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語文古代文化常識要怎么積累
文化常識對應的大方向是傳統(tǒng)文化的積累與掌握。2017版新課標中也多次提及“傳統(tǒng)文化”“文化常識”,要求“了解相關的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豐富傳統(tǒng)文化積累,汲取思想、情感和藝術的營養(yǎng),培養(yǎng)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豐富、深化對歷史、社會和人生的認識?!?/p>
對應在考試中,主要就是文言文閱讀的一道3分選擇題。文化常識的記憶功夫應當在平時,不建議拿文化常識清單去背誦,當然這也是一種辦法。個人在教學中提倡的是在文言文閱讀練習中積累,每題4個,碰到即列入應當掌握的范圍,同時,每個文化常識都是可以輻射其他知識點的,這方面強烈推薦王力先生的一本書——《古代文化常識》,學習空余翻看,權威準確,內容涵蓋廣,可以積累很多,了解一些傳統(tǒng)文化的來歷本身也很有趣。
2.高中語文文學常識
1、魯迅先生的作品主要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以及《且介亭雜文》(或《墳》或《華蓋集》等)等雜文集。
2、我國第一部編年史著作是《春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史著作是《左傳》(相傳是春秋末期魯國史官左丘明所著);最早的一部國別史是《國語》。3、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描寫了一個封建大家庭的崩潰和解體過程。
他的“三部曲”名作還有“愛情三部曲”:《霧》《雨》《電》。4、《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原本只稱《詩》,儒家列為經典之一,故稱《詩經》。
共305篇,分為“風”“雅”“頌”三大類?!帮L”大都是民間歌謠;“雅”分大雅、小雅,是宮廷樂曲歌詞;“頌”是宗廟祭祀的樂歌。
手法上,《詩經》使用賦、比、興。賦是直陳其事;比是打比方;興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用于一首詩或一章詩的開頭。
5、中國古代戲曲主要指元雜劇和明清傳奇。關漢卿的《竇娥冤》和王實甫的《西廂記》代表了元雜劇的最高成就。
明傳奇的代表作是湯顯祖的《牡丹亭》。清傳奇的代表作是洪升的《長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擴展資料:文學常識廣義指涵蓋文化的各種問題。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學中的地理,歷史各種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們眾所周知的文學習慣。
古代文化常識。如天文歷法、地理、官職、科舉禮儀、稱謂名號等。
中國文學常識:1、第一位女詩人是:蔡琰2、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3、第一部詞典是:《爾雅》4、第一部大百科全書是:《永樂大典》5、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詩經》6、第一部文選:《昭明文選》7、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8、第一部神話集:《山海經》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世說新語》1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說集:《搜神記》11.、第一部語錄體著作:《論語》12、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13、第一部斷代史:《漢書》14、第一部兵書:《孫子兵法》15、文章西漢兩司馬:司馬遷 司馬相如16、樂府雙璧:《木蘭詩》《孔雀東南飛》,加上《秦婦吟》為樂府三絕17、史學雙璧:《史記》《資治通鑒》18、二拍:《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凌蒙初)19、大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隱、杜牧20、中國現代文壇的雙子星座:魯迅、郭沫若21、三不朽:立德 立功 立言22、三代:夏 商 周23、《春秋》三傳:左傳、公羊傳、谷梁傳24、三王:夏禹 商湯 周武王(一說周文王)25、三山:蓬萊方丈瀛洲26、三教:儒、釋、道27、三公:周時:司馬、司徒、司空西漢: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明清:太師、太傅、太保28、三曹:曹操、曹丕、曹植29、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30、江南三大古樓:湖南岳陽樓、武昌黃鶴樓、南昌滕王閣31、歲寒三友:松、竹、梅32、三輔:左馮翊 右扶風 