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博物館科學管理的基本原則
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確定的原則 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博物館職業(yè)道德準則確定的博物館管理基本原則有10條:①博物館確保館藏全部文物處于良好的貯藏、保管和記錄狀態(tài);②每個博物館均應依據本國有關法律制定自己的法規(guī),闡明自己的地位和永久、非營利的特性;③決策實體對博物館和各種資產,承擔主要經濟責任;④博物館的建筑要為博物館安全及藏品保管提供良好適宜的環(huán)境,要盡量滿足文物征集、科學研究、教育、陳列及工作人員的辦公條件,并要照顧到殘疾人的需要;⑤要確保博物館有足夠數(shù)量的專業(yè)人員,并對他們合理安排,重視專業(yè)人員的理論與技術培訓,以使博物館專業(yè)隊伍充滿活力和生氣,博物館館長及主要專業(yè)人員有權與決策實體磋商問題;⑥博物館要利用一切機會發(fā)揮自己的教育職能作用,服務于廣大觀眾和專業(yè)組織;⑦允許公眾在正常開放或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參觀陳列、與博物館人員接觸和有限度地查閱有關藏品、資料;⑧通過陳列、展覽和其他專業(yè)活動,開拓、傳播新知識,但要確保所提供的信息真實可靠;⑨接受資助要通過協(xié)議的方式,明確規(guī)定博物館與資方的關系,不得因此而損害博物館的道德標準和奮斗目標;⑩博物館的服務部和其他商業(yè)活動必須與博物館藏品和博物館的教育宗旨緊密相聯(lián),制作和經銷復制品,既要保證不破壞文物本身的價值,又要保證復制品的精確性和高質量。
2.急求博物館基礎知識
我也不知道博物館基礎知識是什么,我自己找了一些資料,你看看,希望對你有幫助 博物館基本知識 1、什么是博物館: 博物館是一個不追求營利的、為社會和社會發(fā)展服務的,向公眾開放的永久性機構。
為研究、教育和欣賞的目的。對人類和人類環(huán)境的見證物進行搜集、保存、研究、傳播和展覽。
博物館的社會職能: 1.收集、保藏文物標本和其它實物資料 2.傳播科學文化知識 3.進行愛國主義思想道德教育 4.科學研究 5.豐富人民群眾的科學文化生活 博物館的特征 以實物為基礎,組織形象的陳列,進行直觀的宣傳教育。實物性、直觀性同學術性的相互結合構成博物館的顯著特征。
博物館的類型(共分為5大類): 歷史博物館、紀念博物館 、文化藝術博物館、自然科學博物館 、綜合性博物館 2、從某種角度上說,了解一個地方的過去和現(xiàn)在是從博物館開始的。一座博物館就是一部物化的發(fā)展史,人們通過文物與歷史對話,穿過時空的阻隔,俯瞰歷史的風風雨雨。
從小里說,這是源遠流長的地方歷史的重要見證;從大里說,這是維系中華民族團結統(tǒng)一的精神紐帶。博物館不單純是一個市民文化補習的地方,更重要的,它應該成為市民休閑的主要場所之一,獲得多少知識是次要的,享受一下難得的靜謐、幽雅氣氛,并在這個氣氛中放松在工作、學習中繃緊的心弦成為來博物館的主要目的。
博物館的文物是靠陳列、展出、宣傳、服務等,達到歷史與現(xiàn)在人的對話,它已成為城市文化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博物館對人類文化遺存、自然遺存管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歷史發(fā)展】 博物館現(xiàn)象最初萌發(fā)于人們的收藏意識。在4000多年前,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的統(tǒng)治者就注意尋找保藏珍品奇物。
公元前4世紀,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在建立地跨歐亞非大帝國的軍事行動中,把搜集和掠奪來的許多珍貴的藝術品和稀有古物交給他的教師亞里士多德整理研究,亞里士多德曾利用這些文化遺產進行教學,傳播知識。亞歷山大去世后,他的部下托勒密·索托建立了新的王朝,繼續(xù)南征北戰(zhàn),收集來更多的藝術品。
公元前三世紀托勒密·索托在埃及的亞歷山大城創(chuàng)建了一座專門收藏文化珍品的繆斯神廟。這座“繆斯神廟”,被公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博物館”。
博物館一詞,也就由希臘文的“繆斯”演變而來。 與我們今天見到的博物館不同,繆斯神廟其實是一個專門的研究機構,里面設大廳研究室,陳列天文、醫(yī)學和文化藝術藏品,學者們聚集在這里,從事研究工作。
傳說在洗澡時發(fā)現(xiàn)了浮力定律的著名物理學家阿基米德以及著名數(shù)學家歐幾里德都是在這里從事研究工作的。 繆斯神廟這座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博物館,在公元5世紀時被毀于戰(zhàn)亂。
現(xiàn)代意義的博物館在17世紀后期出現(xiàn)。在18世紀,英國有一位內科醫(yī)生漢斯·斯隆,是個興趣廣泛的收藏家。
