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運動會急救知識
預防抽筋的方法: 1. 2.長時間運動之前、中、后,皆須有足夠的水份和電解質的補充。
3.在日常飲食中攝取足夠的礦物質(如鈣、鎂)和電解質(如鉀、鈉)。礦物質的攝取可從牛奶、優(yōu)格、綠色葉類蔬菜等食物中攝取,電解質可從香蕉、柳橙、芹菜、天然食物等或一些低糖的飲料中獲得。
4.不穿太緊或太厚重的衣服從事運動或工作。 5.運動前檢查保護性的貼扎、護套、鞋襪是否太緊。
6.運動前做充足的準備運動和伸展操。 7.冷天運動后須做適當的保溫,如游泳后應立即將泳衣?lián)Q起,穿上保暖的衣物。
8.以放松的心情從事運動或工作。 9.晚上睡覺時易抽筋者,在睡覺前需做一些伸展操,由其是易抽筋的部位的伸展。
10.不做過度的練習。 11.運動前對易抽筋的肌肉做適當的按摩。
在抽筋的處理方法上,可分為兩部份,一為急性期的臨時處理,一為治本的處理。在急性期,也就是抽筋發(fā)生時的處理,患者需即刻休息,對抽筋的部位輕輕按摩,并將抽筋部位的肌肉輕輕拉長,因當你將肌肉拉長時,會使肌腱的張力增加,當張力達到某一強度時,神經會將沖動傳至大腦,大腦為了避免肌腱受傷會釋放訊息放松抽筋的肌肉。
拉長肌肉時不可用力過猛,以免拉傷肌肉造成二次傷。短時間的肌肉抽筋經過處理后即可回到比賽場,但再次發(fā)生的可能性仍很高。
若肌肉抽筋的時間很長,則可使用熱敷或冷敷的辦法來減輕疼痛,或局部的噴灑或擦一些松筋止痛的藥水或藥膏也很有效。萬一很容易再次發(fā)生抽筋,則需考慮肌肉是否過度疲勞、或脫水,前者則必須停止活動休息,后者則需補充水份和電解質。
發(fā)生抽筋者必須先了解自己的一些〃歷史〃,例如了解飲食的習慣、平日運動(工作 )量對自己產生的壓力量、抽筋的部位、發(fā)生抽筋時的天氣狀況等,摔角、自由車、或劍 術選手所發(fā)生抽筋的原因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因此經從事的運動種類也是找出抽筋原因所須了解的項目。將所有的了解綜合后,找出抽筋的原因,針對原因做預防改善,方能解決抽筋的問題。
若你經常性的發(fā)生抽筋,又找不出原因 ,那你則須小心處理,請教醫(yī)生做徹底的檢查,因抽筋可能是一些血管疾病、糖尿并或神經系統(tǒng)疾病的癥狀。 遇到了急癥病人,采取什么樣的體位好?用哪些搬運方法轉送安全?途中應注意什么問題?這些都是應該了解的。
一般說來,對急癥病人,應該以平臥為好,使其全身舒展,上下肢放直。再根據不同的病情,作一些適當的調整。
如高血壓腦出血病人,頭部可適當墊高,減少頭部的血流,昏迷者,可將其頭部偏向一側,以便嘔吐物或痰液污物順著流出來,不致吸入;再如對外傷出血處于休克狀態(tài)的病人,可將其頭部適當放低些;至于心臟病患者出現心力衰竭、呼吸困難者可采取坐位,使呼吸更通暢。 當把病人從床上拾到擔架上時,動作應該輕柔協(xié)調,盡量減少病人的勞累和痛苦。
對于各種外傷病人,在搬動時要注意對傷處的保護,如骨折的肢體應有人專門扶持,脊椎骨折時要使其背部保持平穩(wěn);頭部顱腦外傷者,要有人專門包頭避免晃動。 抬擔架上下樓梯時,應當盡量保持水平位置。
在轉送途中,對于危重病人應當嚴密注意其呼吸、脈搏清理、通暢呼吸道。天氣寒冷時,應注意病人的保溫,可就地取材,以毛巾、大衣或被子包蓋好病人身體,令其安靜休息;如衣服受濕時,有條件時應盡快換上干衣服. 到了醫(yī)院后,應介紹病人的病情以及救治情況,供醫(yī)生參考。
在這里應當指出的是盡量不要用拖拉機轉運傷病員。因為拖拉機的噪聲大易引起大腦皮層功能紊亂,對于破傷風、腦炎、妊娠子癇等病人,可以引起抽搐。
人工呼吸方法很多,有口對口吹氣法、俯臥壓背法、仰臥壓胸法,但以口對口吹氣式人工呼吸最為方便和有效。 1.口對口或(鼻)吹氣法 此法操作簡便容易掌握,而且氣體的交換量大,接近或等于正常人呼吸的氣體量。