京兆尹33、科考三元:鄉(xiāng)試,會試,殿試和自的第一名(解元,會元,狀元)34、殿試三鼎甲:狀元、榜眼、探花35、中國三大國粹:京劇、中醫(yī)、中國畫3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馮夢龍)37、儒家經典三禮:周禮、儀禮、禮記3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39、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40、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累 棠棣之花41、茅盾“蝕”三部曲:幻滅 動搖 追求農村三部曲:春蠶 秋收 殘冬42、巴金“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43、第一部國別史:《國語》44、第一部記錄謀臣策士門客言行的專集:國策戰(zhàn)國策45、第一部專記個人言行的歷史散文:《晏子春秋》46、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47、第一首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357句,1785字)48、第一部文學批評專著:《典論·論文》(曹丕)49、第一位田園詩人:東晉 陶淵明50、第一部文學理論和評論專著:南北朝梁人劉勰的《文心雕龍》51、第一部詩歌理論和評論專著:南北朝梁人鐘嶸的《詩品》52、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筆記體寫成的綜合性學術著作:北宋的沈括的《夢溪筆談》53、第一部日記體游記: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記》54、第一位女詞人,亦稱“一代詞宗”:李清照55、《詩經》三體:風、雅、頌。56、文學史上“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說的是清代著名詞人納蘭容若。
3.必修三文言文重點知識整理和古代文化常識
高中語文必修3文言知識歸納 《寡人之于國也》文言知識歸納 一、通假字 1.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過。)
2.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無,通“毋”,不要。) 3.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也(頒,通“斑”,斑白。)
4.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涂,通“途”,道路。) 二、古今異義詞 ①寡人之于國也(寡人,古代國君稱自己的謙詞。
今用于形影孤單的人。) ②河內兇(河,黃河,今泛指河流。
兇,谷物收成不好,今常指人暴躁,心腸狠。) ③請以戰(zhàn)喻(請,請允許我。
今常用于對方。例如:“請坐”,讓對方坐下;“請指導”,讓對方做指導。)
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憑借。今常連用,表示同意,認可。)
⑤棄甲曳兵而走(走,跑,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
⑥或百步而后止(或,有的人,不定代詞。今常用于選擇復句中的選擇詞。
) ⑦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則,那么。
今常用于代詞,當“這”“此”講,如“斯文”等。) ⑧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養(yǎng)生,供養(yǎng)活著的人;今常用義是保養(yǎng)身體。)
⑨王無罪歲(無罪,不要歸咎;今常用義是沒有犯罪) 三、一詞多義 1.數 ①愿令得補黑衣之數(《觸龍說趙太后》) (名詞,數目、數量) ②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寡人之于國也》)(數詞,幾、若干) ③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六國論》)(名詞,命運) ④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陳涉世家》)(副詞,shuò,屢次) ⑤數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國也》)(形容詞,cù,密、細密) ⑥蒙沖斗艦乃以千數(《赤壁之戰(zhàn)》)(動詞,shǔ,計算) 2.直 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愛蓮說》)(形容詞,與“曲”相對,不彎曲) ②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國也》)(副詞,僅、只) ③系向牛頭充炭直(《賣炭翁》)(名詞,通“值”,價值) ④予自度不得脫,則直前詬虜帥失信(《后序》)(副詞,徑直、直接) 3.