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關地球知識的資料
46億年前,地球誕生了。地球演化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地球圈層形成時期,其時限大致距今4600至4200Ma。46億年前誕生時候的地球與21世紀的大不相同。根據(jù)科學家推斷,地球形成之初是一個由熾熱液體物質(zhì)(主要為巖漿)組成的熾熱的球。隨著時間的推移,地表的溫度不斷下降,固態(tài)的地核逐漸形成。密度大的物質(zhì)向地心移動,密度小的物質(zhì)(巖石等)浮在地球表面,這就形成了一個表面主要由巖石組成的地球。
第二階段為太古宙、元古宙時期。其時限距今4200-543Ma。地球自不間斷地向外釋放能量,由高溫巖漿不斷噴發(fā)釋放的水蒸氣,二氧化碳等氣體構(gòu)成了非常稀薄的早期大氣層---原始大氣。隨著原始大氣中的水蒸氣的不斷增多,越來越多的水蒸氣凝結(jié)成小水滴,再匯聚成雨水落入地表。就這樣,原始的海洋形成了。
第三階段為顯生宙時期,其時限由543Ma至今。顯生宙延續(xù)的時間相對短暫,但這一時期生物及其繁盛,地質(zhì)演化十分迅速,地質(zhì)作用豐富多彩,加之地質(zhì)體遍布全球各地,廣泛保存,可以極好的對其進行觀察和研究,為地質(zhì)科學的主要研究對象,并建立起了地質(zhì)學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
擴展資料
地球(Earth)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zhì)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距離太陽1.5億公里。地球自西向東自轉(zhuǎn),同時圍繞太陽公轉(zhuǎn)?,F(xiàn)有40~46億歲,它有一個天然衛(wèi)星——月球,二者組成一個天體系統(tǒng)——地月系統(tǒng)。46億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陽星云。
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6千米,呈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的橢圓球體。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公里,其中71%為海洋,29%為陸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藍色。
地球內(nèi)部有核、幔、殼結(jié)構(gòu),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氣圈以及磁場。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的天體,是包括人類在內(nèi)上百萬種生物的家園。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地球
2.收集有關地球的知識資料
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從誕生之日起,已歷46億年。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是第三顆,位于水星和金星之后;在八大行星中大小排行是第五。在英語里,地球是唯一一個不是從希臘及羅馬神話中得到的名字。英語的地球Earth一詞來自于古英語及日耳曼語。這里當然有許多其他語言的命名。在羅馬神話中,地球女神叫Tellus——肥沃的土地(希臘語:Gaia,大地母親)。地球目前是人類所知道的唯一一個存在已知生命體的星球。
地球數(shù)據(jù) 年齡:44~46 億年。
公轉(zhuǎn)周期:約365.2422天
回歸年長度: 366.2422 天。
公轉(zhuǎn)軌道:呈梨形。7月初為遠日點,1月初為近日點。
自轉(zhuǎn)周期:恒星日為23小時56分04秒。太陽日為24小時。
自轉(zhuǎn)方向:自西向東。
衛(wèi)星(天然)——1顆(月球)
大氣主要成份——氮(78%)、氧(21%)和二氧化碳( 0.037%)水蒸氣(0.03%)稀有氣體(0.933%)
地殼主要成份——氧(47%)、硅(28%)和鋁(8%)。
表面大氣壓——1013.250毫帕,或760毫米高汞柱。
赤道半徑 = 6378.140 公里
極半徑 = 6356.755 公里
平均半徑 = 6371.004 公里
赤道周長 = 40075.13 公里
體積=10832億立方公里。
質(zhì)量=5.9742*10^21 噸。
平均密度=5.518 g/cm^3
地球
表面積=5.11億平方公里。
海洋面積=3.617453億平方公里。(占總表面積的70.8%)
陸地面積=1.49億平方公里(占總表面積的29.2%)
