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古代科舉考試制度的基本常識
創(chuàng)始于隋,形成于唐,完備于宋,強化于明,至清趨向衰落。
在隋朝以前,中國古代官吏選拔制度各代不同,但薦舉任官制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魏晉南北朝奉行“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把持鄉(xiāng)舉里選,壟斷仕途。
隋朝科舉考試屬初創(chuàng)階段,為地方薦舉與中央考試相結(jié)合。
唐承隋制,使科舉考試制度化并逐步完善。唐初科舉分兩種:①???,歲考一次;②制科,由皇帝主持,按形勢需要臨時下令舉行。
宋朝科舉沿唐之舊,更為完備。其科目以進士為重,增加殿試,由皇帝親策??荚噧?nèi)容從神宗起改以經(jīng)義為主。
明代科舉僅進士一科。為強化專制主義君主集權(quán),控制思想文化,明據(jù)元代科舉命題取自朱熹《四書集注》之法,規(guī)定試卷應(yīng)“代圣人之言”,以程朱理學觀點指導(dǎo)作文。同時規(guī)定試卷須用八股文體寫作。
以經(jīng)義八股為考試內(nèi)容的科舉制度發(fā)展至清朝,弊端已暴露無遺。清初即有大臣建議改革,但清統(tǒng)治者為推行文化專制主義,將科舉考試作為籠絡(luò)漢族士大夫的手段和禁錮知識分子思想的工具,除分滿人、漢人兩榜錄取以優(yōu)待八旗子弟外,余皆承明之舊。
光緒三十一年(1905),隨著近代科學文化的傳入和國內(nèi)民主革命運動的高漲,終于迫使清廷下令“??婆e以廣學校”,廢除了行之千年的科舉考試制度。
2.請問古代的科舉考試中??嫉膬?nèi)容有哪些
1.科舉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的所參加的人才選拔考試。
魏晉以來,官員大多從各地高門權(quán)貴的子弟中選拔。權(quán)貴子弟無論優(yōu)劣,都可以做官。
許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實學的人,卻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擔任高官。為改變這種弊端,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來選舉人才。
隋煬帝時期正式設(shè)置進士科,考核參選者對時事的看法,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我國科舉制度正式誕生。
科舉是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
科舉制從隋朝大業(yè)元年(605年)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舉行最后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jīng)歷了一千三百多年。2.科舉制度的內(nèi)容和形式從隋朝開始,各朝科舉考試科目都在不斷變化。
從各個朝代科舉設(shè)置的科目和形式的變化可以看出統(tǒng)治階層的用人取向,也反映了不同時代的人才需求。隋文帝僅有策問,隋煬帝開考十科。
唐朝考試科目很多,常設(shè)科目主要有明經(jīng)(經(jīng)義)、進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學)。到明朝只設(shè)進士一科。
清襲明制,但也開過特制(特別科),如博學鴻詞科、翻譯科、經(jīng)濟科等。 科舉除了特制科目外,明經(jīng),進士科考的內(nèi)容主要是儒家經(jīng)典。
考試形式在各個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墨義、口試、貼經(jīng)、策問、詩賦等,宋朝主要是經(jīng)義、策問、詩賦等,到明代只有經(jīng)義一門了。 ▲墨義 墨義,就是圍繞經(jīng)義及注釋所出的簡單問答題。
在一張卷子中,這類題目往往多達30至50道??谠噭t是口頭回答與墨義同類的問題。
▲帖經(jīng) 帖經(jīng),有如現(xiàn)代詩卷的填空與默寫??脊購慕?jīng)書中選取一頁,摘其中一行印在試卷上。
根據(jù)這一行文字,考生要填寫出與之相聯(lián)系的上下文。 ▲策問 策問,即議論。
