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十二個時辰是怎樣劃分的
舊時把一晝夜平分為十二段,每段 為一個時辰,合現(xiàn)在的兩小時。
十二個 時辰分別以十二地支為名稱。十二時辰 制自西周時就已經(jīng)開始使用。
漢代又將 其命名為夜半、雞鳴等十二種名稱,也 用十二地支來表示,具體如下: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 夜最深的時候。 (23時至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雄雞大概 在這個時候開始鳴叫。(1時至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曰旦等,東方泛白,太陽即將升起。(3時至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5時至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也就是吃早飯時間,(7時至9時)。
已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 中午。(卯寸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 太陽位于中天。(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映,又名日跌、日央等, 太陽偏西為日映。(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 即吃晚飯的時候(15時至17時)。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 晚,艮P太陽落山的時候。
(170寸至190寸)。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 晚等,太陽已落山,天將黑未黑。
(19 時至21時)。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 色已深,人們已經(jīng)停止活動,安歇睡眠 了。
(21時至23時)。
2.古代時間的文化常識
古代一天分為12個時辰,以地支紀(jì)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一個時辰是現(xiàn)在的兩小時. 子時23~1點,丑時1~3點,寅時3~5點,卯時5~7點,辰時7~9點,巳時9~11點,午時11~13點,未時13~15點,申時15~17點,酉時17~19點,戌時19~21點,亥時21~23點。 更點———古代把晚上戌時作為一更,亥時作為二更,子時作為三,丑時為四,寅時為五更。
所以三更是半夜23點到1點這段時間. 再附給你一點或許對你有★古代人用的時辰 時辰 1、十二時辰制。 西周時就已使用。
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2、二十四時辰制。 宋以后把二十時辰中每個時辰平分為初、正兩部分,這樣,子初、子正、丑初、丑正。
依次下去,恰為二十四時辰,同現(xiàn)在一天二十四小時時間一致。
3、十時辰制。 出現(xiàn)于先秦。
晝夜各五分。據(jù)《隋書.天文志》,晝?yōu)槌?、禺、中、晡、夕,夜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來表示)?/p>
4、五時辰制。 其名稱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還、鋪時、大還、高舂、下舂、縣(懸)東、黃昏、定昏。
參閱《淮南子.天文訓(xùn)》。 5、百刻制。
即把晝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產(chǎn)生與漏刻的使用有關(guān)。
可能起源于商代。漢時曾把它改造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幾經(jīng)反復(fù),直至明末歐洲天文學(xué)知識傳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為正式的制度。
6、古代不一定具備嚴(yán)格的時間意義,而又常見常用的有關(guān)名稱亦頗不少。 一般地說,日出時可稱旦、早、朝、晨,日入時稱夕、暮、晚。
太陽正中時叫日中、正午、亭午,將近日中時叫隅中,偏西時叫昃、日昳。日入后是黃昏,黃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雞鳴,雞鳴后是昧旦、平明——這是天已亮的時間。
古人一天兩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這段時間就叫食時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這段時間叫晡時。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
(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
(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
(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
(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
(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食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是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jīng)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
