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梁文道的《常識》讀后感
梁文道的書名《常識》,這是來自美國立國時期的托馬斯? 佩恩(Thomas Paine)的同名書,這位給自己取名“痛苦”美國之父,難以社會對個人的不公,英國對美洲的欺凌,寫出了這本不到50頁的小冊子《常識》,卻賣出了50萬冊(當時北美不過200萬),它喚起了北美民眾獨立的信念。在今天這本小冊子依然被列為“改變美國的20本書”中第一本。
梁文道說過:“常識”是我很關(guān)心的一個概念。所謂“常識”,就是一個國家、社會的游戲規(guī)則,是大家司空見慣、習以為常的東西。他又說本書所集,卑之無甚高論,多為常識而已。若覺可怪,是因為此乃一個常識稀缺的時代。
通讀全文,不可否認,梁文道有很高文學素養(yǎng)以及獨特的見解和深刻的認識,措詞用得好,講得也很客觀,在文章中,他并沒有回避時下熱點的問題,文章中他冷靜而富有理性的觀點,對于我們而言,是一劑清熱解毒的涼茶。
在民間:政府的好幫手主題下,梁文道列舉了在面對天災(zāi)時,日本政府遲鈍的官僚系統(tǒng)與高質(zhì)的公民,民間組織的捐獻活動進行強烈的對比。同時他又指出在08年次“百年不遇的超級大雪災(zāi)中,政府的缺陷與民間社會的的缺席。作者認為在天災(zāi)面前,不應(yīng)該只讓有關(guān)部門去壟斷救助,應(yīng)該充分發(fā)揮民間組織的強大力量。在文章中,梁文道直接指出了政府架構(gòu)條條塊塊間的不協(xié),、機制的缺陷,、危機管理的不足與基礎(chǔ)建設(shè)的脆弱的缺點,這是很多作者都無法做到的。
可以說梁文道是“嬉笑怒罵”皆成文章。他是個斯文不失風趣的讀書人,他講的事情其實并高深,只是常識,至少是現(xiàn)代文明的常識。常識的作用在于解惑。不過,也并非大家經(jīng)常談?wù)摰臇|西就可以稱為常識。比如現(xiàn)在很多年輕人津津樂道的明星的八卦,緋聞。
與“常識”相對立的,應(yīng)該就是“潛規(guī)則”。曾經(jīng)勇敢揭露“非典”真相的鐘南山院士又在兩會上放炮,抨擊“領(lǐng)導不在講真話,領(lǐng)導一來頌功德”的會議作風,贏得熱烈掌聲。這就是大家都熟悉的潛規(guī)則,人人都知道是病態(tài)的,但人人都要按著這個規(guī)則來進行,否則就只有離開這個圈子,而現(xiàn)實又常常逼著許多人不能不參與這個潛規(guī)則,這就是“反常識”。缺乏“常識”的我們,就生活在這樣野蠻而荒謬的“反常識”中,
當然文學就是作者的看法,也是一家之談:
在國恥:向“百年國恥”說再見這個主題下,梁文道舉了魯迅筆下的典型人物代表“阿Q”,“阿Q”確實存在國民的劣根性,這一點無可厚非。但是作者又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有些中國人把某些國家的旅游景點特意以中文書寫的“禁止吐痰”警告牌單純地解讀為歧視中國人,梁文道認為以這是一種稍經(jīng)刺激就立刻動怒的敏感反應(yīng),認為這是一種自我貶損的沖動。對于這一點,我非常不贊同。在外國旅游景點中,它赫然用中文寫著“禁止吐痰”這四個字的警告牌,若是有其他文字的警告牌還好,但它獨獨用中文寫,這是代表什么,這種場景屢見不鮮,如在外國的廁所中,獨獨用中文寫著“請沖水”,這明顯是對中國人的素質(zhì)看不過去,用中文寫著告示,誠然寫告示的人可能只是出于一種提示作用,但在背后,我們可以看出他們對這種行為的不屑和鄙視,但只是用中文寫著,這意義不明而喻。這顯然是對中國人赤裸裸的挑釁。有愛國心的中國人都能意識到。但是梁文道卻認為這不過是一種自我貶損的沖動,那么當他看到這些字牌,他又有什么想法,就是一笑置之?
