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文化常識
1、捫參歷井仰脅息 《蜀道難》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贈衛(wèi)八處士》 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 《滕王閣序》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牛郎織女星 黃庭堅《二十八宿歌贈別無咎》:虎剝文章犀解角,食未下亢奇禍作。 藥材根氐罹斸掘,蜜蟲奪房抱饑渴。
有心無心材慧死,人言不如龜曳尾。 衛(wèi)平哆口無南箕,斗柄指日江使噫。
狐腋牛衣同一燠,高丘無女甘獨宿。 虛名挽人受實禍,累棋既危安處我。
室中凝塵散發(fā)坐,四壁矗矗見天下。 奎蹄曲隈取脂澤,婁豬艾豭彼何擇。
傾腸倒胃得相知,貫日食昴終不疑。 古來畢命黃金臺,佩君一言等觜觿。
月沒參橫惜相違,秋風(fēng)金井梧桐落。 故人過半在鬼錄,柳枝贈君當馬策。
歲晏星回觀盛德,張弓射雉武且力。 白鷗之翼沒江波,抽弦去軫君謂何。
二十八宿值日占風(fēng)雨陰晴歌訣: 春季: 虛危室壁多風(fēng)雨,若遇奎星天色晴, 婁胃烏風(fēng)天冷凍,昴畢溫和天又明, 觜參井鬼天見日,柳星張翼陰還晴, 軫角二星天少雨,或起風(fēng)云傍嶺行, 亢宿大風(fēng)起沙石,氐房心尾雨風(fēng)聲, 箕斗蒙蒙天少雨,牛女微微作雨聲。 夏季: 虛危室壁天半陰,奎婁胃宿雨冥冥, 昴畢二宿天有雨,觜參二宿天又陰, 井鬼柳星晴或雨,張星翼軫又晴明, 角亢二星太陽見,氐房二宿大雨風(fēng), 心尾依然宿作雨,箕斗牛女遇天晴。
秋季: 虛危室壁震雷驚,奎婁胃昴雨霖庭, 畢觜參井晴又雨,鬼柳云開客便行, 星張翼軫天無雨,角亢二星風(fēng)雨聲, 氐房心尾必有雨,箕斗牛女雨蒙蒙。 冬季: 虛危室壁多風(fēng)雨,若遇奎星天色晴, 婁胃雨聲天冷凍,昴畢之期天又晴, 觜參二宿坐時晴,井鬼二星天色黃, 莫道柳星云霹起,天寒風(fēng)雨有嚴霜, 張翼風(fēng)雨又見日,軫角夜雨日還晴, 亢宿大風(fēng)起沙石,氐房心尾雨風(fēng)聲, 箕斗二星天有雨,牛女陰凝天又晴. 占卜陰晴真妙訣,仙賢秘密不虛名, 掌上輪星天上應(yīng),定就乾坤陰與晴。
古意 (唐 )孟郊 河邊織女星,河畔牽牛郎 未得渡清淺,相對遙相望 秦觀的《鵲橋仙》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2、唐李白《游太山》詩之三:“平明登日觀,舉手開云關(guān)?!?《史記·司馬穰苴列傳》:“與莊賈約,旦日日中,會于軍門?!?/p>
《孔雀東南飛》有“晻晻黃昏后,寂寂人定初”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論語》:“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
李白《別氈帳火爐》詩:“離恨屬三春,佳期在十月?!?柳永《望 海 潮 》 重湖疊山巚清佳。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2.介紹一些古代文化常識
【古代常識】 下列哪個稱呼是表示“情投意合,友誼深厚的朋友”(莫逆之交) 古代所稱“不惑之年”是指(四十歲)注5 古代所稱“垂髫”只說女子(十三歲) 古代稱20歲的少年為(弱冠) 古代的“鼎”最初是一種(炊具) 古語所稱“按圖索驥”的驥是(良馬) 古代文人所稱的“懷袖雅物”是(扇) 古代科舉考試按順序排列需要經(jīng)過(鄉(xiāng)試會試院試殿試)注6 下列不屬于二十四史的史書的是(史通) 五岳之說自古就有,其中衡山被稱為(南岳)注7 古代地理所稱“陽”指的是(山南水北) 古人的“謚號”指的是(帝王所專用的稱號) 我國古代四大藝術(shù)是指(棋琴畫書) 人們所稱的“三伏”出現(xiàn)在農(nóng)歷的(六月) 下列屬于十二地支的是(午)注8 古人用“六畜興旺”形容家境繁榮,其中六畜指(豬馬牛羊犬雞) 左遷指的是(降官)注9 古代人所說的“寒舍”是指(自己的住房) “四書五經(jīng)”中的四書是(論語孟子中庸大學(xué)) 長城修建后關(guān)內(nèi)關(guān)外的說法中“關(guān)”指的是(山海關(guān)) 古代“上元節(jié)”是指(元宵節(jié))注10 古代“重陽節(jié)”是指(農(nóng)歷九月初九) 重陽節(jié)喝的是(菊花酒) 古語所稱“細軟”是指(錢財) 凌晨1:00至3:00古代稱為(丙夜) 古時的二更相當于現(xiàn)在的(1-3點) 在我國古代,下列哪個時段指現(xiàn)在的19:00-21:00( 黃昏) 我國農(nóng)歷把每月初一稱為(晦日) 【工藝建筑】 以下哪個是古代著名“唐三彩”工藝中的基本色彩之一(白色) 我國古代稱為“千年冰”的是(水晶) 我國古代稱為“吉金”的是(青銅) 關(guān)于白玉的是(水井) 我國被稱為“建筑業(yè)鼻祖”的是(魯班) 古人把硝石裝在竹筒里點燃,產(chǎn)生了火藥爆竹,最初用來( 驅(qū)散瘟疫,鎮(zhèn)妖避邪) 唐朝著名醫(yī)生孫思邈曾為四大放明之一(火藥)做出過卓越貢獻 東漢時期發(fā)明的“水排”作用在于(提高冶鐵質(zhì)量) 最早的手工藝品是(瓷器) 著名的“趙州橋”位于(河北省)。
