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洋環(huán)保小知識
(1)防治由生產和生活活動引起的環(huán)境污染,包括防治工業(yè)生產排放的“三廢”(廢水、廢氣、廢渣)、粉塵、放射性物質以及產生的噪聲、振動、惡臭和電磁微波輻射,交通運輸活動產生的有害氣體、液體、噪聲,海上船舶運輸排出的污染物,工農業(yè)生產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學品,城鎮(zhèn)生活排放的煙塵、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2)防止由建設和開發(fā)活動引起的環(huán)境破壞,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鐵路、公路干線、大型港口碼頭、機場和大型工業(yè)項目等工程建設對環(huán)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農墾和圍湖造田活動、海上油田、海岸帶和沼澤地的開發(fā)、森林和礦產資源的開發(fā)對環(huán)境的破壞和影響,新工業(yè)區(qū)、新城鎮(zhèn)的設置和建設等對環(huán)境的破壞、污染和影響;
2.一年級看圖寫話海底被污染
從小老師就教育我們,大海孕育了我們的生命,每一個地球人都應為保護海洋環(huán)境貢獻自己的力量。
眾所周知,海洋對我們每個人都很重要。它占據地球表面積的71%,遠遠的從太空看,地球就像一顆晶瑩剔透的藍色水晶球,這就是地球又被人們稱為“水球”的原因。因而破壞海洋的行為會對整個地球造成影響。
放假的時候我最喜歡到海邊玩啦,光者腳丫子在海灘上跑,很快海水就會漫上來,蓋住一串串腳印,跑累了就看看大海,站在高高的礁石上眺望遠方的海平線,海水藍藍的調皮的拍打著海岸,勇敢的海鳥在海浪中穿梭,多希望這一刻永遠印在腦海中!
可是最近污染海洋的新聞越來越多,每當看到這些新聞,我就為海洋擔心,為人類的自私感到羞愧,為人類盲目追求經濟增長造成海洋污染的后果感到憤怒。我越來越擔心大海里的小生命會受到傷害,擔心海鳥失去生存的家園,擔心總有一天人類會受到大自然的報復。
海洋無私的幫助我們,我們卻反過來破壞它,這不是老師教我們以怨報德的故事嗎?所以我們不能忘了大海的貢獻,我們應當愛護它,把它當母親一樣關心、呵護。當我們傷害了它,我們應當感到內疚,應當做出更多補償。
小學生人小力量不小,我們可以從點滴小事做起,比如說把平時的零用錢攢起來捐給愛護海洋基金,可以在放假時去海邊撿撿垃圾,可以向身邊的人宣傳保護海洋的知識。。讓我們行動起來,為保護海洋奉獻自己的力量吧!
3.小學生海洋知識資料
海洋是地球上決定氣候發(fā)展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海洋本身是地球表面最大的儲熱體。海流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熱能傳送帶。海洋與空氣之間的氣體交換(其中最主要的有水汽、二氧化碳和甲烷)對氣候的變化和發(fā)展有極大的影響。
海洋是許多動植物的生活環(huán)境。海洋中的綠藻是大氣層氧氣的主要生產者之一。熱帶珊瑚礁是地球上物種最豐富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甚至比熱帶雨林還豐富)。人類對于深海生物的了解至今仍知之甚少。
海洋擁有許多陸地上沒有的動、植物,且種類比陸地繁多
波浪不斷在海上翻滾,有時波平如鏡,有時卻巨浪滔天。除了那些由地震或火山爆發(fā)造成的波浪外,波浪多半由吹過海面的風引起,遠處暴風雨所攪起的波浪,可能移動數百哩才抵達岸邊。
浪與浪之間由波峰至槽底的高度,多半不超過10呎。不過在暴風雨中,波浪可能高得驚人;1933年,在太平洋錄得的最大波浪高達112呎。
