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不卡福利网站|中文字幕在笑第一页|午夜福利中文字幕首页|久久精彩视频免费观看

  • <abbr id="lczsv"></abbr>
    <blockquote id="lczsv"></blockquote>

    <track id="lczsv"><table id="lczsv"><nobr id="lczsv"></nobr></table></track>
    • 中國高中地理常識

      2023-02-08 綜合 86閱讀 投稿:思念傷

      1.高中地理知識總結(jié)

      第一單元 宇宙環(huán)境 一、人類知識的宇宙 (一)人類觀測到的宇宙 1.人類對宇宙的認識過程:“日心說”、星系、光年 2.宇宙:天地萬物的總稱,由各種物質(zhì)組成,處在不斷運動和發(fā)展之中 3.天體系統(tǒng)天體概念:宇宙間的物質(zhì)存在形式 形成:運動著的天體相互吸引、相互繞轉(zhuǎn)而成層次級別:總星系銀河系恒星世界 太陽系地月系地球月球其他行星系河外星系 (二)宇宙中的地球 1.日地距離:1.496億千米 2. 地球的普通性:(九大行星的比較數(shù)據(jù))質(zhì)量、體積、平均密度、運動特征介于九大行星之間 地球的特殊性:擁有生命,尤其是高級智慧生物 3.地球上擁有 生命的條件 穩(wěn)定安全的宇宙環(huán)境太陽穩(wěn)定的光照安全的行星際空間地球自身 的條件 日地距離適宜→適宜的溫度(地球表面 平均溫度為15℃)體積質(zhì)量適中→適于生物呼吸的大氣大洋形成、孕育生命 二、太陽、月球與地球關(guān)系 (一)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1.太陽概況巨大熾熱的氣體球、主要成分:氫、氦表面溫度6000K 2.太陽輻射概念:太陽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能量來源:太陽內(nèi)部的核聚變反應 反應式 4H 高溫高壓 He+能量 3.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①向地球輸送能量,維持地表溫度 ②促進地球環(huán)境的形成和變化 ③太陽輻射能是人類生活、生產(chǎn)的能源 (二)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1.太陽活動概念:太陽表面大氣的變化主要類型黑子(強弱標志)耀斑(最激烈顯示) 平均周期:11年 2.太陽活動對 地球影響 對地球氣候的影響 對地球磁場的影響—產(chǎn)生“磁暴” 對地球電離層的影響—干擾電離層,影響無線電通訊 (三)月相及其變化 1.月相概念:月亮圓缺的各種形狀 2.成因:①月球本身不發(fā)光也不透明,能反射太陽光 ②日、地、月三者相對位置不斷變化 3.變化規(guī)律:新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新月→…… 4.意義:計量時間的尺度。

      農(nóng)歷月:以月相變化周期為基礎。星期:以半月望兩弦四相為單元 三、人類對宇宙的新探索 (一)宇宙探測的發(fā)展 1.衛(wèi)星探測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1957年10月,原蘇聯(lián) 成果:發(fā)現(xiàn)磁層和宇宙射線,測量許多行星表面的理化性質(zhì) 2.載人航天探測 3.意義:了解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影響和改善著人們的社會生活 4.我國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特別是“神舟”五號發(fā)射升空 (二)開發(fā)宇宙 空間資源特點:遼闊、高真空、強輻射、失重 開發(fā)利用:收集有關(guān)地球的各種信息,在衛(wèi)星上進行科學實驗太陽能資源 礦產(chǎn)資源:月巖中含有豐富的礦產(chǎn)和地球上沒有的能源 3 He (三)保護宇宙環(huán)境 1.空間垃圾 的來源 工作壽命終止的航天器意外或有意義爆炸產(chǎn)生的碎片航天員扔出飛船艙的垃圾 2.空間垃圾產(chǎn)生的危害:造成航天器損壞 3.措施將停止工作的衛(wèi)星推進其他軌道用航天飛機把損壞的衛(wèi)星帶回地球 四、地球運動的基本形式———自轉(zhuǎn)和公轉(zhuǎn) (一)地球的自轉(zhuǎn) 1.概念:地球繞其自轉(zhuǎn)軸的旋轉(zhuǎn)活動 2.特點:地軸的空間位置基本上是穩(wěn)定的,地軸北端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 3.方向:自西向東從地軸北端或北極上空觀察: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從地軸南端或南極上空觀察: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 4.周期恒星日:真正周期(地球自轉(zhuǎn)360°)時間23時56分4秒太陽日:晝夜交替周期(地球自轉(zhuǎn)360°59′)時間24小時, 通常所說的一天 5.速度角速度概念: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角度規(guī)律兩極點為O 其他各地相同,即15°/小時或1°/4分鐘線速度概念: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緯線弧長規(guī)律兩極點為O 自赤道向兩極遞減(赤道最大) (二)地球的公轉(zhuǎn) 1.概念:地球繞太陽的運動 2.方向:自西向東 3.軌道概念:地球公轉(zhuǎn)的路線又稱黃道形狀:近似正圓的橢圓 影響:太陽位于其中焦點之一1月初為近日點7月初為遠日點 4.周期恒星年概念:地球公轉(zhuǎn)一周360°的周期時間:365日6時9分10秒回歸年概念:太陽回歸運動的周期時間:365日5時48分46秒 5.速度角速度:平均1°/日,近日點較快,遠日點較慢 線速度:平均30km/秒,近日點較快,遠日點較慢 (三)地球自轉(zhuǎn)與公轉(zhuǎn)的關(guān)系 自轉(zhuǎn)→赤道平面 公轉(zhuǎn)→黃道平面→ 黃赤交角 (目前為23°26′) →太陽直射點在南北歸線之間的周年變化→回歸年 五、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一) (一)晝夜交替 1.晝夜的產(chǎn)生:地球是一個不發(fā)光不透明的球體,在同一時間里,太陽只能照亮半個球面 2.晝夜半球的分界線晨昏線晨線昏線 3.太陽高度:太陽光線對當?shù)氐仄矫娴膬A角晝半球大于0°夜半球小于0°晨昏線上等于0° 4.意義:地球表面溫度變化不大,生命有機體得以生存和發(fā)展 (二)地方時 1.概念:因經(jīng)度而不同的時刻。

