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長如何幫助孩子練好書法
我來回答首先你得懂的鋼筆字的基本筆法的書寫,按照基本筆法來練習(xí)進(jìn)步會很快,后期多練習(xí)即可懂的基本筆法書寫了,也可買些字帖來描。
求進(jìn)學(xué)習(xí)網(wǎng)鋼筆字的基本筆法 教你寫的一手好字書法藝術(shù)視頻專輯30集1、點的寫法(1)、點的特點:頭尖、身體肥、尾部圓。它的背部是拱起的,腹部是平的。
它既象分開的一瓣大蒜,又像飛濺出的一滴水珠。(2)、書寫方法右下點:書寫時起筆要輕,向右下側(cè)按。
落筆慢而重,適度回鋒收筆。左右點:左點是右點的反方向行筆,右點就是前邊的右下點。
相向點:左點起筆輕,向右下側(cè)按;右點起筆重按,轉(zhuǎn)鋒向左下輕出筆鋒。三點水:第一、二筆都是右下點,第三筆則是提畫。
四點底:第一點是左下點,其余三個點都是右下點,其中第二、第三點都要寫小一些,第一、四點要大一些。2、橫的寫法(1)、認(rèn)識橫的特點:在幾種基本筆畫中,橫畫應(yīng)用最多。
橫在一個字中起橫梁作用。所以,橫在起筆、行筆、收筆,每一個動作都要交待清楚,不能含糊。
(2)、書寫方法。長橫:起筆稍重,然后略提起,由左向右收筆,取勢左低右高,與水平線傾斜。
最后,回鋒收筆。左尖橫:落筆輕,向右上用力移動,趨勢稍微上翹,收筆重頓。
這個筆畫看上去像平撇,但是,運筆則是由左向右。右尖橫:落筆重,逐漸向右上滑去,呈上翹狀,收筆時不作頓,順勢輕收,但不出鋒。
斜橫:起筆稍重,然后輕輕提起向右運筆。橫的斜度比長橫要大。
收筆略頓,重而緩。3、豎的寫法。
(1)、豎的特點:豎在一個字中起著支柱作用,因此,要寫得平正,不歪,盡量做到垂直,挺拔有力。有的還把豎畫稱之為直畫。
只有這樣寫,才能做到不失重心,立地穩(wěn)固。(2)、書寫方法垂露豎:起筆略重,向右作點畫,頓后提筆向下緩緩行筆。
行至末端用力下頓后回鋒收筆。整個筆畫做到直立而不僵,使它有輕重感。
懸針豎:落筆向右重頓,而后轉(zhuǎn)鋒向下均勻行筆。中間要略慢一些。
待出鋒時直下,略快,似懸針一般,鋒要尖細(xì)。短豎:落筆要重,頓后提筆下行,直到末端。
收筆稍停,不用力作頓?;劁h時慢向上收筆。
4、撇的寫法。(1)、撇的特點:“撇”畫是向左伸展的一筆。
它的形態(tài)變化多樣。無論怎樣變化,都要注意體現(xiàn)姿態(tài)舒展的特點。
首尾粗細(xì)的變化不能太突然,弧度也要適當(dāng)。力度要貫徹到筆尖。
(2)、書寫方法起筆向右頓,轉(zhuǎn)豎直向下,中間緩慢行筆,積蓄筆勢。臨近收筆時,用力向左下撇出。
撇出時要運力到底,出鋒要快。5、捺的寫法。
(1)、捺的特點:捺畫是向右下方伸出的一筆。它是漢字里的主要筆畫。
捺的寫法要有起有伏,上邊線要平直,不要凹下去。捺腳要力足豐富,不可缺角,不要下拖作狐尾樣,也不要翹得術(shù)高。
(2)、書寫方法直捺:下筆輕,處械上向右下行筆,漸行漸重。在捺的末端要稍重頓一下筆,而后捺出。
捺出的底要取平。平捺:回鋒落筆向左逆入轉(zhuǎn)而向右下平行帶弧度運行,最后頓筆按下,向右上快出鋒捺出。
捺的底刃要向右上翹起。整個筆畫首尾在一個平面上。
短捺:順勢落筆,輕用力向右下行筆。行筆中由細(xì)到粗,稍停,轉(zhuǎn)筆向右用力捺出。
6、鉤的寫法。(1)、“鉤”畫是承接別的筆畫來寫的,接豎的是豎鉤,接磺的是橫鉤。
鉤畫根據(jù)漢字結(jié)構(gòu)搭配的需要,呈現(xiàn)不同的形態(tài)。(2)、書寫方法豎鉤:起筆稍微重一些,頓而向下出筆。
到接近收筆時,頓而向左上斜勢鉤出來,與豎成銳角。彎鉤:彎鉤也叫弧彎色。
寫的時候,用筆尖輕落紙上,由輕而重。從左上向右下,雙轉(zhuǎn)左下,呈右彎形。
