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guān)于葬詞的文學常識
1.出色的辯證思想 一般的葬詞,其內(nèi)容不外乎是敘述死者的生平,評價死者的功德,寄托人們的哀思,就連恩格斯的《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也是如此。
當然,雨果這篇演說稿也做到了這些,他高度評價巴爾扎克為人類精神領(lǐng)域作出的偉大貢獻——這種貢獻已經(jīng)超出了文學的范疇而進入了思想、歷史和政治的領(lǐng)域了。在對巴爾扎克的高度評價中,讀者可以明顯感覺到,葬詞蘊蓄著作者對巴爾扎克的深切悼念之情。
讀著這篇散文,我們仿佛站在當年的拉雪茲公墓前,聆聽著雨果深沉而激昂的演說,連飄飄細雨也渾然不覺。 不過,我們在看到這葬詞的一般特點之后,我們還分明感受到了除悲傷、悵然之外的另一種力量的存在,那就是崇高和激動。
這另一種力量是在我們讀了這篇葬詞后,從作者雨果身上感受到的。這位偉大的致詞者的華麗而豐贍的文采,深邃而博大的思想,崇高而光輝的人格,在這篇演說詞中同時展現(xiàn)給了別人。
雨果的演說目的,我們猜想,那不過是要贊頌巴爾扎克的作品、思想和人格,并表示自己由衷的敬佩和景仰??墒牵难菡f,留給聽眾的,同時又是作者本人的高貴人格。
這樣,本來是表達對他人的崇敬,結(jié)果卻無意中贏得了更多的人對自己的崇敬。 課文前九段主要評價死者,表達哀悼之情,從這些哀婉深沉的語句中我們隱約感覺到作者的文筆、思想和人格。
第十段之后,與一般的葬詞就大不一樣了,雖然還是評價、哀悼巴爾扎克,但已經(jīng)有了作者強烈而非常獨立的思想意識,與其說作者是在評價巴爾扎克,不如說他是在借巴爾扎克之死,來表達自己的生死觀,“死亡是偉大的平等,也是偉大的自由”,“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作靈魂”等,這樣的表達,已經(jīng)由個體的巴爾扎克之死上升為作者一種哲理性思考了。主要是這后三段,集中體現(xiàn)了作者的崇高人格;主要是這三段,作者的真誠、真摯和真情,給了讀者巨大的感染力。
2.詩化的、哲理性的語言 這篇葬詞文采華麗、飽含哲理,語言高度濃縮,既詩化又哲理化,充分體現(xiàn)了文學大師雨果的文學語言才華和思想深度。作品中含蓄深沉、意義深遠的語句比比皆是,有著巨大的容量。
值得細細品味,反復解讀。 這也是一篇有難度的作品,教師進行教學時,要下功夫幫助學生去感受和理解思想內(nèi)容。
下面選擇課文中幾個關(guān)鍵語句,試著進行解讀。 (1)對我們來說,一切虛構(gòu)都消失了。
重點把握“虛構(gòu)”這個詞。這里可能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巴爾扎克的逝世,表明他創(chuàng)作生命的結(jié)束,他不能再給人們創(chuàng)造小說這一“虛構(gòu)”世界了;二是巴爾扎克的逝世,是一件真實的事情,而不是他在虛構(gòu)小說。
這一句話,雨果沉痛宣告文學大師的逝世,提醒人們直面這一偉大的死亡。 (2)就像文明發(fā)展中,出現(xiàn)了一種規(guī)律,促使武力統(tǒng)治者之后出現(xiàn)精神統(tǒng)治者一樣。
這句話表面是在揭示社會發(fā)展中的一個規(guī)律,即每一大變動時代先出現(xiàn)武力統(tǒng)治者,然后才出現(xiàn)精神統(tǒng)治者。實際上作者在這里是贊譽巴爾扎克,把他看成一個比武力統(tǒng)治者更偉大的精神統(tǒng)治者。
這印證了本段開頭一句話的意思,巴爾扎克作為精神統(tǒng)治者,他不僅屬于這一時代,而且屬于千秋萬代。 (3)一部了不起的書,他題作“喜劇”,其實就是題作“歷史”也沒有什么…… 雨果把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看作一部書,并比喻成一部歷史著作。
雨果在這里高度評價《人間喜劇》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把它看作一部濃縮的歷史,使人們從中看出“整個現(xiàn)代文明的走向”,看出作者給人們揭示的“現(xiàn)實”。這是巴爾扎克研究中第一次提出的獨創(chuàng)性見解,它啟發(fā)了恩格斯對巴爾扎克的評論。
恩格斯在《致瑪?哈克奈斯》的信中說:“巴爾扎克……在《人間喜劇》里給我們提供了一部法國‘社會’特別是巴黎‘上流社會’的卓越的現(xiàn)實主義歷史……在這幅中心圖畫的四周,他匯集了法國社會的全部歷史……”可見雨果這句話是在高度評價巴爾扎克作品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的。 (4)一部既是觀察又是想像的書,這里有大量的真實、親切、家常、瑣碎、粗鄙。
