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不卡福利网站|中文字幕在笑第一页|午夜福利中文字幕首页|久久精彩视频免费观看

  • <abbr id="lczsv"></abbr>
    <blockquote id="lczsv"></blockquote>

    <track id="lczsv"><table id="lczsv"><nobr id="lczsv"></nobr></table></track>
    • 語文文言文常識百度文庫

      2023-01-06 綜合 86閱讀 投稿:燕如軒

      1.高中語文文言文知識

      去百度文庫,查看完整內(nèi)容> 內(nèi)容來自用戶:李鳳琴 基礎(chǔ)課程教學(xué)資料《燭之武退秦師》知識點(diǎn)一、一詞多義“之” 1、公從之(代佚之狐的建議) 2、許之(人稱代詞,鄭文公) 3、將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詞) 4、子犯請擊之(秦國,代詞) 5、臣之壯也,猶不如人(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dú)立性) 6、鄰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dú)立性) 7、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dú)立性)“以”“而”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過也(連詞,表承接) 2、敢以煩執(zhí)事(介詞,拿) 3、越國以鄙遠(yuǎn)(連詞,表承接) 4、因人之力而敝之(連詞,表轉(zhuǎn)折) 5、以亂易整,不武(介詞,拿、用) “焉”1、子亦有不利焉(語氣詞)2、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副詞,何)3、朝濟(jì)而夕設(shè)版焉(兼詞,“于之”,在那里)4、將焉取之(疑問代詞,哪里)“其”1、以其無禮于晉(代詞,鄭國)2、君知其難也(代詞,這件事)3、吾其還也(表商量或希望語氣) 注:思考練習(xí)三中“若、說、辭、鄙、微”自己整理到積累本上。

      二、通假字 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通“矣”) 2、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通“供”,供給) 3、秦伯說(同“悅”) 4三、詞類活用 1372414二、通假字:蟹六跪而二螯222意動43。

      2.初中語文文言文文學(xué)常識表

      61-勸 1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賦少,三曰勸農(nóng)功 (勉勵,獎勵) 2時周瑜受使至番陽,肅勸權(quán)召瑜還(勸說) 63-卻 1相如因持壁卻立(退,退回) 2后秦?fù)糈w者再,李牧連卻之(使---退,擊退) 3卻之為不恭(拒絕,推卻) 4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還,再) 5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回頭) 6逢人漸覺鄉(xiāng)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但是、可是) 64-如 1坐須臾,沛公起如廁(到 ---去,往) 3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象,如同) 4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及,比得上) 5如能克諧,天下可定也(如果,假如) 6其如土石何(如----何,對<把>---怎么辦) 65-若 1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如,似,像) 2若入前為壽(你,你的,你們) 3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假如,如果) 4曾不若孀妻弱子(及,比得上) 5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若夫:用在一段話開頭,用以引起下文,有"象那---"的意思) 66-善 1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好事,好的行為) 2素善留侯張良(友好,親善) 3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擅長,善于) 5先主曰"善" (好,對) 7采儒墨之善,撮明法之要(優(yōu)點(diǎn)、長處)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 、處理好) 9善乃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喜歡、羨慕) 66-少 1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數(shù)量小,不多。