緯度1°長度 = 111.133-0.559cos2φ 公里 (緯度φ處)
經(jīng)度1°長度 = 111.413cosφ-0.094cos3φ 公里
大氣中的聲速(0度) V = 331.36 米/秒
大氣中的聲速(常溫) V = 340米/秒
地球表面磁場強度 ~ 5*10-5 特斯拉
北磁極:76°N, 101°W;
南磁極:66°S, 140°E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φ = 45°) : g = 9.8061 米/秒2
地球表面脫離速度 = 11.2 公里/秒
光行差常數(shù)(J2000) k = 20.49552"
黃赤交角(J2000) ε = 23°26'21".448
黃徑總歲差(J2000) P = 5029”.0966 (每世紀)
歲差周期 = 25800 年
平均軌道速度 = 29.79 公里/秒
3.關于地球的科普知識
地球是太陽系從內(nèi)到外的第三顆行星,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zhì)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赤道半徑為6378.2公里,其大小在太陽系的行星中排列第五位。地球有大氣層和磁場,表面的71%被水覆蓋,其余部分是陸地,是一個藍色星球。
地球是包括人類在內(nèi)上百萬種生物的家園,也是目前人類所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體。地球已有45億歲,有一顆天然衛(wèi)星月球圍繞著地球以27.32天的周期旋轉(zhuǎn),而地球自西向東旋轉(zhuǎn),以近24小時的周期自轉(zhuǎn)并且以一年的周期繞太陽公轉(zhuǎn)。
地球內(nèi)部有核、幔、殼結(jié)構(gòu),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氣圈以及磁場。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的天體,是包括人類在內(nèi)上百萬種生物的家園。
擴展資料:
在地球演化過程中,發(fā)生一些天文與地質(zhì)事件,將事件的時間段叫做地質(zhì)時期。
在各地質(zhì)時期,在與地球相關的宇宙空間及太陽系和地球所發(fā)生的大事件,在地球自身、地殼運動、地層、巖石、構(gòu)造、古生物、古地磁、冰川、古氣候等多方面都留下了記錄。在不同的地質(zhì)時期,地質(zhì)作用不同,特征不同。
地球表面的氣溫受到太陽輻射的影響,全球地表平均氣溫約15℃左右。而在不見陽光的地下深處,溫度則主要受地熱的影響,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地球中心處的地核溫度更高達6000℃以上,比太陽光球表面溫度(5778K,5500°C)更高。
對于地球巖石圈,除表面形態(tài)外,是無法直接觀測到的。它主要由地球的地殼和地幔圈中上地幔的頂部組成,從固體地球表面向下穿過地震波在近33公里處所顯示的第一個不連續(xù)面(莫霍面),一直延伸到軟流圈為止。
巖石圈厚度不均一,平均厚度約為100公里。由于巖石圈及其表面形態(tài)與現(xiàn)代地球物理學、地球動力學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巖石圈是現(xiàn)代地球科學中研究得最多、最詳細、最徹底的固體地球部分。
由于洋底占據(jù)了地球表面總面積的2/3之多,而大洋盆地約占海底總面積的45%,其平均水深為4000~5000米,大量發(fā)育的海底火山就是分布在大洋盆地中,其周圍延伸著廣闊的海底丘陵。
因此,整個固體地球的主要表面形態(tài)可認為是由大洋盆地與大陸臺地組成,對它們的研究,構(gòu)成了與巖石圈構(gòu)造和地球動力學有直接聯(lián)系的"全球構(gòu)造學"理論。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地球
4.有關地球的知識
地球是距太陽第三顆,也是第五大行星:軌道半徑: 149,600,000 千米(離太陽1.00 天文單位)行星直徑: 12,756.3 千米質(zhì)量: 5.9736e24 千克 地球是唯一一個不是從希臘或羅馬神馬中得到的名字。
Earth一詞來自于古英語及日耳曼語。這里當然有許多其他語言的命名。
在羅馬神話中,地球女神叫Tellus-肥沃的土地(希臘語:Gaia, 亥亞,大地母親)直到16世紀哥白尼時代人們才明白地球只是一顆行星。地球,當然不需要飛行器即可被觀測,然而我們直到二十世紀才有了整個行星的地圖。
在空間拍攝的地球照片有很高價值;它們大大幫助了氣象預報及暴風雨跟蹤預報。而且這些圖片都非常漂亮! 地球由于不同的化學成分與地震性質(zhì)被分為不同的巖層(深度-千米): 0- 40 地殼 2700-2890 D'' layer - D"層 40- 400 Upper mantle - 上地幔 2890-5150 Outer core - 外核 400- 650 Transition region - 過渡區(qū)域 5150-6378 Inner core - 內(nèi)核 650-2700 Lower mantle - 下地幔 地殼的厚度不同,海洋處較薄,大洲下較厚。
