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趣的天文科學小知識有哪些
有趣的天文科學小知識有光年是距離單位、太陽的顏色、太陽系中表面溫度最高的行星、太陽系中表面風速最快的行星、太陽系中度日如年的行星。
1、光年是距離單位
光年是天文大尺度距離單位,并非時間單位。鑒于光速在真空中不受慣性系和參考系限制而恒定不變的性質,人類把光速作為衡量距離的精準單位,還有一種含義,因為“光年”包含“年”這個字,而年通常是時間單位。
一光年就是光運行一年的距離,科學界把這個年定義為儒略年:365.25年;這樣一光年精確的距離為:9460730472580800m,通俗來講,一光年大概是:9.46萬億公里。目前人類最遠探測器是于1977年發(fā)射的旅行者一號距離地球約216億公里,也只有一光年的0.22%。
2、太陽的顏色
太陽真正的顏色是白色。我們之所以把太陽看成黃色,是因為地球的大氣層更不容易將高波長的顏色,比如紅色、橘色和黃色,散射出去。
因此,這些波長的顏色就是我們看到的,這也就是太陽呈現(xiàn)出黃色的原因。要是離開地球在太空中看太陽的話,就會發(fā)現(xiàn)太陽真正的顏色是百色(小編也沒看過,不知道會不會發(fā)現(xiàn)眼睛已經被閃瞎)。
3、太陽系中表面溫度最高的行星
太陽系中表面溫度最高的行星不是距離太陽最近的水星,而是金星。水星雖然距離太陽最近,但是水星表面溫度在白天可以達到427℃,而金星由于有著濃密的二氧化碳氣體,導致強烈的溫室效應。
其表面溫度最高可以達到500℃,就算在金星夜晚也有400多℃,使得金星表面平均溫度有400多℃以上。順便說下,水星因為其夜間溫度可以下降至-183℃,使得水星是太陽系中表面溫差最大的行星,表面晝夜溫差高達600℃。
4、太陽系中表面風速最快的行星
海王星大黑斑是出現(xiàn)在海王星上的暗斑,如同木星的大紅斑一樣。它在1989年被NASA的航海家2號太空船檢測到,雖然他似乎與木星的大紅斑一樣,但它是個反氣旋風暴,它被相信是個相對來說沒有云彩的區(qū)域。
這個斑點的大小與地球近似,并且非常像木星上的大紅斑。起初認為它是與大紅斑一樣的風暴,但更接近的觀察顯示它是黑暗的,并且是向海王星內部凹陷的橢圓形。
圍繞在大黑斑周圍的風速經測量高達每時2400公里(1500英里),是太陽系中最快的風,大黑斑被認為是海王星被甲烷覆蓋時產生的一個洞孔,類似于地球上的臭氧洞。
5、太陽系中度日如年的行星
金星的公轉周期是224.7個地球日,而自轉周期是243個地球日,也就是說金星的一天要比一年長18個地球日,在哪里是名副其實的“度日如年”。
至于原因還沒有定論,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金星是太陽系中唯一一個逆向自轉的大行星,自轉方向是自東向西,也就是說在金星上看太陽是西升東落。
2.宇宙科學小知識
銀河系中的恒星
整個銀河系約有2000億顆恒星。天文學家根據這些恒星的年齡大小不同,將它們分成兩大星族:星族I與星族II。星族I是一些年輕的恒星,多分布在銀盤的旋臂附近,星族II是一些年老的恒星,多聚集在銀核及銀暈中。
在銀河系里,既有許多如巨星、矮星、變星等單個出現(xiàn)的恒星,也有許多成雙成對出現(xiàn)的恒星雙星。除雙星外,銀河系中還可看到由兩顆以上的恒星組成的聚星。如雙子座的北河二是六合星,半人馬座的南門二是三合星。由 10個以上的恒星組成的星團也是銀河系里的重要成員。
3.恒星的天文科學小知識有哪些
恒星的知識 恒星是由熾熱氣體組成的,是能自己發(fā)光的球狀或類球狀天體。
由于恒星離我們太遠,不借助于特殊工具和方法,很難發(fā)現(xiàn)它們在天上的位置變化,因此古代人把它們認為是固定不動的星體。我們所處的太陽系的主星太陽就是一顆恒星。
