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數(shù)學趣味小知識 簡短的 20到50字左右
趣味數(shù)學小知識
數(shù)論部分:
1、沒有最大的質數(shù)。歐幾里得給出了優(yōu)美而簡單的證明。
2、哥德巴赫猜想:任何一個偶數(shù)都能表示成兩個質數(shù)之和。陳景潤的成果為:任何一個偶數(shù)都能表示成一個質數(shù)和不多于兩個質數(shù)的乘積之和。
3、費馬大定理:x的n次方+y的n次方=z的n次方,n>2時沒有整數(shù)解。歐拉證明了3和4,1995年被英國數(shù)學家 安德魯*懷爾斯 證明。
拓撲學部分:
1、多面體點面棱的關系:定點數(shù)+面數(shù)=棱數(shù)+2,笛卡爾提出,歐拉證明,也稱歐拉定理。
2、歐拉定理推論:可能只有5種正多面體,正四面體,正八面體,正六面體,正二十面體,正十二面體。
3、把空間翻過來,左手系的物體就能變成右手系的,通過克萊因瓶模擬,一節(jié)很好的頭腦體操,
摘自:/bbs2/ThreadDetail.aspx?id=31900
2.【求一些數(shù)學小知識一定要在200字以內.100字以上,要么別回答
數(shù)學符號的起源 數(shù)學除了記數(shù)以外,還需要一套數(shù)學符號來表示數(shù)和數(shù)、數(shù)和形的相互關系.數(shù)學符號的發(fā)明和使用比數(shù)字晚,但是數(shù)量多得多.現(xiàn)在常用的有200多個,初中數(shù)學書里就不下20多種.它們都有一段有趣的經歷.例如加號曾經有好幾種,現(xiàn)在通用"+"號."+"號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變而來的.十六世紀,意大利科學家塔塔里亞用意大利文"più"(加的意思)的第一個字母表示加,草為"μ"最后都變成了"+"號."-"號是從拉丁文"minus"("減"的意思)演變來的,簡寫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到了十五世紀,德國數(shù)學家魏德美正式確定:"+"用作加號,"-"用作減號.乘號曾經用過十幾種,現(xiàn)在通用兩種.一個是"*",最早是英國數(shù)學家奧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個是"· ",最早是英國數(shù)學家赫銳奧特首創(chuàng)的.德國數(shù)學家萊布尼茨認為:"*"號象拉丁字母"X",加以反對,而贊成用"· "號.他自己還提出用"п"表示相乘.可是這個符號現(xiàn)在應用到集合論中去了.到了十八世紀,美國數(shù)學家歐德萊確定,把"*"作為乘號.他認為"*"是"+"斜起來寫,是另一種表示增加的符號."÷"最初作為減號,在歐洲大陸長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國數(shù)學家奧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線)表示除.后來瑞士數(shù)學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數(shù)學》里,才根據(jù)群眾創(chuàng)造,正式將"÷"作為除號.十六世紀法國數(shù)學家維葉特用"="表示兩個量的差別.可是英國牛津大學數(shù)學、修辭學教授列考爾德覺得:用兩條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線來表示兩數(shù)相等是最合適不過的了,于是等于符號"="就從1540年開始使用起來.1591年,法國數(shù)學家韋達在菱中大量使用這個符號,才逐漸為人們接受.十七世紀德國萊布尼茨廣泛使用了"="號,他還在幾何學中用"∽"表示相似,用"≌"表示全等.大于號"〉"和小于號"〈",是1631年英國著名代數(shù)學家赫銳奧特創(chuàng)用.至于≯""≮"、"≠"這三個符號的出現(xiàn),是很晚很晚的事了.大括號"{ }"和中括號"[ ]"是代數(shù)創(chuàng)始人之一魏治德創(chuàng)造的.數(shù)學的起源和早期發(fā)展:數(shù)學與其他科學分支一樣,是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下,通過人類的社會實踐和生產活動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智力積累.其主要內容反映了現(xiàn)實世界的數(shù)量關系和空間形式,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和結構.這可以從數(shù)學的起源得到印證. 古代非洲的尼羅河、西亞的底格里斯河和幼發(fā)拉底河、中南亞的印度河和恒河以及東亞的黃河和長江,是數(shù)學的發(fā)源地.這些地區(qū)的先民由于從事農業(yè)生產的需要,從控制洪水和灌溉,測量田地的面積、計算倉庫的容積、推算適合農業(yè)生產的歷法以及相關的財富計算、產品交換等等長期實踐活動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并逐漸形成了相應的技術知識和有關的數(shù)學知識.。
3.數(shù)學小故事10篇(最簡短的)
一元錢哪里去了
三人住旅店,每人每天的價格是十元,每人付了十元錢,總共給了老板三十元,后來老板優(yōu)惠了五元,讓服務員退給他們,結果服務員貪污了兩元,剩下三元每人退了一元錢,也就是說每人消費了9元錢。三個人總共花了27元,加上服務員貪污的2元總共29元。那一元錢到哪去了?