梁文道在文中提過,他要以“本地人”的眼光去看待事情,但實際上他并不是以我們大陸的角度去寫,他更多的還是從一個港臺同胞的角度去看大陸。他不能理解的是為什么大陸人看起來是常識的東西,對于在他們另外一種生長環(huán)境里成長里來的人卻很難懂??赡芤灿新詭Х粗S的意味吧。
常識》是梁文道在大陸出的第一本書,除了真話,還是真話。不過畢竟一本書寫的只是作者的觀點,沒有人能保證作者自己的觀點絕對正確,但是總體來說,有這樣的書很好,希望將來有更多這樣的書籍,讓現(xiàn)代思想的活水來澆灌荒蕪的馬勒戈壁。
2.托馬斯·潘恩是怎樣評價基督教的
作為美國的思想啟蒙者,潘恩對基督教進行了揭露和批判。
“任何人都不應(yīng)該依靠宗來教為生。這樣做不誠實”
“一切國家的教會機關(guān),不論是猶太教的,基督教的或是土耳其教會的,在我看來,無非是人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建立的目源的是在于恐嚇和奴役人類,并且借此來壟斷權(quán)力和利益。”
“至于稱為《圣經(jīng)》的書,說成是百上帝的話,是一個褻瀆。那是一本充滿謊言和自相矛盾的書,記錄很壞的時代和很壞的人的一段歷史。”
“宗教里的基督教體系是對常識的度一個侮辱?!?/p>
3.梳理生命之序的讀后感150字
初讀第一遍,覺得很膚淺、庸俗、不可思議,自小就受儒家思想教育,宣揚欲望是格格不入的,情節(jié)是一個名叫托馬斯的醫(yī)生去鄉(xiāng)下診療,在酒吧遇到一個侍女特蕾莎,從此,兩個磕磕碰碰走在一起,同時畫家薩賓娜是托馬斯情人,而薩賓娜與大學教授弗蘭茨也是情人關(guān)系。一言蔽之:四人之間的感情糾葛。
再讀,梳理小說情節(jié),它是我所閱讀中最獨特的邏輯構(gòu)思小說,以蒙太奇方式,跨越時間、地點,同一件事在不同章節(jié)中以不同側(cè)面反復(fù)提及。
同時,要了解小說情節(jié)發(fā)生在1968年蘇聯(lián)入侵捷克時期為時代背景,發(fā)生的“布拉格之春”事件,以及“兩千字宣言”,等等,從不同側(cè)面描繪出捷克知識分子的生活狀況。
一遍遍深讀,把主要事件串珠在一起,聯(lián)系小說主人公在那個時代背景下的生活遭遇,就有了如下認識:
特蕾莎屬于生命之重人物,她對愛情的忠貞與信念,對丈夫的寬容和忍受,在幸福之中充盈著憂慮,不斷考驗著丈夫是否依然愛著她,在生命之重壓力之下,蘊藏著無盡的悲哀和孤獨,將精神寄托于卡列寧——卡列寧的微笑那一章寫的很美好——卡列寧的離去讓人感覺所有的一切生命都虛無縹緲,空蕩蕩的,輕如塵煙
托馬斯是一個生命之輕人物,對女人具有強烈獵奇心理,對性的追逐,不斷給特蕾莎帶來巨大傷痛,其實,托馬斯內(nèi)心深處對特蕾莎蘊藏著深深的愛,人性的肉體與靈魂兩重性矛盾凸現(xiàn)出來。托馬斯對希臘神話俄狄浦斯人生故事引發(fā)思考,并將看法投向頗有尖銳的雜志,在讀者來信中刊發(fā)了,他不斷受到各種壓力,但拒絕收回刊發(fā)的思想,因而他失去醫(yī)生這份工作,最后遠離塵囂、逃避現(xiàn)實,與特蕾莎居住于清凈、安寧的鄉(xiāng)村之處。
薩賓娜是具有強烈的背叛現(xiàn)實、爭強好勝、富有激情生命之輕人物,薩賓娜人生的主題在反復(fù)出現(xiàn)、重演、修正和延展,她腳下如同一條漫長的背叛之路,每一次新的背叛,就像一樁罪惡又像一場勝利,時刻在誘惑著她。最初背叛父親(禁止愛情),共產(chǎn)主義藝術(shù)(禁止畢加索),丈夫(一個平庸的演員),愛情(托馬斯、弗蘭茨)。莎比娜在背叛中度過了一生,每一次的背叛都令她激動不已。這種循環(huán)往復(fù)的背叛所帶來的重,是她滿心喜歡的,也是樂于承受的。但是,當她背叛了親人、丈夫、愛情和祖國以后,她已經(jīng)沒有多少可以背叛的了。背叛的終極就是虛空。
