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宮廷小知識
古代有很多朝代,這些等級也都不一樣啊,我已清朝為例子吧 1.宮殿:東西十二宮西六宮 儲秀宮、翎坤宮、永壽宮、咸福宮、長春宮、太極殿(也叫啟祥宮)東六宮 延禧宮、永和宮、景陽宮、乘乾宮、鐘粹宮、景仁宮 2.等級:先講皇帝后妃。
清朝皇帝的后妃,在入關之前,它屬于草昧,沒有嚴格的制度。努爾哈赤的時候,他的妻子叫“福晉”,“福晉”是滿語,那“福晉”怎么來的呢?有人查了一下,是從蒙古語這么借來的。
那“福晉”本來是什么意思?有一種說法就是漢語的夫人,譯成了蒙古文或者滿文就叫“福晉”。這是一種說法,還有別的說法。
所以努爾哈赤的時候,他不分皇后、皇妃,就是“大福晉”,“繼福晉”,這么來排順序。努爾哈赤16個福晉,他就這么排,沒有嚴格的后妃制度。
皇太極的時候,到崇德元年,定了“一后四妃”的后宮制度,那他才定了“一后四妃”,“一后四妃”之外的那些夫人怎么排順序?也還沒有嚴格的規(guī)定。順治入關之后,吸取了明朝的后妃的制度,比較明確了一點,但是,一直到康熙朝才把皇帝后妃的制度確立下來,一直到乾隆朝逐漸地完善。
后妃等級很復雜,秦始皇據(jù)說是后宮佳麗三千,怎么排等級?漢唐的時候,后妃的等級大體上排二十四級,明朝簡化了,排成十二級,清朝就又簡化了,大概分這么幾級:一,皇后;二,皇貴妃;三,妃;四,嬪;五,貴人;六,常在;七,答應,還有一些沒有名堂的,比如學生也算,實際上是更復雜一點。它有規(guī)定,皇后居中宮,統(tǒng)攝六宮,就是后宮事情歸皇后總管,下面就是皇貴妃,妃和嬪。
清朝的后妃分別居住在東六宮和西六宮,這東六宮和西六宮今天仍然存在,大概順序是這樣子,東六宮:景仁宮,承乾宮,鐘粹宮,延禧宮,永和宮,景陽宮;西六宮:永壽宮,翊坤宮,儲秀宮,啟祥宮,長春宮,咸福宮。都各有太監(jiān)、宮女來服侍,分別居住。
那皇后、妃子,伺候她們的人,主要是兩種人,一種是宮女,一種是太監(jiān)。 宮女,明朝的時候很多。
康熙他說他問過故明的太監(jiān),原來在明朝皇宮做太監(jiān)的,清朝時候還在做太監(jiān)??滴跽f:明朝皇宮太監(jiān)一萬人,宮女十萬人,因為供應飯食照顧不到,日有餓死者。
現(xiàn)在一般的學術界認為這個太監(jiān)說的數(shù)字可能大了一點,可能估計過多了一點,但是說明了一個問題,明朝皇宮的宮女和太監(jiān)是非常多的,大家看故宮地方很大,如果一萬個太監(jiān),十萬個宮女,里面住的房子大概很擁擠。清朝宮女減少了,減少到多少人呢?到康熙、乾隆的時候,大體上三千多人。
有一個說法,叫做“夠不夠三千六”,大體上三千多個宮女,后來逐漸減少。光緒的時候,人就比較少了,一千九百多人。
這些宮女在伺候皇后、貴妃等等都有嚴格地規(guī)定,有配額?;侍髮m,宮女12人,皇后宮,宮女10人,皇貴妃,宮女10人,妃嬪,宮女8人,依次遞降。
3.下面講皇帝子女,先說他的“子”,再說他的“女”。清朝皇帝的“子”分“宗室”和“覺羅”,什么叫“宗室”?什么叫“覺羅”?是努爾哈赤的父親,以下就是努爾哈赤的兄弟,跟他的子孫,叫“宗室”,他們系黃帶,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以下,子孫叫“覺羅”,系著紅帶子,這個是不能混的。
在清朝,系黃帶子就是黃帶子,系紅帶子就是紅帶子,不能混淆,個別有例外,這是“宗室”和“覺羅”?!白谑摇彼卜旨?,這個爵位分級,分十二級,頭四級就是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這是四級,每一級都是等級森嚴的。