分蘋果
小咪家里來了5位同學。小咪的爸爸想用蘋果來招待這6位小朋友,可是家里只有5個蘋果。怎么辦呢?只好把蘋果切開了,可是又不能切成碎塊,小咪的爸爸希望每個蘋果最多切成3塊。這就成了又一道題目:給6個孩子平均分配5個蘋果,每個蘋果都不許切成3塊以上。
小咪的爸爸是怎樣做的呢?
小馬虎數(shù)雞
春節(jié)里,養(yǎng)雞專業(yè)戶小馬虎站在院子里,數(shù)了一遍雞的總數(shù),決定留下 ,1/2外,把1/4慰問解放軍,1/3送給養(yǎng)老院。他把雞送走后,聽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262343833到房內有雞叫,才知道少數(shù)了10只雞。于是把房內房外的雞重數(shù)一遍,沒有錯,不多不少,正是留下1/2的數(shù)。小馬虎奇怪了。問題出在哪里呢?你知道小馬虎在院里數(shù)的雞是多少只嗎? 『本文由第一范文網整理,版權歸原作者、原出處所有。』
來了多少客人一天,小林正在家里洗碗,小強看見了問道:“怎么洗那么多的碗 ?”“
家里來了客人了。”“來了多少人?”小林說:“我沒有數(shù),只知道他們每人用一個飯碗,,二人合用一個湯碗,三人合用一個菜碗,四人合用一個大酒碗,一共用了15個碗。”你知道來了多少客人嗎?
4.有關數(shù)學的小知識
阿拉伯數(shù)字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到0、1、2、3、4、5、6、7、8、9這些數(shù)字。
那么你知道這些數(shù)字是誰發(fā)明的嗎? 這些數(shù)字符號原來是古代印度人發(fā)明的,后來傳到阿拉伯,又從阿拉伯傳到歐洲,歐洲人誤以為是阿拉伯人發(fā)明的,就把它們叫做"阿拉伯數(shù)字",因為流傳了許多年,人們叫得順口,所以至今人們仍然將錯就錯,把這些古代印度人發(fā)明的數(shù)字符號叫做阿拉伯數(shù)字。 現(xiàn)在,阿拉伯數(shù)字已成了全世界通用的數(shù)字符 1.、王菊珍的百分數(shù) 我國科學家王菊珍對待實驗失敗有句格言,叫做“干下去還有50%成功的希望,不干便是100%的失敗?!?/p>
2、托爾斯泰的分數(shù) 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在談到人的評價時,把人比作一個分數(shù)。他說:“一個人就好像一個分數(shù),他的實際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對自己的估價好比分母。
分母越大,則分數(shù)的值就越小?!?1、數(shù)學的本質在於它的自由. 康扥爾(Cantor) 2、在數(shù)學的領域中, 提出問題的藝術比解答問題的藝術更為重要. 康扥爾(Cantor) 3、沒有任何問題可以向無窮那樣深深的觸動人的情感, 很少有別的觀念能像無窮那樣激勵理智產生富有成果的思想, 然而也沒有任何其他的概念能向無窮那樣需要加以闡明. 希爾伯特(Hilbert) 4、數(shù)學是無窮的科學. 赫爾曼外爾 5、問題是數(shù)學的心臟. P.R.Halmos 6、只要一門科學分支能提出大量的問題, 它就充滿著生命力, 而問題缺乏則預示著獨立發(fā)展的終止或衰 亡. Hilbert 7、數(shù)學中的一些美麗定理具有這樣的特性: 它們極易從事實中歸納出來, 但證明卻隱藏的極深. 高斯 3、雷巴柯夫的常數(shù)與變數(shù) 俄國歷史學家雷巴柯夫在利用時間方面是這樣說的:“時間是個常數(shù),但對勤奮者來說,是個‘變數(shù)’。
用‘分’來計算時間的人比用‘小時’來計算時間的人時間多59倍?!?二、用符號寫格言 4、華羅庚的減號 我國著名數(shù)學家華羅庚在談到學習與探索時指出:“在學習中要敢于做減法,就是減去前人已經解決的部分,看看還有那些問題沒有解決,需要我們去探索解決?!?/p>
5、愛迪生的加號 大發(fā)明家愛迪生在談天才時用一個加號來描述,他說:“天才=1%的靈感+99%的血汗?!?6、季米特洛夫的正負號 著名的國際工人運動活動家季米特洛夫在評價一天的工作時說:“要利用時間,思考一下一天之中做了些什么,是‘正號’還是‘負號’,倘若是‘+’,則進步;倘若是‘-’,就得吸取教訓,采取措施?!?/p>
三、用公式寫的格言 7、愛因斯坦的公式 近代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在談成功的秘訣時,寫下一個公式:A=x+y+z。并解釋道:A代表成功,x代表艱苦的勞動,y代表正確的方法,Z代表少說空話。”
5.急需
問:一列火車重30T,一座橋能載重20T,在沒有采取任何措施的情況下這列火車是怎樣順利通過這座橋的?
