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詩詞和簡單的國學(xué)知識學(xué)習(xí)
詩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
詩按音律分,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從詩的音律角度來劃分的。
按音律分 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從詩的音律角度來劃分的。
⑴古體詩:包括古詩(唐以前的詩歌)、楚辭、樂府詩。“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詩體裁的詩歌也屬古體詩。
古體詩不講對仗,押韻較自由。古體詩的發(fā)展軌跡:《詩經(jīng)》→楚辭→漢賦→漢樂府→魏晉南北朝民歌→建安詩歌→陶詩等文人五言詩→唐代的古風(fēng)、新樂府。
①楚辭體:是戰(zhàn)國時期楚國屈原所創(chuàng)的一種詩歌形式,其特點是運用楚地方言、聲韻,具有濃厚的楚地色彩。東漢劉向編輯的《楚辭》,全書十七篇,以屈原作品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離騷》為代表作,后人因此又稱“楚辭體”為“騷體”。
②樂府:本是漢武帝時掌管音樂的官署名稱,后變成詩體的名稱。漢、魏、南北朝樂府官署采集和創(chuàng)作的樂歌,簡稱為樂府。
魏晉和唐代及其以后詩人擬樂府寫的詩歌雖不入樂,也成為樂府和擬樂府。如《敕勒歌》《木蘭詩》《短歌行》(曹操)。
一般來說,樂府詩的標題上有的加“歌”“行”“引”“曲”“吟”等。 ③歌行體:是樂府詩的一種變體。
漢、魏以后的樂府詩,題名為“歌”“行”的頗多,二者雖名稱不同,其實并無嚴格區(qū)別,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節(jié)、格律一般都比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于變化,以后遂有“歌行”體。到了唐代,初唐詩人寫樂府詩,除沿用漢魏六朝樂府舊題外,已有少數(shù)詩人另立新題,雖辭為樂府,已不限于聲律,故稱新樂府。
此類詩歌,至李白、杜甫而大有發(fā)展。如,杜甫的《悲陳陶》《哀江頭》《兵車行》《麗人行》,白居易的許多作品,其形式采用樂府歌行體,大多三言、七言錯雜運用。
⑵近體詩:與古體詩相對的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是唐代形成的一種格律體詩,分為兩種,其字數(shù)、句數(shù)、平仄、用韻等都有嚴格規(guī)定。 ①一種稱“絕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簡稱“五絕”,七言的簡稱“七絕”。
②一種稱“律詩”,每首八句,五言的簡稱“五律”,七言的簡稱“七律”,超過八句的稱為“排律”(或“長律”)。 律詩格律極嚴,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韻有定位(押韻位置固定),字有定聲(詩中各字的平仄聲調(diào)固定),聯(lián)有定對(律詩中間兩聯(lián)必須對仗)。
例如,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的律詩,每首四聯(lián)八句,每句字數(shù)必須相同,可四韻或五韻,中間兩聯(lián)必須對仗,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果在律詩定格基礎(chǔ)上加以鋪排延續(xù)到十句以上,則稱排律,除首末兩聯(lián)外,上下句都需對仗,也有隔句相對的,稱為“扇對”。
再如,絕句僅為四句兩聯(lián),又稱絕詩、截句、斷句,平仄、押韻、對偶都有一定要求。 ⑶詞:又稱為詩余、長短句、曲子、曲子詞、樂府等。
其特點:調(diào)有定格,句有定數(shù),字有定聲。字數(shù)不同可分為長調(diào)(91字以上)、中調(diào)(59~90字)、小令(58字以內(nèi))。
詞有單調(diào)和雙調(diào)之分,雙調(diào)就是分兩大段,兩段的平仄、字數(shù)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單調(diào)只有一段。詞的一段叫一闋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闋、上闋、上片,第二段叫后闋、下闋、下片。
⑷曲:又稱為詞余、樂府。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
散曲興起于金,興盛于元,體式與詞相近。特點:可以在字數(shù)定格外加襯字,較多使用口語。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數(shù)(套曲)兩種。套數(shù)是連貫成套的曲子,至少是兩曲,多則幾十曲。
每一套數(shù)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須同一宮調(diào)。它無賓白科介,只供清唱。
按內(nèi)容分 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悼亡詩、諷諭詩。 ⑴懷古詩。
一般是懷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跡。詠史懷古詩往往將史實與現(xiàn)實扭結(jié)到一起,或感慨個人遭遇,或抨擊社會現(xiàn)實。