      這里為少數(shù)人。) 2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不足,缺少) 3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稍微) 4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少年,青年;年輕) 5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削減、減少) 6顯王左右素習(xí)知蘇秦,皆少之(瞧不起、輕視) 67-涉 1楚人有涉江者(渡過) 2驅(qū)中國士眾遠(yuǎn)涉江湖之間(進(jìn)入,到) 4涉獵:泛覽群書而不一定求其精 68-勝 1沛公不勝杯杓,不能辭(能承受,禁得起,能忍住) 2刑人如恐不勝(盡) 3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勝利,戰(zhàn)勝,取勝) 4一人之智力,不能勝天下欲得之者之眾(勝過,超過) 5予觀夫巴陵勝狀(優(yōu)美的,好的) 69-識 1相逢何必曾相識(懂得,認(rèn)識) 2鄙夫寡識(知識,見識) 3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記?。?70-使 1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派遣,命令) 2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使,讓) 3是時屈平既疏,不復(fù)在位,使于齊(出使) 4人皆得以隸使之(使喚) 5大王派一介之使至趙(使者) 6時周瑜受使至番陽(使命) 7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主使,指使) 8向使三國各愛其地(假使) 71-是 1覺今是而昨非(正確,認(rèn)為正確) 2是又在六國下矣(這個,這樣,這些) 3自信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ū硎究隙ㄅ袛啵?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是故,是以:因此) 5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是以:因此) 72-適 1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到……去) 2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女子出嫁) 3處分適兄意,那得自任專(順從,適合) 4從上觀之適與地平(恰好) 5適為虞人逐(剛才) 6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同“謫”,被流放) 73-書 1乃丹書帛曰"陳勝王"(寫,記下) 3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書信) 4家貧,無以致書以觀(書籍,書) 5拜送書于庭(國書) 74-孰 1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通"熟",仔細(xì))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誰,哪個) 3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孰與:與……比,哪一個更……) 75-屬 1衡少善屬文,游于三輔(連接,連綴) 2屬予作文以記之(通"囑"囑托) 6若屬皆且為所虜(等、輩) 7查明屬實(shí),事屬可行(系、是) 76-數(shù) 1眾數(shù)雖多,甚未足畏(數(shù)目,數(shù)量) 2每責(zé)一頭,輒傾數(shù)家之產(chǎn)(幾,幾個) 3則勝負(fù)之?dāng)?shù),存亡之理(命運(yùn)) 4數(shù)呂師孟叔侄為逆(列舉) 5范增數(shù)目項(xiàng)王(屢次) 6臣宜從,老不能,請數(shù)公子行日,以至?xí)x鄙軍之日北鄉(xiāng)自剄,以送公子(計算) 77-率 1率疲弊之卒,將數(shù)百之眾(帶領(lǐng),率領(lǐng)) 2六國互喪,率賂秦耶(全都,一概) 78-說 1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講) 2而聽細(xì)說,欲誅有功之人(言論,說法,主張) 3《師說》《捕蛇者說》(文體的一種) 4范增說項(xiàng)羽曰(勸說,說服) 5秦王不說(通"悅",高興) 79-私 1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私人的,自已的,與"公"相對)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愛) 3私見張良(私下,私密地) 4丹不忍以已之私,而傷長者之意(私利、私事) 5項(xiàng)王乃疑范增與漢有私,稍奪之權(quán)(私交、秘密的活動) 80-素 1十三能織素,十四學(xué)裁衣(白色的生絹) 4素善留侯張良(向來,一向) 6秦伯素服郊次,鄉(xiāng)師而哭(白色的,沒有文采的) 81-湯 1臣請就湯鑊(熱水,開水) 2臣侍湯藥,未曾廢離(湯藥) 3疾在腠里,湯熨之所及也(同"燙",用熱水焐) 5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湯湯:大水急流的樣子) 82-涕 1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眼淚) 2士皆垂淚涕泣(哭泣) 83-徒 1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同伙,一類人) 2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徒然,白白地) 3徒以吾兩人在也(只,不過) 4班白者多徒行(步行) 6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無傳焉(門人、弟子) 84-亡 1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逃亡,逃跑) 2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失去,丟失) 3今劉表新亡(死亡,死) 4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

      3.初中語文(文言文+常識)

      1.薄霧冥冥/日薄西山 (薄字的意思不相同)薄霧冥冥:薄báo(形)不濃;淡日薄西山:薄bó〈書〉(動)迫近擇其善者而從之/以咨諏善道 (善字是相同意思) 善shàn(形)良好:至若春和景明(景字是什么意思)“景”是景色的意思。

      征于色/未嘗稍降辭色 (征于色:表現(xiàn)在臉上。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現(xiàn)在顏色上。