少數像火山島之類的陸塊,邊緣會陡峭地落入海中。但在大陸周圍,大多數是覆蓋著淺淺海水的架形陸塊,是大陸的延伸部分,稱為大陸架。大陸架通常徐徐向下斜伸至海面下約650呎,然后陡峭地落下到海底。大陸架的陡邊稱為大陸斜坡。大多數大陸架延伸至離岸約50哩處;有些狹窄得多;不過,西伯利亞北岸的大陸架卻寬達800哩,遠伸入北極海內。世界大部分漁獲,都是來自大陸架上豐饒的水域;各國更聲稱擁有其海岸以外大陸架的主權,把其中的石油、礦藏和其他貨源據為己有
4.小學生海洋知識資料
海洋是地球上最廣闊的水體的總稱,海洋的中心部分稱作洋,邊緣部分稱作海,彼此溝通組成統(tǒng)一的水體。
地球表面被各大陸地分隔為彼此相通的廣大水域稱為海洋,其總面積約為3.6億平方公里,約占地球表面積的71%,平均水深約3795米。海洋中含有十三億五千多萬立方千米的水,約占地球上總水量的97%,而可用于人類飲用只占2%。
地球四個主要的大洋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部分以陸地和海底地形線為界。目前為止,人類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還有95%大海的海底是未知的。
擴展資料: 探索海洋 研究海洋的科學是海洋學。早在史前人類就已經在海洋上旅行,從海洋中捕魚,以海洋為生,對海洋進行探索。
在航空發(fā)展之前,航海是人類跨大陸運輸和旅行的主要方式。對深海海底的探索一直到20世紀中才真正開始。
雖然今天人類對海洋用潛水球、潛水艇探索,但對深海還所知甚少。 地球深處的海洋 地質學家通過實驗室模擬,在人們最意想不到的地表之下1000多公里的地層深處找到了水。
在溫度達1000℃以上、并且承受高壓的礦物巖里,可能儲藏著相當于地球所有大洋中水量之5倍的水。而且該項發(fā)現(xiàn)還很可能有助于弄清地球是如何形成和發(fā)育的。
在地表之下650公里至2900公里的深處,是圍繞在富含鐵質的地核周圍的高熱、高壓物質。日本東京科學院的專家估計,在這被稱為下部地幔的礦物質中,可能包含有達到其自身質量0.2的水。
已有的行星理論,推測了在其形成之初所出現(xiàn)的早期蒸發(fā)物質的數量,如水和二氧化碳的數量。這個發(fā)現(xiàn)預示著地球初始階段混合物質的數量,可能已經超出了過去的預料。
奇怪的海洋 千百萬年來,地幔像一只盛有熱湯的鍋子一樣,處于劇烈的攪拌與動蕩之中,這使得地幔的構造層帶運動,并且使地幔的化學成分混合。粘性更大的地幔會攪拌與動蕩得更快。
在下部地幔中由礦物質形成水,可能也會影響地幔的構造層帶,使之不容易下沉到地層更深的地方。當構造層帶下沉、加熱和受擠壓時,它們釋放的水可能會軟化圍繞的地幔,以及松緩它們的下沉通道。
在稍高一點的地幔中,即在大約地表之下400公里至650公里之間深度的區(qū)域叫做轉換帶,因為它位于上部和下部地幔之間,在這里就可能存有相當于幾個大洋的水??茖W家發(fā)現(xiàn),在下部地幔的礦物質中,可能保留有大約其上位巖石質量之十分之一的水,但因為下部地幔的體積比轉換帶的體積大得多,所以它具有相當多的水。
英國布利斯托爾大學的地質學家認為,該項發(fā)現(xiàn)有助于推進有關在地幔之中鎖存有多少水的爭論。他說直到現(xiàn)在,大部分人仍堅持認為在地幔中沒有多少水。
此外,在兩年前進行的另一項類似研究中,得出的結論是地幔之下根本沒有多少水。 日本科學家在實驗室中模擬下部地幔,他們采用了構成該區(qū)域之大部分的三種礦物質進行研究。
他們設計應用了一種多砧的特殊實驗裝置,以再現(xiàn)地幔下變化異常劇烈的苛刻條件,同時對礦物質用硬齒擠壓和加熱。 在大約1600℃和25萬個大氣壓下,他們應用二級離子質量光譜測定技術,測定了氫的數量,該技術使離子束沖擊礦物質,并探測從礦物質表面放散出的離子。
