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條詩歌常識
不知道是否是這個。
我也不清楚。
一上平聲 【一東】 東同童僮銅桐峒筒中(中間)衷忠蟲沖終忡崇嵩(崧)戎狨弓躬宮融雄熊穹窮馮風楓豐酆充隆空(空虛)公功工攻蒙蒙朦幪籠(名詞,董韻同,又動詞獨用)朧聾櫳巃昽洪紅虹鴻叢翁匆蔥聰驄通棕蓬【二冬】 冬彤農(nóng)宗鍾鐘龍舂松沖容溶庸蓉封胸兇洶兇匈雍(和也)濃重(重復,層)從(隨從、順從)逢縫(縫紉)峰鋒豐蜂烽縱(縱橫)蹤茸邛筇慵恭供(供給) 【三江】 江缸窗邦降(降伏)雙瀧龐舡撞(絳韻同) 【四支】 支枝移為(施為)垂吹(吹噓)陂碑奇宜儀皮兒離施知馳池規(guī)危夷師姿遲龜眉悲之芝時詩棋旗辭詞期祠基疑姬絲司葵醫(yī)帷思(動詞)滋持隨癡維卮螭麾墀彌慈遺(遺失)肌脂雌披嬉尸貍炊湄籬茲差(參差)疲茨卑虧蕤騎(騎馬)歧岐誰斯私窺熙欺疵貲羈彝髭頤資糜饑衰錐姨夔祗涯(佳麻韻同)伊追緇箕治(治理,動詞)尼而推灰韻同)縻綏羲其淇麒祁崎騏錘罹漓鸝璃驪狝羆貔仳琵枇尸鳷梔匙蚩篪絺鴟踟嗤隋雖睢咨淄鶿瓷萎惟唯廝澌緦逶迤貽裨庳丕嵋郿劘蠡(瓠勺,齊韻同)氂痍猗椅(音漪,木名) 【五微】 微薇暉輝徽揮韋圍幃闈霏菲(芳菲)妃飛非扉肥威祈旗畿機幾(微也,如見幾)稀希衣(衣服)依歸葦饑磯欷 【六魚】 魚漁初書舒居裾車(麻韻同)渠余予(我也)譽(動詞)輿馀胥狙助(鉏、鋤)疏(疏密)疎(同疏)蔬梳虛噓徐豬閭廬驢諸除如墟於畬淤妤璵蜍儲苴葅沮齟據(jù)(拮據(jù))鶋蕖歔茹(茅茹)洳攄櫚 【七虞】 虞愚娛隅芻無蕪巫于衢儒濡襦須株蛛誅殊銖瑜榆愉諛腴區(qū)驅(qū)軀朱珠趨扶鳧雛敷夫膚紆輸樞廚俱駒模謨蒲胡湖瑚乎壺狐弧孤辜姑菰徒途涂荼圖屠奴吾梧吳租盧鱸爐蘆蘇烏污(污穢)枯粗都茱侏徂樗躕拘劬嶇鴝芙苻鄜桴俘須臾繻吁滹瓠蝴糊鄠醐糊呼沽酤瀘艫轤鸕駑孥逋匍葡鋪殳酥菟洿誣嗚鼯逾(逾)禺萸竽雩渝貐揄瞿 【八齊】 齊黎藜犁梨妻(夫妻)萋凄凄堤低題提蹄雞稽兮倪霓西棲犀嘶梯鼙齏赍迷泥(泥土)溪圭閨攜畦嵇躋灘臍奚醯蹊黧(支韻同)醍鵜珪睽 【九佳】 佳*街鞋牌柴釵差(差使)崖涯*(支麻韻同)偕階皆諧骸排乖懷淮槐(灰韻同)豺儕埋霾齋媧*蝸*蛙* (有*號的字,詞韻屬第十部;其余屬第五部。) 【十灰】 灰恢魁隈回徘(音裴)徊(音回)槐(音回,佳韻同)梅枚媒煤雷罍頹(頹)催摧陪杯醅嵬推(支韻同)回虺豗詼培崔才*開*哀*埃*臺*苔*該*才*材*財*裁*來*萊*栽*哉*災*猜*孩*騋*腮* (有*號的字,詞韻屬第五部,其余屬第三部。)
【十一真】 真因茵辛新薪晨辰臣人仁神親身賓濱鄰鱗麟珍瞋塵陳春津秦頻蘋顰銀垠筠巾囷民岷貧莼淳醇唇倫綸輪淪勻旬巡馴鈞均榛遵循甄宸郴椿鶉嶙轔磷驎泯(軫韻同)緡邠嚬詵駪呻伸漘寅姻荀詢郇峋氤恂逡嬪皴 【十二文】 文聞紋蚊云分(分離)紛芬焚墳群裙君軍勤斤筋勛熏曛云芹欣蕓耘沄氳殷汶閿氛濆汾 【十三元】 元*原*源*黿*園*猿*垣*煩*蕃*樊*暄*萱*喧*冤*言*軒*藩*魂*袁*沅*援*番*繁*幡*瑤*塤*(塤)騫*鴛*蜿*渾溫孫門尊樽(罇)存敦蹲蹲 豚村屯盆奔論(動詞)昏痕根恩吞蓀捫 (有*號的字,詞韻屬第七部,其余屬第六部。) 【十四寒】 寒韓翰(羽翮)丹單字鞍難(艱難)餐檀壇灘彈殘干肝竿乾(乾濕)闌欄瀾蘭看(翰韻同)丸完桓紈端湍酸團攢官棺觀(觀看)冠(衣冠)鸞鑾巒歡(驩)寬盤蟠漫(大水貌)嘆(翰韻同)邯鄲攤玕攔磻珊狻 【十五刪】 刪潸關彎灣還環(huán)鬟寰班斑蠻顏奸(奸)攀頑山閑艱閑間(中間)慳患(諫韻同)孱潺 二下平聲 【一先】 先前千阡箋天堅肩賢弦弦煙燕(國名)蓮憐田填年顛巔牽妍眠淵涓邊編懸泉遷仙鮮(新鮮)錢煎延氈膻蟬纏連聯(lián)篇偏扁(扁舟)綿全宣鐫穿川緣鳶捐旋(回旋)娟船涎鞭銓專圓員乾(乾坤)虔愆權拳椽傳(傳授)焉韉褰搴汧千鉛舷躚鵑蠲筌痊悛邅鹯旃鳣禪(參神,逃禪)嬋單(單于)躔顓燃璉便(安也)翩楩駢癲闐畋鈿(霰韻同)沿蜒胭 【二蕭】 蕭簫挑(挑擔)貂刁凋雕雕雕迢條髫跳苕調(diào)(調(diào)和)梟澆聊遼寥撩寮僚堯宵消霄綃銷超朝潮囂驕嬌焦燋椒饒橈燒(焚燒)遙徭搖謠瑤韶昭招鑣瓢苗貓腰橋喬妖飄逍瀟鸮驍祧鷦鷯繚獠夭(夭夭)幺邀要(要求,要盟)飖姚樵僑憔標飆嫖漂(漂?。┴忉瑁ㄡ栊遥?【三肴】 肴巢交郊茅嘲鈔包膠爻苞梢蛟教(使也)庖匏坳敲胞拋鮫崤啁鵁鞘抄蝥咆哮 【四豪】 豪毫操(操持)髦絳刀萄猱褒桃糟旄袍撓(巧韻同)蒿濤皋號(號呼)陶鰲曹遭羔高嘈搔毛滔騷韜繰膏牢醪逃勞(勞苦)濠壕饕洮淘叨啕篙熬翱嗷臊 【五歌】 歌多羅河戈阿和(平和)波科柯陀娥蛾鵝蘿荷(荷花)何過(經(jīng)過,個韻同)磨螺禾珂蓑婆坡呵哥軻(孟軻)沱鼉拖駝跎柁(舵,哿韻同)佗(他)頗(偏頗)峨俄摩麼娑莎迦靴疴 【六麻】 麻花霞家茶華沙車(魚韻同)牙蛇瓜斜邪芽嘉瑕紗鴉遮叉奢涯(支佳韻同)夸巴耶嗟遐加笳賒槎(查)差(差錯)楂杈蟆驊蝦葭袈裟砂衙枒呀琶杷 【七陽】 陽楊揚香鄉(xiāng)光昌堂章張王(帝王)房芳長(長短)塘妝常涼霜藏(收藏)場央鴦秧狼床方漿觴梁娘莊黃倉皇裝殤襄驤相(互相)湘箱創(chuàng)(創(chuàng)傷)亡忘芒望(觀望,漾韻同)嘗償檣坊囊郎唐狂強(剛強)腸康岡蒼匡荒遑行(行列)妨棠翔良航疆糧穰將(送也,持也)墻桑剛祥。
2.詩歌的知識
一、什么叫詩歌 “詩”一詞,本是四書、五經(jīng)(詩、書、禮、易、春秋)中的《詩經(jīng)》的簡稱。
《詩經(jīng)》本稱“詩”,后被儒家奉為經(jīng)典,才稱《詩經(jīng)》?!对娊?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
詩,原本是配樂來唱的,所以也稱“詩歌”,后演變成脫離音樂的一種文學體裁。 1、對詩歌的定義: 〈1〉《辭?!罚菏亲钤绠a(chǎn)生的一種文學體裁。
