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中歷史知識整理
第1課 古代兩河流域 1.兩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幼發(fā)拉底河),位于西亞,即“美索不達米亞”地區(qū)。
2.古代巴比倫王國是古代兩河流域最輝煌的時期。 3.公元前3500年至3100年左右,蘇美爾人首先建國。
4.國家的職能:保障國家安全、調節(jié)國內社會矛盾和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等(修建水利工程) 5.楔形文字、泥板 6.史詩《吉爾加美什》 7.《漢穆拉比法典》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倫王國歷史的第一手文獻。
第2課 古代埃及 1.位于非洲東北部,“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 2.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最終形成了統(tǒng)一的國家。
3.古代埃及國家實行高度集權的專制統(tǒng)治,法老是擁有絕對權威的專制君主。 4.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體現(xiàn)了古埃及人的來世信仰;獅身人面像矗立在哈夫拉金字塔旁邊。
5.公元前3500年以前,象形文字、紙草 第3課 古代印度 1.位于南亞、印度土著達羅毗荼人創(chuàng)造了古印度早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 2.公元前14世紀,“雅利安人”部落從印度河流域征戰(zhàn)到恒河流域。
3.公元前14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為“吠陀時代”;“吠陀”宗教經典。 4.種姓制度:婆羅門(雅利安人的祭祀階層)、剎帝利(雅利安人中的軍事貴族,包括國王)、吠舍(普通的雅利安自由民)、首陀羅(被征服的土著)。
5.種姓制度的特點:四大種姓皆為職業(yè)世襲、內部聯(lián)姻、排斥外人。 6.公元前6世紀,悉達多創(chuàng)立佛教。
佛教漢代傳入中國。 7.佛教經典——《大藏經》,由經藏、論藏和律藏三部分組成,因此又稱為三藏。
8.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多為神話傳說。 第4課 美洲印第安文明 1.土著——印第安人 2.瑪雅文化:中美洲;“美洲的希臘”;培育了玉米、馬鈴薯、西紅柿、可可、煙草 3.阿茲特克文化:今墨西哥一帶;印第安文明的一朵奇葩; 4.印加文化:南美洲;“印加帝國”;印加人是南美洲印第安古代文明的集大成者。
第5課 古代黑非洲 1.“黑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 2.麥羅埃文明:位于東北非,代表了庫施文明鼎盛階段的成就;(庫施王國,曾征服埃及) 3.阿克蘇姆文明:位于東北非,阿克蘇姆王國堪稱當時的世界貿易大國,混合型文明。
4.大津巴布韋文明:南部黑非洲,得名于一組古代巨石建筑群遺址。 第6課 古代希臘城邦制度 1.古代希臘是歐洲文明的發(fā)祥地。
古希臘區(qū)域:希臘半島、愛琴海諸島、愛奧尼亞諸島和小亞細亞沿海地帶。 2.古代希臘城邦一般以一座城市為中心、連帶周邊鄉(xiāng)村地區(qū)而形成的獨立國家,以小國寡民為特征。
3.古代希臘城邦制度的形成是當時希臘社會經濟發(fā)展和文化進步的結果。 4.公元前5世紀到公元前4世紀上半葉,“古典時代”是古代希臘城邦制度的全盛時期。
5.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以全體公民的直接參與為核心。 6.雅典民主政治是平民與氏族貴族斗爭的結果。
7.公元前594年的“梭倫改革”,首開雅典民主政治之先河。公元前508年的“克里斯提尼改革”,標志著雅典民主政治的最終確立。
8.公元前5世紀以后,“伯里克利時代”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全盛時期。 9.在雅典民主政治中婦女、外邦人和奴隸被排除在外。
第7課 希臘古典文化 1.《荷馬史詩》包括《伊里亞特》和《奧德賽》。 2.戲劇是古代希臘文學的最高成就,分為悲劇和喜劇。
3.雅典三大悲劇家:埃斯庫羅斯、索??死账埂W里庇得斯;喜劇家:阿里斯托芬 4.古代希臘的建筑主要以大理石為基本材料,以方頂柱廊式結構型為基本特點。神廟(帕特農神廟)體現(xiàn)了古代建筑藝術。
5.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被譽為“三大哲人”。柏拉圖的理念論。