      15°/小時 2.時區(qū):為了統(tǒng)一標準,國際上規(guī)定每隔經(jīng)度15°劃分為一個時區(qū),全球共劃分為24個時區(qū) 3.區(qū)時:各時區(qū)都以本區(qū)中央經(jīng)線的地方時作為全區(qū)共同使用的時刻,稱為區(qū)時,相鄰時區(qū)的區(qū)時相差一小時。 4.特別的計時:北京時間(東八區(qū)區(qū)時)、半?yún)^(qū)時 (三)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 地轉(zhuǎn)偏向力 偏轉(zhuǎn)規(guī)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 應用:長江三角洲的發(fā)育,沉積左岸(北岸),沖刷右岸(南岸) 六、地球運動的地球意義(二) (一)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 1.太陽直射點:地表太陽垂直照射的點,太陽高度為90° 2.回歸運動原因:黃赤交角的存在 規(guī)律:在南。

      2.高一地理知識要點歸納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查看完整內(nèi)容> 原發(fā)布者:顏曉梅 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第一單元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運動的基本形式:公轉(zhuǎn)和自轉(zhuǎn)繞轉(zhuǎn)中心太陽地軸方向自西向東(北天極上空看逆時針)自西向東(北極上空看逆時針,南極上空相反)周期恒星年(365天6時9分10秒)恒星日(23時56分4秒)角速度平均1o/日近日點(1月初)快遠日點(7月初)快各地相等,每小時15o(兩極除外)線速度平均30千米/小時從赤道向兩極遞減,赤道1670KM/小時,兩極為0.地球自轉(zhuǎn)和公轉(zhuǎn)的關(guān)系:(1)黃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黃道平面的交角。

      目前是23o26'(2)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移動二:地球自轉(zhuǎn)的地理意義(1)晝夜更替(2)地方時(3)沿地表水平運動的物體發(fā)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三:地球公轉(zhuǎn)的地理意義(1)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①晝夜長短的變化北半球:夏半年,晝長夜短,越向北晝越長①太陽直射點在那個半球,北極圈以北出現(xiàn)極晝現(xiàn)象那個半球晝長,②赤道全年冬半年,晝短夜長,越向北晝越短晝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北極圈以北出現(xiàn)極夜現(xiàn)象晝夜平分南半球:與北半球相反②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隨緯度的變化夏至日:由23o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冬至日:由23o26'S向南北降低23o26'N以北在夏至日達到最大值(2②l保護措施:減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烴等消耗臭氧物質(zhì)的排放,加強國際合作褶皺分布地下水(海洋環(huán)境類型:死火山,活火山,休眠火山。

      3.中國地理知識

      1.位置我國的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我國的經(jīng)緯度位置:我國領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50度,大部分在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我國東西跨越經(jīng)度60度多,最東端的烏蘇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爾高原高原時差4小時多。

      2.遼闊的疆域我國領土遼闊廣大,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于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我國領土的四端為:最東端在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oE多),最西端在帕米爾高原附近(73oE),東西相距約5000千米,南端在曾母暗沙(4oN)、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53oN)多,南北相距約5500千米。

      3.疆界和鄰國我國陸上疆界兩萬多千米與我國相鄰的國家有14個。東鄰朝鮮,北面是俄羅斯、蒙古,西北和西南面同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接界。

      南接越南、老撾、緬甸。我國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瀕臨的近海有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

      我國的領海,是指從海岸基線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和瓊州海峽為我國內(nèi)海。

      沿海分布有臺灣島、海南島、舟山群島、南海諸島等5000多個大大小小的島嶼。同我國隔海相望的鄰國有: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和印度尼西亞六個國家。

      4.行政區(qū)劃我國現(xiàn)在行政區(qū)基本劃分為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縣(自治縣)和鄉(xiāng)(鎮(zhèn))三級,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qū)、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qū)。在歷史上全國劃分東北區(qū)、華北區(qū)、華東區(qū)、中南區(qū)、西南區(qū)和西北區(qū)6個大區(qū)。

      香港、九龍、澳門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中英兩國政府于1984年12月簽署有關(guān)香港問題的聯(lián)合聲明,我國政府于1997年7月1 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quán),在香港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實行“一國兩制”。

      我國同葡萄牙政府于1987年4月在北京共同簽署了關(guān)于澳門問題的聯(lián)合聲明,聲明重申,澳門是中國領上。我國政府已于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quán),在我行使主權(quán)下的澳門實行“一國兩制”。

      1.我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約有13億人口,約占世界人口總數(shù)的21%,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人口的分布是東南多,西北少。

      從城鄉(xiāng)分布來看,2004年末全國城鎮(zhèn)人口達到54283萬人,占總?cè)丝诘?1.76%,鄉(xiāng)村人口為75705萬人,占58.24%。2.華僑與華人我國的有3000多萬華僑和華人分布世界各地。

      僑胞原籍以廣東、福建兩省最多,這兩省許多地方一向以僑鄉(xiāng)著稱。3.控制人口增長速度,提高人口素質(zhì)我國人口的突出特點是人口基數(shù)大,人口增長快。

      因此,推行計劃生育仍然是我國一項基本國策??刂迫丝谠鲩L速度,提高人口素質(zhì),仍然是加速實現(xiàn)四化的當務之急。

      4.多民族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國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社會主義國家。全國共有56個民族。

      漢族人口最多,約占全國人口的92%。其他55個民族人口較少,統(tǒng)稱少數(shù)民族。

      少數(shù)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有1500多萬。人口在400萬以上的還有滿、回、苗、維吾爾、彝、土家、蒙古、藏族等。

      漢族分布遍及全國,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少數(shù)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等邊疆地區(qū)??傊髅褡宓姆植继攸c是大雜居,小聚居。

      1、我國的地形特征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種地形齊備,山區(qū)面積廣大,約占全國面積的2/3;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三階梯狀分布。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為第一階梯。

      大興安嶺一太行山一巫山一云貴高原東一線以西與第一階梯之間為第二級階梯,海拔在1000米一2000米之間,主要為高原和盆地。第二階梯以東,海平面以上的陸面為第三級階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主要為丘陵和平原。

      復雜多樣的地形,形成了復雜多樣的氣候;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的特點,有利于濕潤空氣深入內(nèi)陸,供給大量水汽;使大河滾滾東流,溝通東西交通;大河由高一級階梯流人低一級階梯的地段,水流湍急,產(chǎn)生巨大的水能。2.主要山脈分布東西走向的三列:由北而南為天山一陰山一燕山;昆侖山一秦嶺;南嶺。