3.古漢語常識
古 漢 語 常 識 (為文言翻譯10分題下細功夫?。┮?、古今異義詞1. 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今,行裝。
2. 夫人:古,那個人,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今,人的妻子。3. 師徒:古,軍隊士兵,如"寡君之師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師傅與徒弟。
4. 左右:古,動詞,調(diào)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詞,表示大約,不確定。5. 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帶甲五千人,將以致死";今,導(dǎo)致死亡。
6. 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7. 其次:古,進駐,如"余何面目以視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 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獸而食人";今,國家機關(guān)的管理工作。9. 象人:古,模仿人的形象,如"為其象人而用之也";今,很象人的樣子。
10.地方:古,土地方圓,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區(qū)域。11.東面:古,臉朝東,如"東面而視",今,東邊。
12.面目: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13.至于:古,到了,達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到。
結(jié)局,如"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到。
時候,如"至于今,郡之賢士大夫請于當?shù)?;今,表示另提一事。
14.大方:古,專家、學(xué)者,內(nèi)行的人,如"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今,對財物不計較,言談舉止自然。15以致:古,兩個詞,而招致,有動詞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今,用在下半句話的開頭,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結(jié)果,多指不好的結(jié)果。
16山東:古,崤山以東,如"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今,山東省。17非常:古,意外的變故,如"以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不尋常,作形容詞,如"非常之謀難于猝發(fā)";今,程度副詞。
18細說:古,小人的讒言,如"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今,詳細說明。19足下:古,對人的尊稱,如"再拜奉大將軍足下";今,腳下面。
20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無儲粟";今,形容頭腦簡單或缺乏經(jīng)驗。21人事:古,做官,如"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離合、境遇、存亡等情況。
22扶老:古,竹制手杖,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攙扶老人。23懷抱:古思想抱負,如"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nèi)";今,懷里抱著。