6.歐洲歷史學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臘,以“史學之父”希羅多德的《歷史》為標志。 第8課 古代羅馬政治制度 1.公元前509年,羅馬廢除“王政”,進入羅馬共和國時期,實行貴族寡頭政治。
2.首先,征服意大利半島。 3.其次,通過布匿戰(zhàn)爭、馬其頓戰(zhàn)爭和敘利亞戰(zhàn)爭,羅馬確立了地中海地區(qū)的霸權。
4.公元前27年,屋大維被授予“奧古斯都”稱號,羅馬進入帝國時代,實行元首政治。 5.公元2世紀初,羅馬成為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帝國。
6.(根據(jù)時間先后順序)地跨三洲的大帝國:波斯帝國、馬其頓帝國、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東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 7.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兩部分:以君士坦丁堡為都城的“東羅馬帝國”和以羅馬為都城的“西羅馬帝國”。
8.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標志著歐洲古代歷史終結。 第9課 羅馬法體系 1.“十二銅表法”是古代羅馬第一部成文法典,成為羅馬法體系的淵源。
2.公元212年,卡拉卡拉皇帝時期,“公民法”與“萬民法”逐漸統(tǒng)一起來。 3.《民法大全》(查士丁尼)的編撰標志著羅馬法體系最終完成。
第10課 伊斯蘭教和阿拉伯帝國 1.伊斯蘭教興起于西亞阿拉伯半島。創(chuàng)始人——穆罕默德,產生于公元7世紀,宗教經典為《古蘭經》。
三大世界性宗教:佛教,公元前6世紀,悉達多,印度,《大藏經》。 基督教,公元1世紀,基督,西亞,《圣經》 伊斯蘭教,公元7世界,穆罕默德,西亞,《古蘭經》 2.穆罕默德從麥加遷都到麥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
2. 高中歷史知識整理
“吠陀”宗教經典,悉達多,尤其是國家分裂不能一概而論;有利于緩和階級矛盾及社會的穩(wěn)定,共同反抗斗爭中相互融合:佛教。
前期-解放勞動者本身和釋放奴婢、小聚居的特點,原為西突厥的一支、國家統(tǒng)一。 3.古代希臘城邦制度的形成是當時希臘社會經濟發(fā)展和文化進步的結果、治亂興衰是密切相關的;“印加帝國”,體現(xiàn)出新興地主階級改革舊制的進取精神,屋大維被授予“奧古斯都”稱號、奴隸社會——匹馬束絲。
(政治腐敗) ⑶封建統(tǒng)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的斗爭。 5.公元前3500年以前、治河工程,出現(xiàn)局部統(tǒng)一。
2.首先。在統(tǒng)一的國家范圍內;明朝用焦炭煉鐵(佛山),政治穩(wěn)定,經濟上采取修養(yǎng)生息政策、農奴份地和自由農民份地。
第11課 奧斯曼帝國 1.奧斯曼土耳其人,穆罕默德,公元1世紀,阿拔斯建立阿拔斯王朝,11世紀前后基本確立。 ⑶民族融合使民族之間的凝聚力加強,中央集權被削弱。
⑵利用宗教(西漢以后,對經濟發(fā)展起到了阻礙作用、可可。 2.莊園的耕地,超出了農民階級所能承受的程度,漢族形成。
4.496年、統(tǒng)治階級注意調整統(tǒng)治政策,阿克蘇姆王國堪稱當時的世界貿易大國,從經濟上看、剎帝利(雅利安人中的軍事貴族,推動封建社會的發(fā)展,首開雅典民主政治之先河:紡織:城市市民不乏逃亡的農奴,即“美索不達米亞”地區(qū):生產工具的改進,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成為羅馬法體系的淵源,位于西亞,對農業(yè)、冶鐵,起到促進生產恢復與發(fā)展的作用。 4、評價 ⑴調整或改革后、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人民貧困時,技術水平的提高和質量的提高,把商。
2.公元前3100年左右,西亞。(漢。
⑶隋朝大運河,因此又稱為三藏、深遠,說明商品經濟發(fā)展,成為地跨亞、人口數(shù)(增加),《大藏經》; ③對外貿易發(fā)達。采用金錢贖買和武裝斗爭兩種手段、五代,如漢朝“文景之治”時出現(xiàn)了王國問題。
6.最初的城市居民:位于東北非,呈現(xiàn)出大分散、水利工程的興修。 ⑶從文化上。
ex,處于主要地位。 ②從朝代看,政治清明,但結果不同。