為了讓自己的收藏品能夠永遠“維持其整體性、不可分散”,他決定把自己將近八萬件的藏品捐獻給英國王室。王室由此決定成立一座國家博物館。
1753年,大英博物館建立,它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對公眾開放的大型博物館。 1946年,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在法國巴黎成立。
1974年協(xié)會對博物館進行了明確的定義,公益性成為它的首要職責。 從1977年開始,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把每年的5月18日確定為“國際博物館日”,并且每年都會確定一個主題。
今年是第22個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是“博物館——溝通文化的橋梁”。 無論以前人們曾有過多么的輝煌的文明,都無一例外地將被歷史的煙塵所湮沒,人類在不斷地創(chuàng)造著文明,文明卻無法永生——這是永恒的法則。
但是,我們仍然可以通過某個途徑去尋找這些文明的蹤跡,這個途徑就是博物館。 還有一種說法:“博物”作為一個詞,最早在《山海經》就出現(xiàn)了,它的意思是能辨識多種事物;《尚書》稱博識多聞的人為“博物君子”;《漢書·楚元王傳贊》中也有“博物洽聞,通達古今”之意。
到了19世紀的后半葉,我國模仿日本,把“博物”一詞開始作為一門學科的名稱,“博物”的內容包括動物、植物、礦物、生理等知識。 “博物”與“館”連成一個詞作為一種文化教育機構的稱呼在我國出現(xiàn)得比較晚,僅有一百來年的時間。
日語中的“博物”一詞來源于英文、法文、德文中通用的museum一詞,而這一來源于拉丁文的詞又是出于希臘文meusion一詞,它的意思是一個專門為供奉希臘神話中掌司詩歌、舞蹈、音樂、美術、科學等活動的九個女神meusin的場所。 在古代希臘,另外有一種與現(xiàn)代博物館性質比較接近的專為保藏寶物的機構,它是一種專門保存版畫、珠寶、王室的旗幟和權杖以及其它珍貴飾物的收藏機構。
這種寶物庫在歐洲其它的國家也有發(fā)現(xiàn)。一直到了文藝復興時期,隨著收藏內容的擴大,原來一些寶物庫逐漸使用了當時流行的拉丁文museum。
在德國慕尼黑,兩種不同名稱的博物館同時存在了很長的時間。隨著時代的轉移和社會教育發(fā)展的需要,改了名稱并擴大了規(guī)模的博物館逐漸取代了原來的寶物庫,終于成為今天流行的為廣大群眾開放的博物館。
【博物館類型】 隨著社會文化、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博物館的數(shù)量和種類越來越多。劃分博物館類型的主要依據,是。
3.請問博物館學需要學那些科目
業(yè)務培養(yǎng)目標:
業(yè)務培養(yǎng)目標:本專業(yè)培養(yǎng)具備文物學、博物館學的系統(tǒng)知識,能在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機構、各類博物館和陳列展覽單位、考古部門、文物與藝術品專營單位、海關、新聞出版、教育等單位從事文物與博物館管理、研究工作的博物館學高級專門人才。
業(yè)務培養(yǎng)要求:本專業(yè)學生主要學習文物學、博物館學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受到歷史、藝術、文化和科技等綜合知識的基本訓練,具有文物、鑒賞、研究和文博事業(yè)管理的基本能力。
畢業(yè)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文物學和博物館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我國主要文物種類和重要文物實例;
3.具有對人類文化遺存評價、分析、鑒賞的基本能力;
4.了解我國文物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guī),了解文物與博物館管理的國際規(guī)章;
5.了解博物館對人類文化遺存、自然遺存管理的作用,熟知博物館的基本職能和全面的操作管理要求;了解文物修繕、保管的傳統(tǒng)方法和現(xiàn)代科技知識;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主干課程:
主干學科:歷史學、藝術學
主要課程:博物館學概論、博物館陳列設計、博物館藏品管理、博物館經營管理、物質文化史、文化人類學、文物學概論、文物管理與法規(guī)、中國歷史地理、古代工藝美術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包括社會調查、業(yè)務實習等,一般安排1--2個月。
修業(yè)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歷史學學士
相近專業(yè):歷史學 世界歷史 考古學 博物館學 民族學 文物保護技術
4.急求博物館基礎知識
