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不卡福利网站|中文字幕在笑第一页|午夜福利中文字幕首页|久久精彩视频免费观看

  • <abbr id="lczsv"></abbr>
    <blockquote id="lczsv"></blockquote>

    <track id="lczsv"><table id="lczsv"><nobr id="lczsv"></nobr></table></track>
    • 古代文學常識教案

      2023-01-01 綜合 86閱讀 投稿:花海淚

      1.古代文學常識大全

      一、建安文學基礎: 1、建安文學新局面的開創(chuàng)者是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杰出的詩人曹操。

      他詩歌創(chuàng)作 代表作品有描寫漢末戰(zhàn)亂和人民苦難的《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是《蒿里行》中的名句。表現(xiàn)統(tǒng)一天下雄心壯志、充滿積極進取精神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表現(xiàn)了他博大的胸懷;《觀滄?!分械摹叭赵轮?,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描寫了大海孕大含深的氣派。

      《短歌行》中的“青青子矜,悠悠我心”表現(xiàn)了作者對賢才的渴慕,《龜雖壽》中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表現(xiàn)了曹操積極進取精神。 2、曹操是建文學新局面的開創(chuàng)者,開用樂府舊題寫時事的先河。

      他的作品除五言外,四言詩也不少優(yōu)秀之作,他學習漢樂府,但又有自己的風格。 3、現(xiàn)存最早的完整的文人七言詩是曹丕的《燕歌行》;他的《典論·論文》是現(xiàn)存最早了文學專論,他提倡文學,對建安文學的繁榮起了推動作用。

      4、曹植的生活和創(chuàng)作可以分為前后兩個時期,以公元220年曹丕稱帝為界線, 5、曹植詩歌創(chuàng)作的代表作有描寫游俠少年的高超武藝和愛國精神的《白馬篇》,其中“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集中表現(xiàn)了少年的愛國精神;鼓勵朋友建功立業(yè)的《贈徐干》;在思婦身上寄托自己的失意和苦悶的《七哀》;描寫一個少年斬斷羅網(wǎng),拯救一只黃雀的故事的《野田黃雀行》;描寫海邊人民貧困生活的《泰山梁甫吟》;以美女盛年未嫁的苦惱寄托自己懷才不遇之感慨的《美女篇》等。鐘嶸稱他的詩“骨氣奇高,詞采華茂”。

      6、建安時期重要的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詩人蔡琰?!叭堋敝覆懿?、曹丕、曹植;“七子”之稱見于曹丕的《典論·論文》,指孔融、陳琳、王粲、阮瑀、應瑒、劉楨七人,成就最高的是王粲。

      7、“七子”的詩歌創(chuàng)作中反映社會動亂和人民苦難的代表作有王粲的《七哀詩》其一,其中“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表現(xiàn)了戰(zhàn)亂給人民帶不的苦難。陳琳的《飲馬長城窟行》,阮瑀的《駕出北郭門行》等;抒寫個人的抱負和遭遇的代表作是劉楨的《贈從弟》三首等。

      8、現(xiàn)存題為蔡琰的作品有五言《悲憤詩》,騷體《悲憤詩》和《胡笳十八拍》。最可信的是蔡琰所作的是五言《悲憤詩》。

      第二、正始西晉文學基礎 1、正始文學泛指魏代末年的文學,此時期的代表作家是嵇康和阮籍。 2、嵇康的散文代表是《與山巨源絕交書》,詩歌的代表作是《贈秀才入軍》十八首;阮籍主要的詩歌創(chuàng)作是八十二首《詠懷詩》,最著名的散文是《大人先生傳》。

      3、阮籍的《詠懷傳》在運用王言詩抒情和諷諭方面有較高的成就,其一中“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表現(xiàn)了自己的孤獨苦悶,給處于黑暗統(tǒng)治下的進步作家開拓了一條寫作政治抒情詩的道路,《詩品》的“言在耳目之內,情寄八荒之表”,概括的就是阮籍的詩風。陶淵明的《飲酒》,庾信的《擬詠懷》。

      4、晉武帝太康前后的“三張、二陸、兩潘、一左”指導的是張華、張協(xié)、陸機、潘尼、潘岳、左思,他們是太康時期著名的詩人。 5、太康文學創(chuàng)作有兩種不好的傾向:一是模擬古人的風氣大盛;二是追求詞藻華美和對偶工整。