到接近收筆處向左上轉(zhuǎn),稍停,提筆鉤出。豎彎鉤:起筆、行筆同豎畫,而后稿右彎出彎后移到鉤處,折筆向上鉤出。
行筆過程中,注意使豎畫向左挫進(jìn)。彎處要圓轉(zhuǎn)而無棱角。
斜鉤:落筆稍頓,向右下慢慢行筆。到接近出鉤時,蓄勢后用力翻筆向上鉤出。
整個筆畫要挺胸收腹,不要過彎。臥鉤:落筆輕輕,由細(xì)到粗,朝右下稍斜后向右平移,最后向右上昂起鉤出。
鉤要朝左上。橫鉤:東筆略重,均勻用力向右行筆。
到轉(zhuǎn)折處向右下略頓,蓄勢后快速向左下鉤出。7、折的寫法。
(1)、折的特點:“折”畫也和鉤畫一樣,是附屬在別的筆畫上的。它經(jīng)常在漢字中出現(xiàn)。
折的變化多在于它的角度。(2)、書寫方法豎折:起筆稍重,頓而向處。
到轉(zhuǎn)折處向左上回筆再向右橫出,咯頓而回鋒。轉(zhuǎn)折之處要有圓弧,富于彈性。
豎彎折:起筆同豎畫,到轉(zhuǎn)折處要呈彎曲狀,有弧度。收筆時要略頓而回鋒。
它像一只浮在水面上的鵝一樣,彎處有圓弧,緩慢折過來。橫折:橫折是先橫后的,折角也成九十度,像人的胳膊彎曲一樣。
橫折的豎略向左彎。它的寫法是下筆同橫法,折時作頓。
撇折:起筆重頓,用力向左下行筆。到轉(zhuǎn)折處稍停,轉(zhuǎn)筆快速向右上挑去。
8、提的寫法。(1)、提的特點:“提”畫又叫“挑”,是漢字中從左下向右上角挑出的一筆。
寫提要回想寫短撇的用筆方法。這實際是短撇的反方向。
(2)、書寫方法平提:起筆要用力,稍頓后用力快速向右上方挑出。為了蓄勢以增加筆力,可逆鋒起筆。
同時注意不要把挑拉得過長,顯得軟弱。豎提:起筆用力,稍頓后快速向上方挑出,注意挑的角度要比平提大一些,接近于豎直。
2.書法小知識
秦代篆文,又稱"小篆"或"秦篆"。 它不同于周代"大篆"縱橫婉曲、繁復(fù)茂密的風(fēng)格,是周代文字學(xué)的發(fā)展和演進(jìn)。綜觀"小篆"字形的體裁,既有圓曲、參差的特點,又有整齊、圓潤的風(fēng)貌,可以用"秀麗和暢,穩(wěn)重端莊"來形容。
漢代隸書的特點,是將秦代篆書的"圓圓曲曲"加以簡化,成為"橫平豎直",而一易篆書的章法。也就是說,整個字形主要由橫直線條所組成。這樣的字,人們在處事應(yīng)急中寫用起來,的確比寫篆字方便簡單得多了。寫好隸書,必須掌握八句重要法則:"蠶頭燕尾"、"外方內(nèi)圓"、"一波三折"、"斬釘截鐵"、"重濁輕清"、"蠶不二設(shè)"、"燕不雙尾"。除此以外,還必須掌握運用隸書的結(jié)構(gòu)和特殊寫法。
漢代的書法由小篆進(jìn)化到隸書以后,又在隸書的基礎(chǔ)上進(jìn)一步發(fā)展出一種新的"草體"。這種草書起源于民間的減筆字。因為人們在文書往來頻繁時,為了寫字快一些,總免不了有省減筆畫和連寫的情況,于是有意無意中形成了獨具風(fēng)格的草體。
三國時代書法的興盛繁茂并不亞于漢朝。東漢時期的"八分"體已因減省筆畫及草率筆法而演變成"章草"和"今草",至三國時始有近于現(xiàn)代"楷書"和"行書"的流行。
什么叫"楷書"?楷就是端正楷模的意思??瑫怯呻`書"八分"體蛻變而成的,除了沒有"八分"體的蠶頭燕尾和波折以外,絕對著重于"平直方正"。抓筆寫來應(yīng)一筆不茍,不可有些許省減和草率。這樣的字體就叫做楷書。楷書又名"正楷"、"真書"。楷書在筆畫方面,雖然沒有隸書那樣多姿多彩,但清秀遒勁,簡潔端正,在平和傳神方面則比隸書有過之而不及。經(jīng)過歷代大書法家的努力創(chuàng)造,行成了許多流傳后世的不同風(fēng)格的楷書。
什么叫行書呢?行書介于正楷和草書之間,它是不楷不草隨手寫來的,既沒有楷書那樣拘謹(jǐn),也沒有草書那樣放蕩。正如"行"字的解釋,既不是方步緩走,也不是飛步急奔,而是隨便起步、任意行走的。所以古人稱這種字體為"行書"是最恰當(dāng)不過的了。
