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蒲松齡的文學常識
蒲松齡(1640-1715),明崇禎十三年—清康熙五十四年),字留仙,又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清代杰出文學家,小說家,山東省淄川縣(現(xiàn)淄博市淄川區(qū)洪山鎮(zhèn))蒲家莊人。出身于一個逐漸敗落的地主家庭。19歲應童子試,以縣、府、道三考皆第一而聞名籍里,補博士弟子員。但后來卻屢應省試不第,直至71歲時才成歲貢生。為生活所迫,他除了應同邑人寶應縣知縣孫蕙之請,為其做幕賓數(shù)年之外,主要是在本縣西鋪村畢際友家做塾師,舌耕筆耘,年近40年,直至71歲時方撤帳歸家。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正月病逝。世稱“聊齋先生”.?.郭沫若對他的評價是“寫人寫鬼高人一籌,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蒲松齡一生熱衷科舉,卻始終不得志,72歲時才補了一個歲貢生,因此對科舉制度的不合理深有感觸。他畢生精力完成《聊齋志異》8卷、491篇,約40余萬字。內(nèi)容豐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間傳說和野史軼聞,將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會化,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愛憎感情和美好理想。作品繼承和發(fā)展了我國文學中志怪傳奇文學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和表現(xiàn)手法,情節(jié)幻異曲折,跌宕多變,文筆簡練,敘次井然,被譽為我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此書是“專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為蒲氏故居題聯(lián),贊蒲氏著作“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評價過蒲氏“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
《聊齋志異》書成后,蒲松齡因家貧無力印行,直至1766年(清乾隆三十一年)方刊刻行世。后多家競相翻印,國內(nèi)外各種版本達30余種,著名版本有青柯亭本、鑄雪齋本等,近20個國家有譯本出版。全國《聊齋》出版物有100多種,以《聊齋》故事為內(nèi)容編寫的戲劇、電影、電視劇達160多出(部)。?
除《聊齋志異》外,蒲松齡還有大量詩文、戲劇、俚曲以及有關農(nóng)業(yè)、醫(yī)藥方面的著述存世。計有文集13卷,400余篇;詩集6卷,1000余首;詞1卷,100余闋;戲本3出(考詞
九轉(zhuǎn)貨郎兒、鐘妹慶壽、鬧館);俚曲14種(墻頭記、姑婦曲、慈悲曲、寒森曲、翻魘殃、琴瑟樂、蓬萊宴、俊夜叉、窮漢詞、丑俊巴、快曲、禳妒咒、富貴神仙復變磨難曲、增補幸云曲),以及《農(nóng)桑經(jīng)》、《日用俗字》、《省身語錄》、《藥崇書》、《傷寒藥性賦》、《草木傳》等多種雜著,總近200萬言。
2.王安石的文學常識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
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撫州臨川人(今臨川區(qū)鄧家巷人),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詩人、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北宋丞相、新黨領袖。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眰魇牢募小锻跖R川集》、《臨川集拾遺》等。
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3.郭沫若的文學常識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曾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為當代著名文學、史學界權威人士,蜚聲國際,致力于世界和平運動,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的作家、文學家、詩人、劇作家、考古學家、思想家、古文字學家和著名的革命活動家。
原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筆名沫若。
清光緒十八年九月二十七(1892年11月16日)生于四川省樂山縣觀娥鄉(xiāng)沙灣鎮(zhèn)。幼年入家塾讀書,1906年入嘉定高等學堂學習,1914年春赴日本留學,先學醫(yī),后從文。
畢業(yè)于日本東京帝國大學醫(yī)科。這個時期接觸了泰戈爾、歌德、莎士比亞、惠特曼等外國作家的作品。
1919年9月開始發(fā)表新詩。1921年,與郁達夫、成仿吾等組織“創(chuàng)造社”。
同年8月,第一部詩集《女神》出版?!巴钅鲜伦儭焙?,他寫了《屈原》《虎符》等六部歷史劇。
新中國成立后,他擔任多種國家行政、科學文化方面的領導工作,同時堅持文學創(chuàng)作,出版了歷史劇《蔡文姬》《武則天》等多部詩集等作品。他是我國新詩的奠基人,是繼魯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認的領袖。
參加革命工作,三十余年,為八一南昌起義之核心人物。歷任政務院副總理、全國文聯(lián)主席、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
4.傅雷家書的文學常識
