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喝中藥的小竅門
用吸管喝湯藥好 中藥煎好后,服用時一般藥味都很濃又苦,嘴里長時間存有藥味,
消失較慢。用一支塑料吸管(飲料管)直接吸入咽喉中,就能避免中
藥異味了。
果丹皮減湯藥苦味 吃中藥湯藥,有的人覺得太苦喝不下。如用一片果丹皮,取舌頭
大小一塊,貼在舌頭上,然后喝藥,喝完藥,再喝點白開水,最后把
果丹皮吃了,就減弱了苦味,效果很好。 怎樣喝中藥不嘔吐 若有喝中藥嘔吐的毛病,可在喝中藥前先在口中含一片生姜,約
5分鐘后將姜片吐出再喝中藥,就不會再出現(xiàn)嘔吐現(xiàn)象了。(
2.中醫(yī)知識,熬藥常識
中藥的煎法一、煎藥容器以砂鍋、搪瓷器皿、不銹鋼為宜,嚴禁用鐵器。
二、中藥入煎前應(yīng)先用冷水浸泡20分鐘左右。煎藥用水量一般以浸過藥面1-3厘米。
大劑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藥物可適當(dāng)增加用水量。三、煎藥時間應(yīng)根據(jù)藥性而定,一般藥為30分鐘。
解表藥、清熱藥、芳香類藥物不宜久煎,沸后煎15-20分鐘。滋補藥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鐘。
煎藥時要攪拌藥料2-3次。每劑中藥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時間可略短。
四、煎藥量:兒童每劑50-100毫升。成人每劑150-200毫升。
五、特殊藥物的煎煮方法: 1、“先煎藥”:煮沸10-15分鐘,再加入其它藥同煎。 2、“后下藥”:在一般藥即將煎至預(yù)定量時,投入同煎5分鐘即可。
3、“溶化藥”:應(yīng)在其它藥煎至預(yù)定服藥量,取藥汁,微火煎煮,不斷攪拌溶解即可。 4、“沖服藥”:將沖服藥調(diào)入煎好藥汁或開水中沖服。
5、其它特殊藥物按醫(yī)囑煎煮。中藥的服法:一、每天煎一劑,每劑煎二汁,早、晚各服一汁,一般在飯后服為宜。
二、丸藥一般每天服二次,服時最好將藥烊開服用,便于吸收增強療效。未煎藥需妥善保管,防止受潮、變質(zhì)。
3.中藥的服用方法
一.服用中藥的時間:補養(yǎng)藥與健胃藥應(yīng)飯前服用,增加藥物有效成分的吸收率。
辛辣而有刺激性的藥物應(yīng)在飯后服用,以減少對胃的刺激。驅(qū)蟲或攻下藥適宜在空腹時服用,以增強藥效。
治瘧疾時宜在發(fā)作之前服藥,用安神藥時應(yīng)在臨睡前服藥,急性病者應(yīng)不拘時間盡快服藥。 二.服藥的次數(shù):一般每日服藥2~3次,維持療效者改為每日一次,有的一日多次或煎湯代茶,不拘次數(shù)。
三.一般中藥煎劑以溫服者多。根據(jù)病情及治療的需要也有采用冷服用于熱癥者,采用熱服用于寒癥者。
四.藥飲選擇:一般用白開水送下,因嘔吐而服藥困難者,可飲姜汁,藥液中加白糖或矯味劑。送服消淤活血劑,增強藥效以黃酒為飲。
五.忌口:一般在服藥期忌食生冷、油膩、辛辣等不易消化的食物。皮膚病及瘡傷應(yīng)忌食魚蝦腥食物和刺激性食物等。
作者:賈海忠(醫(yī)學(xué)博士)。
4.喝中藥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中藥最好在飯后30 ~ 60分鐘服用,這樣可避免中藥成分對胃黏膜的刺激。
喝中藥時最好不要服用茶水,服藥前后1小時左右,不要喝咖啡、牛奶、豆?jié){等飲品,以免中藥的成分與其所含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xué)反應(yīng),影響中藥的療效。臨床表現(xiàn)為熱象的病人,不宜食用辣椒,以免抵消清熱滋陰藥物的作用。