如,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2] ,感慨個人遭遇,理想和現(xiàn)實的矛盾,年過半百,功業(yè)無成。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表達對朝廷茍且偷生的不滿,抨擊社會現(xiàn)實。
也有的詠史懷古詩只是對歷史作冷靜的理性思考與評價,或僅是客觀的敘述,詩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詩人的感慨只是畫外之音而已。如,劉禹錫的《烏衣巷》,今昔對比,表達了詩人的歷史滄桑之感。
⑵詠物詩。 詠物詩的特點:內(nèi)容上以某一物為描寫對象,抓住其某些特征著意描摹。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格。
常用比喻、象征、擬人、對比等表現(xiàn)手法。 ⑶山水田園詩。
南朝謝靈運開山水詩先河,東晉陶淵明開田園詩先河,發(fā)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人物是王維、孟浩然。山水田園詩以描寫自然風(fēng)光、農(nóng)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隱居生活見長,詩境雋永優(yōu)美,風(fēng)格恬靜淡雅,語言清麗洗練。
⑷戰(zhàn)爭詩。 從先秦就有了以邊塞、戰(zhàn)爭為題材的詩,發(fā)展到唐代。
由于戰(zhàn)爭仍頻,統(tǒng)治者重武輕文,士人邀功邊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舉進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種積極用世、昂揚奮進的時代氣氛,于是奇情壯麗的邊塞詩便大大發(fā)展起來了,形成一個新。
2.每人出50道與古詩相關(guān)的國學(xué)知識競賽題,要附有答案和解析,題型不
1.“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其中嬋娟指的是什么?(A)A、月亮B、姻緣2.王先生的QQ簽名檔最近改成了“慶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來的喜事是:(C)A、新婚B、搬家C、妻子生了個男孩D、考試通過3.“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這里的“屠蘇”指的是:(C)A、蘇州B、房屋C、酒D、莊稼4.“拱手而立”表示對長者的尊敬,一般來說,男子行拱手禮時應(yīng)該:(A)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5.我國的京劇臉譜色彩含義豐富,紅色一般表示忠勇俠義,白色一般表示陰險奸詐,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A、忠耿正直B、剛愎自用6.《三十六計》是體現(xiàn)我國古代卓越軍事思想的一部兵書,下列不屬于《三十六計》的是:(B)A、渾水摸魚B、反戈一擊C、笑里藏刀D、反客為主7.“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C)A、窗戶B、臥具C、井上的圍欄8.1932年,清華大學(xué)招生試題中有一道對對子題,上聯(lián)“孫行者”,下面下聯(lián)中最合適的是:(A)A、胡適之B、周作人C、郁達夫D、唐三藏9.“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描寫的是哪個傳統(tǒng)節(jié)日?(B)A、中秋節(jié)B、元宵節(jié)C、端午節(jié)D、七夕節(jié)10.我國古代有很多計量單位,比如詩句“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中的“仞”,一仞約相當于:(B)A、一個成年人的高度B、成年人一臂的長度11.下列哪一句詩描寫的場景最適合采用水墨畫來表現(xiàn)?(C)A、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B、返景入深林,復(fù)照青苔上C、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D、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12.下列哪個成語典故與項羽有關(guān)?(D)A、隔岸觀火B(yǎng)、暗度陳倉C、背水一戰(zhàn)D、破釜沉舟13.《百家姓》中沒有下面哪個姓?(C)A、烏B、巫C、肖D、蕭14.“生旦凈末丑”是京劇的行當,其中“凈”是:(A)A、男角B、女角15.我們常說的“十八般武藝”最初指的是什么?(A)A、使用十八種兵器的技能B、十八種武術(shù)動作16.假如你的一首五絕詩被雜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來計算,你應(yīng)得多少稿費?(B)A、50元B、100元C、200元17.下面哪個字常用作表示順序的第五位?(A)A、戊B、戍C、戌18.諸子百家中名家的特點是注重邏輯辯證,以下哪個典故能體現(xiàn)名家的這一特點?(A)A、“白馬非馬”B、“指鹿為馬”19.古人的婚禮在什么時間舉行?C()A、早上B、中午C、傍晚2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蘊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話最相似?