后面五、六、七、八還是四級,后面四等就是鎮(zhèn)國公、輔國公、不入八分鎮(zhèn)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八分”就是八份。當年在關外打仗的時候,努爾哈赤打仗的時候,打勝了之后,把那些東西分八份,一個旗一份,不入,那你不夠八份,你就別參加。
后來就變成一個固定名詞,“入八分”,不入八分,就是八份,這是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就是奉國將軍,奉恩將軍,鎮(zhèn)國將軍,輔國將軍,也是四個,合一塊是十二等?;实鄣幕首右话闶?5歲,大體上15歲就成年了,就是指婚,結(jié)婚,分府,親王就是親王府,郡王就是郡王府,貝勒府,貝子府,分府,就搬出皇宮住了。
但是有例外,個別的也可以住在皇宮。比如乾隆,乾隆就住在重華宮,里面那個“漱芳齋”布置很好的,大家有機會可以去看一下。
清朝的皇子和明朝不一樣,明朝皇子封了親王等等,是一律不許留在京城,都要到外地,叫“封藩”,清朝的王一律住在北京,在北京開府,這是個很大的不同。明朝的王不能領兵,因為明朝皇帝經(jīng)常鬧政變,鬧宮廷政變,永樂就鬧宮廷政變,所以他這個王不許帶兵,不許離開駐地,出城都要請示皇帝許可才可以。
清朝的王不是這樣,叫“出將入相”,還可以做軍機大臣,做議政王,做攝政王,那明朝沒有,那么清朝這么多的王,我算了一下,清朝的皇帝的兒子是113個,這么封下去也不得了,所以他想了個辦法,叫做“遞降”,親王的兒子封郡王,郡王再往下封是貝勒,貝勒兒子是貝子,一代一代往下降。因為當時他考慮到大清王朝億萬斯年,要萬歲,一萬年,這一萬年,他這個王就不得了,所以要往下降,降到最后,叫閑散宗室,就沒有爵位了,這是一般情況。
有的例外。
2.古代宮廷小知識
古代有很多朝代,這些等級也都不一樣啊,我已清朝為例子吧 1.宮殿:東西十二宮西六宮 儲秀宮、翎坤宮、永壽宮、咸福宮、長春宮、太極殿(也叫啟祥宮)東六宮 延禧宮、永和宮、景陽宮、乘乾宮、鐘粹宮、景仁宮 2.等級:先講皇帝后妃。
清朝皇帝的后妃,在入關之前,它屬于草昧,沒有嚴格的制度。努爾哈赤的時候,他的妻子叫“福晉”,“福晉”是滿語,那“福晉”怎么來的呢?有人查了一下,是從蒙古語這么借來的。
那“福晉”本來是什么意思?有一種說法就是漢語的夫人,譯成了蒙古文或者滿文就叫“福晉”。這是一種說法,還有別的說法。
所以努爾哈赤的時候,他不分皇后、皇妃,就是“大福晉”,“繼福晉”,這么來排順序。努爾哈赤16個福晉,他就這么排,沒有嚴格的后妃制度。
皇太極的時候,到崇德元年,定了“一后四妃”的后宮制度,那他才定了“一后四妃”,“一后四妃”之外的那些夫人怎么排順序?也還沒有嚴格的規(guī)定。順治入關之后,吸取了明朝的后妃的制度,比較明確了一點,但是,一直到康熙朝才把皇帝后妃的制度確立下來,一直到乾隆朝逐漸地完善。
后妃等級很復雜,秦始皇據(jù)說是后宮佳麗三千,怎么排等級?漢唐的時候,后妃的等級大體上排二十四級,明朝簡化了,排成十二級,清朝就又簡化了,大概分這么幾級:一,皇后;二,皇貴妃;三,妃;四,嬪;五,貴人;六,常在;七,答應,還有一些沒有名堂的,比如學生也算,實際上是更復雜一點。它有規(guī)定,皇后居中宮,統(tǒng)攝六宮,就是后宮事情歸皇后總管,下面就是皇貴妃,妃和嬪。
清朝的后妃分別居住在東六宮和西六宮,這東六宮和西六宮今天仍然存在,大概順序是這樣子,東六宮:景仁宮,承乾宮,鐘粹宮,延禧宮,永和宮,景陽宮;西六宮:永壽宮,翊坤宮,儲秀宮,啟祥宮,長春宮,咸福宮。都各有太監(jiān)、宮女來服侍,分別居住。
