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不卡福利网站|中文字幕在笑第一页|午夜福利中文字幕首页|久久精彩视频免费观看

  • <abbr id="lczsv"></abbr>
    <blockquote id="lczsv"></blockquote>

    <track id="lczsv"><table id="lczsv"><nobr id="lczsv"></nobr></table></track>
    • 樂府詩常識

      2021-08-21 綜合 86閱讀 投稿:云中鹿

      1.關于“樂府“詩的文學常識.

      兩漢樂府是指由朝廷樂府系統(tǒng)或相當于樂府職能的音樂管理機關搜集、保存而流傳下來的漢代詩歌。漢樂府掌管的詩歌按作用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供執(zhí)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廟歌辭,其性質與《詩經(jīng)》中“頌”相同;另一部分則是采集民間流傳的無主名的俗樂,世稱之為樂府民歌。

      漢樂府民歌對后世詩歌的健康發(fā)展,產(chǎn)生了極為深遠的巨大影響。這種影響當然首先表現(xiàn)在 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 的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繼承上。正是在漢樂府民歌的滋養(yǎng)下,直面人生的漢代詩人創(chuàng)作才逐漸活躍起來,從開始時的模擬到創(chuàng)新,為建安詩壇的繁榮奠定了基礎。而詩家所推崇的 建安風骨 、魏晉風力 ,又是初唐陳子昂詩歌革新運動的一面旗幟。到盛唐,偉大詩人杜甫 即事名篇 所作的 三吏 、三別 等不朽詩章,到中唐,白居易、元稹標舉的 新樂府 運動,到晚唐,皮日休 正樂府 ,整個唐代,漢樂府民歌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都在現(xiàn)實主義詩歌創(chuàng)作中起指導作用。甚至晚清著名詩人黃遵憲在舊民主主義的革命時代,仍自覺地取 樂府之神理.至于漢樂府民歌所開創(chuàng)的五言詩體,一直作為中國古典詩體的主流,以及漢樂府民歌在敘事技巧、語言藝術等方面對后世起到的顯著作用,都已有目共睹,毋庸贅言了。

      2.“樂府”的有關常識

      樂府是漢代封建王朝建立的管理音樂的一個宮廷官署。

      樂府最初始于秦代,到漢時沿用了秦時的名稱。公元前112年,漢王朝正式設立樂府,其任務是收集編纂各地民間音樂、整理改編與創(chuàng)作音樂、進行演唱及演奏等。

      根據(jù)《漢書·禮樂志》記載,漢武帝時,設有采集各地歌謠和整理、制訂樂譜的機構,名叫“樂府”。后來,人們就把這一機構收集并制譜的詩歌,稱為樂府詩,或者簡稱樂府。

      到了唐代,這些詩歌的樂譜雖然早已失傳,但這種形式卻相沿下來,成為一種沒有嚴格格律、近于五七言古體詩的詩歌體裁。 唐代詩人作樂府詩,有沿用樂府舊題以寫時事,以抒發(fā)自己情感的,如《塞上曲》《關山月》等,也有即事名篇,無復依傍,自制新題以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如杜甫的《兵車行》《哀江頭》等。

      3.樂府詩的知識

      樂府是自秦代以來設立的配置樂曲、訓練樂工和采集民歌的專門官署,漢樂府指由漢時樂府機關所采制的詩歌。

      這些詩,原本在漢族民間流傳,經(jīng)由樂府保存下來,漢人叫做“歌詩”,魏晉時始稱“樂府”或“漢樂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詩,亦稱“樂府詩”。

      “樂府”是漢武帝時設立的一個官署。它的職責是采集漢族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祭祀或宴會時演奏之用。

      它搜集整理的詩歌,后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它是繼《詩經(jīng)》《楚辭》而起的一種新詩體。

      漢樂府是繼《詩經(jīng)》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匯集,不同于《詩經(jīng)》(《詩經(jīng)》亦是現(xiàn)實主義),它開創(chuàng)了詩歌現(xiàn)實主義的新風。漢樂府民歌中女性題材作品占重要位置,它用通俗的語言構造貼近生活的作品,由雜言漸趨向五言,采用敘事寫法,刻畫人物細致入微,創(chuàng)造人物性格鮮明,故事情節(jié)較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想內涵著重描繪典型細節(jié),開拓敘事詩發(fā)展成熟的新階段,是中國詩史五言詩體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階段。