24縱情:古,驕傲,如"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今,盡情。25見機:古,看到細微的預(yù)兆,如"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今,看機會,看形勢,如"見機行事"。
26猖狂:古,狂放,不拘禮法,不含貶義,如"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今,肆無忌憚。27學(xué)者:古,求學(xué)的人,如"古之學(xué)者必有師";今,在學(xué)術(shù)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8從而:古,兩個詞,"從"是"跟從"的意思,"而"是連詞,如"吾從而師之";今,連詞,表示目的或結(jié)果。29眾人:古,一般人,如"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今,大家,很多人。
30不必:古,不一定,如"弟子不必不如師";今,不需要。31氣候:古,天氣,如"一日之內(nèi),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今,一定地區(qū)內(nèi)經(jīng)過多年觀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氣候情況,或比喻動向、情勢等。
32經(jīng)營:古,收藏,名詞,如"韓魏之經(jīng)營";今,動詞,計劃或管理。33可憐:古,可惜,如"楚人一炬,可憐焦土";今,對他人的不幸表示感謝憐憫。
34從事:隨從人員,名詞,如"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今,干某項事業(yè)。35其實:古,它的真相,如"自以為得其實";今,承上文轉(zhuǎn)折,表示所說的是實際情況。
36方丈:古,一丈見方,如"室僅方丈,可容一人";今,寺院的主持。37往往:古,到處,如"墻往往而是";今,相當于"每每""常常"。
38顏色:古,臉色,如"斷頭置城上,顏色不少變";今,色彩。39不行:古,不能走路,如"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今,不可以。
40成立:古,成人自立,如"零丁孤苦,至于成立";今,組織機構(gòu)等籌備成功,開始存在。41洗馬:古,太子的侍從官,如"尋蒙國恩,除臣子洗馬";今,給馬洗身。
42上報:古,報答皇恩,如"非臣隕首所能上報";今,向上級報告。43告訴:古,申訴苦衷,如"則告訴不許";今,說給人聽,使人知道。
44區(qū)區(qū):古,拳拳之情,如"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今,數(shù)量少,不重要。45辛苦:古,辛酸斯苦楚,如"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今,身心勞苦。
46僥幸:古,幸運,如"庶劉僥幸,保卒余年";今,企求非分,意外獲得成功。47成家:古,安家,如"莫如西歸,將成家而致汝";今,娶妻。
48少年:古,青年,如"吾與當俱少年,以為雖暫相別";今,少年兒童。49志氣:古,心志和氣力,如"毛血日益衷,志氣日益微";今,做成某事的決心和勇氣。
50強者:古,身體強壯的人,如"少而強者不可保";今,多指精神意志方面強的人。51錯置:古,相互交錯,如"嘉木異石錯置";今,放錯了地方。
52牢籠:古,包羅,如"漱滌萬物,牢籠百態(tài)";今,關(guān)住鳥獸的東西。53同歸:古,一樣的歸宿,如"則茫然而不違,昏然而同歸";今,一同回去。
54形容:古,形體容貌,名。
4.古漢語常識
一、什么是詞類活用 詞類活用是指某些詞按照一定的語言習(xí)慣在句中臨時改變了它的基本職能,充當了別的詞類這種語法現(xiàn)象。
詞類活用是從語法角度來說的,而不是從詞匯角度來談的。一般來說,一個詞的基本的語法功能是固定的,活用只是一種臨時性的功能,離開了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這種臨時性的功能就不存在了。
《荀子?勸學(xué)》:“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本渲小八笔苤鷦釉~“能”修飾,作謂語,由名詞活用為動詞,它的基本語法功能是作主語、定語、賓語,而本句中功能改變,成了別的詞類。
由于這種功能是臨時性的,離開了這種環(huán)境,活用就不存在了。發(fā)展到現(xiàn)代漢語,詞類活用就很少了。
詞類活用與詞的兼類不同,如《鄒忌諷齊王納諫》:“于是入朝見威王?!薄俺笔敲~,朝庭。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朝”是動詞“朝拜”。