1.1恒星演化 恒星結構恒星都是氣體星球。晴朗無月的夜晚,且無光污染的地區(qū),一般人用肉眼大約可以看到6000多顆恒星。
借助于望遠鏡,則可以看到幾十萬乃至幾百萬顆以上。估計銀河系中的恒星大約有1500-2000億顆。
恒星的兩個重要的特征就是溫度和絕對星等。大約100年前,丹麥的艾依納爾·赫茨普龍(Einar Hertzsprung)和美國的享利·諾里斯·羅素(Henry Norris Russell )各自繪制了查找溫度和亮度之間是否有關系的圖,這張關系圖被稱為赫羅圖,或者H—R圖。
在H-R圖中,大部分恒星構成了一個在天文學上稱作主星序的對角線區(qū)域。在主星序中,恒星的絕對星等增加時,恒星的演變其表面溫度也隨之增加。
90%以上的恒星都屬于主星序,太陽也是這些主星序中的一顆。巨星和超巨星處在H—R圖的右側較高較遠的位置上。
白矮星的表面溫度雖然高,但亮度不大,所以他們只處在該圖的中下方。1.2恒星演化 恒星在其生命期內(發(fā)光與發(fā)熱的期間)的連續(xù)變化。
生命期則依照星體大小而有所不同。單一恒星的演化并沒有辦法完整觀察,因為這些過程可能過于緩慢以致于難以察覺。
因此天文學家利用觀察許多處于不同生命階段的恒星,并以計算機模型模擬恒星的演變。 天文學家赫茨普龍和哲學家羅素首先提出恒星分類與顏色和光度間的關系。
恒星——赫羅圖系,建立了被稱為“赫-羅圖的”恒星演化關系,揭示了恒星演化的秘密。“赫-羅圖”中,從左上方的高溫和強光度區(qū)到右下的低溫和弱光區(qū)是一個狹窄的恒星密集區(qū),我們的太陽也在其中;這一序列被稱為主星序,90%以上的恒星都集中于主星序內。
在主星序區(qū)之上是巨星和超巨星區(qū);左下為白矮星區(qū)。1.3恒星形成 在宇宙發(fā)展到一定時期,宇宙中充滿均勻的中性原子氣體云,大體積氣體云由于自身引力而不穩(wěn)定造成塌縮。
這樣恒星便進入形成階段。在塌縮開始階段,氣體云內部壓力很微小,物質在自引力作用下加速向中心墜落。
當物質的線度收縮了幾個數量級后,情況就不同了,一方面,氣體的密度有了劇烈的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失去的引力位能部分的轉化成熱能,氣體溫度也有了很大的增加,氣體的壓力正比于它的密度與溫度的乘積,因而在塌縮過程中,壓力增長更快,這樣,在氣體內部很快形成一個足以與自引力相抗衡的壓力場,這壓力場最后制止引力塌縮,從而建立起一個新的力學平衡位形,稱之為星坯。 星坯的力學平衡是靠內部壓力梯度與自引力相抗衡造成的,而壓力梯度的存在卻依賴于內部溫度的不均勻性(即星坯中心的溫度要高于外圍的溫度),因此在熱學上,這是一個不平衡的系統(tǒng),熱量將從中心逐漸地向外流出。
這一熱學上趨向平衡的自然傾向對力學起著削弱的作用。于是星坯必須緩慢的收縮,以其引力位能的降低來升高溫度,從而來恢復力學平衡;同時也是以引力位能的降低,來提供星坯輻射所需的能量。
這就是星坯演化的主要物理機制。 最新觀測發(fā)現(xiàn)S1020549恒星下面我們利用經典引力理論大致的討論這一過程。
考慮密度為ρ、溫度為T、半徑為r的球狀氣云系統(tǒng),氣體熱運動能量:ET= RT= T (1) 將氣體看成單原子理想氣體,μ為摩爾質量,R為氣體普適常數。為了得到氣云球的的引力能Eg,想象經球的質量一點點移到無窮遠,將球全部移走場力作的功就等于-Eg。
當球質量為m,半徑為r時,從表面移走dm過程中場力做功:dW=- =-G( )1/3m2/3dm(2) 所以:-Eg=- ( )1/3m2/3dm= G( M5/3。于是:Eg=- (2)。
氣體云的總能量: E=ET+EG (3)。靈魂星云將形成新的行星熱運動使氣體分布均勻,引力使氣體集中。
現(xiàn)在兩者共同作用。當E>0時熱運動為主,氣云是穩(wěn)定的,小的擾動不會影響氣云平衡;當E<0時,引力為主,小的密度擾動產生對均勻的偏離,密度大處引力增大,使偏離加強而破壞平衡,氣體開始塌縮。