      劉勰所說“采縟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指的就是太康文學。 6、太康時代最著名的作家是陸機,與之齊名的作家是潘岳,還有張華張協(xié)等。

      7、陸機的代表作有模仿《古詩十九首》的《擬古詩》十二首,描寫行旅生活的《赴洛道中作》;潘岳的名作是《悼亡詩》三首。 8、左思是西晉最有成就的詩人,他的詩直接繼承了建安風骨有“左思風力”之稱。

      9、左思的代表作有《詠史》八首,作品采用了典故,運用了對比等手法,如“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即是對比,“澗底松”和“山上苗”即是比喻寒門知識分子和士族子弟,又是用對比反映寒門知識分子與世族門閥的矛盾。此外,《招隱》《嬌女詩》《三都賦》都是他的名作。

      10、劉琨的代表作是《扶風歌》,他是著我的愛國詩人。郭璞的代表作是《洲仙詩》十四首,他是一位玄言詩人,《詩品序》中“理過其辭,淡乎寡味”即是對玄言詩的批評。

      第三、陶淵明基礎: 1、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人,謚號“靖節(jié)征士”,因其曾作過彭澤令,所以后人又稱他為陶彭澤,他辭去彭澤令后,過著“晨興埋荒穢,帶月荷鋤歸”的躬耕生活。 2、陶淵明的詩可以分成兩類:田園詩和詠懷、詠史詩。

      他的散文辭的名篇是《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感士不遇賦》等。 3、陶淵明的田園詩歌按其內容可以分為三方面:一部分表現(xiàn)農村的恬美靜穆,和他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代表作有《歸田園居》其一(“少無適俗韻”),《飲酒》其五(結廬在人境)等;另一部分以極大的熱情歌詠了農業(yè)勞動,以及在勞動中與農民建立的友誼,如《歸田園居》其三(種豆南山下),《庚戌歲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人生歸有道)等;還有一小部分反映了農村凋蔽和自己的窮困生活,如《歸田園居》其四(久去山澤游)、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等。

      晚年所作的《桃花源詩并記》是他田園詩的一個新發(fā)展。 4、陶淵明的詠懷、詠史詩。

      2.漢語言文學基礎知識

      現(xiàn)代漢語、古代漢語、寫作、文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中國當代文學、外國文學、中學語文教材教法、語言文學概論、美學。

      古代漢語 現(xiàn)代漢語 教學內容包括緒論、語言、文字、詞匯、語法、修辭六章。緒論簡介語言文學的基礎知識及現(xiàn)代漢語的基本特點。

      其它五章,分專題闡述有關理論,交聯(lián)系實際分析各方面具體的語言文學現(xiàn)象。 寫作 寫作通論:包括主題、題材、結構、表達方式、語言等基本理論與基礎理論與基礎知識。

      寫作文體論:講授消息、通訊、散文等記敘類文體、思想評論、文學評論、雜文等認識論類文體,以及科普小品、調查報告等應用類文體的寫作理論和操作技巧。 中國現(xiàn)代文學(含作品選) 根據(jù)中國現(xiàn)代文學自身發(fā)展和我國新民主義革命形勢展的特點,分三個時期。

      第一編:“五四運動”和第一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的文學(1917-1927);第二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的文學(1927-1937);第三編:抗日戰(zhàn)爭時期和人民解放戰(zhàn)爭時期文學(1937-1949)。先概述每個時期的文學史,然后重點講述每個時期的主要作家和作品。

      文學概論 本課程包括導論、文學活動、文學生產(chǎn)、文學消費與接受五大部分,導論論述了文學理論的性質以及中國當代文學理論的建設問題。其余四部分分別對文學的性質及文學現(xiàn)象各環(huán)節(jié)進行論述,從不同側面揭示了文學及文學現(xiàn)象的基本特征。

      中國當代文學(含作品選) 本課程以1949年建國以來的中國文學為主要研究對象,重視文學自身的發(fā)展變化規(guī)律與文學自身的特點,著意通過文學觀念的演變,對詩歌、散文、報告文學、小說、戲劇文學、影視文學這六大文學體裁各自的文本,在當代中國4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作面面觀,從而形成縱橫交織的開放式史論構架。 古代漢語課程內容包括:古漢語語音、語法、詞匯、修辭、古書的標點、注解、翻譯、古代文化常識。

