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地理知識大全
1、九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冥王繞外邊;唯有地球生物現(xiàn),溫氣液水是由緣①。
①溫,適宜的溫度。氣,適宜生物呼吸的大氣。
2、地球特點赤道略略鼓,兩極稍稍扁。自西向東轉,時間始變遷。
南北為緯線,相對成等圈。東西為經(jīng)線,獨成平行圈;赤道為最長,兩極化為點。
3、東西南北半球的劃分西經(jīng)二十度,東經(jīng)一百六,一刀切下去,東西兩半球。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緯度,四季溫帶顯,南北相反出。
4、晝夜交替和四季變化地球自轉,晝夜更換。繞日公轉,四季出現(xiàn)。
自轉一日,公轉一年。自西向東,方向不變。
5、地球五帶地球有五帶,全靠四線分;回歸間熱帶,極圈分寒溫;寒溫各有二,五帶溫不均①。①溫,指溫度。
6、地圖辨方向地圖方向辨,擺正放眼前;上北下為南,左西右東邊。標圖易分辨,經(jīng)緯網(wǎng)較難;緯線指南北,東西經(jīng)線圈。
極地投影圖,定向較特殊:對于北半球,心北四周南;北緯圈東西,自轉反時走。對于南半球,心南北四周;南緯圈東西,自轉順時走。
7、大洲和大洋地球表面積,總共五億一;水陸百分比,海洋占七一。陸地六大塊,含島分七洲;亞非南北美,南極大洋歐。
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廣;大西“S”樣,印度北冰洋。板塊構造學,六塊來拼合;塊內較穩(wěn)定,交界地震多。
8、大洋和大洲的位置洋以洲為界,洲以洋分野。太平洋為四洋首,位于亞澳兩美間。
大西洋西南北美,東岸臨界歐與非。印度洋臨亞非澳,南部三洋水相連。
北冰洋面為最小,亞歐北美三洲環(huán)。9、七大洲分界和位置地表十分陸占三,亞歐非洋兩美南①。
亞歐兩洲本一體,烏拉高加分兩邊②;亞非原本相結連,蘇伊運河來割斷③;亞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峽在中間;中美南北來牽線,巴拿運河又阻攔④;數(shù)大洋洲面積小,似斷不斷亞下邊。亞歐非洋東半球,南北美占西半邊,唯有南極搞獨立,冰層覆蓋稱高原。
①洋,大洋洲。兩美,南美洲和北美洲。
南,南極洲。②烏拉,烏拉爾山脈和烏拉爾河。
高加,高加索山脈。③蘇伊運河,蘇伊士運河。
④巴拿運河,巴拿馬運河。10、七大洲地形(1)亞洲亞洲地形雜,中高四周洼。
沖積平原廣,山地高原大。江河放射流,水資源可夸。
(2)歐洲半島緣海多,形體分節(jié)肢;山地居南北,中部平原低;地形平原主,海拔倒第一。(3)北美洲東部高原聯(lián)山地,西部山地接高原。
東西相間高大陸,世稱湖海在其間。(4)南美洲安第斯山雄踞西,東部平原高原區(qū)。
地形多為世界最,高原平原列首位。西部山脈為最長,亞馬遜河流域廣。
熱帶雨林居世首,草原要數(shù)潘帕斯。(5)非洲平均海拔六百米,號稱大陸高原洲,東部高原連一體,西部沙漠平原有。
(6)大洋洲面積小,分兩區(qū),一大陸,二島嶼。大陸東西高,中部是盆地。
(7)南極洲四周環(huán)三洋,多年冰雪積;超過二千米,海拔數(shù)第一。11、海底地形淺海大陸架,外緣大陸坡;洋盆海溝嶺,洋底不可測。
12、地形變化地形變化,內外力加。滄海桑田,內部力大;板塊運動,拉伸擠壓,斷層褶皺,出現(xiàn)高洼;火山地震,板塊緣發(fā)。
外部力量,不可輕它;風浪水冰,侵蝕變化,天長日久,削高填洼。13、天氣和氣候天氣:短時陰晴雨雪冷熱風氣候:多年平均春夏和秋冬14、氣溫分布規(guī)律氣溫分布有差異,低緯高來高緯低;陸地海洋不一樣,夏陸溫高海溫低,地勢高低也影響,每千米相差6℃。
15、地球變暖危害大氣污染,地球變暖;冰川融化,沿海被淹。采取措施,刻不容緩。
16、風的形成溫高氣上升,低壓下形成;氣自高壓來,流動形成風。17、地球氣壓帶高氣壓帶四,低氣壓帶三:南北五度間,高溫氣上翻,赤道低氣壓,降水造方便;南北三十度,氣流下偏轉,副熱高氣壓,少雨常干旱;極地氣壓低,靠近兩極點;南北六十度,副極低壓然。
18、地球風帶氣壓帶相隔,風帶共有六:信風赤道摟,東風兩極出,南北西風帶,四十、六十度19、降水形成條件空汽飽,氣溫降;凝結核,相碰撞;體重加,雨雪降。20、降水分布規(guī)律赤道熱,降水多:兩極寒,降水難。
回歸線,分西邊;陸西岸,副高帶,信風吹,降水虧;陸東岸,季風故,氣候溫,降水富。中緯度,居內部;距海遠,氣候干。
21、影響氣候的因素影響氣候因素,四個方面兼顧;緯度位置第一,赤道兩極懸殊;其次要看海陸,遠海夏季干酷;地形也很重要,高寒背風雨勿;洋流不可低估,暖流到來水富22、陸地自然帶分布與特征地表氣候不一般,植被動物隨著變。九自然帶分布談,熱溫類型各有三;亞寒苔原冰原帶,另外高山垂直變。
熱帶雨林赤道邊,高溫多雨樹參天;猩猩猿猴時?,F(xiàn),河馬大象不少見。熱帶草原夾兩邊,非洲南美最廣泛;干濕兩季南北反,稀樹密草動物歡;獅犀斑馬長頸鹿,干季向著水草遷。
熱帶沙漠回歸線,非澳兩洲最大片;草木稀少多沙丘,鴕鳥駱駝耐餓旱。溫帶沙漠居陸間,亞美澳非都可見;夏季高溫冬季寒,植被較少能耐干。
