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人最易誤解的文史常識有哪些
春秋時期的管仲不僅以其思想成為眾多學(xué)者孜孜不倦研究的對象,而且他的日常言行也成為中國成語寶庫中的經(jīng)典,并世世代代影響著后人。
其中,“春風風人,夏雨雨人”一詞別有深意。下面就了解一下中國人最易誤解的文史常識吧。
古人不敢自稱“我” 古人有很多第一人稱的代詞,譬如吾、余、予、我,但在社交場合或者是公共場合,真正自稱為“我”、“吾”、“余”的,卻是少之又少。在古代,公開自稱“我”、“余”甚至?xí)淮蠹易I為不懂禮儀。
據(jù)考證,至少從晉朝開始,各級官僚已經(jīng)不習(xí)慣于用第一人稱代詞來指代自己了,他們熱衷于自稱“下官”來顯示自己的謙卑。唐人雖然曠達,但在相互交往之時依然羞于自稱“我”,而是用略顯青澀的“小生”來指代自己。
宋朝則再進一步,那時的官僚喜歡自稱“卑職”,普通人則更愿意自稱“晚生”。 不恥下問向誰問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些人在學(xué)習(xí)和工作過程中一遇到問題就去請教別人,開口就是“這個問題有些復(fù)雜,我只好不恥下問來了”。
明明是不懂,還要搬出來這個詞,用錯了也不知道。一個人有不懂的問題向別人請教,既然自己的學(xué)問比不上別人,又何談“不恥下問”呢?在交往中,千萬注意別犯這種錯誤。
“淑女”“美女”大不同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敝苑Q為君子的好配偶,當然是要符合“君子”的審美標準。
在古代,人們評價女子,講究“美心為窈,美狀為窕”。所以“窈窕淑女”不僅僅指的是貌美,更重要的是心美。
只有內(nèi)外兼修,達到內(nèi)在美和外在美的和諧統(tǒng)一,才能成為君子的好配偶。社會發(fā)展了,美女多了,可是淑女少了。
美女變成一種大眾資源,淑女倒成了瀕危物種,實在可嘆! “美輪美奐”房屋好 “美輪美奐”這一成語出于《禮記·檀弓下》:“晉獻文子成室,晉大夫發(fā)焉。張老曰:美哉輪焉!美哉奐焉!”輪,盤旋屈曲而上,引申為高大貌;奐,鮮明,盛,多。
美:贊美;鄭玄注:“輪,言高大。奐,言眾多?!?/p>
美輪美奐,形容房屋高大華美,多用于贊美新屋。不能任意擴大范圍,運用到非建筑類的事物中去。
“豐碑”自古不是碑 碑本來指的是沒有文字的堅石或樁,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立于宮廟前以觀日影、辨時刻。二是豎于宮廟大門內(nèi)拴牲口。
三是古代用以引棺木入墓穴。最早的碑上有圓孔,施轤轆以繩被其上,引以入棺也,亦即下棺的工具(和現(xiàn)在工地上上樓板所用的叼板機的工作原理很相似)。
古時往往用大木來引棺入墓,這大木的特定稱呼就是“豐碑”。秦代以前的碑都是木制的,漢代以后才改用石頭。
切勿亂拋“橄欖枝” 有關(guān)“橄欖枝”的典故,出自《圣經(jīng)·舊約·創(chuàng)世紀》的第八章。為了摸清洪水泛濫的情況,諾亞放出鴿子去試探。
當時世界上一片汪洋,鴿子無法落地,便又飛回方舟。七天以后,諾亞再次放飛了鴿子。
等到晚上,鴿子飛回來了,嘴里還叼著一片橄欖葉,諾亞由此獲知地上的洪水已退。后來,人們便把橄欖枝作為和平的象征。
雙方交戰(zhàn),一方求和,便可說“伸出橄欖枝” 。 “七月流火”非天熱 “七月流火”語出《詩經(jīng)·國風·豳風》:“七月流火,九月授衣?!?/p>
詩中,七月并非公歷七月,而是指農(nóng)歷。如果換算為公歷,那就是相當于八九月份。
“火”是指大火星,大火星并不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火星?;鹦鞘翘栂抵械囊活w行星,而大火星則是恒星。
它是天蝎座里最亮的一顆星,中國古代稱之為心宿二。它是一顆著名的紅巨星,放出火紅色的光亮。