詞的兼類是詞義引伸的結(jié)果,是一個詞所固有的。詞類活用是一個詞的臨時性的功能,是不固定的。
二、名詞、形容詞活用為一般動詞 (一)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 活用后既保留了名詞的意義,又具有動詞的功能。名詞活用為動詞后,譯為現(xiàn)代漢語,有的譯為述賓短語,[動+名]如: 后妃率九嬪蠶于郊,桑于公田。
《呂氏春秋?上農(nóng)》 子高曰:“微二子者,楚不國矣。” 《左傳?哀公十六年》 春申君死,而荀卿廢,因家蘭陵。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有的譯為狀中短語,([介+名]+動),如: 衛(wèi)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將法太子。
《史記?商君列傳》 上無衣,下無履,手弓而腰矢。 《聊齋志異.妖術(shù)》 不惟舉之于其口,而又筆之于其書。
韓愈《原道》 有的完全譯為動詞,如: 士為知己者用,女為悅己者容。 《報任安書》 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館。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吾不能以春風(fēng)風(fēng)人,以夏雨雨人。 《說苑?貴德》 (二)形容詞活用為一般動詞 活用后具有動詞的功能。
有的譯為狀中短語,[形+動],如: 敵人遠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徐珂《馮婉貞》 適自相公家來,相公厚我厚我。
明.宗臣《報劉一丈書》 夫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 《韓非子.說林》 有的完全譯為動詞,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此六子者,世之所高也。 《莊子?盜跖》 三、使動用法 (一)什么是使動用法 指主語使賓語施行謂語所表示的動作這種詞類活用現(xiàn)象。
譯為“使(讓,叫)……?!?齊威王欲將孫臏。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將”是名詞的使動用,齊威王想讓孫臏作將?!白鲗ⅰ边@個行為不是齊威王所發(fā)出的,而是齊威王讓孫臏發(fā)出的。
使動句與一般的主謂賓句式不一致。一般賓語是謂語動詞涉及的對象,使動句中賓語卻是動作的發(fā)出者;一般句中,謂語是陳述主語的,使動句中謂語卻是陳述賓語的。
使動句翻譯為主使賓動。使動用法,它用的是述賓短語的形式表達的是兼語式的內(nèi)容。
但它又與兼語式不一,兼語式中要出現(xiàn)使令性動詞:使、令、命等。使動句中無。
使動用法中,有的是由形容詞、名詞、動詞、數(shù)詞活用而來。由于原來的詞類不同,活用為使動詞時,它們所表示的意義也不完全相同。
(二)名詞的使動用法 主語使賓語成為(或產(chǎn)生)謂語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今楚強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愛也。
《史記?淮陰侯列傳》 楚交宗觚而失其政,魏相馮離而亡其國。 《韓非子?問田》 明主不官無功之臣,不賞不戰(zhàn)之士。
曹操《論吏士行能令》 專有名詞、名詞性的詞組也能活用為使動詞。如: 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劉豫我也。
胡銓《戊午上高宗封事》 公若曰:“爾欲吳王我乎?” 《左傳.定公十年》 方位名詞的使動用:主語使賓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按照作謂語的方位名詞所表示的方向發(fā)出動作。 故王不如東蘇子,秦必疑齊而不信蘇子矣。
《史記.蘇秦列傳》 驅(qū)之不前,卻之不止,左之不左,右之不右。 《韓非子?外右上》 筑室百堵,西南其戶。
《詩經(jīng)?小雅?斯干》 名詞用作使動詞,其后賓語也有省略的。 循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
《荀子?天論》 同一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還是使動詞,無形式上的區(qū)別。 智伯伐中行氏,并吞其地,豫讓背其主而臣智伯。
《淮南子?主術(shù)》 故以義則仲尼不服于哀公,乘勢則哀公臣仲尼。 《韓非子?五蠹》 (三)動詞的使動用 主語使賓語產(chǎn)生謂語動詞所具有的行為或動作,其中不及物動詞用如使動詞最為常見。
如: 大夫種、范蠡存亡越,霸勾踐,立功成名而身死亡。 《史?淮陰侯列傳》 公能出我,我必厚謝公。