溫帶草原四季顯,多位北半球中間;雨水較少草尤短,黃羊野兔最常見。溫帶森林闊葉繁,熊貓梅花鹿罕現(xiàn)。
北部亞寒針葉林,松樹云杉能耐寒;亞美北部歐大半,動物冬夏羽毛換。苔原氣候冬長寒,亞歐美洲最北邊;植物地衣。
2.生活中的地理小知識500字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huán)境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huán)境關系的一門學科。
人們的衣、食、住、行都與地理知識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服飾的材料、樣式、飲食習慣和方式,住房的式樣與特點等,都與地理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一、服飾與地理1、人類服飾的材料與地理環(huán)境有密切的關系。遠古時代,人類生活在森林里,披掛的樹葉、獸皮就成為衣服。
后來,人類慢慢懂得了以植物纖維與動物皮毛為原料,紡織各種布匹,出現(xiàn)了原始的服裝。絲、麻、棉就是人類利用最早的纖維材料。
我們的祖先早就在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養(yǎng)蠶織綢了。但由于北方環(huán)境惡化、氣候變得干燥,蠶絲的生產逐漸向南方移動。
如浙江的杭嘉湖地區(qū)、廣東的珠江三角洲地區(qū)都是我國重要的蠶絲產地。2、服飾的樣式與地域特征有關。
不同的地區(qū),氣候條件不同,風俗習慣也不同,其服飾的式樣也各不相同。例如,在炎熱干旱的阿拉伯地區(qū),人們喜歡穿白色而寬松的長袍;在北方寒冷地區(qū),尤其是冬季,人們喜歡深色的皮制品服裝;在氣溫日較差很大的雪域高原,藏族牧民往往穿一條胳膊可以露在外面的“藏袍”。
3、服飾的變化與季節(jié)更替有關。隨著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更換,人們的服飾也隨著之變化。
特別是四季分明的地區(qū),人們一般要準備幾套與季節(jié)相適應的服裝。夏季男士的短袖襯衫、T恤,女性的連衣裙、短裙等,春秋季節(jié)的休閑裝、羊毛衫,冬季的滑雪杉、皮夾克等。
二、飲食與地理1、菜肴方面。中國的菜肴在烹飪中有許多流派,其中,影響最大的是魯、川、粵、閩、浙、蘇、湘、皖等“八大菜肴”。
每個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歷史與獨特的烹飪特色是分不開的,同時,也受到這個地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氣候條件、地方特產、飲食習慣等影響。我國的西南地區(qū)味偏辣,江浙一帶偏甜,北方菜味濃香并喜歡放蔥蒜,而廣東菜偏鮮偏淡。
飲食和各地方的氣候與地形等因素有關,如西南地區(qū)較濕,尤其冬季更加陰濕,吃辣是為了驅寒去濕。2、主食方面。
由于地域差異,水熱條件不同,農作物的種植也不同。我國北方干旱少雨,以種植小麥、甜菜為主;南方雨量充沛,以種植水稻為主。
所以,形成了“北方面食為主,南方米飯為主”的格局。3、茶、酒方面。
我國的茶葉品種繁多,如綠茶、紅茶、烏龍茶、黃茶、白茶、菊花茶等,由于各地在品茶方面有較大的差異,江南一帶喝綠茶居多,寒冷地區(qū)喝紅茶偏多。喝茶受地區(qū)的影響特別大,如氣候、地理條件、地勢差異等。
酒文化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制酒業(yè)的興衰也反映了農業(yè)生產的起伏與自然災害的程度。由于地區(qū)氣候、地理位置不同有不同的飲酒習慣,酒的品種也不同,如寒冷地區(qū)的烈性白酒、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米酒等。
三、住房與地理傳統(tǒng)民居的樣式、材料大多受當?shù)刈匀粭l件的影響。例如,草原上的牧民為適應游牧的需要,通常居住在搭卸方便的蒙古包里;黃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黃土直立性好的特點開鑿窯洞來居住;根據(jù)降雨的特點,北方農村以平房、土房為主,南方以斜面瓦房為主,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以竹樓為主。
現(xiàn)在,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在城里購買商品房時,更需要綜合考慮地理因素。例如,居住區(qū)的交通、周邊的配套設施、環(huán)境質量狀況、居住區(qū)的內部環(huán)境設計,以及房子的朝向、采光、通風、層高、間隔等因素。
四、出行與地理人們的出行與地理環(huán)境密切相關。在高山峽谷中,人們用峽谷的急流乘皮筏漂流;在冰天雪地的高原地區(qū),人們有時坐雪撬出行;在茫茫沙海中駱駝成為“沙漠之舟”。
無論是旅游還是出差,都要天氣與環(huán)境情況,決定出發(fā)的時間或交通方式。如雷雨天一般不宜乘坐飛機,可選擇乘坐火車;易發(fā)泥石流的地方,適逢雨季,就不能到這樣的地區(qū)去旅游。
