( )。見微知著的含義是( )。
二十、《我最好的老師》中的老師是( ),他是一人很有( )的人,教學方法( ),常常有( )的舉動。 二十一、《難忘的啟蒙》作者( ),教導我們要( )要( ),要做一個( )的人。
文中的四件事是( )。 二十二、《養(yǎng)花》作者( ),文中最后一句,也是點明中心的一句是( )。
二十三、《獄中聯歡》中的順序是( ),( )、( )、( )。 二十四、《名碑薈萃》的碑林在( )市,是一座( )。
文中的四位書法家是( )。 二十五、默寫詩并詩意。
《七步詩》《鳥鳴澗》《芙蓉樓送辛漸》《江畔獨步尋花》《石灰吟》《竹石》《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已亥雜詩》《浣溪沙》《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二十六、《各具特色的民居》主要講了( )和( )民居。 二十七、《千里夢圓在今朝》中神五發(fā)射時間( ),飛行員( )。
神六發(fā)射時間( ),飛行員( )。
2.小學人教版六年級最??嫉降墓旁娢膶W常識
1、山村(宋)邵雍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2、詠鵝(唐)駱賓王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5“字與拼音(一)”)3、登鸛雀樓(唐)王之煥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8“字與拼音(四)”)4、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10“太陽與月亮”《語文天地》“讀一讀,背一背”)5、鋤禾(唐)李紳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15“勞動”)6、梅花(宋)王安石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16“冬天”《語文天地》“讀一讀,背一背”)[本冊共6首]一年級下冊7、靜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2“家園”《語文天地》讀一讀背一背)8、春曉(唐)孟浩然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3“春天”《語文天地》讀背)9、絕句(唐)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5“動物”《語文天地》讀背)10、鳥(唐)白居易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6“愛護”《語文天地》讀背)11、春夜喜雨(節(jié)選)(唐朝)杜甫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10“雨”《語文天地》讀背)12、贈汪倫(唐)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12“朋友”《語文天地》讀背)13、長歌行(節(jié)錄)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13“時間”)[本冊共7首]二年級上冊14、山行(唐)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1“秋天”《語文天地》讀背)15、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2“丁丁冬冬學識字(一)”讀一讀背一背)16、望廬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3“祖國”《語文天地》讀背)附:三字經(節(jié)選)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10“考驗”《語文天地》讀背)17、風(唐)李嶠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18、憶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14“畫”《語文天地》讀背)19、所見(清)袁枚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15“玩具和游戲”《語文天地》讀背)20、回鄉(xiāng)偶書(唐)賀知章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未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16“歲月”《語文天地》讀背)[本冊共7首古詩]二年級下冊21、詠柳(唐)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4“植物”《語文天地》讀背)22、華山(宋)寇準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5“青青的山”《語文天地》讀背)23、早發(fā)白帝城(唐)李白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8“遠行”)。
3.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復習資料
六年級下冊課文復習 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課文復習要點 1文言文兩則 1.《學弈》選自《孟子?告子》。