      按時代和文體講授先秦諸子的散文、韻文、唐宋詩詞等文選,要求掌握一千多個常用詞,掌握古漢語語音、語法知識,能閱讀古代漢語文獻。 中國古代文學(含作品選) 了解中國古代文學發(fā)展的歷史及其規(guī)律,掌握中國古代文學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選講各個歷史時期主要作家的代表性作品。

      外國文學(含作品選) 該課程內容分歐美與亞非兩部分,以歐美文學為主。這部分分上中下三篇。

      上篇從古代到十九世紀初浪漫主義文學;中篇為十九世紀中、后期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下篇介紹二十世紀前半期的歐美文學。該課程以略古詳近,重點突出為講授原則,著重講授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的歐洲近代文學,對其中成就較高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又給以更多的篇幅;在注意介紹文學史的單位知識的同時,著重分析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以培養(yǎng)學生理解、分析文學現(xiàn)象和文學作品的能力。

      語言學概論 語言學的定義、分類、與其他學科的關系,語言的本質、發(fā)生、發(fā)展、分化統(tǒng)一、相互影響;語言的交際功能、與思維、與社會的關系,語言的系統(tǒng)性、符號性,語言和言語、音位、語義、語言學方法論;語音、語法、詞義、文字和書面語。 美學 1、美學的哲學基礎;2、美感結構分析;3、審美發(fā)生;4、美感形態(tài);5、審美欣賞與批評;6、審美教育;7、美學史上有重要意義的理論框架的分析(美的本質論)。

      語文教學論 語文教學論的性質與教學任務、體系與研究;中學語文科的性質、目的和任務;中學語文教學的師生觀;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與教材;閱讀教學;作文教學;聽說教學;語文基礎知識教學,備課與編寫教案;中學生課外活動指導。

      3.古典文學知識

      一、《詩經(jīng)》與先秦散文

      《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它編成于春秋時期,大抵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500年間的作品,共305篇,代表了2500多年以前詩歌創(chuàng)作的最高成就?!对娊?jīng)》里的作品都是合樂的唱詞,分屬于“風”“雅”“頌”三大部分。風是樂調,國風就是各國土樂的意思,共160篇?!讹L》、《雅》是反映周朝政治衰亂時期社會生活的作品,又稱“變風”、“變雅”。雅本是樂曲名,分“大雅”、“小雅”,是周王朝直接統(tǒng)治地區(qū)的音樂,共105篇。頌是贊美詩,是祭祀時的樂曲,有《周頌》《魯頌》《商頌》三部分,共40篇

      《左傳》仿照其體例,順著隱、桓、莊、閔、僖、文、宣、成、襄、昭、定、哀12個魯國君主的序次進行記載,全書30卷,詳細記敘了春秋時代各國的政治、外交、社會事件以及某些代表人物的活動。從文學角度來看,它有很高的藝術成就。創(chuàng)造了多樣的精密的篇章結構和富有魅力的文學語言,生動描繪了一系列人物形象,尤其擅長以委曲盡致的筆調來寫復雜的戰(zhàn)爭事件

      4.古代文學常識

      一、文化常識1、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2、三國:魏、蜀、吳。3、四大古典名著:《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西游記》。

      4、四大民間傳說:《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臺》、《孟姜女》、《白蛇傳》。5、世界四大短篇小說巨匠:契訶夫、莫泊桑、馬克吐溫、歐亨利。

      6、蘇軾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詩與黃庭堅并稱蘇黃。7、馬致遠的散曲代表作《天凈沙秋思》,被譽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創(chuàng)作了我國古典小說中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作品《紅樓夢》(又稱《石頭記》),它問世后就廣為流傳,深受人們喜愛,還出現(xiàn)了專門研究該書的一門學問紅學,紅學現(xiàn)已成為世界文學研究中的重要課題。9、魯迅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奠基人,陳毅被稱為元帥詩人;臧克家因詩作多為農村題材,有泥土詩人之稱;田間被聞一多譽為時代的鼓手(擂鼓詩人)。

