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近代史常識》讀后感600字
中國近代史是中華民族的屈辱史,中國人民飽嘗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欺凌;中國近代史是不屈不撓的抗爭史,偉大的中華民族和不屈的華夏子孫,在侵略者的屠刀下不畏強暴、英勇斗爭;中國近代史更是中國人民的探索史,無數(shù)中華兒女鍥而不舍地尋求救國良方,一次次失敗,一次次努力。
1921年7月1日,偉大的中國共產(chǎn)黨終于誕生了!共產(chǎn)黨人用嶄新的理論和務實的精神為中國人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沉寂多年的中國大地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花。
為了拯救災難深重的祖國母親,共產(chǎn)黨人前仆后繼,嘔心瀝血;為了祖國母親不再受到欺凌,一批批共產(chǎn)黨人燃燒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在那封建黑暗勢力的絞殺下,在帝國主義的炮火中,共產(chǎn)黨人用自己的脊梁筑起中華民族不朽的長城。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帶領下,中國人民趕走了侵略者,帶著對光明的憧憬,一步步走出暗無天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社會。
1949年10月1日,全世界都在聆聽那最為雄健豪壯的聲音:“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新中國終于如鳳凰涅磐般誕生了!在這個嶄新的國家,勞苦大眾第一次當家作主人,以百般熱情投入到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中。
祖國大地萬象更新,舊貌換新顏。仰望藍天,神州飛船,太空穿梭;俯瞰大地、三峽工程,曠世神奇。從此,中國人民從一個輝煌邁向另一個輝煌,東方巨龍在全世界人民驚詫的目光中騰飛、再騰飛!
掩卷長思,我慶幸我屬于這個古老而年青的國度;我慶幸我屬于這個偉大而輝煌的時代;我慶幸我生在紅旗下,長在新中國!
( 責任
2.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讀后感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讀后感
因為在做關于《節(jié)日文化資源在語文教學中的合理運用研究》這一課題,所以最近多接觸關于傳統(tǒng)文化、中外文化、節(jié)日文化等類似的書籍,而我對傳統(tǒng)文化尤為感興趣,所以就打開了王力主編的《中國古代文化常識》這本書,徜徉書中,趣味多多。
讀傳統(tǒng)文化的書一般都感覺比較枯燥晦澀,甚至會有大量的生僻字不知其音其意。這本書涉及天文地理、衣食住行,傳統(tǒng)文化涵蓋面之廣自不用說,且文筆風趣詼諧,插圖精美,圖文結合,穿插故事、文獻等,配有相關注釋,讀來不覺無味深奧,通俗易懂,趣味橫生。書中的插圖,或是關于器皿,或是關于建筑,或是關于絲帛……線條清晰,真實可感,觸摸上去好像在和中國古代的這些精品做最親密的接觸,不禁感慨傳統(tǒng)文化的美好和厚重。
本書簡介中就是一連串的發(fā)問“你知道知名的司母戊鼎有一個假耳朵么?你知道孟姜女姓姜不姓孟么?你知道最古老的同心結是什么樣子么?你知道黃帝戰(zhàn)蚩尤的真相么?”……真想做一位學識淵博、旁征博引的老師,如果真能在語文教學中,必要之時,將這些知識、故事、文獻信手拈來,延伸引用,我的課堂肯定頗受歡迎吧。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是需要汲取多方面的知識,提高自身的文學修養(yǎng),才能給予學生最好的文學滲透。
關于傳統(tǒng)節(jié)日書中也有涉及。比如中元節(jié)是中國人非常重要的祭祀去世親人的節(jié)日,又叫“盂蘭盆節(jié)”或“河燈節(jié)”。盂蘭盆是梵文音譯,原意為“從苦難中拯救”。這個故事和目犍連(也就是中國民間目連戲的男主角目連)救母的故事有關。傳說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連成就神通后,欲度化父母,以報生養(yǎng)哺育之恩。結果送給母親的飯食一遞到母親手上就化成火炭。佛陀說每年七月十五日,是佛歡喜日,我們都要集結佛法僧三寶的力量,超度我們的七世父母。這個故事的內涵,其實還遠比它表面上看要來得深刻。實際上,佛教界內的人大多認為盂蘭盆的故事講的就是小乘佛教向大乘佛教轉化的原因。