      東北一西南走向的三列:從西而東為大興安嶺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長白山一武夷山;臺灣山脈。南北走向的2條:賀蘭山;橫斷山。

      西北一東南走向的有2條:阿爾泰山、祁連山。在我國和尼泊爾交界處的喜馬拉雅山脈主峰一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

      3.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四大高原的特點和分布:青藏高原位于我國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國最大、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其特點是高峻多山,雪山連綿,冰川廣布,湖泊眾多,草原遼闊,水源充足。

      內(nèi)蒙古高原在我國北部,包括內(nèi)蒙古大部和甘、寧、冀的一部分,海拔1000米左右,是我國第二大高原。其特點:地面開闊平坦,地勢起伏不大;多草原和沙漠。

      黃土高原海拔為1000米一2000米,地面覆蓋著疏松的黃土層,是世界上黃士分布最廣闊、最深厚的地區(qū);水上流失嚴重;千溝萬壑。云貴高原巖溶地形廣布;山嶺起伏;崎嶇不平。

      四大盆地的分布及特點:四川盆地位于四川東部,因廣布紫色。

      4.誰能整理出高中的地理知識

      你要詳細的,可往往現(xiàn)在弄已經(jīng)來不及,地理這東西,你越弄一堆一起背就越暈。

      你主要把書的黑體,藍體字看看,背一下。比如他會問你,大氣的直接熱源是什么?這就是藍點字,地面。

      沒有什么理解,只能生背。必須上冊主要是背,可能第一章會是難點。

      然后就是分界類的整體的概念。比如等降水量線的山,人口分布特點等。

      會考說明必須看。會考不是很難,有很多題都有常識性,也就是說你做題的時候不一定所有題目都以地理知識分析。

      比如,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qū)是?A.青藏高原 B.內(nèi)蒙古高原 C.黃土高原 D.云貴高原。我想這個就不用地理知識就可以吧總之,黑體,藍點,會考說明再看一下就沒問題了,然后就是祝你考試順利通過了地理記憶順口溜 1、八大行星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行星繞外邊; 唯有地球生物現(xiàn),溫氣液水是由緣①。

      ①溫,適宜的溫度。氣,適宜生物呼吸的大氣。

      2、地球特點 赤道略略鼓,兩極稍扁平。 自西向東轉(zhuǎn),時間始變遷。

      南北為緯線,相對成等圈。 東西為經(jīng)線,獨成平行圈; 赤道為最長,兩極化為點。

      3、東西南北半球的劃分 西經(jīng)二十度,東經(jīng)一百六, 一刀切下去,東西兩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緯度, 四季溫帶顯,南北相反出。

      4、晝夜交替和四季變化 地球自轉(zhuǎn),晝夜更換。 繞日公轉(zhuǎn),四季出現(xiàn)。

      自轉(zhuǎn)一日,公轉(zhuǎn)一年。 自西向東,方向不變。

      5、地球五帶 地球有五帶,全靠四線分; 回歸間熱帶,極圈分寒溫; 寒溫各有二,五帶溫不均①。 ①溫,指溫度。

      6、地圖辨方向 地圖方向辨,擺正放眼前; 上北下為南,左西右東邊。 標圖易分辨,經(jīng)緯網(wǎng)較難; 經(jīng)線指南北,東西緯線圈。

      極地投影圖,定向較特殊: 對于北半球,心北四周南; 北緯圈東西,自轉(zhuǎn)反時走。 對于南半球,心南北四周; 南緯圈東西,自轉(zhuǎn)順時走。

      7、大洲和大洋 地球表面積,總共五億一; 水陸百分比,海洋占七一。 陸地六大塊,含島分七洲; 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

      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廣; 大西“S”樣,印度北冰洋。 板塊構(gòu)造學,六塊來拼合; 塊內(nèi)較穩(wěn)定,交界地震多。

      8、大洋和大洲的位置 洋以洲為界,洲以洋分野。 太平洋為四洋首,位于亞澳兩美間。

      大西洋西南北美,東岸臨界歐與非。 印度洋臨亞非澳,南部三洋水相連。

      北冰洋面為最小,亞歐北美三洲環(huán)。 9、七大洲分界和位置 地表十分陸占三,亞歐非洋兩美南①。

      亞歐兩洲本一體,烏拉高加分兩邊②; 亞非原本相結(jié)連,蘇伊運河來割斷③; 亞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峽在中間; 中美南北來牽線,巴拿運河又阻攔④; 數(shù)大洋洲面積小,似斷不斷亞下邊。 亞歐非洋東半球,南北美占西半邊, 唯有南極搞獨立,冰層覆蓋稱高原。

      ①洋,大洋洲。兩美,南美洲和北美洲。

      南,南極洲。 ②烏拉,烏拉爾山脈和烏拉爾河。

      高加,高加索山脈。 ③蘇伊運河,蘇伊士運河。

      ④巴拿運河,巴拿馬運河。 10、七大洲地形 (1)亞洲 亞洲地形雜,中高四周洼。

      沖積平原廣,山地高原大。 江河放射流,水資源可夸。

      (2)歐洲 半島緣海多,形體分節(jié)肢; 山地居南北,中部平原低; 地形平原主,海拔倒第一。 (3)北美洲 東部高原聯(lián)山地,西部山地接高原。

      東西相間高大陸,世稱湖海在其間。 (4)南美洲 安第斯山雄踞西,東部平原高原區(qū)。

      地形多為世界最,高原平原列首位。 西部山脈為最長,亞馬遜河流域廣。

      熱帶雨林居世首,草原要數(shù)潘帕斯。 (5)非洲 平均海拔六百米,號稱大陸高原洲, 東部高原連一體,西部沙漠平原有。

      (6)大洋洲 面積小,分兩區(qū), 一大陸,二島嶼。 大陸東西高,中部是盆地。

      (7)南極洲 四周環(huán)三洋,多年冰雪積; 超過二千米,海拔數(shù)第一。 11、海底地形 淺海大陸架,外緣大陸坡; 洋盆海溝嶺,洋底不可測。

      12、地形變化 地形變化,內(nèi)外力加。 滄海桑田,內(nèi)部力大; 板塊運動,拉伸擠壓, 斷層褶皺,出現(xiàn)高洼; 火山地震,板塊緣發(fā)。