      10、歲寒三友:松、竹、梅。11、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書、畫。13、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14、四庫全書:經(jīng)、史、子、集。15、《詩經(jīng)》六義指:風、雅、頌(分類)、賦、比、興(表現(xiàn)手法)。

      16、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17、桂冠、鰲頭、榜首、問鼎、奪魁:第一。

      18、三綱五常:三綱:父為子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19、四書五經(jīng)是儒家的主要經(jīng)典:四書即《論語》《孟子》《中庸》《大學》;五經(jīng)指《詩》《書》《禮》《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媧、神農;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21、五金:金、銀、銅、鐵、錫。

      22、五味:酸、甜、苦、辣、咸。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說永字具有:點、橫、豎、撇、捺、折、鉤、提八種筆畫。25、古代的學校有庠、序、太學等名稱,明清時最高學府為國子監(jiān)。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27、古代科舉考試(從隋代至明清):①童生試,也叫童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員(秀才、相公)資格,這樣才能參加科舉考試。

      ②鄉(xiāng)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的一次考試,由秀才參加,考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jie)員。③會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jiān)監(jiān)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④殿試,是科舉制最高級別的考試,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鼎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合稱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

      二、中國文學之最1、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jīng)》;2、最早的愛國詩人是屈原;3、最早的田園詩人是東晉的陶淵明;4、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邊塞詩人是盛唐的高適和岑參;5、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詞人是北宋的蘇軾;6、古代最杰出的女詞人是南宋的李清照;7、古代最著名的愛國詞人是南宋的辛棄疾;8、古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是唐代的李白;9、古代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是唐代的杜甫;10、古代寫詩最多的愛國詩人是南宋的陸游;11、古代最著名的長篇神話小說是明代吳承恩的《西游記》;12、古代最著名的長篇歷史小說是明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13、古代最早寫農民起義的長篇小說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滸傳》;14、古代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長篇小說是清代曹雪芹的《紅樓夢》;15、古代最杰出的長篇諷刺小說是清代吳敬梓的《儒林外史》;16、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是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17、古代最早的語錄體散文是《論語》;18、古代最早的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是《左傳》;19、古代最早的紀傳體通史是《史記》;20、古代最杰出的銘文是唐代劉禹錫的《陋室銘》;21、現(xiàn)代最偉大的文學家是魯迅;22、現(xiàn)代最杰出的長篇小說是茅盾的《子夜》;23、現(xiàn)代最有影響的短篇小說集是魯迅的《吶喊》。三、常見借代詞語1、桑梓:家鄉(xiāng)2、桃李:學生3、社稷、軒轅:國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學6、烽煙:戰(zhàn)爭7、巾幗:婦女8、絲竹:音樂9、須眉:男子10、嬋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冊13、伉儷: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傴僂,黃發(fā):老人16、桑麻:農事17、提攜,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華蓋:運氣21、函、簡、箋、鴻雁、札:書信22、廟堂:朝廷四、作者作品1、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2、并稱韓柳的是韓愈和柳宗元,他們是唐朝古文運動的倡導者。3、一門父子三詞客:蘇洵(老蘇)、蘇軾(大蘇)、蘇轍(小蘇)。

      4、豪放派詞人:蘇軾、辛棄疾,并稱蘇辛;婉約派詞人:李清照(女詞人)。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隱、杜牧。6、屈原:我國最早的偉大詩人,他創(chuàng)造了楚辭這一新詩體,開創(chuàng)了我國詩歌浪漫主義風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

      5.中國古代文學知識

      第一編 先秦文學(36學時) 概況(1學時) 1、先秦文學的范圍。

      2、我國文學的開端;原始歌謠和上古神話;神話是中華民族童年的百科全書,我國文學遺產(chǎn)的最早珍品。 3、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

      作為古代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源頭,《詩經(jīng)》無論在文學表現(xiàn)的對象和手法上均有開創(chuàng)的意義。 4、戰(zhàn)國時期的社會變革,“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xiàn),促進了散文的興盛。