      漢樂府在文學史上有極高的地位,其與詩經(jīng)、楚辭可鼎足而立。 漢樂府分為:1、郊廟歌辭:主要是貴族文人為祭祀而作的樂歌,華麗典雅,沒有什么思想內容。

      如《安世房中歌》十七章(楚音)、《郊祀歌》十九章等。音樂主要采用秦國音樂和楚國音樂。

      2、鼓吹曲辭:又叫短簫鐃歌,是漢初從北方民族傳入的北狄樂。歌辭是后來補寫的,內容龐雜。

      主要是漢族民間創(chuàng)作。3、相和歌辭:音樂是各地采來的俗樂,歌辭也多是“街陌謠謳”。

      其中有許多優(yōu)秀作品,是漢樂府中的精華。4、雜曲歌辭:其中樂調多不知所起。

      因無可歸類,就自成一類。里面有一部分優(yōu)秀民歌。

      漢樂府最大、最基本的藝術特色是它的敘事性。這一特色是由它的“緣事而發(fā)”的內容所決定的。

      在《詩經(jīng)》中我們雖然已可看到某些具有敘事成分的作品,如《國風》中的《氓》、《谷風》等。但還是通過作品主人公的傾訴來表達的,仍是抒情形式,還缺乏完整的人物和情節(jié),缺乏對一個中心事件的集中描繪,而在漢樂府民歌中則已出現(xiàn)了由第三者敘述故事的作品,出現(xiàn)了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和比較完整的情節(jié),如《陌上?!?、《東門行》,特別是我們將在下一節(jié)敘述的《孔雀東南飛》。

      詩的故事性、戲劇性,比之《詩經(jīng)》中那些作品都大大地加強了。因此,在我國文學史上,漢樂府民歌標志著敘事詩的一個新的更趨成熟的發(fā)展階段。

      它的高度的藝術性主要表現(xiàn)在:通過人物的語言和行動來表現(xiàn)人物性格。有的采用對話的形式,如《陌上桑》中羅敷和使君的對話,《東門行》中那個妻子和丈夫的對話,都能表現(xiàn)出人物機智、勇敢、善良等各自不同的性格。

      《上山采蘼蕪》和《艷歌行》的對話也很成功。如果和《詩經(jīng)》的《國風》比較,就更容易看出漢樂府民歌這一新的特色。

      對話外,也有采用獨白的,往往用第一人稱讓人物直接向讀者傾訴,如《孤兒行》、《白頭吟》、《上邪》等。漢樂府民歌并能注意人物行動和細節(jié)的刻劃。

      如《艷歌行》用“斜柯西北眄”寫那個“夫婿”的猜疑;《婦病行》用“不知淚下一何翩翩”寫那個將死的病婦的母愛;《陌上?!酚谩稗埙陧殹?、“著綃頭”來寫老年和少年見羅敷時的不同神態(tài);《孤兒行》則更是用一連串的生立即將回歸帶和糾風辦瓜車翻覆”等來突出孤兒所受的痛苦。由于有聲有色,人物形象生動,因而能令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語言的樸素自然而帶感情。漢樂府民歌的語言一般都是口語化的,同時還飽含著感情,飽含著人民的愛憎,即使是敘事詩,也是敘事與抒情相結合,因而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故應麟說:“漢樂府歌謠,采摭閭凈,非由潤色;然而質而不俚,淺而能深,近而能遠,天下至文,靡以過之!”(《詩藪》卷一)正說明了這一語言的特色。漢樂府民歌一方面由于所敘之事大都是人民自己之事,詩的作者往往就是詩中的主人公;另一方面也由于作者和他所描寫的人物有著共同的命運、共同的生活體驗,所以敘事和抒情便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做到“淺而能深”。

      寫作手法兩漢樂府詩注意剪裁,詳于敘事而略于抒情,注重鋪陳場面,詳寫中間過程而略寫首尾始末。使作品一方面 兩漢樂府詩對中國古代詩歌樣式的改革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實現(xiàn)了由四言詩向雜言詩和五言詩的過渡。