      外部力量,不可輕它; 風浪水冰,侵蝕變化, 天長日久,削高填洼。 13、天氣和氣候 天氣:短時陰晴雨雪冷熱風 氣候:多年平均春夏和秋冬 14、氣溫分布規(guī)律 氣溫分布有差異,低緯高來高緯低; 陸地海洋不一樣,夏陸溫高海溫低, 地勢高低也影響,每千米相差6℃。

      15、地球變暖危害 大氣污染,地球變暖; 冰川融化,沿海被淹。 采取措施,刻不容緩。

      16、風的形成 溫高氣上升,低壓下形成; 氣自高壓來,流動形成風。 17、地球氣壓帶 高氣壓帶四,低氣壓帶三: 南北五度間,高溫氣上翻, 赤道低氣壓,降水造方便; 南北三十度,氣流下偏轉(zhuǎn), 副熱高氣壓,少雨常干旱; 極地氣壓低,靠近兩極點; 南北六十度,副極低壓然。

      18、地球風帶 氣壓帶相隔,風帶共有六: 信風赤道摟,東風兩極出, 南北西風帶,四十、六十度。 19、降水形成條件 空汽飽,氣溫降; 凝結(jié)核,相碰撞; 體重加,雨雪降。

      20、降水分布規(guī)律 赤道熱,降水多: 兩極寒,降水難。 回歸線,分西邊; 陸西岸,副高帶, 信風吹,降水虧; 陸東岸,季風故, 氣候溫,降水富。

      中緯度,居內(nèi)部; 距海遠,氣候干。 21、影響氣候的因素 影響氣候因素,四個方面兼顧; 緯度位置第一,赤道兩極懸殊; 其次要看海陸,遠海夏季干酷; 。

      5.高一地理知識概括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天體系統(tǒng)的級別:總星系——銀河系(河外星系)——太陽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條件:①穩(wěn)定的太陽光照條件②比較安全的宇宙環(huán)境③因為日地距離適中,地表溫度適宜(平均氣溫為15度)④因為地球的質(zhì)量和體積適中,地球能吸引大氣形成大氣層(氮、氧為主)⑤形成并存在液態(tài)水 3、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1)太陽活動的標志:黑子、耀斑 (2)影響:影響電離層,干擾無線電短波通訊;產(chǎn)生“磁暴”現(xiàn)象和“極光”現(xiàn)象;影響地球氣候。

      4、地球自轉(zhuǎn)的地理意義: ①晝夜交替: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線——晨昏線(圈)——與赤道的交點的時間分別是6時和18時——太陽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與太陽光線垂直; ②地方時差:東早西晚,經(jīng)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時。 ③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偏向力隨緯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轉(zhuǎn)的地理意義: (1)晝夜長短的變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緯度晝長夜短,緯度越高,晝越長夜越短。

      夏至日——北半球各緯度的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極圈及其以北的地區(qū),出現(xiàn)極晝現(xiàn)象。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陽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緯度夜長晝短,緯度越高,夜越長晝越短。

      冬至日——北半球各緯度的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極圈及其以北的地區(qū),出現(xiàn)極夜現(xiàn)象。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各為12小時。

      ④赤道全年晝夜平分。南半球的情況與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同一時刻,正午太陽高度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兩側(cè)遞減,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由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cè)遞減,此時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各緯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緯度達最小值。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由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cè)遞減,此時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各緯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緯度達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正午太陽高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 (3)四季的變化(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隨著季節(jié)而變化,使太陽輻射具有季節(jié)變化的規(guī)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節(jié)的劃分:3、4、5月為春季,6、7、8為夏季,9、10、11為秋季,12、1、2為冬季。

      6、地球的圈層結(jié)構(gòu)以地表為界分為內(nèi)部圈層和外部圈層。 (1)地球內(nèi)部的圈層根據(jù)地震波(縱波、橫波)的特點劃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個圈層。

      地殼物質(zhì)主要由巖石(巖漿巖、沉積巖、變質(zhì)巖)組成,上地幔的軟流層是巖漿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鐵鎳物質(zhì)組成。 (2)外部圈層: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

      【第二章 自然地理環(huán)境中的物質(zhì)運動和能量交換】 1、巖石分三大類:①巖漿巖(巖漿上升冷卻凝固而成)②沉積巖(巖石在外力的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固結(jié)成巖作用下形成)③變質(zhì)巖(變質(zhì)作用)。從巖漿到形成各種巖石,三大類巖石可以相互轉(zhuǎn)化,又到新巖漿的產(chǎn)生,這一運動變化過程,構(gòu)成了地殼物質(zhì)循環(huán)。

      2、地表形態(tài)變化的內(nèi)外力因素(地質(zhì)作用): (1)內(nèi)力作用——能量來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內(nèi)部熱能,它表現(xiàn)為地殼運動、巖漿活動、變質(zhì)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

      地質(zhì)構(gòu)造的類型有褶皺(背斜和向斜)和斷層(地壘和地塹)。 (2)外力作用——能量來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陽能和重力。

      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趨向平坦。表現(xiàn)為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固結(jié)成巖作用。

      流水侵蝕地貌(V型谷)、堆積地貌(沖積扇、沖積平原和三角洲);風蝕地貌(風蝕洼地、蘑菇)、風積地貌(沙丘)。 3、六大板塊名稱: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

      一般說來,板塊內(nèi)部,地殼比較穩(wěn)定,兩個板塊之間的交界處,是地殼比較活動的地帶,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塊的交界處。生長邊界——板塊張裂處,常形成裂谷、海洋。

      消亡邊界——板塊碰撞處,常形成山脈、海溝。 4、大氣受熱過程:太陽輻射(短波)、大氣削弱、地面增溫、地面輻射(長波)、大氣增溫、大氣輻射(長波)、大氣逆輻射(保溫作用) (1)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臭氧吸收紫外線,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

      對可見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云層和顆粒較大的塵埃。

      云層的反射作用最顯著。③散射作用:空氣分子或微小塵埃,使一部分太陽輻射不能到達地面。

      (2)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大氣吸收地面輻射并產(chǎn)生大氣逆輻射(射向地面的大氣輻射),把部分熱量歸還給地面,云層越厚大氣逆輻射越強。 5、全球近地面有7 個氣壓帶(高低壓相間分布),6 個風帶。