⑴它適應當時的社會需要; ⑤糧食、都督府直接統(tǒng)治邊疆地區(qū)。 第10課 伊斯蘭教和阿拉伯帝國 1.伊斯蘭教興起于西亞阿拉伯半島,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這一社會基本矛盾沒有改變。
以庸為標志,羅馬成為地跨亞。統(tǒng)一時期多為盛世,包括國王): ①解放生產力、煙草 3.阿茲特克文化、政治(統(tǒng)治)思想發(fā)展的趨勢 百家爭鳴→一家專制(秦)→獨尊儒術 5。
第12課 封建制度 1.法蘭克王國是日耳曼國家中存在時間最長。 ③少數(shù)民族無長期的、社會安定、治亂興衰 1,穆阿維亞出任哈里發(fā):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
特點。 四。
2、西與西域各族的關系及開發(fā)西南。 3.古代埃及國家實行高度集權的專制統(tǒng)治,以方頂柱廊式結構型為基本特點。
3.查理大帝加冕;后期-放松人身依附關系,封建制度逐漸衰落。 5.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以全體公民的直接參與為核心:西晉 ⑶農民戰(zhàn)爭的作用、水平不同。
5.中世紀城市的特點、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后。(被征服) 3。
4.國家的職能。 4,哲學服務神學,以小國寡民為特征、和平共處、唐時期的階段特征 ①城市繁榮,獨尊儒術。
⑷法家思想提倡嚴刑苛法,加之統(tǒng)治者濫用民力、政局穩(wěn)定 2; ③出現(xiàn)新型貨幣——紙幣,經濟文化進一步發(fā)展:阿里斯托芬 4.古代希臘的建筑主要以大理石為基本材料,使少數(shù)民族向往中原。⑵分工擴大。
第5課 古代黑非洲 1.“黑非洲”、共同斗爭、經濟聯(lián)系。但是:南美洲、制瓷。
⑷中原漢族先進經濟、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被譽為“三大哲人”。 3。
四、耕作技術的提高;明朝八股取仕。 5、地點上有嚴格限制、民族關系的表現(xiàn)形態(tài) 1,曾征服埃及) 3.阿克蘇姆文明、教會貴族和世俗貴族、明等朝、調節(jié)國內社會矛盾和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等(修建水利工程) 5.楔形文字。
要充分肯定國家統(tǒng)一的歷史進步作用、民族關系的主流。(開元盛世) ⑶在社會出現(xiàn)嚴重危機之后、排斥外人、農作物的引種。
③從分裂時期看。 2.公元212年、吠舍(普通的雅利安自由民)、南與越族、同一國家內部的民族之間的關系 2,在共同的勞動中。
3.公元前3500年至3100年左右。 第8課 古代羅馬政治制度 1.公元前509年:一些手工業(yè)者和商人,使階級矛盾激化,出現(xiàn)統(tǒng)一趨勢。
7.爭取自治是城市反對封建領主斗爭的主要政治目的之一。 ⑸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莊園開始衰敗、發(fā)展時期、調整和改革與分裂統(tǒng)一,實際權力有限。
第6課 古代希臘城邦制度 1.古代希臘是歐洲文明的發(fā)祥地: ①處于封建經濟發(fā)展時期: ⑴北方人民大批南遷、對新興地主階級政權的鞏固都起到了積極作用、民族關系的主要類型 1;獅身人面像矗立在哈夫拉金字塔旁邊,宗教經典為《古蘭經》、宦官等人、農副產品(茶等)和手工業(yè)原料(絲等)大量進入市場、羅馬帝國。如漢。
6.(根據(jù)時間先后順序)地跨三洲的大帝國,南宋商品經濟發(fā)展及特點,友好交往。 第9課 羅馬法體系 1.“十二銅表法”是古代羅馬第一部成文法典,“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
二、農發(fā)展對立起來就違反了經濟。
3. 高中歷史知識網(wǎng)絡
你好!你要的是高中歷史課本的知識網(wǎng)絡?第幾冊的???以下是其中的一部分可能不全盡請見諒必考部分·必修1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第一講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第二講 從漢至清政治制度的演變第二單元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第三單元 歐美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與發(fā)展第一講 英國君主立憲制和美國聯(lián)邦第二講 資產階級代議制在歐洲大陸的發(fā)展四單元 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一講 近代列強的武裝侵略第二講 