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文語法知識
一些文言文語法知識,例如使動,狀語后置,重要的句式結構 答:同學你好,具體知識如下 文言常用句式和現(xiàn)代漢語的常用句式基本上是相對應的,主要要求同學們掌握判斷句、疑問句、被動句、省略句和變式句等五種。
一、判斷句 判斷句是對事物的性質、情況、事物之間的關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斷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幾種形式表示判斷。
1.用“者”或“也”表判斷。這是典型的文言判斷形式。
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頓,“也”表判斷;有單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連用的。 例如: 陳勝者,陽城人也。
(司馬遷《陳涉世家》)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韓愈《師說》)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
(歸有光《項脊軒志》) 夫戰(zhàn),勇氣也。(《左傳·曹判論戰(zhàn)》) 蓮,花之君子者也。
(周敦頤《愛蓮說》) 2.用副詞“乃”“則”“即”“皆”“耳”等表判斷。這種形式也較為多見。
例如: 當立者乃公子扶蘇。(司馬遷《陳涉世家》)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范仲淹《岳陽樓記》) 即今之 然在墓者也。(張溥《五人墓碑記》)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
(蘇洵《六國論》) 3.用動詞“為”“是”表判斷。其中“是”表判斷,要注意和用作代詞的“是”的區(qū)別。
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張溥《五人墓碑記》)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司馬遷《鴻門宴》)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巨是凡人,偏在遠郡,行將為人所并。(司馬光《赤壁之戰(zhàn)》)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
(代詞,這樣) (蘇軾《石鐘山記》) 4.用否定副詞“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斷。例如: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蘇洵《六國論》)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斷。
既不用判斷詞,也不用語氣詞,通過語意直接表示判斷。例如: 劉備天下條雄。
(司馬光《赤壁之戰(zhàn)》) 劉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二、疑問句 文言中的疑問句,一般要用疑問代詞(誰、何、易、胡、安、孰、焉等)或疑問語氣詞(乎、歟、耶等)提出問題。
用疑問代詞的,例如: 誰為哀者? (張溥《五人墓碑記》) 獨五人之激檄,何也? (同上) 蹈死不顧,亦曷故哉? (同上) 沛公曰:“君安與項伯有故?”(司馬遷《鴻門宴》)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韓愈《師說》) 且焉置土石? (《列子·愚公移山》) 用疑問語氣詞的,例如: 壯士,能復飲乎? (司馬遷《鴻門宴》)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論語·學而》) 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張溥《五人墓碑記》) 六國互喪,率賂秦耶?(蘇溝《六國論》) 三、被動句 被動句是表示被動意義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詞表示被動。
1.用介詞“于”“受……于……”表被動(“于”引出動作的主動者)。例如: 則今之高爵顯位,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于遠近。
(張溥《五人墓碑記》)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韓愈《師說》)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人。
(司馬光《赤壁之戰(zhàn)》) 2.用“為”“為……所……”(“為”引出動作的主動者)或“……為所……”表被動。 例如: 及其衰也,數(shù)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歐陽修《伶官傳序》)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司馬遷《陳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
(司馬光《赤壁之戰(zhàn)》) 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蘇洵《六國論》)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司馬遷《鴻門宴》) 3.用“見”“見……于……”表被動(“于”引出動作的主動者)。例如: 動見瞻觀,何時易乎? (曹丕《與吳質書》) 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莊子·秋水》) 4.用介詞“被”表被動。例如: 予猶記周公之被逮。
(張溥《五人墓碑記》) 參佐無不被系束。(《世說新語·桓南郡好獵》) 5.動詞本身表被動。
這是意念上的被動句,需要根據(jù)上下文來判別。例如: 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 (《左傳·鄭伯克段于鄢》) 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四、省略句 古代漢語和現(xiàn)代漢語都有很多省略現(xiàn)象,古代漢語中更為多見。
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省略主語。
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對話中也常常省略。例如: 永州之野產異蛇,( )黑質而白章,( )觸草木,( )盡死。
(柳宗元《捕蛇者說》) 沛公謂張良曰:“……( )度我至軍中,公乃入。”(司馬遷《鴻門宴》) ( )每假借于藏書之家,( )手自筆錄,( )計日以還。
……錄畢,( )走送之,不敢稍逾約。(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 )問:“( )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專也,必以分人?!?/p>
( )對曰:“小惠未偏,民弗從也。”(《左傳·曹判論戰(zhàn)》) 2.省略謂語。
與現(xiàn)代漢語比較,文言中謂語的省略較多見。例如: 一鼓作氣,再( )而衰,三( )而竭。
(同上)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瑩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3.省略賓語。
有。
2.古代漢語語法有哪些