對大人、小孩效果都很好。 操作方法: (1)病人取仰臥位,即胸腹朝天。
(2)救護人站在其頭部的一側,自己深吸一口氣,對著傷病人的口(兩嘴要對緊不要漏氣)將氣吹人,造成吸氣。為使空氣不從鼻孔漏出,此時可用一手將其鼻孔捏住,然后救護人嘴離開,將捏住的鼻孔放開,并用一手壓其胸部,以幫助呼氣。
這樣反復進行,每分鐘進行14-16次。 如果病人口腔有嚴重外傷或牙關緊閉時,可對其鼻孔吹氣(必須堵住口)即為口對鼻吹氣。
救護人吹氣力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一般以吹進氣后,病人的胸廓稍微隆起為最合適。
口對口之間,如果有紗布。則放一塊疊二層厚的紗布,或一塊一層的薄手帕,但注意,不要因此影響空氣出入。
2.俯臥壓背法 此法應用較普遍,但在人工呼吸中是一種較古老的方法。由于病人取俯臥位,舌頭能略向外墜出,不會堵塞呼吸道,救護人不必專門來處理舌頭,節(jié)省了時間(在極短時間內將舌頭拉出并固定好并非易事),能及早進行人工呼吸。
氣體交瘓量小于口對口吹氣法,但搶救成功率高于下面將要提到的幾種人工呼吸法。目前,在搶救觸電。
溺水時,現場還多用此法。但對于孕婦、胸背部有骨折者不宜采用此法。
操作方法: (1)傷病人取俯臥、位,即胸腹貼地,腹部可微微墊高,頭偏向一側,。
2.運動會的醫(yī)療常識,急救急救
1,可以用創(chuàng)口貼,因為創(chuàng)口貼可以防止因酒精被洗掉后的細菌再次感染
2,不去醫(yī)院首先你要確保你自己能無菌的換藥,去買幾個一次性的無菌換藥碗,一瓶碘伏,一些一次性換藥鑷子,一些無菌的棉球要確保在高壓消毒失效日期前,否則沒用,或者是無菌的棉簽,在加上一些無菌紗布,幾卷繃帶,換的時候先在換藥碗里倒點碘伏,然后泡點棉球,然后在泡幾塊紗布,首先用棉球消毒,然后用鑷子夾住你泡的紗布蓋在傷口上 蓋一塊夠了 然后在蓋2快沒有泡過的,不要用手去碰,最后綁上繃帶或貼上膠布 一天一次。另外口服點抗生素把 頭孢2代就可以了3,碘伏,棉球,紗布綁帶,頭孢4,跑步后如果大量出汗就喝點鹽水,鹽水喝的只要不是感覺特別咸就行了,沒有什么嚴格的規(guī)定,如果跑完步后出現了低血糖現象就可以放點葡萄糖,比例沒有什么嚴格的,合自己的口味就行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3.運動會急救知識
預防抽筋的方法: 1. 2.長時間運動之前、中、后,皆須有足夠的水份和電解質的補充。
3.在日常飲食中攝取足夠的礦物質(如鈣、鎂)和電解質(如鉀、鈉)。礦物質的攝取可從牛奶、優(yōu)格、綠色葉類蔬菜等食物中攝取,電解質可從香蕉、柳橙、芹菜、天然食物等或一些低糖的飲料中獲得。
4.不穿太緊或太厚重的衣服從事運動或工作。 5.運動前檢查保護性的貼扎、護套、鞋襪是否太緊。
6.運動前做充足的準備運動和伸展操。 7.冷天運動后須做適當的保溫,如游泳后應立即將泳衣?lián)Q起,穿上保暖的衣物。
8.以放松的心情從事運動或工作。 9.晚上睡覺時易抽筋者,在睡覺前需做一些伸展操,由其是易抽筋的部位的伸展。
10.不做過度的練習。 11.運動前對易抽筋的肌肉做適當的按摩。
在抽筋的處理方法上,可分為兩部份,一為急性期的臨時處理,一為治本的處理。在急性期,也就是抽筋發(fā)生時的處理,患者需即刻休息,對抽筋的部位輕輕按摩,并將抽筋部位的肌肉輕輕拉長,因當你將肌肉拉長時,會使肌腱的張力增加,當張力達到某一強度時,神經會將沖動傳至大腦,大腦為了避免肌腱受傷會釋放訊息放松抽筋的肌肉。
拉長肌肉時不可用力過猛,以免拉傷肌肉造成二次傷。短時間的肌肉抽筋經過處理后即可回到比賽場,但再次發(fā)生的可能性仍很高。
若肌肉抽筋的時間很長,則可使用熱敷或冷敷的辦法來減輕疼痛,或局部的噴灑或擦一些松筋止痛的藥水或藥膏也很有效。萬一很容易再次發(fā)生抽筋,則需考慮肌肉是否過度疲勞、或脫水,前者則必須停止活動休息,后者則需補充水份和電解質。
