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關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小故事有哪些
美德篇 虞舜耕田 孔融讓梨 溫公愛兄 仲由負米 孟母三遷 陶淵明歸隱 王羲之苦練書法 成語篇 百折不撓 半途而廢 杯弓蛇影 不恥下問 東施效顰 斷章取義 分道揚鑣 負荊請罪 覆水難收 赴湯蹈火 高山流水 畫蛇添足 畫龍點晴 黃粱一夢 疾風知勁草 狡免三窟 刻舟求劍 濫竿充數(shù) 毛遂白薦 名落孫山 弄巧嵌拙 拋磚引王 塞翁笑馬 掩耳盜鈴 鄭人買履 一嗚驚人 白相矛盾 對牛彈琴 民俗篇 端午節(jié)與粽子 年的傳說 元宵節(jié)鬧花燈 清明節(jié)與踏青 牛郎織女初七會 中秋節(jié)的傳說 九九重陽節(jié)的傳說 臘八粥的故事 二日二龍?zhí)ь^ 生肖的由來 傣族的潑水節(jié) 彝族的火把節(jié) 藏旋的望果節(jié) 神話篇 盤古開天地 女媧造人 女媧補天 精衛(wèi)填海 后羿射日 天狗吃月亮 種子的來源 阿里山的傳說。
2.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小故事,小常識
從古至今,對妻子的稱呼有很多,查閱如下: 小君細君:最早是稱諸侯的妻子,后來作為妻子的通稱。
皇后:皇帝的妻子。 梓童:皇帝對皇后的稱呼。
夫人:古代諸侯的妻子稱夫人,明清時一二品官的妻子封夫人,近代用來尊稱一般人的妻子,現(xiàn)在多用于外交場合。 荊妻:舊時對人謙稱自己的妻子,又謙稱荊人、荊室、荊婦、拙荊、山荊。
賤荊,有表示貧寒之意。 娘子:古人對自己妻子的通稱。
糟糠:形容貧窮時共患難的妻子。 內人:過去對他人稱自己的妻子。
書面語也稱內人、內助。尊稱別人妻稱賢內助。
內掌柜的:舊時稱生意人的妻子為“內掌柜”,也有稱“內當家”的。 太太:舊社會一般稱官吏的妻子,或有權有勢的富人對人稱自己的妻子為“太太”,今有尊敬的意思,如“你太太來了”。
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兒女。早期有“妻子”、“妻室”,也單稱妻,有的人為了表示親愛,在書信中常稱賢妻、愛妻。
老伴兒:指年老夫妻的一方,一般指女方。 娘兒們、婆娘、婆姨:有些地方稱妻子為娘兒們,或婆娘,或婆姨。
堂客:江南一些地方俗稱妻子為堂客。 媳婦兒:在河南農村普遍叫妻子作媳婦兒。
老婆:俗稱,多用于口頭語言。 繼室:續(xù)弦妻死后又另娶的。
家里屋里人、做飯的,都是方言對妻子的稱謂。 女人:一些農村稱妻子為女人,或孩子他娘。
愛人:男女互稱。 右客:湖北鄂西山區(qū)對妻子的一種稱呼。
伙計、搭檔現(xiàn)代都市對妻子的俗稱。 另外,舊時對妾的稱呼有“側侄”、“偏房”、“小星”、“加夫人”、“婦君”等。
3.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故事
01 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
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 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 舜掘地道逃脫。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
他的孝行感動 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
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 有處理政事的才干,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 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為諸侯。
02 親嘗湯藥 漢文帝劉恒,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聞于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 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
他在位24年,重 德治,興禮儀,注意發(fā)展農業(yè),使西漢社會穩(wěn)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fā) 展,他與漢景帝的統(tǒng)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03 嚙指痛心 曾參,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稱“曾子”,以孝著 稱。
少年時家貧,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來了客人,母親不知所措,就用牙咬 自己的手指。
曾參忽然覺得心疼,知道母親在呼喚自己,便背著柴迅速返回家中, 跪問緣故。母親說:“有客人忽然到來,我咬手指盼你回來?!?/p>
曾參于是接見客 人,以禮相待。曾參學識淵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 修養(yǎng)方法,相傳他著述有《大學》、《孝經》等儒家經典,后世儒家尊他為“宗圣”。