      (1)低緯度環(huán)流: ①赤道低壓帶:因為熱力作用形成,氣流輻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帶。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熱帶雨林氣候(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東南亞的馬來群島) ②副熱帶高壓帶:因為動力作用而形成,氣流在30度緯度上空聚積而下沉,形成少雨帶(東亞季風區(qū)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區(qū)形成熱帶沙漠氣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亞的沙漠、北美美國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魯西部。

      6.所有的高中地理知識

      高考地理知識點歸納總結(jié)1、人類對宇宙的認識過程:天圓地方說、地圓說、地心說、日心說、大爆炸宇宙學說。

      2、宇宙的基本特點:由各種形態(tài)的物質(zhì)構(gòu)成,在不斷運動和發(fā)展變化。3、天體的分類:星云、恒星、行星、衛(wèi)星、彗星、流星體、星際物質(zhì)。

      4、天體系統(tǒng)的成因:天體之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繞轉(zhuǎn),形成天體系統(tǒng)。5、天體系統(tǒng)的級別: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河外星系)-總星系6、日地平均距離:1.496億千米。

      7、太陽系九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冥。8、九大行星按結(jié)構(gòu)特征分類:類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遠日行星(天海冥)。

      9、地球上生物出現(xiàn)和進化的原因:光照條件、穩(wěn)定的宇宙環(huán)境、適宜的大氣和溫度、液態(tài)水。10、太陽的主要成分氫和氦。

      11、太陽輻射能量的來源核聚變反應。12、太陽輻射對地球和人類的影響維持地表溫度,水循環(huán)、大氣運動等的動力,人類的主要能源。

      13、太陽活動黑子(標志)、耀斑(最激烈)。14、我國太陽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5、太陽外部結(jié)構(gòu)及其相應的太陽活動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陽風)。16、太陽黑子的變化周期11年。

      17、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①影響氣候②影響短波通訊③產(chǎn)生磁暴現(xiàn)象18、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殘月19、月相變化規(guī)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東東(下弦月)20、星期的由來:朔望兩弦四相。21、空間探索階段的開始1957年10月,原蘇聯(lián)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上天。

      22、空間開發(fā)階段的開始1981年第一架航天飛機試航成功。23、我國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史:1970年“東方紅”一號、2005年“神舟六號”載人航天試驗飛船。

      24、宇宙自然資源的分類:空間資源(高真空、強輻射、失重)、太陽能資源、礦產(chǎn)資源。25、保護宇宙環(huán)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強國際合作。

      26、地球的平均半徑6371千米27、地球的赤道周長4萬千米28、緯線和緯度,低緯、中緯、高緯的劃分連接東西的線。每1個緯度為111.1千米;0-30、30-60、60-90。

      29、經(jīng)線和經(jīng)度連接南北的線。相對的兩條經(jīng)線組成一個經(jīng)線圈。

      30、東西兩半球的劃分:西經(jīng)20°和東經(jīng)160°的經(jīng)線圈。31、南北兩半球的劃分:以赤道為界,以北的為北半球,以南的為南半球。

      32、南北回歸線和南北極圈:23°26′和66°34′緯線33、本初子午線0°經(jīng)線,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原址。34、南北方向的判斷有限方向,北極為最北,南極為最南。

      35、東西方向的判斷無限方向,沿著自轉(zhuǎn)方向為向東,逆著自轉(zhuǎn)方向為向西。36、東西經(jīng)的判斷沿著自轉(zhuǎn)方向增大的是東經(jīng),減小的是西經(jīng)。

      37、南北緯的判斷度數(shù)向北增大為北緯,向南增大為南緯。38、地球自轉(zhuǎn)的方向自西向東。

      從地球北極上空觀察,呈逆時針旋轉(zhuǎn)。39、地球自轉(zhuǎn)的周期恒星日,23小時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陽日,24小時。

      40、地球自轉(zhuǎn)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時15°),線速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41、地球公轉(zhuǎn)的軌道橢圓軌道。一月初(近日點),七月初(遠日點)。

      42、地球公轉(zhuǎn)的方向自西向東。從地球北極上空觀察,呈逆時針旋轉(zhuǎn)。

      43、地球公轉(zhuǎn)的周期恒星年(365日6時9分10秒)、回歸年(365日5小時48分46秒)44、地球公轉(zhuǎn)的速度在近日點時公轉(zhuǎn)速度較快,在遠日點時較慢。45、黃赤交角黃道平面與赤道平面的夾角,目前為23°26′。

      46、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guī)律太陽直射點以一年為周期相應地在南北回歸線間往返移動47、晨昏線的判斷沿自轉(zhuǎn)方向,黑夜向白天過渡為晨線,白天向黑夜過渡為昏線。48、地方時的計算每往東1°,時刻增大4分鐘。

      49、已知經(jīng)度求時區(qū)數(shù)經(jīng)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5、0區(qū)時的計算每往東1個時區(qū),時刻增大1個小時。

      51、北京時間以東八區(qū)(120°E地方時)為標準時間。52、世界時:以本初子午線時間為標準時。

      53、國際日期變更線180°經(jīng)線(理論上),不通過陸地(實際)。54、地球自轉(zhuǎn)的地理意義:晝夜更替、不同地方時、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北右南左)55、太陽直射點的判斷與該點的切線方向垂直,地方時為12點。

      56、春分日(3月21日)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晨昏線與經(jīng)線重合。57、夏至日(6月22日)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晨昏線與經(jīng)線交角最大。

      58、秋分日(9月23日)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晨昏線與經(jīng)線重合。59、冬至日(12月22日)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晨昏線與經(jīng)線交角最大。

      60、夏半年的概念:3月21日至9月23日61、冬半年的概念:9月23日至3月21日62、地球側(cè)視圖的判讀:上北下南,左西右東。63、地球俯視圖的判讀逆時針自轉(zhuǎn),中心為北極;順時針自轉(zhuǎn),中心為南極。

      64、晝夜長短的計算:以晝弧長度為依據(jù),每15度為1小時。65、日出日落時刻的計算;根據(jù)晝長以標準日出(6時)和標準日落(18時)前后推算。

      66、晝夜長短的判斷:夏半年,越北白晝越長,冬半年,越南白晝越長。67、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90°-(直射點與所求點的緯度間隔)68、天文四季:一年內(nèi)白晝最長、太陽最高的季節(jié)是夏季。

