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油畫初學者應該了解哪些知識
1、入門工具
油畫顏料(牌子不限、顏色就選自己平時習慣用的顏色就行)、排筆和勾線筆(豬鬃和尼龍都要有)、松節(jié)油(洗筆用)、三合油(繪畫時和顏料調和)、油畫框(帶布的)
顏料鏟(可以鏟顏料也可以畫畫的時候做效果,可以多買幾個型號的)、畫架、調色盤,其它個別工具,要根據(jù)你平時喜歡畫那種類型的畫自己準備,比如有些畫家可以用毛巾、海綿等來作畫。
2、油畫介紹
油畫是以用快干性的植物油(亞麻仁油、罌粟油、核桃油等)調和顏料,在畫布亞麻布,紙板或木板上進行制作的一個畫種。作畫時使用的稀釋劑為揮發(fā)性的松節(jié)油和干性的亞麻仁油等。
畫面所附著的顏料有較強的硬度,當畫面干燥后,能長期保持光澤。憑借顏料的遮蓋力和透明性能較充分地表現(xiàn)描繪對象,色彩豐富,立體質感強。油畫是西洋畫的主要畫種之一。
3、冷暖色
冷暖、明暗是相對立的,矛盾伴隨事物的發(fā)展過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終的運動,色彩上也不能避免這一規(guī)律,好的畫面一定要有好的色彩關系,色彩關系主要是畫面的冷暖關系,冷暖是色彩的靈魂。
顏色色彩冷與暖并不是絕對的。缺少冷暖的對比與變化就會缺少色彩的跳動感。
4、注意事項
1)立意進行風景寫生時應首先有一個明確的立意,也就是營造出一種意境,后面將要進行的如色調、造型、用筆和強弱處理都是圍繞著首先這個立意而進行的。
2)色調把握好色調是畫好一幅風景寫生的關鍵。在我們畫的時候我們還要認真分析景物的色彩變化,同時還有陽光和陰雨天的變化,我們一定要將大自然的萬紫千紅的色彩納入畫面之中。
3)層次空間在我們進行風景寫生的時候應特別注意的是畫面的層次和空間關系。一般是遠、中、近三景,主體景物往往是處于中景的位置上,而近景多作粗略的處理。
4)細節(jié)刻畫風景寫生時對于細節(jié)的刻畫是很難把握的,要做到適可而止。因為戶外寫生時的時間有限,所以我們只需畫出物體的基本造型和色調就可以了,主要是體會那種用筆的意趣。
5)陽光作業(yè)陽光作業(yè)是風景寫生中最 多,最 好 把握的一種色調,由于陽光照射的角度變化特別大,色調和空間關系最 容易抓住,在很短的時間里就可以畫完。
擴展資料:
特點:
1、油畫采用的是油畫顏料或者丙烯顏料,顏料粘稠度高,覆蓋能力強且品色多。在畫油畫的時候還需要使用媒介劑:調色油、三合油、松節(jié)油、上光油等等。
2、油畫一般是在油畫布或者木板上進行繪畫,具有豐富的表現(xiàn)力,能在平面的物體上創(chuàng)造出立體畫面,視覺感強。
3、油畫是西方繪畫史中的主要繪畫方式,油畫具有色彩豐富、厚重、有光澤等特點,非常適合表現(xiàn)質感和空間感,顏料覆蓋能力強,在繪畫中不會出現(xiàn)底色翻色的情況。
在畫油畫的時候一般先從暗色開始畫,然后畫中間色,再用淺色或者亮色,從深到淺層層往上壓顏色,所以油畫中,越是亮的地方所用的顏料越厚。
4、油畫是用油質顏料進行繪畫,干濕變化不大,油畫顏料的顏色鮮亮明快,可以表現(xiàn)的風格多種多樣,顏料色彩豐富,附著能力強且干燥后能長期保持光澤。