它按照一定的音節(jié)、聲調(diào)和韻律要求,用凝練的語言,充沛的感情,豐富的想象,高度集中地表現(xiàn)社會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2〉現(xiàn)代漢語詞典:文學體裁的一種,通過有節(jié)奏、韻律的語言反映生活、抒發(fā)感情 2、對詩歌定義的詮釋(依《現(xiàn)代漢語詞典》說) (1)有節(jié)奏、韻律的語言。
舊體詩在節(jié)奏、韻律方面有嚴格要求。尤其是唐代的近體詩和宋代的詞,在字數(shù)、平仄、對仗、用典、韻腳等方面都有嚴格規(guī)定。
①節(jié)奏(或稱節(jié)拍):指聲音的輕重緩急與抑揚頓挫,主要表現(xiàn)在語氣的間歇停頓上。 △王維《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杜牧《清明》: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詩歌可以沒有嚴格的韻律,但必須有鮮明的節(jié)奏。
郭沫若說:“沒有節(jié)奏的便不是詩。” ②韻律:指詩詞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韻規(guī)則。
《辭海》:指詩歌中的聲韻和節(jié)律。 △平仄:漢語古音有平、上、去、入四聲(現(xiàn)入聲字已在普通話中消失)。
按現(xiàn)代漢語的四聲(除輕生)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入聲字在京劇念白中還有:街。 平仄聲的特點:平聲:平緩悠長;仄聲:短促急收。
利用文字的平仄,可以使詩歌具有很強的韻律感。唱歌時的拖腔都要落平聲上才能延長, 例: 歌詞 “十五的月亮” 中的 “亮”, 落在liang聲上。
△押韻:指詩歌中某些句子末韻母相同或相近,使音調(diào)和諧優(yōu)美。一般偶句押,首句可押可不押。
新詩有幾句押一次韻或不押韻的。例王之渙的詩: △《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涼洲詞》: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2)反映生活 ①反映勞動生活:△古歌謠:斷竹,續(xù)竹。
飛土,逐肉。 △《詩經(jīng)·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河水清且漣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產(chǎn)廛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②反映社會 石壕吏 新婚別 △杜甫的《三史》 潼關吏 《三別》 垂老別 新安吏 無家別 △杜甫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名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p>
△杜甫《兵東行》:“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
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 △《詩經(jīng)·碩鼠》 ③反映邊塞生活 △王昌齡《從軍行》: (一)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白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二)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zhàn)洮河北,已報生擒土谷渾。
△王昌齡《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翰《涼州詞》: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哭,古人征戰(zhàn)幾人回。
④反映愛情生活:△《關雎》△《孔雀東南飛》△李季《王貴與李香香》 ⑤反映山水田園: △陶淵明《歸園田居》: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陶淵明《飲酒·結(jié)廬在人境》中句: “采局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p>
△王維《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依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 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立,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賀敬之《桂林山水歌》 (3)抒發(fā)感情: 別林斯基:“感情是詩情天性的最主要的動力因素;沒有感情就沒有詩人,也沒有詩歌?!?/p>