通過寫弈秋教兩人下棋的事,說明了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2.《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湯問》,故事體現了兩小兒善于觀察,敢于提問,說話有理有據和孔子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3.孟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被稱為“亞圣”。后世將他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孔子是春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鬃右簧难孕斜坏茏泳幊伞墩撜Z》一書。
《孟子》是孟子與他的弟子合著的,內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說、哲學思想和個性修養(yǎng)等。 4.理解句子。
(1)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難道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別人好嗎?回答說:“不是這樣的?!?/p>
(2)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近一些,而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
(3)孰為汝多知乎? 誰說你的知識淵博呢? 5.《學弈》全文: 學弈(yì)[1] 弈秋[2],通國[3]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4]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wéi)弈秋之為聽[5];一人雖聽之[6],一心以為有鴻鵠(hú)[7]將至,思援[8]弓繳(zhuó)[9]而射之。
雖與之[10]俱[11]學,弗(fú)[12]若之矣(yǐ)[13]。為[14]是其[15]智弗若與(yú)?曰:非然也。
注釋:1、本文選自《孟子?告子》。孟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孟子》記錄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行。弈:下棋。
2、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稱為弈秋。 3、通國:全國。
4、誨:教導。 5、惟弈秋之為聽:只聽弈秋(的教導)。
6、之:指弈秋的教導。 7、鴻鵠:天鵝。
8、援:引,拉。 9、繳:古時指帶有絲繩的箭。
10、之:他,指前一個人。 11、俱:一起。
12、弗:不。 13、矣:了。
14、為:因為。 15、其:他的,指后一個人。
《學弈》全文翻譯: 弈秋是全國的下棋高手。他教導兩個學生下棋,其中一個學生非常專心,只聽弈秋的教導;另一個學生雖然也在聽弈秋講課,心里卻一直想著天上有天鵝要飛過來,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來。
雖然他倆在一塊兒學習,但是后一個同學不如前一個學得好。難道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別人好嗎?說:不是這樣的。
6、《兩小兒辯日》全文: 兩小兒辯日[16]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17],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18]日始出時去[19]人近,而日中[20]時遠也?!?/p>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21]日中則如盤盂(yú)[22],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cāng)滄涼涼[23],及其日中如探湯[24],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25]也。
兩小兒笑曰:“孰(shú)為汝(rǔ)[26]多知[27]乎?” 注釋:16、本文選自《列子?湯問》。17、辯斗:辯論,爭論。
18、以:認為。 19、去:離。
20、日中:正午。 21、及:到 。
22、盤盂:盛物的器皿。圓者為盤,方者為盂。
23、滄滄涼涼:形容清涼的感覺。滄滄:寒冷的意思。
24、探湯:把手伸向熱水里。意思是天氣很熱。
湯:熱水。 25、決:判斷。
26、汝:你。 27、知:通“智”。
《兩小兒辯日》全文翻譯: 有一天,孔子到東方游學,看到兩個小孩為什么事情爭辯不已,便問是什么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近一些,中午的時候離人遠一些?!?/p>
另一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遠些,而中午時要近些。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像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卻像個盤子,這不是遠的時候看起來小而近的時候看起來大的道理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的時候有清涼的感覺,到了中午卻像把手伸進熱水里一樣,這不是近的時候感覺熱而遠的時候感覺涼的道理嗎? 孔子也不能判斷是怎么回事。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的知識淵博呢?” 2匆匆 1.《匆匆》的作者是朱自清,他的作品還有《綠》、《背影》。 2.文章緊扣“匆匆”,寫了時光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
3.課文運用了擬人、比喻、排比、反問等修辭手法。開頭、結尾都用了設問句,首尾呼應,突出時間來去匆匆的惋惜和無奈的強烈情感。