      《詩經(jīng)》的四言體式,長于抒情而不宜于敘事描寫。尤其是先秦之后,漢語雙音詞增多,但動詞仍多為單音形式,四言詩的“二二”式節(jié)拍很難使雙音詞與單音詞進行很好的搭配。

      詩體革新勢在必行?!冻o》的雜言體對四言詩體是一大解放。

      漢代樂府詩一開始也多用雜言形式,使敘事描寫變得方便起來。雜言詩中已有五言句式。

      東漢時,五言詩在漢族民間創(chuàng)作中增多,進而影響到文人創(chuàng)作體式。中國古典詩歌的一種重要體式此時逐漸成熟。

      漢樂府一面繼承了詩經(jīng)現(xiàn)實主義的藝術傳統(tǒng)和樸實自然的語言風格,一面突破了詩經(jīng)的四言句式,以雜言為主,并逐漸趨向五言,又發(fā)展了詩經(jīng)的敘事成分而形成敘事詩,并且發(fā)展了詩經(jīng)的賦比興和比喻手法。

      4.【漢樂府詩歌的有關知識】

      樂府是自秦代以來設立的配置樂曲、訓練樂工和采集民歌的專門官署,漢樂府指由漢時樂府機關所采制的詩歌.這些詩,原本在民間流傳,經(jīng)由樂府保存下來,漢人叫做“歌詩”,魏晉時始稱“樂府”或“漢樂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詩,亦稱“樂府詩”. 據(jù)《漢書.藝文志》載,“有代,趙之謳,秦,楚之風,皆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亦可以觀風俗,知薄厚云”.可見這部分作品乃是漢樂府之精華.《史記樂書》載,漢樂府的設置不晚于漢惠帝二年(公元前193),但搜集民歌俗曲于漢武帝時,已知搜集于東漢末年,共搜集民歌俗曲138篇.宋人郭茂倩所編《樂府詩集》100卷,分12類(郊廟歌辭,燕射歌辭,鼓吹歌辭,橫吹歌辭,相和歌辭,清商曲辭,舞曲歌辭,琴曲歌辭,雜曲歌辭,近氏曲辭,雜歌謠辭,新樂府辭)著錄,是收羅漢迄五代樂府最為完備的一部詩集.《樂府詩集》現(xiàn)存漢樂府民歌40余篇,多為東漢時期作品,廣泛而深刻地反映當時底層人民日常生活的艱難與痛苦,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表現(xiàn)了激烈而直露的感情,形式樸素自然,句式以雜言和五言為主,語言清新活潑,長于敘事鋪陳,為中國古代敘事詩奠定了基礎. 漢樂府是繼《詩經(jīng)》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匯集,不同《詩經(jīng)》(《詩經(jīng)》亦是現(xiàn)實主義),它開創(chuàng)了詩歌現(xiàn)實主義的新風.漢樂府民歌中女性題材作品占重要位置,它用通俗的語言構造貼近生活的作品,由雜言漸趨向五言,采用敘事寫法,刻畫人物細致入微,創(chuàng)造人物性格鮮明,故事情節(jié)較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想內涵著重描繪典型細節(jié),開拓敘事詩發(fā)展成熟的新階段,是中國詩史五言詩體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階段.漢樂府在文學史上有極高的地位,于與詩經(jīng),楚辭可鼎足而立. 《陌上?!泛汀犊兹笘|南飛》都是漢樂府民歌,后者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敘事詩,《孔雀東南飛》與《木蘭詩》合稱“樂府雙璧”.。

      5.漢樂府文學常識200字

      樂府初設于秦,為當時“少府”下轄的一個專門管理樂舞演唱教習的機構。漢初,樂府并沒有保留下來。到了漢武帝時,在定郊祭禮樂時重建樂府,它的職責是采集漢族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祭祀或宴會時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詩歌,后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它是繼《詩經(jīng)》《楚辭》而起的一種新詩體。后來有不入樂的也被稱為樂府或擬樂府。

      樂府是自秦代以來設立的配置樂曲、訓練樂工和采集民歌的專門官署,漢樂府指由漢時樂府機關所采制的詩歌。這些詩,原本在漢族民間流傳,經(jīng)由樂府保存下來,漢人叫做“歌詩”,魏晉時始稱“樂府”或“漢樂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詩,亦稱“樂府詩”。