但是有時通過突然撕破表面、充分揭示形形色色的現(xiàn)實,讓人馬上看到最陰沉和最悲壯的理想。 巴爾扎克用他天才的觀察和想像,將現(xiàn)實撕破展示給人看,讓人們看清了社會的真面目,同時也表達了作者自己的社會理想。
(5)偉人們?yōu)樽约航ㄔ炝说鬃?,未來負起安放雕像的責任? 巴爾扎克這位偉大的人物,用他自己的作品,給自己安裝好了堅實的底座,打好了扎實的基礎(chǔ),未來的人們,一定會給他塑起一尊尊有形無形的雕像,以表達對他的尊敬和懷念。
(6)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飽滿的,作品比歲月還多。 這是詩化的語言。
先要注意作者拿“短促”與“飽滿”對比,意為巴爾扎克生命不長,作品卻多;再要注意“飽滿”一詞,它意接前句,意為巴爾扎克一生是飽滿的,不是空虛的,這樣的評價就更為形象,表明巴爾扎克的生命和生活是充實的,他做的大量工作對人類是有益的;最后注意“作品比歲月還多”這句話,“作品”與“歲月”相比,出人意料,作品可以計算,歲月如何計算?以“天”計?以“年”計?這樣行文是對巴爾扎克的獨特評價,更是對巴爾扎克的崇高評價。 。
2.如何應對文學常識中的死知識
文學常識中的"死知識",是指無需推理和理解、只需硬記住的知識,死知識分為兩類,一類是看上去是知識,卻從來不會考的知識,在文學常識中充斥著大量的此類知識,學生記了好多,到不知道這些壓根就不會考。另一類"死知識"是指考試時會考,但無需推理和理解,只需硬性記住的知識。
對待死知識,是讓孩子花更少的時間去掌握,因此,我們的學生在做文學常識題時,直接把答案給他們,讓他們抄。打個比方,假設(shè)有道填空題,《語文知識地圖》是誰提出來的,你花三個小時又百度又是谷歌又是四處查找,不如直接抄后面的答案--黃保余。
因此,學習文學常識,是要更快地掌握正確答案,然后熟記他,而不是把自己浪費的琢磨答案是什么上。
比如說孩子上高中以后,他還會考的文學常識會考外國文的增多,考什么?很多的時候是考《鋼鐵是怎樣練成的》,個人認為孩子看那本書興趣也不見得大,看了那本書也不見得能答上題。我采用的還是那個笨辦法,直接把歷年考的題我們早就整理完了。你就拿過來,保爾什么性格特點?那段話表現(xiàn)了他什么樣的追求?照著答案熟悉一下就成。
但不建議為了考一個知識點,去讓孩子看《鋼鐵是怎樣練成的》,如果孩子真喜歡的話,那跟考試沒關(guān)系,那是孩子的愛好到那一步了。
3.遇難了
1.C,應該是武松打蔣門神吧
2.B,只知道刮骨的時候,他沒上麻藥,其他不知道是不是他
3.B,不是特別清楚B和C那個正確,不過莎士比亞卒于1616,說他是十九世紀的。.真是應該錯的吧
二、
1.三國演義
2.武松,景陽岡打虎(前兩天剛好看電視看到的哦~)
3.大鬧天宮吧,但是也有可能是三打白骨精,因為打了以后他跑了。不過好像鬧天宮事情比較嚴重。
三、
1.譜寫一頁頁美麗的篇章
2.三顧茅廬,破釜沉舟,柳下惠-坐懷不亂(- -)
3.沙僧(從九個骷髏猜得),賈寶玉
4.A.荊軻(刺秦,別燕丹,想到了風蕭蕭兮易水寒這句)
B.屈原(屈子嘛,當然是屈原啦)
C.諸葛亮(八陣圖想到的,不久前還看到了電視劇里的八陣圖,也是講這個的哦)
D.蘇武(食雪不離羊,應該是蘇武牧羊了,很小的時候課本上學到的)
最后說一下哦,這個不是標準答案額。。。只是個人比較喜歡,就來回答下,呵呵~
4.文學常識
《威尼斯商人》揭示了夏洛克的冷酷無情 這句話是對的
《湯姆·索亞歷險記》贊美了兒童的天真純樸 這句話也對
《熱愛生命》謳歌了淘金者頑強的開拓進取精神 這句話有問題
熱愛生命主要講的是一個美國西部的淘金者在返回的途中被他的伙伴——比爾拋棄了,他獨自在荒原上尋找著出路。冬天逼近了,環(huán)境十分惡劣,他沒有一點食物了,而且他的腿受了重傷不停的流血。他只能歪歪斜斜地蹣跚,在布滿沼澤、丘陵、小溪的荒原上,非常艱難地前行著。就在他的身體非常虛弱的時候,他遇到了一匹狼。他發(fā)現(xiàn)這匹病狼跟在他的身后,舔著他的血跡尾隨著他。就這樣,兩個瀕臨死亡的生靈拖著垂死的軀殼在荒原上互相獵取對方。為了活著回去、為了戰(zhàn)勝這匹令他作嘔的病狼,最終在人與狼的戰(zhàn)斗中人獲得了勝利,他咬死了狼,喝了狼的血。最終他獲救了,使生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生命就是不放棄自己。
這部小說以突出刻畫人性,表現(xiàn)人與自然抗爭時所展示的強大生命力的作品為主。其次,也選擇了有關(guān)北美地區(qū)土著文化與殖民文化沖突的作品以及反映資本主義殘酷剝削的作品。因此頑強或許有,但是開拓進取精神有些牽強啊
湯姆索亞那個,主要是以贊揚兒童的天真純樸來對美國虛偽庸俗的社會習俗、偽善的宗教儀式和刻板陳腐的學校教育進行了諷刺和批判,所以這么表述是對的。
5.幾個文學常識
◆1.半對半錯。
伏尼契《牛虻》的主人公:亞瑟(主人公英國人居住在意大利)=列瓦雷士(主人公裝死后流浪的名稱)=牛虻(主人公的筆名),所以主人公是亞瑟是對的。
挪威作家易卜生的社會問題劇《玩偶之家》中的主人公娜拉,是資本主義生活中具有叛逆精神的女性形象。不是安娜,《安娜卡列尼娜》的主人公就是安娜。
