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石潭記》知識梳理
1.“伐竹取道”說明小石潭是一個什么樣的地方?
是一個人跡罕至的地方,以前沒有人來過,還沒有道路,所以作者發(fā)現(xiàn)后才會“心樂之”。
2.小石潭的水有什么特點?作者怎樣描寫的?
清澈。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3.文中在描寫水中的魚時,采用動靜結(jié)合的寫法,突出了魚的活躍。這樣寫魚的目的是什么?
是側(cè)面寫水清。魚兒就像在空中浮游,寫出了水的清;陽光下,魚兒的影子落在潭底的石頭上,更顯出了水的清。同時,作者把自己快樂的心情滲透到魚兒身上,好像魚兒也像人那樣感到快樂。
4.作者筆下的小石潭的整體面貌是怎樣的?
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5.作者開頭說“心樂之”,為什么在第四段又寫了“悄愴幽邃”?
作者極力描寫小石潭的幽靜,把景物跟心情結(jié)合起來,透露出作者貶居生活孤凄悲涼的心境,這是作者被排擠的身世遭遇的反映。
柳宗元政治改革失敗后被貶,心中憤懣,寄情山水只是為了擺脫這種凄苦抑郁的心情;小石潭景美卻人跡罕至,與作者政治改革熱情卻遭貶很相似;暫時的歡樂一經(jīng)凄清環(huán)境的觸發(fā),憂傷悲涼的心情又會流露出來。
2.《小石潭記》的復(fù)習(xí)筆記
《小石潭記》的練習(xí)題: 基礎(chǔ)練習(xí) 1、根據(jù)拼音寫漢字。
huáng( )竹 清liè( ) yǐ( )然 xī( )忽 寂liáo( ) 悄chuàng( ) 幽suì( ) 2、翻譯下列句中的加點的詞。 ⑴潭中魚可百許頭 __________ ⑵斗折蛇行 ___________ ⑶以其境過清 __________ __________ ⑷不可久居 ___________ ⑸乃記之而去 __________ ⑹隸而從者 ___________ 3、翻譯下列句子。
⑴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 ⑵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按原文填空。(如能默寫,就更棒) ⑴文中高度概括小石潭的氛圍,同時抒發(fā)作者政治受挫遭貶后憂傷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文中描寫游魚靜態(tài)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描寫游魚動態(tài)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綜合練習(xí) 5、跟隨作者游歷了小石潭后,你對此地的整體感覺如何,能具體談?wù)剢幔?6、本文寫作上最突出的特色,是善于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生動細(xì)致的描繪。如第2段對潭水的描寫,整段文字沒有一個“水”字,但無一處不在寫水。
請你就此做些品析。 7、在游小石潭時,作者的心情有什么變化?結(jié)合你對作者的了解,說說是什么原因?qū)е滤男那樽兓模?8、聯(lián)系上下文,再結(jié)合你的生活經(jīng)驗,說說看,為什么小石潭的水聲“如鳴佩環(huán)”? 9、永州之貶,一貶就是10年,這是柳宗元人生的一大轉(zhuǎn)折。
而這一轉(zhuǎn)折卻造就了他輝煌的文學(xué)成就和成熟的哲學(xué)思想,他的永州奇文也為永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增光添彩。由此,你感悟到什么?請把你的感想寫下來。
《小石潭記》綜合練習(xí) 班級 姓名 學(xué)號 成績 一、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1. 佁( )然不動 2.俶( )爾遠逝 3.往來翕( )忽 4.其岸勢犬牙差( )互 二、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
1.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 其岸勢犬牙差互 3. 以其境過清 三、用現(xiàn)代漢語說說下列句子的意思。 1.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2.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四、閱讀練習(xí)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
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1. 從原文第一段看,小潭取名“小石潭”的原因是什么? 2. 第二段寫潭水及水中的游魚,游魚“皆若空游無所依”,從側(cè)面寫出了 。