我也不知道博物館基礎知識是什么,我自己找了一些資料,你看看,希望對你有幫助 博物館基本知識 1、什么是博物館: 博物館是一個不追求營利的、為社會和社會發(fā)展服務的,向公眾開放的永久性機構。
為研究、教育和欣賞的目的。對人類和人類環(huán)境的見證物進行搜集、保存、研究、傳播和展覽。
博物館的社會職能: 1.收集、保藏文物標本和其它實物資料 2.傳播科學文化知識 3.進行愛國主義思想道德教育 4.科學研究 5.豐富人民群眾的科學文化生活 博物館的特征 以實物為基礎,組織形象的陳列,進行直觀的宣傳教育。實物性、直觀性同學術性的相互結合構成博物館的顯著特征。
博物館的類型(共分為5大類): 歷史博物館、紀念博物館 、文化藝術博物館、自然科學博物館 、綜合性博物館 2、從某種角度上說,了解一個地方的過去和現(xiàn)在是從博物館開始的。一座博物館就是一部物化的發(fā)展史,人們通過文物與歷史對話,穿過時空的阻隔,俯瞰歷史的風風雨雨。
從小里說,這是源遠流長的地方歷史的重要見證;從大里說,這是維系中華民族團結統(tǒng)一的精神紐帶。博物館不單純是一個市民文化補習的地方,更重要的,它應該成為市民休閑的主要場所之一,獲得多少知識是次要的,享受一下難得的靜謐、幽雅氣氛,并在這個氣氛中放松在工作、學習中繃緊的心弦成為來博物館的主要目的。
博物館的文物是靠陳列、展出、宣傳、服務等,達到歷史與現(xiàn)在人的對話,它已成為城市文化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博物館對人類文化遺存、自然遺存管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歷史發(fā)展】 博物館現(xiàn)象最初萌發(fā)于人們的收藏意識。在4000多年前,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的統(tǒng)治者就注意尋找保藏珍品奇物。
公元前4世紀,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在建立地跨歐亞非大帝國的軍事行動中,把搜集和掠奪來的許多珍貴的藝術品和稀有古物交給他的教師亞里士多德整理研究,亞里士多德曾利用這些文化遺產進行教學,傳播知識。亞歷山大去世后,他的部下托勒密·索托建立了新的王朝,繼續(xù)南征北戰(zhàn),收集來更多的藝術品。
公元前三世紀托勒密·索托在埃及的亞歷山大城創(chuàng)建了一座專門收藏文化珍品的繆斯神廟。這座“繆斯神廟”,被公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博物館”。
博物館一詞,也就由希臘文的“繆斯”演變而來。 與我們今天見到的博物館不同,繆斯神廟其實是一個專門的研究機構,里面設大廳研究室,陳列天文、醫(yī)學和文化藝術藏品,學者們聚集在這里,從事研究工作。
傳說在洗澡時發(fā)現(xiàn)了浮力定律的著名物理學家阿基米德以及著名數(shù)學家歐幾里德都是在這里從事研究工作的。 繆斯神廟這座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博物館,在公元5世紀時被毀于戰(zhàn)亂。
現(xiàn)代意義的博物館在17世紀后期出現(xiàn)。在18世紀,英國有一位內科醫(yī)生漢斯·斯隆,是個興趣廣泛的收藏家。
為了讓自己的收藏品能夠永遠“維持其整體性、不可分散”,他決定把自己將近八萬件的藏品捐獻給英國王室。王室由此決定成立一座國家博物館。
1753年,大英博物館建立,它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對公眾開放的大型博物館。 1946年,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在法國巴黎成立。
1974年協(xié)會對博物館進行了明確的定義,公益性成為它的首要職責。 從1977年開始,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把每年的5月18日確定為“國際博物館日”,并且每年都會確定一個主題。
今年是第22個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是“博物館——溝通文化的橋梁”。 無論以前人們曾有過多么的輝煌的文明,都無一例外地將被歷史的煙塵所湮沒,人類在不斷地創(chuàng)造著文明,文明卻無法永生——這是永恒的法則。
但是,我們仍然可以通過某個途徑去尋找這些文明的蹤跡,這個途徑就是博物館。 還有一種說法:“博物”作為一個詞,最早在《山海經》就出現(xiàn)了,它的意思是能辨識多種事物;《尚書》稱博識多聞的人為“博物君子”;《漢書·楚元王傳贊》中也有“博物洽聞,通達古今”之意。
到了19世紀的后半葉,我國模仿日本,把“博物”一詞開始作為一門學科的名稱,“博物”的內容包括動物、植物、礦物、生理等知識。 “博物”與“館”連成一個詞作為一種文化教育機構的稱呼在我國出現(xiàn)得比較晚,僅有一百來年的時間。