發(fā) ①百發(fā)百中(成語)(動詞,發(fā)射) ②發(fā)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陳涉世家》)(動詞,征發(fā)、派遣) 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寡人之于國也》)(動詞,打開糧倉,賑濟災民) ④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醉翁亭記》)(動詞,花開) ⑤主人忘歸客不發(fā)(《琵琶行》)(動詞,出發(fā)) ⑥大閹亦逡巡畏義,非常之謀難以猝發(fā)(《五人墓碑記》)(動詞,實施) ⑦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發(fā)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記》)(動詞,發(fā)出、抒發(fā)) 4.兵 ①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國也》)(名詞,兵器) ②窮兵黷武(成語)(名詞,戰(zhàn)爭) ③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觸龍說趙太后》)(名詞,軍隊) ④草木皆兵(成語)(名詞,士兵) 5.勝 ①驢不勝怒,蹄之(《黔之驢》)(動詞,承受) ②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寡人之于國也》)(副詞,盡) ③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鄒忌諷齊王納諫》)(形容詞,勝利) ④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憶江南》)(動詞,超過) ⑤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岳陽樓記》)(形容詞,優(yōu)美的) 6.于 ①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介詞,比) ②寡人之于國也(介詞,對) ③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介詞,在) ④移其民于河東(介詞,到) ⑤移其粟于河內(介詞,從) ⑥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介詞,與,和) 7.王 ①然而不王者(動詞,為王,讀“wàng”) ②梁惠王日(名詞,君王,讀“wáng”) 8.以 ①請以戰(zhàn)喻(介詞,用、拿) ②可以無饑矣(介詞,憑借,此處的“可以”也可看作古今同義) ③以時入山林(介詞,按) ④申之以孝悌之義(介詞,把) 9.食 狗彘食(動詞,吃)人食(名詞,食物)而不知檢 10.之 ①填然鼓之(音節(jié)助詞,沒有意義的襯字) ②王道之始也(結構助詞,“的”) ③申之以孝悌之義(復指代詞,代“孝悌之義”?;驗榧嬖~“于之”,向他們) ④寡人之于國也(結構助詞,起舒緩語氣的作用) ⑤無如寡人之用心者(結構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⑥雞豚狗彘之畜(結構助詞,提賓的標志。
或作復指代詞,指代“雞豚狗彘”) 四、詞類活用 (一)名詞的活用 1.名詞作動詞 ①填然鼓之(鼓,名詞用作動詞,“敲起鼓”“擊鼓”。一說,非活用,用本意) ②樹之以桑(樹,名詞用作動詞,“種植”) ③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詞用作動詞,“穿上”) ④王無罪歲(罪,名詞用作動詞,“歸罪”) ⑤然而不王者(王,名詞用作動詞,“為王“稱王”“統(tǒng)一天下”) 2.名詞的為動用法 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喪,名詞的為動用法,“為……辦喪事”) (二)動詞的活用 1.動詞當名詞 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生:活著的人;死:死去的人) 2.動詞的使動用法 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移,使……遷移,使動用法) (三)形容詞的活用 1.形容詞作動詞 謹庠序之教(謹,形容詞作動詞,“認真從事”“認真辦好”) 五、古漢語句式 (一)判斷句 ① 非我也,歲也(……也,表判斷) 非我也,兵也。
(……也,表判斷) 是亦走也(……也,表判斷) 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也,表判斷) ② 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也,表。
4.「高考必考之古代文化常識」不小心穿越了怎么辦
高考語文試卷中經常會用到的文化常識匯總:
1.“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2.“五經”:《史記》、《尚書》、《禮記》、《易記》、《春秋》
3.“四史”:《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
4.“四庫”:經、史、子、集