(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jīng)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
人定也就是人靜。(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
★時辰———十二地支紀(jì)一晝24小時為十二時辰: 前半夜11時至1時為“子時”,午夜1時至3時為“丑時”,后半夜3時至5時為“寅時”,早上5時至7時為“卯時”,上午7時至9時為“辰時”,9時至11時為“巳時”,11時至下午1時為“午時”,中午1時至3時為“未時”,晚上7時至9時為“戌時”,9時至11時為“亥時”。每個時辰各占兩個鐘頭。
可見“從巳時直殺到未時”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從上午9時直殺到下午3時”。 ★更點———古代把晚上戌時作為一更,亥時作為二更,子時作為三,丑時為四,寅時為五更。
把一夜分為五更,按更擊鼓報時,又把每更分為五點。每更就是一個時辰,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兩個小時,即120分鐘,所以每更里的每點只占24分鐘。
由此可見“四更造飯,五更開船”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后半夜1時至3時做飯,3時至5時開船”。“五更三點”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早晨5時又72分鐘,即6時12分,“三更四點”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午夜1時又96分鐘,即2時36分。
★刻———古代用漏壺計時。 漏壺分播水壺和受水壺兩部。
播水壺分二至四層,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壺,受水壺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隨蓄水逐漸上升,露出刻數(shù),以顯示時間。而一晝夜24小時為100刻,即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1440分鐘。
可見每刻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14.4分鐘。所以“午時三刻”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中午1時43.2分 “打更”、“更夫”、“更樓”各詞全由“更”字而來。
我以前談過,中國古代一晝夜分十二個時辰,亦即兩個小時一個時辰。白天人們可看太陽、日晷或計時的“銅壺滴漏”之類東西判斷時間,夜晚則不知時間了,于是由專人看著“銅壺滴漏”,按照時辰打鼓告訴民眾。
古人規(guī)定,逢戌時(約合現(xiàn)在晚上七點至九點鐘。
3.求古代關(guān)于時間的一些資料,包括年月日時等等
一、先說十二個時辰: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食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是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jīng)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jīng)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
更,是古代人夜間用來計時的單位。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等于一個時辰.晚上7點到9點為一更,9點到11點為二更,午夜11點到1點為三更,凌晨1點到3點為四更,凌晨3點到5點為五更。
二、再說古代人表達時間的幾個常中名詞:
一壺酒的時間:一個時辰—兩小時。
一頓飯的時間:半個時辰—一小時。(古人講究細(xì)嚼慢咽,忌諱狼吞虎咽?,F(xiàn)代人一頓飯是半個小時。)
一炷香的時間:兩刻鐘—三十分鐘。
一盞茶的時間:一刻鐘—十五分鐘。
曾經(jīng)的計算時間的單位:
一年有十二月,
一月有五周,
一周有六日
一日有十二時辰
一時辰有四刻,
一刻有三盞茶,
一盞茶有兩柱香,
一柱香有五分,
一分有六彈指,
一彈指有十剎那。
一剎那就是一秒鐘。
喝一碗茶的時間,從端上來開始,然后慢慢品嘗,一飲而盡,其實就是一碗茶涼到可以入口的程度所用的時間。夏天要15分鐘,冬天10分鐘都用不了。
4.古代的時間順序什么寅啊亥啊的
天色紀(jì)時 地支紀(jì)時 現(xiàn)化紀(jì)時
夜半 子 23-1點
雞鳴 丑 1-3點
平旦 寅 3-5點
日出 卯 5-7點
食時 辰 7-9點
隅中 巳 9-11點
日中 午 11-13點
日昳 未 13-15點
晡時 申 15-17點
日入 酉 17-19點
黃昏 戌 19-21點
人定 亥 21-23點
另外古代的一刻鐘是現(xiàn)在的半小時
比如午時三刻應(yīng)該是現(xiàn)在的12:30
5.關(guān)于中國古代史生活常識
中國古代史常識之一 1、姓和氏有什么區(qū)別? 在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為了把各個氏族區(qū)分開來,“姓”即應(yīng)運而生了。“姓,人所生也”(《說文》),姓字從女從生,表明了出生的血緣關(guān)系,清楚地說明同姓的人都是一位女性祖先的子孫,也是母系氏族社會同一血緣關(guān)系人群的標(biāo)記。
這一時期,實行氏族外婚制,同姓之間不能通婚,因而姓還起著“別婚姻”的作用。我國最早從女而成的原姓十幾個,如姚、姜、姬、姒等,它們往往表示某一氏族的居住地或崇拜的圖騰。