外出要會閱讀地圖,通過讀圖迅速了解與熟悉新的環(huán)境,從而形成正確的空間概念。
3.地理知識的概述 講課所用
世界四大洋,七大洲亞洲:面積4400萬平方千米,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
共有40個國家和地區(qū)。人口32.29億,約占世界總人口的60%,居世界第一位。
非洲:面積約3000萬平方千米,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2%,是世界第二大洲。共有56個國家和地區(qū)。
人口6.62億,占世界總人口的12.3%,居世界第三位。 北美洲:面積約2400萬平方千米,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
共有37個國家和地區(qū)。人口4.32億,約占世界總人口的8.1%,居世界第四位。
南美洲:面積約1800萬平方千米,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2%,是世界第四大洲。共有13個國家和地區(qū)。
人口3.02億,約占世界總人口的5.6%,居世界第五位。 南極洲:面積1400萬平方千米,約占世界陸總面積的9.4%,是世界第五大洲。
南極洲僅有一些來自其它大陸的科學考察人員和捕鯨隊,無定居居民。 歐洲:面積約1000萬平方千米,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6.8%,僅大于大洋洲,是世界第六大洲。
共有37個國家和地區(qū)。人口7.23億,約占世界總人口的13.4%,居世界第二位,是人口密度最大的一洲。
大洋州:面積約900萬平方千米,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一個洲。共有24個國家和地區(qū)。
人口2700萬,約占世界總人口的0.5%,是除南極洲外,世界人口最少的一洲。 太平洋 太平洋是世界海洋中面積最闊、深度最大、邊緣海和島嶼最多的大洋。
據(jù)較多資料介紹,最早是由西班牙探險家巴斯科發(fā)現(xiàn)并命名的,“太平”一詞即“和平”之意。16世紀,西班牙的航海學家麥哲倫從大西洋經(jīng)麥哲倫海峽進入太平洋并到達菲律賓,航行其間,天氣晴朗,風平浪靜,于是也把這一海域不約而同地取名為“太平洋”。
太平洋位于亞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極洲之間,北端的白令海海峽與北冰洋相連,南至南極洲,并與大西洋和印度洋連成環(huán)繞南極大陸的水域。太平洋南北的最大長度約15900千米,東西最大寬度約為109900千米。
總面積17868萬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積的三分之一,是世界海洋面積的二分之一。平均深度3957米,最大深度11034米。
全世界有6條萬米以上的海溝全部集中在太平洋。太平洋海水容量為70710萬立方千米,均居世界大洋之首。
太平洋中蘊藏著非常豐富的資源,尤其是漁業(yè)水產和礦產資源。其漁獲量,以及多金屬結核的儲量和品位均居世界各大洋之首。
大西洋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位于南、北美洲和歐洲、非洲、南極洲之間,呈南北走向,似“s”形的洋帶。
南北長大約1.5萬千米,東西窄,其最大寬度為2800千米。總面積約為9166萬平方千米,比太平洋面積的一半稍多一點。
平均深度3626米,最深處達9219米,位于波多黎各海溝處。海洋資源豐富,盛產魚類,捕獲量約占世界的五分之一以上。
大西洋的海運特別發(fā)達,東、西分別經(jīng)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溝通印度洋和太平洋,其貨運量約占世界貨運總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印度洋 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
位于亞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極洲之間。面積約為7617萬平方千米,平均深度3397米,最大深度的爪哇海溝達7450米。
洋底中部有大致呈南北向的海嶺。大部處于熱帶,水面平均溫度20℃一27℃。
其邊緣海紅海是世界上含鹽量最高的海域。 海洋資源以石油最豐富,波斯灣是世界海底石油最大的產區(qū)。
印度洋是世界最早的航海中心,其航道是世界上最早被發(fā)現(xiàn)和開發(fā)的,是連接非洲、亞洲和大洋洲的重要通道。海洋貨運量約占世界的10%以上,其中石油運輸居于首位。
北冰洋 北冰洋位于地球的最北面,大致以此北極為中心,介于亞洲、歐洲和北美洲北岸之間,是四大洋中面積和體積最小、深度最淺的大洋。面積約為1479萬平方千米,僅占世界大洋面積3.6%;體積1698萬立方千米,僅占世界大洋體積的1.2%;平均深度1300米,僅為世界大洋平均深度的三分之一,最大深度也只有5449米。