發(fā)生抽筋者必須先了解自己的一些〃歷史〃,例如了解飲食的習慣、平日運動(工作 )量對自己產生的壓力量、抽筋的部位、發(fā)生抽筋時的天氣狀況等,摔角、自由車、或劍 術選手所發(fā)生抽筋的原因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因此經從事的運動種類也是找出抽筋原因所須了解的項目。將所有的了解綜合后,找出抽筋的原因,針對原因做預防改善,方能解決抽筋的問題。
若你經常性的發(fā)生抽筋,又找不出原因 ,那你則須小心處理,請教醫(yī)生做徹底的檢查,因抽筋可能是一些血管疾病、糖尿并或神經系統(tǒng)疾病的癥狀。 遇到了急癥病人,采取什么樣的體位好?用哪些搬運方法轉送安全?途中應注意什么問題?這些都是應該了解的。
一般說來,對急癥病人,應該以平臥為好,使其全身舒展,上下肢放直。再根據不同的病情,作一些適當的調整。
如高血壓腦出血病人,頭部可適當墊高,減少頭部的血流,昏迷者,可將其頭部偏向一側,以便嘔吐物或痰液污物順著流出來,不致吸入;再如對外傷出血處于休克狀態(tài)的病人,可將其頭部適當放低些;至于心臟病患者出現心力衰竭、呼吸困難者可采取坐位,使呼吸更通暢。 當把病人從床上拾到擔架上時,動作應該輕柔協(xié)調,盡量減少病人的勞累和痛苦。
對于各種外傷病人,在搬動時要注意對傷處的保護,如骨折的肢體應有人專門扶持,脊椎骨折時要使其背部保持平穩(wěn);頭部顱腦外傷者,要有人專門包頭避免晃動。 抬擔架上下樓梯時,應當盡量保持水平位置。
在轉送途中,對于危重病人應當嚴密注意其呼吸、脈搏清理、通暢呼吸道。天氣寒冷時,應注意病人的保溫,可就地取材,以毛巾、大衣或被子包蓋好病人身體,令其安靜休息;如衣服受濕時,有條件時應盡快換上干衣服. 到了醫(yī)院后,應介紹病人的病情以及救治情況,供醫(yī)生參考。
在這里應當指出的是盡量不要用拖拉機轉運傷病員。因為拖拉機的噪聲大易引起大腦皮層功能紊亂,對于破傷風、腦炎、妊娠子癇等病人,可以引起抽搐。
人工呼吸方法很多,有口對口吹氣法、俯臥壓背法、仰臥壓胸法,但以口對口吹氣式人工呼吸最為方便和有效。 1.口對口或(鼻)吹氣法 此法操作簡便容易掌握,而且氣體的交換量大,接近或等于正常人呼吸的氣體量。
對大人、小孩效果都很好。 操作方法: (1)病人取仰臥位,即胸腹朝天。
(2)救護人站在其頭部的一側,自己深吸一口氣,對著傷病人的口(兩嘴要對緊不要漏氣)將氣吹人,造成吸氣。為使空氣不從鼻孔漏出,此時可用一手將其鼻孔捏住,然后救護人嘴離開,將捏住的鼻孔放開,并用一手壓其胸部,以幫助呼氣。
這樣反復進行,每分鐘進行14-16次。 如果病人口腔有嚴重外傷或牙關緊閉時,可對其鼻孔吹氣(必須堵住口)即為口對鼻吹氣。
救護人吹氣力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一般以吹進氣后,病人的胸廓稍微隆起為最合適。
口對口之間,如果有紗布。則放一塊疊二層厚的紗布,或一塊一層的薄手帕,但注意,不要因此影響空氣出入。
2.俯臥壓背法 此法應用較普遍,但在人工呼吸中是一種較古老的方法。由于病人取俯臥位,舌頭能略向外墜出,不會堵塞呼吸道,救護人不必專門來處理舌頭,節(jié)省了時間(在極短時間內將舌頭拉出并固定好并非易事),能及早進行人工呼吸。
氣體交瘓量小于口對口吹氣法,但搶救成功率高于下面將要提到的幾種人工呼吸法。目前,在搶救觸電。
溺水時,現場還多用此法。但對于孕婦、胸背部有骨折者不宜采用此法。
操作方法: (1)傷病人取俯臥、位,即胸腹貼地,腹部可微微墊高,頭偏。
4.急需校運會的急救小常識
1.發(fā)熱 口腔溫度超過37.3℃,腋下溫度超過37℃,直腸溫度超過37.6℃,或一晝夜體溫波動在1℃以上,可認為是發(fā)熱。
發(fā)熱一般分為超高熱(體溫在41℃以上),高熱(38℃以上)與低熱(體溫37-38℃左右)。發(fā)熱持續(xù)2-4周稱為長期發(fā)熱。
2.在現場急救中主要使用橡皮止血帶和布性止血帶。 橡皮止血帶是一種特制的橡皮管,在現場可使用橡皮條、自行車內胎等替代。