04 百里負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 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 親。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 有萬鐘之多。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 “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里能夠再得呢?”孔子贊揚說:“你侍奉 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語??致思》) 05 蘆衣順母 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與顏淵并稱。
孔子曾贊揚他說:“孝哉,閔子騫!”(《論語??先進》)。他生母早死,父親娶 了后妻,又生了兩個兒子。
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 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 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 受到虐待。
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 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p>
父親十分感動,就依了他。繼母 聽說,悔恨知錯,從此對待他如親子。
06 鹿乳奉親 郯子,春秋時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飲鹿乳療治。
他便披鹿皮進入深山, 鉆進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一次取乳時,看見獵人正要射殺一只麂鹿,郯 子急忙掀起鹿皮現(xiàn)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y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獵人敬他孝順, 以鹿乳相贈,護送他出山。
虛心求教歐陽修是北宋大文豪,他文才出眾,官居高位,但卻非常注重虛心向別人求教,每寫完一篇文章,必先“草就紙上、粉于壁,興臥觀之屢思屢議”。其作品《醉翁亭記》,用字精煉,文辭優(yōu)美,被人們傳誦至今,此文就曾得益于一位砍柴老樵夫的指教。
歐陽修任滁州太守時,好友智仙和尚在瑯琊山上為其建造了一座亭子,歐陽修取名“醉翁亭”,并寫下《醉翁亭記》一文。文章寫成后,歐陽修抄寫了很多份,命人貼到外面,希望行人幫助他修改和提意見。
;虛心求教歐陽修是北宋大文豪,看到文章的人都紛紛贊賞歐陽修的文采。這時,有一個砍柴的老樵夫說他這篇文章有點太啰嗦了。
歐陽修于是為老人再次誦讀此文,虛心請老人指教失誤之處。剛開始讀:“滁州四面皆山也,東有烏龍山、西有大豐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諸峰,林壑優(yōu)美……”老樵夫認為啰嗦的地方就在這里,說道:“我砍柴時站在南天門,大豐山、烏龍山、白米山還有花山,一轉身就全都映入眼簾,四周都是山!” 歐陽修聽后忙說:“言之有理。”
隨即修改為:“環(huán)滁皆山也”五個字。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醉翁亭記》言簡意賅的開頭。
4.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的故事
戰(zhàn)國的時候,有一個很偉大的大學問家孟子。
孟子小的時候非常調皮,他的媽媽為了讓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當他們住在墓地旁邊時,孟子就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
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里了!”于是帶著孟子搬到市集旁邊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的樣子。
一會兒鞠躬歡迎客人、一會兒招待客人、一會兒和客人討價還價,表演得像極了!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住!”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搬到了學校附近。孟子開始變得守秩序、懂禮貌、喜歡讀書。
這個時候,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擴展資料:中華傳統(tǒng)文化首先應該包括思想、文字、語言,之后是六藝,也就是:禮、樂、射、御、書、數(shù),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來的書法、音樂、武術、曲藝、棋類、節(jié)日、民俗等。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生活中息息相關的,融入我們生活的,我們享受它而不自知的東西。