北冰洋又是四大洋中溫度最低的寒帶洋,終年積雪,千里冰封,覆蓋于洋面的堅實冰層足有3~4米厚。每當這里的海水向南流進大西洋時,隨時隨處可見一簇簇巨大的冰山隨波飄浮,逐流而去,就像是一些可怕的龐然怪物,給人類的航運事業(yè)帶來了一定的威脅。
而且,北冰洋還有兩大奇觀。第一大奇觀:就是那里一年中幾乎一半的時間,連續(xù)暗無天日,恰如漫漫長夜難見陽光;而另一半日子,則多為陽光普照,只有白晝而無黑夜。
由于這樣,北冰洋上的一晝一夜,仿佛是一天而不是一年。此外,置身大洋中,常??梢姳睒O天空的極光現(xiàn)象,飄忽不定、變幻無窮、五彩繽紛,甚是艷麗。
這是北冰洋上第二大奇觀。 回答者: argent_1987 - 大魔法師 八級 12-19 21:25 修改答復: argent_1987,您要修改的答復如下: 積分規(guī)則 關閉 亞洲:面積4400萬平方千米,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
共有40個國家和地區(qū)。人口32.29億,約占世界總人口的60%,居世界第一位。
非洲:面積約3000萬平方千米,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2%,是世界第二大洲。共有56個國家和地區(qū)。
人口6.62億,占世界總人口的12.3%,居世界第三位。 北美洲:面積約2400萬平方千米,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
4.地理知識的概述 講課所用
世界四大洋,七大洲 亞洲:面積4400萬平方千米,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
共有40個國家和地區(qū)。人口32.29億,約占世界總人口的60%,居世界第一位。
非洲:面積約3000萬平方千米,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2%,是世界第二大洲。共有56個國家和地區(qū)。
人口6.62億,占世界總人口的12.3%,居世界第三位。 北美洲:面積約2400萬平方千米,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
共有37個國家和地區(qū)。人口4.32億,約占世界總人口的8.1%,居世界第四位。
南美洲:面積約1800萬平方千米,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2%,是世界第四大洲。共有13個國家和地區(qū)。
人口3.02億,約占世界總人口的5.6%,居世界第五位。 南極洲:面積1400萬平方千米,約占世界陸總面積的9.4%,是世界第五大洲。
南極洲僅有一些來自其它大陸的科學考察人員和捕鯨隊,無定居居民。 歐洲:面積約1000萬平方千米,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6.8%,僅大于大洋洲,是世界第六大洲。
共有37個國家和地區(qū)。人口7.23億,約占世界總人口的13.4%,居世界第二位,是人口密度最大的一洲。
大洋州:面積約900萬平方千米,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一個洲。共有24個國家和地區(qū)。
人口2700萬,約占世界總人口的0.5%,是除南極洲外,世界人口最少的一洲。 太平洋 太平洋是世界海洋中面積最闊、深度最大、邊緣海和島嶼最多的大洋。
據(jù)較多資料介紹,最早是由西班牙探險家巴斯科發(fā)現(xiàn)并命名的,“太平”一詞即“和平”之意。16世紀,西班牙的航海學家麥哲倫從大西洋經(jīng)麥哲倫海峽進入太平洋并到達菲律賓,航行其間,天氣晴朗,風平浪靜,于是也把這一海域不約而同地取名為“太平洋”。
太平洋位于亞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極洲之間,北端的白令海海峽與北冰洋相連,南至南極洲,并與大西洋和印度洋連成環(huán)繞南極大陸的水域。太平洋南北的最大長度約15900千米,東西最大寬度約為109900千米。
總面積17868萬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積的三分之一,是世界海洋面積的二分之一。平均深度3957米,最大深度11034米。
全世界有6條萬米以上的海溝全部集中在太平洋。太平洋海水容量為70710萬立方千米,均居世界大洋之首。
太平洋中蘊藏著非常豐富的資源,尤其是漁業(yè)水產和礦產資源。其漁獲量,以及多金屬結核的儲量和品位均居世界各大洋之首。
大西洋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位于南、北美洲和歐洲、非洲、南極洲之間,呈南北走向,似“s”形的洋帶。
南北長大約1.5萬千米,東西窄,其最大寬度為2800千米??偯娣e約為9166萬平方千米,比太平洋面積的一半稍多一點。
平均深度3626米,最深處達9219米,位于波多黎各海溝處。海洋資源豐富,盛產魚類,捕獲量約占世界的五分之一以上。