      歷史散文和 諸子散文佳作如林,名家輩出,為我國散文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5、屈原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詩人,以《離騷》為代表的優(yōu)秀詩篇,充滿崇高的思想情操,愛國主義的激情和浪漫主義的神奇色彩,開辟了我國浪漫主義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思考題:先秦文學的概況如何? 第一章 上古神話(2學時) 1、神話與神話的產(chǎn)生。神話按照馬克思的說法是“在人民幻想中經(jīng)過不自覺的藝術方式所加工過的自然界和社會形態(tài)?!?/p>

      神話的產(chǎn)生與原始人的生產(chǎn)力水平及思維能力有密切關系;神話產(chǎn)生的途徑通常包括勞動生產(chǎn)和宗教活動兩個方面。 2、神話的內容。

      我國古代神話是非常豐富的,種類也十分齊全,諸如宇宙生成神話、人類起源神話、英雄神話、洪水神話,以及各種有關神格種類、習性、形態(tài)等描繪性神話,一應俱全。 3、神話的藝術及其民族特色。

      上古神話是原始人浪漫主義精神的體現(xiàn),它用夸張幻想的手段表達原始人對自然、社會的理解和想象。我國神話有其鮮明的民族特色,在內容上歌唱生生不息的創(chuàng)造精神,表現(xiàn)不屈不撓、頑強執(zhí)著的追求,贊頌一往無前的獻身行為,具有積極向上的浪漫主義精神,在藝術上色彩濃郁,富于幻想。

      4、神話的意義和影響。 思考題:1、上古神話的內容及特征如何? 2、上古神話與原始宗教的關系如何? 第二章 周代詩歌與《詩經(jīng)》(13學時) 1、古謠諺、咒語與周詩的形成。

      在《詩經(jīng)》之前,我國古代詩歌已有了很長時間的發(fā)展歷史,古謠諺及古咒語是早期詩歌的兩種主要形式,也是周代詩歌的前驅。周代是我國古代詩歌大繁榮的時期,除《詩經(jīng)》外,保留在《周易》、《左傳》等書中的詩歌也為數(shù)不少,可與《詩經(jīng)》相比勘。

      2、《詩經(jīng)》的體制與編纂?!对娊?jīng)》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年間的詩歌三百零五首。

      分風、雅、頌三個部分。詩三百篇的地域包括今天的陜西、山西、河南、河北、湖北、山東等省的全部或一部分。

      其中有的是民歌,也有一部分為貴族、士大夫的創(chuàng)作,絕大部分的作者姓名已不可考?!对娊?jīng)》的收集整理,過去有種種說法,其中影響較大的有獻詩之說、采詩之詩及孔子刪詩之說三種。

      今人多以為《詩經(jīng)》的匯集成編,大約是由朝廷及地方諸侯及樂師共同完成。《詩經(jīng)》在先秦只稱為《詩》或“詩三百”,漢以后被儒家奉為經(jīng)典,才稱為《詩經(jīng)》。

      3、《詩經(jīng)》分類概述。①周部族史詩;②政治諷刺詩;③賦役詩;④農事詩;⑤情詩;⑥雜事詩。

      《詩經(jīng)》是周代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反映,周代各個階層人們的生活、情感均在《詩經(jīng)》中有所印證。其中有的篇目展示了周人成長的歷史;有的表現(xiàn)貴族、士大夫、小吏、百姓、甚至是奴隸對社會政治的憂慮或不滿;有的表現(xiàn)貴族禮制生活及燕享酬酢、節(jié)日慶典;有的表現(xiàn)小國與小吏不堪驅使、抨擊勞逸不均的社會現(xiàn)實;有的展現(xiàn)周人農業(yè)生產(chǎn)的情況;有的表現(xiàn)愛情與家庭婚姻的甜蜜或不幸;有的描寫了周代婦女遭棄的社會問題;有的反映出家庭宗族及朋友的關系與友情。

      總之,《詩經(jīng)》多方面地展示了周代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內容,是一部現(xiàn)實主義的力作。 4、《詩經(jīng)》的藝術成就。

      ①《詩經(jīng)》的現(xiàn)實主義藝術特征及手法;②敘事、說理、抒情、寫景、議論諸體兼?zhèn)涞乃囆g手段;③《詩經(jīng)》的句式與章法;④《詩經(jīng)》的語言藝術;⑤《詩經(jīng)》的賦比興手法。 思考題:1、何為六義、四始、毛詩、四家詩、變風變雅? 2、《詩經(jīng)》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3、《詩經(jīng)》的主要藝術特色是什么? 4、賦比興的藝術手法在《詩經(jīng)》中有何具體體現(xiàn)? 第三章 先秦歷史散文(5學時) 1、先秦歷史散文發(fā)展的基礎。