由E≤0得到產生收縮的臨界半徑:(4) 相應的氣體云的臨界質量為:(5) 原始氣云密度小,臨界質量很大。所以很少有恒星單獨產生,大部分是一群恒星一起產生成為星團。
球形星團可以包含10^5→10^7個恒星,可以認為是同時產生的。 我們已知:太陽質量:MΘ=2*10^33,半徑R=7*10^10,我們帶入(2)可得出太陽收縮到今天這個狀態(tài)以釋放的引力能。
太陽的總光度L=4*10^33erg.s-1如果這個輻射光度靠引力為能源來維持,那么持續(xù)的時間是:很多證明表明,太陽穩(wěn)定的保持著今天的狀態(tài)已有5*10^9年了,因此,星坯階段只能是太陽形成像今天這樣的穩(wěn)定狀態(tài)之前的一個短暫過渡階段。這樣提出新問題,星坯引力收縮是如何停止的?此后太陽輻射又是以什么為能源?1.4恒星穩(wěn)定期 主序星階段在收縮過程中密度增加,我們知道ρ∝r-3,由式(4),rc∝r3/2,所以rc比 r減小的更快,收縮氣云的一部分又達到新條件下的臨界,小擾動可以造成新的局部塌縮。
如此下去在一定的條件下,大塊氣云收縮為一個凝聚體成為原。
4.宇宙科普知識 宇宙科普知識
圍繞一個問題弄得哦,夠不? 宇宙知識——宇宙在膨脹嗎? 夏日夜空,繁星閃爍,不禁使人陷入對宇宙的遐想之中。
20世紀10~20年代,天文學家發(fā)現(xiàn)遠星系光譜線的頻率隨著它離我們距離的遠近而有規(guī)律地變比,即譜線紅移。1929年哈勃總結出譜線紅移的規(guī)律是:對遙遠星系,紅移量與星系離我們的距離成正比,比例系數H叫哈勃常數,這紅移叫宇宙學紅移。
此后,在紅外及整個電磁波波段都觀測到了這個規(guī)律。它被解釋為是由星系系統(tǒng)地向遠離我們的方向運動時的多普勒效應產主的。
這就像火車遠離我們行駛時汽笛的聲調(即頻率)比靜止不動時的聲調更低一樣,由此得出星系都在做遠離我們的運動,離我們越遠運動速度越快的結論。這就好像是摻有葡萄干的面包在烤箱中膨脹起來一樣。
這個模型叫宇宙膨脹模型或大爆炸模型。近年來在宇宙膨脹的基礎上又提出了爆脹宇宙等多種改進模型。
從宇宙膨脹的觀點出發(fā),利用哈勃公式反推到過去宇宙中所有天體應該聚集于一點,由于某種原因在它內部產生了"大爆炸"。誕生了現(xiàn)在的宇宙,從而得出了時間是有開端,空間是有限的結論。
宇宙從大爆炸到現(xiàn)在究竟經過了多少時間,即宇宙的年齡是多少,這取決于哈勃常數H的大小。最初哈勃常數僅500(公里/秒/百萬秒差距),這樣算出的宇宙年齡比地球的45億年的年齡小很多。
以后改為50~100之間。若取100,宇宙的年齡只有100億年,而銀河系的球狀星團的年齡是150億年,矛盾很大。
若取50,宇宙年齡為200億年,矛盾不那么明顯,因此被大爆炸宇宙論者所贊同,但在觀測上,這個數值有些勉強。究竟是多少,一直沒有定論。
近年來用哈勃太空望遠鏡觀測的結果傾向于取80。這樣算出的年齡為120億年,矛盾還很明顯。
宇宙將來是一直膨脹下去還是又收縮回來,這要取決于宇宙的平均密度。而宇宙平均密度究竟是多少目前還不能確定,因為觀測的距離越遠,平均密度越小,下限有沒有還不能確定。
1965年發(fā)現(xiàn)了宇宙空間的2.7K微波背景輻射,被大爆炸論者解釋為大爆炸時期的光經過上百億年后的遺跡,是大爆炸宇宙的一大證據,但這種解釋并不是唯一的,因為宇宙空間中充滿介質,2.7K微波背景輻射具有黑體輻射的性質,可以解釋為宇宙空間中介質發(fā)出的溫度是2.7K的熱輻射。 仔細分析起來,問題可能出在將光譜線的紅移都解釋為星系運動的多普勒效應上。
過去,人們曾用多普勒效應解釋了銀河系內恒星的光譜線移動,從而成功地確定了星系內存在自轉現(xiàn)象。但現(xiàn)在天文觀測中卻發(fā)現(xiàn)一些紅移現(xiàn)象,若用運動的多普勒效應解釋就存在許多困難,這促使人們考慮到必然還有其他機制能產生紅移,這里列舉幾種觀測結果。