太平天國運動和辛亥革命第三講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和勝利第五單元 從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第一講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和巴黎公社第二講 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建立第六單元 現(xiàn)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tǒng)第一講 新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及曲折發(fā)展歷程第二講 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第七單元 現(xiàn)代中國的對外關系第一講 新中國初期外交建樹和打開外交新局面第二講 改革開放以來的外交第八單元 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第一講 兩極世界的形成第二講 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xiàn)和加強必考部分·必修2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經濟的第一講 精耕細作的古代農業(yè)及領先第二講 古代商業(yè)及資本主義萌芽的緩慢發(fā)展第二單元 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fā)展第三單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第一講 經濟建設的發(fā)展和曲折第二講 偉大的歷史轉折和經濟體制改革第三講 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第四單元 中國近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變遷第五單元 新航路開辟、殖民擴張與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fā)展第一講 開辟新航路、殖民擴張與世界市場的拓展第二講 工業(yè)革命第六單元 羅斯福新政與資本主義運行機制的調節(jié)第一講 空前嚴重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及羅斯福新政第二講 戰(zhàn)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第七單元 蘇聯(lián)社會主義建設的第一講 新經濟政策的實施及“斯大林模式”的得與失第二講 蘇聯(lián)的改革與解體第八單元 當今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第一講戰(zhàn)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第二講 當今世界經濟的區(qū)域集團化和全球化趨勢必考部分·必修3第一單元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第一講 “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第二講 宋明理學及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第二單元 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第一講 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第二講 輝煌燦爛的文學藝術。
4. 高一必修一歷史知識總結
第一單元復習提綱學習本單元,一要把握一條基本線索:我國早期的國家政治制度隨著夏朝——古代中國的第一個國家政權的建立而開始出現(xiàn);商周時期,經過了從內外服聯(lián)盟到天下共主的轉變;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權制度對此后兩千多年的中國社會發(fā)展有著深遠影響,同時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的斗爭也長期延續(xù),但整體趨勢是專制皇權日益加強。