5、油畫保存難度大,保存的時候需要在存放在穩(wěn)定的環(huán)境內,濕度和溫度都不能有太大的起伏,油畫會根據(jù)所在環(huán)境的變化發(fā)生顏色氧化和脫落的情況。
6、油畫的技法為:蹭、擺、揉、掃、拖、點等,能非常細膩的表現(xiàn)明暗關系和精致刻畫細節(jié),也能用粗獷的色彩來表現(xiàn)物體的肌理。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油畫
2. 油畫的基本知識
油畫(an oil painting;a painting in oils)是以用快干性的植物油(亞麻仁油、罌粟油、核桃油等)調和顏料,在畫布亞麻布,紙板或木板上進行制作的一個畫種。作畫時使用的稀釋劑為揮發(fā)性的松節(jié)油和干性的亞麻仁油等。畫面所附著的顏料有較強的硬度,當畫面干燥后,能長期保持光澤。憑借顏料的遮蓋力和透明性能較充分地表現(xiàn)描繪對象,色彩豐富,立體質感強。油畫是西洋畫的主要畫種之一。
油畫的前身是15世紀以前歐洲繪畫中的蛋彩畫,后經(jīng)尼德蘭畫家揚·凡·艾克(Jan Van Eyck),(1385年-1441年) 對繪畫材料等加以改良后發(fā)揚光大。后人因揚·凡·艾克對油畫藝術技巧的縱深發(fā)展做出的獨特貢獻,譽其為“油畫之父”。近代油畫多用亞麻子油調和顏料,在經(jīng)過處理的布或木板上作畫,因為油畫顏料干后不變色,多種顏色調和不會變得骯臟,畫家可以畫出豐富、逼真的色彩。油畫顏料不透明,覆蓋力強,所以繪畫時可以由深到淺,逐層覆蓋,使繪畫產生立體感。
油畫逐漸成為西方繪畫史中的主體繪畫方式,存世的西方繪畫作品主要是油畫作品。隨著時間的發(fā)展油畫逐漸生活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蒙娜麗莎》表現(xiàn)的一個普通婦女并廣為流傳。19世紀后期,由于科技發(fā)展,許多新材料應用于油畫領域,如丙烯顏料,油漆等。
3. 有關油畫的知識
17世紀的一部分油畫強調了油畫的光感,運用色彩冷暖對比、明暗強度對比、厚薄層次對比進行光感的創(chuàng)造,形成畫面戲劇性氣氛。意大利畫家卡拉瓦喬打破了他之前油畫中有序和諧的光感效果,他強化畫面上明暗的對比,往往用畫面背景平面的大片暗部襯托前景明亮的人物,令人感到畫中光線耀眼。西班牙畫家El.格列柯將景物處理成處在斑駁的光影之下,他不是從明暗兩大體面,而是從間斷錯落的明暗分布進行造型,色彩的冷暖也形成間斷的連續(xù)變化,用筆凝重,色彩層面在擠壓中互相滲化,畫面給人撲朔迷離的效果,有的甚至充盈著神秘與不安的氣氛。荷蘭畫家倫勃朗也把畫中的光感作為表現(xiàn)人的精神狀態(tài)的一種手段,他所作大量的人物肖像中,人物都處在大塊暗部的籠罩中,唯表現(xiàn)神情的臉、手等重要部分顯出鮮明的亮度。他運用沉著的顏色在暗部多層薄涂,使暗部顯得深邃,畫亮部則用厚涂和畫刀堆色法,造成厚重的體量感。