寫游魚,既寫出了靜態(tài),如“ ”;又寫出了動態(tài),如“ ”,動靜結(jié)合,相得益彰。 3. 結(jié)合選文的寫作背景及作者當(dāng)時的處境、心情,談?wù)勀銓ψ詈笠粋€自然段的理解。
4. 讀了選文,你最欣賞哪一句?為什么? 《小石潭記》復(fù)習(xí)指導(dǎo) 柳宗元:唐代杰出的文學(xué)家,思想家。曾參與王叔文集團的政治革新活動。
失敗后,被貶為永州司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賞大自然風(fēng)光來排遣內(nèi)心的愁悶。
他在永州發(fā)現(xiàn)了許多風(fēng)景佳麗的地方,記下了其中的八處名勝,成為我國古典文學(xué)散文史上頗有名的《永州八記》?!缎∈队洝肥恰队乐莅擞洝分械牡谒钠?。
作者寓情于景,抒發(fā)謫居生活的清寂苦悶、抑郁憂傷之情。他寫的游記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憤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寫到“一切景語皆情語。”
你能說出作者觀魚時是怎樣的心情?瀏覽最后又是怎樣的心情?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境? 作者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調(diào),而寄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這種抑郁的心情:所以才會有發(fā)現(xiàn)小石潭時心樂之,觀魚時覺得魚似與游者相樂的愉悅心情;但這種歡快畢竟是暫時的,一經(jīng)凄清環(huán)境的觸發(fā),便會凄神寒骨,悄愴幽邃,憂傷、悲涼的心境便會自然流露出來。就很自然的融情入景了 探究:如果你也坐在小石潭邊,會有什么感覺? 感覺是因人而異的,柳宗元因為是變法失敗而被貶到永州的,所以有如此心境。
我們可以根據(jù)現(xiàn)在的觀點各抒己見,比如說這里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得很好,無污染等。 文中哪些句子寫了“石”?請說明理由。
文中描繪的景物無不浸透著“石”的氣息?!叭詾榈住保熬硎滓猿觥闭f明“潭”的的確是個“石潭”。
“如鳴佩環(huán)”形容聲音嘹亮,說明“石潭”的不一般?!扒鄻浯渎山j(luò)搖綴,參差披拂”寫出了翠蔓附石而形成的優(yōu)美形態(tài)。
“影布石上”借印在石上的魚影表現(xiàn)水的清澈透明。“凄神寒骨”不僅是石的冰涼,也含蓄地表達了作者憂傷、悲涼的心境。
3.【小石潭記的知識點,不管是哪來的,只要是詞類活用一類的就采納.】
詞類活用1.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詞作方位狀語,向西.2.下見小潭.下:方位名詞作動詞,向下.3.皆若空游無所依.空:名詞作狀語,在空中.4.日光下澈.下:方位名詞作狀語,向下.澈 :形容詞作動詞,照到.5、俶爾遠逝.遠:形容詞作狀語,向遠處.6.潭西南而望.西南:名詞作狀語,向西南.7.斗折蛇行.斗:名詞作狀語,像北斗七星一樣.蛇:名詞作狀語,像蛇一樣.8.其岸勢犬牙差互.犬牙:名詞作狀語,像狗的牙齒一樣.9.凄神寒骨.凄:使動用法,使…凄涼.寒:形容詞作使動用法,使…寒冷.10.如鳴佩環(huán).鳴:使動用法,使…發(fā)出聲音. 11.心樂之.樂:意動用法,感到快樂.12.隸而從者.隸:名詞作動詞,作為隨從.從,跟從.13. 似與游者相樂.樂:形容詞作動詞,逗樂.14.近岸.近:形容詞用作動詞,靠近.[5]15.潭中魚可百許頭.可:形容詞作量詞,大約.。
4.小石潭記的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
1、乃記之而去(去,古義:離開.今義:往.) 2、崔氏二小生(小生,古義:青年,后生.今義:戲曲藝術(shù)中的一種角色.) 3、聞水聲(聞,古義:聽到.今義:用鼻子嗅氣味.) 4、不可久居(居,古義:停留.今義:住.) 5、潭中魚可百許頭(可,古義:大約.今義:副詞. ) 6 不可久居(居,古義:停留.今義:居住.) 一詞多義 1、樂 (1)心樂之 (以.為樂)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2)似與游者相樂(逗樂) 2、可 (1)潭中魚可百許頭 (大約) (2)不可久居 (能) 3、清 (1)水尤清冽 (清澈) (2)以其境過清 (感到凄涼) 4、從 (1)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自) (2)隸而從者 (跟從) 5、以 (1)以其境過清 (因為) (2)卷石底以出 (相當(dāng)于而,不譯,連接兩個動詞的詞) (3) 全石以為底 (用來) 6、而 (1)記之而去 (不譯,連接兩個動詞的詞) (2)隸而從者 (不譯,表并列關(guān)系) (3)潭西南而望 (不譯,作停頓詞) 7、差 (1)參差披拂 (長短不一) (2)其岸勢犬牙差互 (交錯) 8、見 (1)下見小潭 (發(fā)現(xiàn)) (2)明滅可見 (看見) 9、游 (1)皆若空游無所依 (游動) (2)同游者 (游覽) 10,環(huán) (1)鳴佩環(huán)(玉環(huán)) (2)竹樹環(huán)合(環(huán)繞) 11 為(1) 全石以為底(做為) (2)為巖(成為) 三.