5.《詩經》六義:鳳、雅、頌、賦、比、興
6.六藝:也稱六經,即禮、樂、射、御、書、數
7.“三代”:夏朝、商朝、周朝
8.“三皇”:傳說之一是“伏羲、女媧、神農”
9.“五帝”:據《史記》載為: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
10.“三山”:相傳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萊、方丈、瀛洲。
11.“五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12.“九州”:傳說中的我國上古行政區(qū)劃,后成為中國的別稱。
13.赤縣:古人把中國稱作“赤縣神州”。
14.海內:古代傳說我國疆土四面環(huán)海,故稱國境之內為海內。
15.四海:指天下、全國。
16.“六合”、“八荒”:都泛指天下。
17.江河:古代文章中專指“長江、黃河”。
18.三國:指東漢后分裂成魏、蜀、吳。
19.三秦:指潼關以西的關中地區(qū)。
20.山水陰陽:古代以山南、水北為陽,以山北、水南為陽。
21.古代別稱:南京(建康、金陵、江寧、白下)
22.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23.五谷:上古對糧食作物的統(tǒng)稱。(即稷、黍、麥、菽、稻)
24.五味:指酸、咸、甜、苦、辣
25.六畜:六種家畜:馬、牛、羊、豬、狗、雞
26.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27.文人四友:琴、棋、書、畫
28.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
29.歲寒三友:松、竹、梅
30.六書:象形、會意、指事、形事、轉注、假借
31.連中“三元”:凡在鄉(xiāng)試、會試、殿試中連續(xù)獲得第一名的即連中
32.解元、會元、狀元。
33.五聲:五個音級。也稱“五音”,即我古代五聲音階中的宮、商、角、徵(zhi)、羽。
34.四大民間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牛郎織女》、《白蛇傳》、
35.《孟姜女》
36.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鄉(xiāng)官。
37.及第:指科舉考試中選,應試未中叫落第、下第。
38.童生試:也叫“童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后取得生員(秀才)資格,方能進入府、州、縣學習,所以又叫入學考試,應試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
39.科舉試:正式的科舉考試分三級:鄉(xiāng)試、會試、殿試。
40.鄉(xiāng)試:(稱秋闈或大比)每三年在省舉行一次,秀才才有資格參加考中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
41.會試:在鄉(xiāng)試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禮部舉行(稱春闈或禮闈)參加者必須是舉人,考中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
42.殿試:由皇帝主持,貢士有資格參加,考中稱進士。第一是狀元,第二名是稱榜眼,第三名是稱探花。合稱三甲鼎。
43.光緒三十年(1905年)因各地推行學校教育,科舉制度被廢止。
44.《爾雅》:我國最早的釋詞專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體系的詞典。
45.“風雅”,指《詩經》里的國風和《楚辭》里的《離騷》,常用作代指文學才華。
46.《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305篇,按音樂性質分
47.“鳳、雅、頌”三大類
48.頓首:古代一種拜禮,為“九拜”之一。俗稱叩頭。
49.稽首:古代的拜禮。為“九拜”之一,行大禮。
50.跪:古代兩膝著地,聳身挺腰、臀不沾腳跟。
5.高考語文中該怎樣考查古代文化常識
高考語文古代文化常識匯總,希望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人的稱謂 【直稱姓名】大致有三種情況:(1)自稱姓名或名。
如“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廬陵文天祥自序其詩”。(2)用于介紹或作傳。
如“遂與魯肅俱詣孫權”,“柳敬亭者,揚之泰州人”。(3)稱所厭惡、所輕視的人。
如“不幸呂師孟構惡于前,賈余慶獻諂于后”。 【稱字】古人幼時命名,成年(男20歲、女15歲)取字,字和名有意義上的聯系。
字是為了便于他人稱謂,對平輩或尊輩稱字出于禮貌和尊敬。如稱屈平為屈原,司馬遷為司馬子長,陶淵明為陶元亮,李白為李太白,杜甫為杜子美,韓愈為韓退之,柳宗元為柳子厚,歐陽修為歐陽永叔,司馬光為 【稱號】號又叫別號、表號。
名、字與號的根本區(qū)別是:前者由父親或尊長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號,一般只用于自稱,以顯示某種志趣或抒發(fā)某種情感;對人稱號也是一種敬稱。