      社會大變革;思想文化領域的新空氣;社會發(fā)展對史書體例的新要求。 2、殷商至春秋時期的歷史散文。

      甲骨文、金文為古代散文體制的起源;《周易》為占卜之書,其中也表現(xiàn)了一定的歷史內容;《尚書》為最早的記言體的史書;《春秋》是最早的編年體歷史大事記。 3、《左傳》。

      《左傳》的作者;《左傳》的體例與內容;《左傳》的藝術:《左傳》雖然是一部歷史著作,但具有豐富的文學性,它敘事注重故事性、戲劇性,有緊張動人的情節(jié),長于寫戰(zhàn)爭,特別是城濮之戰(zhàn)、鞌之戰(zhàn)、肴之戰(zhàn)、長勺之戰(zhàn),都記述得脈胳連貫,首尾完整而又變化多端,有聲有色?!蹲髠鳌酚绕渖朴趯懶腥宿o令。

      4、《國語》?!秶Z》的體例及內容;《國語》的藝術:《國語》的成就遠不如《左傳》,不過其中也有寫得對話風趣、故事生動、人物性格刻劃得較為細致的出色篇章。

      5、《戰(zhàn)國策》?!稇?zhàn)國策》的體例;《戰(zhàn)國策》的成書過程;《戰(zhàn)國策》的內容與藝術:《戰(zhàn)國策》所反映的是戰(zhàn)國縱橫家的思想,所刻劃的策士形象活躍生動,書中對政客及策士的權謀、譎詐進行了客。

      6.中國古典文學常識

      【文學知識】中國古代文學常識 陶淵明,名潛,字淵明,世號靖節(jié)先生,自稱五柳先生,東晉詩人,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

      散文有《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詩歌有《歸園田居》、《飲酒》。 干寶,字令升。

      東晉史學家、文學家,撰寫出我國第一部神話(志怪)小說集《搜神記》。 范曄,字蔚宗,南朝宋史學家、散文家。

      《樂羊子妻》、《張衡傳》選自他的《后漢書》,“后漢”即“東漢”?!爸臼坎伙嫳I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出自他的《后漢書?列女傳》。

      劉義慶,南朝宋代小說家,著有我國第一部筆記小說集《世說新語》。這是一部記載魏晉人物言談軼事的的筆記小說,書中許多故事成為詩文和小說戲劇的典故和題材,有的成為人們常用的成語,如“望梅止渴”、“一往情深”、“口若懸河”等。

      劉勰,字彥和,南朝梁代文學理論家,著有我國第一部文學理論專著《文心雕龍》50篇,涉及到創(chuàng)作的許多問題。 酈道元,字善長,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

      撰成《水經(jīng)注》40卷,是富有文學價值的地理志。 鐘嶸,字仲偉,南朝梁代文學批評家,著有我國第一部詩歌理論專著《詩品》。

      4.唐代作家作品 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唐代文學家,有抒情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五律);名文《滕王閣序》。著有《王子安集》。

      楊炯,初唐四杰之首,名作有《從軍行》。 盧照鄰,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為《長安古意》。

      駱賓王,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為《在獄詠蟬》,另有著名的《討武檄》,作品集為《臨海集》。 賀知章,字季真,自號四明狂客,唐代詩人。

      所作《回鄉(xiāng)偶書》(七絕),為傳誦名篇。 王之煥,字季陵,唐代詩人。

      他的《涼州詞》、《登鸛鵲樓》是唐代絕句珍品。 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園詩人。

      《過故人莊》(五律)描繪了綠水青山的田園風光和“把酒話桑麻”的農家情趣,體現(xiàn)了詩人與村民的真切感情?!洞簳浴罚ㄎ褰^)寫春曉之景及早春之情,成為流傳千古的好詩。

      王昌齡,字少伯,唐代詩人,擅長七絕,多寫當時邊塞軍旅生活,氣勢雄渾,格調高昂,《從軍行》七首、《芙蓉樓送辛漸》和《出塞》兩首都很有名。 王維,字摩詰,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