那皇后、妃子,伺候她們的人,主要是兩種人,一種是宮女,一種是太監(jiān)。 宮女,明朝的時候很多。
康熙他說他問過故明的太監(jiān),原來在明朝皇宮做太監(jiān)的,清朝時候還在做太監(jiān)??滴跽f:明朝皇宮太監(jiān)一萬人,宮女十萬人,因為供應飯食照顧不到,日有餓死者。
現(xiàn)在一般的學術界認為這個太監(jiān)說的數(shù)字可能大了一點,可能估計過多了一點,但是說明了一個問題,明朝皇宮的宮女和太監(jiān)是非常多的,大家看故宮地方很大,如果一萬個太監(jiān),十萬個宮女,里面住的房子大概很擁擠。清朝宮女減少了,減少到多少人呢?到康熙、乾隆的時候,大體上三千多人。
有一個說法,叫做“夠不夠三千六”,大體上三千多個宮女,后來逐漸減少。光緒的時候,人就比較少了,一千九百多人。
這些宮女在伺候皇后、貴妃等等都有嚴格地規(guī)定,有配額?;侍髮m,宮女12人,皇后宮,宮女10人,皇貴妃,宮女10人,妃嬪,宮女8人,依次遞降。
3.下面講皇帝子女,先說他的“子”,再說他的“女”。清朝皇帝的“子”分“宗室”和“覺羅”,什么叫“宗室”?什么叫“覺羅”?是努爾哈赤的父親,以下就是努爾哈赤的兄弟,跟他的子孫,叫“宗室”,他們系黃帶,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以下,子孫叫“覺羅”,系著紅帶子,這個是不能混的。
在清朝,系黃帶子就是黃帶子,系紅帶子就是紅帶子,不能混淆,個別有例外,這是“宗室”和“覺羅”。“宗室”它也分級,這個爵位分級,分十二級,頭四級就是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這是四級,每一級都是等級森嚴的。
后面五、六、七、八還是四級,后面四等就是鎮(zhèn)國公、輔國公、不入八分鎮(zhèn)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八分”就是八份。當年在關外打仗的時候,努爾哈赤打仗的時候,打勝了之后,把那些東西分八份,一個旗一份,不入,那你不夠八份,你就別參加。
后來就變成一個固定名詞,“入八分”,不入八分,就是八份,這是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就是奉國將軍,奉恩將軍,鎮(zhèn)國將軍,輔國將軍,也是四個,合一塊是十二等?;实鄣幕首右话闶?5歲,大體上15歲就成年了,就是指婚,結(jié)婚,分府,親王就是親王府,郡王就是郡王府,貝勒府,貝子府,分府,就搬出皇宮住了。
但是有例外,個別的也可以住在皇宮。比如乾隆,乾隆就住在重華宮,里面那個“漱芳齋”布置很好的,大家有機會可以去看一下。
清朝的皇子和明朝不一樣,明朝皇子封了親王等等,是一律不許留在京城,都要到外地,叫“封藩”,清朝的王一律住在北京,在北京開府,這是個很大的不同。明朝的王不能領兵,因為明朝皇帝經(jīng)常鬧政變,鬧宮廷政變,永樂就鬧宮廷政變,所以他這個王不許帶兵,不許離開駐地,出城都要請示皇帝許可才可以。
清朝的王不是這樣,叫“出將入相”,還可以做軍機大臣,做議政王,做攝政王,那明朝沒有,那么清朝這么多的王,我算了一下,清朝的皇帝的兒子是113個,這么封下去也不得了,所以他想了個辦法,叫做“遞降”,親王的兒子封郡王,郡王再往下封是貝勒,貝勒兒子是貝子,一代一代往下降。因為當時他考慮到大清王朝億萬斯年,要萬歲,一萬年,這一萬年,他這個王就不得了,所以要往下降,降到最后,叫閑散宗室,就沒有爵位了,這是一般情況。
有的。
3.古代宮廷知識
衣著:清代服飾清代男子服裝主要有袍服、褂、襖、衫、褲等。當時的馬蹄袖是游牧民族最顯著的特征.