如:陶潛號五 【稱謚號】古代王侯將相、高級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稱號叫謚號。如稱陶淵明為靖節(jié)征士,歐陽修為歐陽文忠公,王安石為王文公,范仲淹為范文正公,王翱為王忠肅公,左光斗為左忠毅公,史可法為史忠烈公,林則徐為林文忠公。
而稱奸臣秦檜為繆丑則是一種“惡謚”。 【稱齋名】指用齋號或室號來稱呼。
如南宋詩人楊萬里的齋名為誠齋,人們稱其為楊誠齋;姚鼐因齋名為惜抱軒而被稱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稱蒲松齡為聊齋先生,梁啟超為飲冰室主人,譚嗣同為譚壯飛(其齋名為壯飛樓)。
【稱籍貫】如唐代詩人孟浩然是襄陽人,故而人稱孟襄陽;張九齡是曲江人,故而人稱張曲江;柳宗元是河東(今山西永濟)人,故而人稱柳河東;北宋王安石是江西臨川人,故而人稱王臨川;明代戲曲家湯顯祖被稱為湯臨川(江西臨川人);清初學者顧炎武是江蘇昆山亭林鎮(zhèn)人,被稱為顧亭林;康有為是廣東南海人,人稱康南海;北洋軍閥首領袁世凱被稱為袁項城(河南項城人)。清末有一副飽含譏刺的名聯:“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常熟世間荒。”
上聯“合肥”指李鴻章(安徽合肥人),下聯“常熟”即指出生江蘇常熟的翁同解。 【稱郡望】韓愈雖系河內河陽(今河南孟縣)人,但因昌黎(今遼寧義縣)韓氏為唐代望族,故韓愈常以“昌黎韓愈”自稱,世人遂稱其為韓昌黎。
再如蘇軾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時自己戲稱“趙郡蘇軾”、“蘇趙郡”,就因為蘇氏是趙郡的望族。 【稱官名】如“孫討虜聰明仁惠”,“孫討虜”即孫權,因他曾被授討虜將軍的官職,故稱。
《梅花嶺記》有“經略從北來”、“謂顏太師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蟬脫”句,“經略”是洪承疇的官職,“太師”是顏真卿官職“太子太師”的省稱,“少?!眲t是文天祥的官職?!杜c妻書》:“司馬春衫,吾不能學太上之忘情也?!?/p>
“司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馬。把官名用作人的稱謂在古代相當普遍,如稱賈誼為賈太傅;“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嵇康曾拜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官至右軍將軍,至今人們還稱其王右軍;王維曾任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遺,故而被稱為杜拾遺,又因任過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被稱為杜工部;劉禹錫曾任太子賓客,被稱為劉賓客;柳永曾任屯田員外郎,被稱為柳屯田;蘇軾曾任端明殿翰林學士,被稱為蘇學士。
【稱爵名】《訓儉示康》“近世寇萊公豪侈冠一時”,寇準的爵號是萊國公,萊公是省稱?!睹坊◣X記》“和碩豫親 【稱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來稱呼。
如《赤壁之戰(zhàn)》:“豫州今欲何至?”因劉備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稱之。再如賈誼曾貶為長沙王太傅,世稱賈長沙;“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曾任北海相,世稱孔北海;陶淵明曾任彭澤縣令,世稱陶彭澤;駱賓王曾任臨??h丞,世稱駱臨海;岑參曾任嘉州刺史,世稱岑嘉州;韋應物曾任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稱柳柳州;賈島曾任長江縣主簿,世稱賈長江,他的詩集就叫《長江集》。
【兼稱】如《游褒禪山記》“四人者,廬陵 【謙稱】(1)表示謙遜的態(tài)度,用于自稱。愚,謙稱自己不聰明。
鄙,謙稱自己學識淺薄。敝,謙稱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
卑,謙稱自己身份低微。竊,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義在內。
臣,謙稱自己不如對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謙稱自己是對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為對方效勞之意。
6.高一必修一、二涉及到的古文化常識
古文化常識一、年齡稱謂1、加冠:指男子二十歲(又“弱冠”)2、而立之年:指三十歲 3、不惑之年:指四十歲4、知命之年:指五十歲(又“知天命”、“半百”)5、花甲之年:指六十歲 6、古稀之年:指七十歲 7、耄耋之年:指八、九十歲 二、古代主要節(jié)日(01)元日:正月初一,一年開始。
(02)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03)上元:正月十五,張燈為戲,又叫“燈節(jié)” (04)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禱農事。