4.寫出珍惜時間的語句。 (1)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2)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5.句子理解: ①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用排比的句式,表明大自然的榮枯是時間飛逝的痕跡?!拔覀兊娜兆訛槭裁匆蝗ゲ粡头的兀俊边\用設問的方法,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逝去而無法挽留的無奈和對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
②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作者運用比喻,把自己過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針尖上的水滴,把時間的流比喻成大海。
表現出作者十分無奈的愁緒。 ③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
作者用一系列排比句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經意中來去匆匆。 ④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 作者把自己八千多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
4.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復習資料
去百度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內容來自用戶:weimin_660205 【第1課 文言文兩則】 1.《學弈》選自《孟子·告子》。
故事記敘了兩個人跟弈秋學下棋,一人專心致志,另一人三心二意,結果后一個人沒有前一個人學得好(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說明了學習應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湯問》。從文中“孔子不能決也?!?/p>
一句可見兩小兒所辯問題的復雜性。他們探索自然現象時采用的方法是觀察。
一人認為太陽在早晨離人近,原因是“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另一人認為中午離人近,原因是“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其實早晨和中午的太陽距離地球遠近是一樣的。 在辯論過程中,體現了兩小兒善于觀察、思考、說話有理有據和孔子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2.有關孔子的名言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第2課 匆匆 】 朱自清 1.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排比) 仿寫:太陽落了,有再升的時候;潮水退了,有再漲的時候;月亮虧了,有再盈的時候。
2.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中心句) 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逝去而無法挽留的無奈和對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 1 7.第三次嘆氣(贊揚了老漁夫堅持不懈,永不言敗的精神。
①8。.。
5.語文常用的文學常識,
(一)文史典籍:“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史記》、《尚書》、《禮記》、《易記》、《春秋》“四史”:《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四庫”:經、史、子、集《詩經》六義:鳳、雅、頌、賦、比、興六藝:也稱六經,即禮、樂、射、御、書、數(二)朝代傳說:“三代”:夏朝、商朝、周朝“三皇”:傳說之一是“伏羲、女媧、神農”“五帝”:據《史記》載為: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三)地理:“三山”:相傳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萊、方丈、瀛洲.“五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九州”:傳說中的我國上古行政區(qū)劃,后成為中國的別稱.赤縣:古人把中國稱作“赤縣神州”.海內:古代傳說我國疆土四面環(huán)海,故稱國境之內為海內.四海:指天下、全國.“六合”、“八荒”:都泛指天下.江河:古代文章中專指“長江、黃河”.三國:指東漢后分裂成魏、蜀、吳.三秦:指潼關以西的關中地區(qū).山水陰陽:古代以山南、水北為陽,以山北、水南為陽.古代別稱:南京(建康、金陵、江寧、白下)(四)其它:1.五行:指金、木、水、火、土2.五谷:上古對糧食作物的統(tǒng)稱.(即稷、黍、麥、菽、稻)3.五味:指酸、甜、苦、辣、咸4.六畜:六種家畜:馬、牛、羊、豬、狗、雞5.文房四寶:筆、墨、紙、硯6.文人四友:琴、棋、書,畫7.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8.歲寒三友:松、竹、梅9.六書:象形、會意、指事、形事、轉注、假借10.連中“三元”:凡在鄉(xiāng)試、會試、殿試中連續(xù)獲得第一名的即連中解元、會元、狀元.11.五聲:五個音級.也稱“五音”,即我古代五聲音階中的宮、商、角、徵(zhi)、羽.12.四大民間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牛郎織女》、《白蛇傳》、《孟姜女》13.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鄉(xiāng)官.14.及第:指科舉考試中選,應試未中叫落第、下第.15.