同時期,筆觸的運用也被許多畫家側重探索。筆觸是帶有顏料的油畫筆在畫布上運動的痕跡,早期油畫全幅各部分顏料層厚薄比較一致,運筆力度均勻,幾乎不顯露出筆觸。17世紀的畫家注意到筆觸的運動受創(chuàng)作時心境和情感律動的驅使,畫家在作畫時能產生控制筆觸動勢的情感,筆觸的輕、重、緩、急和運動方向不僅使被塑造的形象顯出生動感,筆觸自身也具有藝術表現(xiàn)力。
4. 學油畫需要哪些知識呢
油畫基礎知識 用透明的植物油調和顏料,在制作過底子的布、紙、木板等材料上塑造藝術形象的繪畫。
它起源并發(fā)展于歐 洲,到近代成為世界性的重要畫種。 產生 15世紀以前歐洲繪畫中的蛋彩畫是油畫的前 身。
在運用蛋彩畫法的同時,許多畫家繼續(xù)尋找更為理 想的調和劑。一般認為,15世紀初期的尼德蘭畫家凡· 愛克兄弟是油畫技法的奠基人。
他們在前人嘗試用油溶 解顏料的基礎上,用亞麻油和核桃油作為調和劑作畫,致 使描繪時運筆流暢,顏料在畫面上干燥的時間適中,易 于作畫過程中多次覆蓋與修改,形成豐富的色彩層次和 光澤度,干透后顏料附著力強,不易剝落和褪色。他們 運用新的油畫材料創(chuàng)作,在當時的畫壇很有影響。
油畫 技術很快在西歐其他國家傳開,尤其在意大利的威尼斯 得以迅速發(fā)展。 材料和工具 油畫的主要材料和工具有顏料、畫筆、畫刀、畫布、上光油、外框等。
① 顏料,分礦物質和化學合成兩大類。最初的顏 料多為礦物質顏料,由手工研磨成細末,作畫時才進行調 和。
近代由工廠成批生產,裝入錫管,顏料的種類也不 斷增加。顏料的性能與其所含的化學成分有關,調色時, 化學作用會使有些顏料之間產生不良反應。
因而,掌握 顏料的性能有助于充分發(fā)揮油畫技巧并使作品色彩經(jīng)久 不變。 ② 畫筆,用彈性適中的動物毛制成,有尖鋒圓形、平鋒扁平形、短鋒扁平形及扇形等種類。
③ 畫刀,又稱調色刀,用富有彈性的薄鋼片制成, 有尖狀、圓狀之分,用于在調色板上調勻顏料,不少畫 家也以刀代筆,直接用刀作畫或部分地在畫布上形成顏 料層面、肌理,增加表現(xiàn)力。 ④ 畫布,標準的畫布,是將亞麻布或帆布緊繃在 木質內框上后,用膠或油與白粉摻和并涂刷在布的表面 制作而成。
一般做成不吸油又具有一定布紋效果的底子, 或根據(jù)創(chuàng)作需要做成半吸油或完全吸油的底子。布紋的 粗細根據(jù)畫幅的大小而定,也根據(jù)作畫效果的需要選擇。
有的畫家使用涂過底色的畫布,容易形成統(tǒng)一的畫面色 調,作畫時還可不經(jīng)意地露出底色。經(jīng)過涂底制作后,不 吸油的木板或硬紙板也可以代替畫布。
⑤ 上光油,通常在油畫完成并干透后罩涂上光油, 保持畫面的光澤度,防止空氣侵蝕和積垢。 ⑥ 外框,完整的油畫作品包括外框,尤其是寫實性 較強的油畫,外框形成觀者對作品視域的界限,使畫面 顯得完整、集中,畫中的物象在觀者的感覺中朝縱深發(fā) 展。
畫框的厚薄、大小依作品內容而定。古典油畫的外 框多用木料、石膏制成,近現(xiàn)代油畫的外框較多用鋁合 金等金屬材料制成。
技法 油畫工具材料的限定導致油畫繪制技法的復 雜性。幾個世紀以來,藝術家在實踐中創(chuàng)造了多種油畫 技法,使油畫材料發(fā)揮出充分的表現(xiàn)效果。
油畫主要技 法有: ① 透明覆色法,即用不加白色而只是被調色油稀 釋的顏料進行多層次描繪。必須在每一層干透后進行下 一層上色,由于每層的顏色都較稀薄,下層的顏色能隱約 透露出來,與上層的顏色形成變化微妙的色調。