弗蘭茨是個聰明、正直、善良卻又充滿軟弱之人,對富有激情的薩賓娜充滿好奇,陷得無法自拔,通過薩比娜獲得了新生和自由,他滿足了塵世間情人愿望,但缺少天堂之愛。他從從某時刻開始對自身靈魂的拷問與修正,試圖擺脫原有的“級",最終步向“宿命”的覆滅。
這部小說是米蘭?昆德拉以生命輕重二元論來觀察世界,審視靈魂,詮釋生命的真諦。
因為在這個世界里,一切都預(yù)先被原諒了,一切皆可笑地被允許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序言
媚俗所引起的感情是一種大眾可以分享的東西。就是把既定模式的愚昧用美麗的語言和情感把它喬裝打扮,甚至自己都為這種平庸的思想和感情灑淚。
只有必然,才能沉重,所以沉重,便有價值!
再也無法明白自己要什么。因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既不能把它與我們以前的生活相此較,也無法使其完美之后再來度過。
清靜就是不被人注視的那種溫馨感覺。人的眼光是沉重的負擔,是吸人膏血的吻。
詩歌的使命不是用一種出人意料的思想來迷惑我們,而是使生存的某一瞬間成為永恒,并且值得成為難以承受的思念之痛。
假如我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那么我們至少應(yīng)該改變我們的生活--自由自在的活著.
上帝已死在失火的天堂,只有溫情的太陽才能照耀大地。
仇恨的圈套,就在于它把我們和我們的敵手拴得太緊了,這就是戰(zhàn)爭的下流之處。
當你還在我身邊,我就開始懷戀,因為我知道你即將離去。
*我們常常痛感生活的艱辛與沉重,無數(shù)次目睹了生命在各種重壓下的扭曲與變形,“平凡”一時間成了人們最真切的渴望。但是,我們卻在不經(jīng)意間遺漏了另外一種恐懼——沒有期待、無需付出的平靜,其實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與精神
追求的終極是虛幻。
一個男人愛上一個女人,源于將她以隱喻的形式,留在大腦詩化記憶的一刻。
碰巧的另一種說法,就是命運。
真的英雄,其實不問出處。從現(xiàn)在起,我開始謹慎地選擇我的生活,我不再輕易讓自己迷失在各種誘惑里。我心中已經(jīng)聽到來自遠方的呼喚,再不需要回過頭去關(guān)心身后的種種是非與議論。我已無暇顧及過去,我要向前走。
4.讀《什么知識是最有力量》有感
看了《什么知識是最有力量》這篇文章后即覺得高興又很憂慮。
他在文章里提到:我相信“豐富”的知識比單調(diào)的知識更有力量;我相信“有用”的知識比無用的知識更有力量;我相信“有趣”的知識比無趣的知識更有力量。我對這三個知識假設(shè)比較有信心。這三個假設(shè)合起來,就形成另外一個結(jié)論:若知識是豐富的、有用的、有趣的,那么,“知識就是力量”。雖只是假設(shè),但從我個人的求知經(jīng)歷來看,我對此深信不疑。相反,如果知識是單調(diào)的、無用、無趣的,那么,我寧愿相信“知識就是無力”。對此我也深信不疑。
