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赤壁賦古代文學(xué)常識
一、虛詞1. 而 (1)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連詞,表轉(zhuǎn)折) (2)倚歌而和之(連詞,表修飾) (3)正襟危坐,而問客曰(連詞,表承接) (4)侶魚蝦而友麋鹿(連詞,表并列 ) (5)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連詞,表轉(zhuǎn)折 ) (6)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連詞,表轉(zhuǎn)折) (7)自其不變者而觀之( 連詞,表修飾 )2.之 (1)月出于東山之上(助詞,的) (2)凌萬頃之茫然( 助詞,定語后置的標(biāo)志) (3)哀吾生之須臾(助詞,的) (4)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代詞,它 ) (5)茍非吾之所有(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dú)立性) (6)耳得之而為聲(代詞,它 )(7)取之無禁,用之不竭(代詞,它們) (8)吾與子之所共食(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dú)立性 )3.于 (1)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詞,在 ) (2)月出于東山之上( 介詞,從 ) (3)徘徊于斗牛之間( 介詞,在 ) (4)于是飲酒樂甚( 介詞,在 )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介詞,被 ) (6)漁樵于江渚之上(介詞,在)(7)寄蜉蝣于天地( 介詞,在) (8)托遺響于悲風(fēng)( 介詞,在 )4.乎 (1)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 形容詞詞尾) (2)飄飄乎如遺世獨(dú)立( 形容詞詞尾 ) (3)郁乎蒼蒼( 形容詞詞尾 )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語氣詞,表示疑問) (5)而又何羨乎(語氣詞,表示疑問 ) (6)相與枕藉乎舟中( 介詞,在 ) 二、實詞1.通假字 (1)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通“憑”,乘 ) (2)山川相繆(通“繚”,環(huán)繞 ) (3)舉酒屬客 ( 通“囑”,勸人飲酒) (4)舉匏尊以相屬(通“囑”,勸人飲酒 )2.古今異義 (1)徘徊于斗牛之間 古義: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義:一種游戲方式 (2)白露橫江 古義:白茫茫的水汽 今義: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3)凌萬頃之茫然 古義:曠遠(yuǎn)的樣子 今義:完全不知道的樣子3.一詞多義 (1)東 a順流而東(動詞,向東進(jìn)軍) b東望武昌(方位名詞作狀語,向東) (2)望 a七月既望(名詞,農(nóng)歷每月十五) b望美人兮天一方(動詞,眺望,遠(yuǎn)看) (3)下 a方其破荊州,下江陵(動詞,攻占) b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詞,下面) (4)如 a縱一葦之所如 (動詞,往) b如怨如慕(副詞,像)4.詞類活用 (1)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名詞用作狀語,向西,向東) (2)下江陵(名詞用作動詞,攻占) (3)順流而東也(名詞用作動詞,向東進(jìn)軍) (4)舞幽壑之潛蛟(動詞的使動用法,使……起舞 ) (5)泣孤舟之嫠婦(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哭泣) (6)正襟危坐(形容詞用作動詞,整理 ) (7)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名詞用作狀語,向南 ) (8)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名詞用作動詞,打魚砍柴 ) (9)侶魚蝦而友麋鹿(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侶,以……為友) (10)渺滄海之一粟(形容詞用作動詞,渺小的像 ) (11)不知東方之既白(形容詞用作動詞,顯出白色 ) 三、文言句式1.判斷句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語氣詞“也”,表判斷)2.