例如在 深紅的色層上涂罩穩(wěn)重的藍色,就會產生藍中透紫即冷 中寓暖的豐富效果,這往往是調色板上無法調出的色調。 這種畫法適于表現(xiàn)物象的質感和厚實感,尤其能惟妙惟 肖地描繪出人物肌膚細膩的色彩變化,令人感到肌膚表 皮之下流動著血液。
它的缺點是色域較窄,制作過程工 細,完成作品的時間長,不易于表達畫家即時的藝術創(chuàng) 作情感。 ② 不透明覆色法,也稱多層次著色法。
作畫時先 用單色畫出形體大貌,然后用顏色多層次塑造,暗部往往 畫得較薄,中間調子和亮部則層層厚涂,或蓋或留,形 成色塊對比。由于厚薄不一,顯出色彩的豐富韻意與肌 理。
透明與不透明兩種畫法沒有嚴格的區(qū)別,畫家經(jīng)常 在一幅畫作中綜合運用。表現(xiàn)處在暗部或陰影中的物象 時,用透明覆色法可以產生穩(wěn)定、深邃的體積感和空間。
5. 求關于油畫的歷史知識,及油畫介紹
油畫是以易于油劑(亞麻仁油、罌粟油、核桃油等)調和顏料,在亞麻布,紙板或木板上進行制作的一個畫種。
作畫時使用的稀釋劑為押發(fā)性的松節(jié)油和干性的亞麻仁油等。畫面所附著的顏料有較強的硬度,當畫面干燥后,能長期保持光澤。
油畫是西洋畫的主要畫種。 【油畫的發(fā)展】 油畫發(fā)展初期的歷史條件奠定了古典油畫的寫實傾向。
15世紀的歐洲文藝復興運動中,人文主義思想出于對宗教的批判,有著關注社會現(xiàn)實的積極要求,許多著名畫家為逐漸擺脫單一的以基督教經(jīng)典為題材的創(chuàng)作,開始對當時生活中的人物、風景、物品進行觀察和直接描繪,使宗教題材的作品含帶明顯的現(xiàn)實世俗因素,有的畫家完全描繪現(xiàn)實生活的實景。文藝復興時代的畫家繼承了希臘、羅馬的藝術觀念,即不僅注重作品要描述某一事件或事實,還要揭示出事件或事實的前因后果,于是形成了注重構思典型情節(jié)和塑造典型形象的藝術手法。
與此同時,畫家還分別探索解剖學、透視學在繪畫中的運用、畫面明暗分布的作用等,形成了造型的科學原理。 人體解剖學的運用使繪畫中的人物造型有了如同真實般準確的比例、形體、結構關系;焦點透視法的建立使繪畫通過構圖形成幻覺的深度空間,畫中的景物與現(xiàn)實中定向的瞬間視覺感受相同;明暗法使畫中的物象統(tǒng)一在一個主要光源發(fā)出的光線下,形成由近及遠的清晰層次。
人文主義的藝術主題與追求寫實的造型觀念在其他畫種中所以不能完善,是因為工具材料的限制,而油畫工具材料性能正適于將二者充分體現(xiàn)出來。因而,古典油畫成為經(jīng)長期制作的、高度寫實的面貌。
古典油畫在整體上是油畫語言諸因素共時綜合運用的結果,但不同國家、不同時期的藝術家在此基礎上對某一個或幾個因素特別注重,形成了不同的風格。文藝復興時代的意大利畫家比較注重明暗法的運用,畫中景物的暗部統(tǒng)一籠罩在陰影中,明暗交界線呈柔和的過渡,造就了畫面集中而渾然的效果。
L.達·芬奇的《巖間圣母》是這種風格的代表。同時期的尼德蘭畫家則清晰地刻畫畫中景物各個細部,景物之間是色彩的差別而非明暗的過渡,R.康平的三葉祭壇畫《受胎告知》就細致地呈現(xiàn)室內外的所有景物。