依據(jù)考官提出的有關(guān)經(jīng)義或政事問題,考生發(fā)表見解,提出對策。策問所及范圍較廣,有政治、教育、生產(chǎn)、管理等,比起帖經(jīng)、墨義來難度更大,有的也還有一些實用價值。
▲詩賦 詩賦,唐高宗永隆二年(681)有人認為明經(jīng)多抄義條,議論只談舊策還是表現(xiàn)不出真才實學,建議加試雜文兩篇(一詩一賦),于是開始了詩賦考試。 ▲經(jīng)義 經(jīng)義,是圍繞書義理展開的議論。
如果說策問還有考生發(fā)揮的余地,經(jīng)義便已經(jīng)無所謂個人的思想,考生惟朝廷指定的“圣賢書”是遵。自宋朝開始,經(jīng)義取代帖經(jīng)、墨義,而明朝就干脆??冀?jīng)義,讀書人真正走進了“死讀書,讀死書”的死胡同。
3.「高考必考之古代文化常識」不小心穿越了怎么辦
高考語文試卷中經(jīng)常會用到的文化常識匯總:
1.“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2.“五經(jīng)”:《史記》、《尚書》、《禮記》、《易記》、《春秋》
3.“四史”:《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
4.“四庫”:經(jīng)、史、子、集
5.《詩經(jīng)》六義:鳳、雅、頌、賦、比、興
6.六藝:也稱六經(jīng),即禮、樂、射、御、書、數(shù)
7.“三代”:夏朝、商朝、周朝
8.“三皇”:傳說之一是“伏羲、女媧、神農(nóng)”
9.“五帝”:據(jù)《史記》載為: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
10.“三山”:相傳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萊、方丈、瀛洲。
11.“五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12.“九州”:傳說中的我國上古行政區(qū)劃,后成為中國的別稱。
13.赤縣:古人把中國稱作“赤縣神州”。
14.海內(nèi):古代傳說我國疆土四面環(huán)海,故稱國境之內(nèi)為海內(nèi)。
15.四海:指天下、全國。
16.“六合”、“八荒”:都泛指天下。
17.江河:古代文章中專指“長江、黃河”。
18.三國:指東漢后分裂成魏、蜀、吳。
19.三秦:指潼關(guān)以西的關(guān)中地區(qū)。
20.山水陰陽:古代以山南、水北為陽,以山北、水南為陽。
21.古代別稱:南京(建康、金陵、江寧、白下)
22.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23.五谷:上古對糧食作物的統(tǒng)稱。(即稷、黍、麥、菽、稻)
24.五味:指酸、咸、甜、苦、辣
25.六畜:六種家畜:馬、牛、羊、豬、狗、雞
26.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27.文人四友:琴、棋、書、畫
28.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
29.歲寒三友:松、竹、梅
30.六書:象形、會意、指事、形事、轉(zhuǎn)注、假借
31.連中“三元”:凡在鄉(xiāng)試、會試、殿試中連續(xù)獲得第一名的即連中
32.解元、會元、狀元。
33.五聲:五個音級。也稱“五音”,即我古代五聲音階中的宮、商、角、徵(zhi)、羽。
34.四大民間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牛郎織女》、《白蛇傳》、
35.《孟姜女》
36.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鄉(xiāng)官。
37.及第:指科舉考試中選,應(yīng)試未中叫落第、下第。
38.童生試:也叫“童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后取得生員(秀才)資格,方能進入府、州、縣學習,所以又叫入學考試,應(yīng)試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
39.科舉試:正式的科舉考試分三級:鄉(xiāng)試、會試、殿試。
40.鄉(xiāng)試:(稱秋闈或大比)每三年在省舉行一次,秀才才有資格參加考中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