疑問句 (1)何為其然也(“何”與“也”表疑問語氣) (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乎”表反問語氣) (3)而今安在哉(語氣詞“哉”,表疑問語氣) (4)客亦知夫水與月乎(語氣詞“乎”,表疑問語氣) (5)而又何羨乎(語氣詞“乎”,表反問語氣)3.省略句 (1)(其聲)如怨如慕,(其聲)如泣如訴 (2)(其聲)舞幽壑之潛蛟,(其聲)泣孤舟之嫠婦 (3)(蘇子與客)相與枕藉乎舟中4.變式句 (1)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泛舟游,介賓短語后置) (2)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于東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間徘徊,介賓短語后置) (3)凌萬頃之茫然(茫然萬頃,定語后置) (4)渺渺兮予懷(予懷渺渺,主語后置)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周郎困,介賓短語后置) (6)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于江渚之上漁樵,介賓短語后置) 四、重點(diǎn)語句翻譯1. 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 譯文:月亮從東邊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間。
2. 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譯文:任憑小船在茫茫無際的江面上自由漂流,越過那浩蕩渺遠(yuǎn)的江面。3.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dú)立,羽化而登仙 譯文:多么廣闊浩瀚啊,我們像凌空駕風(fēng)而行,不知道將停留到什么地方;飄飄然,我們像脫離塵世,無牽無掛,變成飛升仙界的神仙。
4. 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譯文:哀嘆我們生命的短促,羨慕長江的無窮無盡。5. 蓋其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譯文:原來,要是從那變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間的萬事萬物,連一眨眼的時間都不曾保持過原狀;從那不變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們本身都沒有窮盡。
一、一詞多義(實詞)1.歌 (1) 扣舷而歌之:名作動,歌唱 (2) 歌曰:歌詞 (3) 倚歌而和之:歌曲 (4) 歌窈窕之章:名作動,歌誦、朗誦2. 望 (1) 七月既望:農(nóng)歷每月十五日 (2) 望美人兮一方:眺望 (3) 德高望重:名望、聲望 (4) 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觀察 (5) 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盼望 (6) 并、。
2.赤壁賦的有關(guān)知識
赤壁賦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蕩著船兒,在赤壁下游玩。
清風(fēng)緩緩吹來,水面波浪不興。舉起酒杯,勸客人同飲,朗頌《月出》詩,吟唱“窈窕”一章。
一會兒,月亮從東邊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間。白蒙蒙的霧氣籠罩江面,水光一片,與天相連。
任憑水船兒自由漂流,浮動在那茫茫無邊的江面上。江在曠遠(yuǎn)啊,船兒象凌空駕風(fēng)而行,不知道將停留到什么地方;飄飄然,又象脫離塵世,無牽無掛,變成飛升仙果的神仙。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
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v一葦之所知,凌萬頃之茫然。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dú)立,羽化而登仙。 這時候,喝著酒兒,心里十分快樂,便敲著船舷唱起歌來。
唱道:“桂木做的棹啊蘭木做的槳,拍擊著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動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遠(yuǎn)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邊遙遠(yuǎn)的地方。”
客人中有會吹洞簫的,隨著歌聲吹簫伴奏,簫聲嗚咽,象含怨,象懷戀,象抽泣,象低訴。吹完后,余音悠長,象細(xì)長的絲縷延綿不斷。
這聲音,能使深淵里潛藏的蛟龍起舞,使孤獨(dú)小船上的寡婦悲泣。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笨陀写刀春嵳?,倚歌而和之。