“流”指的是西沉,就是向西邊落下。我們的祖先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jīng)觀察到,每年的夏末秋初,這顆紅色的巨星就會落向夜空的西邊,也就是把這種天象變化當作天氣將逐漸轉(zhuǎn)涼的征兆。
所以,“七月流火”不是指七月份的天氣熱得像流火,而是指天氣日漸轉(zhuǎn)涼。 問鼎沒有拿第一 鼎是我國青銅文化的代表,在古代被視為立國重器,是國家和權(quán)力的象征。
鼎又是旌功記績的禮器。直到現(xiàn)在,中國人仍然有一種鼎崇拜的意識,“鼎”字也被賦予“顯赫”、“尊貴”等特殊意義。
問鼎”的典故出《左傳·宣公三年》,說的是楚莊王率軍來到洛陽,在周天子眼皮底下檢閱軍隊。周定王派大夫王孫滿去慰勞,楚莊王借機詢問周鼎的大小輕重,遭到王孫滿的斥責。
王孫滿說:“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國君無道,鼎大也輕。周王朝定鼎中原,權(quán)力天賜。
鼎的輕重不當詢問?!背f王問鼎,大有欲取周王朝而代之的意思。
“衣冠禽獸”原是褒義 “衣冠禽獸”一語來源于明代官員的服飾。據(jù)史料記載,明朝規(guī)定,文官官服繡禽,武官官服繪獸。
品級不同,所繡的禽和獸也不同,具體的規(guī)定是:文官一品繡仙鶴,二品繡錦雞,三品繡孔雀,四品繡云雁,五品繡白鷴,六品繡鷺鷥,七品繡鴛鴦,八品繡黃鸝,九品繡鵪鶉。武官一品、二品繪獅子,三品繪虎,四品繪豹,五品繪熊,六品、七品繪彪,八品繪犀牛,九品繪海馬。
文武官員一品至四品穿紅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綠袍。所以,當時“衣冠禽獸”一語是贊語,頗有令人羨慕的味道。
“倒”的只能是“楣” 很多人誤把“倒楣”作“倒霉”. 倒楣一詞約于明末出現(xiàn),當時科舉成為讀書人出人頭地的唯一門路.雖然明朝已有相對完善的。
2.中國歷史上有哪些被誤解的優(yōu)秀人物
秦始皇被后人誤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做了焚書坑儒的事情,但實際上卻不是這樣的。秦始皇作為歷史上第一位統(tǒng)一天下的偉大君王,不僅在文字、貨幣、度量衡上面進行了統(tǒng)一,而且在加強集權(quán)、鞏固國防上面也是非常優(yōu)秀的君王。最主要的是他當年焚燒的是蠱惑人心的書籍,坑殺的那些所謂的儒生也只是幾個江湖騙子而已,背上千古罵名確實是被誤解了。
曹操被很多人都成為奸雄,是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奸臣,但實際上卻不是這樣的。曹操在文學(xué)上面有很高的才華,是建安七子的代表人物。在軍事方面他統(tǒng)一了北方,加強了對天下的控制。在民生方面也做得非常好,人們的幸福感是遠超劉備集團和孫權(quán)集團的。但由于受到三國演義這本書的影響,曹操一直被后人誤解著,被當作了一個反派來對待。
陳世美拋妻棄子最后死在包青天的鍘刀之下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但歷史上真實的陳世美卻不是這種人。歷史上真實的陳世美是清朝的一位官員,他自幼家境富裕、品學(xué)兼優(yōu)。而且長大后也是步入仕途,做了一個清官。只是由于他無意中得罪了一個小人,所以那位小人故意把陳世美刻畫成為了一個負面的形象來讓戲曲班表演,最后人們便因為這個而誤會了陳世美。
李鴻章因為老是簽割地賠款的條約而被罵為賣國賊,但實際上他只是在為某些人背黑鍋而已。當年的清朝是打不過西方列強的,割地賠款也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而已。表面上看李鴻章是在簽署不平等的條約,但實際上他也在為維護清朝的利益而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其實真正的罪人是清朝的實際掌權(quán)者,李鴻章只是一個替罪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