①多普勒效應對同一個天體,其紅移量與光譜線的頻率無關,因此觀測每個星系中不同譜線的紅移量,比較它們是否一致,就是鑒別紅移是否由多普勒效應產生的一種依據。如果一致,就表示有可能是由多普勒效應產生的;如果不一致,就肯定它至少不完全是由多普勒效應產生的。
1949年威爾遜對星系NGC4151的觀測結果表明,雖然不同頻率的紅移量差別不大,但也超出了觀測的誤差范圍,頻率越高,紅移量越小。這樣至少可以認為宇宙紅移不完全是由多普勒效應產生的。
②從太陽中心到邊緣各點發(fā)出的同一種譜線,在扣除了各種已知的運動效應后,越靠近邊緣的地方紅移量越大,在太陽半徑90%左右的地方,紅移量急劇增加。這意味著太陽上還有某種未知的因素在產生紅移。
③先驅6號宇宙飛船發(fā)射的遙測信號中心頻率為2292兆赫,當飛船繞到太陽背面經過太陽邊緣時觀測到異常紅移現(xiàn)象。 ④類星體紅移量一般都很大,如果把這都歸結為多普勒效應,算出的距離一般在100百萬秒差距以上。
由此推算出它發(fā)出的總光能力為銀河系的100倍;射電能為銀河系的10萬倍。 而由光變周期算出它的直徑只有一光年左右,這意味著類星體的輻射密度非常高,但目前一直找不到產生這樣高輻射密度的物理機制。
有些天文學家認為,類星體的紅移中至少有一部分不是由多普勒效應產生的,因而類星體離我們的距離較現(xiàn)在推算的要近得多。 ⑤星系、類星體相互之間都有成協(xié)的現(xiàn)象,即這些天體兩兩或更多相距較近并有物理聯(lián)系。
觀測表明,有些成協(xié)天體間紅移值相差較大,有些類星體光譜中的吸收線與發(fā)射線互不相同,而且不同的吸收線有各不相同的紅移值,稱為多重紅移。 既然這些紅移不能用多普勒效應解釋,那么它產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光在發(fā)射時固然有許多因素影響它的頻率,但宇宙中這么多天體都如此有規(guī)律地只隨著遠離我們的距離而變化,就難以理解了。光在它漫長的傳播路徑上經歷了幾億至上百億年的歲月,這期間必然比它在發(fā)射的一瞬間有更多的因素影響著它的頻率。
現(xiàn)在人們了解到,在星系際空間中存在著星系際介質,它的密度在10E-29克/立方厘米以下。成分與銀河系的大致相同。
除了有能對星光產生可見效應的星系際氣體、塵埃和固態(tài)物質、低光度星體外,還有大量的基本粒子。 據估計,星系間基本粒子的質量占了整個宇宙總質量的絕大部分,它們是看不見的。
光與介質的相互作用是復雜的,介質不僅能吸收光,還能。
5.關于月亮方面的科普知識
人眼所見的月亮,在古代也被稱為月球、玄土、單鵑和潘宇,是地球的衛(wèi)星和太陽系的第五大衛(wèi)星。月亮的直徑大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大約是地球的一百八十一分之一。
月球是地球上已知的最大衛(wèi)星,它的表面布滿了小天體撞擊形成的撞擊坑。月球和地球之間的平均距離約為384,400公里,大約是地球直徑的30倍。
月球可能是在大約45億年前形成的。地球形成后不久,關于它的起源有幾個假設。得到更多事實證據支持的理論是,它是在“大碰撞起源理論”中形成的,該理論是由地球和火星大小的天體“Teyia”發(fā)生巨大碰撞產生的碎片形成的,并聚集在地球周圍。
擴展資料:
月亮繞著地球旋轉,周期為27.32166,正好是恒星月,所以我們看不到月亮的背面。這種現(xiàn)象,我們稱之為“同步旋轉”或“潮汐鎖定”,幾乎是太陽系衛(wèi)星世界的普遍規(guī)律。
它被認為是衛(wèi)星對行星長期潮汐作用的結果。天平是一種奇妙的現(xiàn)象,它能讓我們看到59個平面。主要有以下原因:
1、在橢圓軌道的不同部分,自轉速度與公轉角速度不匹配。
2、白道與赤道的交角。