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我有些憂傷,理好衣襟端正地坐著,問那客人說:“為什么奏出這樣悲涼的聲音呢?”客人回答說:“‘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只只烏鴉向南飛翔’,這不是曹孟德的詩句嗎?向西望是夏口,向東望是武昌,這兒山水環(huán)繞,草木茂盛蒼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敗的地方嗎?當(dāng)他占取荊州,攻下江陵,順江東下的時候,戰(zhàn)船連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臨江飲酒,橫握著長矛吟詩,本是一時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何況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魚打柴,以魚蝦為伴侶,以麋鹿為朋友;駕著一只小船,舉杯互相勸酒;寄托蜉蝣一般短暫生命在天地之間,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小米。
哀嘆我們生命的短促,羨慕長江的無窮無盡。愿與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長存。
知道這種愿望是不能突然實現(xiàn)的,只好把這種無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調(diào)之中,在悲涼的秋風(fēng)中吹奏出來?!?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
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
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fēng)?!?我對客人說:“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嗎?水象這樣不斷流去,但它實際上不曾流去;月亮?xí)r圓缺,但它終于沒有消損和增長。
原來,要是從那變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間的萬事萬物,連一眨眼的時間都不曾保持過原狀;從容不那不變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們本身都沒有窮盡,我們又羨慕什么呢?再說那天地之間,萬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應(yīng)有的東西,雖說是一絲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風(fēng),與山間的明月,耳朵聽它,聽到的便是聲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沒有人禁止,享用它沒有竭盡,這是大自然的無窮寶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p>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情風(fēng),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人高興地笑了,洗凈酒杯重新斟酒。
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盤子雜亂一片。大家互相枕著靠著睡在船上,不知不覺東方已經(jīng)露出白色的曙光。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藉。
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政治上的失意。
蕭聲哀怨。 人生無常,生命的短暫。
從蘇軾的《前赤壁賦》可看出他豁達(dá)淡然的人生態(tài)度。 本文在語言風(fēng)格方面,不像韓愈那樣拗折奇警,也不像歐陽修那樣平易流轉(zhuǎn),更重視通過捕捉意象,通過音聲色彩的組合,來傳達(dá)自己的主觀感受,時常點(diǎn)綴著富于表現(xiàn)力的新穎詞匯,句式則是駢散文交雜,長短錯落。
《前赤壁賦》中“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寫出人在浩渺宇宙間茫然不知所之的感受,而“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又以極精煉的文筆,寫出冬日秋江上枯寒荒疏的印象。 《前赤壁賦》寫于蘇軾一生最為困難的時期之一――貶謫黃州期間。
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扣上誹謗朝廷的罪名,被捕入。
3.赤壁賦 知識講解 赤壁賦表達(dá)了作者怎樣的人生觀
