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雖有嘉肴》文言知識整理
雖有嘉肴①,弗②食不知其旨也;雖③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④也。是故⑤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⑥也;知困,然后自強也。故⑦曰:教學相長也。
1、古今異義
雖,古義:即使。今義:雖然。
困,古義:困惑。今義:困難。
至,古義:最好。今義:到。
2、文言虛詞
其,代詞,它的。
是故,連詞,因此。
也,語氣詞,表判斷。
3、特殊句式
是故學然后知不足,其中的“是故”,介詞賓語前置句。
教學相長也。判斷句。
4、譯文
即使有最好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學就不知道它的好處。因此,學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才知道自己還有很多地方理解得不透徹。知道了自己學習上的欠缺,然后才能反過來嚴格要求自己刻苦學習;教學感到了困惑,才能進行再學習,不停地充實自己。所以說:教與學是互相促進的。
2.陸游的文學常識
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宋孝宗即位后,賜進士出身,歷任福州寧德縣主簿、敕令所刪定官、隆興府通判等職,因堅持抗金,屢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應四川宣撫使王炎之邀,投身軍旅,任職于南鄭幕府。
次年,幕府解散,陸游奉詔入蜀,與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繼位后,升為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不久即因“嘲詠風月”罷官歸居故里。嘉泰二年,宋寧宗詔陸游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嘉定二年(1210年)與世長辭,留絕筆《示兒》。
陸游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郁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后世影響深遠。詞與散文成就亦高,劉克莊《后村詩話續(xù)集》謂其詞“激昂慷慨者,稼軒不能過”。
有手定《劍南詩稿》85卷,收詩9000余首。又有《渭南文集》50卷(其中包括《入蜀記》6卷,詞2卷)、《老學庵筆記》10卷及《南唐書》等。書法遒勁奔放,存世墨跡有《苦寒帖》等。
擴展資料:
陸游具有多方面文學才能,尤以詩的成就為最,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存世有九千三百余首,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46歲入蜀以前,偏于文字形式。
入蜀到64歲罷官東歸,是其詩歌創(chuàng)作的成熟期,也是詩風大變的時期,由早年專以“藻繪”為工變?yōu)樽非蠛晁帘挤诺娘L格,充滿戰(zhàn)斗氣息及愛國激情;晚年蟄居故鄉(xiāng)山陰后,詩風趨向質(zhì)樸而沉實,表現(xiàn)出一種清曠淡遠的田園風味,并不時流露著蒼涼的人生感慨。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陸游
3.諫太宗十思疏,關于魏徵的文學常識
魏征是我國初唐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杰出的歷史學家。輔佐唐太宗17年,以“犯顏直諫”而聞名。他那種“上不負時主,下不阿權(quán)貴,中不侈親戚,外不為朋黨,不以逢時改節(jié),不以圖位賣忠”的精神,千百年來,一直被傳為佳話。 隋末,天下大亂,農(nóng)民起義紛紛而起。尤其以李密領導的瓦崗農(nóng)民起義氣勢最大。 魏征公園
大業(yè)十三年,武陽郡丞元寶藏起兵響應李密,讓魏征掌管文書。李密每次得到元寶藏的書信,總稱贊寫得好,后來聽說是魏征寫的,馬上把他召來。自從魏征參加瓦崗農(nóng)民起義以后,一直積極參與謀劃,他上書向李密獻策,提出“西取魏郡(今河北臨漳),南取黎陽倉(在今河南浚縣西南)”的主張。李密按照其建議,瓦崗軍很快奪取了黎陽倉,連同以前奪取的洛口倉、回洛倉,隋在中原的三大糧倉,已全部被瓦崗軍控制。這樣,就使隋軍陷入缺糧的困境,自然也解決了起義軍的糧食供給問題,加之他們開倉賑濟,又擴大了瓦崗軍的影響,壯大了起義隊伍,河南一帶的起義軍大多歸附了瓦崗軍。李密非常欣賞魏征,就召他為行軍元帥府的文學參軍,主管軍中文書。后來,魏征隨李密降唐,自愿去安撫山東地區(qū),被提拔為秘書丞。當時,李績還在為李密守黎陽,魏征寫信給他說:“當初魏公由叛逆者而起兵,振臂大呼,四萬響應,有部下數(shù)十萬,勢力所及半個中國,然而,一失敗就再也振作不起來,最后終于歸附唐朝,因此知道天命已有所屬?,F(xiàn)今您處于兵家必爭之地,如果自己不及早謀劃,那么大事就會無可挽回!”李績得到信,終于定計歸附唐朝,并開倉發(fā)糧,贈給唐淮安王的軍隊。同時,魏征也說服了元寶藏歸順了唐朝,為唐朝的統(tǒng)一作出了貢獻。