大西洋的海運特別發(fā)達,東、西分別經(jīng)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溝通印度洋和太平洋,其貨運量約占世界貨運總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印度洋 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
位于亞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極洲之間。面積約為7617萬平方千米,平均深度3397米,最大深度的爪哇海溝達7450米。
洋底中部有大致呈南北向的海嶺。大部處于熱帶,水面平均溫度20℃一27℃。
其邊緣海紅海是世界上含鹽量最高的海域。 海洋資源以石油最豐富,波斯灣是世界海底石油最大的產區(qū)。
印度洋是世界最早的航海中心,其航道是世界上最早被發(fā)現(xiàn)和開發(fā)的,是連接非洲、亞洲和大洋洲的重要通道。海洋貨運量約占世界的10%以上,其中石油運輸居于首位。
北冰洋 北冰洋位于地球的最北面,大致以此北極為中心,介于亞洲、歐洲和北美洲北岸之間,是四大洋中面積和體積最小、深度最淺的大洋。面積約為1479萬平方千米,僅占世界大洋面積3.6%;體積1698萬立方千米,僅占世界大洋體積的1.2%;平均深度1300米,僅為世界大洋平均深度的三分之一,最大深度也只有5449米。
北冰洋又是四大洋中溫度最低的寒帶洋,終年積雪,千里冰封,覆蓋于洋面的堅實冰層足有3~4米厚。每當這里的海水向南流進大西洋時,隨時隨處可見一簇簇巨大的冰山隨波飄浮,逐流而去,就像是一些可怕的龐然怪物,給人類的航運事業(yè)帶來了一定的威脅。
而且,北冰洋還有兩大奇觀。第一大奇觀:就是那里一年中幾乎一半的時間,連續(xù)暗無天日,恰如漫漫長夜難見陽光;而另一半日子,則多為陽光普照,只有白晝而無黑夜。
由于這樣,北冰洋上的一晝一夜,仿佛是一天而不是一年。此外,置身大洋中,常??梢姳睒O天空的極光現(xiàn)象,飄忽不定、變幻無窮、五彩繽紛,甚是艷麗。
這是北冰洋上第二大奇觀。 回答者: argent_1987 - 大魔法師 八級 12-19 21:25 修改答復: argent_1987,您要修改的答復如下: 積分規(guī)則 關閉 亞洲:面積4400萬平方千米,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
共有40個國家和地區(qū)。人口32.29億,約占世界總人口的60%,居世界第一位。
非洲:面積約3000萬平方千米,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2%,是世界第二大洲。共有56個國家和地區(qū)。
人口6.62億,占世界總人口的12.3%,居世界第三位。 北美洲:面積約2400萬平方千米,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
5.求黃河的地理知識 ppt
[編輯本段]基本信息 黃河長達5464千米,流域面積達到752442.76平方公里,流經(jīng)9個省區(qū),呈巨大的“幾”字型。
巴顏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約古宗列渠是黃河的正源,源頭于巴顏喀拉山脈的雅拉達澤峰,干流長度4675千米,平均流量1774.5 立方米/秒,在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注入渤海。上、中游分界點是內蒙古自治區(qū)的河口鎮(zhèn),中、下游分界點是河南省的舊孟津。
黃河的入??诤訉?500米,一般為500米,較窄處只有50米,水深一般為2.5米,有的地方的深度只有1.2~1.5米。 [編輯本段]自然特征 地理位置 黃河源于青海巴顏喀拉山,干流貫穿九個省、自治區(qū):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陜西、河南、山東,年徑流量574億立方米,平均徑流深度79米。
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匯集有35條主要支流,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兩岸缺乏湖泊且河床較高,流入黃河的河流很少,因此黃河下游流域面積很小。
河源至貴德多系山嶺及草地高原,屬青藏高原,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山峰超過4000米,源頭河谷地海拔4200米;貴德自孟津江段是黃土高原地區(qū),黃土高原東為呂梁西坡,南為渭河谷地,北與鄂爾多斯高原相接,西至蘭州谷地;黃土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1300米,地形起伏不平,坡陡溝深,溝壑地面坡度15~20度,溝谷面積占40~50%,溝道密度3~5公里/平方公里,切割深度100米以上;孟津以下進入地勢低平的華北平原,海拔不超過50米,進入下游后河道平坦,平均比降只有0.12%,水流變緩,泥沙大量淤積,河床高出地面4~5米;由于黃河多次改道,地面沖積出扇狀的古河床和古自然堤,成為緩崗與洼地相間分布的傾斜平原,洼地比較開闊平展。 黃河從貴德至民和境內海拔在3000到1600米之間,從民和下川口進入甘肅,這一段氣候溫和濕潤有高原小江南的美譽,水流清澈見底又有“天下黃河貴德清”的說法。