(05)寒食:清明前兩日,禁火三日(吳子胥) (06)清明:四月初,掃墓、祭祀。(07)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劃龍(屈原) (08)七夕:七月初七,婦女乞巧(牛郎織女)(09)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節(jié)” (10)中秋:八月十五,賞月,思鄉(xiāng)(11)重陽: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災 (12)冬至:又叫“至日”,節(jié)氣的起點。
(13)臘日:臘月初八,喝“臘八粥” (14)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舊迎新(3)王公年次紀年:用于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一種紀年方法,如:趙惠文王十六年三、有關官職的問題1、詞語(1)授官:除 拜 (2)升官:遷 擢 (3)降官:謫 左遷 (4)免官:罷 黜(5)招聘:征 辟 (6)京官調任地方官:出 徙 (7)大臣辭職:乞骸骨2、六部:(1)吏部(官職任免升調等)(2)戶部(土地稅收戶口等)(3)禮部(典禮科舉學校等)(4)刑部(司法刑獄案件等)(5)兵部(軍事軍隊邊防等)(6)工部(工程營造水利等)*“六部”是漢以后的中央官職,各部長官為尚書,副職為侍郎關于史書 (1)編年體: 以年代為線索編排的有關歷史事件。 (共三部)第一部是春秋時期孔子編的《春秋》;記事詳備的一部是春秋時期左丘明作的《左傳》;最大的一部是北宋史學家司馬光的《資治通鑒》。
(2)國別體: 以諸侯國為單位分別記敘的歷史。 (共兩部)最早的一部春秋時期左丘明作的《國語》;較好的一部是漢代初期劉向編訂的《戰(zhàn)國策》。
(3)紀傳體: 通過記敘人物活動來反映歷史事件。第一部是西漢時期司馬遷的《史記》;第二部是東漢時期班固的《漢書》;……《清史》。
(共二十多部)(4)通 史: 打破朝代界限,自古及今地記敘歷史。第一部是司馬遷的《史記》;第二部是司馬光的《資治通鑒》。
(共兩部)(5)斷代史: 記敘某一時期或某一朝代的歷史。第一部是東漢時期班固的《漢書》;第二部是南北朝時期范曄的《后漢書》;……《清史》。
(共二十多部) 說明(1)以上是按不同的標準分類,實際上同一史書可歸入不同體例。如《史記》,可以說它是一部紀傳體通史。
(2)清代乾隆年間編訂的“二十四史”是24部史書,打頭的一部是《史記》,壓尾的一部是《明史》,體例全都是紀傳體。而且除《史記》是通史外,其余23部都是斷代史。
*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 (1 )《詩 經》: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 (作者不詳)(2 )《孫 子 兵 法 》:我國第一部軍事著作。
(春秋?孫武)(3 )《國 語》:我國第一部國別體史書。 (春秋?左丘明)(4 )《春 秋》: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
(春秋?孔子)(5 )《左 傳》:我國第一部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 (春秋?左丘明)(6 )《史 記》: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西漢?司馬遷)(7 )《漢 書》:我國第一部斷代史。 (東漢?班固)(8 )《 孔雀東南飛 》:我國第一首長篇敘事詩。
(作者不詳)(9 )《離 騷》:我國第一首長篇抒情詩。 (戰(zhàn)國?屈原)(10)《狂 人 日 記 》:我國現代第一篇白話小說。
(現代?魯迅)(11)屈 原:我國第一位詩人。 (戰(zhàn)國) (12)陶淵明:我國田園詩的開創(chuàng)者。
(東晉)(13)謝靈運:我國山水詩的鼻祖。 (南北朝)(14)陸 游:我國古代詩歌最多的詩人。
(南宋)。
7.高中語文文學常識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錄從西周到春秋的詩歌305篇,分風、雅、頌三部分。
用賦、比、興等表現手法:賦,即敷陳其事而直言之;比,即以彼物比此物;興,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对娊洝分械脑姸酁樗难栽?,章法多用重疊(疊唱)。
《關雎》是《詩經》中的第一首詩,我們讀過《詩經》中的《蒹葭》、《采薇》等詩?!对娊洝放c《尚書》、《禮記》、《易經》、《春秋》合稱“五經”。
《楚辭》是繼《詩經》之后又一部詩歌總集,收屈原等人的詩歌作品。屈原是我國第一位愛國主義詩人。
《離騷》是他的代表作,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魯迅在他的小說集《彷徨》扉頁上題寫了該詩中的名句: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蔽覀冏x過屈原的詩《國殤》、《涉江》等。