《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臥赤子于天下之上而安。 賈誼《治安策》 予,天下之先覺者也,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
《孟子?萬下》 (虞卿請趙王曰)人之情,寧朝人乎,寧朝于人也?趙王曰:“人亦寧朝人耳,何故寧朝于人也?” 《戰(zhàn)國策?趙策四》 夫樂不過以聽耳,而美不過以觀目。 《國語?周語下》 1、使動雙賓語 動詞的使動用,不僅可以帶一個賓語,還可帶兩個賓語,一個賓語指人,一個指物。
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秋九月,晉侯飲趙盾酒。
《左傳.宣公二年》 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 。
5.文言文中的傳統(tǒng)文化常識
第一,學(xué)習(xí)文言文是繼承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途徑,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一些歷史知識、文學(xué)知識和社會生活知識,增強了解社會、認識事物的能力。
其次,古代漢語是現(xiàn)代漢語的基礎(chǔ),是“源”;現(xiàn)代漢語是古代漢語的繼承和發(fā)展,是“流”。兩者是同一種語言發(fā)展的不同階段,并不是兩種語言。文言文中的許多詞匯依然保存在現(xiàn)代漢語中。如清代文學(xué)家沈復(fù)《童趣》中的“明察秋毫”、“怡然自樂”、“龐然大物”等詞語,在現(xiàn)代漢語中仍在運用。所以,學(xué)習(xí)文言文,可以豐富我們的語言倉庫,提高語文水平。
文言文是古代的書面語體,但它來自古代漢語口語,現(xiàn)代漢語也來源于古代漢語口語,二者相同的地方是主要的,不同是次要的,所以不難學(xué),我們應(yīng)有學(xué)好文言文的信心。
怎樣學(xué)好文言文呢?學(xué)好文言文的關(guān)鍵在于培養(yǎng)語感。培養(yǎng)語感有“三要”:
一要熟讀背誦課文,目的是熟悉文言文的表達方式和語言習(xí)慣。誦讀是我國傳統(tǒng)的學(xué)習(xí)方法,俗語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文言文語言簡潔、典雅,是學(xué)習(xí)語言的好材料。許多大作家的語言功底深厚,就是得益于對古文的熟讀背誦。如:巴金十二三歲能將《古文觀止》倒背如流,吳晗十三歲以前背完了《三字經(jīng)》。
二要自己用心領(lǐng)悟,目的是把“言”和“意”融為一體,見“言”而知“意”。如何做到這一點呢?上面說過,文言文和現(xiàn)代文一脈相承,許多詞語、語義是相通的。如“陳太丘與友期行”(《陳太丘與友期》)中的“期”,是“約定”的意思,這與現(xiàn)代漢語中“不期而遇”的“期”的含義是一致的。再如“不能名其一處”(《口技》)中的“名”字,與現(xiàn)代漢語中“莫名其妙”的“名”的意思也是相通的,都是“說出”的意思。用心領(lǐng)悟,就能做到見“言”知“意”,這對學(xué)習(xí)文言文是非常重要的。
三要主動積累詞匯,目的是掌握文言文的表達工具。如對通假字的理解,對“之”、“其”、“以”等虛詞用法的了解,詞語含義的古今變化等等。
邊學(xué)習(xí)邊總結(jié),不斷積累,就能掌握規(guī)律。掌握了規(guī)律,學(xué)好文言文就容易多了。
學(xué)習(xí)文言文并不難,只要我們樹立信心,掌握規(guī)律,循序漸進,是能達到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目標的,這個目標就是:能閱讀淺易文言文。
6.古代文學(xué)常識知多少
1.古代神話? 中國古代神話名篇有:女媧補天、后羿射日、精衛(wèi)填海、盤古開天辟地、黃帝戰(zhàn)蚩尤等。
? 2.先秦文學(xué)? (1)儒家經(jīng)典。? “五經(jīng)”指《詩經(jīng)》、《尚書》、《禮記》、《易經(jīng)》、《春秋》。
? “六經(jīng)”又稱六藝,在“五經(jīng)”后增加《樂》。? “四書”指《論語》、《孟子》、《大學(xué)》、《中庸》。
? (2) 歷史散文有《左傳》、《戰(zhàn)國策》、《國語》?!豆攘簜鳌贰ⅰ蹲髠鳌?、《公羊傳》同為解說《春秋》的三傳。
? (3)《詩經(jīng)》本只稱《詩》,后又以“詩三百”為代稱。著名篇目有《關(guān)雎》、《伐檀》、《碩鼠》、《七月》。