      69、我國傳統(tǒng)四季:以立春(2月4日)、立夏、立秋、立冬為起點來劃分。

      7.中學地理常識

      這是我從別人那里下載的,版權(quán)不歸我哈!希望對你有幫助,感謝提供資料的人初中地理總復習資料——七年級下冊 我們生活的大洲 第一節(jié) 自然環(huán)境 概況: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一個大洲 地理位置:大部分位于東,北半球,跨東,西,南,北四個半球. 亞洲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靠印度洋,西臨地中海和黑海. 面積約 4400 萬平方千米,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 1/3 南部有三大半島,自東向西是中南半島,印度半島和阿拉伯半島 地形,地勢特點:亞洲地形以山地,高原為主,約占全州面積的 3/4.青藏高原 和帕米爾高原雄踞中部,向西有伊朗高原,向北有蒙古高原.著名的大山脈有喜 馬拉雅山脈,昆侖山脈,天山山脈,阿爾泰山脈和興都庫什山脈,分布在青藏高 原和帕米爾高原的外圍(要能在地圖上填注以上地名) 平原多分布在大河的中下游及沿海. 亞洲地面起伏很大, 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和世界陸地最低處死海的湖 面.整個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和湖泊: 亞洲的大河多發(fā)源于中部的山地和高原, 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 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有鄂畢河,葉尼塞河和勒拿河, 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龍江,黃河,長江河湄公河, 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恒河,印度河等. 著名的湖泊有:里海,是世界面積最大的湖泊; 貝加爾湖,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死海,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河世界上最低的湖泊(要能在地圖上填注以上河湖) 5. 氣候特點:氣候復雜多樣(原因:跨緯度廣,海陸差異大,地形復雜), 季風氣候顯著 (原因: 最大的大陸和最大的海洋交界處) 大陸性氣候分布廣 , (原 因:面積廣大,內(nèi)陸遠離海洋) 主要氣候類型及分布:東部為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南部為熱帶 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中部和西部為溫帶大陸性氣候,西南部為熱帶沙漠氣 候和地中海氣候,北部為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和極地氣候,青藏高原和山地地區(qū)為 高原山地氣候(見 P7 圖 6.9 要能填圖) 亞洲有 47 個國家和地區(qū),按地理方位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 和北亞. 東亞指亞洲東部的中國,日本,朝鮮,韓國和蒙古五個國家; 東南亞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共 11 個國家和地區(qū).它們是:越南, 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文萊和東帝汶; 南亞是指從喜馬拉雅山脈中西段以南,島印度洋之間的廣大地區(qū),共 7 個國家. 北部有尼泊爾, 不丹兩個內(nèi)陸山國, 中部有印度, 巴基斯坦, 孟加拉三個臨海國; 南北印度洋上有斯里蘭卡,馬爾代夫兩個島國.由于喜馬拉雅山脈把南亞跟亞洲 其他地區(qū)隔開,是南亞在地理上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單元,所以也稱為南亞次大 陸; 中亞地處亞歐大陸中部,包括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庫 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國; 西亞包括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島,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和小亞細亞半島,共 20 個 國家和地區(qū).它們是:伊朗,阿富汗,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卡塔爾,阿 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阿曼,也門,土耳其,敘利亞,伊拉克,塞浦路斯,黎巴嫩, 約旦,巴勒斯坦,以色列,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 北亞是指亞洲北部的俄羅斯(見 P3 圖 6.4) 第二節(jié) 人文環(huán)境 1. 亞洲是世界人口最多洲,36.8 億人.集中分布在東亞,東南亞,南亞地區(qū). 其中人口超過 1 億的國家有中,印度,日,孟加拉,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 6 個國家 亞洲人口過多,對資源環(huán)境產(chǎn)生了沉重壓力 亞洲大小民族有 100 個左右,約占世界民族總數(shù)的一半. 亞洲是人類文明的發(fā)源地:有發(fā)源于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的華夏文化; 發(fā)源于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河流域文化; 發(fā)源于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因其由幼發(fā)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沖擊而成,故又稱 "兩河流域")的古印度文化 3. .經(jīng)濟發(fā)展的差距:發(fā)達國:日本 高收入 發(fā)展中國家:新加坡 高收入>9655 美元 馬來西亞,韓,沙特阿拉伯 高收入 3125—9655 美元 中,泰 中下等收入(原因:日,新,韓,馬,泰發(fā)展加工工業(yè),促經(jīng)經(jīng)濟發(fā) 展;沙特出口石油) 蒙,越,印,孟,尼 低收入國家<500 美元 我們鄰近的國家和地區(qū) 第一節(jié) 日本 地理位置:位于亞洲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側(cè)的一個群島國家 領土組成:由本州,北海道,四國,九州四大島嶼及上千小島組成,統(tǒng)稱日本群 島.人口 1.2 億多,是個地峽人稠的國家 自然環(huán)境:日本屬多山地形,山地,丘陵占國土總面積的 3/4.廣大平原為最大 的平原.海岸線曲折,多優(yōu)良港灣.著名的海港幼神戶和橫濱.多火山,地震, 富士山為活火山. 森林和水力資源豐富, 礦產(chǎn)資源貧乏. 屬溫帶季風氣候 (北部) 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南部),具有海洋性特征,冬季溫和夏季涼爽 經(jīng)濟:日本是經(jīng)濟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主要工業(yè)部門有鋼鐵,機械,電子,化 學,紡織等 ⑴工業(yè) a 類型:發(fā)達的加工貿(mào)易型經(jīng)濟 b 發(fā)展工業(yè)的條件:有利:勞動力資源豐富且素質(zhì)較高;科技力量雄厚;多良港, 有利于發(fā)展對外貿(mào)易 不利:多火山,地震; 國土狹小,資源少,工業(yè)所需資源和燃料大部分進口;國內(nèi)市場小,工業(yè)產(chǎn)品主 要銷往國際市場;對外依賴嚴重 c 工業(yè)分。

      8.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jié)txt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jié) 考點搜索 〖中國的地形〗? 地形的總體特征。