蘇軾在儒學(xué)體系的基礎(chǔ)上濡染佛老,他把儒、佛、老三家哲學(xué)結(jié)合起來,各家思想對他幾乎都有吸引力。
他早年具有儒家輔君治國、經(jīng)世濟(jì)民的政治理想,有志改革北宋的萎靡的積習(xí)。佛老思想一方面幫助他觀察問題比較通達(dá),在一種超然物外的曠達(dá)態(tài)度背后,仍然堅持著對人生、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齊生死、等是非的虛無主義又有嚴(yán)重的逃避現(xiàn)實的消極作用。
這種人生思想和生活態(tài)度,在他的創(chuàng)作中都有明顯的反映。蘇軾在政治道路上是坎坷的。
由于他主張改革但不贊成王安石變法,因而既與變法派發(fā)生矛盾,又同維持現(xiàn)狀的保守派有所琲牾。再加上蘇軾為人表里澄澈,講究風(fēng)節(jié)操守,這就使他既不見容于元豐,又不得志于元祐,更受摧折于紹圣。
然而這正好有利于他加深閱歷,擴(kuò)大視野,使他在文學(xué)上獲得很大的成功?!冻啾谫x》,即地興感,借景寓理,達(dá)到詩情畫意和理趣的和諧統(tǒng)一。
4.高一必修二語文赤壁賦全部知識點(diǎn),要詳細(xì)的
赤壁賦 前赤壁賦 原文 壬(rén)戌 (xū)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風(fēng) 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zhǔ)客,誦明月之,歌窈窕之章。
少(shǎo) 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 )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píng)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dú)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xián]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hè)之。
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niǎo],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lí)婦。
蘇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liáo),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zhú)艫(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釃(shi)酒臨江,橫槊(shuò)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侶魚蝦而友麋(mí)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páo)樽以相屬(zhǔ)。
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須臾(yú),羨長江之無窮。
挾(xié)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fēng)。”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zhǎng)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風(fēng),與山間之明月, 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zàng)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zhǎn)更(gēng)酌 (zhuó)。
肴(yáo)核既盡,杯盤狼藉(jí)。相與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注釋 [1]選自《經(jīng)進(jìn)東坡文集事略》卷一,這篇散文是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蘇軾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時所作。因后來還寫過一篇同題的賦,故稱此篇為《前赤壁賦》,十月十五日寫的那篇為《后赤壁賦》。
赤壁:實為黃州赤鼻磯,并不是三國時期赤壁之戰(zhàn)的舊址,當(dāng)?shù)厝艘蛞艚喾Q之為赤壁,蘇軾知道這一點(diǎn),將錯就錯,借景以抒發(fā)自己的懷抱。 [2]壬戌:宋神宗元豐五年,歲在壬戌。
[3]既望:既,過了;望,農(nóng)歷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 [4 ]徐:舒緩地。
[5]興:起,作。 [6]屬:通“囑(zhǔ ),勸酒。