答:車長橋短。
有趣的數(shù)學小知識 你知道嗎?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攜帶著幾把尺子。 假如你“一拃”的長度為8 厘米,量一下你課桌的長為7 拃,則可知課桌長 為56 厘米。 如果你每步長65 厘米,你上學時,數(shù)一數(shù)你走了多少步,就能算出從你家到 學校有多遠。身高也是一把尺子。 如果你的身高是150 厘米,那么你抱住一棵大樹,兩手正好合攏,這棵樹的一 周的長度大約是150 厘米。 因為每個人兩臂平伸,兩手指尖之間的長度和身高大約是一樣的。要是你想量 樹的高,影子也可以幫助你的。你只要量一量樹的影子和自己的影子長度就可以 了。因為樹的高度=樹影長*身高÷人影長。這是為什么?等你學會比例以后就 明白了。 你若去游玩,要想知道前面的山距你有多遠,可以請聲音幫你量一量。聲音每 秒能走331 米,那么你對著山喊一聲,再看幾秒可聽到回聲,用331 乘聽到回聲 的時間,再除以2 就能算出來了。 學會用你身上這幾把尺子,對你計算一些問題是很有好處的。同時,在你的日 常生活中,它也會為你提供方便的。你可要想著它呀! 冬令時節(jié),天寒地凍,小貓、小狗在睡覺時,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樣趴著身子, 而是喜歡蜷縮著。那么你是否想過這是為什么呢?它與數(shù)學有聯(lián)系嗎?我們先來 思考一道熟悉的數(shù)學問題,題目是:用12塊棱長1厘米的正方體小木塊搭成不 同的長方體,共有幾種不同搭法? 通過動手搭拼、試驗,得到4種不同的搭法。 利用學過的知識,可知道這4個長方體的體積都相等,而它們的表面積分別為: 50(平方厘米)、40(平方厘米)、38(平方厘米)、32(平方厘米), 即(圖4)的表面積最小。 這道題表明這樣一個數(shù)學規(guī)律:在體積相等的情況下,小正方體之間的重合部 分越多,其表面積就越小。 根據(jù)這個數(shù)學規(guī)律,我們不難悟出:小貓、小狗在冬天喜歡蜷縮著身子睡覺, 正是在體積不變的情況下,增加身子相互重合部分,因此,減少暴露在外面的表 面積,也就是受寒面積減少,散發(fā)的熱量也會減少。小貓、小狗在冬天蜷縮著身 子睡覺可以起到防寒保溫的作用。
6.有關數(shù)學的小知識
阿拉伯數(shù)字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到0、1、2、3、4、5、6、7、8、9這些數(shù)字。那么你知道這些數(shù)字是誰發(fā)明的嗎?
這些數(shù)字符號原來是古代印度人發(fā)明的,后來傳到阿拉伯,又從阿拉伯傳到歐洲,歐洲人誤以為是阿拉伯人發(fā)明的,就把它們叫做"阿拉伯數(shù)字",因為流傳了許多年,人們叫得順口,所以至今人們仍然將錯就錯,把這些古代印度人發(fā)明的數(shù)字符號叫做阿拉伯數(shù)字。
現(xiàn)在,阿拉伯數(shù)字已成了全世界通用的數(shù)字符
1.、王菊珍的百分數(shù)
我國科學家王菊珍對待實驗失敗有句格言,叫做“干下去還有50%成功的希望,不干便是100%的失敗?!?