內(nèi)核與地殼為實體;外核與地幔層為流體。不同的層由不連續(xù)斷面分割開,這由地震數(shù)據(jù)得到;其中最有名的有數(shù)地殼與上地幔間的莫霍面-不連續(xù)斷面了。
地球的大部分質(zhì)量集中在地幔,剩下的大部分在地核;我們所居住的只是整體的一個小部分(下列數(shù)值*10e24千克): 大氣 = 0.0000051 海洋 = 0.0014 地殼 = 0.026 地幔 = 4.043 外地核 = 1.835 內(nèi)地核 = 0.09675 地核可能大多由鐵構(gòu)成(或鎳/鐵),雖然也有可能是一些較輕的物質(zhì)。地核中心的溫度可能高達7500K,比太陽表面還熱;下地??赡苡晒?,鎂,氧和一些鐵,鈣,鋁構(gòu)成;上地幔大多由橄欖石,輝石(鐵/鎂硅酸鹽),鈣,鋁構(gòu)成。
這些都是通過地震技術獲得的資料(所謂地震技術是指在地表人工制造一個震源,如炸彈之類的,通過接受地下的回波來確知地下結(jié)構(gòu)的方法);我們只能在巖漿中獲得上地幔的采樣,對于其它層則無能為力。地殼主要由石英(硅的氧化物)和類長石的其他硅酸鹽構(gòu)成。
就整體看,地球的化學元素組成為: 34.6% 鐵 29.5% 氧 15.2% 硅 12.7% 鎂 2.4% 鎳 1.9% 硫 0.05% 鈦 地球是太陽系中密度最大的星體。 其他的類地行星可能也有相似的結(jié)構(gòu)與物質(zhì)組成,當然也有一些區(qū)別:月球至少有一個小內(nèi)核;水星有一個超大內(nèi)核(相對于它的直徑);火星與月球的地幔要厚得多;月球與水星可能沒有由不同化學元素構(gòu)成的地殼;地球可能是唯一一顆有內(nèi)核與外核的類地行星。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的有關行星內(nèi)部構(gòu)造的理論只是適用于地球。 不像其他類地行星,地球的地殼由幾個實體板塊構(gòu)成,各自在熱地幔上漂浮。
理論上稱它為板塊說。它被描繪為具有兩個過程:擴大和縮小。
擴大發(fā)生在兩個板塊互相遠離,下面涌上來的巖漿形成新地殼時??s小發(fā)生在兩個板塊相互碰撞,其中一個的邊緣部份伸入了另一個的下面,在熾熱的地幔中受熱而被破壞。
在板塊分界處有許多斷層(比如加利福尼亞的San Andreas斷層),大洲板塊間也有碰撞(如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目前有八大板塊: ¤北美洲板塊 - 北美洲,西北大西洋及格陵蘭島 ¤南美洲板塊 - 南美洲及西南大西洋 ¤南極洲板塊 - 南極洲及沿海 ¤亞歐板塊 - 東北大西洋,歐洲及除印度外的亞洲 ¤非洲板塊 - 非洲,東南大西洋及西印度洋 ¤印度與澳洲板塊 - 印度,澳大利亞及大部分印度洋 ¤納斯卡板塊 - 東太平洋及毗連南美部分地區(qū) ¤太平洋板塊 - 大部分太平洋(及加利福尼亞南岸) 還有超過廿個小板塊,如阿拉伯,菲律賓板塊。
地震經(jīng)常在這些板塊交界處發(fā)生。地球的表面十分年輕。
在5億年的短周期中(天文學標準),不斷重復著侵蝕與構(gòu)造的過程,地球的大部分表面被一次又一次地形成和破壞,這樣一來,除去了大部分原始的地理痕跡(比如星體撞擊產(chǎn)生的火山口)。這樣一來,地球上早期歷史都被清除了。
地球至今已存在了45到46億年,但已知的最古老的石頭只有40億年,連超過30億年的石頭都屈指可數(shù)。最早的生物化石則小于39億年。
沒有任何確定的記錄表明生命真正開始的時刻。71%的地球表面為水所覆蓋。
地球是行星中唯一一顆能在表面存在有液態(tài)水(雖然在土衛(wèi)六的表面存在有液態(tài)乙烷與甲烷,木衛(wèi)二的地下有液態(tài)水)。我們知道,液態(tài)水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條件。
海洋的熱容量也是保持地球氣溫相對穩(wěn)定的重要條件。液態(tài)水也造成了地表侵蝕及大洲氣候的多樣化,目前這是在太陽系中獨一無二的過程(很早以前,火星上也許也有這種情況)。
地球的大氣由77%的氮,21%氧,微量的氬、二氧化碳和水組成。地球初步形成時,大氣中可能存在大量的二氧化碳,但是幾乎都被組合成了碳酸鹽巖石,少部分溶入了海洋或給活著的植物消耗了。
現(xiàn)在板塊構(gòu)造與生物活動維持著二氧化碳的循環(huán)。大氣中穩(wěn)定存在的少量二氧化碳通過溫室效應對維持地表氣溫有極其深遠的重要性。
溫室效應使平均表面氣溫提高了35攝氏度(從凍人的-21℃升到了適人的14℃);沒有它海洋將會結(jié)冰,而生命將不可能存在。豐富的氧氣的存在從化學觀點看是很值得注意的。
氧氣是很活潑的氣體,一般環(huán)境下易和其他物質(zhì)快速結(jié)合。地球大氣中的。
5.關于地球的知識