清代婦女服飾,分為滿漢二式。初期還保留各自的原有形制,后在相互影響之下,都有明顯的變化,漢族婦女服飾,初期還是明末之舊。經(jīng)過不斷的演變,終于形成一代特色。凡后妃命婦,用鳳冠、霞帔。普通婦女除婚嫁及入殮時“借穿”一下這種服飾外,其它場合以披風、襖裙作為禮服。而滿族婦女的主要裝束為袍衫(旗袍),不過滿族女裝一般是窄而瘦長的,大多穿時要在外面加件坎肩。
宮門:故宮的建筑依據(jù)其布局與功用分為“外朝”與“內(nèi)廷”兩大部分。“外朝”與“內(nèi)廷”以乾清門為界,乾清門以南為外朝,以北為內(nèi)廷。故宮外朝、內(nèi)廷的建筑氣氛迥然不同。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也稱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權力、舉行盛典的地方。此外兩翼東有文華殿、文淵閣、上駟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內(nèi)務府等建筑。
內(nèi)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后三宮為中心,兩翼為養(yǎng)心殿、東、西六宮、齋宮、毓慶宮,后有御花園。是封建帝王與后妃居住之所。內(nèi)廷東部的寧壽宮是當年乾隆皇帝退位后養(yǎng)老而修建。內(nèi)廷西部有慈寧宮、壽安宮等。此外還有重華宮,北五所等建筑。
外朝的中心: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tǒng)稱三大殿
內(nèi)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和西六宮,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之處也是皇帝與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
清朝(我只是了解大概,可能有些錯誤)
太監(jiān).宮女:太監(jiān)等級分為:
總管太監(jiān) 四品 14人
副統(tǒng)管太監(jiān) 六品 8人
首領太監(jiān) 八品使監(jiān) 43人
筆貼式太監(jiān) 八品侍監(jiān) 只有敬事房才有
太監(jiān) 沒有品級 人數(shù)不定
宮女的身份也不盡相同,上層的為宮中女官;下層的為普通奴仆。對于女官除了年齡、身體、品行諸條件外,還必須掌握女工等技藝。據(jù)史料記載:“宮廷歲選秀女,凡選中者,入宮試以繡錦、執(zhí)帚一切技藝,并觀其儀行當否,有不合格者命出,以次遞補,然后擇其優(yōu)者,教以掖庭規(guī)程,日各以一小時寫字及讀書。寫讀畢,次日命宮人考校,一年后授以六法?!边@些宮女中比較優(yōu)秀的就成為宮中的女官。據(jù)史料記載:“乾清宮置夫人一人,秩一品;淑儀一人,秩二品;婉侍六人,秩三品;柔婉十二人,芳婉二十人,俱秩四品。”她們各司其職,有的負責侍候嬪妃(尚宮);有的負責節(jié)儀之事(尚儀);有的掌管衣服,掌管三餐……但是由于清代內(nèi)務府管轄著宮廷內(nèi)部的人事、財務、禮儀、保衛(wèi)及帝、后、妃、嬪日常生活的一切事物,所以女官的執(zhí)掌也就形同虛設了。 被選中的宮女一部分被分配到皇帝、皇后、嬪妃、公主、阿哥等各宮中隨侍。不同等級的人配給宮女的數(shù)量也不同,在清朝的典制書里,康熙朝規(guī)定:皇太后12名宮女、皇后10名、皇貴妃8名、貴妃8名、嬪妃6名、貴人4名、常在3名、答應2名。其余的部分就分配到六局處服役。 宮女入宮的第一件事就是剃頭、洗澡,等年紀稍長才可以把頭發(fā)留起來。剛進宮的小宮女要由嬤嬤(老宮女)教她們各種禮儀和梳妝打扮的技巧,嬤嬤一般非常嚴厲,動輒非打即罵。如果聰明靈巧,半年就可以上崗服役了,也就有月錢(工資)可拿。宮女們的月錢多少并無定制,最低的4兩,高的可達20兩,膳食、衣服、胭脂水粉等有內(nèi)務府供給,其實她們主要的收入是平日各宮的賞賜。若得到皇后或太后的恩寵也可以為父母博得富貴,但多數(shù)宮女的生活是悲慘的。她們從選中入宮的第一天起就猶如進入囹圄,失去了人身自由,直到滿25歲乃至30歲才許出宮婚配。因病、因笨或別的原因提前出宮者,要經(jīng)總管太監(jiān)核查奏聞后方準出宮。有的宮女因為“帝后得用,仍留宮承伺十年”,她們出宮后已是老處女了,連正常婚配都很困難。也有例外,即被皇帝看中而升為答應、常在以致嬪、妃的,那就要永遠留在宮中了
諳達:意為伙伴、朋友
慎行司:初名尚方司,順治十二年(1655)改尚方院??滴跏辏?677)改慎刑司。掌上三旗刑名。凡審擬罪案,皆依刑部律例,情節(jié)重大者移咨三法司會審定案。太監(jiān)刑罰,以慎刑司處斷為主。(清朝是沒有司珍,司膳的吧)
4.古代文學常識
一、文化常識1、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2、三國:魏、蜀、吳。3、四大古典名著:《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西游記》。
4、四大民間傳說:《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臺》、《孟姜女》、《白蛇傳》。5、世界四大短篇小說巨匠:契訶夫、莫泊桑、馬克吐溫、歐亨利。