古今異義 1、乃記之而去(去,古義:離開.今義:往.) 2、崔氏二小生(小生,古義:青年,后生.今義:戲曲藝術(shù)中的一種角色.) 3、聞水聲(聞,古義:聽到.今義:用鼻子嗅氣味.) 4、不可久居(居,古義:停留.今義:住.) 5、潭中魚可百許頭(可,古義:大約.今義:副詞. ) 6 不可久居(居,古義:停留.今義:居住.) 詞類活用 1、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名詞作狀語 西:向西 2、下見小潭. 名詞作狀語 下:向下 3、皆若空游無所依. 名詞作狀語 空:在空中 4、日光下澈. 名詞作狀語 下:向下 5、俶爾遠逝. 名詞作狀語 遠:向遠處 6、潭西南而望. 名詞作狀語 西南:向西南 7、斗折蛇行. 名詞作狀語 斗:像北斗七星一樣 名詞作狀語 蛇:像蛇(爬行)那樣 8、其岸勢犬牙差互. 名詞作狀語 犬牙:像狗的牙齒一樣. 9、凄神寒骨. 使動用法 形容詞作動詞 凄:使…凄涼 使動用法 寒:使…感到寒冷 10、如鳴佩環(huán). 使動用法 鳴:使…發(fā)出聲音 11、心樂之. 意動用法 形容詞作動詞 樂:以…為樂 12、近岸. 形容詞作動詞 近:靠近 13、隸而從者. 名詞作動詞 隸:跟著.。
5.《桃花源記》和《小石潭記》的原文
《桃花源記》 陶淵明(南北朝) 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fù)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灑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灑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fù)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小石潭記》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6.小石潭記的講義
原文: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
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
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注釋: 1從:自,由 。 2.小丘:小山,在小石潭東面。
3.西:(名詞作狀語)向西 4.行:走。 5.篁(huáng)竹:竹林。
篁,竹林,泛指竹子。 6.如鳴佩環(huán):好像人身上佩戴的佩環(huán)相碰擊發(fā)出的聲音。
佩與環(huán)都是玉質(zhì)裝飾物。鳴:發(fā)出聲響。
7.樂:以……為樂(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8.伐竹取道,伐:砍伐。取:這里指開辟。
9下:(名詞作狀語)向下,往下。 10.見:看見。
11.水尤清冽(liè):潭水格外清涼,清澈。尤:格外,特別。
清冽 :清澈。洌:清涼。
12.全石以為底:(潭)以整塊石頭為底。以為:把……當(dāng)作(此句為倒裝句“以全石為底”)。
以:用。為:作為 13.近岸:靠近潭岸的地方。
近,靠近。 岸,岸邊. 14.卷石底以出:石底有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
卷:彎曲。以:相當(dāng)于連詞“而”,表承接。
15.為坻(chí)為嶼(yǔ),為嵁(kān),為巖:成為坻、嶼、嵁、巖等各種不同的形狀。 16.青樹翠蔓(màn),蒙絡(luò)搖綴,參差(cēn cī)披拂: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覆蓋纏繞搖動連接,參差不齊,隨風(fēng)飄動。
17.可百許頭:大約有一百來條??桑捍蠹s 許:表示數(shù)目不確定,上下,左右,光景 18.皆若空游無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么依托也沒有。
空:在空中 19.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下,向下照射。
布:照映,分布。徹:透過。
20.佁然不動:(魚影)靜止呆呆地一動不動。佁(yǐ)然,呆呆的樣子。
21.俶爾遠逝:又忽然向遠處游去了。俶(chù)爾,忽然。
遠,遙遠,空間距離大。 22.往來翕(xī)忽:來來往往輕快敏捷。
翕忽:輕快敏捷的樣子。翕:迅疾。
23.樂:逗樂。 24.潭西南而望:向潭水的西南望去 而,連詞,連接狀語和名詞,不譯,表修飾。