日語中的“博物”一詞來源于英文、法文、德文中通用的museum一詞,而這一來源于拉丁文的詞又是出于希臘文meusion一詞,它的意思是一個專門為供奉希臘神話中掌司詩歌、舞蹈、音樂、美術、科學等活動的九個女神meusin的場所。 在古代希臘,另外有一種與現(xiàn)代博物館性質比較接近的專為保藏寶物的機構,它是一種專門保存版畫、珠寶、王室的旗幟和權杖以及其它珍貴飾物的收藏機構。
這種寶物庫在歐洲其它的國家也有發(fā)現(xiàn)。一直到了文藝復興時期,隨著收藏內容的擴大,原來一些寶物庫逐漸使用了當時流行的拉丁文museum。
在德國慕尼黑,兩種不同名稱的博物館同時存在了很長的時間。隨著時代的轉移和社會教育發(fā)展的需要,改了名稱并擴大了規(guī)模的博物館逐漸取代了原來的寶物庫,終于成為今天流行的為廣大群眾開放的博物館。
【博物館類型】 隨著社會文化、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博物館的數(shù)量和種類越來越多。劃分博物。
5.博物館管理辦法的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規(guī)范博物館管理工作,促進博物館事業(yè)發(fā)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事業(yè)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和《民辦非企業(yè)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博物館,是指收藏、保護、研究、展示人類活動和自然環(huán)境的見證物,經過文物行政部門審核、相關行政部門批準許可取得法人資格,向公眾開放的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機構。
利用或主要利用國有文物、標本、資料等資產設立的博物館為國有博物館。
利用或主要利用非國有文物、標本、資料等資產設立的博物館為非國有博物館。
第三條 國家扶持和發(fā)展博物館事業(yè),鼓勵個人、法人和其他組織設立博物館。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博物館事業(yè)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事業(yè)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
博物館的數(shù)量、種類、規(guī)模以及布局,應當根據本地區(qū)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水平、文物等資源條件和公眾精神文化需求,統(tǒng)籌兼顧,優(yōu)化配置。鼓勵優(yōu)先設立填補博物館門類空白和體現(xiàn)行業(yè)特性、區(qū)域特點的專題性博物館。
第四條 國家鼓勵博物館發(fā)展相關文化產業(yè),多渠道籌措資金,促進自身發(fā)展。
博物館依法享受稅收減免優(yōu)惠,享有通過依法征集、購買、交換、接受捐贈和調撥等方式取得藏品的權利。
第五條 博物館應當發(fā)揮社會教育功能,傳播有益于社會進步的思想道德、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
在博物館參觀或開展其他活動,應當愛護博物館設施、展品和周邊環(huán)境,遵守公共秩序。
第六條 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主管全國博物館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文物行政部門對本行政區(qū)域內的博物館實施監(jiān)督和管理。
第七條 縣級以上文物行政部門應當促進博物館行業(yè)組織建設,指導行業(yè)組織活動,逐步對博物館實行分級、分類管理。
第八條 縣級以上文物行政部門對發(fā)展博物館事業(yè)做出突出貢獻的機構、團體或個人,應當給予表彰或獎勵。
6.博物館的管理模式是什么
博物館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博物館藏品是國家寶貴的科。
第二條 博物館應根據本館的性質和任務搜集藏。
第三條 博物館對藏品負有。
第四條 藏品保管是博物館一項經常性的重。
第五條 保管工作人員必須認真學習。
第六條 為保證藏品安全、進。
第二章 藏品的接收、。
第七條 征集文物、標本時,。
第八條 登帳 (一)藏品總登記帳是國家科學、文化財產帳,設專。
管理藏品總登記帳的人員不得兼管藏品庫房。
(二)藏品定名 自然標本按照國際通用的有關動物、植。
(三)藏品計件 單件藏品編一個號,按一件計算。成套藏品按不同情況分。
(四)藏品計量單位 按照國家計量總局公布的統(tǒng)一。
(五)藏品時代 按其所屬的天文時代、地質時。
(六)藏品現(xiàn)狀 寫明完殘情況及重要附件等。
(七)藏品來源 寫直接來自的單位、地區(qū)或個人,并注明“發(fā)。
(八)藏品總登記帳、藏品分。
第九條 編目、建檔 (一)博物館必須建立藏品編目卡片。編目卡片是。
(二)博物館必須建立藏品檔案,編制藏品。
各博物館的《一級藏品檔。
(三)為加強博物館的現(xiàn)。