      “樂府”是漢武帝時設立的一個官署。它的職責是采集漢族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祭祀或宴會時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詩歌,后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它是繼《詩經(jīng)》《楚辭》而起的一種新詩體。

      漢樂府是繼《詩經(jīng)》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匯集,不同于《詩經(jīng)》的是,它開創(chuàng)了詩歌現(xiàn)實主義的新風。漢樂府民歌中女性題材作品占重要位置,它用通俗的語言構造貼近生活的作品,由雜言漸趨向五言,采用敘事寫法,刻畫人物細致入微,創(chuàng)造人物性格鮮明,故事情節(jié)較為完整,而且能突出

      思想內涵著重描繪典型細節(jié),開拓敘事詩發(fā)展成熟的新階段,是中國詩史五言詩體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階段。漢樂府在文學史上有極高的地位,其與詩經(jīng)、楚辭可鼎足而立。

      《陌上桑》和《孔雀東南飛》都是漢樂府民歌,后者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敘事詩,《孔雀東南飛》與《木蘭詩》合稱“樂府雙璧”。漢代《孔雀東南飛》、北朝《木蘭詩》和唐代韋莊《秦婦吟》并稱“樂府三絕”。此外,《長歌行》中的“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也是千古流傳的名句。

      西漢樂府的擴充和發(fā)展是在武帝時期,《漢書·禮樂志》云:“至武帝定郊祀之禮,……乃立樂府,采詩夜誦,有趙、代、秦、楚之謳。以李延年為協(xié)律都 尉,多舉司馬相如等數(shù)十人造為詩賦,略論律呂,以合八音之調,作十九章之歌。 以正月上辛用事甘泉圜丘,使童男女七十人俱歌,昏祠至明。”樂府的職能在武 帝時進一步強化,它除了組織文人創(chuàng)作朝廷所用的歌詩外,還廣泛搜集各地歌謠。許多漢族民間歌謠在樂府演唱,得以流傳下來。文人所創(chuàng)作的樂府歌詩也不再像《安世房中歌》那樣僅限于享宴所用,還在祭天時演唱,樂府詩的地位明顯提高。據(jù)《漢書·百官公卿表》記載,武帝時,樂府令下設三丞。又據(jù)《漢書·禮樂志》 所言,至成帝末年,樂府人員多達八百余人,成為一個規(guī)模龐大的音樂機構。武帝到成帝期間的一百多年,是樂府的昌盛期。哀帝登基,下詔罷樂府官,大量裁減樂府人員,所留部分劃歸太樂令統(tǒng)轄,從此以后,漢代再沒有樂府建制。

      東漢管理音樂的機關也分屬兩個系統(tǒng),一個是太予樂署,行政長官是太予令,相當于西漢的太樂令,隸屬于太常卿。一個是黃門鼓吹署,由承華令掌管, 隸屬于少府。黃門鼓吹之名西漢就已有之,它和樂府的關系非常密切。至東漢, 由承華令掌管的黃門鼓吹署為天子享宴群臣提供歌詩,實際上發(fā)揮著西漢樂府的作用,東漢的樂府詩歌主要是由黃門鼓吹署搜集、演唱,因此得以保存。

      漢樂府分為:

      1、郊廟歌辭:主要是貴族文人為祭祀而作的樂歌,華麗典雅,沒有什么思想內容。如《安世房中歌》十七章(楚音)、《郊祀歌》十九章等。音樂主要采用秦國音樂和楚國音樂。

      2、鼓吹曲辭:又叫短簫鐃歌,是漢初從北方民族傳入的北狄樂。歌辭是后來補寫的,內容龐雜。主要是漢族民間創(chuàng)作。

      3、相和歌辭:音樂是各地采來的俗樂,歌辭也多是“街陌謠謳”。其中有許多優(yōu)秀作品,是漢樂府中的精華。

      4、雜曲歌辭:其中樂調多不知所起。因無可歸類,就自成一類。里面有一部分優(yōu)秀民歌。

      6.了解有關“《樂府詩集》的知識

      樂府詩集是繼《詩經(jīng)·風》之后,一部總括中國古代樂府歌辭總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編。