以我的上課經(jīng)歷來證實,豐富、有趣的知識比單調(diào)、無趣的知識更有力量。在上學期,講解水的沸騰現(xiàn)象時,因為怕浪費時間所以就沒將水的沸騰實驗進行演示,而是直接進行的講解,讓學生直接記住試驗結(jié)論實驗現(xiàn)象。結(jié)果學生學起來無精打采,而且總是將現(xiàn)象描述的不準確。我知道這是我的失誤,所以第二節(jié)課我花費了一節(jié)課時間讓學生做這個演示實驗,讓每個同學上講臺觀察并說出觀察到的現(xiàn)象和試驗結(jié)論。當以后在提問這個知識時,學生都能回答正確。
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
托爾斯泰說,知識是工具而不是目的。
托馬斯富勒說,知識是珍寶,但實踐是得到它的鑰匙。
知識觀是人與知識間的首要問題。一個人如何理解知識的含義,如何看待知識的價值,將決定他重視那類知識,吸納哪類知識,傳播哪類知識
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們在扮演一個學習者的角色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去分析清楚什么才是真正的知識,什么才是我們最需要的知識,我們怎么樣才可以在最短的時間里獲取我們最需要的信息。在今天的信息時代里,我們的周圍都是海量的資源,尤其是因特網(wǎng)帶給我們的沖擊更是大,在這種時候我們就更要很好的去面對這些知識,思考自己的角色。是不是什么信息都是有價值的?
教育者也要去思考自己在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是不是只要把書本上的一些很陳舊的知識簡單的羅列給學生就夠了?是不是只要把書本上的知識呈現(xiàn)給學生就行了?.
5.關(guān)于托馬斯.楊的介紹
托馬斯·楊(Thomas Young,1773~1829)英國物理學家、醫(yī)生、波動光學的奠基人。1773年6月13日生于英國薩默塞特郡的米爾弗頓。他出身于商人和教友會會員的家庭,自幼智力過人,有神童之稱,2歲會閱讀,4歲能背誦英國詩人的佳作和拉丁文詩,9歲掌握車工工藝,能自制一些物理儀器,9~14歲自學并掌握了牛頓的微分法,學會多種語言(法、意、波斯、阿拉伯等)。盡管父母送他進過不少學校,但他主要把自學作為獲得科學知識的主要手段,曾先后在倫敦大學、愛丁堡大學和格丁根大學學習醫(yī)學。由于他對生理光學和聲學的強烈興趣(對聲學的愛好與他的音樂和樂器演奏才能密切有關(guān),他能彈奏當時的各種樂器),后來轉(zhuǎn)而研究物理學。1801~1803年任皇家研究院教授。1811年起在倫敦行醫(yī)。1818年起兼任經(jīng)度局秘書,領(lǐng)導《海事歷書》的出版工作,同時他還擔任英國皇家學會國際聯(lián)絡(luò)秘書,為大英百科全書撰寫過四十多種科學家傳記。他的一生曾研究過多種學科(物理、數(shù)學、醫(yī)學、天文、地球物理、語言學、動物學、考古學、科學史等),并精通繪畫和音樂。在科學史上堪稱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但更以物理學家著稱于世。1829年5月10日在英國倫敦逝世,終年56歲。