      唐代山水田園詩人,名篇有《鳥鳴澗》(五絕)、《送元二使安西》(七絕)、《觀獵》(五律)?!拔赌υ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蘇軾贊王維之語。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浪漫主義詩人。官至供奉翰林。

      因性格傲岸,不為權貴所容,使他對腐敗社會加深了認識,寫下了抨擊帝王權貴荒淫奢侈和控訴現(xiàn)實政治黑暗的詩篇。五絕《靜夜思》、《秋浦歌》、七絕《望天門山》,五律《送友人》,七古《夢游天姥吟留別》、《行路難》。

      著有《李太白全集》。 高適,字達夫,唐代邊塞詩人,詩作對當時的邊境形勢、士兵疾苦均有反映,代表作《燕歌行》、《別董大》(七絕)。

      崔顥,唐代詩人,開元進士,官至司勛員外郎。所作邊塞詩慷慨豪邁。

      《黃鶴樓》(七律)甚得李白推崇。 杜甫,字子美,曾居長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生于鞏縣(河南),唐代現(xiàn)實主義詩人。

      曾漫游各地,寓居長安十年,“安史之亂”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遺,后棄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稱浣花草堂,一度任劍南節(jié)度參軍,尚書工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其作品顯示了唐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被稱為“詩史”,有《杜工部詩集》。

      代表作《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組詩“三吏”、“三別”。 岑參,唐代邊塞詩人,嘉州人,官至嘉州刺史。

      從軍多年,對邊塞生活體驗深刻,有《岑嘉州詩集》。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七古)。

      張志和,字子同,唐代詩人,多寫隱居閑適生活,著有《玄真子》,代表作《漁歌子》(詞)。 韓愈,字退之,河陽(河南)人,自謂郡望(郡里的顯貴家族)昌黎,世稱韓昌黎,謚號文,又稱韓文公,官至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

      唐代散文家、詩人,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倡導者,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文集》。

      7.問一些古代文學知識

      (四庫全書) 浩如煙海的中華文化典籍是世界文明歷史上最博大、最宏偉的寶藏之一,二百多年前創(chuàng)修的《四庫全書》(1773年)可以稱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最豐富最完備的集成之作。

      中國文、史、哲、理、工、醫(yī),幾乎所有的學科都能夠從中找到它的源頭和血脈,幾乎所有關于中國的新興學科都能從這里找到它生存發(fā)展的泥土和營養(yǎng)。從那時開始,作為國家正統(tǒng)、民族根基的象征,已成為中國乃至東方讀書人安身立命夢寐以求的圭臬和后代王朝維系統(tǒng)治宏揚大業(yè)的“傳國之寶”。

      《四庫全書》共收書3460多種、79000多卷、36000多冊,分為經(jīng)、史、子、集四部。其中“經(jīng)部”分為“易、書、詩、禮、春秋、孝經(jīng)、五經(jīng)總義、四書、樂、小學”等10類;“史部”分為“正史、編年、紀事本末、別史、雜史、詔令奏議、傳記、史鈔、載記、時令、地理、職官、政書、目錄、史評”等 15類;“子部” 分為“儒家、兵家、法家、農家、醫(yī)家、天文算法、術數(shù)、藝術、譜錄、雜家、類書、小說家、釋家、道家”等14類;“集部”分為“楚辭、別集、總集、詩文評、詞曲”等05類。

      總共44類。為了保存這批精典文獻,由皇帝“御批監(jiān)制”,從全國征集3800多文人學士,集中在京城,歷時十年,用工整的正楷抄書七部,連同底本,共八部。

      建閣深藏,世人難得一見。雖然由數(shù)千人抄寫,但字體風格端莊規(guī)范,筆筆不茍,如出一人。

      所以,無論從內容上還是從形式上看,都具有十分難得的研究、收藏和欣賞價值。后幾經(jīng)戰(zhàn)亂,損毀過半,更使這套世界出版史上的巨制,成為舉世罕見的無價之寶 《四庫全書》是我國現(xiàn)存最大的一部官修叢書,是清乾隆皇帝詔諭編修的我國乃至世界最大的文化工程。