41.會試:在鄉(xiāng)試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禮部舉行(稱春闈或禮闈)參加者必須是舉人,考中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
42.殿試:由皇帝主持,貢士有資格參加,考中稱進士。第一是狀元,第二名是稱榜眼,第三名是稱探花。合稱三甲鼎。
43.光緒三十年(1905年)因各地推行學校教育,科舉制度被廢止。
44.《爾雅》:我國最早的釋詞專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體系的詞典。
45.“風雅”,指《詩經(jīng)》里的國風和《楚辭》里的《離騷》,常用作代指文學才華。
46.《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305篇,按音樂性質(zhì)分
47.“鳳、雅、頌”三大類
48.頓首:古代一種拜禮,為“九拜”之一。俗稱叩頭。
49.稽首:古代的拜禮。為“九拜”之一,行大禮。
50.跪:古代兩膝著地,聳身挺腰、臀不沾腳跟。
4.古代的科舉制度是怎樣的
正式的科舉考試分為三級:(1)鄉(xiāng)試,(2)會試,(3)殿試。
鄉(xiāng)試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一次,又稱為大比。由于是在秋季舉行,所以又稱為秋闈。
參加鄉(xiāng)試的是秀才(生),但是秀才在參加鄉(xiāng)試之前先要通過本省學政巡回舉行的科考,成績優(yōu)良的才能選送參加鄉(xiāng)試。鄉(xiāng)試考中后稱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
會試在鄉(xiāng)試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禮部舉行,所以會試又稱為禮闈,又稱為春闈。參加會試的是舉人,取中后稱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
會試后一般要舉行復(fù)試。 以上各種考試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試帖詩等。
八股文題目出自四書五經(jīng),略仿宋代的經(jīng)義,但是措辭要用古人口氣,所謂代圣賢立言。結(jié)構(gòu)有一定的程式,字數(shù)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稱為八比文、時文、時藝、制藝。
殿試是皇帝主試的考試,考策問。參加殿試的是貢士,取中后統(tǒng)稱為進士。
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第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俗稱狀元,第二名俗稱榜眼,第三名俗稱探花,合稱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稱傳臚。
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儒林院編修。其余諸進士再參加朝考,考論詔奏議詩賦,選擅長文學書法的為庶吉士,其余分別授主事(各部職員)、知縣等(實際上,要獲得主事、知縣等職,還須經(jīng)過候選、候補,有終身不得官者)。
庶吉士在翰林院內(nèi)特設(shè)的教習館(亦名庶常館)肄業(yè)三年期滿舉行“散館”考試,成績優(yōu)良的分別授翰林院編修、翰林院檢討(原來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編修、原來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檢討),其余分發(fā)各部任主事,或分發(fā)到各省任知縣?!胺哆M中舉”這個片斷選自《儒林外史》的第三回“周學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戶行兇查捷報”。
這一回寫的是范進中舉的故事。小說描寫廣東學道周進,到廣州上任,先考兩場生員,考完兩場以后,第三場是南海、番禺兩縣的童生來進行考試。
童生里就有范進,范進考完這場考試后就進了學,取得了第一名,人們稱他為“相公”。范進進了學以后想進一步考舉人,考上舉人后人們就會稱他為“老爺”。
中舉是科舉考試的一個過程,在我們講評這個故事之前,先簡單介紹一下清代的科舉考試制度。 清代的科舉考試制度分兩個階段,一個是科舉的初步考試,一個是科舉的正式考試。
科舉的初步考試有這么三種,一種叫童試,一種叫歲試,一種叫科試。童試,一般又叫做“小考”。