童生試:也叫“童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后取得生員(秀才)資格,方能進入府、州、縣學習,所以又叫入學考試,應試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16.科舉試:正式的科舉考試分三級:鄉(xiāng)試、會試、殿試.鄉(xiāng)試:(稱秋闈或大比)每三年在省舉行一次,秀才才有資格參加考中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會試:在鄉(xiāng)試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禮部舉行(稱春闈或禮闈)參加者必須是舉人,考中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殿試:由皇帝主持,貢士有資格參加,考中稱進士.第一是狀元,第二名是稱榜眼,第三名是稱探花.合稱三甲鼎.光緒三十年(1905年)因各地推行學校教育,科舉制度被廢止.17.《爾雅》:我國最早的釋詞專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體系的詞典.18.“風雅”,指《詩經》里的國風和《楚辭》里的《離騷》,常用作代指文學才華.19.《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305篇,按音樂性質分“鳳、雅、頌”三大類20.頓首:古代一種拜禮,為“九拜”之一.俗稱叩頭.21.稽首:古代的拜禮.為“九拜”之一,行大禮.22.跪:古代兩膝著地,聳身挺腰、臀不沾腳跟.23.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次序.24.五更:我國古代把夜晚分在為五個時段,用鼓打更報時,也稱“五鼓”或稱五夜.一更19點--21點,二更21點--23點,三更23點--1點五更3點--5點.25.四時:指春、夏、秋、冬四季.正、二、三月為春季分別稱作孟春、仲春、季春(三春);四、五、六為夏季分別稱作孟夏、仲夏、季夏(三夏)秋季、冬季以此類推.26.星宿(xiu):古代把星座稱為星宿.27.玉常金馬:指翰林院.28.《說文解字》:東漢許慎編的最有影響的一部古代辭書.29.“三教九流”:“三教”,指佛教、道教、儒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舊指宗教或學術界的各種流派,也指社會上各行各噗的人.“三教九流”多含貶義.30.無事不登三寶殿:俗話.即沒有重要的事不敢來麻煩的意思.“三寶”,拂教名詞,指拂、法、僧.31.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習慣把社稷作為國家的象征.32.溢號:是大臣死后朝廷按其生平事跡行為給他評定一個稱號,以示褒貶善惡.如范仲淹謚號為文正公.33.“岳陽樓”四絕:滕子京修岳陽樓,范仲淹作記,蘇舜欽書寫,邵(sù)篆額(用篆字書寫的匾額)一時傳為四絕.(五)古代別稱:1.桑梓:家鄉(xiāng) 2.巾幗:婦女 3.須眉:男子4.鴻雁:書信 5.社稷:國家 6.汗青:史冊7.軒轅:祖國 8.“三尺”:法律9.謙稱:①自稱:愚、鄙、敞、卑、竊、臣、仆 ②帝王自稱:孤、寡、不谷 ③讀書人自稱:小生、晚生、晚學 ④其它:在下、小可、老朽、妾、老納等10.敬稱:①稱帝王:萬歲、圣上、圣駕、天子、陛下等 ②稱天子:殿下 ③稱將軍:麾下 ④稱對方或對方親屬:有令、尊、賢、仁.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稱呼對方的親屬.如令尊(對方的父親),令堂(對方的母親),令閫(kǔn)(對方的妻子),令兄(對方的哥哥),令郎(對方的兒子),令愛(對方的女兒);尊,用來稱對方有關的人或物.如尊上(稱對方的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稱對方父親),尊堂(對方的母親),尊親(對方親戚),尊駕(稱對方),尊命(對方的囑咐),。
6.六年級語文知識要點急
小升初語文知識積累一、多音字詞:1、她那像哄(hǒng)小孩似的話語,引得人們哄(hōng)堂大笑,隨后就一哄(hòng)而散了。
2、年邁的他穿著喪(sāng)服,為喪(sāng)葬費發(fā)愁,神情沮喪(sàng)、垂頭喪(sàng)氣。3、小明的爸爸每次出差(chāi)差(chà)不多都要出點差(ch?。╁e。
4、網里的魚拼命掙扎(zhá),魚刺扎(zh?。┢屏怂氖郑S意包扎(z?。┮幌拢]有太在意。5、他自己懶散,卻總是埋(mán)怨別人埋(mái)頭工作。
二、文學知識積累:1、“四大民間傳說”:《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臺》、《孟姜女》、《白蛇傳》。2、世界四大短篇小說巨匠:契訶夫、莫泊桑、馬克?吐溫、歐?亨利。
3、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黃瓊傳》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范曄《后漢書?班超傳》5、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后凋。 范曄《后漢書》6、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小已。
曹操《龜雖壽》7、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諸葛亮《后出師表》8、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誡子書》9、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北齊書?元景安傳》10、欲人不聞,莫若不言;欲人不知,莫若不為。
枚乘《上書諫吳王》小升初語文知識積累19一、多音字詞:1、盛(shèng)老師盛(shèng)情邀請我們同學去她家做客,并給我們每個人盛(chéng)飯夾菜,生怕我們吃不好。2、落地窗外面站著一個衣著寒傖(chen),語言傖(cāng)俗的人在吵架。