4.詩詞的文學常識有那些
中華古代詩詞文化,源于祭辭,萌于民謠,興于詠志??上?,現(xiàn)存最早文字輯錄詩集僅有《詩經(jīng)》。繼春秋至戰(zhàn)國衍為騷體,古雅深邃,乃先秦詩文化獨秀一枝。秦亡而漢,樂府興,詩苑萬象更新。入于魏,五言騰踴,尤見“三曹父子”“建安七子”創(chuàng)建輝煌。魏晉之交,有“竹林七賢”;西晉有三張、二陸、兩潘、一左,東晉更有陶翁。此期間詩歌境界與視野得以拓寬,詠唱愈加膾炙人口。滄海桑田,歲月交至南北朝之宋齊,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已不一而足,“大小謝”“七言之祖”“竟陵八友”脫穎而出,田園詩、山水 詩,清逸峻秀,齊梁體堪稱獨占唐前春色。大唐盛世,亦為詩之盛世;詩律之工,音韻之秀,煉句之縝密,意境之曠遠,實為登峰造極!然雖有“詩圣”冠于李杜,猶有群星燦然于千古!詩余有詞,南北朝時已見其零星草色,晚唐興于教坊,至于大宋,竟逐漸跳脫弦指之間而成跌宕之詠,可謂獨領詩史風騷!詞較于詩,其伸展轉(zhuǎn)承有余,更見抒情遣懷之酣暢。兩宋之時,詞人千家,而晏柳蘇辛,拔高聳之標。另談及詞牌格律千余,實乃前人不古,后人每每作繭自縛,遂成填詞之風。詩詞演繹于元明,日益迎合民間文娛需求,于是,“街市小令”“村坊小調(diào)”勃然而興,終綻放出一代曲賦奇葩。有云:唐后無詩,宋后無詞。概以為,此乃詩詞境界廣義之論;就其狹義而論,未必盡然。明代高啟詩,上有漢魏之高亢,下有唐宋之俊秀,頗具承前啟后之范。嘆青丘,文惹忌諱,險人弄讒,值壯年時罹患腰斬。與其說“唐后無詩”,毋寧說“文字獄”興焉,而后無詩。至于清代,詩人也眾,詩卷也浩繁,但多熏于附庸浮滑之氣而欠失品格,故精品傳遺者不啻鳳毛麟角。乾隆詩萬余,未見一二傳詠,夫何足論哉!然 風韻氣節(jié)可景仰者,還屬龔自珍、板橋諸人。
古詩古詞源于詩經(jīng),春秋戰(zhàn)國后,多效仿屈原。純粹是為了歌唱寫的,也就是現(xiàn)在的歌詞。唐詩多形象豐滿,詩體個性化,又有樂府的影響,到后來發(fā)展成宋詞,明清又有了散曲,都是為歌唱準備的?,F(xiàn)代的歌詞更豐富。詩有律詩,絕句,詞有詞牌,曲有曲調(diào),這些規(guī)律只為初學者領路。其實,有感而發(fā),才是真的,孟浩然就是不記一格的好詩人。事物都在發(fā)展,詩詞一樣要發(fā)展,懂一些平仄,音韻,意境,形象,``````散文詩和現(xiàn)代詩就自由多了。
5.文學常識
屈原的《離騷》 離騷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紛吾既有此內(nèi)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汨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昔三后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 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紉夫蕙茝! 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紂之昌披兮,夫唯捷徑以窘步。 惟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
豈余身之僤殃兮,恐皇輿之敗績!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揆余之中情兮,反信讒以[B183]怒。
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為正兮,夫唯靈修之故也。
曰黃昏以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初既與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難夫離別兮,傷靈修之數(shù)化。
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 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
冀枝葉之峻茂兮,原俟時乎吾將刈。 雖萎絕其亦何傷兮,哀眾芳之蕪穢。
眾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 羌內(nèi)恕己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
忽馳騖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茍余情其信姱以練要兮,長顑頷亦何傷。
掔木根以結(jié)茝兮,貫薜荔之落蕊。 矯菌桂以紉蕙兮,索胡繩之纚々。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雖不周於今之人兮,原依彭咸之遺則。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 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