西南,向西南。 25.斗折蛇行,明滅可見:(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溪身)像蛇那樣蜿蜒彎曲,時隱時現(xiàn)。
斗:像北斗星一樣。 蛇:像蛇一樣。
明滅可見,時而看得見,時而看不見。 26.其岸勢犬牙差互:勢:形勢。
(犬牙,名詞作狀語)像狗牙一樣參差不齊。犬牙:像狗牙一樣。
差:交錯。 其:那。
27.不可知:不能夠知道。 28.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qiǎo chuàng)幽邃:四周被竹子樹木環(huán)繞合抱,寂靜寥落,空無一人,感到心神凄涼,寒氣透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
寂寥:靜悄悄的。悄愴,憂傷的樣子。
邃,深遠。凄:(使動用法)使……感到凄涼。
寒:(使動用法)使……感到寒冷。 29.以其境過清:因為這里的環(huán)境過于凄清。
以,因為。清:凄清。
30.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不可以長時間停留,于是記下小石潭的景象便離開了。 居:停留。
之:代游小石潭這件事。而:表順承。
去:離開。 31.吳武陵:信州(今重慶奉節(jié)一帶)人,唐憲宗元和初進士,因罪貶官永州,與作者友善。
32.同游者:共同游玩的人。游:游玩。
者:……的人。 33.龔古:作者朋友。
34.宗玄:作者的堂弟。 35.隸而從者:跟著同去的。
隸:附屬,隨從。而:表修飾。
從:跟隨,動詞。 36.二小生:兩個年輕人。
37.坻:水中高地。 38.嶼:小島。
39.嵁:不平的巖石。巖:磐石。
譯文: 從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樣子,隔著竹林,就能聽到水聲,好像人掛在身上的玉佩、玉環(huán)相互碰撞發(fā)出的聲音,(我)心里很是高興。于是砍倒竹子,開出一條小路,往下走看見一個小潭,潭水特別清澈。
(潭)用整塊石頭形成潭底,靠近岸邊,石底有的部分翻卷出水面,形成小石礁、小島嶼、小石壘、小石巖等各種不同的形狀。郁郁蔥蔥的樹木,青翠碧綠的藤蔓,覆蓋纏繞,搖動連結(jié),參差不齊,隨風(fēng)飄蕩。
潭里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像在空中游動,沒有什么依托似的。陽光向下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愣在那里)不動;忽然間又向遠處竄去,來來往往輕快敏捷,猶如在同游人相互逗樂。
向水潭的西南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彎曲,時隱時現(xiàn)。溪流兩岸的地形像犬牙似的互相交錯,也不知道溪流的源頭(在什么地方)。
坐在潭邊,四面有竹子樹木環(huán)繞合抱著,寂靜空虛地沒有其他人,(那幽深悲涼的氛圍)令人心神凄涼,寒氣透骨,寂靜得使人感到憂傷,也幽深極了。因為它的環(huán)境過于冷清,不能長時間地停留,于是就把當(dāng)時的情景記下便離開了。
同我去游玩的人,有吳武陵,龔古,我的弟弟宗玄。和我一同出行的,還有姓崔的兩個年輕人:一個名叫恕己,一個名叫奉壹。
作者介紹: 柳。
7.小石潭記的重點
《小石潭記》中景語即情語,“悄愴幽邃,凄神寒骨”處的描寫,情景交融,很好地說明了這一問題 。
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120步,這里石奇水清,游魚相戲,四周著述環(huán)抱,環(huán)境十分優(yōu)美,是觀光旅游、愉悅心情的好去處。唐代文學(xué)家柳宗元曾來過這里,寫下了千古傳誦的優(yōu)美散文《小石潭記》。
小石潭由此聞名遐邇。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
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8.《桃花源記》和《小石潭記》的原文
原文:《桃花源記》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漁人甚異之。復(fù)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35。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小石潭記》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似與游者相樂。白話譯文:《桃花源記》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漁為生。
一天,他順著溪水行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水的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鮮嫩美麗,落花紛紛的散在地上。