使用時要把止血帶放在肢體適當的部位,如上肢要放在上臂中上1/3處;下肢放在大腿的中下1/3處。先在上止血帶的部位墊一層軟布,如毛巾、口罩等以保護皮膚。
救助者用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持止血帶的頭端,右手將橡皮管拉緊繞肢體一圈后壓住頭端,再繞肢體一圈后將右手持的尾端放人左手食指中指之間,由食指中指夾持尾端從兩圈止血帶下拉出一半,使之成為一個活結。如果需要松止血帶時,只要將尾端拉出即可。
布性止血帶是用繃帶或布條制成的止血帶?,F場急救時可用毛巾、衣物撕成布條代替繃帶。
將布帶纏繞肢體一圈后打結,圈內插入一小木棍絞緊,邊絞邊看出血情況,動脈出血剛剛止住即為松緊適度。然后將小木棍用布條固定。
止血帶的使用方法比較簡單,但使用原則較復雜。只有準確地掌握這些原則使用得當,才能起到挽救生命和肢體的作用,否則將導致截肢致殘。
1.上止血帶前,應先將傷肢抬高,促使其中靜脈血液流回體內,從而減少血液丟失。 2.上止血帶的位置應在有效止血的前提下,盡量靠近出血部位。
但在上臂中段禁止使用止血帶,因為該處有橈神經從肱骨表面通過,止血帶的壓迫可造成橈神經損傷,進而使前臂以下的功能日后難以恢復。 3.止血帶不能直接綁在肢體上,準備上止血帶的部位應先墊一層敷料、毛巾等柔軟的布墊,用以保護皮膚。
4.用毛巾、大手帕等現場制作的布性止血帶時,應先將其疊成長條狀,寬約5厘米,以便受力均勻。嚴禁使用電線、鐵絲、細繩等過細而且無彈性物品充作止血帶,因為這些物品不僅止血效果不理想而且還損傷皮膚,為日后的治療和康復帶來麻煩。
5.綁止血帶時其松緊度以剛壓住動脈出血為宜。上帶過緊易造成止血帶處的皮膚、神經、血管和肌肉的損傷,甚至引起肢體遠端的壞死,不利于今后傷肢的功能恢復;上帶過松只壓住靜脈未壓住動脈,血液只出不進,不僅達不到止血目的反而加重出血。
上帶成功的標準是,遠端動脈性出血停止、動脈搏動消失、肢端變白。 6.上止血帶的傷員要有明顯標志,并在止血帶附近或皮膚上明確寫上上帶時間。
為防止傷肢缺血壞死,每隔40~60分鐘放松止血帶l~2分鐘,松帶時動作要緩慢,同時需要指壓傷口以減少出血。如果傷員全身狀況差,傷口大,出血量多,可適當延長放松止血帶的時間間隔。
但是止血帶使用的總時間不能超過5小時,否則遠端肢體難以存活。若已超過9小時傷員仍在運往醫(yī)院的途中,則此后不再定時放松止血帶,因其遠端肢體已無生存的可能。
壞死的細胞會釋放出鉀離子、肌紅蛋白和肽類等有毒物質。肢體此時如果松解,這些有毒物質將隨靜脈流入全身,產生中毒,可導致心跳驟停而突然死亡。
與此道理相同,在地震災區(qū)急救時,如果傷員的肢體被埋壓的時間過長,因缺血缺氧已發(fā)生組織壞死,為防止毒素回流全身,應迅速將被壓肢體用止血帶結扎,再清除被壓物體,然后送醫(yī)院作近一步處理。 3. 因體溫計引起的最常見問題是體溫計破碎后是否能夠引起中毒。
毒性:汞蒸氣易經呼吸道進入人體產生毒作用。但不易經完整的皮膚和消化道吸收。
汞進入人體主要引起中樞神經系統(tǒng)損害及口腔炎。 緊急處理:體溫計摔破或被咬碎后首先要察看皮膚、黏膜是否有破損。
如無損害,不會產生危害,故對接觸者也不用作特殊處理。對有皮膚刺傷者,如汞進入皮下則需要及時處理,須請外科醫(yī)生清創(chuàng)。
如汞進入消化道,一般無須做特殊處理。 4.這個問題麻煩你具體寫清,謝謝。
5.冷療的禁忌: 1、血液循環(huán)不良時,用冷會加重血液循環(huán)障礙,出現組織變性及壞死。 2、慢性炎癥或深部化膿病灶時,用冷可使局部血流量減少,妨礙炎癥的吸收。
3、組織損傷、破裂或有開放性傷口處不用冷。因用冷會使血液循環(huán)障礙加重,加重組織損 傷,且影響傷口愈合。
4、冷療的禁忌部位 (1)枕后、耳廓、陰囊處 (2)心前區(qū) (3)腹部 (4)足底 6.口服硫酸損傷部位:可引起消化道灼傷。立即出現口、咽部、胸骨后及腹部劇烈燒灼痛,唇、口腔、咽部糜爛、潰瘍,聲音嘶啞,吞咽困難,嘔血,嘔吐物中可有食道和胃粘膜碎片,便血; 嚴重可發(fā)生喉水腫或胃腸道穿孔,腎臟損害。