寧夏的寧夏平原和內蒙古的河套平原,因為處在黃河上游的河谷地帶,水源豐沛,灌溉便利,農業(yè)發(fā)達,水草豐美,因此被稱為塞上江南。 流域概況 黃河從源頭到內蒙古自治托克托縣區(qū)河口鎮(zhèn)為上游,河長3472千米;河口鎮(zhèn)至河壺口瀑布南孟津間為中游,河長1206千米;桃花峪以下為下游,河長786千米。
(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這里采用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黃河橫貫中國東西,流域東西長1900千米,南北寬1100千米,總面積達752443平方千米。 黃河,像一頭脊背穹起、昂首欲躍的雄獅,從青藏高原越過青、甘兩省的崇山峻嶺;橫跨寧夏、內蒙古的河套平原;奔騰于晉、陜之間的高山深谷之中;破“龍門”而出,在西岳華山腳下掉頭東去,橫穿華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濱。
它流經(jīng)9個省、區(qū),匯集了40多條主要支流和1000多條溪川,行程5464公里,流域面積達75萬多平方千米,是中國第二長河。全流域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而黃河平均年徑流總量僅574億立方米,在中國河流中居第八位。
流域內,連同下游豫、魯沿河地區(qū)共有2億多畝耕地,1億左右人口。 黃河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580億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徑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畝均水量324立方米。
黃河中游河段流經(jīng)黃土高原地區(qū),因水土流失,支流帶入大量泥沙,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輸沙量達39.1億噸(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
三門峽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黃河是中國世界紀錄協(xié)會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主要支流 黃河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湟水、祖厲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無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其中渭河為黃河的最大支流。
主要湖泊 有扎陵湖、鄂陵湖、烏梁素海、東平湖。 黃河流域衛(wèi)星地圖 干流峽谷 黃河干流上的峽谷共有30處,位于上游河段的28處,位于中游段流的2處,下游河段流經(jīng)華北平原,沒有峽谷分布。
干流峽谷段累計長1707千米,占干流全長的31.2%。 生物資源 黃河干流總共有魚類121種(亞種),干流中純淡水魚類有98種,占總數(shù)的78.4%。
主要經(jīng)濟魚類有花斑裸鯉、極邊扁咽齒魚、厚唇裸重唇魚、黃河裸裂尻魚、瓦氏雅羅魚、北方銅魚(鴿子魚)、鯉魚、鯽魚。黃河上游魚類種類只有16種,組成也較簡單,僅有鯉科、鰍兩科的裂腹魚、雅羅魚、條鰍等。
中下游魚類大體相似,均以鯉科為主。中游有71種魚類,但缺乏自然的鰱、鳙、鳊、魴等典型平原類群的魚類,中游上段有與上游共有的裂腹魚和條鰍等,下游的魚類種類和數(shù)量都較多,有78種,其中有多種過河口魚類及半咸水魚類。
對黃河支流的調查資料統(tǒng)計看,據(jù)甘肅洮河、陜西渭河、涇河的魚類統(tǒng)計看,以渭河水域種類較多,有30種,洮河次之有11種,涇河則僅有4種。上中游支流中多數(shù)是鯉科、鰍科的小型魚類,另外有少數(shù)嘗科及鯰魚等, 經(jīng)濟魚類為鯉、鯽、雅羅魚及鯰魚等。
歷史上,黃河流域曾經(jīng)長時期作為中國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中心,被譽為中華文化的搖籃。歷史上頻繁的災害,也使黃河被稱為“中國的憂患”,從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黃。
6.關于地理知識的演講
熱帶雨林主要分布于赤道南北緯 5 ~ 10度以內的熱帶氣候地區(qū)。這里全年高溫多雨,無明顯的季節(jié)區(qū)別,年平均溫度 25 ~ 30 ℃,最冷月的平均溫度也在 18 ℃ 以上,極端最高溫度多數(shù)在 36 ℃ 以下。年降水量通常超過 2 000mm ,有的竟達 6 000mm ,全年雨量分配均勻,常年濕潤,空氣相對濕度 90 %以上。