2、托爾斯泰的分數(shù)
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在談到人的評價時,把人比作一個分數(shù)。他說:“一個人就好像一個分數(shù),他的實際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對自己的估價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則分數(shù)的值就越小?!?
1、數(shù)學的本質在於它的自由. 康扥爾(Cantor)
2、在數(shù)學的領域中, 提出問題的藝術比解答問題的藝術更為重要. 康扥爾(Cantor)
3、沒有任何問題可以向無窮那樣深深的觸動人的情感, 很少有別的觀念能像無窮那樣激勵理智產生富有成果的思想, 然而也沒有任何其他的概念能向無窮那樣需要加以闡明. 希爾伯特(Hilbert)
4、數(shù)學是無窮的科學. 赫爾曼外爾
5、問題是數(shù)學的心臟. P.R.Halmos
6、只要一門科學分支能提出大量的問題, 它就充滿著生命力, 而問題缺乏則預示著獨立發(fā)展的終止或衰 亡. Hilbert
7、數(shù)學中的一些美麗定理具有這樣的特性: 它們極易從事實中歸納出來, 但證明卻隱藏的極深. 高斯
3、雷巴柯夫的常數(shù)與變數(shù)
俄國歷史學家雷巴柯夫在利用時間方面是這樣說的:“時間是個常數(shù),但對勤奮者來說,是個‘變數(shù)’。用‘分’來計算時間的人比用‘小時’來計算時間的人時間多59倍?!?
二、用符號寫格言
4、華羅庚的減號
我國著名數(shù)學家華羅庚在談到學習與探索時指出:“在學習中要敢于做減法,就是減去前人已經解決的部分,看看還有那些問題沒有解決,需要我們去探索解決?!?
5、愛迪生的加號
大發(fā)明家愛迪生在談天才時用一個加號來描述,他說:“天才=1%的靈感+99%的血汗?!?
6、季米特洛夫的正負號
著名的國際工人運動活動家季米特洛夫在評價一天的工作時說:“要利用時間,思考一下一天之中做了些什么,是‘正號’還是‘負號’,倘若是‘+’,則進步;倘若是‘-’,就得吸取教訓,采取措施。”
三、用公式寫的格言
7、愛因斯坦的公式
近代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在談成功的秘訣時,寫下一個公式:A=x+y+z。并解釋道:A代表成功,x代表艱苦的勞動,y代表正確的方法,Z代表少說空話?!?/p>
7.數(shù)學小故事30字
16世紀德國數(shù)學家魯?shù)婪?,花了畢生精力,把圓周率算到小數(shù)后35位,后人稱之為魯 道夫數(shù),他死后別人便把這個數(shù)刻到他的墓碑上。 瑞士數(shù)學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對螺線(被譽為生命之線)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 就刻著一條對數(shù)螺線,同時碑文上還寫著:“我雖然改變了,但卻和原來一樣”。這是一句既刻劃螺線性質又象征他對數(shù)學熱愛的雙關語
20世紀最杰出的數(shù)學家之一的馮·諾依曼.眾所周知,1946年發(fā)明的電子計算機,大大促進了科學技術的進步,大大促進了社會生活的進步.鑒于馮·諾依曼在發(fā)明電子計算機中所起到關鍵性作用,他被西方人譽為"計算機之父".1911年一1921年,馮·諾依曼在布達佩斯的盧瑟倫中學讀書期間,就嶄露頭角而深受老師的器重.在費克特老師的個別指導下并合作發(fā)表了第一篇數(shù)學論文,此時馮·諾依曼還不到18歲.