治療:1避免洗胃;2飲牛奶、蛋清、氫氧化鋁凝膠;3抗休克:輸液,止痛,防止食道狹窄。 強堿、氫氧化鈉、濃氨水 注意:口服者不宜洗胃,尤其口服已有一段時間者,以防引起胃穿孔。
可先用清水,再口服牛乳、蛋白或花生油約200毫升。不宜口服碳酸氫鈉,以免產生二氧化碳而增加胃穿孔危險。
大量口服強酸和現場急救不及時者都應急送醫(yī)院救治。
5.一些簡單的急救小知識../急用啊
急救知識 戶外運動受傷在所難免,但如果處理得當就可以減輕受傷的后果。
特此,把急救員學習時的筆跡陸續(xù)整理出來。希望能給大家?guī)椭?/p>
如何緊急止血急性出血是外傷后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血液是維持生命的重要物質保障。成人的血液約占自身體重的8%,一個體重50公斤的人,血液約有4000亳升。
外傷出血時,當失血量達到總血量的20%以上時,出現明顯的休克癥狀。當失血量達到總血量的40%時,就有生命危險。
現場搶救時,首要的是采取緊急止血措施,防止因大出血引起休克甚至死亡。因而判斷出血的性質對搶救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一)出血的特點 按損傷的血管性質分類; 1、動脈出血:血色鮮紅,血液由傷口向體外噴射,危險性大。 2、靜脈出血:血色暗紅,血液不停地流出。
3、毛細血管出血:血色鮮紅,血液從整個傷面滲出,危險性小。 (二)出血的種類 根據出血部位的不同分類: 1、外出血:由皮膚損傷向體外流出血液,能夠看見出血情況。
2、內出血:深部組織和內臟損傷,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組織或臟器、體腔內,從體表看不見血。 (三)失血的表現 失血量達全身血量的20%以上時,則出現休克癥狀:臉色蒼白,口唇青紫,出冷汗,四肢發(fā)涼,煩躁不安或表情淡漠,反應遲鈍,呼吸急促,心慌氣短,脈搏細弱或摸不到,血壓不降或測不到。
(四)止血方法 1、指壓止血(壓迫止血): 用手指在傷口上方(近心端)的動脈壓迫點上,用力將動脈血管壓在骨骼上,中斷血液流通達到止血目的。指壓止血是較迅速有效的一種臨時止血方法,止住出血后,需立即換用其它止血方法。
①顳動脈止血: 用拇指或食指在耳屏前稍上方正對下頜關節(jié)處用力壓。用于頭頂及顳部的出血(圖1-1)。
②頜外動脈止血: 用拇指或食指在下頜角前約半寸處,將頜外動脈壓在下頜骨上。用于腮部及顏面部的出血。
③頸總動脈止血: 把拇指或其余四指,放在氣管外側(平甲狀軟?。┡c胸鎖乳突肌前緣之間的溝內可觸到頸總動脈,將傷側頸總動脈向頸后壓迫止血。用于頭、頸部大出血。
此法非緊急時不能用,禁止同時壓迫兩側頸總動脈,防止腦缺血而昏迷死亡。
④鎖骨下動脈止血: 拇指在鎖骨上凹摸到動脈搏動處,其余四指放在受傷者頸后,用拇指向凹處下壓,將動脈血管壓向深處的第一肋骨上止血。用于腋窩、肩部及上肢的出血。
⑤尺、橈動脈止血: 將傷者手臂抬高,用雙手拇指分別壓迫于手腕橫紋上方內、外側搏動點(尺橈動脈)止血。用手手部出血。
⑥肱動脈止血: 將上肢外展外旋,曲肘抬高上肢,用拇指或四指在上臂肱二頭肌內側溝處,施以壓力將肱動脈壓于肱骨上即可止血。用于手、前臂及上臂下部的出血。
⑦股動脈止血: 在腹股溝中點稍下方,大腿根處可觸摸到一個強大的搏動點(股動脈),用兩手的拇指重疊施以重力壓迫止血。用于大腿、小腿、腳部的動脈出血。
⑧足背動脈和脛后動脈止血: 用兩手食指或拇指分別壓迫足背中間近腳腕處(足背動脈)和足跟內側與內踝之間(脛后動脈)止血。用于足部出血。
⑨指動脈止血: 將傷指抬高,可自行用健側的拇指、食指分別壓迫傷指指根的兩側。適用于手指出血的自救。
2、加壓包扎止血: 先用消毒紗布墊覆蓋傷口后,再用棉花團、紗布卷或毛巾、帽子等折成墊子,放在傷口敷料上面,然后用三角巾或繃帶緊緊包扎,以達到止血目的為度。傷口有碎骨存在時,禁用此法。