凡童子開始應(yīng)初試的時候稱做“童生”,童生經(jīng)過一定的考試選拔,在縣里面選拔了以后到督學進行考試,督學考試合格就可以稱做“秀才”了。范進是多年的童生,最后終于考上秀才了。
秀才每一年考一次,這也是一個選優(yōu)的過程,這叫“歲試”。每三年還要參加一次大的考試,叫“科試”。
每三年考一次,主要是為了推舉舉人考試的資格,通過這個考試的提名,便有資格參加舉人的考試。范進剛好趕上童試這一年也是科試的同一年,他考上了童試的第一名秀才,自然就有資格參加舉人的考試。
這是科舉的初步考試。 接下來是科舉的正式考試,它也有三種:鄉(xiāng)試、會試、殿試。
鄉(xiāng)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即在子、卯、午、酉這四個年中的八月舉行鄉(xiāng)試。鄉(xiāng)試考中了以后就稱為舉人,舉人實際上是候補官員,有資格做官了。
按清代的科舉制度規(guī)定,舉人可以到吏部注冊,可以取得一定官職,可以當縣官、縣太爺了。當然這個職位很少,每年大概就40人到130人的名額。
舉人的名額很少,那么舉人當中候補做官的人就更少了,這樣就往往有候補官。這是第一種鄉(xiāng)試。
接下來是會試。會試是緊接著鄉(xiāng)試,在第二年的二月份舉行。
鄉(xiāng)試是頭年的八月份考完,第二年的二月是春天,到京城考試,叫“春試”,這就是會試。會試如果考中了,稱為進士,進士每年的名額大概有300名左右。
會試考完以后還要進行第三場考試殿試,在會試以后的第二個月,大概在4月份前后。殿試是皇帝在太和殿親自考試,考中后就是欽定的進士,可以直接做官了。
這是清代的科舉考試制度,自明代開始形成的一套很嚴格的科舉考試制度。 科舉考試的內(nèi)容主要是八股文。
八股文主要測試的內(nèi)容是經(jīng)義,《詩》《書》《禮》《易》《春秋》,五經(jīng)里選擇一定的題目來進行寫作。題目和寫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
八股文中有四個段落,每個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來又叫八股。八股文在當時是非常重要的,它關(guān)系到一個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舉考試中進士升官。
所以在小說中說:“當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須講漢唐。”“漢”是指漢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詩,漢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詩歌也好,都不如當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當時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當時的人們都一門心思地撲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開科舉考試的大門。 參考資料: /view/13684.htm。
5.中國古代科舉制度
中國歷代主要科舉稱謂
孝廉 漢代選拔官吏的科目之一,為士大夫的主要途徑。明清俗稱舉人為孝廉。
舉主與門生 漢代士人通過察舉和征辟人仁做官、主持州郡察舉的列侯。刺吏、郡稱為舉主,被舉、被辟的賢士便成為舉主、府主的門生故吏,后科舉考試及第者對主考官亦自稱門生。
貢士 古代向朝廷薦舉人才的制度。自唐以后,經(jīng)鄉(xiāng)貢考試合格的叫貢士。清代,會試考中的為貢士。
進士 意即貢舉的人員。唐代科目中以進士科最被重視,明、清兩代,始以進士為考中者的名稱,凡是舉人(鄉(xiāng)試考中者)經(jīng)過會試考中者為貢士,由貢士經(jīng)過殿試錄取者為進士。
舉人 原指被推薦之人,為歷代對各地鄉(xiāng)貢入京應(yīng)試者的通稱。明、清兩代,為鄉(xiāng)試考中者的專稱,作為一種出身資格,中了舉人叫“發(fā)解”、“發(fā)達”,簡稱“發(fā)”,習慣上俗稱為“老爺”。
秀才 別稱“茂才”。本系優(yōu)秀人才的通稱。漢代以后,成為薦舉人才的科目之一。南北朝時,最重此科。唐代初期,設(shè)秀才科,后來漸漸廢去,僅作為對一般儒生的泛稱。明太祖曾采取薦舉的方法,舉秀才數(shù)十人,反以知府為官。明、清兩代,專門用來稱府、州、縣的學員。習慣上也稱為“相公”。