伽羅華生于離巴黎不遠的一個小城鎮(zhèn),父親是學校校長,還當過多年市長。家庭的影響使伽羅華一向勇往直前,無所畏懼。1823年,12歲的伽羅華離開雙親到巴黎求學,他不滿足呆板的課堂灌輸,自己去找最難的數(shù)學原著研究,一些老師也給他很大幫助。老師們對他的評價是“只宜在數(shù)學的尖端領域里工作”。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出生在意大利半島南端西西里島的敘拉古。父親是位數(shù)學家兼天文學家。阿基米德從小有良好的家庭教養(yǎng),11歲就被送到當時希臘文化中心的亞歷山大城去學習。在這座號稱"智慧之都"的名城里,阿基米德博閱群書,汲取了許多的知識,并且做了歐幾里得學生埃拉托塞和卡農的門生,鉆研《幾何原本》。
祖沖之在數(shù)學上的杰出成就,是關于圓周率的計算.秦漢以前,人們以"徑一周三"做為圓周率,這就是"古率".后來發(fā)現(xiàn)古率誤差太大,圓周率應是"圓徑一而周三有余",不過究竟余多少,意見不一.直到三國時期,劉徽提出了計算圓周率的科學方法--"割圓術",用圓內接正多邊形的周長來逼近圓周長.劉徽計算到圓內接96邊形, 求得π=3.14,并指出,內接正多邊形的邊數(shù)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確.祖沖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礎上,經過刻苦鉆研,反復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與3.1415927之間.并得出了π分數(shù)形式的近似值,取為約率 ,取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數(shù)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內最接近π值的分數(shù).祖沖之究竟用什么方法得出這一結果,現(xiàn)在無從考查.若設想他按劉徽的"割圓術"方法去求的話,就要計算到圓內接16,384邊形,這需要化費多少時間和付出多么巨大的勞動啊!由此可見他在治學上的頑強毅力和聰敏才智是令人欽佩的.祖沖之計算得出的密率, 外國數(shù)學家獲得同樣結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為了紀念祖沖之的杰出貢獻,有些外國數(shù)學史家建議把π=叫做"祖率".
塞樂斯生于公元前624年,是古希臘第一位聞名世界的大數(shù)學家。他原是一位很精明的商人,靠賣橄欖油積累了相當財富后,塞樂斯便專心從事科學研究和旅行。他勤奮好學,同時又不迷信古人,勇于探索,勇于創(chuàng)造,積極思考問題。他的家鄉(xiāng)離埃及不太遠,所以他常去埃及旅行。在那里,塞樂斯認識了古埃及人在幾千年間積累的豐富數(shù)學知識。他游歷埃及時,曾用一種巧妙的方法算出了金字塔的高度,使古埃及國王阿美西斯欽羨不已。
這個可以嗎?希望能幫上你的忙。
8.數(shù)學小知識
1.、王菊珍的百分數(shù) 我國科學家王菊珍對待實驗失敗有句格言,叫做“干下去還有50%成功的希望,不干便是100%的失敗?!?/p>
2、托爾斯泰的分數(shù) 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在談到人的評價時,把人比作一個分數(shù)。他說:“一個人就好像一個分數(shù),他的實際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對自己的估價好比分母。
分母越大,則分數(shù)的值就越小。” 1、數(shù)學的本質在於它的自由. 康扥爾(Cantor) 2、在數(shù)學的領域中, 提出問題的藝術比解答問題的藝術更為重要. 康扥爾(Cantor) 3、沒有任何問題可以向無窮那樣深深的觸動人的情感, 很少有別的觀念能像無窮那樣激勵理智產生富有成果的思想, 然而也沒有任何其他的概念能向無窮那樣需要加以闡明. 希爾伯特(Hilbert) 4、數(shù)學是無窮的科學. 赫爾曼外爾 5、問題是數(shù)學的心臟. P.R.Halmos 6、只要一門科學分支能提出大量的問題, 它就充滿著生命力, 而問題缺乏則預示著獨立發(fā)展的終止或衰 亡. Hilbert 7、數(shù)學中的一些美麗定理具有這樣的特性: 它們極易從事實中歸納出來, 但證明卻隱藏的極深. 高斯 3、雷巴柯夫的常數(shù)與變數(shù) 俄國歷史學家雷巴柯夫在利用時間方面是這樣說的:“時間是個常數(shù),但對勤奮者來說,是個‘變數(shù)’。
用‘分’來計算時間的人比用‘小時’來計算時間的人時間多59倍。” 二、用符號寫格言 4、華羅庚的減號 我國著名數(shù)學家華羅庚在談到學習與探索時指出:“在學習中要敢于做減法,就是減去前人已經解決的部分,看看還有那些問題沒有解決,需要我們去探索解決?!?/p>
5、愛迪生的加號 大發(fā)明家愛迪生在談天才時用一個加號來描述,他說:“天才=1%的靈感+99%的血汗?!?6、季米特洛夫的正負號 著名的國際工人運動活動家季米特洛夫在評價一天的工作時說:“要利用時間,思考一下一天之中做了些什么,是‘正號’還是‘負號’,倘若是‘+’,則進步;倘若是‘-’,就得吸取教訓,采取措施?!?/p>
三、用公式寫的格言 7、愛因斯坦的公式 近代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在談成功的秘訣時,寫下一個公式:A=x+y+z。并解釋道:A代表成功,x代表艱苦的勞動,y代表正確的方法,Z代表少說空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