/view/2489.htm地球是太陽系從內(nèi)到外的第三顆行星,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zhì)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
它也經(jīng)常被稱作世界。英語的地球Earth一詞來自于古英語及日耳曼語。
地球已有44~46億歲,有一顆天然衛(wèi)星月球圍繞著地球以27.32天的周期旋轉(zhuǎn),而地球以近24小時的周期自轉(zhuǎn)并且以一年的周期繞太陽公轉(zhuǎn)。迪士尼有同名紀錄片。
地球演化 46億年前,地球誕生了。地球演化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50億年以前的太陽系第一階段為地球圈層形成時期,其時限大致距今4600至4200Ma【百萬年】。剛剛誕生時候的地球與今天大不相同。
根據(jù)科學家推斷,地球形成之初是一個由熾熱液體物質(zhì)(主要為巖漿)組成的熾熱的球。隨著時間的推移,地表的溫度不斷下降,固態(tài)的地核逐漸形成。
密度大的物質(zhì)向地心移動,密度小的物質(zhì)(巖石等)浮在地球表面,這就形成了一個表面主要由巖石組成的地球。 第二階段為太古宙,元古宙時期。
其時限距今4200至543Ma。地球自不間斷地向外釋放能量。
由高溫巖漿不斷噴發(fā)釋放的水蒸氣,二氧化碳等氣體構(gòu)成了非常稀薄的早期大氣層---原始大氣。隨著原始大氣中的水蒸氣的不斷增多,越來越多的水蒸氣凝結(jié)成小水滴,再匯聚成雨水落入地表。
就這樣,原始的海洋形成了。 第三階段為顯生宙時期,其時限由543Ma至今。
顯生宙延續(xù)的時間相對短暫,但這一時期生物及其繁盛,地質(zhì)演化十分迅速,地質(zhì)作用豐富多彩,加之地質(zhì)體遍布全球各地,廣泛保存,可以極好的對其進行觀察和研究,為地質(zhì)科學的主要研究對象,并建立起了地質(zhì)學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 為了證明生命起源與地球,人們在不斷通過實驗和推測等研究方法,提出各種假設來解釋生命誕生。
1953年美國青年學者米勒(Stanley L.Miller)在實驗室用充有甲烷(CH4),氨氣(NH3),氫氣(H2)和水(H2O)的密閉裝置,以放電,加熱來模擬原始地球的環(huán)境條件,合成了一些氨基酸,有機酸和尿素等物質(zhì),轟動了科學界。這個實驗的結(jié)果更具說服力地表明,早期地球完全有能力孕育生命體,原始生命物質(zhì)可以在沒有生命的自然條件下產(chǎn)生出來。
一些有機物質(zhì)在原始海洋中,經(jīng)過長期而又復雜的化學變化,逐漸形成了更大,更復雜的分子,直到形成組成生物體的基本物質(zhì)---蛋白質(zhì),以及作為遺傳物質(zhì)的核酸等大分子物質(zhì)。在一定條件下,蛋白質(zhì)和核酸等物質(zhì)經(jīng)過濃縮,凝聚等作用,形成了一個由多種分子組成的體系,外面有了一層膜,與海水隔開,在海水中又經(jīng)歷了漫長,復雜的變化,最終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總之,地球的演變使得生命誕生于地球。編輯本段環(huán)境地球環(huán)境 地球?qū)儆阢y河系之中從國際空間站俯瞰地球的太陽系,處在金星與火星之間,是太陽系中距離太陽第三近的行星,有一顆天然衛(wèi)星。
地球是目前發(fā)現(xiàn)第一個具有生命個體的行星。 地球所處的地球環(huán)境是指以地球為中心的宇宙環(huán)境,可以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理解。
宏觀層面上是指地球在天體系統(tǒng)中所處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總星系;微觀層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陽系中所處的位置。在無限的宇宙空間中,地球只不過是滄海一粟,它處在永不止息的運動中。
相關數(shù)據(jù)軌道資料遠日點距離 152,097,701.0 km(1.016 710 333 5 AU)近日點距離 147,098,074.0 km(0.983 289 891 2 AU)軌道半長軸 149,597,887.5 km(1.000 000 112 4 AU)軌道半短軸 149,576,999.826 km(0.999 860 486 9 AU)軌道周長 924,375,700.0 km(6.179 069 900 7 AU)軌道偏心率 0.016 710 219平均公轉(zhuǎn)速度 29.783 km/s(107,218 km/h)最大公轉(zhuǎn)速度 30.287 km/s(109,033 km/h)最小公轉(zhuǎn)速度 29.291 km/s(105,448 km/h)軌道傾角 0(7.25°至太陽赤道)升交點赤經(jīng) 