服用人參、阿膠等滋補藥物時,不宜與蘿卜 同食,以免降低其功效。如果服用中藥后有腹瀉或不舒服等現(xiàn)象,請 立即停服,并求助醫(yī)生。
若覺得中藥口味較苦,可在喝完后食用糖果, 但不要在中藥中加糖同服。
5.中藥的服用方法
一.服用中藥的時間:補養(yǎng)藥與健胃藥應(yīng)飯前服用,增加藥物有效成分的吸收率。辛辣而有刺激性的藥物應(yīng)在飯后服用,以減少對胃的刺激。驅(qū)蟲或攻下藥適宜在空腹時服用,以增強藥效。治瘧疾時宜在發(fā)作之前服藥,用安神藥時應(yīng)在臨睡前服藥,急性病者應(yīng)不拘時間盡快服藥。
二.服藥的次數(shù):一般每日服藥2~3次,維持療效者改為每日一次,有的一日多次或煎湯代茶,不拘次數(shù)。
三.一般中藥煎劑以溫服者多。根據(jù)病情及治療的需要也有采用冷服用于熱癥者,采用熱服用于寒癥者。
四.藥飲選擇:一般用白開水送下,因嘔吐而服藥困難者,可飲姜汁,藥液中加白糖或矯味劑。送服消淤活血劑,增強藥效以黃酒為飲。
五.忌口:一般在服藥期忌食生冷、油膩、辛辣等不易消化的食物。皮膚病及瘡傷應(yīng)忌食魚蝦腥食物和刺激性食物等。
作者:賈海忠(醫(yī)學(xué)博士)
6.中藥服用有什么學(xué)問呢
服用中藥,一般來說,以飯后半小時后服用為佳,切忌空腹服藥。
患有胃病的人,或者服用治療胃病的藥時,一碗應(yīng)分多次服用,否則會對胃造成刺激。而每次服藥的時間最好間隔四小時,最長不宜超過十二小時,不然會降低藥性,影響服用效果。
安神的藥物則在睡前1-2小時服用。 除此之外,藥物應(yīng)溫著喝。
一般在30℃左右服用最好,不要喝放涼了的藥。服用治療風(fēng)寒的藥物,要在藥物溫?zé)釙r服用,對發(fā)汗有幫助,能提高治療效果。
另外,如果同時服用中西藥的話,兩者的服用時間要相隔半個小時。 在藥物服用量方面,一般來說,成人每次約為150-200毫升,兒童約50毫升。
為兒童煎藥時,水量可減少。由于兒童通常對服用中藥較為抗拒,建議選用少量多次的服用方法。
一些服用中藥的禁忌也應(yīng)謹記。如忌口能避免服藥時的干擾因素,提高藥效。
忌口可分為兩種,一種為服用某一種藥物對應(yīng)的忌口;另一種是不同病情條件下用藥時的忌口。 前者如人參忌蘿卜、常山忌蔥、茯苓忌醋等。
后者如慢性病服藥須忌生冷食物,熱性病治療期間忌食辛辣、油膩食物,皮膚疾病忌魚蝦、鵝肉及辛辣刺激的食物。 除此之外,孕婦用藥也有禁忌。
為了避免發(fā)生動胎等癥狀,女性懷孕后大多數(shù)對于大寒、大熱、破血祛淤和毒性較大的藥物耐受性差,所以與之相關(guān)的藥物要忌服用。 用糖果哄孩子喝藥的做法是不對的,中醫(yī)認為糖會生痰,尤其會對于一些止咳、治療咽喉痛的藥物造成不良的影響。
建議家長,不妨以冰糖代替糖果,因為冰糖較清,不像吃糖果后會膩和生痰。
7.喝中藥“不苦”小秘訣有哪些
良藥苦口利于病,人人皆知。問題是,有的藥實在是苦不堪言,難以喝下。有時候,有的病又不得不連服多帖,有些人真的是皺著眉頭,含著眼淚吞服。中醫(yī)專家總結(jié)出中藥祛苦六法,可以讓中藥比較容易入口。
①掌握服藥時間在一天24小時內(nèi),機體有兩個吸收藥物的“黃金時期”,一個在上午8時至10時,一個在下午2時至3時。
苦味中藥可在飯后上述時間內(nèi)服用。
②掌握藥液溫度中藥的服用講究“寒者熱之,熱者寒之”。但苦味中藥的服用可不拘泥此道。有關(guān)專家研究證實,舌頭對37℃以上的溫度更為敏感,因此,苦味中藥湯液的溫度應(yīng)控制在15℃至37℃。
③掌握含、咽部位研究表明,人的苦味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頭的前半部,以舌尖最為突出。因此,藥液入口后,最好迅速含貯于舌根部,自然咽下,也可用湯匙直接將藥液送至舌根順勢咽下。
④掌握服藥速度藥液在口中停留的時間越長,感覺味道越苦,因此,苦味中藥的服用力求干凈利落,轉(zhuǎn)瞬即逝。