《詩經(jīng)》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錄了從周初到春秋時期的詩歌305篇,分為“風(fēng)”、“雅”、“頌”三大類,開創(chuàng)了我國古代詩歌創(chuàng)作的現(xiàn)實主義的優(yōu)秀傳統(tǒng)。? (4)老子,李耳,字伯陽,又名老聃,后人稱其為“老子”。
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xué)家和思想家,道家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世界文化名人。相傳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關(guān)寫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經(jīng)》,又稱《道德真經(jīng)》、《老子》、《老子五千文》,書中含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老子因此被尊為“中國哲學(xué)之父”。
? (5) 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稱尼父、圣父,魯國人,儒家創(chuàng)始人。主要言論及思想被輯為《論語》,有20篇,各取篇中開頭二字為篇名,如《學(xué)而》、《為政》等。
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6)左丘明,魯國史官。
主要作品有《左傳》,又名《左氏春秋》。《曹劌論戰(zhàn)》等選自此書。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歷史散文,記載春秋時期的史實,富有文學(xué)性。? (7)孟子,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儒家代表人物,世稱亞圣。
書由其弟子編輯。主要言論及思想被輯為《孟子》,共7篇,各取篇中開頭字為篇名,如《梁惠王》、《公孫丑》、《告子》等。
記載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論。孟子長于論辯,善用比喻,對后世議論性散文的發(fā)展影響較大。
? (8)列子,名御寇(圉寇),道家前輩。主要作品有《列子》,又名《沖虛真經(jīng)》。
《愚公移山》出于此書。? (9)莊子,名周,世稱南華真人,道家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有《莊子》,又名《南華經(jīng)》,現(xiàn)存33篇。屬諸子哲理散文,具有濃厚的浪漫色彩,對后世文學(xué)有很大影響。
? (10)荀子,名況,字卿。后避漢宣帝劉詢諱,改稱孫卿。
主要作品有《荀子》,其中《勸學(xué)篇》、《天論》等最具代表性;另作《賦篇》,對漢賦的興起有所影響。他建立了以儒家思想為主體,又兼采法家和其他各家學(xué)說的思想體系。
韓非、李斯都是他法治思想的繼承者,屬諸子哲理散文。? (11) 韓非,法家集大成者。
主要作品有《韓非子》,全書55篇。《扁鵲見蔡桓公》、《五蠹》、《南郭處士》等都出于此書,屬諸子哲理散文,先秦法家的代表著作。
? (12)呂不韋,秦相,集合門客編成《呂氏春秋》。主要作品有《呂氏春秋》,又名《呂覽》,共160篇。
《察今》、《察傳》等出于此書,收入諸子哲理散文,雜家的代表著作。? (13)屈原,名平。
我國第一位愛國主義、浪漫主義詩人,開創(chuàng)楚辭新詩體,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包括《山鬼》、《國殤》等11篇)、《天問》、《九章》(包括《涉江》、《哀郢》、《橘頌》等9篇)。
西漢劉向編成《楚辭》一書,以屈作為主。因具有濃厚的楚國地方色彩,故稱“楚辭”,后世稱這種詩體為“楚辭體”、“騷體”,開創(chuàng)了我國詩歌浪漫主義傳統(tǒng)。
《離騷》和《詩經(jīng)》中的《國風(fēng)》并稱“風(fēng)騷”,成為“文學(xué)”的代名詞。? (14)《戰(zhàn)國策》33篇。
西漢劉向根據(jù)史料編定,屬國別體史書,歷史散文,主要記載戰(zhàn)國時期謀臣策士游說諸侯或相互論辯時提出的政治見解和斗爭策略,以及他們的政治活動,對后世散文和辭賦的創(chuàng)作有很大影響。? 3.兩漢文學(xué)? (1) 賈誼,又稱賈生,賈長沙,賈太傅。
主要作品有《新書》。另有《吊屈原賦》等賦,開“史論”之先河,其賦上承楚辭下啟漢賦,影響很大。
? (2)劉安,封淮南王。主要作品有《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
“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故事出于此。? (3) 司馬遷,字子長,別稱太史公,簡稱史遷,與司馬光并稱“史界兩司馬”,與班固并稱“班馬”。