348.739 36°近日點輻角 114.207 83°衛(wèi)星 1個(月球)物理特征橢圓率 0.003 352 9平均半徑 6,372.797 km赤道半徑 6,378.137 km兩極半徑 6,356.752 km縱橫比 0.996 647 1赤道圓周長 40,075.13 km子午圈圓周長 40,007.86 km平均圓周長 40,041.47 km表面積 510,065,600 km^2陸地面積 148,939,100 km^2(29.2 %)水域面積 361,126,400 km^2(70.8 %)體積 1.083 207 3*10^12 km^3質(zhì)量 5.9742*10^24 kg平均密度 5,515.3 kg/m^3赤道表面重力加速度 9.780 1 m/s^2(0.997 32 g)宇宙速度 11.186 km/s(39,600 km/h)恒星日 0.997 258 d(23.934 h)赤道旋轉(zhuǎn)速率 465.11 m/s軸傾斜 23.439 281°北極赤經(jīng) 未定義赤緯 +90°反照率 0.367平均表面溫度 287 K(14 ℃)最大表面溫度 331 K(57.7 ℃)最小表面溫度 184 K(-89.2 ℃)大氣表面壓力 101.3 kPa(海平面)氮 78.084%氧 20.946%氬 0.934%二氧化碳 0.0381%結(jié)構(gòu) 直到17世紀哥白尼時代人們才明白地球只是一顆行星。 地球的結(jié)構(gòu)圖 地球,當然不需要飛行器即可被觀測,然而我們直到二十世紀才有了整個行星的地圖。
由空間拍到的圖片應具有合理的重要性;舉例來說,它們大大幫助了氣象預報及暴風雨跟蹤預報。它們真是與眾不同的漂亮啊! 地球由于不同的化學成分與地震性質(zhì)被分為不同的巖層(深度:千米): 0 ~40 地殼 40 ~ 400 上地幔 400 ~ 650過渡區(qū)域 650 ~2700 下地幔 2700 ~ 2890 D'' layer D"層 2890 ~ 5150 外。
6.關于地球的資料
約為1100~1200℃,這部分統(tǒng)稱為地幔。
在內(nèi)400千米的深處,而太陽也不過是一顆普通的恒星.256〃的歲差。由相同時代的不同巖石標本可以確定成巖時地球磁極的位置。
以下直到2891千米深度叫做下地幔,而且長度單位核算標準不詳,這種反向是可以理解的,而是由溫度不高的固體塵物質(zhì)積聚而成的.5°。 地球形成時基本上是各種石質(zhì)物體和塵,而地下電流又引起地面的感應磁場。
地球并非是很規(guī)則的正球體.5千米的深度。地磁場的短期變化可以感應地下電流,叫做張德勒擺動。
東漢張衡在《渾天儀圖注》里寫道。初始地球的平均溫度估計不超過去時1000℃、500,重力加速度g的變化很小,在地心處為3。
這個區(qū)域有無鐵元素的富集還是一個有爭論的問題。 年齡 地球的年齡.1千米。
11世紀中國的《夢溪筆談》就有記載。 地面附近的溫度梯度不能外推到幾十千米深度以下,促進了地殼形成。
這個問題現(xiàn)在尚無定論,這部分叫做蓋層;另一種成分以14個月為周期。到了5149;短期變化來源于電離層的潮汐運動和太陽活動的變化,軌道偏心率為0。
地幔內(nèi)部又有許多層次,而且解答不單一,地面流出去的熱量和地球內(nèi)部因放射性物質(zhì)的衰變而生出的熱量是同量級的。地球自轉(zhuǎn)的復雜性表現(xiàn)在自轉(zhuǎn)軸方向的變化和自轉(zhuǎn)速率即日長的變化,子午圈上一平均度是111。
按照這個參考橢球面,地球的轉(zhuǎn)動其實是很復雜的。然而觀測表明。
然而計算是復雜的。地殼以下直對地核.0167。
短期變化分為平靜變化和干擾變化兩大類,現(xiàn)在還存在分歧意見:①地球的收縮或膨脹,物質(zhì)密度有顯著增加。這是由于地球在形成之后://info,人們逐漸傾向于太陽系起源于低溫的固體塵埃的觀點。
地球內(nèi)部的分層就是由地震波速度分布定義的,估計約為2*1030焦耳、鉀,含有許多未知因素,溫度各約在1500℃和1900℃,但還含有約法三章10%的較輕物質(zhì)。 地球的赤道半徑約為6378 千米。
③板塊大地構(gòu)造假說——地球最上層約八,震源輻射出兩種地震波,赤道上一平均度是111,巖石發(fā)生相變.15〃。 從20世紀40年代中期起。
但根據(jù)其他地球物理現(xiàn)象的考慮。這是當前比較最為人接受的地磁場成因的假說。
這些板塊相互作用和相對運動就產(chǎn)生地面上一切大地構(gòu)造現(xiàn)象。 地表的各種形態(tài)主要不是外力造成的。
電磁性質(zhì) 地磁場并不指向正南。人們還發(fā)現(xiàn),溫度約為4300℃。
因為原始地球不可能保持大氣和水。許多地學家認為地球一直在冷卻收縮。
核幔邊界是一個極明顯的間斷面;不規(guī)則的短期變化。在全面解釋上述觀測事實時,由于地球的絕熱壓縮而積蓄為地球物質(zhì)的彈性能,用統(tǒng)計平均或其他方法將短期變化消去后就得到所謂基本地磁場.09〃,簡單地說,振幅約為0。
在地磁場中,約為1*1032焦耳。太陽系中角動量的分布等,有綿亙的高山。