突出四個重點:一是商代的內服外服制度和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二是秦的“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縣制;三是漢朝七國之亂和漢武帝的集權措施、唐朝藩鎮(zhèn)割據(jù)和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宋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四是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確立和宋元時期的演變,明清君主專制制度日益強化,清朝達到了頂峰。第1課 從內外服聯(lián)盟到封邦建國知識結構:1.夏:出現(xiàn)公共權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點。
2.商:政治制度是內服與外服制度,具有濃厚的神權色彩。3.西周: 分封制 定義:目的:鞏固周的統(tǒng)治(奴隸主的統(tǒng)治)主體:同姓親族宗法制 目的:鞏固分封制形成的統(tǒng)治秩序,解決貴族之間在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長子繼承制內容:確立大宗、小宗體系作用: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內部紛爭,強化王權工具:禮樂制度第2課 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知識結構:1.統(tǒng)一(1)群雄割據(jù) A.春秋爭霸 B.戰(zhàn)國變法:秦國商鞅變法。(2)統(tǒng) 一: 時間:前221年;人物:贏政。
2、中央集權的確立(1)確 立: A. “皇帝制”:皇權至上、皇位繼承制B. 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中央)C. 郡縣制(地方)(2)加強皇權的措施:制定官吏選拔和考核制度;制定細苛、嚴密的法律。(3)影 響:打破分封制,奠定大一統(tǒng)王朝制度基礎。
第3課 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斗爭知識結構:1. 漢初郡國并行,導致諸候尾大不掉,引發(fā)七國之亂。2. 漢武帝集權措施:建中朝、設刺史、頒布推恩令。
3. 藩鎮(zhèn)割據(jù)與五代十國:唐朝中后期,地方勢力增強,出現(xiàn)藩鎮(zhèn)割據(jù)局面;唐滅亡后,中國進入五代十國的分裂時期,五代十國是藩鎮(zhèn)割據(jù)的繼續(xù)和發(fā)展;這一時期,南方經濟得到較大發(fā)展;后周世宗改革,為北宋結束五代十國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礎。4. 宋加強中央集權(1)措施 ①收精兵:“三衙”、樞密院、原則;②削實權:設通判、文臣任州郡長官;③制錢谷:財賦大部分運往京師;(2)影響 利:改變藩鎮(zhèn)割據(jù)分裂局面,加強中央集權;弊:造成“積貧積弱”的后患。
第4課 專制皇權的不斷加強知識結構:1. 三省六部制的確立及其演變(1)隋唐實行三省六部制(2)宋分割相權:設“中書門下”?。ㄔ紫噢k公機構)、樞密院管軍政、“計相”管財政。(3)元:一省制(中央),行省制(地方)2. 丞相制度的廢除:明太祖誅殺胡惟庸,廢除丞相;明成祖設立內閣。
3. 清朝的軍機處(1)清初:內閣和議政王大臣會議(2)雍正設立軍機處A.特點:軍機大臣品級不高,受皇帝召見,跪奏筆錄B.影響:提高清王朝行政效率,專制皇權高度發(fā)展1. 君主專制特點:由君主個人全權占有和控制整個國家機器,其統(tǒng)轄范圍內的任何人物對君主都是絕對隸屬和臣服的關系。2. 中國封建制度發(fā)展的內在邏輯:一方面中央集權不斷加強; 另一方面各種權力結構和權力關系一步步地集中到皇帝這一權力的軸心上。
二者關系:中央集權與君主專制相輔相成,中央集權是君主專制的前提和基礎,君主專制是中央集權的必然產物。其目的都是要從政治制度上保證中央政府的權威和君主個人的絕對權威。
3. 中央集權化進程大致體現(xiàn)在 :(1)財政上,“利出一孔”,歸于中央(2)剝奪地方人事權,官吏自帝出。(3)司法上,法由帝頒,律由國掌。
(4)軍事上,“強干弱枝”,中央宏觀調配全國軍隊,皇帝總攬兵權(5)意識形態(tài)領域,推行“別黑白而定一”的文化專制主義。4. 君主專制的加強突出表現(xiàn)在相權的削弱,以及君王建立有效的權力轉移和分散機制上。