其實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尤其是詩詞小說中關于中元節(jié)的描寫并不少。中元節(jié)作為寄托哀思,為已逝親人祈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歷史甚至比清明節(jié)更為悠久,意義也不在清明節(jié)之下。它已被列入民俗項目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各地均有不同的民俗活動,類似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還有上巳節(jié)和寒衣節(jié)。
僅以中元節(jié)為例,關于節(jié)日文化資源在語文教學的運用需要篩選、提取、比對、舍棄。關于節(jié)日文化中的消極思想是糟粕,需要摒棄,涉及的詩詞文化、哲學思想、節(jié)日意義則是精華,可以酌情保留。同一節(jié)日的不同資源需要深思熟慮,找準切入口;不同節(jié)日的文化資源,也要需要對比和取舍。這要看這種節(jié)日文化資源在語文教學中是否必要,是否有意義,是否有積極意義。這是一個長期研究和思考的命題。
我看《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與其說是研究,更像是一種“掃盲”,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意蘊深刻,真正感悟絕非一朝半夕之事。了解未知領域或不精通的領域,是一種自我學習和修養(yǎng)的過程。讀書多一點,發(fā)現(xiàn)多一點,懂得多一點,僅希望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或課題研究中有所價值,有所運用。這是一種責任,需要堅持。
3.【《中國人最應知道的1000個文化常識》讀后感】
每個中國人都會有一個美麗的中國夢,我的中國夢,就是當一個能把智慧的結晶編著成書籍傳授給人們的作家。
自從在網(wǎng)上看到《中國人最應知道的1000個文化常識》這本書之后,我就更加確定了這個小小的中國夢。這本書將中國文明分為“傳奇、事件、文化、藝術、魅力、文明、神秘、特色”八個部分,講述了中國五千年歷史長河中的文化知識。
其中,我最欣賞的就要屬“特色中國”了。這一章把中國的傳統(tǒng)小吃、名茶,還有古人的娛樂融為一體,解開了我腦海里的很多疑問,讓我深陷其中。
每天吃飯時,手中的筷子是誰發(fā)明的?他又是怎樣發(fā)明的?終于,我從這本書中找到了答案。原來,有一次大禹乘船來到一個島上,饑餓難忍,就架起鍋煮肉。
肉在水中煮沸后,因為燙手無法用手抓食。大禹不愿等肉鍋冷卻而白白浪費時間,所以就砍下兩根樹枝把肉從熱湯中夾出,吃了起來。
從此,大禹總是以樹枝、細竹從沸滾的熱鍋中撈食。如此久而久之,大禹便練就了熟練使用細棍夾取食物的本領。
手下的人見他這樣吃飯,既不燙手,又不會使手上沾染油膩,于是紛紛效仿。就這樣,筷子漸漸走進了人們的生活中。
類似這樣有趣的文化常識還有很多,“東來順”、“狗不理包子”、“京菜”都是我非常喜歡的小故事。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可我們中華兒女有多少人還知道這些傳統(tǒng)的文化常識?我們應該多了解一些中國歷史與傳統(tǒng)文化,從中吸取古人的智慧,在發(fā)揚名族文化的同時,我們也能在前人的基礎上不斷開發(fā)、創(chuàng)新,真正實現(xiàn)自己的中國夢。
有一句諺語說得好“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想告訴我們的正是這個道理。一座高山,只靠自己的綿薄之力無法攀爬,但只要有了墊腳的基石,攀登就變得輕而易舉了。
在人生的道路里,前人的文化就是基石,只有掌握住它,才有可能完成中國夢。
4.中國人文歷史知識讀后
關于中國人曾經(jīng)的苦難與光榮
中國是一個常被侵略的民族,自從狄人入鎬京起,外事不斷。
漢和唐是兩個強大的時代。
漢用黃老刑名之學與民休息,然后名儒實兵,以“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強大信念,遠征漠北,把匈奴人直打到歐州立足,但也因為漢軍不小心感染了傷寒病菌,給國內帶來了瘟疫。自此,十來年一小疫,三十年一大疫,也促成了以“太平清領道”為代表的各種宗教團體的興趣。
到了兩晉,文化有了長足的發(fā)展,但是似乎發(fā)展得過頭了,清談誤國成為了一大隱患,并終于導致了晉在多個少數(shù)民族的合攻下分崩瓦解。