6、蘇軾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詩與黃庭堅并稱蘇黃。7、馬致遠的散曲代表作《天凈沙秋思》,被譽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創(chuàng)作了我國古典小說中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作品《紅樓夢》(又稱《石頭記》),它問世后就廣為流傳,深受人們喜愛,還出現(xiàn)了專門研究該書的一門學問紅學,紅學現(xiàn)已成為世界文學研究中的重要課題。9、魯迅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奠基人,陳毅被稱為元帥詩人;臧克家因詩作多為農(nóng)村題材,有泥土詩人之稱;田間被聞一多譽為時代的鼓手(擂鼓詩人)。
10、歲寒三友:松、竹、梅。11、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書、畫。13、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14、四庫全書:經(jīng)、史、子、集。15、《詩經(jīng)》六義指:風、雅、頌(分類)、賦、比、興(表現(xiàn)手法)。
16、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17、桂冠、鰲頭、榜首、問鼎、奪魁:第一。
18、三綱五常:三綱:父為子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19、四書五經(jīng)是儒家的主要經(jīng)典:四書即《論語》《孟子》《中庸》《大學》;五經(jīng)指《詩》《書》《禮》《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媧、神農(nóng);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21、五金:金、銀、銅、鐵、錫。
22、五味:酸、甜、苦、辣、咸。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說永字具有:點、橫、豎、撇、捺、折、鉤、提八種筆畫。25、古代的學校有庠、序、太學等名稱,明清時最高學府為國子監(jiān)。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nóng)家。27、古代科舉考試(從隋代至明清):①童生試,也叫童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員(秀才、相公)資格,這樣才能參加科舉考試。
②鄉(xiāng)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的一次考試,由秀才參加,考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jie)員。③會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jiān)監(jiān)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④殿試,是科舉制最高級別的考試,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鼎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合稱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
二、中國文學之最1、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jīng)》;2、最早的愛國詩人是屈原;3、最早的田園詩人是東晉的陶淵明;4、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邊塞詩人是盛唐的高適和岑參;5、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詞人是北宋的蘇軾;6、古代最杰出的女詞人是南宋的李清照;7、古代最著名的愛國詞人是南宋的辛棄疾;8、古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是唐代的李白;9、古代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是唐代的杜甫;10、古代寫詩最多的愛國詩人是南宋的陸游;11、古代最著名的長篇神話小說是明代吳承恩的《西游記》;12、古代最著名的長篇歷史小說是明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13、古代最早寫農(nóng)民起義的長篇小說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滸傳》;14