漁人對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詫異,繼續(xù)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盡頭。桃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發(fā)源地,于是便出現(xiàn)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里仿佛有點光亮。
于是他下了船,從洞口進去了。起初洞口很狹窄,僅容一人通過。
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呈現(xiàn)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
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的。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叫到處可以聽到。
人們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樣。老人和小孩們個個都安適愉快,自得其樂。
《小石潭記》從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著竹林,可以聽到流水的聲音,好像人身上佩帶的玉佩、玉環(huán)相互碰擊發(fā)出的聲音,心里十分高興。砍伐竹子,開辟道路,向下看見一個小潭,水格外清澈。
小潭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來,露出水面,成為水中的高地,像是水中的小島,也有高低不平的石頭和小巖石(露了出來)。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覆蓋纏繞,搖動連結(jié),參差不齊,隨風(fēng)飄拂。
潭中的魚大約有百多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么依靠也沒有。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魚兒呆呆地一動不動,忽然向遠處游去,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玩。出處:出自晉代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唐代柳宗元的《小石潭記》。
擴展資料:創(chuàng)作背景:《桃花源記》年輕時的陶淵明本有“大濟蒼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時代正是晉宋易主之際,東晉王朝極端腐敗,對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統(tǒng)治集團生活荒淫,內(nèi)部互相傾軋,軍閥連年混戰(zhàn),賦稅徭役繁重,加深了對人民的剝削和壓榨。
在國家瀕臨崩潰的動亂歲月里,陶淵明的一腔抱負(fù)根本無法實現(xiàn)。同時,東晉王朝承襲舊制,實行門閥制度,保護高門士族貴族官僚的特權(quán),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識分子沒有施展才能的機會。
像陶淵明這樣一個祖輩父輩僅做過一任太守一類官職,家境早已敗落的寒門之士,當(dāng)然就“壯志難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權(quán)貴,因而和污濁黑暗的現(xiàn)實社會發(fā)生了尖銳的矛盾,產(chǎn)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義熙元年(405年),他堅定而堅決地辭去了上任僅81天的彭澤縣令,與統(tǒng)治者最后決裂,長期歸隱田園,躬耕僻野。陶淵明雖遠在江湖,仍舊關(guān)心國家政事。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劉裕廢晉恭帝為零陵王,改年號為“永初”。次年,劉裕采取陰謀手段,用棉被悶死晉恭帝。
這些不能不激起陶淵明思想的波瀾。他從固有的儒家觀念出發(fā),產(chǎn)生了對劉裕政權(quán)的不滿,加深了對現(xiàn)實社會的憎恨。
但他無法改變、也不愿干預(yù)這種現(xiàn)狀,只好借助創(chuàng)作來抒寫情懷,塑造了一個與污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短一ㄔ从洝肪褪窃谶@樣的背景下創(chuàng)作的。
《小石潭記》柳宗元于唐順宗永貞元年(805年)因擁護王叔文的改革,被貶為永州司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柳宗元貶官之后,為排解內(nèi)心的憤懣之情,常常不避幽遠,伐竹取道,探山訪水,并通過對景物的具體描寫,抒發(fā)自己的不幸遭遇,此間共寫了八篇山水游記,后稱《永州八記》。