19世紀,德國植物學家辛伯爾廣泛收集和總結了熱帶地區(qū)的科學發(fā)現(xiàn)和各種資料,把潮濕熱帶地區(qū)常綠高大的森林植被稱作為熱帶雨林,并從當時的生態(tài)學角度對它進行了科學描述和解釋。熱帶雨林具有獨特的外貌和結構特征,與世界上其它森林類型有清楚的區(qū)別。熱帶雨林主要生長在年平均溫度24℃以上,或者最冷月平均溫度18℃以上的熱帶潮濕低地。
熱帶美洲、熱帶亞洲和熱帶非洲的雨林雖然分開為三大片,但它們都有非常類似的外貌和結構特點。由于生長環(huán)境終年高溫潮濕,熱帶雨林長得高大茂密,一般高度在30米以上,從林冠到林下樹木分為多個層次,彼此套迭。在熱帶雨林中,最高的樹木可長到80多米高度,例如馬來西亞的塔豆(Koompassia excelta),西雙版納的望天樹亦高達70米。熱帶雨林的種類組成極端豐富,盡管熱帶雨林僅占世界陸地面積的百分之七,但它所包含的植物總數(shù)卻占了世界總數(shù)的一半。熱帶雨林有很多獨特現(xiàn)象是其它森林所沒有的。例如,大樹具有板狀的樹根,在老莖桿上開花、結果;有很多小型植物附生在其它植物的枝、桿上;有的通過絞殺其它植物而樹立起自己;有的樹木從空中垂下許多柱狀的根,最后變成獨樹成林;林下植物的葉子一般都有滴水葉尖,而有的植物的葉子長得十分巨大;在林內,大藤本非常豐富,有的長達數(shù)百米,穿梭懸掛于樹木之間,使人難于通行。
隨著科學家對熱帶雨林的深入調查和研究,越來越多的生態(tài)現(xiàn)象被發(fā)現(xiàn)和解釋。但越來越多的發(fā)現(xiàn)也證明,熱帶雨林中蘊藏著大量的尚未被充分認識的生物學和自然規(guī)律。特別是熱帶雨林物種的極端豐富性和植物生活類型的多樣性并不能完全用達爾文的進化論來解釋。世界上除熱帶雨林外的物種充其量僅占總物種的一半。植物生活類型亦僅只是一部分。例如,溫帶的森林,不僅種類貧乏,生活類型單調,各種生態(tài)關系和生態(tài)表現(xiàn)亦是相對簡單和直接。依賴于熱帶以外森林的研究而得出的一些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的生物學規(guī)律和概念顯然是非常不完善的,若直接套用來解釋熱帶雨林,自然有很多現(xiàn)象不可思議。因此,科學家預測,通過對熱帶雨林的深入研究,或許會完全改變原有的生物學觀念。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人們還沒有充分解開熱帶雨林之謎時,它就可能由于人類自己的破壞而永久地消失。
7.急求初中地理教案,七年級和八年級,上下冊,合共4個,感激不盡
人教版初一地理上冊全套全冊教案,共48頁,這里無法全部復制,你到我們網(wǎng)站去下載吧,百度搜索“飛翔教學資源網(wǎng)”就可以到我們網(wǎng)站與同學們談地理知識教學點: 1、知道地理課的學習內容。
2、知道學習地理的目的、意義。 3、知道學習地理課的學習方法。
能力訓練點: 1、初步學會舉例說明學習地理的意義; 2、培養(yǎng)學生學習地理的好奇心,挑戰(zhàn)心理、冒險心理和堅韌性、求異性等創(chuàng)新情感和創(chuàng)新人格。 德育滲透點: 1、使學生了解學習地理知識,掌握地理技能是社會主義公民適應現(xiàn)代化社會生活、學習和工作的需要,從而激起學生學習地理的欲望。
2、通過為什么要學地理,幫助學生樹立為建設家鄉(xiāng),建設祖國,保護“人類家園”——地球而學習的志向。 教學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 1)為什么要學習地理?從學生日常生活和身邊的地理事物、地理現(xiàn)象入手,讓學生“想一想”。
讓學生從已學過的自然課常識,舉例說出地理知識在我們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的用途,繼而誘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2)怎樣學好地理?首先指導學生自學教材,初步了解每一章的重要內容。
學好地理的方法是“三多”,即多動腦筋想一想;多閱讀運用地理圖表;多參加地理課外活動,如閱讀地理書籍,看電視、讀報刊中的地理新聞,在現(xiàn)實生活中汲取地理知識和營養(yǎng)。 2、難點:讓學生理解怎樣處理好人類與地理環(huán)境的關系,這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
突破此難點,結合當時國內外新聞地理內容,通過教師舉例說明。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具準備:地球儀,世界地圖,中國地圖教學方法:學生自由發(fā)言,并且討論。
學生學法: 1、學生結合小學已學過的自然課常識,舉例說明地理知識在我們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的用途。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