主要作品有《史記》,又名《太史公書》,全書130篇,包括12本紀、8書、10表、30世家、70列傳。《史記》是歷史散文,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開創(chuàng)本紀、世家、列傳、表、書五種體例,被譽為“實錄、信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學(xué)“雙璧”之一,前“三史、四史”之首。
? (4)班固,字孟堅,扶風(fēng)安陵(今陜西咸陽市東北)人,“班馬”之一,主要作品有《漢書》。開創(chuàng)斷代的紀傳體史書體例,前“三史、四史”之一。
? (5)樂府民歌和賦樂。樂府原為漢代音樂機關(guān)所搜集的詩,賦是我國古代韻文和散文的綜合體。
主要淬的作品有《陌上?!?、《上邪》、《十五從軍征》、《孔雀東南飛》,前四者見宋代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后者最早見于南朝徐陵編纂的《玉臺新詠》?!犊兹笘|南飛》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敘事詩,是漢樂府敘事詩發(fā)展的高峰,與《木蘭詩》合稱“樂府雙璧”。
? 4.魏晉南北朝文學(xué)? (1)“三。
7.古代文化常識歌訣
三皇五帝古中國,六合八荒定九州。
炎黃二帝華夏肇,承天景命行禪讓。土社谷稷有江山,左昭右穆建宗廟。
犧牲玉帛弗敢加,三牲總稱牛羊豬。少牢無牛諸侯祭,謁廟家祭祖道禊。
夏商周朝立宗法,公侯伯子男五爵。妻生嫡子妾生庶,嫡承王爵庶分封。
卿士大夫治一方,男臣女妾本奴隸。借貸傅別明債權(quán),質(zhì)劑買賣立契約。
奴隸牛馬質(zhì)長券,兵器珍異劑短契。庶人黎民是百姓,布衣黔首成編戶。
巫醫(yī)樂師和百工,褐夫韋帶身貧賤。褒衣博帶儒生裝,夷蠻戎狄看左衽。
春朝秋覲是定期,小聘年年大夫去。大聘派卿去代勞,五年躬親見天子。
古代朝儀有講究,南面天子北面臣。折腰膜拜心敬仰,稽首九拜最隆重。
作揖空首君還禮,揖讓拱手賓主間。褒拜再拜言兩次,平輩等職作頓首。
虛左待客有規(guī)矩,長跪莊重莫箕踞。坐西面東最尊貴,坐北向南是次位。
坐南面北位不高,最下坐東面西侍。愚鄙卑敝仆竊微,伏惟隕首結(jié)草謹。
家大舍小令外人,謙恭有禮受教化。殷序周庠到太學(xué),三教九流出圣人。
國子監(jiān)歸祭酒管,博士教授是學(xué)官。三綱定位君父夫,五常仁義禮智信。
孝悌忠義樹家風(fēng),齊家治國平天下。初度襁褓孩提幼,總角垂髫笑晏晏。
九齡黃口學(xué)指數(shù),幼學(xué)十歲習(xí)句讀。金釵豆蔻女兒家,十五及笄已成年。
束發(fā)志學(xué)男十五,弱冠成人到二十。取字方便平輩稱,厭惡他人直呼名。
顯示志趣號敬意,郡望籍貫不忘本。齋名官爵可兼稱,建功立業(yè)蔭后人。
剖符丹書不擔(dān)憂,察舉征辟被選薦。氏明貴賤姓別婚,烏紗深衣科舉得。
《論語》《大學(xué)》加《孟子》,“四書”《中庸》要牢記?!对姟贰稌贰抖Y》《易》帶《春秋》,儒家五經(jīng)影響深。
找到《樂經(jīng)》全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會。童生院試考秀才,生員第一稱案首。
鄉(xiāng)試秋闈出舉人,舉人還數(shù)解元棒。會試春闈考貢士,院鄉(xiāng)會殿層層考。
殿試皇帝來策問,殿試揭曉傳臚儀。金榜題名入仕途,進士及第分三甲。
一甲三人稱鼎甲,狀元榜眼加探花。二甲三甲各若干,兩甲第一曰傳臚。
連中三元人不多,同榜進士皆同年。脫褐易赭入班列,銀魚緋衣證身份。
吏部考功明陟鐫,封賞除授拜官職。升遷拔擢進加官,轉(zhuǎn)遷徙改出調(diào)職。
兼領(lǐng)行攝署假權(quán),一官兩職人能干。左遷貶謫竄放降,罷黜奪免回桑梓。
閭閻什伍到里甲,徭役丁稅輸朝廷。北門南牙分曹治,北省南臺設(shè)掾吏。
三省六部職責(zé)清,中書門下尚書省。草擬詔旨中書令,中書舍人侍郎下。
審核詔書黃門監(jiān),黃門侍郎給事中。詔命執(zhí)行尚書令,左右仆射做副手。
吏部天官管文官,戶部地官收賦稅。禮部春官看典章,祭祀科舉加外交。
兵部夏官選武官,軍餉錢糧戶部給。刑部秋官掌法律,刑獄訴訟他決斷。
工部冬官興土木,屯田水利工程多。單門雙戶建房屋,堂前室后東西閣。
序牖北向開窗戶,東阼西階連廂榭。宗廟皇宮觀闕高,禍起蕭墻是內(nèi)亂。
接遇賓客大鴻臚,將作大匠建宮廟。手工制造大司空,司馬太尉主邦政。
租稅錢谷大司農(nóng),均輸鹽引創(chuàng)收支。大理市卿平冤案,按察采訪糾善惡。
皇帝顧問大學(xué)士,記錄言行起居注。諫官保氏文王創(chuàng),規(guī)勸皇帝拾遺責(zé)。