詩歌抒發(fā)感情是多方面的:喜、怒、哀、樂、驚、恐、思。例: ①喜: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塞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②怒:岳飛《滿江紅》: 怒發(fā)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
抬眼望、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憾,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③哀:△李清照《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談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李瑛《一月的哀思》: 敬愛的周總理,我不能去醫(yī)院瞻仰你,只好攥一張冰冷的報紙,靜靜地,佇立在長安街的暮色里。任一月的風,撩起我的頭發(fā),任昏黃的路燈照著冰冷的淚滴…… ④閨怨婦思: △李清照《點降唇·閨思》: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
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李清照《一剪梅·別愁》: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
3.詩歌知識
詩歌概念起源 詩歌是一種主情的文學體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練,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用豐富的想象、富有節(jié)奏感、韻律美的語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來抒發(fā)思想情感。
詩歌是有節(jié)奏、有韻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種語言藝術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學形式。詩歌起源于上古的社會生活,因勞動生產(chǎn)、兩性相戀、原始宗教等而產(chǎn)生的一種有韻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形式。
《尚書.虞書》:“詩言志,歌詠言,聲依永,律和聲。”《禮記.樂記》:“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樂器從之?!?/p>
早期,詩、歌與樂、舞是合為一體的。詩即歌詞,在實際表演中總是配合音樂、舞蹈而歌唱,后來詩、歌、樂、舞各自發(fā)展,獨立成體,詩與歌統(tǒng)稱詩歌。
詩體概說 詩體的分類,是一個復雜的問題。現(xiàn)在,只就一般的看法,簡單地談談漢魏六朝和唐宋的詩體。
漢魏六朝詩,一般稱為古詩,其中包括漢魏樂府古辭、南北朝樂府民歌,以及這個時期的文人詩。樂府本是官署的名稱。
樂府歌辭是由樂府機關采集,并為它配上樂譜,以便歌唱的?!段男牡颀垺犯菲f:"凡樂辭曰詩,詩聲曰歌。
"由此可以看出詩、歌、樂府這三個概念之間的關系:詩指的是詩人所作的歌辭,歌指的是和詩相配合的樂曲,樂府則兼指二者而言。后來襲用樂府舊題或摹仿樂府體裁寫的作品,雖然沒有配樂,也稱為樂府。
中唐時白居易等掀起一個新樂府運動,創(chuàng)新題,寫時事,因而叫作新樂府。 唐以后的詩體,從格律上看,大致可分為近體詩和古體詩兩類。
近體詩又叫今體詩,它有一定的格律。古體詩一般又叫古風,這是依照古詩的作法寫的,形式比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縛。
從詩句的字數(shù)看,有所謂四言詩、五言詩和七言詩。四言是四個字一句,五言是五個字一句,七言是七個字一句。
唐代以后,四言詩很少見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兩類。五言古體詩簡稱五古;七言古體詩簡稱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五言律詩簡稱五律,限定八句四十字;七言律詩簡稱七律,限定八句五十六字。超過八句的叫長律,又叫排律。
長律一般都是五言詩。只有四句的叫絕句;五絕共二十個字,七絕共二十八個字。
絕句可分為律絕和古絕兩種。律絕要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絕不受平“現(xiàn)代詩”名稱,開始使用于1953年—紀弦創(chuàng)立“現(xiàn)代詩社”時確立。
現(xiàn)代詩的含義: 1.形式是自由的 2.內(nèi)涵是開放的 3.意象經(jīng)營重于修辭。 “古典詩”與“現(xiàn)代詩”的比較:“詩”者皆為感于物而作,是心靈的映現(xiàn)。
“古典詩”以“思無邪”的詩觀,表達溫柔敦厚、哀而不怨,強調(diào)在“可解與不可解之間”?!艾F(xiàn)代詩”強調(diào)自由開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陳述,進行“可感與不可感之間”的溝通。
詩歌主要有以下幾部分: (一)詩歌的起源 詩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學特質(zhì)的文學樣式。來源于古代人們的勞動號子和民歌,原是詩與歌的總稱。