意大利的提香是第 1個特別注重油畫色彩表現(xiàn)力的畫家,他在暗底子上作畫,并常用明度接近、色相略異的明亮色彩構成富麗堂皇的金黃色調,透明顏料的多次復疊,忽厚忽薄的筆法,又使色彩與形體有機溶合,造就出質感效果。 17世紀是歐洲古典油畫迅速發(fā)展的時期,不同地區(qū)、國家的畫家依據(jù)自己生活的社會背景、民族氣質,在油畫語言上進行了不同的深向探索,油畫的種類按題材劃分為歷史畫、宗教故事畫、團體肖像、個人肖像、風景畫、靜物畫、風俗畫等。
油畫技法也日臻豐富,并形成了各國、各地區(qū)的學派。 17世紀的一部分油畫強調了油畫的光感,運用色彩冷暖對比、明暗強度對比、厚薄層次對比進行光感的創(chuàng)造,形成畫面戲劇性氣氛。
意大利畫家卡拉瓦喬打破了他之前油畫中有序和諧的光感效果,他強化畫面上明暗的對比,往往用畫面背景平面的大片暗部襯托前景明亮的人物,令人感到畫中光線耀眼。西班牙畫家El.格列柯將景物處理成處在斑駁的光影之下,他不是從明暗兩大體面,而是從間斷錯落的明暗分布進行造型,色彩的冷暖也形成間斷的連續(xù)變化,用筆凝重,色彩層面在擠壓中互相滲化,畫面給人撲朔迷離的效果,有的甚至充盈著神秘與不安的氣氛。
荷蘭畫家倫勃朗也把畫中的光感作為表現(xiàn)人的精神狀態(tài)的一種手段,他所作大量的人物肖像中,人物都處在大塊暗部的籠罩中,唯表現(xiàn)神情的臉、手等重要部分顯出鮮明的亮度。他運用沉著的顏色在暗部多層薄涂,使暗部顯得深邃,畫亮部則用厚涂和畫刀堆色法,造成厚重的體量感。
同時期,筆觸的運用也被許多畫家側重探索。筆觸是帶有顏料的油畫筆在畫布上運動的痕跡,早期油畫全幅各部分顏料層厚薄比較一致,運筆力度均勻,幾乎不顯露出筆觸。
17世紀的畫家注意到筆觸的運動受創(chuàng)作時心境和情感律動的驅使,畫家在作畫時能產生控制筆觸動勢的情感,筆觸的輕、重、緩、急和運動方向不僅使被塑造的形象顯出生動感,筆觸自身也具有藝術表現(xiàn)力。 佛蘭德斯畫家P.P.魯本斯在眾多的巨幅作品中運用飽蘸稀薄明亮顏色的大筆涂繪,依照人物的形體運筆,留下自由奔放、多呈曲線的筆觸,造成了體態(tài)的強烈動勢和故事情節(jié)的戲劇性沖突。
荷蘭畫家F.哈爾斯則運用輕快、靈活的筆觸描繪肖像,使肖像具有人物神采未消的生動感,與他偏于表現(xiàn)豪邁、樂觀的人物相輔相成。另一個荷蘭畫家J.維米爾善于用珍珠般細碎的、圓潤的筆觸描繪處在室內的人物,使畫面產生寧靜、溫暖的氣氛。
油畫的發(fā)展在19世紀有了新的趨向,主要是油畫色彩的變革。英國畫家J.康斯特布爾最早直接用油畫在室外寫生,獲得豐富的色彩感受,他在局部用細小筆觸并置顏色,使之混合成較鮮明的色塊,畫面較古典的褐色調子明亮得多。
色彩的補色——色輪兩極的顏色在并置時能互相提高明度和強度的原理,是在后來被科學認識的,但康斯特布爾憑借對自然的觀察感性地獲得了補色原理,并在實踐中部分地運用。他的。
6. 誰能說說油畫的一些小常識
油畫的主要材料和工具有顏料、畫筆、畫刀、畫布、上光油、外框等。
①顏料,分礦物質和化學合成兩大類。最初的顏料多為礦物質顏料,由手工研磨成細末,作畫時才進行調和。
近代由工廠成批生產,裝入錫管,顏料的種類也不斷增加。顏料的性能與其所含的化學成分有關,調色時,化學作用會使有些顏料之間產生不良反應。