已有的其他研究結果表明,在該等礦物巖中得到的任何氫,都來自于其間存囿的水。最后,專家檢測到了比實驗預想要多得多的氫,從而得出了目前的結論。
大海的顏色 翻開世界地圖集,黃海、紅海、黑海、白海會映入我們的眼簾。太陽光線眼看是白色;可它是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可見光所組成。
這七種光線波長各不相同,而不同深度的海水會吸收不同波長的光束。 波長較長的紅、橙、黃等光束射入海水后,先后被逐步吸收,而波長較短的藍、青光束射入海水后,遇到海水分子或其他微細的、懸在海洋里的浮體,便向四面散射和反射,特別是海水對藍光吸收的少,而反射的多,越往深處越有更多的藍光被折回到水面上來,因此,我們看到的海洋里的海水便是蔚藍色一片了。
既然海水散射藍色光,那么不論那個大海都應該是蔚藍色的,但實際上,海洋卻是紅、黃、藍、白、黑五色俱全,這是由于某種海水變色的因素強于散射所生的藍色時,海水就會改頭換面,五色繽紛了。 影響海水顏色的因素有懸浮質、離子、浮游生物等。
大洋中懸浮質較少,顆粒也很微小,其水色主要取決于海水的光學性質,因此,大洋海水多呈藍色;近海海水,由于懸浮物質增多顆粒較大,所以,近海海水多呈淺藍色;近岸或河口地城,由于泥沙顏色使海水發(fā)黃;某些海區(qū)當淡紅色的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時,海水常呈淡紅色。 中國黃海,特別是近海海域的海水多呈土黃色且混濁,因為淮河、碧流河、鴨綠江及朝鮮半島的漢江、大同江、清川江等注入黃海,河水攜帶泥沙很多,使近海水呈黃色,所以得名黃海。
不僅泥沙能改變海水的顏色,海洋生物也能改變海水的顏色。介于亞、非兩洲間的紅海,其一邊是阿拉伯沙漠,另一邊有從撒哈拉大沙漠吹來的干燥的風,海水水溫及海水中含鹽量都比較高,因而海內紅褐色的藻類大量繁衍,成片的珊瑚以及海灣里的紅色的細小海藻都為之鍍上了一層紅色的色澤,所以看到的紅海是淡紅色的,因而得名。
5.關于海洋污染的手抄報的內容怎么寫
有一些范例
人類對環(huán)境的保護,歸根結底是基于保護地球上日益枯竭的資源,保護我們生存發(fā)展的最起碼條件。當工業(yè)文明進入21世紀后,它對環(huán)境的破壞日趨嚴重,對資源的使用走向了濫用,這引起了人們越來越高度的警惕。各國政府為了保護環(huán)境,采取了許多措施,環(huán)境保護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并且成為人類社會的共識。今天,提起環(huán)境保護,幾乎沒有什么人會公開反對,但是真正做到自覺長久地保護環(huán)境,保護資源,還有許多工作在等待著我們去做。我認為首要的就是要在全民族樹立起環(huán)保意識,具體地說就是樹立資源意識,生存意識。要讓大家都認識到,保護環(huán)境與資源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保護環(huán)境不僅是關乎子孫后代的千秋大業(yè),而且已經直接關系到人類社會今天的生存!不能抱著環(huán)保多我一人少我一人差別不大的思想,也不能對保護環(huán)境有任何松懈和怕麻煩的思想。政府部門對環(huán)境保護固然負有重要的責任,而每個單位,每個企業(yè),每個人對此更是承擔了更為直接、更為具體的責任。只要我們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大家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就一定能為社會、也為自己留下一片碧水藍天。在這一點上,北京的中學生們已經為我們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議,難道我們還有什么需要猶豫的嗎?