(B)A、青出于藍,而勝于藍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C、公生明,偏生暗2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A)A、《孟子》B、《莊子》22、我國書法藝術(shù)博大精深,請問“歐體”是指誰的字體?(B)A、歐陽修B、歐陽洵23、文學(xué)史上被稱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誰?(B)A、李賀B、李商隱24、“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戶曉,大禹治理的是哪個流域的洪水?(B)A、長江流域B、黃河流域25、古代宮殿大門前成對的石獅一般都是:(A)A、左雄右雌B、左雌右雄26、“結(jié)發(fā)”在古時是指結(jié)婚時:(C)A、丈夫把頭發(fā)束起來B、妻子把頭發(fā)束起來C、把夫妻頭發(fā)束在一起27、“鄂爾多斯”在蒙古語中是什么意思?(C)A、大草原B、盛產(chǎn)羊毛的地方C、眾多宮殿D、美麗的地方28、《西游記》中唐僧的原型是:(A)A、玄奘B、鑒真29、唐代詩人賈島“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的詩句是:(A)A、獨行潭底影,數(shù)息樹邊身。
B、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30、我國傳統(tǒng)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幾個字?(A)A、十個B、十二個31、被譽為“萬國之園”的是:(B)A、頤和園B、圓明園32、“水”字屬于下列哪種漢字構(gòu)成方式?(A)A、象形字B、表意字33、現(xiàn)在我們常用“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藝作品,請問這兩個成語最初指的是什么?(C)A、文章B、畫作C、樂曲34、京劇《貴妃醉酒》是根據(jù)哪部古代戲曲改編而成的?(B)A、《桃花扇》B、《長生殿》C、《牡丹亭》D、《南柯夢》35、道家思想在我國影響深遠,請問歷史中的哪一時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張的無為而治?(A)A、文景之治B、光武中興C、貞觀之治D、開無盛世36、下面哪句話出自《孟子》?(D)A、水能載舟,亦能覆舟B、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C、民惟邦本,本固邦寧D、獨樂樂,與人樂樂,熟樂?37、下列哪個不是北京的別稱?(C)A、大都B、中都C、上都D、南京38、“諱疾忌醫(yī)”典故中的君王是:(B)A、齊桓公B、蔡桓公3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詩中的“我”指的是誰?(B)A、杜甫B、李白40、我們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B)A、人口數(shù)量B、政治地位41、“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八大家”這幅對聯(lián)中提到的“三父子”是:(B)A、曹操、曹丕、曹植B、蘇洵、蘇軾、蘇轍C、班彪、班固、班超42、孔子提倡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chǔ)是:(B)A、陰陽五行B、天人合一C、道法自然43、拍電影時常用的“殺青”來表示拍攝完成,“殺青”原指什么?(A)A、制作竹筒的一道工序B、加工新茶的一種方法44、下面哪個成語和曹操有關(guān)?。
3.有哪些國學(xué)經(jīng)典的古詩
1、《憫農(nóng)》
唐代: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譯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獲很多糧食。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勞苦農(nóng)民,仍然要餓死。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nóng)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米飯,粒粒飽含著農(nóng)民的血汗?
2、《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代: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譯文:長長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無情的野火只能燒掉干葉,春風(fēng)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野草野花蔓延著淹沒古道,艷陽下草地盡頭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3、《馬詩》
唐代: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luò)腦,快走踏清秋。
譯文:
平沙萬里,在月光下像鋪上一層白皚皚的霜雪。連綿的燕山山嶺上,一彎明月當空,如彎鉤一般。何時才能受到皇帝賞識,給我這匹駿馬佩戴上黃金打造的轡頭,讓我在秋天的戰(zhàn)場上馳騁,立下功勞呢?