中華傳統(tǒng)文化應包括:古文、古詩、詞語、樂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lián)、燈謎、射覆、酒令、歇后語等;傳統(tǒng)節(jié)日(均按農歷)有:正月初一春節(jié)(農歷新年)、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四月五日清明節(jié)、清明節(jié)前后的寒食節(jié)、五月五日端午節(jié)、七月七日七夕節(jié)、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臘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種民俗活動等;包括傳統(tǒng)歷法在內的中國古代自然科學以及生活在中國的各地區(qū)、各少數(shù)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也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組成部分。
5.中國民俗小故事
七夕的來歷
農歷七月七日舊稱七夕,也叫乞巧節(jié)。相傳是牛郎、織女在鵲橋相會的日子,關于乞巧指的是向織女乞取智巧。
關于牛郎、織女的傳說,已是家喻戶曉,由來已久。《詩·小雅·大東》說:“維天有漢,監(jiān)亦有光。膠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皖彼牽牛,不以服箱?!边@是牛郎、織女神話傳說的雛型,這時,織女、牽牛還只是天河二星,并無神的色彩,雖然詩中提到了織女“報章”、牽牛“服箱”,但這也只是就這兩顆星的名稱生發(fā)的聯(lián)想。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聯(lián)想正是后來牛郎織女傳說的催發(fā)劑。到了漢代,牽牛、織女便由星變成了神,有了鵲橋相會的說法。唐韓鄂《歲華紀麗》引《風俗通》說:“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淮南子》說:“烏鵲填河成橋而渡織女?!痹倏礉h末的《古詩十九鐵:“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文。纖纖摸索手,札札弄機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這詩中不僅說出了牛郎與織女相思相戀的夫妻關系,而且織女的神的形象已隱現(xiàn)其中。大概牛郎織女悲歡離合的故事在漢代就已經基本定型了。南朝梁殷蕓的〈小說說:“‘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機抒勞役,織成云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后遂廢織經。天帝怒,責令歸河東,但使一年一度相會?!边@個牛郎織女神話故事的梗概,雖然在文獻的記載中出于南北朝時代,但人們有理由認為它是對漢代牛郎織女傳說的追述,不然,七夕相會之說就無從說起。后來,牛郎織女的傳說在民間又被不斷地豐富情節(jié)、注人民情,于是,這一傳說更為故事化了。在民間傳說中,織女為天帝之孫、王母娘娘之外孫,織布之暇,常浴于銀河。牛郎則為人間一孤兒,備受兄嫂虐待,分家時僅分予一老牛。時天地相去不遠,銀河與凡間通連。牛郎遵老牛之囑,去銀河竊得織女天衣,織女不能去,遂結為夫妻。經數(shù)年,得一兒一女,男耕女織,幸福和美。不料天帝查知此事,怒遣天神捉逮,王母恐天神疏虞,亦親往??椗蛔?,號哭與夫及子女痛別。時老牛垂死,囑牛郎剖其皮,衣之登天。牛郎如其言,擔子女追去,且及,王母拔簪劃空,頓成滾滾天河。牛郎織女隔河相望,只有悲泣。后終感動天帝,許其每年七夕鵲橋相會。七夕這一民間節(jié)日就源起于這個神話傳說,七夕的節(jié)日風俗也與這一神話傳說有著淵源關系。
6.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故事
1:孔融讓梨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并且懂得禮節(jié),父母親非常喜愛他。
一日,父親買了一些梨子,特地揀了一個最大的梨子給孔融,孔融搖搖頭,卻另揀了一個最小的梨子說:“我年紀最小,應該吃小的梨,你那個梨就給哥哥吧。”父親聽后十分驚喜,又問:“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說"弟弟比我小,我也應該讓給他.”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傳下來,成了許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查看大圖
孔融小時候,不僅學習勤奮,而且善于思考。父親外出拜客總是帶著他去。10歲那年,他隨父親來到洛陽。正逢洛陽太守李膺大府內走。這時守門人忙把拉,問道:“你是哪家小孩,到一邊玩去!”孔融嚴肅地回答說:“請你們進去通報,山東孔融來訪?!笔亻T人見他一本正經,也不知是什么來頭?笑著問:“小公子,可有紅貼?”孔融說:“我家和你家主人世代交往,又有師生之誼,無需紅貼,只管通報?!笔亻T人怕慢待貴客,只好進去通報。這時李膺正和許多文人雅士交談,聽了通報,一時想不起這位孔融和自己家庭是什么關系,只好哈哈:“請進!”小孔融興沖沖走進大廳,一邊向主人問候,一邊拱手招呼各位來賓,態(tài)度不亢不卑。李膺一邊讓座,一邊打量著這位俊才少年,心里好生奇怪:這小孩從未見過面,而他為何自稱通家呢?于是,李膺問道:“小公子,你說我們兩家世代交情,我怎么想不起來??!”孔融微笑著說:“500年前孔子曾經問禮于老子,孔子姓孔,老子姓李,說明孔、李兩家500年就有師生之誼。今你姓李,我姓孔,也是師生關系,我們兩家不是累世通家嗎!”