      現(xiàn)存100卷,是現(xiàn)存收集樂府歌辭最完備的一部?!稑犯娂肥菨h朝、魏晉、南北朝民歌精華所在。

      內容十分豐富,反映社會生活面很廣,主要輯錄漢魏到唐、五代的樂府歌辭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謠,共5000多首。它搜集廣泛,各類有總序,每曲有題解。

      樂府原是古代掌管音樂的官署,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民歌《木蘭詩》?!稑犯娂窞樗未凰?。

      “樂府”,本是古代朝廷中掌管音樂的機關名稱,最早設立于漢武帝時,南北朝也有樂府機關。其具體任務是制作樂譜,收集歌詞和訓練音樂人才。

      歌詞的來源有二:一部分是文人專門作的;一部分是從民間收集的。后來,人們將樂府機關采集的詩歌也稱為樂府,或稱樂府詩、樂府歌辭,于是樂府便由官府名稱變成了詩體名稱。

      郭茂倩編的這部《樂府詩集》現(xiàn)存100卷,是現(xiàn)存收集樂府歌辭最完備的一部。主要記錄漢魏到唐、五代的樂府歌辭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謠,共5000多首。

      它搜集廣泛,各類有總序,每曲有題解。它是繼《詩經(jīng)·風》之后,一部總括中國古代樂府歌辭的著名詩歌總集。

      《樂府詩集》是樂章和歌謠的總集。宋代郭茂倩編。

      以輯錄漢魏至唐的樂府詩為主,全書100卷,根據(jù)音樂性質的不同,將所收作品分為郊廟歌辭、燕射歌辭、鼓吹曲辭、橫吹曲辭、相和歌辭、清商曲辭、舞曲歌辭、琴曲歌辭、雜曲歌辭、近代曲辭、雜歌謠辭、新樂府辭等12大類,下又各分若干小類。其中郊廟歌辭、燕射歌辭、鼓吹曲辭、舞曲歌辭多為宮廷祭祀、宴享朝會時所用樂章,屬于貴族文學,思想內容和藝術技巧都較少可取成分。

      而相和歌辭、雜曲歌辭、清商曲辭、雜歌謠辭等保存了不少民歌,最值得珍視。全書每一類均有總序,每一曲均有題解,對樂曲的起源、性質、演唱配器等均有詳盡說明。

      其中保存了不少業(yè)已失傳著作中的一些珍貴史料。《樂府詩集》是成書較早、收集歷代各種樂府詩最為完備的一部重要總集,對文學史和音樂史的研究均有重要參考價值。

      各類樂曲在編次上,均為古辭居前,文人模仿作品居后,以此表明樂府古辭對文人的種種影響?,F(xiàn)存版本有明末汲古閣刊本、清翻刻本、《四部叢刊》影印本和中華書局排印本等。

      《樂府詩集》以音樂曲調分類著錄詩歌,對一些古辭業(yè)已亡佚,而其曲調對后人有過影響的樂曲,都作了說明。如“漢橫吹曲”中的《梅花落》﹑“雜曲歌辭”中的《行路難》,都只有鮑照的擬作為最早,但編者仍把《梅花落》歸入“漢橫吹曲”,并在《行路難》的說明中引證了《陳武別傳》,指出這個曲調在魏晉以前,就在北方牧民中流行,說明它早在漢代可能已經(jīng)產(chǎn)生。

      它反映了民歌對文人詩的影響,以及音樂和詩歌的關系,對各種樂曲的相同題目,它指出了前代樂曲與后代樂曲的繼承關系。如“梁鼓角橫吹曲”中的《黃淡思》,編者就引用陳釋智匠的《古今樂錄》,認為即“漢橫吹曲”的《黃覃子》。

      《樂府詩集》對各類樂曲的起源﹑性質及演唱時所使用的樂器等都作了較詳?shù)慕榻B和說明。書中這些說明徵引了許多業(yè)已散佚的著作﹐如劉宋張永的《元嘉正聲伎錄》﹑南齊王僧虔的《伎錄》﹑陳釋智匠的《古今樂錄》等書﹐使許多珍貴的史料得以保存。