月亮相對于背景天空每小時移動半度,這與月亮表面的表觀直徑相似。與其他衛(wèi)星不同,月球的軌道平面更靠近黃道平面,而不是地球的赤道平面。相對于星空背景,月球繞地球運行(月球自轉)所需的時間被稱為恒星月。
新月和下一個新月之間(或兩個相同階段之間)所需的時間被稱為農歷月。月月比恒星月長的原因是,當地球在月球上運動時,它自己在繞太陽的軌道上前進了一段距離。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月球 (天體名稱)
6.小學生天文科普知識有哪些
小學生天文科普知識有:一、打雷是怎么回事?這是陰電和陽電碰到一起發(fā)生的自然現(xiàn)象。
下雨時,天上的云有的帶陽電,有的帶陰電,兩種云碰到一起時,就會放電,發(fā)出很亮很亮的閃電,同時又放出很大的熱量,使周圍的空氣很快受熱,膨脹,并且發(fā)出很大的聲音,這就是雷聲。二、流星雨是怎么回事?宇宙中有許多小天體按著自己的軌道和速度飛行。
有的自己炸碎了,有的和其他天體撞碎了。但它們繼續(xù)向前飛行。
當它們的軌道和地球軌道碰到一起時,像雨點一樣落到了地面,這種現(xiàn)象就叫流星雨。三、藍天有多高?“藍天”其實是地球的大氣層。
大氣層是包圍著地球的空氣,根據空氣密度的不同分為5層,總共有2000-3000公里厚。但絕大部分空氣都集中在從地面到15公里高以下的地方,越往高處空氣越稀薄。
大氣層有多厚,藍天就應該有多高。四、太陽系里有哪些天體?太陽系中有9大行星。
從離太陽的距離從小到大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另外,太陽系里還有許多小行星,彗星和流星,已正式編號的小行星有2958顆。
最著名的彗星是哈雷彗星。五、怎樣找北極星?在天空中很容易找到北極星:先找到大熊星,再找到北斗七星。
從勺頭邊上的那兩顆指極星引出一條直線,它延長過去正好通過北極星。北極星到勺頭的距離,正好是兩顆指極星間距離的5倍。
也可以通過“仙后座”找北極星。六、為什么日落時天空是紅的?因為日落時陽光在大氣層中走的路程特別遠。
除了紅色光外,其他幾種顏色的光傳播不了那么遠,還沒到我們眼睛之前就都散失掉了。只有紅色光線跑得最遠,能傳到我們眼睛里,所以我們看到日落時的天空的顏色就成了紅色的。
七、我們能看到多少顆星星?用我們的肉眼從地球上能看到7000顆星,但是因為地球是圓的,不論我們站在地球上的什么地方,都只能看到半邊天空,而且靠近地平線的星星又看不清楚,所以我們用肉眼實際上只能看到大約3000顆星。
7.科普小知識資料
月球俗稱月亮,也稱太陰,是地球的唯一的天然衛(wèi)星,也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
月球距離地球平均為384,401公里。這段距離約為地球赤道周長的10倍。
月球軌道呈橢圓形,近地點平均距離為363300公里,遠地點平均距離為405500公里。月球直徑為3476公里,約為地球直徑的3/11。
月球表面面積大約是地球表面面積的1/14,比亞洲面積稍小。月球的體積只相當于地球體積的1/49。
月球質量約等于地球質量的1/81.3。月球物質的平均密度為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當于地球密度的3/5。
月面上自由落體的重力加速度地球上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6。月球上的逃逸速度約為每秒2.4公里,為地球上的逃逸速度的1/5左右。
月球在環(huán)繞地球作橢圓運動的同時,也伴隨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每年一周。月球不但處于地球引力作用下,同時也受到來自太陽引力的影響,所以具有十分復雜的軌道運動。