狀元 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唐代舉人赴京應(yīng)禮部考試都須投狀,因此稱進士科及第的第一名為狀元,也叫狀頭。宋代以殿試首名稱狀元。明、清會試以后,貢士須作殿試,分三甲取士,一甲三名,第一名為狀元。
榜眼 科舉殿試一甲第二名稱榜眼。北宋初期,殿試錄取的一甲第二、三名都稱榜眼,意思是指榜中雙眼。明、清兩代專指第二名,第三名稱探花。榜眼授翰林院編修。
探花 科舉殿試一甲第三名稱探花。唐代進士曲江杏園初宴,稱“探花宴”,以同榜俊秀少年進士二三人為探花使,遍游名園,探采名花,探花之名始于此,宋代又稱探花郎。南宋以后,專指殿試一甲第三名。元、明、清三代沿襲不改。探花授翰林院編修。
解元 唐代,舉進士者皆由地方解送入試,故相沿稱鄉(xiāng)試第一名為解元。宋以前稱解頭。
會元 科舉制度中鄉(xiāng)試中式為舉人,舉人會試中式第一名為會元。
貢 生 明、清時府、州、縣學的生員,凡已考選升入國子監(jiān)肆業(yè)的稱為貢生。意思是以人才貢獻給皇帝。
利大
6.古代科考的制度
古代科舉制度分為六級:童生(第一級縣試)——剛開始學習的小孩。
秀才(第二級府試)——最低級的考試合格者稱為生員,也叫秀才。舉人(第三級院試)——生員(秀才)應(yīng)三年一度的鄉(xiāng)武,合格者稱為舉人。
貢士(第四級鄉(xiāng)試)——參加全國范圍科舉考試(會試)及格后獲得的資格,會試在鄉(xiāng)試后的第二年。進士(第五級會試)——舉人參加在北京的會試殿試,合格者稱為進士。
確切地說,它是一種類似職稱月舉行,所以也叫春闈。參加考試的人必須是舉人,考試合格后就是準進士,待殿試合格后,則為進士。
探花(第六級殿試)——殿試第三名稱探花。榜眼(第六級殿試)——殿試第二名稱榜眼。
狀元(第六級殿試)——南宋以后,殿試第一名稱狀元。擴展資料科舉考試內(nèi)容據(jù)統(tǒng)計,考生們要背誦《論語》、《孟子》、《詩經(jīng)》、《禮記》、《左傳》,共40多萬字,全部都要精讀背熟。
此外,考生們還要看相當于原文幾倍數(shù)量的注釋,還有其他非讀不可的經(jīng)典、史書、文學書籍等。古代“高考”需要學習的科目主要有書、詩、論、賦一共四科,即八股文、試帖詩、經(jīng)綸、律賦。
八股文的題目主要摘自“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試帖詩是詩體的一種,考試時以古人某一詩和成語為題,并限定某一韻腳,以歌頌朝政為內(nèi)容,作出詩來。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科舉制度。
7.古代科舉考試都考哪些內(nèi)容
隋唐以來,鄉(xiāng)試(解試)與會試(省試)考試內(nèi)容大致相同。
唐朝初年,進士科的考試僅考試時務(wù)策。唐高宗時期,加試雜文、帖經(jīng)。
到中宗神龍元年(705),科舉考試就形成了“先帖經(jīng),然后試雜文及策”的三場考試制度。所謂“雜文”,在唐中宗以前主要是指箴、銘、論、表之類,到唐玄宗天寶年間,才開始專用詩賦。
北宋初年,沿襲唐及五代舊制,科舉考試時,主要考詩、賦、論各一首,策五道,帖《論語》十帖,對《春秋》或《禮記》墨義十條,偏重于以詩賦取士。北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王安石在變法中改革貢舉,進士科??荚娰x、帖經(jīng)、墨義,改為四場考試:第一場考本經(jīng)大義五道,第二場考《論語》、《孟子》大義各三道,第三場考論一首,第四場考時務(wù)策三道。
南宋時期的進士科,分為經(jīng)義進士和詩賦進士兩種。詩賦進士,第一場詩賦各一首,第二場論一首,第三場策三道;經(jīng)義進士,第一場考本經(jīng)大義三道,《論語》、《孟子》大義各一道;第二、第三場所考內(nèi)容,與詩賦進士相同。
明朝的鄉(xiāng)試、會試分三場:第一場考“四書”義三道、“五經(jīng)”義四道;第二場考論一首、判五條,詔、誥、表各一道;第三場考經(jīng)史策五道??荚囶}目和答題主旨主要出自“四書”和“五經(jīng)”之中。
試卷行文,是嚴格的八股文程式。并且答題內(nèi)容和行文格式不得有任何的突破。
清朝的科舉考試,沿襲明朝的制度,其中也屢有變更,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成為定制:第一場考“四書”文三篇、五言八韻詩一首,第二場考“五經(jīng)”文五篇,第三場考經(jīng)史、時務(wù)策五道。清朝末年,因為時局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反映在科舉考試上,也相應(yīng)地出現(xiàn)了變更。