托馬斯·楊是波動光學的奠基人之一。他對光、聲振動的實驗研究,使他確信二者的相似性和波動說的正確性。在關(guān)于光的本性的爭論中,1800年正是微粒說占上風的時期,他發(fā)表了《關(guān)于光和聲的實驗與研究提綱》的論文,文中他公開向牛頓提出挑戰(zhàn):“盡管我仰慕牛頓的大名,但是我并不因此而認為他是萬無一失的。我……遺憾地看到,他也會弄錯,而他的權(quán)威有時甚至可能阻礙科學的進步”。他從水波和聲波的實驗出發(fā),大膽提出:在一定條件下,重疊的波可以互相減弱,甚至抵消。從1801年起,他擔任皇家學院的教授期間,完成了干涉現(xiàn)象的一系列杰出的研究工作。他做了著名的楊氏干涉實驗,先用雙孔后來又用雙縫獲得兩束相干光,在屏上得到干涉花樣。這一實驗為波動光學的復(fù)興作出了開創(chuàng)性的工作,由于它的重大意義,已作為物理學的經(jīng)典實驗之一流傳于世。他還發(fā)現(xiàn)利用透明物質(zhì)薄片同樣可以觀察到干涉現(xiàn)象,進而引導他對牛頓環(huán)進行研究,他用自己創(chuàng)建的干涉原理解釋牛頓環(huán)的成因和薄膜的彩色,并第一個近似地測定了七種顏色的光的波長,從而完全確認了光的周期性,為光的波動理論找到了又一個強有力的證據(jù)。
1803年,托馬斯·楊發(fā)表了《物理光學的實驗和計算》一文,力圖用他自己發(fā)現(xiàn)的干涉現(xiàn)象解釋衍射現(xiàn)象,以便把干涉和衍射聯(lián)系起來,文中還提出當光由光密媒質(zhì)反射時,光的相位將改變半個波長即所謂半波損失。
1817年,他在得知阿拉果和菲涅耳共同進行偏振光干涉實驗后,曾于同年1月12日給阿拉果的信上提出了光是橫波的假設(shè)。
在生理光學方面,他做出了一系列的貢獻。早在1793年(20歲時),他向皇家學會提交第一篇論文,題為《視力的觀察》,第一次發(fā)現(xiàn)人的眼睛晶狀體的聚光作用,提出人眼是靠調(diào)節(jié)眼球的晶狀體的曲率,達到觀察不同距離的物體的觀點。這一觀點是他經(jīng)過了大量的實驗分析得出的。它結(jié)束了長期來對人眼為什么能看到物體的原因的爭論,并因此于1794年被選為皇家學會會長。他提出顏色的理論,即三原色原理,他認為一切色彩都可以從紅、綠、藍三種原色的不同比例混合而成,這一原理,已成為現(xiàn)代顏色理論的基礎(chǔ)。
1807年,托馬斯·楊出版了《自然哲學和機械技術(shù)講義》2卷,在這本內(nèi)容豐富的教材中,除了敘述他的雙縫干涉實驗。他還首先使用“能量”的概念代替“活力”,并第一個提出材料彈性模量的定義,引人一個表征彈性的量即楊氏摸量。
他是一個熱愛知識和追求真理的學者,有頑強的自修能力和自信心,曾因辨識了一塊埃及古石碑上的象形文字而對考古學作出貢獻,就在他逝世前仍致力于編寫埃及字典的工作。他以一生中沒有虛度過一天而感到最大的滿足。
6.《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后感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讀后感
曾在一部講述大學四年生活小說中提到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近日閱讀之后思緒萬千。
第一遍,覺得很膚淺、庸俗、不可思議,自小就受儒家思想教育,宣揚欲望是格格不入的,情節(jié)是一個名叫托馬斯的醫(yī)生去鄉(xiāng)下診療,在酒吧遇到一個侍女特蕾莎,從此,兩個磕磕碰碰走在一起,同時畫家薩麗娜是托馬斯情人,而薩麗娜與大學教授弗蘭茨也是情人關(guān)系,以一言以蔽之:第一遍是四人之間的感情糾葛。
第二遍,梳理了小說情節(jié),它是我所閱讀中最獨特的邏輯構(gòu)思小說,以蒙太奇方式,跨越時間、地點,同一件事在不同章節(jié)中以不同側(cè)面反復(fù)提及。