禁宮守衛(wèi)執(zhí)金吾,翰林院里庶吉士。刺史別駕乘傳車,郡守俸祿二千石。
郡縣督郵做佐吏,太子洗馬侍東宮。僚屬從事經(jīng)略使,侍中侍郎樞密使。
宦海沉浮經(jīng)歷過,乞身告老歸故里。解官致仕乞骸骨,請老移疾是婉辭。
不祿而卒填溝壑,活受封賞死得贈。人去有謚顯褒貶,不論官謚和私謚。
天子身殂山陵崩,皇后殯天諸侯薨 。尊號廟號加謚號,東宮踐祚要改元。
肇始建元漢武帝,年號干支來紀年。甲乙丙丁戊己庚,天干還有辛壬癸。
十二地支從子始,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后跟隨,干支紀年立春起循環(huán)組合一甲子,度日如年最難熬。
朔朏望晦看月相,夜半雞鳴到平旦。日出食時升隅中,日中日昳到晡時。
日入黃昏人定后,三更五鼓又一天。日旬月期滿一年,元日新春換桃符。
上元燈節(jié)吃元宵,寒食清明思先人。端午龍舟吊屈原,七夕乞巧望鵲橋。
中秋月圓多思念,重陽登高菊花酒。春分社日祈豐收,除夕守歲又一年。
人生苦短悲遲暮,而立不惑倏忽間。五十半百知天命,六十耳順稱花甲。
七十古稀懸車年,八十耄耋過傘壽。百歲高壽是期頤,雙稀雙慶世難有。
殮窆攢宮葬死者,近親斬衰穿三年。齊衰如期穿一年,大功九月小功五。
緦麻五服禮最輕,袒免奔喪五服外。五聲八音十二律,黃鐘大呂演宮調(diào)。
傳統(tǒng)文化包羅廣,細細品讀巧記誦。
8.河神 古代文化常識
河神常指黃河水神,是中國古代漢族民間最有影響的河流神,殷王朝建立以后,對河神的祭祀極為重視,
建立河神廟,春秋戰(zhàn)國時地方性的河流崇拜十分活躍?!妒酚洝し舛U書》:及秦共天下,令調(diào)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水曰河,調(diào)臨晉。州《舊唐書·禮儀志四》:(唐玄宗天寶六載)河讀封靈源公?!端沃尽ざY志八》:仁宗康定元年,沼封河讀為顯圣靈源王?!对贰ろ樀奂o》:至正十一年加封河讀神號靈源神佑宏濟王。
河神的稱呼叫河伯,即常說的河伯;河伯名馮夷(或作冰夷,無夷),始見于《莊子》、《楚辭》、《山海經(jīng)等》。又《文選》李善注以川后為河伯,《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以禹強為河伯。
《重修緯書集成》卷六《龍魚河圖》:河姓公名子,夫人姓馮名夷君。河伯姓呂名公子,夫人姓馮名夷。上古圣賢處所記曰:“馮夷者,弘農(nóng)華陽人也,在廢關(guān)提道里住,服八石,得水仙,為河伯。
《神異經(jīng)·西荒經(jīng)》:西海水上有人乘白馬,朱鬣白衣玄冠;從十子童子,馳馬西海水上,如飛如風(fēng),名日河伯使者。
《真靈位業(yè)圖》:太清右位,河伯(是得道之人所補)《酉陽雜俎·前集》卷一四:河伯人面,乘兩龍,一日冰夷,一日馮夷,又回人面魚身?!督饏T》言,一名馮循(一作修);《河圖》言,姓品名夷;《穆天子傳》言無夷;《淮南子》言馮遲;《圣賢記》言,服八石,得水仙,《抱樸子》曰,八月上庚日溺河。
《歷代神仙通鑒》卷二;冰夷一名馮夷,人面蛇身,控鄉(xiāng)提首人,嘗入華陰服入石,得凌波泛水之道。北居陽汗陵門之山,與蜚廉互相講術(shù)。初探從極之淵,深入三面仍,師玄冥大人學(xué)混沌之法。起而見有神鳥吸水灑空,施化為雨水。冰夷及置食水濱,時時招引,習(xí)熟為伴,可置懷袖,名曰商羊,是烏生于有巢氏,特采雨露之精,能大能小,吸則勃海可枯,施則高原可沒。(按:助量尤與黃帝作戰(zhàn)。)
《歷代神仙通鑒》卷一五:黃河、澄清尊神河伯。
其外河神還有河候。
《真靈位業(yè)圖》:太清右位:河候。
《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二七引《滑縣志》河候調(diào)在縣南一里。漢東郡河決,太守三尊以身填之,水乃卻。及卒,民為立河候詞把之。
地方性的河神還有河陰圣后
《續(xù)文獻通考·群把考》三:金世宗大定二十七年正月,加鄭州河陰縣黃河神號田昭應(yīng)順濟圣后,賜廟額靈德善利。尚書省奏言:鄭州河陰縣圣后廟,前代河水為患,屢禱有應(yīng),嘗加封號,廟額。今因禱祈,河遂安流,乞加褒贈。帝從其清,特加號賜額,歲委本縣長官春秋致祭。
河神陳平
《月令廣義·歲令一》:河神即漢相國陳平?!度淘戳魉焉翊笕肪矶汉幼x,漢陳平也。唐始封二字公,來加四字公,圣朝加封四字王,號“靈源弘濟王”。
河神泰逢氏
《歷代神仙通鑒》卷一:時有泰逢氏居于和山,是山曲回五重,實惟河之九都。泰逢好游,出駕文馬,出入有光,能動天地之氣,致興云雨。民稱之曰吉神,一曰沒為河神。
金龍四大王
《清朝文獻通考·群把考》二:順治三年敕封顯佑通濟之神。臣等謹案:《會典》載;神謝姓名緒,浙人,行四,讀書金龍山。明景泰間建廟沙灣。蓋崇把已久。至是加封。廟祖宿遷,從河臣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