至于殿試的內(nèi)容,北宋前期是賦、詩、論三題。神宗熙寧三年(1070),改為考時務(wù)策一道。
此后,元、明、清一直沿襲不改。編輯:李麗莉。
8.高中必修1~必修5語文文學常識(時間,坐次,官職,科舉制
一) 中國古代作家作品 1.先秦作家作品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代魯國陬(z ō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
思想核心是“仁”?,F(xiàn)存《論語》20 篇,是他的弟子記錄他與弟子們言行的語錄體專集。
“論”,讀l ún ,擇也,選擇摘錄之意。 墨子,名翟(d í),春秋時代魯國人,墨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主張“兼愛”、“非攻”、“尚賢”、“節(jié)用”。
著有《墨子》一書,今存53 篇。 孫子,名武,字長卿,春秋后期齊國人,軍事理論家,著有《孫子》,一名《孫子兵法》,13 篇,古代稱為“兵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軍事著作。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鄒(山東)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繼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師。其中心思想是“仁義”,主張實行仁政,強調(diào)“民貴君輕”,重視民心向背。
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著有《孟子》一書。
莊子,名周,戰(zhàn)國時宋國蒙(河南)人,道家學派代表人物。現(xiàn)存《莊子》一書,33 篇,又名《南華經(jīng)》。
代表作是《逍遙游》。 荀子,名況,尊號“卿”,漢時避宣帝劉洵諱,改稱“孫卿”,戰(zhàn)國時趙(河北)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代表人物。
他針對孟子“性善論”提出“性惡論”,針對儒家“天命論”提出“天行有?!钡臉闼匚ㄎ镎摵汀爸铺烀弥钡摹叭硕▌偬臁彼枷?。著有《荀子》32 篇,代表作有《勸學》、《天論》等。
韓非,戰(zhàn)國末韓國人,荀況弟子,法家學派代表人物。在政治上提出重賞、重罰、重農(nóng)、重戰(zhàn)者諸項政策,主張君主集權(quán),反對貴族操縱政治。
現(xiàn)存《韓非子》55 篇,代表作有《五蠹》、《智子疑鄰》、《扁鵲見蔡桓公》。 呂不韋,戰(zhàn)國末期韓國大商人,曾為秦國的相國。
他集合門客編寫了《呂氏春秋》。 列子,名御寇,戰(zhàn)國時鄭(河南)人,被道家尊為前輩,主和貴“虛”,即虛靜、無為。
著有《列子》8 篇。 屈原,名平,字原,號靈均,戰(zhàn)國末期楚國人。
他開創(chuàng)了詩歌從集體歌唱轉(zhuǎn)變?yōu)閭€人獨立創(chuàng)作的新紀元,是我國積極浪漫主義詩歌傳統(tǒng)的奠基人,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蘭哥白尼、英國莎士比亞、意大利但?。?。他用楚辭形式寫了我國第一首長篇政治抒情詩《離騷》(即遭遇憂愁,“離”通“罹”),還有《九歌》、《九章》、《天問》等。
《涉江》是《九章》中的一篇。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他投汨羅江自沉的紀念日。
2.漢代作家作品 賈誼,世稱賈生,或賈長沙、賈太傅,洛陽(河南)人,西漢政治家、文學家。主要文學成就是政論文,有“疏”7 篇,《新書》10 卷58 篇;代表作有《吊屈原賦》、《鵬鳥賦》。
明朝人輯有《賈長沙集》,是以他曾做過長沙王太傅命名的。 劉安,沛郡(江蘇)人,西漢思想家、文學家,漢高祖孫,襲父爵封為淮南王。
集體編著《淮南鴻烈》,也叫《淮南子》。 司馬遷,字子長,夏陽(陜西)人,太史令司馬談之子。
西漢史學家、文學家。歷盡艱辛撰成《史記》,原名《太史公書》。
劉向,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漢經(jīng)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