      全書分經(jīng)、史、子、集四部,收書3503種,79309卷,存目書籍6793種,93551卷,分裝36000余冊,約10億字。相當于同時期法國狄德羅主編《百科全書》的44倍。

      清乾隆以前的中國重要典籍,許多都收載其中。由于編纂人員都是當時的著名學者,因而代表了當時學術的最高水平。

      乾隆編修此書的初衷雖是"寓禁于征",但客觀上整理、保存了一大批重要典籍,開創(chuàng)了中國書目學,確立了漢學在社會文化中的主導地位,具有無與倫比的文獻價值、史料價值、文物價值與版本價值。本次出版的《四庫全書精編》,精選《四庫全書》之精華,以便于讀者誦讀為宗旨,所選之文,趣味清源,神采煥發(fā),無一語不耐人尋味,無一篇不睿人智慧,數(shù)千年道術學藝文章之精華,幾盡薈萃于斯。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二月,《四庫全書》正式開始編修,以紀昀、陸錫熊、孫士毅為總纂官,陸費墀為總校官,下設纂修官、分校官及監(jiān)造官等400余人。名人學士,如戴震(漢學大師),邵晉涵(史學大師)及姚鼐、朱筠等亦參與進來。

      同時,征募了抄寫人員近4000人,鴻才碩學薈萃一堂,藝林翰海,盛況空前,歷時10載。至1782年,編纂初成;1793年始全部完成。

      耗資巨大,是"康乾盛世"在文化史上的具體體現(xiàn)。 乾隆三十八年(1773后)三月,《四庫全書》館設立不久,總裁們考慮到這部書囊括古今,數(shù)量必將繁多,便提出分色裝潢經(jīng)、史、子、集書衣的建議。

      書成后它們各依春、夏、秋、冬四季,分四色裝潢,即經(jīng)部綠色,史部紅色,子部月白色,集部灰黑色,以便檢閱。 因《四庫全書總目》卷帙繁多,翻閱不易,乾隆帝諭令編一部只記載書名、卷數(shù)、年代、作者姓名,便于學者"由書目而尋提要,由提要而得全書"的目錄性圖書。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總纂官紀昀、陸錫熊等人遵照乾隆帝的諭令,將抄入《四庫全書》的書籍,依照經(jīng)史子集四部分類,逐一登載。有需要特別加以說明的問題,則略記數(shù)語。

      此書于乾隆四十六年告竣,共20卷。它實際上是《四庫全書總目》的簡編本。

      中國古典文化典籍的分類,始于西漢劉向的《七略》。到了西晉荀勖,創(chuàng)立了四部分類法,即經(jīng)、史、子、集四大部門。

      隋唐以后的皇家圖書館及秘書省、翰林院等重要典藏圖書之所,都是按照經(jīng)、史、子、集分四庫貯藏圖書的,名為"四庫書"。清乾隆開"四庫全書館",使成編時,名為《四庫全書》。

      因為有了《四庫全書》的編纂,清乾隆以前的很多重要典籍才得以較完整地存世。 《四庫全書》謄繕七部,分藏于紫禁城內的文淵閣、盛京(今沈陽)宮內的文溯閣、北京圓明園的文源河北承德避暑山莊的文津閣,此為北四閣,又稱為內廷四閣,僅供皇室閱覽。

      另三部藏于揚州的文匯閣、鎮(zhèn)江的文宗閣、杭州的文瀾閣,即浙江三閣,又稱南三閣,南三閣允許文人入閣閱覽。 中國近代,由于戰(zhàn)亂不斷,七部《四庫全書》中完整保存下來的僅存三部。

      文匯閣、文宗閣藏本毀于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時期;文源閣藏本被英法聯(lián)軍焚毀;文瀾閣所藏亦多散失,后經(jīng)補抄基本得全,然已非原書。 1948年,國民黨政府撤離大陸,前往臺灣,將故宮博物院的一些珍貴藏品運往臺灣時,將《四庫全書》中最為珍貴的藏本文淵閣《四庫全書》帶到臺灣,文淵閣《四庫全書》現(xiàn)存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內。

      由于《四庫全書》由乾隆敕編,為了維護清王朝統(tǒng)治的需要,名為"稽古右文",實則"寓禁于征",大量搜羅、查禁、刪。

      古代文學常識教案

      聲明:沿途百知所有(內容)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