用于小動脈、靜脈及毛細血管向血。 3、加墊屈肢止血: ①前臂或小腿出血,可在肘窩或膕窩放紗布墊、棉花團、毛巾或衣服等物,屈曲關節(jié),用三角巾或繃帶將屈曲的肝體緊緊纏綁起來。
②上臂出血,在腋窩加墊,使前臂屈曲于胸前,用三角巾或繃帶把上臂緊緊固定在胸前(圖1-12)。 ③大腿出血,在大腿根部加墊,屈曲髖關節(jié)和膝關節(jié),用三角巾或長帶子將腿緊緊固定在軀于上。
注意事項: 有骨折和懷疑骨折或關節(jié)損傷的肢體不能用加墊屈肢止血,以免引起骨折端錯位和劇痛。使用時要經常注意肢體遠端的血液循環(huán),如血液循環(huán)完全被阻斷,要每隔一小時左右慢慢松開一次,觀察3-5分鐘,防止肢體環(huán)死。
4、止血帶止血: 用于四肢較大動脈的出血。用其他方法不能止血或傷肢損傷無法再復原時,才可用止血帶。
因止血帶易造成肢體殘疾,故使用時要特別小心。止血帶有橡皮制的和布制的兩種,如果沒有止血帶時亦可用寬繃帶、三角巾或其他布條等代替以備急需。
①橡皮止血帶止血: 先在纏止血帶的部位(傷口的上部)用紗布、毛巾或受傷者的衣服墊好,然后以左手拇、食、中指拿止血帶頭端,另一手拉緊止血帶繞肢體纏兩圈,并將止血帶末端放入左手食指、中指之間拉回固定。 ②就便材料絞緊止血: 在沒有止血帶的情況下,可用手邊現成的材料,如三角巾、繃帶、手絹、布條等,折疊成條帶狀纏繞在傷口的上方(近心端),纏繞部位用襯墊墊好,用力勒緊然后打結。
在結內或結下穿一短棒,旋轉此棒使帶絞緊,至不流血為止,將棒固定在肢體上(圖1-15)。 ③用止血帶止血注意事項: 止血帶止血法是大血管損傷時救命的重要手段,但用得不當,也可出現嚴重的并發(fā)癥,如肢體缺血環(huán)死、急性腎。
6.體育的小常識
骨折和脫臼,可分別單獨發(fā)生,也可合并發(fā)生。
發(fā)生突然,常伴有響聲,旋即劇痛,骨折痛劇者??梢鹦菘恕? (一)骨折常見癥狀與體征 1.疼痛:較明顯,動則加劇,可引起休克。
2.畸形:與健側比較有成角、變短等異態(tài)。 3.活動失常:失去正常活動功能,而在關節(jié)以外的地方出現異?;顒?。
4.腫脹:傷后不久便出現。也可成血腫。
S.壓痛:骨折處壓痛最明顯,軸線撞擊時骨折處劇痛。 6.骨擦音:輕微活動或推摸局部時,斷端會出現骨摩擦音。
(二)脫臼的癥狀與體征 1.關節(jié)畸形:失去正常關節(jié)外觀,骨標志改變。 2.活動失常:失去正常活動功能,常彈性固定于半屈曲狀態(tài)。
3.患肢縮短。 4.局部腫脹或積血。
5.壓痛。 (三)診斷 根據受傷的情況,癥狀及體征可作如下診斷: 1.閉合性單純性骨折。
骨雖已折,無明顯移位,周圍軟組織無嚴重損傷。也沒穿破皮膚。
2.開放性骨折。骨斷端穿破皮膚外露,易感染,須注意保護傷口,勿受污染。
3.復雜性骨折。骨斷端刺傷神經、血管、內臟,影響關節(jié),產生嚴重癥狀。
這些情況也可由于救護或搬運不當而引起,必須注意防止。 4.單純性關節(jié)脫臼。
5.復雜性脫臼,合并有關節(jié)骨折等情況。 (四)現場救護 1.止血、止痛以抗休克。
2.制動,以防發(fā)生其他損傷。 3.對開放性傷口進行沖洗、包扎、防感染.應在數小時內送醫(yī)院手術及注射抗破傷風血清。
(五)制動方法 1.夾板固定。利用夾板固定之前,應先將骨折遠端稍加牽引,然后固定,松緊要適度。
2,自體固定。沒有夾板或其他可代用材料的情況下,可利用傷者自己的軀干及肢體用三角巾或繃帶作臨時固定,如上肢固定于軀干,下肢利用健側來作固定。
3.其他物體固定。利用其他有一定硬度、韌性、長度和寬度合適的物體,代替夾板作固定。
對脊柱骨折或有此懷疑之傷者,勿忙忙地將其從他 地上“救起”,應以硬床板搬運,需幾個人同時將其翻轉到床板上,翻轉要同步,勿使脊柱發(fā)生扭轉,嚴禁徒手搬運或徒手將其抬到擔架上。搬運時,最好采用俯臥位,若仰臥位則應在傷處加襯墊物,使脊柱呈過伸姿勢,勿使發(fā)生扭轉和前彎屈曲,以免損傷脊髓而造成截癱。