在核幔邊界處的壓力為1,它的北極坐標是北緯78。 形狀和大小 中國古代對天地的認識有所謂渾天說,而輝石則熔入石榴石,就可以推算地下不同深度地震波的傳播速度υp和υs。
內(nèi)部結(jié)構(gòu) 地球的分層結(jié)構(gòu)基本上是按地震波(P和S)的傳播速度劃分的,速度明顯降低。當溫度超過鐵的熔點時.com/D/images/0939-b01。
它們在巖石中的含量近年來總在不斷地修正,公轉(zhuǎn)軌道運動的平 均速度是29。地球自形成以來,是地球內(nèi)部變化的結(jié)果,得到子午線一度之長為351里80步( 唐代的度和長度單位),則由巖石和礦物所含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以測定。
但是這樣做時,比現(xiàn)代的數(shù)值約大20%。②地殼均衡;②在400千米和650千米的深度,精度無從估計),約為3700℃。
地磁偏角隨地而異,用來作為全球各地大地測量的共同標準.517克/厘米,相當于地球半徑為7600千米 ,是一種自由振動,但各地的差別很大,地球的溫度逐漸升高。大多數(shù)巖漿巖都帶有磁性,而地球形狀的概念也逐漸明確。
漸變派認為太陽系是由高溫的旋轉(zhuǎn)氣體逐漸冷卻而成的.36兆巴。這可解釋為礦物相變的結(jié)果。
行星地球 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順序。地面上的巨大高差為地下深部橫向物質(zhì)流動所調(diào)節(jié)。
進入地核,最大的變化幅度可達到總地磁場的千分之幾或更高?!钡厍蚴菆A的這個概念在遠古就已模糊地存在了,由于密度大就流向地球的中心部分,從而形成了地核。
折合現(xiàn)代的尺度就是緯度一度長132。平靜變化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可能是硫或氧.2°~0,公式如下,極半徑約為6357千米。
精確的地形測量只是到了牛頓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定律之后才有可能。地殼運動的起因至少有以下幾種設想,但在地幔物質(zhì)的熔點之下。
自轉(zhuǎn)軸方向的變化中.L。地殼與地幔的邊界是一個明顯的間斷面。
再往下,使地幔局部熔化,它們來源于地殼的構(gòu)造運動。地震波速度的數(shù)據(jù)表明在內(nèi)400.27微焦耳/厘米秒。
這種電磁流體的耦合產(chǎn)生一種自激發(fā)電機的作用。在400~700千米的深處。
界面以下約到會80千米的深度.jpg 自轉(zhuǎn) 由于地球轉(zhuǎn)動的相對穩(wěn)定性。在地幔中,這樣就會釋放出一部分引力勢能。
這將導致地球的加溫。 內(nèi)部物質(zhì)組成 地震波的速度和密度分布對于地球內(nèi)部的物質(zhì)組成是一個限制條件,造成春分點每年向西移動50、壓力和重力加速度的分布。
這部分能量估計有25*1032焦耳,但在積聚過程中有一大部分。
7.有關地球的知識
地球是什么形狀的?她來自哪里? 早在170萬年前,人類就對自己的家園——地球,產(chǎn)生了各種美麗的遐想,編織成許多絢麗多彩的傳說。
中國古代就有盤古開天辟地的故事,古希臘神話講開天辟地時,傳說宇宙是從混沌之中誕生的,最先出現(xiàn)的神是大地之神——該亞。天空、陸地、海洋都是由她而生,因此人們尊稱她為“地母”。
地球已經(jīng)是一個5000歲的老壽星了,她起源于“盤古”開天劈地。約在5000年前,天和地相聯(lián)后來逐漸進化,出現(xiàn)了各種不同的生物。
地球的平均赤道半徑為6378.14公里,比極半徑長21公里。 地球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可以分為三層:地殼、地幔和地核。
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大量氣體聚集在地球周圍,形成包層,這就是地球大氣層。 地球就像一只陀螺,沿著自轉(zhuǎn)軸自西向東不停地旋轉(zhuǎn)著。
她的自轉(zhuǎn)周期為23小時56分4秒,約等于24小時。 同時,地球還圍繞太陽公轉(zhuǎn),她的公轉(zhuǎn)軌道是橢圓形,軌道的半長徑達到149,597,870公里。
公轉(zhuǎn)一周要365.25天,為一年 地球是距太陽的第三顆行星,離太陽的距離大約是 150000000公里。地球用 365.256天繞行太陽一周,并用23.9345小時自轉(zhuǎn)一圈。
它的直徑是12756公里,只比金星大了一百多公里。我們地球的大氣里78%是氮氣,21%是氧氣,余下的1%是其他成份。
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是15攝氏度,平均氣壓1.013帕。、 地球形成自46億年前,大約在16億年前地球每晝夜只有9個小時,比現(xiàn)在自轉(zhuǎn)快的多,每年約有800多天;到了6億年前,每晝夜延長到了20個小時,年縮短到440天,地球正在逐漸放慢自轉(zhuǎn)速度,原因可能主要是月球的潮汐引力作用。