⑤服藥后喝適量溫開水這樣既有利于胃腸道對藥液吸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藥液的苦味。
⑥添加調(diào)味品在苦味藥液中加入蜂蜜、蔗糖等,但對黃連、膽草之類,盡量少用或不用調(diào)味品。若有必要可酌配甘草、大棗之類調(diào)和。
8.吃中藥時有什么禁忌啊
喝中藥的注意事項: 1.喝中藥請在飯后30-60分鐘服用為宜.可以避免中藥成分對胃粘膜的刺激. 2.喝中藥前后一小時左右最好不要喝茶,咖啡,牛奶或豆?jié){,以免中藥成分與茶的鞣質(zhì),咖啡因及蛋白質(zhì)等發(fā)生化學(xué)反應(yīng),影響療效.可以喝水. 3.如果服用中藥后有不舒服或腹瀉等現(xiàn)象,請及時與我們?nèi)〉寐?lián)系,感冒咳嗽請停服湯藥. 4.如果覺得口味較苦,可以加些糖再服用! 俗話說:“吃藥不忌口,壞了大夫手。”
忌口即指治病服藥時的飲食禁忌。忌口是中醫(yī)治病的一個特點,歷來醫(yī)家對此十分重視,其有關(guān)內(nèi)容也廣泛存在于《內(nèi)經(jīng)》、《傷寒論》、《金匱要略》等醫(yī)籍中。
實踐證明,忌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我們平時食用的魚、肉、雞、蛋、蔬菜、瓜果、醬、醋、茶、酒等普通食物,它們本身也都具有各自的性能,對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和藥物的治療作用,均產(chǎn)生一定影響。
如清代章杏云所著《調(diào)疾飲食辨》一書中云:“病人飲食,藉以滋養(yǎng)胃氣,宣行藥力,故飲食得宜足為藥餌之助,失宜則反與藥餌為仇。” 在服用清內(nèi)熱的中藥時,不宜食用蔥、蒜、胡椒、羊肉、狗肉等熱性的食物;在治療“寒癥”服用中藥時,應(yīng)禁食生冷食物。
在古代文獻中亦有大量記載:甘草、黃連、桔梗、烏梅忌豬肉;薄荷忌鱉肉;茯苓忌醋;鱉魚忌莧菜;雞肉忌黃鱔;蜂蜜忌生蔥;天門冬忌鯉魚;荊芥忌魚、蟹、河豚、驢肉;白術(shù)忌大蒜、桃、李等。這說明服用某些藥物時,不可吃某些食物。
如果吃了禁忌的食物,療效就不理想或起相反作用。另外,由于疾病的關(guān)系,在服藥期間,凡屬生冷、油膩、腥臭等不易消化或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都應(yīng)忌口。
傷風(fēng)感冒或小兒出疹未透時,不宜食用生冷、酸澀、油膩的食物;治療因氣滯而引起的胸悶、腹脹時,不宜食用豆類和白薯,因為這些食物容易引起脹氣。其他諸如水腫病人少食食鹽;哮喘、過敏性皮炎病人,應(yīng)少吃雞、羊、豬頭肉、魚、蝦、蟹等。
9.服用中藥的正確方法
服用中藥的時間是很有講究的,一般有以下6個方面:
1.飯前服:一般在飯前30~60分鐘服藥。病位在下,應(yīng)在飯前服藥,以使藥性容易下達,如肝腎虛損或腰以下的疾病。治療腸道疾病,也宜在飯前服藥,因為在胃空狀態(tài)下,藥液能直接與消化道黏膜接觸,較快地通過胃入腸,從而較多地被吸收而發(fā)揮作用,不致受胃內(nèi)食物稀釋而影響藥效。
2.飯后服:一般在飯后15~30分鐘服藥。病位在上,應(yīng)在飯后服藥。如治療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癥,在飯后服用,可使藥性上行。對胃腸有刺激作用的藥,在飯后服用可減少對胃腸黏膜的損害。毒性較大的藥,也宜在飯后服用,避免因吸收太快而發(fā)生副作用。
3.餐間服:即在兩餐之間服藥,避免食物對藥物的影響,治療脾胃病的藥宜餐間服。
4.空腹服:具有滋補作用的湯藥,宜早晨空腹服用,以利于充分吸收。用于驅(qū)蟲或治療四肢血脈病的藥物也宜空腹服,這樣可使藥物迅速入腸,并保持較高濃度而迅速發(fā)揮藥效。具有瀉下作用的湯藥也亦如此,以增強藥效。