南北朝、隋我就不細說了,那是一個融合的時代。
唐是經(jīng)濟大發(fā)展的時代,前有順降突厥后有節(jié)度史之亂,但是它的國家經(jīng)濟命脈沒有受到根本的影響。民間仍是富足,文化的大發(fā)展也直接給宋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漢和唐是中國的光榮。
除此以外,大多是苦難了。
五代十國的割據(jù)和宋的儒生執(zhí)政使得文化大步發(fā)展,國力大步后退。終于有了崖山之恥。
不過,中國還是有得可驕傲的,比如:無論是遼、金、蒙古、清(后金),都最后成了中國的一個行政區(qū)。只有日本沒有——究其原因,還是不說的好。
5.中國人文歷史知識讀后
關于中國人曾經(jīng)的苦難與光榮中國是一個常被侵略的民族,自從狄人入鎬京起,外事不斷。
漢和唐是兩個強大的時代。漢用黃老刑名之學與民休息,然后名儒實兵,以“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強大信念,遠征漠北,把匈奴人直打到歐州立足,但也因為漢軍不小心感染了傷寒病菌,給國內帶來了瘟疫。
自此,十來年一小疫,三十年一大疫,也促成了以“太平清領道”為代表的各種宗教團體的興趣。到了兩晉,文化有了長足的發(fā)展,但是似乎發(fā)展得過頭了,清談誤國成為了一大隱患,并終于導致了晉在多個少數(shù)民族的合攻下分崩瓦解。
南北朝、隋我就不細說了,那是一個融合的時代。唐是經(jīng)濟大發(fā)展的時代,前有順降突厥后有節(jié)度史之亂,但是它的國家經(jīng)濟命脈沒有受到根本的影響。
民間仍是富足,文化的大發(fā)展也直接給宋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漢和唐是中國的光榮。
除此以外,大多是苦難了。五代十國的割據(jù)和宋的儒生執(zhí)政使得文化大步發(fā)展,國力大步后退。
終于有了崖山之恥。不過,中國還是有得可驕傲的,比如:無論是遼、金、蒙古、清(后金),都最后成了中國的一個行政區(qū)。
只有日本沒有——究其原因,還是不說的好。
6.中國歷史讀后感
中國歷史故事讀后感
歷史,套用宋神宗的一句名言:“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歷史的意義便是在此了。然而,歷史又是一個極不易說破的詞。就算歷史學家,觸及歷史的本源時也是相當謹慎的。那么現(xiàn)在我來說歷史的意義,是不是屬于尋找海市蜃樓的根基那種的無知行徑呢?我想,歷史都列為過往的陳跡余音了,當下的我們循跡辯音追索漸漸被流光掩蓋的遺蹤,從歷史廢墟的蛛絲馬跡里探求當代的意義,可以說是不能被偏廢。歷史的車輪從來不為任何一個君王、一個黨派,一個民族而停留過,一個君王有多么大的功績,多么的文成武德;一個黨派有何等優(yōu)越的制度;一個民族有何等優(yōu)良的血統(tǒng),多么的文明燦爛,歷史都是如公證的無私的,并沒有給予他們更多的寬容和庇護。因而不斷思索歷史的意義作為一個永久的命題和課題值得所有有知的人去探求與解決。
大唐盛世時魏征直諫太宗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歷史不說話,她的沉默正是她的價值。善于反思的人或民族在歷史的興亡更替當中領悟中興的規(guī)則,使國家與民族以后的歷史朝良性發(fā)展,避免使之步入危亡的境地,而納入自我的掌握之中。大唐的開元盛世離不開對大隋煬帝的借鑒與批判的深入。歷史的重演的特性似乎是一個揮之不去的夢魘,持久地困擾并困惑著后來人。無數(shù)的史書歷數(shù)當朝或前朝得失,一為記載一個國度的發(fā)生史,第二恐怕就是要為后來的執(zhí)政者和人民留存一個參照的完整線索。有時歷史正當被人所淡忘,聰明而執(zhí)著的人跳出來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的確橫向比照中外歷史以及對當國的縱線考察,發(fā)現(xiàn)歷史居然有驚人的相似。
羅貫中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君不見,一個朝代的興衰總是相互更替,盛世之后必是亂世,亂世久之必有大治。冥冥之中,切合著中國的陰陽學說。歷史可以作為當政者的參考,然而也只能是參考而已。歷史的車輪是不會停下的,我們所能做的也就是盡量吧!盡量延緩那天的到來……
當然歷史的意義并不僅僅在于避免和借鑒,而我今天便是老生常談地重復這樣的論調,目的在于樹立歷史的這層意義在我們心中的標桿。從歷史中找尋相關的意義,不論我們何種角度去看待歷史,得出怎么樣的結論,哪怕是膚淺甚至的錯漏屢現(xiàn)的結論亦不能阻擋我們初衷。廣視角多維度地去把握歷史,應該也是我們作為一個社會人責任所在吧?