[7]明月之詩:《詩經(jīng)·陳風(fēng)·月出》有“舒窈糾兮”之句,故稱“明月之詩”、“窈窕之章 ”,與下注釋相同。 [8]窈窕之章:《月出》詩首章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窈糾"同"窈窕"。 [9]少焉:不一會兒。
[10]斗牛:斗、牛,星宿名,即斗宿(南斗)、牛宿。 [11]白露橫江:白茫茫的水氣。
橫江:籠罩江面。 [12]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任憑小船在寬廣的江面上飄蕩。
縱:任憑。一葦:像一片葦葉那么小的船,比喻極小的船。
《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河廣》:"誰謂河廣,一葦杭(航)之。"如:往,去。
凌:越過。萬頃:形容江面極為寬闊。
茫然,曠遠(yuǎn)的樣子。 [13]馮虛御風(fēng):(像長出羽翼一樣)駕風(fēng)凌空飛行。
馮:通"憑",乘。虛:太空。
御:駕御。 [14]遺世獨(dú)立:超越塵世,獨(dú)自存在。
[15]羽化而登仙:道教把成仙叫作"羽化",想長了翅膀一樣,認(rèn)為成仙后能夠飛升。登仙:登上仙境。
[16]扣舷:敲打著船邊,指打節(jié)拍,舷,船的兩邊。 [17]桂棹(zhào)兮蘭槳:用桂樹木做的棹、用木蘭做的船槳,棹,一種劃船工具,形似槳。
[18]擊空明兮溯流光:船槳拍打著月光浮動的清澈的水,溯流而上。溯:逆流而上。
空明、流光:指月光浮動清澈的江水。 [19]渺渺兮予懷:我的心思飄得很遠(yuǎn)很遠(yuǎn)。
渺渺,悠遠(yuǎn)的樣子。 [20]美人:代指有才德的人。
古詩文多以指自己所懷念向往的人。 [21]倚歌而和(hè)之:合著節(jié)拍應(yīng)和。
倚:依,按 和:同聲相應(yīng)。 [22]如怨如慕,如泣如訴:像是哀怨,像是思慕,像是啜泣,像是傾訴。
怨:哀怨。慕:眷戀。
[23]余音:尾聲。裊裊:形容聲音婉轉(zhuǎn)悠長。
[24]縷:細(xì)絲。 [25]舞幽壑之潛蛟:幽壑:這里指深淵。
此句意謂:使深谷的蛟龍感動得起舞。 [26]泣孤舟之嫠(lí 離)婦:使孤舟上的寡婦傷心哭泣。
孤居的婦女,在這里指寡婦。白居易《琵琶行》寫孤居的商人妻云:"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艙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這里化用其詩。
[27]愀(qiǎo 巧)然:憂郁的樣子 [28]正襟危坐:整理衣襟,嚴(yán)肅地端坐著 危坐:端坐。 [29]何為其然也:曲調(diào)為什么會這么悲涼呢? [30]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所引是曹操《短歌行》中的詩句。
[31]夏口:地名,故城在今湖北武昌的西面。 [32]武昌:今湖北鄂城縣。
[33]繆:通"繚"盤繞。 [34]郁:茂盛的樣子。
[35]孟德之困于周郎:指漢獻(xiàn)帝建安十三年(208),吳將周瑜在赤壁之戰(zhàn)中擊潰曹操號稱八十萬大軍。周郎:周瑜二十四歲為中郎將,吳中皆呼為。
5.國學(xué)小常識▏▏“足下”這一尊稱是怎么來的
【出處】:按“足下”作為敬稱的釋義,最權(quán)威當(dāng)如蔡邕(蔡文姬的父親)所說——東漢·蔡邕《獨(dú)斷》卷上:“陛下者,陛階也……羣臣與天子言,不敢指斥,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達(dá)尊之意也,上書亦如之,及羣臣庶士相與言殿下、閣下、足下、侍者、執(zhí)事之屬,皆此類也?!?/p>
詞匯的出處無確鑿資料查證,以資料來說,早至戰(zhàn)國時期已有將“足下”明確用作敬稱的用法?!俄n非子·難三》:“今足下雖強(qiáng),未若知氏 ;韓、魏雖弱,未至如其在晉陽之下也?!?/p>
至于其出處的淵源,有個故事很有趣: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出奔在外19年,后來重耳回到晉國當(dāng)了國君,即位后為晉文公。晉文公欲封賞有功之人,卻忘了封賞當(dāng)年跟隨他逃亡并割股肉讓他食用的介子推,而介子推也不愿接受封賞,帶老母隱居到綿山之中。晉文公知道后,派人去綿山尋找,他避而不見,于是晉文公用燒山的辦法想迫使他出山,沒想到介子推倔強(qiáng)如斯,抱著大樹和母親被燒死了。晉文公十分悲痛,于是令人砍下這棵大樹制成木屐穿在腳下,每次看到木屐的時候都會說:“悲乎,足下!”。“足下”一詞由此而來,最終“足下”一詞逐漸演變成對表示對他人的敬稱。
6.14.下列關(guān)于文化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A.《赤壁賦》中“七月
A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xué)生識記文學(xué)常識的能力。