6.海洋污染資料
海洋污染
marine pollution
有害物質進入海洋環(huán)境 而造成的污染 ??蓳p害生物資源,危害人類健康,妨礙捕魚和人類在海上的其他活動,損壞海水質量和環(huán)境質量等。
海洋污染物依其來源、性質和毒性,可分為以下幾類:①石油及其產品(見海洋石油污染)。②金屬和酸、堿。包括鉻、錳、鐵、銅、鋅、銀、鎘 、銻 、汞 、鉛等金屬,磷、砷等非金屬,以及酸和堿等。它們直接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和影響其利用價值。③農藥。主要由徑流帶入海洋。對海洋生物有危害。④放射性物質。主要來自核爆炸、核工業(yè)或核艦艇的排污。⑤有機廢液和生活污水。由徑流帶入海洋。極嚴重的可形成赤潮。⑥熱污染和固體廢物。主要包括工業(yè)冷卻水和工程殘土、垃圾及疏浚泥等。前者入海后能提高局部海區(qū)的水溫,使溶解氧的含量降低 ,影 響生物的新 陳代謝,甚至使生物群落發(fā)生改變;后者可破壞海濱環(huán)境和海洋生物的棲息環(huán)境。
海洋污染監(jiān)測包括水質監(jiān)測、底質監(jiān)測、大氣監(jiān)測和生物監(jiān)測等。都可分為沿岸近海監(jiān)測和遠洋監(jiān)測。前者因海域污染較重且復雜多變,設立的監(jiān)測站密,各站項目齊全且每月至少監(jiān)測一次;后者主要測定那些擴散范圍廣和因海上傾廢和因事故泄入海洋的污染物質,通常設站較稀,監(jiān)測次數較少。此外,還有利用生物個體、種群或群落對污染物的反應以判斷海洋環(huán)境污染情況的。
防止海洋污染的措施主要有:海洋開發(fā)與環(huán)境保護協(xié)調發(fā)展,立足于對污染源的治理;對海洋環(huán)境深入開展科學研究;健全環(huán)境保護法制,加強監(jiān)測監(jiān)視和管理;建立海上消除污染的組織;宣傳教育;加強國際合作,共同保護海洋環(huán)境。
環(huán)境問題是人類面臨的一個錯綜復雜的問題復合體,在這里有限的篇幅中很難把它們完全理清楚。以上簡要介紹了生態(tài)破壞、環(huán)境污染和全球變暖、臭氧層破壞、酸雨等全球性大氣環(huán)境問題。在環(huán)境問題中還有另外一些較為突出的方面,如能源和資源問題、海洋污染問題、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問題、城市環(huán)境問題、水資源危機、生物多樣性喪失等等。以下僅就海洋污染問題作一簡略介紹。
海洋污染
海洋面積遼闊,儲水量巨大,因而長期以來是地球上最穩(wěn)定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由陸地流入海洋的各種物質被海洋接納,而海洋本身卻沒有發(fā)生顯著的變化。然而近幾十年,隨著世界工業(yè)的發(fā)展,海洋的污染也日趨嚴重,使局
部海域環(huán)境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并有繼續(xù)擴展的趨勢。
海洋的污染主要是發(fā)生在靠近大陸的海灣。由于密集的人口和工業(yè),大量的廢水和固體廢物傾入海水,加上海岸曲折造成水流交換不暢,使得海水的溫度、pH、含鹽量、透明度、生物種類和數量等性狀發(fā)生改變,對海洋的生態(tài)平衡構成危害。目前,海洋污染突出表現(xiàn)為石油污染、赤潮、有毒物質累積、塑料污染和核污染等幾個方面;污染最嚴重的海域有波羅的海、地中海、東京灣、紐約灣、墨西哥灣等。就國家來說,沿海污染嚴重的是日本、美國、西歐諸國和前蘇聯(lián)國家。我國的渤海灣、黃海、東海和南海的污染狀況也相當嚴重,雖然汞、鎘、鉛的濃度總體上尚在標準允許范圍之內,但已有局部的超標區(qū);石油和COD在各海域中有超標現(xiàn)象。其中污染最嚴重的渤海,由于污染已造成漁場外遷、魚群死亡、赤潮泛濫、有些灘涂養(yǎng)殖場荒廢、一些珍貴的海生資源正在喪失。
海洋污染的特點是,污染源多、持續(xù)性強,擴散范圍廣,難以控制。海洋污染造成的海水渾濁嚴重影響海洋植物(浮游植物和海藻)的光合作用,從而影響海域的生產力,對魚類也有危害。重金屬和有毒有機化合物等有毒物質在海域中累積,并通過海洋生物的富集作用,對海洋動物和以此為食的其他動物造成毒害。石油污染在海洋表面形成面積廣大的油膜,阻止空氣中的氧氣向海水中溶解,同時石油的分解也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海水缺氧,對海洋生物產生危害,并禍及海鳥和人類。由于好氧有機物污染引起的赤潮(海水富營養(yǎng)化的結果),造成海水缺氧,導致海洋生物死亡。海洋污染還會破壞海濱旅游資源。因此,海洋污染已經引起國際社會約來約多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