5.睡前服:一般在睡前15~30分鐘服用。補心脾、安心神、鎮(zhèn)靜安眠的藥物,以及有積滯、胸膈病等,服藥后宜仰臥;有頭、口、耳病等,服藥后宜去枕而臥;有左右兩肋病癥時,服藥后應(yīng)按藥性的升降作用選擇睡姿,如藥性升發(fā),應(yīng)擇健側(cè)臥,如藥性沉降,應(yīng)擇患側(cè)臥。
6.隔夜服:主要是指驅(qū)蟲藥,睡前服1次,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用1次,以便將蟲殺死排出體外。
值得注意的是,急性重病應(yīng)不拘時間盡快服藥或頻服(每隔1-2小時服一次),慢性病則要按時服藥。
總之,服中藥的時間要根據(jù)病情和藥物的性質(zhì)來定。以盡量發(fā)揮藥物的預(yù)防、治療作用,減少不良反應(yīng)為原則。
10.用藥安全知識200字
用藥藥品安全知識
1、怎樣用藥才適當(dāng)?
(1)適當(dāng)?shù)乃幬铩8鶕?jù)身體狀況,選擇最為適當(dāng)?shù)乃幬铩?/p>
(2)適當(dāng)?shù)膭┝俊栏褡裾蔗t(yī)囑或說明書規(guī)定的劑量服藥。
(3)適當(dāng)?shù)臅r間。有的藥物需要飯前服用,有的需要飯后服用,有的要在兩餐之間服用。如果不遵守服用方法,隨意服用,就會影響效果或?qū)ξ冈斐纱碳ぁ?/p>
(4)適當(dāng)?shù)耐緩??;颊哌m合用口服的藥物,就盡量不要采用靜脈給藥。現(xiàn)在提倡一種序貫療法,即輸液控制癥狀之后,改換口服藥物進行鞏固治療。
(5)適當(dāng)?shù)牟∪?。同樣一種病發(fā)生在兩個人身上,由于個體間的差異,即使使用同一種藥物,也要進行全面權(quán)衡,一個治療方案不可能適用于所有的人。
(6)適當(dāng)?shù)寞煶?。延長給藥時間,容易產(chǎn)生蓄積中毒、細菌耐藥性、藥物依賴性等不良反應(yīng)的現(xiàn)象,而癥狀一得到控制就停藥,往往又不能徹底治愈疾病。只有把握好周期,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7)適當(dāng)?shù)闹委熌繕?biāo)。病人往往希望藥到病除,徹底根治,或者不切實際要求使用沒有毒副作用的藥物。醫(yī)患雙方要根據(jù)具體情況,采取積極、正確、客觀的態(tài)度,達成共識。
2、“五先五后”的用藥原則
(1)先用食療后用藥。例如喝姜片紅糖水可治療風(fēng)寒性感冒,便秘可食菠菜粥。食療后不見好轉(zhuǎn),可考慮用理療、按摩、針灸等方法,最后再用藥治療。
(2)先用中藥后用西藥。中藥多屬于天然藥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比西藥要小的多,除非是使用西藥確有特效。一般情況下,最好是先服中藥。
(3)先以外用后用內(nèi)服。為減少藥物對肌體的毒害,能用外用藥治療的疾病,比如皮膚病、牙齦炎、扭傷等外敷外用藥解毒、消腫,最好不用內(nèi)服消炎藥。
(4)先用內(nèi)服后用注射。有些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針劑,以為用注射來得快,其實不然。藥劑通過血液、血管壁流向全身,最后進入心臟,直接危機血管壁和心臟。因此,能用內(nèi)服藥使疾病緩解的,就不必用注射劑。
(5)先用成藥后用新藥。近年來,新藥不斷涌現(xiàn),一般說來他們在某一方面有獨特的療效,但由于應(yīng)用時間短,其缺點和毒副作用,尤其是遠期副作用還沒有被人們認識。因此,中老年人患病時最好先用中西成藥,確實需要使用新藥時,也要慎重,特別是對進口藥物尤其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