4、《錢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譯文:繞過孤山寺以北漫步賈公亭以西,湖水初漲與岸平齊白云垂得很低。幾只早出的黃鶯爭棲向陽的暖樹,誰家新飛來的燕子忙著筑巢銜泥。野花競相開放就要讓人眼花繚亂,春草還沒有長高才剛剛沒過馬蹄。最喜愛湖東的美景令人流連忘返,楊柳成排綠蔭中穿過一條白沙堤。
5、《曲江》
唐代:杜甫
一片花飛減卻春,風(fēng)飄萬點正愁人。
且看欲盡花經(jīng)眼,莫厭傷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花邊高冢臥麒麟。
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傳語風(fēng)光共流轉(zhuǎn),暫時相賞莫相違。
譯文:落下一片花瓣讓人感到春色已減。如今風(fēng)把成千上萬的花打落在地,怎不令人發(fā)愁?且看將盡的落花從眼前飛過,也不再厭煩過多的酒入口。
翡翠鳥在曲江上的樓堂上作巢,原來雄踞的石麒麟現(xiàn)今倒臥在地上。仔細推究事物盛衰變化的道理,那就是應(yīng)該及時行樂,何必讓虛浮的榮譽束縛自身呢?上朝回來,天天去典當春天穿的衣服,換得的錢每天到江頭買酒喝,直到喝醉了才肯回來。
到處都欠著酒債,那是尋常小事,人能夠活到七十歲,古來也是很少的了。但見蝴蝶在花叢深處穿梭往來,蜻蜓在水面款款而飛,時不時點一下水。傳話給春光,讓我與春光一起逗留吧,雖是暫時相賞,也不要違背?。?/p>
4.古詩詞和簡單的國學(xué)知識學(xué)習(xí)
詩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
詩按音律分,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從詩的音律角度來劃分的。
按音律分 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從詩的音律角度來劃分的。
⑴古體詩:包括古詩(唐以前的詩歌)、楚辭、樂府詩?!案琛薄案栊小薄耙薄扒薄斑省钡裙旁婓w裁的詩歌也屬古體詩。
古體詩不講對仗,押韻較自由。古體詩的發(fā)展軌跡:《詩經(jīng)》→楚辭→漢賦→漢樂府→魏晉南北朝民歌→建安詩歌→陶詩等文人五言詩→唐代的古風(fēng)、新樂府。
①楚辭體:是戰(zhàn)國時期楚國屈原所創(chuàng)的一種詩歌形式,其特點是運用楚地方言、聲韻,具有濃厚的楚地色彩。東漢劉向編輯的《楚辭》,全書十七篇,以屈原作品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離騷》為代表作,后人因此又稱“楚辭體”為“騷體”。
②樂府:本是漢武帝時掌管音樂的官署名稱,后變成詩體的名稱。漢、魏、南北朝樂府官署采集和創(chuàng)作的樂歌,簡稱為樂府。
魏晉和唐代及其以后詩人擬樂府寫的詩歌雖不入樂,也成為樂府和擬樂府。如《敕勒歌》《木蘭詩》《短歌行》(曹操)。
一般來說,樂府詩的標題上有的加“歌”“行”“引”“曲”“吟”等。 ③歌行體:是樂府詩的一種變體。
漢、魏以后的樂府詩,題名為“歌”“行”的頗多,二者雖名稱不同,其實并無嚴格區(qū)別,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節(jié)、格律一般都比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于變化,以后遂有“歌行”體。到了唐代,初唐詩人寫樂府詩,除沿用漢魏六朝樂府舊題外,已有少數(shù)詩人另立新題,雖辭為樂府,已不限于聲律,故稱新樂府。
此類詩歌,至李白、杜甫而大有發(fā)展。如,杜甫的《悲陳陶》《哀江頭》《兵車行》《麗人行》,白居易的許多作品,其形式采用樂府歌行體,大多三言、七言錯雜運用。
⑵近體詩:與古體詩相對的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是唐代形成的一種格律體詩,分為兩種,其字數(shù)、句數(shù)、平仄、用韻等都有嚴格規(guī)定。 ①一種稱“絕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簡稱“五絕”,七言的簡稱“七絕”。
②一種稱“律詩”,每首八句,五言的簡稱“五律”,七言的簡稱“七律”,超過八句的稱為“排律”(或“長律”)。 律詩格律極嚴,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韻有定位(押韻位置固定),字有定聲(詩中各字的平仄聲調(diào)固定),聯(lián)有定對(律詩中間兩聯(lián)必須對仗)。
例如,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的律詩,每首四聯(lián)八句,每句字數(shù)必須相同,可四韻或五韻,中間兩聯(lián)必須對仗,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果在律詩定格基礎(chǔ)上加以鋪排延續(xù)到十句以上,則稱排律,除首末兩聯(lián)外,上下句都需對仗,也有隔句相對的,稱為“扇對”。
再如,絕句僅為四句兩聯(lián),又稱絕詩、截句、斷句,平仄、押韻、對偶都有一定要求。 ⑶詞:又稱為詩余、長短句、曲子、曲子詞、樂府等。
其特點:調(diào)有定格,句有定數(shù),字有定聲。字數(shù)不同可分為長調(diào)(91字以上)、中調(diào)(59~90字)、小令(58字以內(nèi))。
詞有單調(diào)和雙調(diào)之分,雙調(diào)就是分兩大段,兩段的平仄、字數(shù)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單調(diào)只有一段。詞的一段叫一闋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闋、上闋、上片,第二段叫后闋、下闋、下片。
⑷曲:又稱為詞余、樂府。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
散曲興起于金,興盛于元,體式與詞相近。特點:可以在字數(shù)定格外加襯字,較多使用口語。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數(shù)(套曲)兩種。套數(shù)是連貫成套的曲子,至少是兩曲,多則幾十曲。