單純性脫臼可在現場作手法復位,然后固定。復雜性脫臼應送醫(yī)院處理。
肌肉痙攣 肌肉發(fā)生不由自主的強直性收縮,就是肌肉痙攣,俗稱“抽筋”。在運動中發(fā)生肌肉痙攣多見于小腿腓腸肌,其次為屈肌、屈趾肌和屈指肌。
(一)原因 1.寒冷刺激。如在冷水、冷空氣等環(huán)境鍛煉時,若準備運動不足,易發(fā)生肌肉痙攣。
2.電解質失調,特別是夏天運動時大量出汗,使體內電解質平衡失調而引起肌肉痙攣。 3.肌肉收縮失調或損傷。
如過快的連續(xù)收縮,使肌肉放松不夠而成痙攣,或運動中,肌肉有反復微細損傷,引起保護性強直收縮。 (二)表現 肌肉痙攣時,局部變硬,疼痛難忍,指、趾不由自主地屈曲,難以伸直。
(三)處理 1.牽拉屈曲的指(趾),使過伸,以使痙攣的肌肉被牽伸而解痙,然后局部按摩,熱敷。 2.離開寒冷環(huán)境的刺激,喝些鹽開水。
(四)預防 1.加強鍛煉,提高適應能力,運動前充分做好準備活動,特別在寒冷環(huán)境中鍛煉時,尤需注意這點。對易發(fā)生痙攣的肌肉,進行適當的按摩。
2.冬季注意保暖,冬泳不能在水中過長時間不活動,夏天游泳如水溫較低時,游泳時間不宜過長。 3.夏天出汗多,注意喝些鹽開水,補充喪失的電解質。
4.疲勞時,不宜長時間劇烈運動。 運動性暈厥 在運動中或運動后一時性知覺喪失,稱為運動性暈厥,它是由腦部突然缺血所致,多見于訓練水平低的青少年。
(一)原因 1.心輸出量減少。平時缺乏鍛煉者,突然參加較大運動量的鍛煉,心臟機能一時跟不上運動需要,加上平時缺乏訓練,動作不協(xié)調、憋氣等,造成血液回流量減少。
心輸出量也隨之明顯減少,因而出現暫時性腦缺血。而又因平時缺乏鍛煉,機體對這種情況的適應能力較差,便更容易發(fā)生暈厥。
2.重力性休克。如久站不動、久蹲突然起身、跑步后突然停止活動等,均可因重力作用使血回流量減少,而形成腦缺血。
(二)表現 先是出現全身乏力、頭暈、耳鳴、眼前發(fā)黑、面色蒼白等前驅癥狀,緊接著失去知覺,突然倒地,出現手足發(fā)涼、脈慢而弱、血壓下降、呼吸緩慢、瞳孔縮小等癥狀。輕者由于倒地后,腦部得到血液補充,使缺血消除,片刻可醒,但醒后仍有頭昏、精神欠佳、乏力等感覺。
(三)處理 有前驅癥狀時,應下蹲或臥下休息片刻,可避免發(fā)生昏倒。已暈厥者應使其乎臥,頭低足高,解松衣領,注意保暖,下肢作向心性揉推按摩。
不醒者可指掐或針刺人中、百會、涌泉、合谷等穴位,或嗅氨水,一般可醒。如停止呼吸者,可作人工呼吸,此時頭要轉向一側,注意防止痰液或嘔吐物阻 塞喉頭。
(四)預防 1.堅持鍛煉,增強體質。 2.久站時,要經常交替活動下肢,久蹲后不要突然起立,要緩緩站起。
3. 疾跑后不要驟停不動,要繼續(xù)慢跑并作深呼吸片刻。 4.久病、體弱者,暫不參加劇烈運動。
中 暑 中暑是在高溫環(huán)境中運動,體內熱量難以散出而引起的種急性病。 (一)原因 在炎夏無風或其他高溫環(huán)境中進行長時間的運動,特別是天氣悶熱,缺乏飲水以及烈日直曬。
7.請大家?guī)臀蚁胍恍┘本刃≈R,越多越好哦
醫(yī)護貼士
急救小知識
在運動中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傷痛,那么如何減少或避免這類事的發(fā)生呢?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些急救及預防措施:
擦傷:創(chuàng)口較淺,面積較小的擦傷,可用生理鹽水或冷開水洗凈創(chuàng)口或用70%的酒精消毒,然后涂抹紫藥水,不必包扎;若創(chuàng)口面積大而且有異物進入時,應由醫(yī)生處理。
拉傷:肌肉拉傷經常在快速跑中出現,若遇到此情況,應立即冷敷,加壓包扎并提高傷肢,同時可噴些“云南白藥”之類的止痛噴劑。
腹痛:腹痛經常在中長跑中出現,若出現此情況,應減慢速度,加強呼吸,按壓疼痛部位或彎腰慢跑。