2、學生閱讀教材第二頁中的彩圖,思考他們是否與地理有關? 3、討論要學好地理,在課外和課前應做好哪些準備工作?學好地理的目的是什么? 教學過程 :ww w .xkb 1.co m一、做自我介紹 二、給學生提出一些要求 三、新課學習階段: 1、學生自由發(fā)言,然后討論,拿到地理書,會想到什么? 請同學們回憶小學已學過的自然知識,每個同學舉一個例子,說說我們生活、學習、工作中有哪些屬于地理知識內容。 2、學生自學教材第二頁彩圖,說說與地理的關系。
多動腦筋想一想,想什么? 3、教師根據(jù)學校環(huán)境的實際情況,結合當時國內外和實際的地理知識,列舉國內外和家鄉(xiāng)中諸如大氣污染、水污染、資源被破壞、垃圾的處理、人口增長過速等環(huán)境問題的典型事例,喚起學生裝學習地理知識的強烈愿望,去探索適合國情的人類與環(huán)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真理。 4、學習地理,為了更好地生活 尊重自然規(guī)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因地制宜,揚長避短。綜合地分析地理。
具備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念。四、總結、擴展在教師指導下,學生最后思考歸納,為學好地理,應做好哪些準備?課前準備:除學習用具、教材外,還需要準備地圖冊,填充圖冊。
課外準備:注意收集國內外,家鄉(xiāng)的有關地理信息材料。五、板書設計 一、生活離不開地理二、學習地理,為了更好地生活尊重自然規(guī)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因地制宜,揚長避短。綜合地分析地理。
具備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念。后記:剛進入初中,第一節(jié)課學生的表現(xiàn)很好。
這節(jié)課主要讓學生討論一些與學生密切聯(lián)系的實踐內容,讓學生自由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學生很感興趣。 ww w. x kb1. co m第一章地球和地圖第一節(jié) 地球和地球儀第一課時 【重點】 (1)會觀察地球儀。
(2)準確辨認經(jīng)線和緯線、緯度和經(jīng)度、南北半球和東西半球的劃分。 (3)利用經(jīng)緯網(wǎng)確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難點】 (1)會觀察地球儀、使用地球儀。 (2)東西半球劃分。
(3)利用經(jīng)緯網(wǎng)確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課前準備】 1.學生課前準備:分小組、每小組至少準備一小地球儀、乒乓球、鐵絲、膠布等。
2.教學器材:教學地球儀。 教學設計:學習內容學生活動教師活動認識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學生討論、小組交流古人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
學生舉例反映地球形狀的事例。學生看圖“地球的大小”,讀出地球的大小提問、引導,師生共同總結。
地球的模型——地球儀觀察地球儀,制作簡易地球儀引導、指導、評定、表揚緯線和經(jīng)線學生根據(jù)教師設計的問題,看圖思考、回答。指圖、引導,邊提問、邊啟發(fā)、邊與學生討論,讓學生分析、歸納規(guī)律,并及時對學生進行表揚鼓勵。
利用經(jīng)緯網(wǎng)定位學生讀圖回答問題,小組討論,互幫互學。提問,及時糾正、輔導。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同學們,在晴朗的白天,我們能夠看到太陽像一個火紅的圓球;在十五的夜晚,我們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圓盤。那么,我們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樣的? (板書)地球的形狀、大小 1.地球的形狀 (展示圖片)地球衛(wèi)星照片 (提問)地球是什么形狀? (引導)地球是一個球體,在今天看來已經(jīng)是再簡單不過的問題, 在古代卻是一個難解的謎。
人們對地球的認識,卻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引導學生觀察教材提供的圖片“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 (學生討論學習,小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古人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
(天園地方 →天如斗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