古代文化常識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歷法、樂律、地理、官職、科舉、姓名、宗法等。這類試題一般不考過于冷僻的內(nèi)容,涉及的大多是科舉、姓名、禮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時知識的積累。
本題著重考查了古代科舉考試。A項中,“既望”指農(nóng)歷每月的十六。
此題需要考生長期注重文化積累。 【考點(diǎn)定位】識記文學(xué)常識。
能力層級為識記A。 【名師點(diǎn)睛】一月內(nèi)的有些天有特定的稱呼,十六稱既望。
“望”即“望日”,指陰歷每月十五?!凹取北硎具_(dá)到的狀態(tài)。
既望就是農(nóng)歷十六日。表示滿月后一天。
需要考生長期注重文化積累。
7.國學(xué)小常識:雁塔題名是怎么回事
????????雁塔,指今天陜西西安慈恩寺內(nèi)的大雁塔。
在大雁塔內(nèi)題名,寓意指參加科舉考試考中了進(jìn)士。唐代的新科進(jìn)士在參加完曲江會宴后,還有一項重要的活動,就是題名于雁塔。
唐韋絢的《劉賓客嘉話錄》記載:“慈恩題名,起自張莒,本于寺中閑游而題同年,人因為故事?!惫适率沁@樣的:唐中宗神龍年間,新科進(jìn)士張莒游覽京城名剎慈恩寺,一時興起,就把自己的名字題在了大雁塔下。
不料,此舉引得文人紛紛效仿。尤其是新科進(jìn)士,更把能在雁塔題名視為莫大的榮耀。
他們在參加完曲江宴飲后,乘興集體來到大雁塔下,推舉擅長書法者將他們各自的姓名、籍貫和及第時間,用墨筆題寫在大雁塔的墻壁上。他們之中若有人日后做到了卿相,還要再將姓名改為朱筆書寫。
雁塔題名,也為后世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趣談。最出名的要算是大詩人白居易了,他二十七歲一舉中第,按捺不住喜悅心情,揮毫寫下了“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詩句。
又如另一位新科進(jìn)士劉滄,也在上面留下了“紫毫粉壁題仙籍”的自豪,簡直以為自己就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了。一些沒有進(jìn)士頭銜的權(quán)貴,對此也非常嫉妒。
如唐武宗時的宰相李德裕不是進(jìn)士出身,所以非常忌恨進(jìn)士,于是不僅下令取消了曲江宴飲這一盛大活動,而且還命人將新科進(jìn)士的題名全數(shù)除去。但是,由于雁塔題名終究是學(xué)子們夢寐以求的榮譽(yù)的象征,所以這種活動后代仍然沿襲不改。
宋朝的士大夫?qū)ρ闼}名的先朝舊事仍舊津津樂道:“唐人登科,燕集曲江,題名雁塔,一代之榮。觀當(dāng)時士風(fēng),以不得與為深恨?!?/p>
(《寶刻叢編》卷7)至清朝的文康,在《兒女英雄傳》第十二回中仍有“第一件事是勸你女婿讀書上進(jìn),早早的雁塔題名”的記載。流風(fēng)波及朝野,影響既深且廣。
當(dāng)然,新進(jìn)士題名并不僅限于慈恩寺一地,如唐昭宗天復(fù)四年(904),新科進(jìn)士放榜,因昭宗當(dāng)時車駕駐蹕于陜州,所以新科進(jìn)士遂在陜州的開元寺題名。但影響最大的還是雁塔題名,所以后世群起效法之,并用為典故。
不同的是,唐朝的題名一般是墨書于塔壁,兩宋以后,各朝的進(jìn)士題名變成了刻石立碑。如高似孫《緯略》卷5記載:“本朝進(jìn)士題名,皆刻名于相國、興國兩寺,蓋效慈恩也?!?/p>
南宋時期,進(jìn)士題名在禮部貢院或臨安的寺觀。元、明、清三朝,大都在國學(xué)之內(nèi)立進(jìn)士題名碑。
?????盡管歷次新科進(jìn)士們的詩興正濃,但慈恩寺的墻壁畢竟空間有限,所以不久,大雁塔的白墻便成“花墻”??上У氖牵捎跁r過境遷,那些曾經(jīng)滿墻的進(jìn)士題名,到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無影無蹤了。
8.國學(xué)知識
其實有一些是生僻的,有些是小節(jié),不值得花大力氣,有一些太難找,這其實只是查看記性好壞,有否看過,不算真正學(xué)國學(xué),當(dāng)然賞玩一下是可以的。
至于學(xué)國學(xué),還是一點(diǎn)點(diǎn)看,比如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不用看那些文學(xué)史,那要等你了解之后看的,可當(dāng)復(fù)習(xí)。國學(xué)許多是文言,所以一定要增長文言知識。
我推薦一些書吧,《文心》,這是夏丏尊和葉圣陶用故事給青少年介紹一些文學(xué)知識的,經(jīng)史子集適當(dāng)看看,選代表性的?!豆盼挠^止》,我想不是因為選的都是好的,而是全面這本來就是給初選者看的,這類蒙學(xué)書也可看看,比如幼學(xué)瓊林這類的,書店很多。
近代的也有許多可看。其實可以從耳熟能詳?shù)臅雌?,許多書都是從這些書延伸的。
學(xué)國學(xué)不一定要中國人的,西方的一些可供印證,比如修辭,有些是他們簡潔;日本人不可小看,有些東西很好,可當(dāng)看故事。最后一步步來,希望你不要成為萬精油,可對感興趣的鉆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