7.誰能給一篇關于讀了中國歷史書的《讀后感》
原創(chuàng) 憂患興邦 ——論知識分子的憂患意識在推動歷史前進中的重要作用 中華民族是一個飽經(jīng)憂患的民族,五千年的歷史寫滿了分分合合,歷史滄桑;但中華民族至今始終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倒,而且以嶄新的姿態(tài)蓬勃發(fā)展,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
當我們審視造就這一奇跡的背后因素時可以發(fā)現(xiàn),中國知識分子的憂患意識正是推動這一歷史進程的重要因素。 中華民族的歷史激變、風云突起集中表現(xiàn)在中國的近代史——即中國的近代化之路上。
中國知識分子的憂患意識以及由此派生出的變革思潮在這一時期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中華民族可以說是被西方的堅船利炮轟下了清王朝的高床軟枕。
英吉利的一聲炮響不僅炸開了一條商業(yè)經(jīng)濟掠奪之路,還炸開了一條西學東漸、從經(jīng)濟政治到文化全方位變革的漫長崎嶇的中國近代化之路。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西方文化體現(xiàn)出的先進性對長期被禁錮思想的中國文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刺激,對萬馬齊喑的知識分子群更是“醍醐灌頂,猶如當頭棒喝”。
中國知識分子在這一場時代劇變中,始終處于傳統(tǒng)文化和西方文化碰撞的最前端。在鴉片戰(zhàn)爭中,面對西方的堅船利炮和中國的不堪一擊,他們認識到中國兵不精,器不良,“始知天下之大,萬物之奇”,繼而萌發(fā)了強烈的向西方學習意識。
李鴻章甚至說,“孔子不會打洋槍,今不足貴也”。以李鴻章為代表的洋務派與那些主張“以忠信為甲胄,以禮義為干櫓”的頑固派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論戰(zhàn),洋務派的勝利使得一場意圖醫(yī)治這滿目瘡痍的清王朝的洋務運動轟轟烈烈地開展了。
在這個階段,雖然知識分子們對中國落后原因的認識還只停留在表面上,但其憂患意識已然被激發(fā)。洋務運動轟轟烈烈地搞了幾年,終以失敗告結。
隨著對國情認識的進一步深化,知識分子們認識到造成中國落后的原因不是技術落后,而是制度的落后。為了真正救國,在洋務運動后,相繼發(fā)動了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它們都企圖改變中國的上層建筑,救中國于水火之中,但卻猶如曇花一現(xiàn),終被扼殺,然而,其帶來的意義卻是深遠而珍貴的,知識分子們在這當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責任和擔當更是民族寶貴的財富。
自古以來,中國的知識分子就對個人命運、對民族前景有著深切的憂患意識。從殷朝的敗亡中,知識分子看到了安危之易轉,提出了“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往亡”這一觀點,到了春秋戰(zhàn)國,面對這禮崩樂壞的時代,孔子提出了“君子憂道”,孟子則更進一步,強調要把個人憂樂寓于大眾憂樂之中——“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認為這才是知識分子所應具備的品質。
宋朝宰相范仲淹更把其發(fā)展到一種新的境界,提出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作為知識分子,他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創(chuàng)造、發(fā)展、創(chuàng)新、捍衛(wèi)文化,這一歷史使命對于知識分子具有特殊性,因為其他的社會階層很難代替其完成。