第三章 藏品庫房管理 第十條 藏品應有固定、專用的庫房,專人管理。
庫房。
第十一條 庫房應有防火、防盜、防。
第十二條 藏品要按科學方法分類。
第十三條 藏品出入庫房必須辦理。
第十四條 嚴守庫房機密,建立《庫房日記》。
第十五條 建立健全各類藏品的保護管理制度和安全操。
第四章 藏品的提用、注銷和統(tǒng)計 第十六條 館內需要提用藏品時,必須填寫提用憑證。
第十七條 館級負責人提用藏品,。
第十八條 館外單位提。
藏品借出館外應從嚴掌握,一級藏品須經。
第十九條 藏品嚴禁出售或作為禮品。
館際之間藏品可。
調撥、交換一級藏品,須報文化部文。
調撥、交換出館的藏品,必須辦理。
第二十條 藏品總數(shù)及增減數(shù)字,每年年終應及時。
第二十一條 已進館的文物、標本中,經鑒定不夠入藏。
第五章 藏品的保養(yǎng)、修復、。
第二十二條 積極開展藏品保護科學技術研究活動。
第二十三條 因藏品保護或科學研究的。
第二十四條 凡采用新的藏品保護。
第二十五條 藏品修復時,不得。
一級藏品的修復方案由主。
第二十六條 經常使用的一級藏。
為藏品保管和陳列研究需。
第六章 獎 懲 第二十七條 對在藏品保管。
(一)認真執(zhí)行本辦法,成績顯著的; (二)庫房保管措施落實,忠于職守。
(三)為保護藏品與違法犯罪行為堅決斗爭。
(四)在藏品保護科學和修復、復制。
(五)為博物館征集文物、豐。
(六)長期從事藏品保管工作。
第二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者,根。
(一)違反本辦法和《文物工作。
(二)發(fā)現(xiàn)藏品被盜、損壞或不安。
(三)玩忽職守,違章操作,造成藏。
(四)利用工作之便,以權謀私,中。
第二十九條 有下列情形者,依法追。
(一)因瀆職造成藏品(特別是一級藏品。
(二)監(jiān)守自盜藏品的或。
第七章 附 則 第三十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十一條 本辦法由館長組織實施,當。
第三十二條 各博物館可根據本辦法,結合具體情。
第三十三條 各博物館藏品保管部門或保管人員對違反。
博 物 館 管 理 辦 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規(guī)范博物館管理工作,促進博物館事業(yè)發(fā)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事業(yè)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和《民辦非企業(yè)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博物館,是指收藏、保護、研究、展示人類活動和自然環(huán)境的見證物,經過文物行政部門審核、相關行政部門批準許可取得法人資格,向公眾開放的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機構。
利用或主要利用國有文物、標本、資料等資產設立的博物館為國有博物館。 利用或主要利用非國有文物、標本、資料等資產設立的博物館為非國有博物館。
第三條 國家扶持和發(fā)展博物館事業(yè),鼓勵個人、法人和其他組織設立博物館。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博物館事業(yè)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事業(yè)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
博物館的數(shù)量、種類、規(guī)模以及布局,應當根據本地區(qū)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水平、文物等資源條件和公眾精神文化需求,統(tǒng)籌兼顧,優(yōu)化配置。鼓勵優(yōu)先設立填補博物館門類空白和體現(xiàn)行業(yè)特性、區(qū)域特點的專題性博物館。
第四條 國家鼓勵博物館發(fā)展相關文化產業(yè),多渠道籌措資金,促進自身發(fā)展。 博物館依法享受稅收減免優(yōu)惠,享有通過依法征集、購買、交換、接受捐贈和調撥等方式取得藏品的權利。
第五條 博物館應當發(fā)揮社會教育功能,傳播有益于社會進步的思想道德、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 在博物館參觀或開展其他活動,應當愛護博物館設施、展品和周邊環(huán)境,遵守公共秩序。
第六條 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主管全國博物館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文物行政部門對本行政區(qū)域內的博物館實施監(jiān)督和管理。
第七條 縣級以上文物行政部門應當促進博物館行業(yè)組織建設,指導行業(yè)組織活動,逐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