《詩經》中的“(國)風”與《楚辭》中的“離騷”并稱“風騷”。它們分別是我國現實主義文學和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
先秦歷史散文中,《尚書》是我國第一部散文集,它是商周時期的歷史文告的匯編?!洞呵铩肥俏疫^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它記載我國春秋時期的歷史。
而解釋這本“經”書的“傳”《左傳》則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相傳為左丘明所作,我們讀過書中的《曹劌論戰(zhàn)》、《秦晉崤之戰(zhàn)》等?!秶Z》是我國第一部別體史書,它記載我國春秋時期的歷史,我們讀過書中的《邵公諫厲王弭謗》。
《戰(zhàn)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書,它記載戰(zhàn)國時期的歷史;我們讀過書中的《唐雎不辱使命》、《鄒忌諷齊王納諫》、《荊軻刺秦王》等。先秦諸子散文中,《論語》、《孟子》、《荀子》等是儒家著作,《老子》、《莊子》、《列子》等是道家著作,《墨子》是墨家著作,《韓非子》是法家著作。
孔子,名丘,字仲尼;孟子,名軻,字子輿;莊子,名周;荀子,名況。依次寫出《論語》、《孟子》、《莊子》、《荀子》中的一篇課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魚我所欲也》、《秋水》、《勸學》。
《論語》、《孟子》和《禮記》中的《大學》、《中庸》合稱“四書”。 賈誼是西漢初年政治家、文學家,代表作品有《過秦論》、《論積貯疏》等。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代3000年歷史,全書分為本紀、世家、列傳、書和表共五個部分。魯迅贊譽它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史記》的作者是司馬遷,字子長,他是我國西漢歷史家、文學家。教材中有《史記》的選文《垓下之圍》、《鴻門宴》、《廉頗藺相如列傳》、《李將軍列傳》等。
《史記》和《漢書》、《后漢書》、《三國志》合稱“四史”,后三部書的作者分別是東漢的班固、南朝的范曄、晉朝的陳壽。“樂府”,原指漢代國家設立的音樂機關,負責搜集整理民歌。
后來稱這種民歌及文人仿作的詩為“樂府”?!犊兹笘|南飛》是漢代樂府詩發(fā)展的高峰,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敘事詩,這首詩的男女主人公是焦仲卿、劉蘭芝。
它與北朝樂府民歌《木蘭詩》合稱“樂府雙壁”。漢代的文人詩是在樂府民歌的影響下產生和發(fā)展的,現存最早的文人五言詩是班固的《詠史》;所謂“古詩十九首”,是東漢文人寫作的五言詩,這些詩全為無名氏所作。
曹操,字孟德,東漢建安時期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他擅長以古題樂府寫時事。
他的詩氣韻沉雄,代表作有《觀滄?!?、《龜雖壽》、《短歌行》、《篙里行》等。曹操與其子曹丕、曹植并稱“三曹”;后人稱以“三曹”為核心的文壇所體現的文風“建安風骨”。
曹丕的《燕歌行》,是現存最早的七言詩。曹植是當時最負盛名的作家,其代表作有詩《白馬篇》、賦《洛神賦》等。
諸葛亮,字孔明,他的《出師表》是名篇。陶淵明,又名陶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jié),東晉人,田園詩派的開創(chuàng)者,陶淵明的詩“清新自然”,代表作有《飲酒》、《歸園田居》等,他也有書寫豪情和憤懣的詩,如《讀山海經》、《詠荊軻》。
南朝的謝靈運是山水詩派的開創(chuàng)者。我國第一部系統(tǒng)闡述文學理論的著作是《文心雕龍》,作者是南朝的劉勰。
我國現存最早的“志怪小說”是晉朝干包的《搜神記》,“志人小說”(又叫“逸事小說”)是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初唐“四杰”指王勃、楊炯、盧照鄰和駱賓王。
其中王勃,字子安,駢體文《滕王閣序》和詩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的代表作。在初唐詩壇開一帶詩風的詩人是陳子昂,字伯玉,他的《登幽州臺歌》一詩很有名。
此間,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也是名詩。盛唐“邊塞詩人”高適和岑參并稱,他們的代表作分別是《別董大》、《白雪歌頌武判官歸京》;盛唐“邊塞詩人”還有王昌齡、王之渙、崔顥,他們的代表作分別是《芙蓉樓送辛漸》、《涼州詞》、《黃鶴樓》。
盛唐“山水田園詩人”孟浩然和王維并稱,王維,字摩詰,他擅長繪畫,在描寫山水的詩里,創(chuàng)造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詩境,他的代表作有《終南山》、《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等;孟浩然的代表作有《過故人莊》、《晚泊潯陽望廬山》、《望洞庭湖贈張丞相》等。
8.【關于語文的所有知識面的書籍】