◆2.對
(1)父子共寫同題文章的現(xiàn)象十分罕見。宋代蘇洵、蘇轍父子各有《六國論》傳世,兩篇文章珠聯(lián)璧合,各放異彩,可稱得上是古代議論文的名篇佳作。然而對照起來看,兩者的立論角度、論證方式、文字風格各不相同。品評兩者的成敗得失,或許對今人會有所裨益。
同一題目作文,父子兩人都是借史論政,并和現(xiàn)實相聯(lián)系,以起到借古鑒今的作用。不同的論證角度、論證方法和語言風格展現(xiàn)出父子兩人不同的人格魅力。
【蘇洵《六國論》】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蛟唬骸傲鶉剩寿T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國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zhàn)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棄。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zhàn)于秦,二敗而三勝。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他,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蘇轍 《六國論》】
嘗讀六國世家,竊怪天下之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眾,發(fā)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為之深思遠慮,以為必有可以自安之計,蓋未嘗不咎其當時之士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也。
夫秦之所以與諸侯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郊;諸侯之所與秦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野。秦之有韓、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韓、魏塞秦之沖,而弊山東之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韓、魏也。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韓,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韓、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齊之剛、壽,而范雎以為憂。然則秦之所忌者可以見矣。
秦之用兵于燕、趙,秦之危事也。越韓過魏,而攻人之國都,燕、趙拒之于前,而韓、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趙,未嘗有韓、魏之憂,則韓、魏之附秦故也。夫韓、魏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間,此豈知天下之勢邪!委區(qū)區(qū)之韓、魏,以當強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韓、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東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禍。夫韓、魏不能獨當秦,而天下之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擯秦。秦人不敢逾韓、魏以窺齊、楚、燕、趙之國,而齊、楚、燕、趙之國,因得以自完于其間矣。以四無事之國,佐當寇之韓、魏,使韓、魏無東顧之憂,而為天下出身以當秦兵;以二國委秦,而四國休息于內(nèi),以陰助其急,若此,可以應夫無窮,彼秦者將何為哉!不知出此,而乃貪疆埸(yì)尺寸之利,背盟敗約,以自相屠滅,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國,可不悲哉!
(2) 1923年仲夏之夜,朱自清和俞平伯同游六朝金粉遺址秦淮河,相約同以《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為題做文,各表心跡,這兩篇同一題目的文章在中國現(xiàn)代散文史上,可謂白話美文之佳作,因此傳為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