因而,掌握顏料的性能有助于充分發(fā)揮油畫技巧并使作品色彩經(jīng)久不變。②畫筆,用彈性適中的動物毛制成,有尖鋒圓形、平鋒扁平形、短鋒扁平形及扇形等種類。
③畫刀,又稱調色刀,用富有彈性的薄鋼片制成,有尖狀、圓狀之分,用于在調色板上調勻顏料,不少畫家也以刀代筆,直接用刀作畫或部分地在畫布上形成顏料層面、肌理,增加表現(xiàn)力。④畫布,標準的畫布,是將亞麻布或帆布緊繃在木質內框上后,用膠或油與白粉摻和并涂刷在布的表面制作而成。
一般做成不吸油又具有一定布紋效果的底子,或根據(jù)創(chuàng)作需要做成半吸油或完全吸油的底子。布紋的粗細根據(jù)畫幅的大小而定,也根據(jù)作畫效果的需要選擇。
布的畫家使用涂過底色的畫布,容易形成統(tǒng)一的畫面色調,作畫時還可不經(jīng)意地露出底色。經(jīng)過涂底制作后,不吸油的木板或硬紙板也可以代替畫布。
⑤上光油,通常在油畫完成并干透后罩涂上光油,保持畫面的光澤度,防止空氣侵蝕和積垢。⑥外框,完整的油畫作品包括外框,尤其是寫實性較強的油畫,外框形成觀者對作品視域的界限,使畫面顯得完整、集中,畫中的物象在觀者的感覺中朝縱深發(fā)展。
畫框的厚薄、大小依作品內容而定。古典油畫的外框多用木料、石膏制成,近現(xiàn)代油畫的外框較多用鋁合金等金屬材料制成。
7. 繪畫基礎知識
顏色問題:
1 懂得三原色,即:紅 黃 藍。
2 知道冷色與暖色的區(qū)別。
3 懂得怎樣配色更好,并知道什么是互補色,即:紅語綠 藍與橘 黃與紫。
造型問題:
1 學會基本的速寫,這對畫畫很重要!
2 明白并會畫出空間感,讓物體層次拉開。
3 知道透視關系,即,近大遠小,近實遠虛,近高遠低,兩條直線無限延伸最后消失為一點。
4 學會重點刻畫局部東西。
5 物體的黑白灰關系
其實還是要多看多學,我只是把多年畫畫的經(jīng)驗告訴你,還是要多畫。
8. 美術的基本知識有啥
一.視覺;造型;空間;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筑;攝影
二.圓雕;浮雕;雕;刻;塑;編織
三.中國;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油畫;素描;水彩;版畫
四.顏料;紙張;筆;木板;涂抹;揮灑;拓??;明暗形狀;體積;質感
五.平面;立體
六.繪畫;雕塑;攝影;建筑;藝術設計
七.畫面中相同大小的物體,近處的較大,遠處的較小
八.畫者眼睛的位置;與地平線成水平的一條線
眼前看得見最清楚的范圍;眼睛看物體的視線與視平線所成的角度
視線高于觀察物體的透視;與畫面成90度角畫的透視;視線低于觀察物體的透視
九.平行透視:物體的一個面與畫面平行而另一面與畫面成90度角
成角透視:物體的兩個面都與畫面不平行
十.純度 明度 色相
十一.器物上的裝飾紋樣和色彩;對器物的造型、色彩、裝飾等
十二.平面;印染;織錦;商標;書籍裝幀;立體;工業(yè)造型;家具;青銅;漆器
十三.紋理;圖形
十四、十五兩題大家參考網(wǎng)上的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