3、勇于創(chuàng)(chuàng)造的人難免會遭受創(chuàng)(chuāng)傷,但這傷過后就是幸福的微笑。4、“我是他的大伯(bó),不是他的大伯(bǎi)子,聽明白了嗎?”我生氣的問道。
5、“發(fā)瘧(yào)子就是患了瘧(nüè)疾,對嗎?”我小心翼翼地問醫(yī)生。二、文學常識積累:作家作品:(一)、古代作家: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代魯國人,思想核心是“仁”,《論語》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論”讀lún,擇也,選擇摘錄的意思。
墨子,名翟,春秋時代魯國人,墨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主張“兼愛”、“非攻”、“尚賢”、“節(jié)用”,著有《墨子》,今存53篇。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時代思想家,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著有《老子》一書,又名《道德經》,81篇。
(二)、作品: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論語》2、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論語》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4、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粨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wèi)靈公》6、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小升初語文知識積累20一、多音字詞1、看(kān)守大門的保安,是一個很愛學習的小伙子,當然也很喜歡看(kàn)小說,尤其是偵探小說。2、今天早上,銀行(háng)發(fā)行(xíng)鈔票,報紙刊登出了最新的行(háng)情介紹,提供給大家參考。
3、由于一次意外,他得了艾(ài)滋病,從此,他整天自怨自艾(yì),提不起精神。4、“《鴻門宴》是傳(zhuàn)記而不是傳(chuán)奇?!?/p>
聽了老師的話,小明才明白自己錯在哪里。5、那個叫荷(hé)花的姑娘,旁邊站著一位荷(hè)槍實彈的戰(zhàn)士,這場面很像是在演電影。
6、我興奮地對她說,她漲(zhǎng)了工資,可她卻漲(zhàng)紅著臉搖頭否認。二、二、文學常識積累:(1)、作家作者:孫子,名武,字長卿,春秋后期齊國人,著有《孫子》,一名《孫子兵法》,13篇,古代稱為“兵經”是我國第一部軍事著作。
孟子,名軻,字子輿,是繼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師。其核心思想是“仁義”,強調“民貴君輕”,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著有《孟子》一書。
(2)、文學作品: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顏淵》2、三軍可奪帥也,皮膚不可奪志也。
《論語?子罕》3、學而不思則妄,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4、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論語?述而》5、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論語?衛(wèi)靈公》6、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7、與朋友之交,言而有信。 《論語?學而》小升初語文知識積累21一、字詞:1、數學中的奇(jī)數是最奇(qí)妙的。
2、能用打紅的炮(pào)筒炮(bāo)羊肉和炮(páo)制藥材嗎?3、“請把這封信交給(gěi)團長,告訴他,前線的供給(jǐ)一定要有保障。”小戰(zhàn)士嚴肅地說。
4、“穿著干(gān)凈的衣服干(gàn)臟活,真有點不協調?!毙」媚锲财沧煺f。
5、礦下的巷(hàng)道與北京的小巷(xiàng)有點相似。二、文學常識積累:《孟子》:1、窮其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孟子?盡心上》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粱惠王下》3、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孫丑》4、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盡心上》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孫丑》6、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孟子?騰文公下》7、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孟子?魚。
7.六年級語文知識
第一題比較雜,如搭配不當/成分殘缺/重復累贅/語序不當/不合事理/表意不明/用詞不當/第二題 抒情 (表達方式分為敘述、描寫、說明、抒情、議論,表現手法有很多的)第三題①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蘇軾《中秋月> ② 服務在心,乘客為先 服務精益求精,車廂溫情永遠八聲甘州 公交車上望煙都霧市,我身如,困頓鐵皮籠。過天途地路,勾欄廣廈,顧盼迷宮。
轉瞬喧囂寂寞,搖蕩海潮中。馬達聲聊賴,目漸朦朧。
廂內生涯倦客,俱一程一駐,行色匆匆。計朝來暮去,何事不相同?問青云,飄浮千古,歸處看,還是夕陽紅。
驚鳴笛,推窗呼吸,漫漫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