孔融語出驚人,在座客人無不暗暗稱奇。太守李膺不禁哈哈大笑起來:“小公子真神童也?!蔽ㄓ刑写蠓?/p>
陳韙不以為然,冷冷地說:“小時候聰明的人,長大后未必有作為?!泵鎸μ魬?zhàn),孔融笑著說:“這樣說來,先生小時候一定很聰明。”這一巧妙對答,弄得陳韙面紅耳赤無言回對,暗暗坐在一旁生氣??兹趧t目不斜視,裝著大人模樣,一本正經地喝著茶,引得眾人哈哈大笑。
中國傳統(tǒng)小故事2:鐵杵磨針
唐朝著名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念書,常常逃學,到街上去閑逛。
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搖擺的花草使李白感嘆不已,“這么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里讀書多沒意思?”
走著走著,在一個破茅屋門口,坐著一個滿頭白發(fā)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鐵杵。李白走過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一個繡花針?!崩掀牌盘痤^,對李白笑了笑,接著又低下頭繼續(xù)磨著。
“繡花針?”李白又問:“是縫衣服用的繡花針嗎?”
“當然!”
“可是,鐵杵這么粗,什么時候能磨成細細的繡花針呢?”
老婆婆反問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鐵杵為什么不能磨成繡花針呢?”
“可是,您的年紀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別人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p>
老婆婆的一番話,令李白很慚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沒有逃過學。每天的學習也特別用功,終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詩仙。
中國傳統(tǒng)小故事3:懸梁刺股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開始由于知識淺薄得不到重用,連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決心認真鉆研,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
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發(fā)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梁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fā),這樣就會把頭皮扯痛了,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xù)讀書學習。這就是孫敬“懸梁”的故事。
查看大圖
戰(zhàn)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于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丶液?,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fā)奮讀書。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于是他想出了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這就是蘇秦“刺股”的故事。
7.搜集一些傳統(tǒng)文化小故事
孔融讓梨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
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并且懂得禮節(jié),父母親非常喜愛他。 一日,父親買了一些梨子,特地揀了一個最大的梨子給孔融,孔融搖搖頭,卻另揀了一個最小的梨子說:“我年紀最小,應該吃小的梨,你那個梨就給哥哥吧。”
父親聽后十分驚喜,又問:“那弟弟也比你小?。?孔融說"弟弟比我小,我也應該讓給他.”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傳下來,成了許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孔融小時候,不僅學習勤奮,而且善于思考。
父親外出拜客總是帶著他去。10歲那年,他隨父親來到洛陽。
正逢洛陽太守李膺大府內走。這時守門人忙把拉,問道:“你是哪家小孩,到一邊玩去!”孔融嚴肅地回答說:“請你們進去通報,山東孔融來訪?!?/p>
守門人見他一本正經,也不知是什么來頭?笑著問:“小公子,可有紅貼?”孔融說:“我家和你家主人世代交往,又有師生之誼,無需紅貼,只管通報?!笔亻T人怕慢待貴客,只好進去通報。
這時李膺正和許多文人雅士交談,聽了通報,一時想不起這位孔融和自己家庭是什么關系,只好哈哈:“請進!”小孔融興沖沖走進大廳,一邊向主人問候,一邊拱手招呼各位來賓,態(tài)度不亢不卑。李膺一邊讓座,一邊打量著這位俊才少年,心里好生奇怪:這小孩從未見過面,而他為何自稱通家呢?于是,李膺問道:“小公子,你說我們兩家世代交情,我怎么想不起來啊!”孔融微笑著說:“500年前孔子曾經問禮于老子,孔子姓孔,老子姓李,說明孔、李兩家500年就有師生之誼。
今你姓李,我姓孔,也是師生關系,我們兩家不是累世通家嗎!” 孔融語出驚人,在座客人無不暗暗稱奇。太守李膺不禁哈哈大笑起來:“小公子真神童也?!?/p>
唯有太中大夫陳韙不以為然,冷冷地說:“小時候聰明的人,長大后未必有作為。”面對挑戰(zhàn),孔融笑著說:“這樣說來,先生小時候一定很聰明?!?/p>