1、《傅雷家書》輯入了傅雷暨夫人1954至1966年間寫給傅聰?shù)鹊募倚?86封,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讓他能夠用嚴肅的態(tài)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傅雷以淵博豐厚的學識、平易近人的姿態(tài)、循循善誘的筆觸、語重心長的話語,與兒子談做人、說愛情、論文化、道藝術,縱橫捭闔、嘔心瀝血、設身處地、體察入微,托出了一位嚴父、慈父的舐犢深情。
2、這些家書開始于1954年傅聰離家留學波蘭,終結(jié)至1966年傅雷夫婦“文革”中不堪凌辱,雙雙自盡。十二年通信數(shù)百封,貫穿著傅聰出國學習、演奏成名到結(jié)婚生子的成長經(jīng)歷,也映照著傅雷的翻譯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運起伏。傅雷夫婦非常細心,兒子的信都妥善收藏。
3、《傅雷家書》最早出版于1981年,《傅雷家書》的出版是當時轟動性的文化事件,三十多年來一直暢銷不衰。它是傅雷夫婦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間寫給傅聰和兒媳彌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編輯而成。
擴展資料:
傅雷家書內(nèi)容簡介:
在信件中傅家人探討音樂藝術、文學創(chuàng)作的深刻與高度,傅雷為傅聰紓解藝術道路上的心緒問題:“你說常在矛盾與快樂之中,但我相信藝術家沒有矛盾不會進步,不會演變,不會深入?!保?955)也興奮地交流剛看的戲劇電影,“常香玉的天生嗓子太美了,上下高低的range很廣,而且會演戲,劇本也編得好。”(1956)
這些家信更因傅雷一家在時代悲劇中的命運變幻帶有悲涼的感染力,傅雷在寫給兒子的最后一封信中沉重地說,“生活中困難重重,我們必須不斷自我改造,向一切傳統(tǒng)、資本主義的、非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感情與習俗作斗爭,我們必須拋棄所有的人生觀和舊的社會準則。”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傅雷家書
人民網(wǎng)-從《傅雷家書》看文化藝術的教育
5.求有關《傅雷家書》的主要文學常識
《傅雷家書》主要人物:傅聰
作者:傅雷
出版:三聯(lián),1981
這是一本老爸送給兒子的禮物書,也是父親的教子“教科書”。出版二十二年來,五次重版,十九次重印,發(fā)行已達一百多萬冊,曾榮獲“全國首屆優(yōu)秀青年讀物”(1986年),足以證明這本小書影響之大,《傅雷家書》是一本“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yǎng)讀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不聰明”的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深刻寫照。
傅雷(1908-1966),我國著名的文學藝術翻譯家,從30年代起,就致力于法國文學的翻譯介紹工作,畢生翻譯各類作品30余部,如《約翰·克利斯多夫》、《高老頭》、《藝術哲學》等。
《傅雷家書》摘編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6月的186封書信,最長的一封七千多字?!陡道准視纷掷镄虚g,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期望。在1956年3月1日晨的信中,他寫道:“爸爸的心老跟你在一塊,為你的成功而高興,為你的煩惱而煩惱,為你的缺點而操心!”全書真實地記錄了傅雷先生“大器之成,精心雕琢”,把兒子培養(yǎng)成材的過程。
6.葉圣陶的文學常識
首先糾正一下,葉圣陶是現(xiàn)代作家,不是清朝人。一般來說,對他的識記考核通常不離下列范疇:
(1)葉圣陶作品的創(chuàng)作手法主要是現(xiàn)實主義,他是文學社團“文學研究會”的成員,擅長創(chuàng)作小說、童話。
(2)葉圣陶的代表作有《潘先生在難中》、《多收了三五斗》、《倪煥之》。
(3)葉圣陶的作品擅長描寫知識分子灰色的生活。
(4)葉圣陶還是現(xiàn)代最早從事童話創(chuàng)作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5)葉圣陶長期從事教育工作,也發(fā)掘了大量文學人才,故有“文學伯樂”之美譽。
這些內(nèi)容識記好了,就基本可以應付考試中關于葉圣陶生平與創(chuàng)作的客觀題,至于具體作品分析,就要看你自己的積累和獨立分析能力了。
7.湘行散記的文學常識
一、《湘行散記》的文體:散文。
《湘行散記》是沈從文散文作品中的精品,有種民間活潑潑的味道。1934年,沈從文返回故里,眼見滿目瘡夷,美麗鄉(xiāng)村變成一片凋零景象,悲從中來,一路寫下這些文字,抒發(fā)他“無言的哀戚”。書中,作者細織密縫出他的童年、他的往事、以及遠行中船頭水邊的見聞。其間散落數(shù)十封才子沈從文與張兆和的往來情書。該書文筆自然淳樸,有如行云流水,迷人的“湘西世界”,質(zhì)樸的風情,構(gòu)成了一個完整的藝術世界。
二、簡介作者
沈從文(1902-1988),男,原名沈岳煥,湖南鳳凰人,中國著名作家。其祖父沈宏富是漢族,祖母劉氏是苗族,母親黃素英是土家族。因此,沈從文的民族應是漢族,但沈從文本人卻更熱愛苗族,他的文學作品中有許多對于苗族風情的描述。
沈從文是作家、歷史文物研究者。14歲時,他投身行伍,浪跡湘川黔交界地區(qū)。1924年開始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撰寫出版了《長河》、《邊城》等小說。1931年-1933年在青島大學任教,抗戰(zhàn)爆發(fā)后到西南聯(lián)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學任教,建國后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歷史與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國古代服飾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享年8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