第三遍,查閱相關(guān)資料,了解小說情節(jié)發(fā)生在1968年蘇聯(lián)入侵捷克時期為時代背景,發(fā)生的“布拉格之春”事件,“兩千字宣言”,不同側(cè)面描繪出捷克知識分子的生活狀況。
第四遍,把主要事件串珠在一起,聯(lián)系四個人生活遭遇,
特蕾莎屬于生命之重人物,她對愛情的忠貞與信念,對丈夫的寬容和忍受,在幸福之中充盈著憂慮,不斷考驗著丈夫是否依然愛著她,在生命之重壓力之下,蘊藏著無盡的悲哀和孤獨,將精神寄托于卡列寧(一條狗)。
托馬斯是一個生命之輕人物,對女人具有強烈獵奇心理,對性的追逐,不斷給特蕾莎帶來巨大傷痛,其實,托馬斯內(nèi)心深處對特蕾莎蘊藏著深深的愛,人性的肉體與靈魂兩重性矛盾凸現(xiàn)出來。托馬斯對希臘神話俄狄浦斯人生故事引發(fā)思考,并將看法投向頗有尖銳的雜志,在讀者來信中刊發(fā)了,他不斷受到各種壓力,但拒絕收回刊發(fā)的思想,因而他失去醫(yī)生這份工作,最后遠離塵囂、逃避現(xiàn)實,與特蕾莎居住于清凈、安寧的鄉(xiāng)村之處。
薩比娜是具有強烈的背叛現(xiàn)實、爭強好勝、富有激情生命之輕人物,薩比娜人生的主題在反復(fù)出現(xiàn)、重演、修正和延展,她腳下如同一條漫長的背叛之路,每一次新的背叛,就像一樁罪惡又像一場勝利,時刻在誘惑著她。最初背叛父親(禁止愛情),共產(chǎn)主義藝術(shù)(禁止畢加索),丈夫(一個平庸的演員),愛情(托馬斯、弗蘭茨)。當一切背叛之后,生命出現(xiàn)了極度空虛。
弗蘭茨是個聰明、正直、善良卻又充滿軟弱之人,對來自富有激情的薩比娜充滿好奇,猶如劉姥姥踏進大觀園,陷得無法自拔,通過薩比娜獲得了新生和自由,他滿足了塵世間情人愿望,但缺少天堂之愛,他追逐夢想到柬埔寨邊境,死于搶劫的毛賊,死得輕于鴻毛。
小說是米蘭?昆德拉以生命輕重二元論來觀察世界,審視靈魂,詮釋生命的真諦。
前不久,看完了米蘭昆德拉寫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一直都想寫一點讀后感,一點點都行。但是,思考了這么久,真的不知道寫什么好。說實話,我沒有看懂!我看書并不多,但唯獨這一次,連小說里的故事都不是很明白,唯一能記住的就是幾個簡單的人物的名字和一條狗的名字。這篇小說,不是單純的為講故事而講故事,故事只是其中的載體。最主要的,是里面有許多高深莫測的哲學語言,因為哲學語言,加深了小說的思想深度。
原來偶爾聽說過這本小說的名字,聽說也很出名??催@本書,并不是為了炫耀自己能看多么高深的書,懂得多么淵博的知識、哲理,純粹是因為從網(wǎng)上買書,無意看見了,便買了。當時并不知道里面到底講了什么,心想,既然那么出名,可能有它出名的原因,不妨看看,結(jié)果……剛開始看不懂,可能是因為不適應(yīng)作者的寫作風格,人物對話,故事情節(jié),事情發(fā)展順序,作者完全不考慮,以為看久了會適應(yīng),沒想到,硬著頭皮看完了,腦子里卻沒有一個大致的輪廓,悲哀!
唯一給我印象深刻的是最后一章,名字叫做卡列寧的微笑。書的前面講到卡列寧是托馬斯和特雷莎的狗,那換個思維想,也叫做狗的微笑。從一個臨死的狗的身上,看出人心是如此的脆弱不堪,也從來沒見過哪個作者能將一條狗,而且是臨死的狗寫得如此出神入化,但還是沒有理解到和題目有什么關(guān)系。
生命之輕到底是什么?為什么不能承受?承受了又怎樣?我有一大堆的問題想問,也有一大堆的問題不知道怎么問!我還理解不了作者想要表達的東西!感覺這本書,要經(jīng)歷過一定人生閱歷的人,才看得懂。等我有一定人生閱歷了,再重新翻閱,期盼這一天的到來!