每一套數(shù)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須同一宮調(diào)。它無賓白科介,只供清唱。
按內(nèi)容分 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悼亡詩、諷諭詩。 ⑴懷古詩。
一般是懷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跡。詠史懷古詩往往將史實與現(xiàn)實扭結(jié)到一起,或感慨個人遭遇,或抨擊社會現(xiàn)實。
如,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2] ,感慨個人遭遇,理想和現(xiàn)實的矛盾,年過半百,功業(yè)無成。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表達對朝廷茍且偷生的不滿,抨擊社會現(xiàn)實。
也有的詠史懷古詩只是對歷史作冷靜的理性思考與評價,或僅是客觀的敘述,詩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詩人的感慨只是畫外之音而已。如,劉禹錫的《烏衣巷》,今昔對比,表達了詩人的歷史滄桑之感。
⑵詠物詩。 詠物詩的特點:內(nèi)容上以某一物為描寫對象,抓住其某些特征著意描摹。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格。
常用比喻、象征、擬人、對比等表現(xiàn)手法。 ⑶山水田園詩。
南朝謝靈運開山水詩先河,東晉陶淵明開田園詩先河,發(fā)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人物是王維、孟浩然。山水田園詩以描寫自然風(fēng)光、農(nóng)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隱居生活見長,詩境雋永優(yōu)美,風(fēng)格恬靜淡雅,語言清麗洗練。
⑷戰(zhàn)爭詩。 從先秦就有了以邊塞、戰(zhàn)爭為題材的詩,發(fā)展到唐代。
由于戰(zhàn)爭仍頻,統(tǒng)治者重武輕文,士人邀功邊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舉進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種積極用世、昂揚奮進的時代氣氛,于是奇情壯麗的邊塞詩便大大發(fā)展起來了,形成一個新。
5.有哪些國學(xué)經(jīng)典的古詩
一、《靜夜思》作者:唐代李白1、全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2、翻譯明亮的月光灑在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
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xiāng)。二、《蜀相》作者:唐代杜甫1、全詩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2、翻譯諸葛丞相的祠堂去哪里尋找?錦城官外翠柏長得郁郁蒼蒼。
碧草映照石階自有一片春色,黃鸝在密葉間空有美妙歌聲。當年先主屢次向您求教大計,輔佐先主開國扶助后主繼業(yè)。
可惜您卻出師征戰(zhàn)病死軍中,嘗使古今英雄感慨淚濕衣襟。三、《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作者:唐代韓愈1、全詩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圣朝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知汝遠來應(yīng)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2、翻譯早晨我把一篇諫書上奏給朝廷,晚上被貶潮州離京八千里路程。本想替皇上除去那些有害的事,哪里考慮衰朽之身還顧惜余生!陰云籠罩著秦嶺家鄉(xiāng)可在何處?大雪擁塞藍關(guān)馬兒也不肯前行。
我知道你遠道而來該另有心意,正好在瘴江邊把我的尸骨收清。四、《溪居》作者:唐代柳宗元1、全詩久為簪組累,幸此南夷謫。
閑依農(nóng)圃鄰,偶似山林客。曉耕翻露草,夜榜響溪石。
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2、翻譯長久被官職所縛不得自由,有幸這次被貶謫來到南夷。
閑時常常與農(nóng)田菜圃為鄰,有時仿佛是個隱居山中的人。清晨我去耕作翻除帶露雜草,傍晚乘船沿著溪石嗶嘩前進。
獨往獨來碰不到世俗之人,仰望楚天的碧空而高歌自娛。五、《陋室銘》作者:唐代劉禹錫1、全詩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2、翻譯山不在于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會出名;水不在于深,只要有蛟龍棲留住就顯神靈。這是一間簡陋的居室,因我的美德使它芳名遠揚。
苔蘚爬上臺階染出一片碧綠,草色映入竹簾映得漫屋青色。這里談笑的都是博學(xué)多識的人,來往的沒有不學(xué)無術(shù)之徒。
平時可以彈奏清雅的古琴,閱讀泥金書寫的佛經(jīng)。沒有繁雜的音樂攪擾聽覺,沒有文牘公務(wù)勞累身心。
似南陽諸葛亮的草廬,如西蜀揚子云的草屋??鬃诱f:“這有什么簡陋呢?”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國學(xué)。
6.關(guān)于國學(xué)的古詩
1、國學(xué)大頻頻
唐
盧仝
《常州孟諫議座上聞韓員外職方貶國子博士有感》
2、國學(xué)在國
宋
方回
《趙氏鄮山書院詩》
3、國學(xué)先生石與孫
宋
李覯
《送傅野》
4、公初升國學(xué)
宋
陸文圭
《挽杜華父》
5、范侯國學(xué)同舍友
宋
王之道
《和成都張通叔韻簡范偉明》
7.有關(guān)國學(xué)的古詩詞
漢鐃歌十八曲
[漢] 佚 名
崔豹《古今注》曰:短簫鐃歌,軍樂也.黃帝使岐伯作,所以建武揚威德,風(fēng)勸戰(zhàn)士也.《周禮》
所謂王大捷,則令凱樂.漢樂有《黃門鼓吹》,天子所以宴樂群臣也.《短簫鐃歌》,鼓吹之一章爾,
亦以錫有功諸侯.