      未嘗稍降辭色:但前輩(先達(dá))不曾把言辭放委婉些,把臉色放溫和些.)三顧茅廬/瞻前顧后 (三顧茅廬 顧:拜訪。 瞻前顧后 顧:回頭看)2.這個句子中成語用是對的朝鮮不顧世界各方堅決反對,再次進(jìn)行核實(shí)驗(yàn),在國際上引起了軒然大波.軒然大波解釋: 軒然:波濤高高涌起的樣子。

      高高涌起的波濤。比喻大的糾紛或亂子。

      出處: 唐·韓愈《岳陽樓別竇司直》詩:“軒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 例子: 沒想到這么點(diǎn)小事竟然引起這樣一場~。

      [用法] 用作貶義。多用于水面波浪;也可用于事件的發(fā)展;人群中或人物的心靈上;作品的情節(jié)發(fā)展沖突上。

      一般作主語、賓語。3.絕句和律詩有何區(qū)別? 絕句:中國詩體,是近體詩的一類。

      又稱截句、斷句、絕詩。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兩種。

      簡稱五絕、七絕,也偶有六絕。五言絕句首句以不入韻為常見,七言絕句首句以入韻為常見;五言絕句以仄起為常見,七言絕句以平起為常見。

      它源于漢及魏晉南北朝歌謠?!敖^句”這一名稱大約起于南朝。

      梁 、陳時,已較普遍地用絕句泛指四句短詩,其押韻平仄都較自由,或稱古絕句。唐以后盛行近體絕句,格律同于八句律詩中的前、后或中間四句。

      所以,唐人有的在詩集中把絕句歸于律詩。后來也有學(xué)者認(rèn)為絕句是截于律詩之半而成。

      律詩:中國近體詩的一種。格律嚴(yán)密。

      發(fā)源于南朝齊永明時沈約等講究聲律、對偶的新體詩,至初唐沈佺期、宋之問時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時期。律詩要求詩句字?jǐn)?shù)整齊劃一,每首分別為五言、六言、七言句,簡稱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較少見。

      通常的律詩規(guī)定每首8句。如果僅6句,則稱為小律或三韻律詩;超過8句 ,即10句以上的 ,則稱排律或長律。

      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詩,每2句成一聯(lián),計四聯(lián),習(xí)慣上稱第一聯(lián)為破題,第二聯(lián)為頷聯(lián)、第三聯(lián)為頸聯(lián)、第四聯(lián)為結(jié)句。每首的二、三兩聯(lián)(即頷聯(lián)、頸聯(lián))的上下句必須是對偶句。

      排律除首末兩聯(lián)不對外,中間各聯(lián)必須上下句對偶。小律對偶要求較寬。

      律詩要求全首通押一韻,限平聲韻;第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詩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間。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對,有“仄起”與“平起”兩式。

      另外,律詩的格律要求也適用于絕句。問題補(bǔ)充:另外,單句和復(fù)句有什么區(qū)別?單句與復(fù)句的區(qū)別如下: 1. 定義法 單句是由一個的詞或短語加上一定的語氣語調(diào)構(gòu)成的句子;復(fù)句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句組成的句子,組成復(fù)句的單句叫分句。

      復(fù)句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意義上密切相關(guān),結(jié)構(gòu)上互不包含的分句構(gòu)成的語言單位,叫復(fù)句。 分句與分句在結(jié)構(gòu)形式上互不包含,語義上不存在主謂、述賓、述補(bǔ)這類語法關(guān)系,而是因果、轉(zhuǎn)折、讓步、條件等關(guān)系分句可以是主謂句也可以是非主謂句。

      由定義我們可以得出結(jié)論:單句是一個句子,是由句子成分組成;復(fù)句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句子組成,各個分句之間都不能互為句子成分如: 對待失敗的態(tài)度應(yīng)該是:分析原因,總結(jié)教訓(xùn),找到正確的道路。時間是金錢,時間是生命 第一個是單句,是一個句子。