      這對文學史和音樂史的研究都有極重要的價值。但其中有一些可能出于傳聞,未可信從。

      《樂府詩集》也存在一些缺點。清代紀昀在《四庫全書總目》中﹐就曾指出本書把某些文人詩列入樂府題目之中不大恰當。

      此外,由于它重在曲調,因此所錄歌辭往往和關于曲調的敘述不太一致,如近代曲辭中的《水調歌》,編者認為是隋煬帝游江都時制,而書中所錄“唐曲”,并未注明作者。其實這些曲辭,恐怕是雜取唐人作品而成,如其中“入破”第二首,顯然是杜甫的詩。

      《樂府詩集》把樂府詩分為郊廟歌辭﹑燕射歌辭﹑鼓吹曲辭﹑橫吹曲辭﹑相和歌辭﹑清商曲辭﹑舞曲歌辭﹑琴曲歌辭﹑雜曲歌辭﹑近代曲辭﹑雜歌謠辭和新樂府辭等12大類;其中又分若干小類,如《橫吹曲辭》又分漢橫吹曲﹑梁鼓角橫吹曲等類;相和歌辭又分為相和六引﹑相和曲﹑吟嘆曲﹑平調曲﹑清調曲﹑瑟調曲﹑楚調曲和大曲等類;清商曲辭中又分為吳聲歌與西曲歌等類。在這些不同的樂曲中,郊廟歌辭和燕射歌辭屬于朝廷所用的樂章,思想內容和藝術技巧都較少可取成分。

      鼓吹曲辭和舞曲歌辭中也有一部分作品藝術價值較差。但總的來說,它所收詩歌,多數(shù)是優(yōu)秀的民歌和文人用樂府舊題所作的詩歌。

      在現(xiàn)存的詩歌總集中,《樂府詩集》是成書較早,收集歷代各種樂府詩最為完備的一部重要總籍。成就貢獻 《樂府詩集》的重要貢獻是把歷代歌曲按其曲調收集分類﹐使許多作品得以匯編成書。

      這對樂府詩歌的整理和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例如漢代一些優(yōu)秀民歌如《陌上?!珐p《東門行》等見于《宋書?樂志》,《孔雀東南飛》見于《玉臺新詠》,還有一些則散見于《藝文類聚》等類書及其他典籍中,經(jīng)編者收集加以著錄。

      特別是古代一些民間謠諺,大抵散見各種史書和某些學術著作,雜歌謠辭一類所收,多為前所忽視者。至于后來杜文瀾的《古謠諺》等著作,則遠比。

      7.文學常識《史記》的體例,樂府詩屬于什么詩

      1、樂府詩,又名漢樂府。樂府是自秦代以來設立的配置樂曲、訓練樂工和采集民歌的專門官署,漢樂府指由漢時樂府機關所采制的詩歌。這些詩,原本在漢族民間流傳,經(jīng)由樂府保存下來,漢人叫做“歌詩”,魏晉時始稱“樂府”或“漢樂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詩,亦稱“樂府詩”。它是繼《詩經(jīng)》《楚辭》而起的一種新詩體。

      2、漢樂府是繼《詩經(jīng)》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匯集,不同于《詩經(jīng)》(《詩經(jīng)》亦是現(xiàn)實主義),它開創(chuàng)了詩歌現(xiàn)實主義的新風。漢樂府民歌中女性題材作品占重要位置,它用通俗的語言構造貼近生活的作品,由雜言漸趨向五言,采用敘事寫法,刻畫人物細致入微,創(chuàng)造人物性格鮮明,故事情節(jié)較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想內涵著重描繪典型細節(jié),開拓敘事詩發(fā)展成熟的新階段,是中國詩史五言詩體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階段。漢樂府在文學史上有極高的地位,其與詩經(jīng)、楚辭可鼎足而立。

      8.《江南》漢樂府,文學常識,解釋,詩句翻譯,賞析,總詩詞

      《江南》

      兩漢

      佚名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譯文:

      江南又到了適宜采蓮的季節(jié)了,蓮葉浮出水面,挨挨擠擠,重重疊疊,迎風招展。在茂密如蓋的荷葉下面,歡快的魚兒在不停的嬉戲玩耍。

      一會兒在這兒,一會兒又忽然游到了那兒,說不清究竟是在東邊,還是在西邊,還是在南邊,還是在北邊。

      注釋:

      漢樂府:原是漢初采制樂的官署,后來又專指漢代的樂府詩。漢惠帝時,有樂府令一官,可能當時已設有樂府。武帝時樂府規(guī)模擴大,成為一個專設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會、宴饗時的音樂,兼管采集民間歌謠,以供統(tǒng)治者觀風察俗,了解民情厚薄。這些采集來的歌謠和其他經(jīng)樂府配曲入樂的詩歌即被后人稱為樂府詩。

      田田:荷葉茂盛的樣子。

      可:在這里有“適宜” 、“ 正好”的意思。

      何:多么

      田田:蓮葉長的茂盛相連的樣子。

      賞析:

      這是一首采蓮歌,反映了采蓮時的光景和采蓮人歡樂的心情。在漢樂府民歌中具有獨特的風味。

      民歌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回旋反復的音調,優(yōu)美雋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調,勾勒了一幅明麗美妙的圖畫。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荷葉,蓮葉下自由自在、歡快戲耍的魚兒,還有那水上劃破荷塘的小船上采蓮的壯男俊女的歡聲笑語,悅耳的歌喉,多么秀麗的江南風光!多么寧靜而又生動的場景!從文化學的角度,我們又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一首情歌,它隱含著青年男女相互嬉戲,追逐愛情的意思。你看那些魚兒,在蓮葉之間游來躲去,叫人怎能不想起北方的“大姑娘走進青紗帳”?

      讀完此,仿佛一股夏日的清新迎面撲來,想著就令人覺得清爽。還不止于此,我們感受著詩人那種安寧恬靜的情懷的同時,自己的心情也隨著變得輕松起來。

      詩中沒有一字是寫人的,但是我們又仿佛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機的青春與活力,領略到了采蓮人內心的歡樂和青年男女之間的歡愉和甜蜜。這就是這首民歌不朽的魅力所在。

      9.古代詩歌常識

      詩歌的分類 詩歌按時代可分為古典詩歌和現(xiàn)代詩歌(舊體詩)兩大部分。

      古典詩歌又有古體詩(又名古詩、古風)、近體詩(又名今體詩、格律詩)、詞(又名詩余、長短句、曲詞、曲子詞)、曲等幾種不同形式。 古體詩就是古代的自由詩,形式自由,篇幅不限,每句字數(shù)不定(指雜言),不講對仗,押韻自由等。

      它有四言古詩(最早出現(xiàn)于《詩經(jīng)》)、五言古詩(成熟于漢,如《古詩十九首》)、七言古詩(成熟于唐代,如《長恨歌》)、樂府詩(標題有的加上“歌”“行”“引”“曲”“吟”“弄”等名稱,如《琵琶行》)等形式。 近體詩鼎盛于唐代,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聲,韻有定位。

      它有絕句和律詩兩種類型,絕句分五言絕句(五絕)、七言絕句(七絕)兩種,律詩分五言律詩(五律)、七言律詩(七律)、排律三種。 詞鼎盛于宋代,按字數(shù)多少,分為小令(58字內)、中調(59—90字內)和長調(91字以上)三種形式。

      詞調有定格,句有定數(shù),字有定聲,韻有定位。 曲鼎盛于元代,有散曲和雜劇兩種形式。

      散曲又有小令(短小的曲子)和套數(shù)(又名“套曲”)兩種形式。 (三)詩、詞、曲的有關知識 ①新詩·舊體詩 新詩是指五四運動前后,新文化運動提倡的用白話寫的自由體詩,如《再別康橋》《我愛這土地》都是新詩。

      今人用文言寫的格律詩稱為舊體詩,如: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陳毅的《梅嶺三章》。二者都是現(xiàn)代詩歌。

      ②古體詩·近體詩 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從詩的音律角度來劃分的。二者的主要區(qū)別是:近體詩是指唐初形成的,在字數(shù)、聲韻、對仗等方面都有嚴格規(guī)定的格律詩,古體詩則不講格律,唐代以前的詩歌都是古體詩。