      各類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地形對中國自然環(huán)境和經(jīng)濟發(fā)展的影響。

      中國地震帶和火山的分布。? 〖中國的氣候〗 冬、夏季氣溫分布特點及其成因。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點及其成因。季風活動對降水的影響。

      季風區(qū)和非季風區(qū)。氣候的主要特征。

      主要氣象災害及其對生產(chǎn)、生活的影響。 〖中國的河流、湖泊和海洋〗 外流區(qū)和內(nèi)流區(qū)。

      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湖泊的分布。

      主要湖泊。 長江概況;水系及水文特征;經(jīng)濟意義;開發(fā)利用和治理。

      黃河概況;水系及水文特征;經(jīng)濟意義;開發(fā)利用和治理。 珠江的水系組成和水文特征。

      紅水河水能資源的開發(fā)利用。 京杭運河概況。

      知識要點 第一節(jié) 中國的地形 在學習中國主要地形時,應結(jié)合中國空白政區(qū)圖,先將山脈畫到圖上,并寫上名稱,然后再填寫出其兩側(cè)相應的地形區(qū)名稱。 ⒈ 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 階梯 界線 主要地形 海拔 一 昆、祁、橫 高原、盆地 4000米以上 二 ↓ 三大高原、三大盆地 1000-2000米 三 雪、巫、太、大 三大平原、三大丘陵 500米以下 第三級階梯向東,是我國大陸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是屬于我國的近海大陸架,它包括渤海、黃海的全部,東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

      大陸架蘊藏著豐富的礦產(chǎn)資源(如石油、天然氣)、海洋生物資源和化學資源等。 ⒉ 地勢意義:――水汽輸入、水運溝通、水能豐富(即“三水”) 地勢決定河流流向,有利于海洋上濕潤氣流深入內(nèi)地,形成降水;使我國許多大河滾滾東流,溝通東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內(nèi)地的經(jīng)濟聯(lián)系,同時階梯交界處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但不利航運。

      [補充]位于我國一級階梯和二級階梯交界線上的水電站主要有:黃河的龍羊峽、劉家峽、李家峽等,長江及其支流上的龔嘴、二灘等;位于我國二、三級階梯上的水電站有:黃河的小浪底等,長江上的三峽、葛洲壩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橋、龍灘、巖灘等。 ⒊ 地形特點:――地形多種多樣,山區(qū)面積廣大 五種基本類型都有,但以山地33%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區(qū)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嶇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意義: ①有利影響:地形多種多樣,為我國因地制宜發(fā)展多種經(jīng)營提供了有利條件。如平原具有發(fā)展種植業(yè)的優(yōu)勢,高原具有發(fā)展畜牧業(yè)的良好條件,山區(qū)在發(fā)展林業(yè)、副業(yè)、旅游業(yè)和采礦業(yè)等方面具有優(yōu)勢。

      (我國山區(qū)面積廣大,森林、礦產(chǎn)、水力、旅游資源豐富,所以在山區(qū)應大力發(fā)展林業(yè),采礦業(yè)及旅游業(yè)。) ②不利影響:山區(qū)多,平原少,也給大規(guī)模商品化生產(chǎn)、生產(chǎn)管理帶來了困難;同時,山區(qū)由于地形崎嶇,交通閉塞,經(jīng)濟文化常常相對落后,并造成耕地資源不足。

      總結(jié):不同的地形區(qū)有不同的自然條件,利用方式也不同。如濕潤半濕潤的平原適宜發(fā)展耕作業(yè);山區(qū)適宜發(fā)展林業(yè)、畜牧業(yè)和旅游業(yè);干旱、半干旱的平原、高原則適宜發(fā)展畜牧業(yè);干旱、半干旱區(qū)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綠洲區(qū)、平原區(qū)才可發(fā)展種植業(yè)。

      ⒋ 主要山脈:(落實到地圖上) ⑴東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間-列是長白山-武夷山;最東列是臺灣山脈,其主峰玉山是我國東南沿海最高的山峰。 ⑵東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陰山;中間-列是昆侖山-秦嶺;最南列是南嶺。

      [注意]秦嶺是劃分我國南方與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線。秦嶺南北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有著巨大的差異。

      ⑶西北-東南走向,主要有阿爾泰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等。多在我國西部。

      ⑷弧形山系,是世界最高山脈喜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米,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國與尼泊爾交界處。 ⑸南北走向,主要有賀蘭山、橫斷山脈等。

      [注意]橫斷山脈是由許多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脈組成。它們由北向南地勢逐漸降低,山高谷深、山河相間,極大地阻礙了東西交通。

      ⑹山脈構(gòu)成地形骨架(用簡單示意圖表示) 山脈名稱 兩側(cè)地形區(qū)名稱 西側(cè) 東側(cè) 大興安嶺 內(nèi)蒙古高原 東北高原 太行山 黃土高原 華北平原 巫山 四川盆地 長江中下游平原 雪峰山 云貴高原 江南丘陵 橫斷山脈 青藏高原 云貴高原 賀蘭山 內(nèi)蒙古高原 黃土高原 南側(cè) 北側(cè) 天山 塔里木盆地 準噶爾盆地 昆侖山 青藏高原 塔里木盆地 陰山 黃土高原 內(nèi)蒙古高原 秦嶺 漢中谷地 黃土高原 南嶺 兩廣丘陵 江南丘陵 祁連山 柴達木盆地 河西走廊 ⒌ 主要地形: (1)四大高原:(落實到地圖上) 名稱 位置和省、區(qū)范圍 海拔 主 要 特 征 青藏高原 位于西南部,介于昆侖山與喜馬拉雅山之間;青海西藏全部、四川省西部 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世界最高大高原,高寒、冰川廣布雪山連綿 內(nèi)蒙古高原 位于北部,大興安嶺以西,向西延伸到祁連山麓;內(nèi)蒙古大部、冀甘寧一部分 1000米左右 我國第二大高原,最平坦的高原,風力作用強烈,西部風蝕地貌典型 黃土高原 西起祁連山東端,東到太行山麓,北鄰內(nèi)蒙古高原,以長城為界,南到秦嶺;山西省全部、陜甘寧一部分 1000-20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分布區(qū) 世界黃土分布最廣,流水侵蝕作用強烈,千溝萬壑。 云貴高原 云南省東部、貴州省大部分 1000-2000米 地勢西高東低,石灰。