高中語文基礎知識手冊目錄圖書信息內容簡介目錄編輯本段圖書信息 高中語文基礎知識手冊作 者: 薛金星 主編 出 版 社: 北京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4-1 字 數: 720000 開 本: 大32開 I S B N : 9787530329498 定價:¥29.80編輯本段內容簡介 《高中語文基礎知識手冊》自1993年問世,至今暢銷經久不衰,已成為全國高中學生學習、教師備課的必備工具書,成為教輔圖書中的知名品牌. 為不負廣大讀者對《高中語文基礎知識手冊》的厚望,我們再次特邀全國各省市部分一線特、高級專家型教師,對其進行了全新修訂.在編修過程中,專家們全面、深入地研究了《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各版本必修、選修教材和老大綱教材以及《高中語文考試大綱》,吸納了相關的權威著作和報紙、雜志的知識精華,力求使本書成為一本更權威、更實用、更全面的工具書. 全書根據語文高考的考查范圍,劃分成四大板塊,系統(tǒng)介紹相關知識和學習方法. 語言知識和語言表達 按新課標考綱分“字音”“漢字”“標點符號”“詞語”“句子”“修辭格”等基礎知識及“擴展語句,壓縮語段”“選用、仿用、變換句式”“語言簡明、連貫、得體”“語言表達創(chuàng)新題型”等語言運用能力部分. 文學常識和名句名篇 包括“作家作品”“文學體裁”“詩文名句”“古代文化常識”四部分. 古代詩文閱讀 文言文部分包括“文字”“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等古漢語基礎知識,及“文言文斷句及翻譯”“文言文文意理解”等文言文能力部分.“古詩詞鑒賞”著重介紹鑒賞方法,意在幫助學生突破這一高考難點. 現代文閱讀 包括“閱讀基本知識”“現代文閱讀考點分析”“文學類文本閱讀”“實用類文本閱讀”,對應新課標考綱,以有序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鑒賞、探究能力.編輯本段目錄 第一編 語言知識和語言表達 語文科《考試大綱》對“語言知識和語言表達”部分的要求 第一部分 字音 一、現代漢語的一般知識 (一)語言文字 (二)現代漢語 (三)現代漢語的三要素 (四)普通話 (五)方言概況 (六)語音 (七)音節(jié) (八)音素 (九)元音 (十)輔音 二、漢語拼音方案 (一)《漢語拼音方案》的組成、作用 (二)《漢語拼音方案》的內容 (三)有關知識 1.聲母 2.韻母 3.零聲母 4.韻頭、韻腹、韻尾 5.韻母和韻的區(qū)別 6.聲調符號的標寫 7.隔音符號 8.反切 三、拼寫知識 (一)大寫 (二)連寫和分寫 四、朗讀知識 (一)停頓 (二)重音 (三)句調 (四)音變 五、漢字讀音應注意的問題 六、多音字讀音的辨析方法 附錄一 多音字辨析 附錄二 容易讀錯的字集錄 附錄三 成語中容易讀錯的字 附錄四 姓氏、地名、山河名中容易讀錯的字 第二部分 漢字 一、漢字的特點及演變 二、漢字的造字法(六書) 三、漢字筆畫名稱 四、漢字筆畫規(guī)則 五、漢字的結構 六、漢字的有關知識 (一)偏旁與部首 (二)獨體字與合體字 (三)繁體字與簡化字 (四)同音字與多音字 (五)多義字與形似字 七、糾正錯別字 八、字典(工具書) (一)常用工具書簡介 1.《爾雅》 2.《說文解字》 3.《方言》 4.《釋名》 5.《廣韻》 6.《康熙字典》 7.《中華大字典》 8.《辭源》 9.《辭?!?10.《新華字典》 (二)檢字法 1.部首檢字法 2.音序檢字法 3.筆畫檢字法 4.四角號碼檢字法 (三)字典中幾種符號的含義 附錄一 中學生易寫錯的字集錄 附錄二 常見的別字集錄 附錄三 易混字辨析 附錄四 常見詞語與成語易混字集錄 附錄五 當代漢語出版物中最常見的100個別字 附錄六 常見異形詞整理表 第三部分 標點符號 第四部分 詞語 第五部分 句子 第六部分 擴展語句,壓縮語段 第七部分 選用、仿用、變換句式 第八部分 修辭格 第九部分 語言簡明、連貫、得體 第十部分 語言表達創(chuàng)新題型 第二編 文學常識和名句名篇 語文科《考試大綱》對“文學常識的名句名篇”部分的要求 第一部分 作家作品 第二部分 文學體裁 第三部分 詩文名句 第四部分 古代文化常識 第三編 古代詩文閱讀 語文科《考試大綱》對“古代詩文閱讀”部分的要求 第一部分 文字 第二部分 文言實詞 第三部分 文言虛詞 第四部分 文言句式 第五部分 文言文斷句及翻譯 第六部分 文言文文意理解 第七部分 古詩詞鑒賞 第四編 現代文閱讀 語文科《考試大綱》對“現代文閱讀”部分的要求 第一部分 閱讀基本知識 第二部分 現代文閱讀考點分析 第三部分 文學類文本閱讀 第四部分 實用類文本閱讀 內容簡介 《高中語文基礎知識手冊》自1993年問世,至今暢銷經久不衰,已成為全國高中學生學習、教師備課的必備工具書,成為教輔圖書中的知名品牌. 為不負廣大讀者對《高中語文基礎知識手冊》的厚望,我們再次特邀全國各省市部分一線特、高級專家型教師,對其進行了全新修訂.在編修過程中,專家們全面、深入地研究了《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各版本必修、選修教材和老大綱教材以及《高中語文考試大綱》,吸納了相關的權威著作和報紙、雜志的知識精華,力求使本書成為一本更權威、更實用、更全面的工具書. 全書根據語文高考的考查范圍,劃分成四大板塊,系統(tǒng)介紹相關知識和學習方法. 語言知識和語言表達 按新課標考綱分“字音”“漢字”“標點符號”“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