開始詩和歌不分,詩和音樂、舞蹈結(jié)合在一起,統(tǒng)稱為詩歌。中國詩歌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遺產(chǎn),如,《詩經(jīng)》《楚辭》和《漢樂府》以及無數(shù)詩人的作品。
西歐的詩歌,由古希臘的荷馬、薩福和古羅馬的維爾吉、賀拉斯等詩人開啟創(chuàng)作之源。仄格律的限制。
古絕一般只限于五絕二)詩歌的特點 詩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它飽含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與豐富的想象,語言凝練而形象性強,具有鮮明的節(jié)奏,和諧的音韻,富于音樂美,語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結(jié)構(gòu)形式的美。 我國現(xiàn)代詩人、文學評論家何其芳曾說:“詩是一種最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樣式,它飽含著豐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來表現(xiàn),而且在精煉與和諧的程度上,特別是在節(jié)奏的鮮明上,它的語言有別于散文的語言。”
這個定義性的說明,概括了詩歌的幾個基本特點: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飽含豐富的思想感情;第三,豐富的想象、聯(lián)想和幻想;第四,語言具有音樂美。 (三)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 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很多,我國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 的傳統(tǒng)表現(xiàn)手法有“賦、比、興”。
《毛詩序》說:“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這“六義”中,“風、雅、頌”是指《詩經(jīng)》的詩篇種類,“賦、比、興”就是詩中的表現(xiàn)手法。
賦:是直接陳述事物的表現(xiàn)手法。宋代學者朱熹在《詩集傳》的注釋中說:“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p>
如,《詩經(jīng)》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這種手法。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繪事物,表達思想感情。
劉勰在《文心雕龍·比興》中說:“且何謂為比也?蓋寫物以附意,揚言以切事者也?!敝祆湔f:“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p>
如,《詩經(jīng)》中的《螽斯》《碩鼠》等篇即用此法寫成。 興:是托物起興,即借某一事物開頭來引起正題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現(xiàn)思想感情的寫法。
唐代孔穎達在《毛詩正義》中說:“興者,起也。取譬引類,起發(fā)己心,詩文諸舉草木鳥獸以見意者,皆興辭也?!?/p>
朱熹更明確地指出:“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比纭对娊?jīng)》中的《關雎》《桃夭》等篇就是用“興”的表現(xiàn)手法。
4.詩歌的基本知識
五言古詩是漢、魏時期形成的一種新詩體。
它沒有一定的格律,不限長短,不講平仄,用韻也相當自由,但句式——每句五言卻是固定不變的。因為它既不同于漢代樂府歌辭,也不同于唐代的近體律詩和絕句,故稱五言古詩。
唐代的五言古詩雖源于漢、魏,但決不因襲模擬,呈現(xiàn)出自己的面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唐初陳子昂、張九齡等力追建安風骨,通過自己的感遇,表現(xiàn)出自己的性格,開啟了一代有思想、有個性、有藝術特色的詩風。
繼后李白、杜甫勃興,或抒發(fā)性靈,寄托規(guī)諷;或緣事而發(fā),憂國傷時;而王維、孟浩然等又以其清譫婉約的作風參與其間,是繁星麗天的盛唐詩歌,閃爍著耀眼的光彩。中唐時期,又出現(xiàn)了韋應物、柳宗元等名家,也都能各以自己的品格啟迪后人。
例如: 李白的《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 王維的《送別》——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
韋應物的《初發(fā)揚子寄元大校書》——凄凄去親愛,泛泛入煙霧。歸棹洛陽人,殘鐘廣陵樹。
今朝此為別,何處不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5.關于詩歌的幾點知識 通用
一.看類型。
從詩歌內(nèi)容的角度來看,古典詩歌的考查基本類型有以下幾類。①送別類。
②懷古類。③思鄉(xiāng)懷人類。
表達對家鄉(xiāng)或親人思念為主。④戰(zhàn)爭或邊塞類。
⑤閑適類。⑥借景抒情類。