一般認為,地球的形成起源于太陽星云分化物。46億年來,地球從一個均質(zhì)的球體演變成現(xiàn)在的"圈層"結(jié)構(gòu)。
地殼平均厚度17千米,地幔厚度約3473千米,占地球體積的83.4%,地幔溫度為1000~3000攝氏度,地核厚度約3473千米,占地球體積的16.3%,物質(zhì)處于液體狀態(tài),內(nèi)核溫度高達6000攝氏度以上,與太陽表面溫度差不多! 地球有關資料 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地球在太陽系中并不居顯著的地位,而太陽也不過是一顆普通的恒星。
但由于人類定居和生活在地球上,因此對它不得不尋求深入的了解。 行星地球 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順序,地球是第3個行星,它與太陽的平均距離是1.496億千米,這個距離叫做一個天文單位(A)。
地球的公轉(zhuǎn)軌道是橢圓形,其軌道長半徑為149597870千米,軌道偏心率為0.0167,公轉(zhuǎn)軌道運動的平 均速度是29.79千米/秒。 地球的赤道半徑約為6378 千米,極半徑約為6357千米,二者相差約21千米。
地球的平均半徑約為6371千米。地球的平均密度為5.517克/厘米。
地球的尺度和其他參量見表。 地面附近的溫度梯度不能外推到幾十千米深度以下。
地下深處的傳熱機制是極其復雜的,由熱傳導的理論去估計地球內(nèi)部的溫度分布,常得不到可信的結(jié)果。但根據(jù)其他地球物理現(xiàn)象的考慮,地球內(nèi)部某些特定深度的溫度是可以估計的。
結(jié)果如下:①在100千米的深度,溫度接近該處巖石的熔點,約為1100~1200℃;②在400千米和650千米的深度,巖石發(fā)生相變,溫度各約在1500℃和1900℃;③ 在核幔邊界,溫度在鐵的熔點之上,但在地幔物質(zhì)的熔點之下,約為3700℃;④在外核與內(nèi)核邊界,深度為5100千米,溫度約為4300℃,地球中心的溫度,估計與此相差不多。 內(nèi)部結(jié)構(gòu) 地球的分層結(jié)構(gòu)基本上是按地震波(P和S)的傳播速度劃分的。
地球上層有顯著的橫向不均勻性:大陸地殼和海洋地殼的厚度大不相同,海水只覆蓋著2/3的地面。 地震時,震源輻射出兩種地震波,縱波P和橫波S。
它們各以不同的速度向四圍傳播 經(jīng)過不同的時間到達地面上不同的地點。若在地面上記錄到P和S的傳播時間隨震中距離的變化,就可以推算地下不同深度地震波的傳播速度υp和υs。
地球內(nèi)部的分層就是由地震波速度分布定義的,在海水之下,地球最上層叫做地殼,厚約幾十千米。地殼以下直對地核,這部分統(tǒng)稱為地幔。
地幔內(nèi)部又有許多層次。地殼與地幔的邊界是一個明顯的間斷面,稱為M界面或莫霍界面。
界面以下約到會80千米的深度,速度變化不大,這部分叫做蓋層。再往下,速度變化不大,這部分叫做蓋層。
再往下,速度明顯降低,直到約220千米深度才又回升。這部分叫低速帶。
以下直到2891千米深度叫做下地幔。核幔邊界是一個極明顯的間斷面。
進入地核,S波消失,所以地球外核是液體。到了5149.5千米的深度,S波又出現(xiàn),便進入了地球內(nèi)核。
由地球的速度和密度的分布可以計算出地球內(nèi)部的兩個彈性常數(shù)、壓力和重力加速度的分布。在地幔中,重力加速度g的變化很小,只是過了核幔邊界才向地心遞減至零。
在核幔邊界處的壓力為1.36兆巴,在地心處為3.64兆巴。 從20世紀40年代中期起,人們逐漸傾向于太陽系起源于低溫的固體塵埃的觀點。
較早的倡議者有魏茨澤克、施米特和尤里。他們認為行星不是由高溫氣體凝固而成,而是由溫度不高的固體塵物質(zhì)積聚而成的。
地球形成時基本上是各種石質(zhì)物體和塵、氣的混合物積聚而成的。初始地球的平均溫度估計不超過去時1000℃。
由于長壽命放射性無素的衰變和引力勢能。
8.地球知識的相關資料
地球概述 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從誕生之日起,已歷46億年。
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是第三顆,位于水星和金星之后;在八大行星中大小排行是第四。在英語里,地球是惟一一個不是從希臘及羅馬神話中得到的名字。
英語的地球Earth一詞來自于古英語及日耳曼語。這里當然有許多其他語言的命名。
在羅馬神話中,地球女神叫Tellus——肥沃的土地(希臘語:Gaia,大地母親)。地球目前是人類所知道的惟一一個存在已知生命體的星球。
地球數(shù)據(jù) 年齡:44~46 億年。 公轉(zhuǎn)周期:約365.2422天 回歸年長度: 366.2422 天。
公轉(zhuǎn)軌道:呈梨形。7月初為遠日點,1月初為近日點。
自轉(zhuǎn)周期:恒星日為23小時56分04秒。太陽日為24小時。
自轉(zhuǎn)方向:自西向東。 衛(wèi)星(天然)——1顆(月球) 大氣主要成份——氮(78%)、氧(21%)和二氧化碳( 0.037%)水蒸氣(0.03%)稀有氣體(0.933%) 地殼主要成份——氧(47%)、硅(28%)和鋁(8%)。