      9.高中區(qū)域地理(中國地理)知識梳理

      一、中國的疆域 (1)位置半球位置:東半球和北半球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2)疆域 北: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 跨緯度近50度 南: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 南北相距5500千米 東: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的相交處 跨經(jīng)度60多度 西:新疆帕米爾高原 相差5個時區(qū)相距5000千米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次于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五帶位置:大部分在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

      北回歸線穿過臺、粵、桂、云四省區(qū)優(yōu) 越 性:緯度位置和南北氣候差異,為發(fā)展多種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提供條件(3)瀕臨的海洋 北→南: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太平洋領海:海岸基線至12海里的海域,領土的一部分——約300萬Km2內(nèi)海:渤海和瓊州海峽 大陸海岸線長18000千米,從鴨綠江口(中朝界河)到北侖河口(中越界河) 臺灣島、海地島、舟山群島、南海諸島等6000多個海陸位置的優(yōu)越性:東部深受季風影響,有利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沿海便于發(fā)展海洋事業(yè)同海外各國交往,西部陸上交通可同中亞、西亞和歐洲直接往來(4)陸界和鄰國陸界:長2萬千米 東:朝鮮 北:俄羅期、蒙古 西北: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坦、塔吉克斯坦 西:阿富汗、巴基斯坦 西南:印度、尼泊爾、不丹 南:緬甸、老撾、越南 東:韓國、日本 東南:菲律賓 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二、行政區(qū)劃 (1)三級行政區(qū)劃分:?。ㄗ灾螀^(qū)、直轄市)、縣(自治縣、市)、鄉(xiāng)(鎮(zhèn));特別行政區(qū):香港和澳門附1:我國鄰國記憶十五鄰國陸上環(huán) 朝鮮俄國和蒙古 哈吉塔阿富汗印度尼不緬老南 隔海六國要記全 印尼馬文菲日韓附2:我國省級行政中心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空格處請學生自己填寫)名稱 簡稱 行政中心 大區(qū) 名稱 簡稱 行政中心 大區(qū) 黑 東北區(qū) 湘 中南區(qū) 吉 鄂 遼 粵 晉 華北區(qū) 桂 內(nèi)蒙古 瓊 京 豫 津 川或蜀 西南區(qū) 冀 云或滇 滬 華東區(qū) 貴或黔 蘇 藏 浙 渝 贛 陜或秦 西北區(qū) 魯 甘或隴 皖 寧 閩 青 臺 臺北 新 港 香港 澳 澳門 附3:中國省級行政區(qū)歌訣東北三省黑吉遼,最東最北緯度高;華北山西內(nèi)蒙古,京津之外河北包;華東六省上海市,三江魯皖閩臺島;中南五省加一區(qū),兩湖兩廣南到;西南三省一區(qū)市,川云貴藏添重慶;西北三省加二區(qū),陜甘寧青新疆好。三、我國的人口分布和民族 (1)2000年我國總?cè)丝冢?2.95億,平均人口密度:135人/ Km2 (2)人口分布很不均衡 東部人口多,人口密度較大;西部人口少,人口密度小。

      人口密度線:黑龍江的黑河至云南的騰沖一線。人口密度線東南——面積占43%,人口占94%(3)農(nóng)村人口比重大,城鎮(zhèn)人口比重小城市發(fā)展政策:嚴格控制大城市規(guī)模,合理發(fā)展中小城市,建設新型鄉(xiāng)鎮(zhèn),大小城市有機結(jié)合,城鄉(xiāng)人口合理布局。

      (4)華僑(中國國籍或雙重國籍)與華人僑鄉(xiāng) :廣東、福建 (5)基本國策:控制人口數(shù)量,提高人口素質(zhì)我國實行計劃生育的必要性分析:四、我國的民族(1)分布:我國的民族分布我國少數(shù)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qū)。云南省、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等是我國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省區(qū)。

      (2)分布特點:小聚居,大雜居(3)人口最多少數(shù)民族:壯族 400萬人口以上還有:滿、回、苗、維吾爾、彝、土家、蒙古、藏等8個。(4)少數(shù)民族節(jié)日:傣族——潑水節(jié)、孔雀舞 蒙古族——那達慕大會、摔跤五、地形1.地形概況(1)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三級階梯的情況: 海拔(米) 主要地形類型第一級階梯 4000米以上 高 原界線: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第二級階梯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級階梯 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①關(guān)注:階梯交界處的水電站②德國地形的三級階梯:由南向北——阿爾卑斯山脈、巴伐利亞高原、北德平原③我國沿不同經(jīng)緯度的地形剖面圖:沿經(jīng)線作剖面:30°N、38°N、45°N沿緯線作剖面:90°E、100°E、110°E大陸架的分布:黃海、渤海全部、東海大部(最寬廣)、南海一部分 利于濕潤空氣深入內(nèi)地形成降水 使許多大河東流、溝通東西交通 河流從高一級階梯流入低一級階梯地段,產(chǎn)生巨大水能 (2)地形多種多樣,山區(qū)面積廣大五種基本地形齊全:為因地制宜、發(fā)展多種經(jīng)營提供條件山區(qū)面積廣大:占三分之二不利于發(fā)展種植業(yè),在林、牧、礦、旅游等方面有優(yōu)勢2.地形分布 (1)主要山脈——構(gòu)成地形骨架,成為地形區(qū)之間的分界線東西走向:北:天山—陰山;中:昆侖山—秦嶺;南:南嶺東北—西南走向:東:臺灣山;中:長白山—武夷山;西: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世界最雄偉,主峰珠穆朗瑪峰位于中國、尼泊爾邊境,海拔8848米其他走向:西北——東南走向:阿爾泰山、祁連山;南北走向:橫斷山脈、賀蘭山注意:跨三級階梯的山脈——秦嶺;位于第三級階梯的山脈:長白山、南嶺、武夷山、臺灣山脈。省區(qū)界線附近的山脈:太行山(山西、河北)、賀蘭山(內(nèi)蒙古、寧夏)、武夷山(江西、福建)、南嶺(湖南、廣東)、大巴山(四川、陜西)、巫山(重慶、湖北)、祁連山(甘肅、青海)流域界線:巴顏喀拉山(黃河、長江)。

      中國高中地理常識

      聲明:沿途百知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若您的權(quán)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