      “是”后面的部分看起來很長,但它不是獨(dú)立的分句,而是整個句子的賓語。后一個是復(fù)句,有兩個句子組成,兩個句子不能互為句子成分。

      2.抓主干法 &nbs, p; 對復(fù)雜的句子用定義法不好判斷 ,那么需要用抓主干法來區(qū)別。無論多么復(fù)雜的單句都可以縮成一個主謂短語或非主謂短語。

      而復(fù)句縮短后,成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主謂短語或非主謂短語。例如:當(dāng)你痛苦的時候,當(dāng)你高興的時候,當(dāng)你哭泣的時候,你應(yīng)該想到人生的意義。

      媽媽的病好了,大家都很高興。 第一個句子是單句,縮短后是一個主謂短語,這個短語是:你想到意義。

      后一個是復(fù)句,縮短后是兩個主謂短語:病好和大家高興。 3.外部標(biāo)志法 復(fù)句構(gòu)成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分句按照一定的次序直接組合起來,這種形式的復(fù)句沒有關(guān)聯(lián)詞語,可以用定義法和抓主干法來區(qū)分。

      另外一種借助關(guān)聯(lián)詞語 組合起來,一般來說這些關(guān)聯(lián)詞語是組成復(fù)句的標(biāo)志,但是出現(xiàn)關(guān)聯(lián)詞語的句子也不一定是復(fù)句。例如:“因?yàn)槲液煤脤W(xué)習(xí),所以我取得好成績”。

      “媽媽說:因?yàn)槟闶菍W(xué)生,所以你要好好學(xué)習(xí)”。 雖然這兩個句子都借助了關(guān)聯(lián)詞語,但是前一個是復(fù)句,后一個是單句。

      那么怎么區(qū)分呢?需要用關(guān)聯(lián)詞語法來區(qū)別。 4.關(guān)聯(lián)詞語法 如果關(guān)聯(lián)詞語法連接的是句子,那么這個句子是復(fù)句,如果關(guān)聯(lián)詞語連接的是句子成分,那么這個句子是單句。

      所以,“因?yàn)槲液煤脤W(xué)習(xí),所以我取得好成績”。這是個復(fù)句。

      關(guān)聯(lián)詞語連接的是兩個句子;“媽媽說:因?yàn)槟闶菍W(xué)生,所以你要好好學(xué)習(xí)”。 “因?yàn)槟闶菍W(xué)生,所以你要好好學(xué)習(xí)”做了說的賓語。

      關(guān)聯(lián)詞語連接句子做了句子成分。這個。

      4.文言文知識

      中文言文通假字 1、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論語十則》)說(yuè):通“悅”,愉快。

      2、誨女知之乎?……是知也。(《論語十則》) 女:通“汝”,你。

      知:通“智”,聰明。 3、扁鵲望桓侯而還走。

      (扁鵲見蔡桓公))還:通“旋”,回轉(zhuǎn),掉轉(zhuǎn)。 4、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

      (《扁鵲見蔡桓公》)齊:通“劑”。 5、擔(dān)中肉盡,止有剩骨。

      (《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

      (《樂羊子妻》)亡:通“無”。 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愚公移山》)亡:通“無”。 7、屏棄而不用,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

      (《為學(xué)》)屏:通“摒”。 8、對鏡帖花黃。

      ……火伴皆驚忙。(《木蘭詩》)帖:通“貼”。

      火:通“伙”。 9、無他,但手熟爾。

      (《買油翁》)爾:通“耳”,相當(dāng)于“罷了”。 10、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如夢令》李清照)爭:通“怎”。 11、路轉(zhuǎn)溪頭忽見。

      (《西江月》辛棄疾)見,通“現(xiàn)”。 才美不外見……(《馬說》)見:通“現(xiàn)”。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見:通“現(xiàn)”。

      12、滿坐寂然,無敢嘩者。(《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傷仲永》)扳:通“攀”,牽,引。

      14、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聰明。

      16、一厝逆東,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問渠那得清如許。(《觀書有感》)那:通“哪”,怎么。