這一巧妙對答,弄得陳韙面紅耳赤無言回對,暗暗坐在一旁生氣??兹趧t目不斜視,裝著大人模樣,一本正經地喝著茶,引得眾人哈哈大笑。
鐵杵磨針 唐朝著名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念書,常常逃學,到街上去閑逛。 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
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搖擺的花草使李白感嘆不已,“這么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里讀書多沒意思?” 走著走著,在一個破茅屋門口,坐著一個滿頭白發(fā)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鐵杵。李白走過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一個繡花針?!?/p>
老婆婆抬起頭,對李白笑了笑,接著又低下頭繼續(xù)磨著。 “繡花針?”李白又問:“是縫衣服用的繡花針嗎?” “當然!” “可是,鐵杵這么粗,什么時候能磨成細細的繡花針呢?” 老婆婆反問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鐵杵為什么不能磨成繡花針呢?” “可是,您的年紀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別人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p>
老婆婆的一番話,令李白很慚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沒有逃過學。每天的學習也特別用功,終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詩仙。
懸梁刺股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開始由于知識淺薄得不到重用,連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決心認真鉆研,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
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
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
古時候,男子的頭發(fā)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梁上。
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fā),這樣就會把頭皮扯痛了,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xù)讀書學習。這就是孫敬“懸梁”的故事。
戰(zhàn)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于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
回家后,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
所以,他下定決心,發(fā)奮讀書。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
于是他想出了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
這就是蘇秦“刺股”的故事。
8.中國習俗故事文化知識
年的由來春節(jié):現(xiàn)代民間習慣上把過春節(jié)又叫做過年。
其實,年和 春節(jié)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樣來的呢?民間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的是,古時候,有一種叫做“年”的兇猛怪獸,每到臘月三十,便竄村挨戶,覓食人肉,殘害生靈。
有一個臘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個村莊,適逢兩個牧童在比賽牛鞭子?!澳辍焙雎劙肟罩许懫鹆伺九镜谋蘼暎瑖樀猛L而逃。
它竄到另一個村莊,又迎頭望到了一家門口曬著件大紅衣裳,它不知其為何物,嚇得趕緊掉頭逃跑。后來它又來到了一個村莊,朝一戶人家門里一瞧,只見里面燈火輝煌,刺得它頭昏眼花,只好又夾著尾巴溜了。
人們由此摸準了“年”有怕響,怕紅,怕光的弱點,便想到許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漸演化成今天過年的風俗。 另一種說法是,我國古代的字書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為歲名了。
我國古代民間雖然早已有過年的風俗,但那時并不叫做春節(jié)。因為那時所說的春節(jié),指的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立春”。
南北朝則把春節(jié)泛指為整個春季。據(jù)說,把農歷新年正式定名為春節(jié),是辛亥革命后的事。