⑦托物言志類。⑧愛情類。
⑨民生類。 以上九種類弄,只要學生掌握住基本的閱讀水平,在認真閱讀原詩二至三遍后,基本可以定住類型。
二.定感情。意象找到之后,全詩感情自然顯現(xiàn)。
能夠表現(xiàn)詩歌感情-色彩的詞語有:愉悅、歡快、激憤、沉痛、悲憤、哀傷、悲涼、贊美、仰慕、惜別、依戀、豪邁、閑適、恬淡、迷戀、熱愛、憂愁、寂寞、傷感、孤獨、煩悶、堅守節(jié)操、憂國憂民等。三.定主旨。
即確定詩歌所表現(xiàn)的思想內(nèi)容,這是詩歌創(chuàng)作的核心,同時也是詩歌鑒賞的核心。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熱愛祖國大好河山、憂國憂民、懷古傷今、反對戰(zhàn)爭、追求和平、蔑視權貴、憤世嫉俗、懷才不遇、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登高覽勝、惜春悲秋、憶友懷舊、思鄉(xiāng)念親、相知相親、別恨離愁等。
四.找意象(典故)。詩歌鑒賞的重點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正確把握詩歌所描寫的意象,即詩歌中所描寫的形象(人、物、景、事)。
而古代詩歌當中許多的意象都是有它們各自的喻意的。雖然這種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當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數(shù)情況之下卻是有其共通之處的五.找技巧。
一首詩歌寫的好壞,與它所采用的表達技巧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而表達技巧又要從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xiàn)手法等三個方面去分析。六.品風格。
“風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經(jīng)歷、藝術素養(yǎng)等造成的不同的創(chuàng)作特色。如李白之詩清新飄逸,杜甫之詩沉郁頓挫,陶淵明之詩沖淡平和,王維之詩詩中有畫,韓愈的詩深奧險怪,白居易的詩通俗鮮明。
再如,按詞論家說,蘇軾、辛棄疾之詞豪邁奔放,柳永、李清照之詞婉約含蓄。詩歌鑒賞的最后,或者說到了細微之處,要讓學生體會出作者的語言風格及語言所要達到的表達效果。
而與相關的一些術語有:剛艦雄奇、悲壯、曠達、蒼涼、沉郁、飄逸、含蓄、纏綿、清新、明麗、秀麗、恬淡、凄美、明快等。語言表達效果:真摯感人、動人心魄、催人淚下、意境高遠、情景交融、耐人尋味、言有盡而意無窮。
以上六點看起來很分散,似把詩歌給拆開來讀了,但實際情況絕非如此。這正如我們常說的一句話,不過我把它稍做了一點修改:“師傅引對門,修行在個人?!?/p>
只有讓學生懂得了詩歌鑒賞的門道,才能使學生建立一種賞析的思路,進而在不斷的賞析中培養(yǎng)起一種屬于自己的賞析風格。二、詩歌內(nèi)容、思想情感(一)、詩歌內(nèi)容分類贈友送別詩、借景抒情詩、思婦閨情詩、托物言志詩、詠史懷古詩羈旅行役詩、邊塞征戰(zhàn)詩、即景抒懷詩、山水田園詩送別詩多是叮嚀對方,贊頌對方。
或訴依依別情或言別后的思念。詠古詩多是對古代人或事的憑吊。
或為緬懷先賢,追慕古人,或表達自己建功立業(yè)的愿望,或訴自己生不逢時的感慨,或感嘆昔盛今衰,借古諷今。戰(zhàn)爭詩要么表現(xiàn)保家衛(wèi)國的豪情,要么表現(xiàn)舍身殺敵的壯烈,要么表現(xiàn)戰(zhàn)士凱旋的豪邁,要么表現(xiàn)對戰(zhàn)爭的厭惡,揭露戰(zhàn)爭帶給親人、家鄉(xiāng)、人民的苦難,控訴封建統(tǒng)治者發(fā)動戰(zhàn)爭的罪惡。
邊塞詩則為對邊塞軍旅生活的描寫,或表現(xiàn)邊塞苦寒的生活環(huán)境,或表現(xiàn)壯麗的邊塞風光。思鄉(xiāng)詩、閨怨詩及羈旅行役詩則重在表現(xiàn)對親人的思念,或表達婦女的柔情別緒、憂愁傷感。
或表現(xiàn)游子異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之情。寫景抒情詩和詠物言志詩(包括山水田園詩,隱逸詩等),往往表現(xiàn)詩人自己與眾不同、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質(zhì),或者表達自己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傷感,或者表現(xiàn)其他或喜或悲或憂的復雜懷感,或者表現(xiàn)祖國山河的壯麗,表達對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
有的則借景(物)來表達自己遠大的志向和自己高尚的本質(zhì)。(二)、詩詞中常見的思想情感1憂國傷時:揭露統(tǒng)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過華清宮》(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反映離亂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峰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白居易《賣炭翁》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如:杜甫《登樓》(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父吟。)這是一首感時撫事的詩。