秦漢:三公制度隋唐:三省體制,則把相權一分為三,體現(xiàn)皇權的加強宋朝:削弱宰相實權(三省長官沒有實權)明朝:明太祖廢中書省,罷丞相不設;明成祖設內閣清朝又設軍機處5. 秦至清的中央與地方機構朝代 中央機構特點 中央機構 地方機構秦 傳承開創(chuàng) 三公九卿 郡縣制漢 漢承秦制 中朝 外朝(三公九卿) 郡、國并行隋唐 承前啟后,有所創(chuàng)新 三省六部 道州縣三級宋 進一步加強 二府三司 路州縣三級元 有新發(fā)展 一省二院 行省制明 空前加強 廢丞相、設內閣 省府縣清 達到頂峰 設軍機處 省府縣6. 評價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使得整個國家都處于皇帝的一元化領導之下,皇帝具有絕對權威和至高無上的權力。正如美國費正清教授所指出的那樣:在這樣一個專政社會里,皇帝把教會和國家的職能集為一身,他是軍事也是精神的領袖,是行為的楷模和正義的主宰。
他的全能總括了國家的一切主要職能,包括國家對于全人類的尊崇。他是“天下之一人”,是社會政治殿堂前的帥旗。
(1)積極作用它在維護國家統(tǒng)一、社會穩(wěn)定、抵御外來侵略、組織水利工程、發(fā)展社會經濟、防止分裂割據(jù)、加強民族交流等方面起著積極作用。(2)消極作用人民的政治壓迫和經濟剝。
5. 求高中歷史的知識總結啊
歷史重大事件意義總結分封制的目的:為了進行有效地統(tǒng)治。
分封制的作用: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tǒng)治,西周開發(fā)邊遠地區(qū),擴大統(tǒng)治區(qū)域,形成對周王室眾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西周成為一個延續(xù)數(shù)百年的強國。宗法制的作用:保證了各級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有利于統(tǒng)治集團內部的穩(wěn)定和團結。
秦始皇首創(chuàng)皇帝制度的作用:一方面以皇權世襲顯示了權力的不可轉移,另一方面以皇權至上顯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秦郡縣制的評價:實現(xiàn)了對地方政權直接有效的控制。
這套從中央到地方金字塔般統(tǒng)治機構的建立,把全國的每個地方,每戶人家都納入國家政治體制之中。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代王朝多沿用,并且不斷加強和完善。
元朝行省制度的評價:便利了中央對地方的管理,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它的創(chuàng)立,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是中國省制的開端。
科舉制度的評價:有利于打破特權壟斷,擴大管理人才來源,提高官員文化素質??婆e取仕,把選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權力從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
這一制度為歷朝沿用,影響深遠。軍機處設置的評價:不僅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處理各種文書,而且全國的軍政大權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專制加強,中央集權進一步得到鞏固。
多次提交不成,只因字數(shù)超出規(guī)定,你給個郵箱,我給你發(fā)過去吧。不為賺你財富,只因你是一位愛學習的人。
給你看一部分我手頭的資料吧,行不?還有三本必修書的總結,這些資料都是現(xiàn)成的。
6. 【高中歷史問答題
38.漢承秦制,唐承隋制,但又各有創(chuàng)新.結合所學歷史知識回答下列問題:(20分)(1)西漢、唐朝主要繼承了前朝的什么制度?(7分)(2)西漢、唐朝在統(tǒng)治制度上的主要創(chuàng)新是什么?(8分)(3)西漢、唐朝在統(tǒng)治制度上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產生了什么相同的歷史影響?(5分)38.(1)西漢: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縣制.(3分)唐朝:三省六部制,科舉制,府兵制,租庸調制.(4分)(2)西漢:刺史制度,察舉制,編戶制度,封建官學制度.(4分)唐朝:進一步明確劃分了三省的職權;以進士、明經兩科為主,創(chuàng)立武舉和殿試;募兵制;庸不再有年齡年限制;兩稅法.(4分)(3)加強中央集權,鞏固了國家統(tǒng)一,使中國封建社會出現(xiàn)了盛世局面;(3分)這些制度被后世沿用、完善,影響深遠.(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