由于那時要改用陽歷,為了區(qū)分農、陽兩節(jié),所以只好將農歷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jié)”。過 年 的 傳 說 相傳:中國古時侯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尖角,兇猛異常,"年"獸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 今年的除夕,象親們都忙著收拾東西逃往深山,這時候村東頭來了一個白發(fā)老人對一戶老婆婆說只要讓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將"年"獸驅走.眾人不信,老婆婆勸其還是上山躲避的好,老人堅持留下,眾人見勸他不住,便紛紛上山躲避去了. 當"年"獸象往年一樣準備闖進村肆虐的時候,突然傳來白發(fā)老人然響的爆竹聲,"年"獸混身顫栗,再也不敢向前湊了,原來"年"獸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大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獸大驚失色,倉惶而逃. 第二天,當人們從深山會到村里時,發(fā)現(xiàn)村里安然無恙,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白發(fā)老人是幫助大家驅逐"年"獸的神仙,人們同時還發(fā)現(xiàn)了白發(fā)老人驅逐"年"獸的三件法寶.從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貼紅對聯(lián),燃放爆竹,戶戶燈火通明,守更待歲.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過年".過年的習俗及由來 滿溢著喜慶和吉祥的春節(jié)是每個炎黃子孫心中永遠難以割舍的符號,它不僅是三百六十五天中最新鮮最特殊的一天,還承載著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風霜愈醇的古老文化。
農歷正月初一是春節(jié),又叫陰歷(農歷)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tǒng)節(jié)日。
春節(jié)是漢族最重要的節(jié)日。然而,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除漢族外,還有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shù)民族也有過春節(jié)的習俗。
春節(jié)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有關年的傳說也很多。
古代的春節(jié)叫“元日”、“元旦”、“新年”。辛亥革命后,才將農歷正月初一正式定名為春節(jié)。
春節(jié),顧名思義就是春天的節(jié)日。春天來臨,萬象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獲季節(jié)又要開始。
人們有足夠的理由載歌載舞來迎接這個節(jié)日。于是,節(jié)前就在門臉上貼上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
當春姑娘來到門口時,會念一遍寄托新一年美好愿望的句子,這一念,好運真的來了。同樣寓意的事情還有掛大紅燈籠和貼“福”字及財神像等,“?!弊诌€必須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到了”。
春節(jié)是個親人團聚的節(jié)日。離家的孩子這時要不遠千里回到父母家里。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餃子的做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征團聚了。
節(jié)日喜慶氣氛要持續(xù)一個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儀式;節(jié)中有給兒童壓歲錢、親朋好友拜年等典禮;節(jié)后半月又是元宵節(jié),其時花燈滿城、游人滿街、盛況空前,元宵節(jié)過后,春節(jié)才算結束了。
春節(jié)的另一名稱叫過年。
“年”是什么呢?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象中的動物?!澳辍币粊?,樹木凋敗,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
“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于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樣來的呢?民間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
“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只見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銀須飄逸,目若朗星。
鄉(xiāng)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誰還有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
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并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
9.關于中國文化的小故事
1、崔鉉胸懷大志,前程萬里“人無志不立”,一個人如果沒有遠大的志向,無論做什么事,都很難取得成功。
唐朝大詩人李白從小就抱定了匡扶家邦、濟民救世的志向,此后,他一直朝著自己的既定目標奮進。十九歲時,李白就立下了遠大的志向:“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北е@種自信與進取心,他應詔來到長安,名動一時。
然而唐玄宗只讓李白待詔翰林,做文學侍從之臣,李白的大志無法實現(xiàn)。性格孤傲的李白無法忍受“摧眉折腰事權貴”的生活,三年后,棄官而去,從此游山訪仙,痛飲狂歌,以排遣懷才不遇的憂憤。
