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回歸常識的語文究竟有多“真”
這兩年,“真假語文之爭”,隔三差五就成為新聞事件。從頂層設計對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視,到語文教育對常識規(guī)律的重申,都是可圈可點的進步。不過,指鹿為馬、胡亂引申,這在語文教育中似乎是常見又難免的事情。說常見,是因為語言文字本就是感性學科,既要安身立命,還要安放靈魂,沒法子用游標卡尺測量出其長短深淺;說難免,是因為在“文以載道”的漫長歷史中,情感與價值、思想與意識,都可能曾經左右真相與事實,而社會走向理性的標志,則是回歸本真,回歸常識。
真語文究竟是個什么意思,可能專家學者有系統(tǒng)的邏輯認知。不過,從《再別康橋》的例子來看,對文體背景交代的正誤,恐怕也扣不上“假語文”的大帽子。或者說,告訴學生這是詩人徐志摩對友人和情人的懷念,就算是真語文?去偽存真、接近真相,說白了,這是還原語文工具理性的過程。宋代禪宗有個著名的公案:修為者從“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到“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再到“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三種境界括其一生。語文也是這么個過程,從基礎工具到承載豐盈內涵,再到熟練掌控游刃有余,這是教育的主旨——因此,語文教育要抵達理性層面的“純粹而干凈”,既不科學,更不現(xiàn)實。
2012年11月23日,在福建省泉州市的聚龍外國語學校,來自全國14個省份32所學校的教師代表聯(lián)合發(fā)表《聚龍宣言》,從6個方面倡議語文教育應該回歸本真。這樣的努力,當然值得點贊,尤其是在中國語文教育承載了過重的意識形態(tài)與道德教化責任的語境下,語文輕盈一點、簡潔一點,少了虛浮的枝繁葉茂,多了人性的適度留白,把時間與空間交給學生自己去體悟,洗盡鉛華后的返璞歸真,比強硬灌輸?shù)臈l條框框,更直抵人心。不過,這些年,當語言文字成為“顯學”,過度工具化的傾向也不能不防。
2. 如何才能夠回到社會
社會知識個概念詞,誰又了解社會在何處,或許也能說只要有人的地方都是社會~其實你在乎的不是怎么回到社會,你在乎的是怎么才能跟別人一樣,說白了你早把你自己給忘記了,心里對自己沒什么自信~老覺得自己與別人不同。
這世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法,不需要與眾相同才是生活在社會當中。忘掉你心里的空虛吧~瀟灑點,笑容才是最好的詮釋。
做人,對得起父母,對得起朋友,對得起自己,問心無愧~上一秒,不管是快樂與悲傷,歷史而已,回不去的!只有記憶存在,不需要在乎任何的形式,應該在乎的是此刻開心,做到憧憬未來就算是如你說的回到社會了吧,愿上帝保佑你~。
3. 如何讓哲學回歸日常生活
法國作家莫里哀的喜劇《醉心貴族的小市民》中有個人物茹爾丹,他是小市民,偏偏醉心于貴族,處處假裝愛藝術、愛文學。他弄不清什么是散文,別人告訴他,你說的就是散文。他說,天啦,我整天說散文卻不知道什么是散文!恩格斯曾引用過這個故事。他說,“人們遠在知道什么是辯證法以前,就已經辯證地思考了,正像人們遠在散文這一名詞出現(xiàn)以前,就已經在用散文講話一樣”。哲學也是如此。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就存在哲學。
我們面對兩種哲學:一種是生活中的哲學,一種是書本上的哲學。我們不但要學習書本上的哲學,更應注意生活中的哲學。哲學既不能沒有形而上的問題即純哲學問題,也不能沒有形而下的問題即生活中的哲學問題。沒有形而上只有形而下,哲學就會變?yōu)樯畛WR;可沒有形而下,哲學就在天上,沒有著陸點,永遠與人的生活相分離。
哲學家的哲學,就是歷史上或當代一些哲學家創(chuàng)立的哲學體系。例如,中國古代的老子、莊子,西方的蘇格拉底、柏拉圖、康德、黑格爾等,這些人提出了基本的哲學概念、范疇和理論體系。我們要學習哲學家的哲學,學習中國、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哲學經典著作,學習他們的哲學思想。這是非常重要的。
但我們千萬不能忘記還有一種哲學,就是生活中的哲學。如果我們只懂書本上的哲學而不懂生活中的哲學,這就叫書齋哲學、書呆子哲學。德國哲學家叔本華在《論哲學和智力》一文中說過一段很深刻的話,大意是說,哲學家比任何其他人更應從直觀知識中汲取素材,因此哲學家的眼睛應永遠注視事物本身,讓大自然、世事、人生而不是書本成為他的素材;不能把書本視為知識的源頭,書本只是哲學家的輔助工具而已。當然,這不是說讀書不重要,而是說要讀活書、活讀書。生活中的哲學不以命題、范疇的方式呈現(xiàn),而是日常生活中經常發(fā)生的、能從中體悟出哲學道理的生活狀態(tài)。生活中的哲學智慧是豐富多樣的:“變”“聯(lián)系” “矛盾”“過程”等,都是活生生的生活觀念。
矛盾變化是什么?是辯證法,所以日常生活現(xiàn)象中的變與不變就是哲學問題。老百姓從日常生活中都知道,事物是變化的,人也是變化的。例如,古代有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個儒生找裁縫做衣服,衣服前短后長,他不樂意,說為什么前短后長?師傅說,你未發(fā)達,逢人低頭,自然前面短點,便于彎腰。后來他考中狀元,又找了這位師傅做衣服,變成了前長后短,他又不樂意,問為什么這次前長后短?師傅說,這次你做了官,不用低頭而是挺胸、昂頭,自然前面長點好。這則故事里包含的不僅有裁縫哲學,還有成衣哲學、人生哲學。
又如,人們從一片樹葉落地就知道秋天到了,即所謂“落一葉而知秋”。這里面包含的是什么?是聯(lián)系的觀點,也是一種關于事物信息的觀點:一個事物的變化與另一事物的變化相聯(lián)系。我們可以從一個事物的變化看到與它相聯(lián)系的事物變化。如果世界上事物彼此沒有聯(lián)系,都是孤立的,就不可能落一葉而知秋。矛盾也是如此。什么叫鬧矛盾?就是把矛盾擴大、激化;但如果及時交流、化解,就能使矛盾得到解決。這些都是哲學問題。
關于過程的思想是最重要的哲學思想之一,恩格斯稱之為偉大的哲學思想。萬物發(fā)展都是一個過程,如一串葡萄很簡單,但要得到葡萄,就必須經歷種樹、施肥、澆水、除蟲等一系列過程。沒有過程,就沒有結果。過程通常是枯燥的,而結果往往是豐富的。人也是一樣。例如,一個剛開始學鋼琴的人,練琴時使人掩耳,自己也苦不堪言;而一旦成為鋼琴大師,他的成果就是輝煌的。只要結果、不要過程是不可能的,要重視過程。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就是生活中的過程哲學。
讓哲學回歸生活,不是蔑視經典、回歸平庸,而是既要重視經典、更要重視生活。哲學家應善于從平凡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捕捉為人熟知但不真知的哲學問題。不是把生活作為書本的注腳,而是把書本作為生活的注腳,這樣的哲學家才是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哲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