作者寫登樓望見無邊春色,想到萬方多難,浮云變幻,不免傷心感喟。進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極星座一樣,不可動搖,即使吐蕃入侵,也難改變?nèi)藗兊恼y(tǒng)觀念。
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諸葛亮輔佐朝廷的抱負,大有澄清天下的氣概。全詩即景抒情。
2、建功報國建功立業(yè)的渴望如:曹操《龜雖壽》(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年,不但在天。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陸游《書憤》(早歲那知世事艱)保家衛(wèi)國的決心如:王昌齡《從軍行》(青海長云暗雪山,孤。
6.現(xiàn)代詩歌一些知識
現(xiàn)代詩歌是一種用于表達詩者心境的文學藝術,一種音樂,一種畫中有畫的動態(tài)建筑體。
詩人至少應該具有哲人, 文學家,美師, 樂師 和 建筑師的部分素質(zhì). 詩歌自然要富于情感,哲理, 音樂美和建筑美(不僅是文字形式上的,更重要的是詩歌意象結(jié)構(gòu)上的). (一) 詩歌的思想性 思想是詩歌的精髓, 沒有思想, 詩歌就沒有靈魂. 詩歌必須含情, 源于真正的生活靈感, 而不是憑空杜撰的。 詩歌是用經(jīng)歷和心編織的,筆只是詩歌的剪刀. 詩歌不是花籃, 沒有思想,無病呻吟的華麗文字永遠蒼白無力。
(二)詩歌的文學性 詩歌是跳動的火苗, 流動的心河,會走路的靈魂. 事實上, 很難給詩歌一個完滿的定義. 這才使詩歌有了超乎尋常的內(nèi)涵和外延, 然不是任意涂鴉的移行文字就是詩歌. 有別于散文, 詩歌要求文字凝煉, 凝煉,再凝煉。 這是詩歌與散文等其它文體的根本區(qū)別。
細細道來的詩歌一定不是出自出色的詩人之手。詩歌要求流暢的而不是蹩腳的,優(yōu)美的而不是做作的文字表述。
(三)詩歌的音樂性 詩歌,詩歌,詩歌是一種歌,是歌的文字表現(xiàn)形式,在表達張力上,勝過普通的歌曲. 詩歌在行文上要有節(jié)奏感和韻律,現(xiàn)代詩歌漸漸地拋棄了音韻之美,這是詩歌的退化。 膾炙人口的詩歌, 每讀一句, 心就象擊在鼓點上一次. 沒有抑揚頓挫和韻律的作品, 讀起來不會朗朗上口. (四)詩歌的建筑美 詩歌表達的結(jié)構(gòu)最好有意境, 意像,甚至有意象結(jié)構(gòu)上的多層或多維的建筑美,而不是一條線. 詩歌除了要有情, 有景,有聲,有建筑外,要有的放矢, 貼近生活, 貼近讀者。
詩歌不是玄學,不能故弄玄虛,即使是荒誕詩歌,也不要任意馳騁,不要讓家犬產(chǎn)卵,孵出夏天;不要讓天狗狂吠,喚回童年.不能永遠違反邏輯。再美麗的花朵, 也要開在現(xiàn)實的土壤上, 否則它就象爆竹一樣, 會曇花一現(xiàn), 不會永遠璀璨! 一句話, 詩歌是用凝煉的語言表達復雜感情的一種文學藝術形式. (五)詩歌精神 詩歌要歌頌人類的真善美, 鞭撻假惡丑。
詩歌表達內(nèi)容的應該是詩人對人生,真理和宇宙的潛在規(guī)律的揭示。詩人應該是真理和正義的捍衛(wèi)者,而不是權勢的走卒。
詩歌表達的方向不應該是低級趣味,整天圍著生殖器繞來繞去;也不要總是用底層心理破解一切,應多歌頌陽光,人類的進步,真情和友善。 (六)現(xiàn)代詩歌存在的問題 一些詩作者的詩歌存在很多問題, 小的方面有: 語言僵硬, 缺乏流暢, 用詞生僻, 牽強附會, 八股盛行, 平板打油, 任意移行, 隨意加標點, 分段, 分節(jié), 留空格, 無病呻吟, 云里霧里捉夢影, 海闊天空撈月亮, 等等; 大的方面主要有兩個極端傾向。
1. 過于朦朧 相當多的詩歌愛好者把朦朧詩視為詩歌的真經(jīng),將毫不相干的句子拼在一起, 結(jié)果搞得文體支離破碎,脈絡不明,連自己都不知所云何. 朦朧詩是文字獄的產(chǎn)物,朦朧之美不是不可提倡,關鍵要朦朧得體,不要故弄玄虛。就連唐詩一般都是用的白話,一目了然,關鍵要白而不俗。
用淺顯的詞句和手法表達高深的意境是詩歌的最高境地,也是未來詩歌追求的方向。 2. 口水詩 過于直白的口水詩是詩歌的另一個極端。
詩歌緩緩道來的流水賬,一條線思維,單層結(jié)構(gòu),沒有跳躍,類似白開水。遺憾的是,很多名詩人寫的分行文字連起來讀,實際上是散文或小說。
7.關于詩歌的知識
【概況】 詩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學形式,是一種闡述心靈的文學體裁,而詩人則需要掌握成熟的藝術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節(jié)、聲調(diào)和韻律的要求,用凝練的語言、充沛的情感以及豐富的意象來高度集中地表現(xiàn)社會生活和人類精神世界。
【區(qū)分】 在中國古代,區(qū)別“詩歌”與“非詩歌”之間的主要標準為“是否押韻”(不押韻者絕非詩歌)。新文化運動之后,在西洋文學的影響下,部分作者創(chuàng)作了不押韻的新詩,從此“無韻詩”正式登上了中國文學的舞臺,甚至一度成為了詩界主流。