但是,李白始終沒有放棄建立偉業(yè),成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66303732為非凡人物的理想。安史之亂爆發(fā)后,李白應邀入永王李璘幕府,詠出“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的豪邁詩名。
比李白稍晚些的崔鉉也是個胸懷大志的人。崔鉉是大臣崔元略的兒子。
有一次,他跟隨父親去拜訪當時的宰相韓滉,韓滉見他聰明伶俐的樣子,非常喜歡。崔鉉的父親說:“這個孩子近來作詩的能力有很大進步?!?/p>
韓滉一聽,有心考考他,就隨手指著架上的一只鷹,讓崔鉉即興賦一首詩。崔鉉接過紙筆,略一思索,就寫了一首詩:“天邊心性架頭身,欲擬飛騰未有因。
萬里碧霄終一去,不知誰是解絳人?!表n滉讀后,連連稱奇,稱贊道:“好詩!好詩!這孩子將來前程萬里,不可限量啊!”崔鉉長大后果然很有作為。
唐代宗大歷三年(公元768年),崔鉉在科舉考試中被錄取,隨后開始仕途生涯。唐代宗很欣賞他的才能與品德,說他是“真貴人”。
崔鉉先后擔任過中書侍郎、河東節(jié)度使、御史大夫、淮南節(jié)度使等要職。2、百里奚百里奚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
他還是平民百姓的時候就胸懷大志,想到外面闖蕩一番,但是他舍不得妻子和孩子,所以遲遲拿不定主意。妻子看出了他的心思,就說:“好男兒志在四方,本應該趁年輕時去外面闖蕩,你這樣舍不得家庭,怎么能成就一番事業(yè)?”百里奚聽妻子這樣說,感覺很慚愧,于是下決心出去闖蕩。
第二天,妻子把家中唯一的一只老母雞殺了為他送行。可是柴房里卻沒柴了,于是妻子就把門閂拆下來燒了。
百里奚告別了妻兒,開始闖蕩。他到過很多地方,雖然他很有才學,但是由于沒有人舉薦,所以他一直沒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華。
很快,10年過去了,百里奚還是沒有取得什么成就。此時,秦穆公聽說他很有才能,在和他一番交談之后了解到百里奚確實是個很有作為的人,便封他為相,此時的百里奚已經七十多歲了。
百里奚盡心輔佐秦穆公,為秦國的強大作出了很大的貢獻。3、玉不琢,不成器歐陽修4歲時父親就去世了,母親對他的教育很嚴格。
為節(jié)減開支,母親用蘆葦、木炭作筆,在土地或沙地上教歐陽修認字。歐陽修在家訓中希望兒子能繼續(xù)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并從書中學會做人的道理。
于是他在教導二兒子歐陽奕努力學習時寫下《誨學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然玉之為物,有不變之常德,雖不琢以為器,而猶不害為玉也。
人之性,因物則遷,不學,則舍君子而為小人,可不念哉?”4、萬年創(chuàng)建歷法說相傳,在古時候,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jié)令很亂,就有了想把節(jié)令定準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計算時間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樹陰下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fā)了他。
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測定一天的時間,后來,山崖上的滴泉啟發(fā)了他的靈感,他又動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天長日久,他發(fā)現(xiàn)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輪回一次,天時的長短就重復一遍。
當時的國君叫祖乙,也常為天氣風云的不測感到苦惱。萬年知道后,就帶著日晷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
祖乙聽后龍顏大悅,感到有道理。于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筑起日晷臺和漏壺亭。
并希望能測準日月規(guī)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間,創(chuàng)建歷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有一次,祖乙去了解萬年測試歷法的進展情況。
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刻著一首詩: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
知道萬年創(chuàng)建歷法已成,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著天象,對祖乙說:“現(xiàn)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jié)吧”。
祖乙說:“春為歲首,就叫春節(jié)吧”。據(jù)說這就是春節(jié)的來歷。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準確的太陽歷,當他把太陽歷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須。國君深為感動,為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歷命名為“萬年歷”,封萬年為日月壽星。
以后,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jù)說就是為了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5、孔子編《春秋》孔子是春秋時的魯國人,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