由于人口不斷地繁殖,一個氏族發(fā)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發(fā)生分解,由姓衍生出它的一系列分支“氏”。到了父系氏族公社時期,姓、氏則為父系氏族或部落的標(biāo)記。
進入階級社會以后,“氏以別貴賤”,氏成為貴族男子的專稱。命氏之法主要有:諸侯以受封的國名為氏,卿大夫以所賜的采邑為氏,有的以職官為氏,有的以居住地為氏。
古人在長期的實踐中逐漸認(rèn)識到近親結(jié)婚會產(chǎn)生不良后代,“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傳》),因而在貴族女子稱謂中則著之以姓,因為“姓”可表明她出生于某個氏族,起到“別婚姻”的重要作用。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整個社會發(fā)生重大變革,姓氏制度也出現(xiàn)混亂,姓氏逐漸混同。
到兩漢時,姓已基本確立,與現(xiàn)在通用的姓大體相仿了。然而,由于各種因素的作用,古人改姓之事常有發(fā)生。
2、古人是怎樣取名的? 隨著語言文字和文化觀念的發(fā)展,中國古代的人取名也越來越復(fù)雜,既有“名”又有“字”,有的還有“號”。所謂“名”,是社會上個人的特稱。
“字”,往往是“名”的解釋和補充,是與“名”相表里的,故又稱“表字”。“字”是男女成年后才加取的,表明他們開始受到尊重。
一般名、字多由父母長輩所取,其中多表達長輩對子女的期望。如關(guān)羽,字云長,意為“展翅入云”;趙云,字子龍,取“云從龍”之意。
“號”,是人的別稱,又叫別號,是使用者本人起的,以寄托或標(biāo)榜自己的某種情操和旨趣,如宋代文學(xué)家歐陽修以一萬卷書、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張琴、一局棋、一壺酒加上他本人一老翁共六個“一”取號為“六一居士”,以表示自己鄙視利祿;南宋畫家鄭思肖在宋亡后自號“所南”,以示心向南方,不忘故宋。封建社會中的士大夫往往有自己的別號,宋代以后,取別號之風(fēng)尤盛。
古人對取“名”、“字”比較重視。有的古人名、字涵義相近或相輔,例如屈原,名平,字原。
(《爾雅.釋地》:“廣平曰原?!保┰里w,字鵬舉。
有的古人名、字取自古書上的名句或成語,例如曹操,字孟德,出《荀子》“夫是之謂德操”句。有的古人名、字互為反義,例如曾點,字皙。
(點,黑也;皙,白也。)有的古人還有“小字”,即乳名,例如曹操被稱為阿瞞,劉禪被稱為阿斗,都是乳名。
古人的名、字還常用來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輩。先秦時,常在名、字中加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長幼,如伯禽、仲尼、叔向、季路。
漢代以后逐漸在名或字中用同樣的字或偏旁表示同輩關(guān)系。 同樣,古人在名、字、號的用法上也很有講究。
名一般用于謙稱、卑稱,或上對下、長對少的稱呼;在尊稱、下對上稱呼時則稱字、號,平輩之間只有在很熟悉的情況下才相互稱名。在多數(shù)情況下,提到對方或別人時直呼其名,是一種很不禮貌的做法。
3、古人在交往中,稱呼方面應(yīng)遵循怎樣的規(guī)矩? 古人一向重視禮儀,因而在日常交往中的自稱和相互稱呼方面,形成一套較嚴(yán)格的規(guī)矩。 一般來說,在相互交談或書信往來中,凡提到自己的則用謙稱或卑稱。
在古人的自我謙稱中,使用較為常見的有以下幾種:“鄙人”,即自謙為見識淺陋之人;“不才”、“不佞”,即自謙為無才能之人;“不敏”,即不聰明之自稱;“不肖”,即自謙為不賢之人。此外,一般男子自稱“臣”、“仆”,女子自稱“妾”、“奴”、“奴家”,年輕者在年長者面前自稱“學(xué)生”、“晚生”、“后學(xué)”,老百姓在官吏面前自稱“小人”、“小民”等等,都是常見的自謙之詞。
即使是地位尊顯的帝王和諸侯也有謙稱,一般自稱“孤”、“寡”。只是后來,“孤家寡人”漸漸成為帝王的專門自稱。
與此不同的是,古人在相互稱呼對方時,往往使用尊稱。古時常用的尊稱有:“父”、“子”、“長者”、“先生”、“公”、“君”、“足下”等等,對象不同,使用的尊稱也會有所不同。
“父”,是對年長男子的尊稱,如仲尼父、伯禽父;“子”,多用來表達學(xué)生對老師的敬意,如孔子、孟子;也有的在字的前面加“子”,如子產(chǎn)(公孫僑)、子貢(端木賜);“長者”,一般用來對有德行之人的尊稱,一些古代名人如伍子胥、信陵君等,都被人稱為“長者”?!跋壬?,古人對師長、老人、有德行者均稱“先生”。
至于“公”、“君”和“足下”,它們運用范圍很廣泛。在古代官場中,還有一些專用的尊稱,如君稱臣作“卿”、“愛卿”,臣稱君作“陛下”。
另外,人的字、號,也屬尊稱,但只能用于特指的個人。 4、什么是避諱? 所謂“避諱”,指的是古人在言談和書寫時要避免君父尊親的名字,這是我國封建社會特有的歷史現(xiàn)象。
避諱起源于周朝。秦漢以后,。
6.大學(xué)《世界古代史》知識要點~
不知道你用的哪個課本,我們的是齊世榮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那個版本,我就這本書講下個人的體會吧:首先第一章史前史肯定不會作為重點去考,古代史部分的學(xué)習(xí)不能按照課本的章節(jié)來看,那樣利于橫向?qū)Ρ鹊焕谝粋€地區(qū)前后發(fā)展的看,我們老師是按照地區(qū)講的,重點應(yīng)該放在西亞,埃及和印度三個部分,從第七章開始西羅馬帝國衰亡,基督教產(chǎn)生后進入中世紀(jì),這時候的重點就應(yīng)該放在西歐和基督教這一部分,當(dāng)然別的部分還是多看看,肯定有好處的,大學(xué)不會考的很深,但是面很廣,推薦本書《civilization past&present》,我們老師上課用這個作為教材的,比較系統(tǒng),但是貌似沒有中文版,看起來會比較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