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guī)矩而改錯。 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
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 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
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
回朕車以復路兮,及行迷之未遠。 步余馬於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
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zhì)其猶未虧。 忽反顧以游目兮,將往觀乎四荒。
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 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
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女嬃之嬋媛兮,申申其詈予,曰: “鯀婞直以亡身兮,終然殀乎羽之野。
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紛獨有此姱節(jié)? 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獨離而不服?!?眾不可戶說兮,孰云察余之中情? 世并舉而好朋兮,夫何煢獨而不予聽? 依前圣以節(jié)中兮,喟憑心而歷茲。
濟沅、湘以南征兮,就重華而陳詞: 啟《九辨》與《九歌》兮,夏康娛以自縱。 不顧難以圖后兮,五子用失乎家巷。
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 固亂流其鮮終兮,浞又貪夫厥家。
澆身被服強圉兮,縱欲而不忍。 日康娛而自忘兮,厥首用夫顛隕。
夏桀之常違兮,乃遂焉而逢殃。 后辛之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長。
湯、禹儼而祗敬兮,周論道而莫差。 舉賢才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
皇天無私阿兮,覽民德焉錯輔。 夫維圣哲以茂行兮,茍得用此下土。
瞻前而顧后兮,相觀民之計極。 夫孰非義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 阽余身而危死兮,覽余初其猶未悔。
不量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 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時之不當。
攬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 跪敷衽以陳辭兮,耿吾既得此中正。
駟玉虬以桀鹥兮,溘埃風余上征。 朝發(fā)軔於蒼梧兮,夕余至乎縣圃。
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 吾令羲和弭節(jié)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飲余馬於咸池兮,總余轡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遙以相羊。 前望舒使先驅(qū)兮,后飛廉使奔屬。
鸞皇為余先戒兮,雷師告余以未具。 吾令鳳鳥飛騰兮,繼之以日夜。
飄風屯其相離兮,帥云霓而來御。 紛總總其離合兮,斑陸離其上下。
吾令帝閽開關兮,倚閶闔而望予。 時曖曖其將罷兮,結(jié)幽蘭而延儜。
世溷濁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朝吾將濟於白水兮,登閬風而絏馬。
忽反顧以流涕兮,哀高丘之無女。 溘吾游此春宮兮,折瓊枝以繼佩。
及榮華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詒。 吾令豐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
解佩纕以結(jié)言兮,吾令謇修以為理。 紛總總其離合兮,忽緯繣其難遷。
夕歸次於窮石兮,朝濯發(fā)乎洧盤。 保厥美以驕傲兮,日康娛以淫游。
雖信美而無禮兮,來違棄而改求。 覽相觀於四極兮,周流乎天余乃下。
望瑤臺之偃蹇兮,見有娀之佚女。 吾令雁為媒兮,雁告余以不好。
雄鳩之鳴逝兮,余猶惡其佻巧。 心猶豫而狐疑兮,欲自適而不可。
鳳皇既受詒兮,恐高辛之先我。 欲遠集而無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遙。
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 理弱而媒拙兮,恐導言之不固。
世溷濁而嫉賢兮,好蔽美而稱惡。 閨中既以邃遠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