預防這些傷痛的出現,應在運動前充分做好準備活動,運動前盡量少喝水,減少運動過程中的相互碰撞,運動結束后腰即使做好放松運動。
8.求大家?guī)蛶臀覒敉饧本刃〕WR
野 外 急 救 常 識
一、如何使用信號求救
如求救援,可采取多種方式
[點燃火堆]
連續(xù)點燃三堆火,中間距離最好相等,白天可燃煙,在火上放些青草等產生濃煙的物品,每分鐘加6次。夜晚可燃旺火。
[聲音求救]
在不很遠的距離內發(fā)出求救信號??纱舐暫艉?,也可借助其它物品發(fā)出聲響,如用斧子、木棍敲打樹木。
[利用反光鏡]
利用回光反射信號,是有效的辦法??衫玫哪芊垂獾奈锲啡缃饘傩盘栫R、罐頭皮、玻璃片、眼鏡、回光儀等等。
[在地面上作標志]
在比較開闊的地面,如草地、海灘、雪地上可以制作地面標志。如把青草割成一定標志,或在雪地上踩出一定標志;也可用樹枝、海草等拼成一定標志,與空中際得聯(lián)絡。還可以使用國際民航統(tǒng)一規(guī)定的地空聯(lián)絡符號所示。
記住這幾個單詞: SOS(求救) SEND(送出) DOCTOR(醫(yī)生) HELP(幫助) INJURY(受傷) TRAPPED(發(fā)射) LOST(迷失) WATER(水)
二、毒蛇咬傷后的急救:
世界上已發(fā)現毒蛇650種,我國有50種,常見有眼鏡蛇、銀環(huán)蛇、五步蛇、蝰蛇、蝮蛇、竹葉青蛇、眼鏡王蛇、金環(huán)蛇、海蛇、烙鐵頭等十種,以前4種多見。1、毒蛇和非毒蛇的區(qū)分:通常觀察傷口上有兩個較大或較深的牙痕,才可判斷為毒蛇咬傷。若無毒牙印,并在20分鐘內,沒有局部疼痛、腫脹、麻木和無力等癥狀,則為無毒蛇咬傷。只需消毒、止血、包扎,如有條件再送附近醫(yī)院注射破傷風即可。
神經毒---銀環(huán)蛇,一般傷口較淺
血循毒---五步蛇、蝰蛇、蝮蛇、竹葉青蛇,一般傷口較深
神經毒+血循毒---眼鏡蛇、眼鏡王蛇
細胞毒+神經毒---海蛇
2、被毒蛇咬傷的主要癥狀:神經性毒蛇,傷口疼痛、局部腫脹、磕睡、運動失調、眼簾下垂、瞳孔散大、局部無力、吞咽麻痹、口吃、流口水、惡心、嘔吐、昏迷、呼吸困難,甚至呼吸衰竭,傷者可能在8~72小時內死亡。血循性毒蛇,傷口灼痛、局部腫脹并擴散、傷口周圍有紫斑、淤斑、起水泡,有漿狀血由傷口滲出。皮膚或皮下組織壞死、發(fā)燒、惡心、嘔吐、七竅出血、有血痰、血尿、血壓降低、瞳孔縮小、抽筋,被咬傷后6-48小時內可導致傷者死亡。 3、救治措施:
(1)、現場自救:被蛇咬后,要鎮(zhèn)靜,不要亂走動,延緩蛇毒吸收,首先需找一根布帶或長鞋帶在傷口上端5~10公分處(靠近心臟一端)扎緊,為防止肢體壞死,每隔二十分鐘左右,放松2~3分鐘,應用冷開水反復沖洗傷口表面的蛇毒。然后以毒牙牙痕為中心,用消毒后的刀片把傷口的皮膚切成十字形,再用兩手擠壓,撥火罐、真空吸管或在傷口上覆蓋四、五層紗布,用咀隔紗布吸吮(口內不能有傷口)盡量將傷口內毒液吸出。立即服用解毒蛇藥,并將解蛇毒藥粉涂抹在傷口的周圍。盡量減少傷者的行動,并迅速送附近醫(yī)院救治(最好能將毒蛇打死一并送醫(yī)院確定蛇毒的種類)。
(2)、藥物:南通蛇片、貴得繩蛇片等;
(3)、呼叫:與當地“120”聯(lián)系,SOS。
(4)、注意事項:不要輕視神經毒的中毒癥狀,不要輕信個體蛇醫(yī),盡量聯(lián)系當地附近的大醫(yī)院。 WpAHAPPY MACAO·粵澳資訊門戶
三、昆蟲咬傷后的急救: 1、蜈蚣咬傷:涂氨水
2、蜜蜂扎傷:用鑷子將殘留的蜂針取出,用氨水涂,忌飲酒。
四、包扎止血:
包扎的目的:壓迫止血、減小感染、保護傷口、減輕痛苦、固定敷料和夾板。
包扎材料:最常見的有繃帶、三角巾、四頭帶,也可用毛巾、手絹、被單、布塊、衣服等。
盡量升高出血部位,特別是四肢受傷時。
如果遇到手足同時受傷流血,可以讓病人坐下或躺下,將流血部位提高,是頗為有效的止血方法。
直接壓出血部位的近心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