月球本身不發(fā)光也不透明,但能反射太陽光。由于日、地、月三者的相對位置不斷變化,因此,地球上的觀測者所見到的月球被照這部分也在不斷變化,從而產生不同的視形狀。
這叫月相。月相的變化是有規(guī)律的。
月相變化的周期性,給人們提供了一種計量時間的尺度。陰歷或農歷月就是以月相為基礎,星期也是由此演化而來。
自古以來人們就知道,月球總以相同的一面向著地球。這是由于月球自轉周期恰好和月球繞地球轉動的周期相等造成的,而這兩個周期相同則是潮汐長期作用的結果。
月球赤道面同它的軌道面有6度41分的傾角。因為這一傾角的存在和月球繞轉速度的不均勻等原因,在月球運動過程中,地面上某一點的觀測者多少還能看出月面邊沿有前后的擺動。
從地面觀測,不止看到月球的半面,而且能看到月球的59%,其余41%則不能直接看到。 月球形狀也是南北極稍扁、赤道稍許隆起的扁球。
它的平均極半徑比赤道半徑短500米。南北極區(qū)也不對稱,北極區(qū)隆起,南極區(qū)洼陷約400米。
月球重心和幾何中心并不重合,重心偏向地球2公里。這一結論已為"阿波羅號"登月獲得的資料所證實。
月面上山嶺起伏,峰巒密布。此外,還有洋、海、灣、湖等各種特征名稱。
其實,月面上并沒有水。只是早年觀測者憑借想象,借用地球上的名稱而已,最多不過有某些形態(tài)上的相似罷了。
月面上的最明顯的特征是環(huán)形山,通常指碗狀凹坑結構。其中大的直徑可超過100公里,小的不過是些凹坑。
直徑大于1公里的環(huán)形山總數3萬多個,占月球表面積的 7~10%。環(huán)形山大多以著名天文學家或其他學者的名字命名,月球背面有4座環(huán)形山,分別以中國古代天文學家石申、張衡、祖沖之、郭守敬命名。
月面最大的幾個環(huán)形山是:南極附近的貝利環(huán)形山,直徑295公里;克拉維環(huán)形山,直徑233公里;牛頓環(huán)形山,直徑230公里。許多環(huán)形山的中心區(qū)有中央峰或中央峰群,高達2.5公里。
肉眼所看到的月面上的暗淡黑斑叫“月?!?,它們是廣闊的平原。在月球正面,月海面積約占整個半球表面的一半。
已知月海共22個(包括背面),其中最大的叫風暴洋,面積約500萬平方公里。雨海面積約90萬平方公里。
月面中央的靜海面積約26萬平方公里。此外,較大的還有澄海、豐富海、危海、云海等。
月海大多具有圓形封閉的特點,四周是山脈。有些月海伸向陸地稱為灣,小的月海則稱為湖。
月陸是月面上高出月海的地區(qū),一般高出2~3公里。月陸主要由淺色的斜長巖組成,其反照率較高。
月球正面的月陸與月海面積大致相等,而背面則月陸面積大些。月陸形成的年代經同位素年齡測定為46億年,比月海要早。
月球上也存在一些山脈,大多以地球上的山名命名,如亞平寧山脈、高加索山脈、阿爾卑斯山脈等。最長的山脈長達1000公里,往往高出月海3~4公里。
最高的山峰在月球南極附近,高達9000米,比地球上最高的珠穆朗瑪峰還高。除山脈外,還有長達數百公里的峭壁,最長的是阿爾泰峭壁。
月面上有一些輻射紋, 典型的有第谷環(huán)形山和哥白尼環(huán)形山周圍的輻射紋。第谷環(huán)形山有輻射紋12條,從環(huán)形山周圍呈放射狀向外延伸,最長的達1800公里,滿月時看得最清楚。
其成因尚無定論:有人說是火山爆發(fā)形成的;也有人認為是隕石轟擊月面造成的。 長期天文觀測與登月的直接考察證實,月球周圍沒有明顯的磁場。
月球磁場強度不及地球磁場的1/1000。月球上更沒有像地球和木星那樣的輻射帶。
月球上不存在任何形態(tài)的水,完全沒有大氣,幾乎接近真空狀態(tài)。通過月球火箭探測查明:月球正面有稱為"重力瘤"或"質量瘤"的重力異常區(qū),達12處之多;月球表面大部分地區(qū)為一層厚度不等的月塵和巖屑所覆蓋。
月球沒有像地球大氣那樣的保護層,月面直接受到流星體的猛烈沖擊,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月巖的化學成分、巖屑大小、玻璃含量以及再結晶的程度。月球早期廣泛發(fā)生火山爆發(fā),噴出大量熔漿,從而形成月面上廣闊的熔巖平原。