《古今樂錄》曰:“漢鼓吹鐃歌十八曲,字多訛誤.一曰 《朱鷺》,二曰 《思悲翁》,三曰《艾
如張》,四曰 《上之回》,五曰 《擁離》,六曰《戰(zhàn)城南》,七曰《巫山高》,八曰《上陵》,九曰
《將進酒》,十曰《君馬黃》,十一曰《芳樹》,十二曰《有所思》,十三曰《雉子斑》,十四曰《圣
人出》,十五曰 《上邪》,十六曰 《臨高臺》,十七曰《遠如期》,十八曰《石留》.又有《務(wù)成》
《玄云》《黃爵》《釣竿》,亦漢曲也.其辭亡.或云:漢鐃歌二十一無《釣竿》,《擁離》亦曰《翁
離》.”《宋書》樂志曰:《漢鼓吹鐃歌》十八篇,按古今樂錄,皆聲辭艷相雜,不復(fù)可分.沈約云:
樂人以音聲相傳,訓(xùn)詁不可復(fù)解.凡古樂錄,皆大字是辭,細字是聲;聲辭合寫,故致然耳.
朱 鷺
《儀禮·大射儀》曰:“ 建鼓在阼階西南鼓.” 《傳》云:“建猶樹也,以木貫而載之,樹之跗
也.”《隋書·樂志》曰:“建鼓,殷所作.又棲翔鷺於其上,不知何代所加.或曰,鵠也,取其聲揚
而遠聞.或曰,鷺,鼓精也.或曰,皆非也.《詩云》:‘振振鷺,鷺于飛.鼓咽咽,醉言歸.’言古
之君子,悲周道之衰,頌聲之息,飾鼓以鷺,存其風(fēng)流.未知孰是.”孔穎達曰:“楚威王時,有朱鷺
合沓飛翔而來舞,舊鼓吹《朱鷺曲》是也.”譚蒼醍醐云:漢初有朱鷺之瑞,故以鷺形飾鼓,又以朱鷺
名鼓吹曲也.宋何承天《朱路篇》曰:“朱路揚和鸞,翠蓋曜金華.”但盛稱路車之美,與漢曲異矣.
朱鷺,魚以烏.鷺何食?食茄下.不之食,不以吐,將以問誅者.
【注】誅,《宋書》作誅.一作諫.《詩紀》同. 逯欽立注:茄,古荷字.
思悲翁
思悲翁,唐思,奪我美人侵以遇.悲翁也,但我思.蓬首狗,逐狡兔,食交君.梟子五,梟母六,
拉沓高飛莫安宿.
艾如張
《詩紀》云:艾與刈同,芟草也.《谷梁傳》曰:艾蘭以為防,置旃以為轅門.”謂因搜狩以習(xí)武
事也. 蘭,香草也,言艾草以為田之大防是也.若陳蘇子卿云:“張機蓬艾側(cè).” 古詞曰:“艾而張
羅.”又曰:“雀以高飛奈雀何?”
艾而張羅,行成之.四時和,山出黃雀亦有羅,雀以高飛奈雀何?為此倚欲,誰肯礞室.
【注】礞,當作礈.古墜字.董若雨曰:礈當是墜字之誤.案此說是.《漢書》敘傳.薄姬礈宗文
產(chǎn)德.師古注.礈.古墜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