給您選取了兩篇,望對您有用
7.幫我寫一篇辛伯達航海記讀后感和湯姆 索亞歷險記讀后感
讀《湯姆索亞歷險記》有感
《湯姆索亞歷險記》是美國十九世紀文學大師馬克?吐溫的代表作,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部經(jīng)典名著。
書中的主人公湯姆是一個孤兒,從小就寄養(yǎng)在姨媽家,在姨媽眼里,他是個搗蛋鬼,可他又總是情不自禁的喜歡這個孩子。湯姆本人則是一個天真活潑又調(diào)皮的典型美國少年,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自己理想的品質(zhì):聰明、勇敢、正直、樂觀。在那個年代,湯姆算得上是個叛逆的孩子,他的夢想就是去當“海盜”,于是,他叫上了自己的伙伴喬和哈克,三人一起來到了一座荒島上。接下來就是文章最精彩的一章:湯姆、喬和哈克幾個“小海盜”在島上快樂的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這些升活場景的描寫,充分表現(xiàn)了三個少年擺脫社會禁錮的酣暢心境。再現(xiàn)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渴望擁有自由自在的生活,可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因此每個人都不能享受絕對的自由。
在我看來,學生是最沒有自由的。剛上小學時,我覺得好高興,因為那時沒有壓力,沒有“堆積如山”的作業(yè),除了玩還是玩??傻搅肆昙墸也朋w會到真正的小學生活。
這與湯姆的生活似乎是相似的,盡管湯姆不喜歡學校里枯燥無味的生活,討厭牧師們騙人的鬼話……可是,迫于社會的種種壓力,湯姆不得不接受事實。所以湯姆才會向往那種“海盜生活”。雖然我也想自由自在,但我還是像海綿一樣吸收知識,因為我現(xiàn)在的小放棄,現(xiàn)在的自我約束,才能換來以后的幸福。
現(xiàn)在社會上,有許多自我放縱的人,他們只知縱情享樂,卻不知應(yīng)像蜜蜂那樣辛勤地工作,不知道生活不會永遠這樣輕松閑趣,誰不靠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造自己的幸福自由,誰就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他就永遠只能是命運的奴隸,當命運來臨時,他眼前所謂的短暫的自由就立即會消散,會成為牽絆他真正獲得主宰自己命運的枷鎖。
讀了《湯姆索亞歷險記》,我想了很多,其實在忙碌緊張的六年紀生活中,我更多得到的是一種充實感,這讓我對以后的學習、生活更充滿信心,我既然是社會一員,也就應(yīng)履行好社會賦予我的責任和使命,為獲取主宰命運的自由而努力奮斗下去。(湯姆·索亞歷險記讀后感)
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選做)遠和近(美)托馬斯·沃爾夫一個
1。
特點:明凈、整齊,繁盛,樸素。 作用:①交代故事發(fā)生的地點,②有很強的反襯作用,以和諧的自然環(huán)境反襯小說所要表達的冷漠的社會環(huán)境。
(或者:以此與小說所要反映的冷酷現(xiàn)實,炎涼世態(tài)形成鮮明的對比。)2。
意蘊是:①遠的東西總是美好的,而近的東西往往是丑陋的。②理想與現(xiàn)實的距離是永遠不可超越的。
③虛幻的東西雖然遙遠,但卻很美好;真實的東西雖然近在咫尺,但卻充滿恐懼與悲劇。④距離遠的事物我們往往看得很美,似乎顯得近了;距離近的事物往往不是那么美,似乎顯得遠了。
例如:“那座小屋,那兩個婦女用勇敢從容的動作向他揮手致意的景象,始終印在他的心里,看作美麗,不朽,萬劫不變和始終如一的象征”這是把遠的看得很美,顯得很近;“他從她那揮手的姿態(tài)所想象的勇敢,坦率,深情,在看到她和聽到她冷冷的聲音后,剎那間一股腦兒消失了。 ”這時近在眼前的人卻顯得很陌生,不美,顯得很遠了。
還有“他的心,過去望著熟悉的鐵路遠景時,何等勇敢和自信?,F(xiàn)在,當他看到這塊陌生的,不可意料的,永遠近在咫尺,從未見過,從不知悉的土地,他的心因疑懼而衰竭了?!?/p>
這里表達的也是遠與近、虛與實的關(guān)系:遠景是虛的卻很熟悉而近在咫尺的是實的卻從未見過,從不知悉。 (答對3點并舉例分析即給滿分) 3。
“略”。(言之成理,并能舉例說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