月球本身并不發(fā)光,只反射太陽光。它的亮度隨日、月間角距離和地、月間距離的改變而變化。
它的平均亮度為太陽亮度的1/465000,亮度變化幅度從1/630000至1/375000。滿月時亮度平均為 -12.7等。
它給大地的照度平均相當于100瓦電燈在距離21米處的照度。
8.水星的天文科學小知識有哪些
水星是太陽系最小的類地行星。
由于被太陽的強光遮擋,觀測起來十分困難。哥白尼臨終前曾為一生從未看到過水星而遺憾。
20世紀70年代以后,人類對水量有了更多了解。 水星是太陽系最小的類地行星。
由于被太陽的強光遮擋,觀測起來十分困難。哥白尼臨終前曾為一生從未看到過水星而遺憾。
20世紀70年代以后,人類對水量有了更多了解。 水星距離太陽最近,只有5790萬千米,是日地距離的0.387倍,水星赤道半徑約為地球的2/5。
水星沒有空氣。水星外觀同月球十分相像,表面布滿了大大小小的環(huán)形山。
億萬年前可能發(fā)生過火山活動,星面上現(xiàn)在可見幾處貌似火山熔巖形成的平原地區(qū),還到處遍布大大小小的隕石坑。水星上有一個巨大的同心圓構造,半徑約有1300千米,它位于水星北緯30度西經195度,由于特別酷熱,就被科學家們命名為“卡路里盆地”。
水星表面還有100多個具有放射狀條紋的坑穴,還有大量三四千米高的斷崖,有的長達數百千米。 水星的密度與地球接近。
它的中心可能是一個與月球大小相近的鐵鎳組成的核心,也有一個磁場,但其強度只是地球的1/100。水星軌道速度為48千米/秒,每秒比地球還快18千米。
繞太陽公轉一圈的速度也最快,只要88個地球日,還不到地球的3個月,水星就是1年了。不過,水星的“日”很長,水星自轉1圈將近58.65個地球日,也就是說水星的1天是地球的近兩個月,在水星上的1年里,只能看到兩次日出和日落。
水星和金星一樣沒有一顆衛(wèi)星。離太陽距離最近 水星和太陽的平均距離為5790萬公里,約為日地距離的0.387倍,比其它太陽系的行星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fā)現(xiàn)過比水星更近太陽的行星。
軌道速度最快 因為距離最近,所以受到太陽的引力也最大,因此在它的軌道上比任何行星都跑得快,軌道速度為每秒48公里比地球的軌道速度快18公里。這樣快的速度,只用15分鐘就能環(huán)繞地球一周。
表面溫差最大 因為沒有大氣的調節(jié),距離太陽又非常近,所以在太陽的烘烤下,向陽面的溫度最高時可達430℃,但背陽面的夜間溫度可降到零下160℃,晝夜溫差近600℃,奪得行星表面溫差最大的冠軍,這真是一個處于火和冰之間的世界。 衛(wèi)星最少 太陽系中發(fā)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衛(wèi)星,總數超過60個,但只有水星和金星的衛(wèi)星數是最少的或根本沒有衛(wèi)星的行星。
時間最快 水星年 地球每一年繞太陽公轉一圈, 而"水星年"是太陽系中最短的年,它繞太陽公轉一周只用88天,還不到地球上的3個月。這都是因為水星圍繞太陽高速飛奔的緣故,難怪代表水星的標記和符號是根據希臘神話,把它比作腳穿飛鞋手持魔杖的使者。
水星日 在太陽系的行星中,“水星年”時間最短,但水星"日"卻比別的行星更長,水星公轉一周是88天(以地球日為單位)而是自轉一周是58.646天(地球日),地球每自轉一周就是一晝夜,而水星自轉三周才是一晝夜。水星上一晝夜的時間,相當于地球上的176天。
與此同時,水星也正好公轉了兩周。因此人們說水星上的一天等于兩年,地球人到了水星上多么不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