      18、兩岸連山,略無闕處。(《三峽》)闕:通“缺”。

      19、昂首觀之,項(xiàng)為之強(qiáng)。(《閑情記趣》)強(qiáng):通“僵”,僵硬。

      20、儐者更道,從大門入。(《晏子故事兩篇》)道:通“導(dǎo)”,引導(dǎo)。

      21、縛者曷為者也?(《晏子故事兩篇》)曷:通“何”。 22、圣人非所與熙也。

      (《晏子故事兩篇》)熙:通“嬉”,開玩笑。 23、飾以玫瑰,輯以翡翠。

      (《買櫝還珠》)輯:通“緝”,連綴。 24、此何遽不為福乎?(《塞翁失馬》)遽:通“詎”,豈。

      25、……子黑子九距之。(《公輸》)距:通“拒”,擋。

      26、公輸盤詘,而曰……(《公輸》)詘:通“屈”,折服。 27、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核舟記》)有:通“又”。 28、左手倚一衡木。

      (《核舟記》)衡:通“橫”。 困于心,衡于慮。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衡:通“橫”,梗塞,這里指不順。 29、虞山王毅叔遠(yuǎn)甫刻。

      (《核舟記》)甫:通“父”。 30、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核舟記》)簡:通“揀”,挑選。 31、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

      (《唐雎不辱使命》)錯:通“措”。 32、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

      (《唐雎不辱使命》)倉:通“蒼”。 33、數(shù)至八層,裁如星點(diǎn)。

      (《山市》)裁:通“才”,僅僅。 34、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

      (《陳涉世家》)適:通“謫”。 35、為天下唱,宜多應(yīng)者。

      (《陳涉世家》)唱:通“倡”,倡導(dǎo)。 36、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

      (《陳涉世家》)以:通“已”。 37、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

      (《陳涉世家》)被:通“披”。 同舍生皆被綺繡。

      (《送東陽馬生序》)被:通“披”。 38、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馬說》)食:通“飼”,喂。 39、食之不能盡其材。

      (《馬說》)材:通“才”。 40、其真無馬邪?(《馬說》)邪:通“耶”,表示疑問,相當(dāng)于“嗎”。

      41、自余為僇人,……(《始得西山宴游記》)僇:通“戮”,遭到貶謫。 42、而游者皆暴日中。

      (《峽江寺飛泉亭記》)暴:通“曝”。 43、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 44、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曾:通“增”。 45、入則無法家拂士。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拂:通“弼”,輔佐。 46、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岳陽樓記》)具:通“俱”,全,皆。 47、屬予作文以記之。

      (《岳陽樓記》)屬:通“囑”。 48、饌酒食,持其貲去。

      (《越巫》)貲:通“資”,資財,錢財。 49、客問元方:“尊君在不?”(《陳太丘與友期》)不:通“否”。

      50、玉盤珍饈直萬錢。(《行路難》其一)直:通“值”。

      51、故患有所不辟也。(《魚我所欲也》)辟:通“避”,躲避。

      52、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魚我所欲也》)辯:通“辨”,辨別。

      53、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魚我所欲也》)得:通“德”,恩惠,這里是感激。 與:通“歟”,語氣詞。

      54、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魚我所欲也》)鄉(xiāng):通“向”,從前。

      55、欲信大義于天下。(《隆中對》)信:通“伸”。

      56、自董卓已來……(《隆中對》)已:通“以”。 57、小惠未徧,民弗從也。

      (《曹劌論戰(zhàn)》)徧:通“遍”,遍及,普及。 58、四支僵硬不能動。

      (《送東陽馬生序》)支:通“肢”。 59、雞棲于 (《君子于役》) :通“橛”,指為棲雞做的木架。

      初中文言文中的成語 第一冊 ·溫故知新:溫習(xí)舊的知識而得到新的認(rèn)識和體會。也指重溫歷史可以認(rèn)識現(xiàn)在。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十則》) ·不恥下問: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

      (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

      語文文言文常識百度文庫

      聲明:沿途百知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xué)習(xí)交流。若您的權(quán)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