而憂患意識作為一種前瞻性和現(xiàn)實性的理性意識存在,恰恰成為了推動知識分子完成這一歷史使命的重要推進器。在這種意識的影響下,知識分子們或通過步入仕途建設國家,或披掛戰(zhàn)場從戎殺敵,無論何種方式,他們始終站在國家民族發(fā)展的最前沿。
憂患意識的真正價值在于激發(fā)出人的自覺性和實踐性。一方面它使人清醒地認識自己所處的時代及自己在時代中的價值;另一方面是則是把這種深刻的意識化為實踐行動,體現(xiàn)出一種有為的躬親。
林則徐在虎門禁煙之際,極力呼吁建立新式軍隊,學習科學技術,培養(yǎng)新式人才,在他的領導下,當時大量外國作品被翻譯介紹進中國,這一度使得廣東成為中國看世界的窗口。魏源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歸結出“施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在此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中國的先進分子基本上都是遵循著這一思想來應對西方——仿制西方軍艦、建立現(xiàn)代冶煉業(yè)、遣派留學生、實踐君主立憲、創(chuàng)立民主共和等等,從經(jīng)濟政治到文化,無不滲透著這一思想。
從另一個角度可以說,這一系列的運動,都是在巨大的危機意識下,知識分子們發(fā)起的救國救亡運動。憂患意識的實踐性,表現(xiàn)在它絕對不僅僅作為一種意識而存在,一般而言,它會外化為兩種形式:一是克盡職守,承擔好自己的社會角色,表現(xiàn)為緩和的推動社會進步;一是表現(xiàn)在參與到激進的改朝換代或大刀闊斧的改革之中。
所以,一旦具有了這種憂患意識之后,知識分子們便會有所行動有所作為,而這種行為往往是前瞻的、進步的,即我們常說的憂患興邦。在激蕩的近代史中,知識分子身上的憂患意識所體現(xiàn)出的憂患興邦作用就更為顯著,中國的近代化留下的是其不可泯滅的豐功偉績。
這一點對于中國的知識分子來說尤其難能可貴。因為中國的文化中,歷來強調克己、遵循祖制祖宗之法、尊圣人之言等,深受這種文化熏陶的知識分子們,在民族大難、國家存亡之際,挺身而出,突破了它的桎梏,投身到一個全新的領域之中,懷揣著救國救民的愿望,舉身赴大義,視死忽如歸,從這一文化實質來說,中國知識分子在挽救國家和自身突破上,都贏得了令人敬佩的勝利。
魯迅說,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
8.中國歷史書的讀后感
從小到大,我讀過很多回《西游記》,第一次讀時,純粹是為了它曲折有趣的情節(jié);后來再讀,對書中的各個人物的性格和行為就有了一些看法。《西游記》中我最喜歡的是孫悟空,喜歡他的善良、調皮、機靈、法力無邊、對各天神說話時的直率、打妖怪時的執(zhí)著(尤其是在三打白骨精那一回)和對兄弟、師傅和猴子猴孫的情誼。在唐僧師徒四人中,孫悟空經(jīng)常第一個發(fā)現(xiàn)妖怪,可是他的師傅唐僧卻總是輕易地被那些裝扮成好人的妖怪欺騙,而對打死妖怪的悟空念緊箍咒懲罰,甚至不顧他的解釋把他趕走。悟空雖然心有不甘,但還是聽師傅的話,沒有死皮賴臉地跟著師傅。但是當八戒又來找他幫忙時,他一聽到師傅有難,就不記前嫌、義無返顧地跑去救師傅,沒有半句怨言。他雖然天生比較沖動,性格比較火爆,有時會因為一時沖動而殺生,但是在我看來,那些人都是罪有應得的,都是些殺人無數(shù)的強盜啊,暴君啊等等,可是相信佛教的唐僧卻不信,他不管怎么樣都不讓悟空殺人,卻不去管那些惡人去害人,我總是覺得悟空很冤枉。唐僧在他們師徒四人中是讓我比較難以理解的人,他總是被妖怪抓走。在師徒四人之中,他總是帶來麻煩,沒有什么本事,只知道念南無阿彌陀佛,有時還會添亂,要是沒有悟空,我想,他一定已經(jīng)去另外一個西天了。他是一個善良、樂于助人卻分不清是人是妖的師傅,見到妖怪害人時,總要叫悟空等三人去抓妖怪。可是當悟空打死那些禍害蒼生的人時,他卻大驚失色,不僅念緊箍咒,有時還要趕走他,難道他就不會想一下,如果悟空不把那些害人的家伙給殺了,他們又會去禍害別人,這樣,豈不是為了一條人命而害了更多的人命嗎?但是,唐僧卻也有著超乎常人的執(zhí)著,為了到達西天取得真經(jīng)造福蒼生,他不僅不要快速到達西天而不讓悟空自己飛去取,甚至要求自己每一步都是腳踏實地的,也從沒讓悟空幫他飛過。唐僧在一路上遇見了不少人善意……