撰有《說苑》、《新序》,還整理修訂了《戰(zhàn)國策》、《楚辭》。 班固,字孟堅,扶風(陜西)人,東漢史學家、文學家,歷盡二十余年修成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漢書》,開創(chuàng)了“包舉一代”的斷代史體例。
辭賦方面以《兩都賦》最著名。 3.魏晉南北朝作家作品 曹操,字孟德,三國時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漢獻帝時官到丞相,后被封為魏王,死后其子曹丕代漢建魏,追尊曹操為魏武帝。
有抒情詩《觀滄?!?、《龜雖壽》、《蒿里行》等樂府歌辭。 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代政治家、軍事家。
官至蜀漢丞相,詩歌以《梁父吟》最著名,《出師表》是千古傳誦的名篇。 曹丕,字子恒,曹操次子,魏文帝。
三國文學家,代表作《燕歌行》,他的《典論 論文》是我國第一部文學批評專著。 陳壽,字承祚(zu ò),西晉史學家。
著有國別體史書《三國志》。 陶淵明,名潛,字淵明,世號靖節(jié)先生,自稱五柳先生,東晉詩人,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
散文有《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詩歌有《歸園田居》、《飲酒》。 4.唐代作家作品 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唐代文學家,有抒情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五律);名文《滕王閣序》。
著有《王子安集》。 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園詩人。
《過故人莊》(五律)描繪了綠水青山的田園風光和“把酒話桑麻”的農(nóng)家情趣,體現(xiàn)了詩人與村民的真切感情?!洞簳浴罚ㄎ褰^)寫春曉之景及早春之情,成為流傳千古的好詩。
王昌齡,字少伯,唐代詩人,擅長七絕,多寫當時邊塞軍旅生活,氣勢雄渾,格調(diào)高昂,《從軍行》七首、《芙蓉樓送辛漸》和《出塞》兩首都很有名。 王維,字摩詰,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
唐代山水田園詩人,名篇有《鳥鳴澗》(五絕)、《送元二使安西》(七絕)、《觀獵》(五律)。
9.高中歷史作業(yè) 科舉制的評價
你好
自唐代完善的科舉制度,起了加強和鞏固中央集權(quán)的作用。這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選舉用人權(quán),集中于中央,加強了皇權(quán);
二是選官的范圍比過去廣泛了一些,不僅為庶族地主進入仕途開辟了道路,擴大了統(tǒng)治基礎(chǔ),而且大大提高官吏的文化素質(zhì)。
同時科舉制度作為一種封建的選士任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選賢任能的公平競爭性。具體說來:
(1)積極作用:
A.開放考試,吸收了不少寒士進入政權(quán),有益于擴大和鞏固封建統(tǒng)治的政治基礎(chǔ),改變了封建前期世族門閥把持朝政的局面;
B.廣大庶族地主通過科舉入士做官,給封建政權(quán)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C.選拔官吏從此有了文化知識水平的客觀依據(jù),有利于形成高素質(zhì)的文官隊伍;
D.讀書—考試—做官三者聯(lián)系,把權(quán)、位與學識結(jié)合起來,營造了中華民族尊師重教的傳統(tǒng),刻苦勤奮讀書的氛圍;
E.促進了文學的繁榮,如唐以詩賦取士,促進唐詩繁榮。
(2)消極作用:
A.明清實行八股取士,從內(nèi)容到形式嚴重束縛應(yīng)考者,使許多知識分子不講實際學問或束縛了知識分子的思想;
B.八股取士所帶來的脫離實際的學風,對學術(shù)文化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極為消極的影響;
C.清末科舉制度嚴重阻礙了科學文化的發(fā)展,是導(dǎo)致近代中國自然科學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D.科舉制度不利于知識創(chuàng)新,更不利于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
謝謝 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