草書的體裁幾乎是通篇字字相連、一筆而成的。雖然字與字間偶有不連接處,但上下筆意貫串,首尾呼應(yīng)相顧,而血脈相通,有一種筆墨飛舞、龍驤豹變、一氣呵成的氣勢。本人從六歲學(xué)書至今已有五十余年,唯對草書更感興趣,認(rèn)為此乃書法最高境界。在運筆過程中,每一個字的屹立部位,都似乎險象叢生,卻又妙在能險中扣穩(wěn),使字形沒有歪斜軟倒之嫌,而有玲瓏飛動之姿
3.書法小知識
1.筆斷意連
2.勻稱
“勻稱”,是指按照字形筆畫,對每字、每筆作適當(dāng)安排,而不是“均勻“的意思。因為字形有長短、大小的不同,筆畫有多少、斜正的不同,如每字都依方格,四平八穩(wěn)地寫成同樣大小,每筆都寫得一樣長短,均勻是均勻了,可是看上去不順眼??偟恼f,筆畫多的,宜寫得瘦些;筆畫少的,宜寫得肥些;每個字里,點畫的安排要長短合宜。
3.平正
“平正”,就是我們常說的“橫平豎直”,這是點畫結(jié)構(gòu)的一個基本原則。但要注意,“橫平豎直”的“平”,不是一般的平,而是帶斜勢的平。因為人的兩眼,視覺并不平衡,橫畫真正畫得平了,由于眼睛的錯覺,看去就像向右倒了下去。所以橫畫必須稍帶斜勢,但又不可斜得過分。
4.章法
章法,廣義上講,是包括款式,狹義上講,是指整幅作品的謀篇布局。
5.書法作品的布局:
一幅書法作品大都包括正文、題款和印章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
正文是要寫的主要內(nèi)容,是作品的主體。文章詩詞,格言警句等等健康向上,吉利祥和的文字都可作為書法作品的內(nèi)容。
題款是正文之外的說明性文字。包括象正文題目,出外,書寫的時間、地點,書寫者的姓名、字號、齋號,所贈對象的稱呼、姓名等等。這些內(nèi)容并不是每幅作品都要全寫上。題款內(nèi)容的多少要視作品的具體需要而定。題款的內(nèi)容有的寫在正文前面,叫上款;有的寫在正文后面,叫下款。象所贈對象的姓名,稱呼這樣的內(nèi)容應(yīng)該寫在正文的前面,以表尊敬。
書法作品中所蓋的印章,從內(nèi)容來分,有名號章和閑章。從所蓋的位置來看,有迎首章和押腳章。蓋在作品上首的叫迎首章,蓋在正文和下款之后的叫押腳章。印章在書法作品中主要起點綴作用,所以一幅作品的印章也不能過多,一般是一至三方為宜。
正文、題款、印章是一幅作品的三大有機(jī)構(gòu)成部分。在創(chuàng)作時,必須統(tǒng)籌安排,使三者構(gòu)成一個完美和諧的整體。
6. “用筆”方法談
“用筆千古不易”,一句名言,道出了書法“用筆”的真諦。要理解這句話的真正含義,還得從這個“易”字開始。“
穿插:
凡上下疊合而成的字,其上下段 之間,應(yīng)相互挪讓穿插,避免點劃不當(dāng)相接重疊。
下筆前,先構(gòu)思點劃安排之位置,預(yù)留空間,使點劃均能有最適當(dāng)?shù)牡胤健?/p>
并重:
上下重疊的字,通常是上小下大,下段比較粗狀,承載有力。
左右相并的字,左邊須窄小一些,以讓右。
筆法的變化:
個字,若有兩個以上的筆畫相同,或兩個部分的形體相似都應(yīng)力求變化。
減捺:
一字里,若為兩個以上的捺,只能保留一個,其馀的捺 用點來表示。
有時只有一捺,但為美觀,也會把捺寫成點。
減鉤:
一個字,為求變化有兩個以上的鉤時,保留一個鉤,其馀省略。
筆畫間的映帶:即「筆斷意連」。
字由一些點劃組合而成,而這些點劃必須依照其運筆路線, 自然地產(chǎn)生映帶的效果,才會顯得有生氣。
左右的照應(yīng):
字里,若有左右對稱的筆畫,需注意彼此的映帶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