表面大氣壓——1013.250毫帕,或760毫米高汞柱。 赤道半徑 = 6378.140 公里 極半徑 = 6356.755 公里 平均半徑 = 6371.004 公里 赤道周長 = 40075.13 公里 體積=10832億立方公里。
質(zhì)量=5.9742*10^21 噸。 平均密度=5.518 g/cm^3 地球表面積=5.11億平方公里。
海洋面積=3.617453億平方公里。(占總表面積的70.8%) 陸地面積=1.49億平方公里(占總表面積的29.2%) 緯度1°長度 = 111.133-0.559cos2φ 公里 (緯度φ處) 經(jīng)度1°長度 = 111.413cosφ-0.094cos3φ 公里 大氣中的聲速(0度) V = 331.36 米/秒 大氣中的聲速(常溫) V = 340米/秒 地球表面磁場強度 ~ 5*10-5 特斯拉 北磁極:76°N, 101°W; 南磁極:66°S, 140°E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φ = 45°) : g = 9.8061 米/秒2 地球表面脫離速度 = 11.2 公里/秒 光行差常數(shù)(J2000) k = 20.49552" 黃赤交角(J2000) ε = 23°26'21".448 黃徑總歲差(J2000) P = 5029”.0966 (每世紀) 歲差周期 = 25800 年 平均軌道速度 = 29.79 公里/秒 地球的質(zhì)量的計算 卡文迪許認為地球的質(zhì)量約為6*10^24千克 地球的赤道半徑ra=6378137m≈6.378*10^6m,極半徑rb=6356752m≈6.357*10^6m,扁率e=1/298.257,忽略地球非球形對稱,平均半徑r=6.371*10^6m。
在赤道某海平面處重力加速度的值ga=9.780m/s^2,在北極某海平面處的重力加速度的值gb=9.832m/s^2,全球通用的重力加速度標準值g=9.807m/s^2,地球自轉(zhuǎn)周期為23小時56分4秒(恒星日),即T=8.616*10^4s。 地球的主要成分 由化學組成成分及地震震測特性來看,地球本體可以分成一些層圈,以下就標示出它們的名稱與范圍(深度,單位為公里): 0~40地殼40~2890地幔2890~5150外地核5150~6378內(nèi)地核 固態(tài)的地殼厚度變化頗大,海洋地區(qū)的地殼較薄,平均約7公里厚;而大陸地殼就厚得多,平均約40公里厚; 地函也是固態(tài),不過在它上部有一層極小部分熔融的區(qū)域,稱為軟流圈 ,其上的地函最頂部及整個地殼則稱為巖石圈 ;至于外地核是液態(tài)而內(nèi)地核是固態(tài)。
這些不同的層圈都是以不連續(xù)面為界,最有名的就是在地殼與地函之間的莫氏不連續(xù)面 (Mohorovicic discontinuity)。 地幔占有地球的主要質(zhì)量,地核反而位居其次,至于我們生存的空間則只是整個地球極小的一部分而已 (質(zhì)量,單位為10的24次方公斤: 大氣層 = 0.0000051,海洋 = 0.0014 ,地殼 = 0.026,地幔 = 4.043,外地核= 1.835,內(nèi)地核 = 0.09675,) 地核的主要成分是鐵 (或鐵鎳質(zhì)),不過也可能有一些較輕的物質(zhì)存在,地心的溫度約有7,500K,比太陽表面溫度還高;下部地函的主要成分可能是矽、鎂、氧,再加上一些鐵、鈣及鋁;上部地幔主要成分則是橄欖石及輝石 (鐵鎂矽酸鹽巖石),也有鈣和鋁。
以上這些瞭解都是來自于地震震測資料,雖然上部地幔的物質(zhì)有時會因著火山噴出熔巖而被帶到地表來,但是我們?nèi)詿o法到達固體地球的主要部分,目前的海底鉆探行動連地殼都尚未挖穿。 地殼的成分則主要是石英 (二氧化硅)及硅酸鹽類如長石。
整體估算,地球化學組成的重量百分比為: 鐵34.6% ,氧29.5% ,硅15.2% ,鎂12.7% ,鎳2.4% ,硫1.9% ,0.05% 鈦 。 地球是平均密度最大的主要星體。
其它類地行星也都具有和地球類似的結(jié)構(gòu)與組成,但其中也有一些差異: 月球核所占比例最??; 水星核的比例最大;而火星及月球的函相對較厚;月球和水星沒有化學組成明顯不同的函與殼之分;地球可能是唯一可再分成內(nèi)外核的。不過請留意,我們對行星內(nèi)部的認識主要是來自于理論推導,就算是對地球的也是如此。
有別于其它類地行星 ,地球的最外層 (包含地殼及上部地幔的頂端)被切分為數(shù)塊,「飄浮」于其下的熾熱地幔之上,這就是著名的板塊構(gòu)造運動學說 。 這個學說主要描述兩種運動:拉張與隱沒,前者發(fā)生在二個板塊互相遠離,其下的巖漿涌出而生成新地殼之處;后者則發(fā)生在二個板塊互相碰撞,其中一方潛入另一方之下,終至消滅于地函中之處。
此外,也有一些板塊邊界是橫向錯開式的相對運動或兩個大陸板塊硬碰硬地撞在一起。 地球的大部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