、古代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長篇小說是清代曹雪芹的《紅樓夢》;15、古代最杰出的長篇諷刺小說是清代吳敬梓的《儒林外史》;16、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是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17、古代最早的語錄體散文是《論語》;18、古代最早的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是《左傳》;19、古代最早的紀傳體通史是《史記》;20、古代最杰出的銘文是唐代劉禹錫的《陋室銘》;21、現(xiàn)代最偉大的文學家是魯迅;22、現(xiàn)代最杰出的長篇小說是茅盾的《子夜》;23、現(xiàn)代最有影響的短篇小說集是魯迅的《吶喊》。三、常見借代詞語1、桑梓:家鄉(xiāng)2、桃李:學生3、社稷、軒轅:國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學6、烽煙:戰(zhàn)爭7、巾幗:婦女8、絲竹:音樂9、須眉:男子10、嬋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冊13、伉儷: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傴僂,黃發(fā):老人16、桑麻:農(nóng)事17、提攜,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華蓋:運氣21、函、簡、箋、鴻雁、札:書信22、廟堂:朝廷四、作者作品1、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2、并稱韓柳的是韓愈和柳宗元,他們是唐朝古文運動的倡導者。3、一門父子三詞客:蘇洵(老蘇)、蘇軾(大蘇)、蘇轍(小蘇)。
4、豪放派詞人:蘇軾、辛棄疾,并稱蘇辛;婉約派詞人:李清照(女詞人)。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隱、杜牧。6、屈原:我國最早的偉大詩人,他創(chuàng)造了楚辭這一新詩體,開創(chuàng)了我國詩歌浪漫主義風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
5.有誰了解清朝的知識多點嗎
九王奪嫡(九龍奪嫡) 眾阿哥凱覦儲位 康熙四十七年,胤礽首次被廢之后,引起了眾位阿哥對太子位置的凱覦。
此時在世的十二位成年阿哥都有謀求儲位的愿望(這其中包括已被廢黜的胤礽)。只不過有些人野心大,有些人野心小而已,還有的一掂量自己的勢力和在康熙心中的地位,就覺得自己沒戲,早早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因此,只有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鋨、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九個人真正為奪取皇位而費盡心機。至于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佑、十二哥胤祹而情知皇位輪不到自己,加上他們也無此奢望,于是安安穩(wěn)穩(wěn)地當著自己的親王,跟誰也不攙和。
后來,老大因野心太過暴露,遭康熙帝終生圈禁;原太子老二被康熙帝兩次廢黜,其中第二次廢黜后將其終生圈禁并昭告天下,說再不會立他了,也不許任何人再舉薦他為太子;老三胤誐看到老大老二的前車之鑒,不敢再攪這塘渾水,主動早早退出了競爭行列。這樣,實際的競爭者只剩下老四、老八和老十四。
最后,老四雍親王胤禛勝出,即雍正皇帝。 皇長子(大阿哥)胤禔 1672—1734 母惠妃納喇氏 皇二子(太子)胤礽 1674—1725 母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 皇三子(三阿哥)胤祉 1677—1732 母榮妃馬佳氏 皇四子(四阿哥)胤禛 1678—1735 母德妃烏雅氏 皇八子(八阿哥)胤禩 1681—1726 母良妃衛(wèi)氏 皇九子(九阿哥)胤禟 1683—1726 母宜妃郭絡羅氏 皇十子(十阿哥)胤(礻我)1683—1741 母溫僖貴妃鈕祜祿氏 皇十三子(十三阿哥)胤祥 1686—1730 母敬敏皇貴妃章佳氏 皇十四子(十四阿哥)胤禵 1688—1755 母德妃烏雅氏 孤山野鶴 回答采納率:53.2% 2008-04-12 01:13 檢舉相關問題 ? 清朝歷史知識 ? 可不可以沒有知識? ? 人為什么要那么多知識? ? 知識是最好用的嗎 ? 為什么人需要知識~ 其他答案 皇四子(四阿哥)胤禛 1678—1735 母德妃烏雅氏 姓愛新覺羅,名胤禛,廟號世宗,謚號敬天昌運立中體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誠憲皇帝。
雍正(中國清朝皇帝在位1722—1735年)清朝入關之后第三任皇帝。經(jīng)過眾多兄弟激烈的競爭后取得了皇位,以統(tǒng)治手段嚴苛而聞名。