【起源】詩歌起源于上古的社會生活,因勞動生產(chǎn)、兩性相戀、原始宗教等而產(chǎn)生的一種有韻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形式。 【發(fā)展】詩歌發(fā)展經(jīng)歷了《詩經(jīng)》→ 《楚辭》→漢賦→漢樂府詩→建安詩歌→魏晉南北朝民歌→唐詩→宋詞→元曲→明清詩歌→現(xiàn)代詩的發(fā)展歷程。
【特點】詩歌主要的特點是高度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凝聚著作者強烈的思想感情,富于想象,語言凝練而形象,有鮮明的節(jié)奏感。分點來說: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飽含豐富的思想感情;第三,豐富的想象、聯(lián)想和幻想;第四,語言具有音樂美。
【表現(xiàn)手法】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很多,我國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傳統(tǒng)表現(xiàn)手法有“賦、比、興”。詩歌塑造形象的手法,主要的有三種:1.比擬2.夸張3.借代 【分類】1.詩按音律分,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
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從詩的音律角度來劃分的。 (1)古體詩:包括古詩(唐以前的詩歌)、楚辭、樂府詩。
(2)近體詩:與古體詩相對的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是唐代形成的一種格律體詩,分為兩種,其字數(shù)、句數(shù)、平仄、用韻等都有嚴格規(guī)定。 ①一種稱“絕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簡稱五絕,七言的簡稱七絕。
②一種稱“律詩”,每首八句,五言的簡稱五律,七言的簡稱七律,超過八句的稱為排律(或長律)。 (3)詞:又稱為詩余、長短句、曲子、曲子詞、樂府等。
其特點:調(diào)有定格,句有定數(shù),字有定聲。字數(shù)不同可分為長調(diào)(91字以上)、中調(diào)(59~90字)、小令(58字以內(nèi))。
詞有單調(diào)和雙調(diào)之分,雙調(diào)就是分兩大段,兩段的平仄、字數(shù)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單調(diào)只有一段。詞的一段叫一闋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闋、上闋、上片,第二段叫后闋、下闋、下片。
(4)曲:又稱為詞余、樂府。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
散曲興起于金,興盛于元,體式與詞相近。特點:可以在字數(shù)定格外加襯字,較多使用口語。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數(shù)(套曲)兩種。套數(shù)是連貫成套的曲子,至少是兩曲,多則幾十曲。
每一套數(shù)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須同一宮調(diào)。它無賓白科介,只供清唱。
2.按內(nèi)容來分類: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悼亡詩、諷喻詩。 (1)懷古詩。
一般是懷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跡。詠史懷古詩往往將史實與現(xiàn)實扭結(jié)到一起,或感慨個人遭遇,或抨擊社會現(xiàn)實。
也有的詠史懷古詩只是對歷史作冷靜的理性思考與評價,或僅是客觀的敘述,詩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詩人的感慨只是畫外之音而已。 (2)詠物詩。
詠物詩的特點:內(nèi)容上以某一物為描寫對象,抓住其某些特征著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
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擬人、對比等表現(xiàn)手法。
(3)山水田園詩。 曹操開山水詩先河,東晉陶淵明開田園詩先河,發(fā)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人物是王維、孟浩然。
山水田園詩以描寫自然風光、農(nóng)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隱居生活見長,詩境雋永優(yōu)美,風格恬靜淡雅,語言清麗洗練。 (4)戰(zhàn)爭詩。