春秋時期,諸侯爭霸,天下大亂,周天子的地位形同虛設,禮法遭到嚴重的踐踏。看到這種混亂的局面,孔子非常痛心,他認為,只有恢復周禮,天下才能大治。
于是,他帶領眾多弟子周游列國,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但沒有一個諸侯愿意采納他的主張,孔。
10.有沒有3分鐘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故事
“女媧補天”是中國神話史上最為著名的一則神話,流傳極廣,幾乎家喻戶曉.它浪漫美麗,構思奇特,在全世界都極為罕見,大約除了中國人以外,其他人是根本想象不出來的,誰敢想象碧藍碧藍的蒼天竟會塌去一洞?又有誰能想象一位美麗的女神用五彩石修補著蒼穹?如果宇宙是偉大的,那么讀了女媧的神話,你會感覺到女媧神比宇宙還要偉大. 女媧補天的傳說最早記載于《淮南子》中.相傳,水神共工與火神祝融因爭奪權力而發(fā)生戰(zhàn)爭,結果是水神輸了.戰(zhàn)敗的共工沒處撒氣,就一頭把支撐天地的大柱子——不周山給撞倒了于是乎,天嘩啦啦塌了一個大洞,大地上洪水泛濫,到處是熊熊的大火,六種怪獸不知道從什么地方鉆了出來,殘害著人類.善良的女媧神看見她的子民們在洪水和大火中四處逃生,心里十分難過,只好辛辛苦苦地去修補破損的天空.因為當時的天空已經傾斜了,于是女媧又親自將一只巨大的龜捉來殺掉,砍下了它的四條腿,支撐在天的四面,把傾斜的天給扶正了,要不是這樣.我們現(xiàn)代的人說不定都是歪脖子、斜眼睛. 文學名著《紅樓夢》在開篇里,有一段十分精彩的描寫,說的就是女媧補天的事情:“看官.你道此書從何說起?說來雖近荒唐,細玩頗有趣味.卻說那女媧煉石補天之時,于大荒山無稽崖煉成高十二丈,見方二十四丈的大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那女媧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單剩一塊未用,棄之青埂峰下,誰知此石自經鍛煉之后,靈性已成,自來自去,可大可??;因見眾石具得補天,獨自己無才,不得人選,遂自怨愧,日夜悲哀.”后來,這塊無才去補蒼天的頑石,在青埂峰下滾來滾去,偶遇降殊仙草,于是引出了一段情意綿綿、淚灑紛紛的感人故事. 女媧是人類的創(chuàng)造者,我們以前曾提到過她摶土造人的事跡,現(xiàn)在她又補好了蒼天,對人類來說真是功德無量.所以關于女媧的事跡流傳甚廣,并演變成一系列的社會風俗. 明代人楊慎在《同品》中記:“宋以正月二十三日為天穿日,言女媧氏以是日補天,俗以煎餅置屋上,名曰補天穿.”現(xiàn)在中原地區(qū)還有一種關于女媧補天的傳說:女媧補天以后,用泥巴做成一男一女,讓他們在幾間結為夫婦.有一年,在過大年的時候,夫妻倆為了感謝女媧,做了很多的年粑送給她,女媧只收了一點,說:“我用了三萬六千塊石頭補天,有一些縫沒有合.你們把這些年粑帶回去,在正月二十日把它吃掉,便可以將天上的縫補嚴.”從此以后,中原地區(qū)有了過年吃年粑的習慣,而且中原至今還傳誦著這樣的民謠:“二十把粑煎,吃了好補天,麥子結雙吊,谷堆冒尖尖.”竟然把吃補天的煎粑作為祈禱神靈保佑,祝愿來年五谷豐登的象征. 中國歷史上關于女媧補天的傳說,單獨見于女媧的事跡,沒有和其他神的神跡相混合.從神話的主干——“補天”來看,也沒有后人添加斧鑿的任何痕跡.關于“女媧補天”神話出現(xiàn)的時間,那就很難說了,大約在文字出現(xiàn)以前它就廣泛流傳于原始部落之中.80年代以來,我們在進一步挖掘遼西紅山文化的時候,曾發(fā)現(xiàn)一個表面像小山的建筑,剝開來一看,原來它是一個大祭壇.這個祭壇一共分三層,小抹頂,上面竟然有1000多只煉銅用的坩鍋.為什么要用坩鍋來祭祀神呢?有一種意見認為,這個祭祀的主題就是“女媧補天”.說來也巧,人們在紅山文化的墓葬中發(fā)現(xiàn)了一些小的玉石做成的龜,但奇怪的是,這些龜都沒有頭和四足.專家們從這些證據(jù)推斷,龜沒有頭和足正好應了《淮南子》中關于女媧補天“斷鰲足以立四極”的記載.從而推測,祭壇所祭祀的一定是女媧.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么“女媧補天”的神話就可以上推到距今7000多年以前,比中國最早的文字尚早2000多年. 那么,“女媧補天”的真實性呢?即為什么會有女媧補天這樣的神話出現(xiàn)?有人曾說,女媧補天在中國象征著冶煉工業(yè)的開始,從紅山考古的情況來說似乎證明了這一推論,然而如何去理解神話中“天穿一洞”呢?說來說去,“女媧補天”是將“天穿一洞”作為前提的,沒有這個前提也就沒有了“女媧補天”的神話.20世紀80年代,科學家在北極的上空發(fā)現(xiàn)了臭氧層空洞,也是靠先進的科學儀器探知的,那么古人是如何將本來就虛無的天空想象出塌了一個大洞呢?這太不可思議了! 別人認為:“天穿一洞”與“天傾西北”一樣,如果沒有直接的視覺感受,是任何人無法想象出來.不要以為人的想象力是無邊無沿的、無所不能的,人類的想象力同樣受到許多東西的限制.《西游記》奇不奇?太空大戰(zhàn)玄不玄?但若仔細分析,它們都可以在實實在在的現(xiàn)實生活里找到離奇中的真實性,豬八戒不過是人身上安了個豬頭而已,但沒有任何一位古人可以想象出現(xiàn)代的航天飛機,更沒有人會想象出電子計算機.因此,若沒有現(xiàn)實的真實性作為依據(jù),古人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出“天穿一洞”的情景. 那么,這個真實的背景又是什么呢?只能這樣認為:上古時代的人們真的親眼看見到過“天”塌去了一塊,所以才會有“天穿一洞”和“女媧補天”的神話出現(xiàn).我們今天之所以覺得“女媧補天”的神話難以理解,是因為我們的大腦中一直認為天只有一個,那就是現(xiàn)在的天,而現(xiàn)在這個天是不可能穿一個洞的,更不可能轟得塌去一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