他在政治、經(jīng)濟上實行了幾項很有影響的改革:“攤丁入畝”,將人頭稅并入土地稅之中,結(jié)束了中國幾千年征收人頭稅的歷史,有利于窮人,也對人口迅猛增長起了作用;在西南等地實行“改土歸流”,廢除世襲土司,改由朝廷排遣流動官員,加強了對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控制;在中央設立由皇帝直接控制的軍機處,作為處理軍政大事的核心機構,以此加強皇帝本人的權威;加大懲治貪官的力度。他勤政務實的13年統(tǒng)治,才有了"康乾盛世"。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嚴冬,在一片流言四起,蕭殺恐怖的氣氛中,康熙皇帝第四子胤禛登上了皇位。 胤禛是孝恭仁皇后烏雅氏所生之子,他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被封為貝勒,四十八年(1709年)晉封雍親王。
此間諸皇子為謀求儲位,各結(jié)私黨,勾心斗角極為激烈。胤禛采取表面竭盡孝心,暗地結(jié)交朝臣與江湖術士的隱蔽手法,搏取了父皇的好感。
最后,他內(nèi)倚理藩院尚書隆科多的特殊地位,外借四川總督年羹堯的兵力,在隆科多宣讀的康熙皇帝“傳位于皇四子”遺詔的安排下,繼承了皇位,次年改年號雍正。 胤禛雖然即了帝位,但以皇八子胤禩為首的當年爭奪儲位的勁敵,并不甘心自己的失敗,他們散布流言,制造事端,以發(fā)泄憤懣之情,動搖剛剛易主的皇權。
雍正對他們分化瓦解,撤職監(jiān)禁,予以嚴厲打擊。為表明繼位的合法性,雍正以極為隆重的喪禮,將圣祖葬入景陵,使其成為清代第一位土葬的皇帝。
他又以不忍動用先皇遺物為由,將清帝處理政務之所,從乾清宮移至養(yǎng)心殿,養(yǎng)心殿從此而成為清廷的政務中心。在整肅皇族中反對派的同時,對當年的功臣、即位后的心腹之患--隆科多和年羹堯,雍正也毫不手軟,以“居功自傲,蔑視皇權”為由,施以削權、調(diào)任、抄家、遣戍,直至處決的嚴酷懲罰。
雍正在位13年,對清廷機構和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為加強對西南少數(shù)民族的統(tǒng)治,實行改土歸流、耗羨銀歸公,建立養(yǎng)廉銀制度等。
特別是雍正七年(1729年)在出兵青海,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后,為提高軍務效率,在離養(yǎng)心殿百步之遙的隆宗門內(nèi)設立軍機處,更是鑄就了沿襲至清末的帝后獨攬軍政要務的集權模式。有鑒于康熙朝諸皇子爭儲位的慘痛教訓,雍正創(chuàng)立秘密建儲制,即將已選定的儲君姓名,寫好密藏匣內(nèi),再置于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后,以備不測。
這一制度,有助于以后乾嘉道咸幾朝皇權的順利過渡。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胤禛因迷信道士,服用丹丸過度死于圓明園。
卒謚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誠憲皇帝。廟號世宗。
葬河北易縣清西陵“泰陵”。
6.關于中國古代史生活常識
中國古代史常識之一 1、姓和氏有什么區(qū)別? 在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為了把各個氏族區(qū)分開來,“姓”即應運而生了?!靶?,人所生也”(《說文》),姓字從女從生,表明了出生的血緣關系,清楚地說明同姓的人都是一位女性祖先的子孫,也是母系氏族社會同一血緣關系人群的標記。
這一時期,實行氏族外婚制,同姓之間不能通婚,因而姓還起著“別婚姻”的作用。我國最早從女而成的原姓十幾個,如姚、姜、姬、姒等,它們往往表示某一氏族的居住地或崇拜的圖騰。
由于人口不斷地繁殖,一個氏族發(fā)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發(fā)生分解,由姓衍生出它的一系列分支“氏”。到了父系氏族公社時期,姓、氏則為父系氏族或部落的標記。
進入階級社會以后,“氏以別貴賤”,氏成為貴族男子的專稱。命氏之法主要有:諸侯以受封的國名為氏,卿大夫以所賜的采邑為氏,有的以職官為氏,有的以居住地為氏。
古人在長期的實踐中逐漸認識到近親結(jié)婚會產(chǎn)生不良后代,“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傳》),因而在貴族女子稱謂中則著之以姓,因為“姓”可表明她出生于某個氏族,起到“別婚姻”的重要作用。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整個社會發(fā)生重大變革,姓氏制度也出現(xiàn)混亂,姓氏逐漸混同。
到兩漢時,姓已基本確立,與現(xiàn)在通用的姓大體相仿了。然而,由于各種因素的作用,古人改姓之事常有發(fā)生。
2、古人是怎樣取名的? 隨著語言文字和文化觀念的發(fā)展,中國古代的人取名也越來越復雜,既有“名”又有“字”,有的還有“號”。所謂“名”,是社會上個人的特稱。
“字”,往往是“名”的解釋和補充,是與“名”相表里的,故又稱“表字”。“字”是男女成年后才加取的,表明他們開始受到尊重。