從先秦就有了以邊塞、戰(zhàn)爭為題材的詩,發(fā)展到唐代,由于戰(zhàn)爭仍頻,統(tǒng)治者重武輕文,士人邀功邊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舉進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種積極用世、昂揚奮進的時代氣氛,于是奇情壯麗的邊塞詩便大大發(fā)展起來了,形成一個新的詩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適、岑參、王昌齡。 (5)行旅詩和閨怨詩。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長期流離漂泊,或久戍邊關,總會引起濃濃的思鄉(xiāng)懷人之情,所以這類詩文就特別多,它們或?qū)懥b旅之思,或?qū)懰寄钣H友,或?qū)懻魅怂监l(xiāng),或?qū)戦|中懷人。寫作上或觸景傷情,或感時生情,或托物傳情,或因夢寄情,或妙喻傳情。
(6)送別詩。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訊極不發(fā)達,親人朋友之間往往一別數(shù)載難以相見,故古人特別看重離別。
離別之際,人們往往設酒餞別,折柳相送,有時還要吟詩話別,因此離情別緒就成為古代文人一個永恒的主題。因各人的情況不同,故送別詩所寫的具體內(nèi)容及思想傾向往往有別。
有的直接抒寫離別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積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寫離愁別恨,有的重在勸勉、鼓勵、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概括一下,主要分為9種:1諷刺 2愛情 3哲理 4送別 5風景 6抱負 7想像 8故事 9思想 2、現(xiàn)代詩歌 基本的有以下幾種:1.敘事詩和抒情詩。
這是按照作品內(nèi)容的表達方式劃分的。 (1)敘事詩: (2)抒情詩 2.格律詩、自由詩、散文詩和韻腳詩。
這是按照作品語言的音韻格律和結(jié)構(gòu)形式分類的。 (1)格。
8.詩歌的基本知識
五言古詩是漢、魏時期形成的一種新詩體。它沒有一定的格律,不限長短,不講平仄,用韻也相當自由,但句式——每句五言卻是固定不變的。因為它既不同于漢代樂府歌辭,也不同于唐代的近體律詩和絕句,故稱五言古詩。
唐代的五言古詩雖源于漢、魏,但決不因襲模擬,呈現(xiàn)出自己的面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唐初陳子昂、張九齡等力追建安風骨,通過自己的感遇,表現(xiàn)出自己的性格,開啟了一代有思想、有個性、有藝術特色的詩風。繼后李白、杜甫勃興,或抒發(fā)性靈,寄托規(guī)諷;或緣事而發(fā),憂國傷時;而王維、孟浩然等又以其清譫婉約的作風參與其間,是繁星麗天的盛唐詩歌,閃爍著耀眼的光彩。中唐時期,又出現(xiàn)了韋應物、柳宗元等名家,也都能各以自己的品格啟迪后人。
例如:
李白的《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
王維的《送別》——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
韋應物的《初發(fā)揚子寄元大校書》——凄凄去親愛,泛泛入煙霧。歸棹洛陽人,殘鐘廣陵樹。今朝此為別,何處不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9.有關于詩歌的知識
詩歌,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形式較為多樣化,可以吟詠、朗誦。
在中國古代,區(qū)別“詩歌”與“非詩歌”之間的主要標準為“是否押韻”(不押韻者絕非詩歌)。新文化運動之后,在西洋文學的影響下,部分作者創(chuàng)作了不押韻的新詩,從此“無韻詩”正式登上了中國文學的舞臺,甚至一度成為了詩界主流。
詩歌主要的特點是高度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凝聚著作者強烈的思想感情,富于想象,語言凝練而形象,有鮮明的節(jié)奏感。詩者,感其況而述其心,發(fā)乎情而施乎藝也——摘自趙缺《無咎詩三百序》。
詩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學形式,是一種闡述心靈的文學體裁,而詩人則需要掌握成熟的藝術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節(jié)、聲調(diào)和韻律的要求,用凝練的語言、充沛的情感以及豐富的意象來高度集中地表現(xiàn)社會生活和人類精神世界。擴展資料發(fā)展:詩歌發(fā)展經(jīng)歷了《詩經(jīng)》→ 《楚辭》→漢賦→漢樂府詩→建安詩歌→魏晉南北朝民歌→唐詩→宋詞→元曲→明清詩歌→現(xiàn)代詩的發(fā)展歷程。
詩歌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學特質(zhì)的文學樣式,它來源于上古時期的勞動號子(后發(fā)展為民歌)以及祭祀頌詞。詩歌原是詩與歌的總稱,詩和音樂、舞蹈結(jié)合在一起,統(tǒng)稱為詩歌。
中國詩歌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遺產(chǎn),如,《詩經(jīng)》《楚辭》和《漢樂府》以及無數(shù)詩人的作品。歐洲的詩歌,由古希臘的荷馬、薩福和古羅馬的維吉爾、賀拉斯等詩人開啟創(chuàng)作之源。
參考資料:詩歌-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