      ③律詩·絕句(又叫截句) 律詩和絕句的區(qū)別主要在句數(shù)上。絕句只有四句,可以對仗,也可以不對仗。

      律詩共八句,一二兩句為首聯(lián),三四兩句為頷聯(lián),五六兩句為頸聯(lián),七八兩句為尾聯(lián);首聯(lián)和尾聯(lián)可對仗,可不對仗,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必須對仗;無論律詩還是絕句,都有平仄聲的要求。八句以上的律詩為排律。

      ④歌·行·引 古代詩歌體裁,三者無嚴格區(qū)別。音節(jié)、格律一般比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雜言,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琵琶行》《李憑箜篌引》。

      ⑤樂府·新樂府 樂府,本是漢武帝時掌管音樂的官署名稱,后來成為詩體的名稱。漢、魏、南北朝樂府官署采集和創(chuàng)作的樂歌,簡稱為樂府。

      新樂府創(chuàng)于初唐。初唐詩人寫樂府詩,除沿用漢魏六朝樂府舊題外,有少數(shù)詩人另立新題,已與原聲韻不同,故稱新樂府,到白居易確定了新樂府的名稱。

      ⑥題目·詞牌 題目和詞牌的區(qū)別:詞的標題是詞的內容的體現(xiàn),詞牌是一首詞的曲調名稱。如《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念奴嬌”是詞牌,“赤壁懷古”是題目,揭示該詞是一首抒懷詞,地點是“赤壁”。

      詞必須有詞牌,但不一定有題目。分成兩段的詞上段稱為“上闕”(或“上片”),下段稱為“下闕”(或“下片”)(“闕”是樂曲終了的意思)。

      ⑦散曲 散曲是宋元時代興起的,由詞蛻化出來的一種和樂演奏的歌曲。體式和詞相近而比詞自由,可以在字數(shù)定格外加襯字;較多使用口語。

      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數(shù)兩種形式。小令只含一支曲子,如《越調·天凈沙·秋思》只有“天凈沙”一曲。

      而套數(shù)是合一個曲調中多支曲子為一套,是戲曲或散曲中連貫成套的曲子,一套中曲子數(shù)不定,少則兩曲,多則不限;每一套數(shù)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全套曲牌名;全套曲必須同一宮調,有首有尾,一韻到底;結尾處多用“煞”,用多少遍沒有規(guī)定。如《般涉調·哨遍·高祖還鄉(xiāng)》,它含有屬于“般涉調”這一宮調的八支曲子,而其中“哨遍”是這套曲的第一支曲的曲牌名,又是全套曲的曲牌。

      ⑧元雜劇 雜劇是宋金時期在諸宮調等的基礎上成長起來的文學樣式,是一種把歌曲、賓白、舞蹈、表演等結合起來的戲曲藝術形式。在結構上一般每本為四折(也有五折六折的),必要時加“楔子”,每折用同一宮調的若干曲牌組成套曲,雜劇可分為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兩種,如《竇娥冤》就是旦本,其中第三折用的是“正宮”調。

      元雜劇劇本由科、唱、白組成,“科”是劇本中對主要動作、表情和舞臺效果作出的規(guī)定;“唱”就是唱詞;“白”是賓白,賓白分為對白(人物對話)、獨白(人物自敘)、旁白(背著別的人物自敘心理)、帶白(唱詞中的插話)。元雜劇的主要角色是:旦(女角色),扮演女主角的叫正旦,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末(男角色),扮演男主角的叫正末,配角有副末、外末、小末等;外(外末),扮老年男子;凈,俗稱大花臉,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異之點的人物(如張飛、李逵);丑,俗稱小花臉,大都扮演男性次要人物;扮演老年婦女的稱卜兒。

      ⑨宮調·曲牌 曲牌和詞牌一樣,是曲的音樂譜式。不同的曲牌在字數(shù)、平仄、押韻上往往不同,如《長亭送別》中的《滾繡球》《叨叨令》《快活三》《四邊靜》《朝天子》《滿庭芳》《五煞》等都是曲牌。

      每一個曲牌,在韻上必須屬于一種宮調;一種宮調下有的有若干個曲牌;宮調是音樂術語,表示聲音的高低等,如《長亭送。

      樂府詩常識

      聲明:沿途百知所有(內容)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