一般名、字多由父母長輩所取,其中多表達長輩對子女的期望。如關羽,字云長,意為“展翅入云”;趙云,字子龍,取“云從龍”之意。
“號”,是人的別稱,又叫別號,是使用者本人起的,以寄托或標榜自己的某種情操和旨趣,如宋代文學家歐陽修以一萬卷書、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張琴、一局棋、一壺酒加上他本人一老翁共六個“一”取號為“六一居士”,以表示自己鄙視利祿;南宋畫家鄭思肖在宋亡后自號“所南”,以示心向南方,不忘故宋。封建社會中的士大夫往往有自己的別號,宋代以后,取別號之風尤盛。
古人對取“名”、“字”比較重視。有的古人名、字涵義相近或相輔,例如屈原,名平,字原。
(《爾雅.釋地》:“廣平曰原?!保┰里w,字鵬舉。
有的古人名、字取自古書上的名句或成語,例如曹操,字孟德,出《荀子》“夫是之謂德操”句。有的古人名、字互為反義,例如曾點,字皙。
(點,黑也;皙,白也。)有的古人還有“小字”,即乳名,例如曹操被稱為阿瞞,劉禪被稱為阿斗,都是乳名。
古人的名、字還常用來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輩。先秦時,常在名、字中加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長幼,如伯禽、仲尼、叔向、季路。
漢代以后逐漸在名或字中用同樣的字或偏旁表示同輩關系。 同樣,古人在名、字、號的用法上也很有講究。
名一般用于謙稱、卑稱,或上對下、長對少的稱呼;在尊稱、下對上稱呼時則稱字、號,平輩之間只有在很熟悉的情況下才相互稱名。在多數(shù)情況下,提到對方或別人時直呼其名,是一種很不禮貌的做法。
3、古人在交往中,稱呼方面應遵循怎樣的規(guī)矩? 古人一向重視禮儀,因而在日常交往中的自稱和相互稱呼方面,形成一套較嚴格的規(guī)矩。 一般來說,在相互交談或書信往來中,凡提到自己的則用謙稱或卑稱。
在古人的自我謙稱中,使用較為常見的有以下幾種:“鄙人”,即自謙為見識淺陋之人;“不才”、“不佞”,即自謙為無才能之人;“不敏”,即不聰明之自稱;“不肖”,即自謙為不賢之人。此外,一般男子自稱“臣”、“仆”,女子自稱“妾”、“奴”、“奴家”,年輕者在年長者面前自稱“學生”、“晚生”、“后學”,老百姓在官吏面前自稱“小人”、“小民”等等,都是常見的自謙之詞。
即使是地位尊顯的帝王和諸侯也有謙稱,一般自稱“孤”、“寡”。只是后來,“孤家寡人”漸漸成為帝王的專門自稱。
與此不同的是,古人在相互稱呼對方時,往往使用尊稱。古時常用的尊稱有:“父”、“子”、“長者”、“先生”、“公”、“君”、“足下”等等,對象不同,使用的尊稱也會有所不同。
“父”,是對年長男子的尊稱,如仲尼父、伯禽父;“子”,多用來表達學生對老師的敬意,如孔子、孟子;也有的在字的前面加“子”,如子產(chǎn)(公孫僑)、子貢(端木賜);“長者”,一般用來對有德行之人的尊稱,一些古代名人如伍子胥、信陵君等,都被人稱為“長者”?!跋壬保湃藢熼L、老人、有德行者均稱“先生”。
至于“公”、“君”和“足下”,它們運用范圍很廣泛。在古代官場中,還有一些專用的尊稱,如君稱臣作“卿”、“愛卿”,臣稱君作“陛下”。
另外,人的字、號,也屬尊稱,但只能用于特指的個人。 4、什么是避諱? 所謂“避諱”,指的是古人在言談和書寫時要避免君父尊親的名字,這是我國封建社會特有的歷史現(xiàn)象。
避諱起源于周朝。秦漢以后,。
7.古代錢幣常識
華貨幣起源于夏、商、周,統(tǒng)一于秦。由使用天然具 (海貝、石貝),約在三千年前,已經(jīng)有了金屬鑄幣。戰(zhàn)國時代以前,長期使用的是仿形貨幣,如仿具 (金屬鑄具)、仿農(nóng)具鑄 (空首布等)、仿刀削的鑄幣(各類刀幣)。秦漢至隋,我國錢幣由仿形逐漸轉(zhuǎn)向統(tǒng)一,從此開創(chuàng)了以諸如半兩、五珠等重量名稱命名的又一貨幣時期。而自唐高祖武德四年起到清末止,共計1291年,不再以重量名錢,冠以歷朝皇帝年號“有的注以地名”。北京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京金元為紙幣全盛時朗,明清相繼沿用。到了清代實行了銅元和銀元。
中國封建社會歷代幣制是十分復雜的,歷代同時流通的貨幣,因時因地因政局形勢變化而不同。錢幣有大錢、小錢、官炒錢、私鑄錢之分,還有小平 (即當一文)、折二、折三、當五、當十、直到當五千。同樣是小平錢又有大型、大枰、小型、小枰之分。還有合背、合面、剪邊、磨邊環(huán)、對文、對讀、旋讀、復文等不同情況。按錢的性質(zhì)分:有記重錢、記值錢、記號錢、記年錢、鎮(zhèn)庫錢、壓勝餞、廟宇錢、撤帳錢、羅漢錢、對錢、母餞、擇錢、祖錢等等,名目繁多,不勝枚舉。古錢的大小不同、鑄地的不同、官鑄和民鑄的不同、錢文字體的不同,形狀的不同,性質(zhì)不同,相互之間的價值懸殊很大,相差兒倍甚至幾十倍上百倍。如金代泰和通寶小午錢,圖譜標4500元,折二型泰和通寶標2000元,又如明代永樂通寶小平錢標價6元、折三永樂通寶即是孤品,標價8萬。唐代會昌開元通寶,背 “景”字標價s元,背 “永”字的標價1000元。咸豐通寶普通小平錢只標2元錢,而鐵母標價2500元,雕母(祖錢)標價8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