在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記》中作者這樣記述當(dāng)時的心情:“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文章即在此背景下寫成。
9.《小石潭記》基礎(chǔ)知識總結(jié),包括生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語活
你好!以下所有內(nèi)容并非來自網(wǎng)絡(luò)復(fù)制粘貼,是我原來學(xué)習(xí)時,自己總結(jié)的,可以驗證。
1、生字注音:篁(huánɡ)竹 如鳴佩(pèi)環(huán)(huán) 清冽(liè) 卷(quán)石底以出坻(chí) 嵁(kān) 翠蔓(màn) 蒙絡(luò)搖綴(zhuì) 參(cēn)差(cī)披拂日光下澈(chè) 佁(yǐ)然不動 俶(chù)爾遠逝 往來翕(xī)忽斗(dǒu)折蛇行 犬牙差(cī)互 寂寥(liáo)無人悄(qiǎo)愴(chuàng)幽(yōu)邃(suì) 龔(gōng)古 宗玄(xuán)2、一詞多義: ①可:大約,“潭中魚可百許頭”;可以,能夠,“不可久居”和“不可知其源”。 ②從:自,從,“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跟隨,“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
③清:清澈,“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凄清,“以其境過清”。 ④以:因為,“以其境過清”;表示前一行為是后一行為的方法或手段,前面的成分是后面動詞的狀語,可以不譯,“而”,“近岸,卷石底以出”;用,把,“全石以為底”。
⑥樂:以…為樂,“心樂之”;逗樂,快樂,“似與游者相樂”。 ⑤其:代指小溪的,“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代指小石潭的,“以其境過清”。
⑦而:表修飾,“潭西南而望”;表承接,“乃記之而去”;表并列,“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3、古今異義: ①許:古義:用在數(shù)詞后表示約數(shù),相當(dāng)于同樣用法的“來”,“潭中魚可百許頭”;今義:允許,許可。
②小生:古義年輕人,后生,“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今指戲曲藝術(shù)中的一種角色。 ③去:離開,“乃記之而去(于是就題上字離開了。)
”;今常用義為“往”。 4、詞語活用:(1)西:向西,名詞作狀語。
例句:“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樂:a.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樂。例句:“心樂之”; b.形容詞作動詞,逗樂,快樂,例句:“似與游著相樂”。
(3)下:a. 名詞作狀語,在下面,例句:“下見小潭”; b. 名詞作狀語,向下,例句:“日光下澈”;(4)近:形容詞“近”帶賓語“岸”,作動詞表示靠近。例句:“近岸,卷石底以出”。
(5)空:名詞作狀語,“在空中”。例句:“皆若空游無所依”。
(6)澈:形容詞用作動詞,充當(dāng)“日光”的謂語,照到。例句:“日光下澈”。
譯為:陽光照到水底。(7)斗:名詞作狀語,像北斗星一樣。
例句:“斗折蛇行”。 (8)蛇:名詞作狀語,像蛇一樣。
例句:“斗折蛇行”。 (9)犬牙:名詞作狀語,像狗的牙齒一樣。
例句:“其岸勢犬牙差互”。(10)環(huán):名詞作狀語,像環(huán)一樣。
例句:“四面竹樹環(huán)合”。(11)凄: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
凄涼。
例句:“凄神寒骨”。(12)寒: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
寒冷。
例句:“凄神寒骨”。5、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1)倒裝句: 全石以為底。
(應(yīng)為“以全石為底”。譯:潭以整塊石頭為底。)
(2)省略句:① 日光下澈(潭底)。(譯:陽光照到水底。)
② 影布(于)石上。(譯: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③(溪水)斗折蛇行。(譯: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
④ 坐(于)潭上。(譯:坐在小石潭上。)
⑤(余)以其境過清。(譯:(我)因為這里的環(huán)境過于凄清。)
希望幫助到你,若有疑問,可以追問~~~祝你學(xué)習(xí)進步,更上一層樓?。?^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