看到這個題目,或許很多人會覺得很好笑:到今天才看《西游記》,會不會太幽默了。說起來很慚愧,雖然我在很小的時候已經(jīng)接觸過少兒圖書版的《西游記》,也看過不少于十次的電視劇,動畫片,對其中的各個角色的性格和曲折有趣情節(jié)可以說是耳熟能詳,但真正品讀整本書,卻是近段時間的事情。我曾經(jīng)認為,看電視劇多好啊,既簡單易懂,又有充分的視覺和聽覺享受,何必拿起一本厚厚的書去鉆那些自己不懂得文字。現(xiàn)在看來,我當時是大錯特錯了,一樣的故事,一樣的人物,書中比電視劇更精彩更扣人心弦,讓人恍若進入了一個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全然忘記了身外的世界。書中主要講述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四師徒歷盡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jīng)的故事。
書中的四個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各有各的特點,性格形成鮮明的對比:唐僧誠心向佛,心地善良,頑固執(zhí)著,同時又因心腸太軟而顯得有點懦弱和迂腐;孫悟空正義大膽,勇往直前,聰明機靈,對師傅忠誠,全心全意,法力無邊,讓所有的妖魔鬼怪聞風喪膽;豬八戒雖貪財好色,又懶又饞,但從不缺乏善心;沙僧忠心耿耿,憨厚嚴謹,樂安天命。而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孫悟空了,在被壓在五行山下之前,他是一個天真爛漫、調皮任性的無拘無束的“野猴”。他奪走老龍王的鎮(zhèn)海之寶——定海神針;游樂地府撕碎“生死簿”;大鬧天宮,偷吃仙桃仙丹,不把玉皇大帝放在眼里,還自封“齊天大圣”。他在這個時期是最頑劣叛逆的,但卻能讓我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使我深深地喜歡上這一人物形象,也許是因為他激發(fā)了我內心潛在的向往——自由。他破石而出,無父無母,沒有世俗的各種羈絆,他是自由的;他看到老猴的死亡便決心到遠方尋求長生不老的法術,他在追求自由,擺脫死神的束縛;他大鬧天宮,是因為玉皇大帝限制他的行動和自由。正因為他所有的努力和奮斗都是為了獲得徹底的自由,他才顯得那么可愛,當眾多天兵天將對他束手無策,玉皇大帝被迫請求西天如來佛祖的幫助時,讓人有一種泄恨的快感,給人帶來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然而,我清楚地明白,無論是過去,現(xiàn)在,還是未來,完全的自由是不可能的,人始終要受到這樣那樣的約束,有許多的無可奈何,孫悟空最終還是受懲罰而被壓在五指山下500年,但這并不說明他有錯,只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他的力量還不夠強大,畢竟他是孤軍奮戰(zhàn),也許正因為雙方的力量懸殊,他輸也輸?shù)帽瘔?,盡顯英雄本色,讓人惋惜,敬佩。盡管包圍著我們的是個受約束的世界,但至少我們可以讓內心盡量變得廣闊而幽深,讓它能夠包容天地,翱翔宇宙。在歷盡時間錘煉的《西游記》中,深深蘊含著人們長期以來最渴望的自由精神,這是它和孫悟空這個人物廣受歡迎的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