文言句式與詞匯相比,文言語法變化不大,只是幾種特殊句式的表示方法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下面分別加以說明: 判斷句式 被動句式 倒裝句式 省略句式 疑問句式 否定句式 判斷句式 文言文判斷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基本上不用判詞"是"來表示,而往往讓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直接充當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其句式有如下幾種表示法: “.者,.也.”這是文言判斷句最常見的形式.主語后用“者”,表示提頓,有舒緩語氣的作用,謂語后用“也”結句,對主語加以肯定的判斷或解說.如:“陳涉者,陽城人也.”(《史記.了涉世家》) “.,.也.”判斷句中,有時“者”和“也”不一定同時出現(xiàn),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斷.如:“操雖托名漢相,其實漢賊也.”(《資治通鑒》) “.者,.”有的判斷句,只在主語后用“者”表示提頓,這種情況不常見.如:“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洗扛浮!保ㄍ醢彩?隊偉?郊恰罰? “.者也.”在句末連用語氣詞“者也”,表示加強肯定語氣,這時的“者”不表示提頓,只起稱代作用.這種判斷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較常見.如:“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戰(zhàn)國策.齊策》) 無標志判斷句.文言文中的判斷句有的沒有任何標志,直接由名詞對名詞作出判斷.如:“劉備天下梟雄.”(《赤壁之戰(zhàn)》)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時為了加強判斷的語氣,往往在動詞謂語前加副詞“乃、必、亦、即、誠、皆、則”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斷句中謂語前出現(xiàn)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斷詞,而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而有些判斷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斷,“是”在先秦古漢語中少作判斷詞,在漢以后作判斷詞則多起來.還有,肯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副詞和否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否定副詞“非”,都不是判斷詞. 被動句式 文言文中,被動句的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被動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動者,施事者.在古漢語中,在古漢語中,被動句主要有兩大類型:一是在標志的被動句,即借助一些被動詞來表示,二是無標志的被動句,又叫意念被動句. 有標志的被動句,大體有以下幾種形式: 動詞后用介詞“于”表被動,“于”起介紹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的作用.如:“故內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史記.屈原列傳》)這里“惑”、“欺”的動作是由“于”后的“鄭袖”、“張儀”發(fā)出來的. 有時也在介詞“于”或動詞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動.如:“吾不能舉金吳之地,十萬之從,受制于人.”(《資治通鑒》) 用“見”、“于”,“見.于.”表被動.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同上)“暴見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見”有一種特殊用法和表被動的“見”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實或見怒也.”(《答司馬諫議書》)這里的“見”不表被動,它是放豐動詞前,表示對自己怎么樣的客氣說法,像現(xiàn)代漢語中的“見諒”等那為此種用法.用“為”,“為.所.”表被動.如:“(巨)偏在遠郡, 行將為人所并.”(《資治通鑒》) 用“被”表被動.如:“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張溥《五人墓碑記》)無標志的被動句,這種情況是指沒有被動詞的被動句.如:“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資治通鑒》)這里的“逼兵勢”是“被兵勢所逼”的意思. 倒裝句式(主謂倒裝 賓語前置 定語后置 介詞結構作狀語后置) 現(xiàn)代漢語的句子成分的順序,一般為“王—謂—賓”“定(狀)—中心詞”,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條件下,句子成分的順序會發(fā)生變化的,這就是古漢語中的所謂倒裝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順序出現(xiàn)了前后顛倒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倒裝形式: 主謂倒裝(謂語前置或主語后說)古漢語中,謂語的位置也和現(xiàn)代漢語中一樣,一般放在主語之后,但有時為了強調和突出謂語的意義,在一些疑問句或感嘆句中,就把謂語提前到主語前面.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實際上是“汝之不惠甚矣!” 定語后置 文言文中,定語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詞前邊,但有時為了突出,中心詞的地位,強調定語所表現(xiàn)的內容,或使語氣流暢,往往把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后,并用“者”結句,形成“中心詞+后置定語+者”或“中心詞+之+后置定語+者”的形式.如:“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以及:“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蘇軾《石鐘山記》)等.應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語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飾關系的句子,表領屬關系的定語則不后置. 介詞結構作狀語后置介詞結構即介賓短語,文言文中常見的是用“以”、“于”組成的介賓短語,作狀語后置有以下幾種情況:第一、用介詞“于”組成的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都處在補語的位置,譯成現(xiàn)代漢語時,除少數(shù)仍作補語外,大多數(shù)都要移到動詞前作狀語.如:“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荀子《勸學》)兩個“于藍”在翻譯時,都要放在動詞前做狀語.第二、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在今譯時,一般都作狀語.如:“具告以事.”(《史記.項羽本記》)即“以事具告.”這種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動詞賓語,實際就是“以事具告。
3.誰能教我古代漢語語法知識
我就不說書本概念了,白話說吧。
1.介詞就是介紹進來一個動作的地點、時間、工具、方式、辦法等的詞,后面通常跟名詞。比如“于”:衛(wèi)靈公問陳于孔子。這個“于”就是“向”。又如“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耙浴本褪悄没蛴玫囊馑?。
2.介賓就是介詞+后面的賓語(名詞),如上面的于孔子,以子之矛,都是介賓結構。
3.動賓就是一個動詞加一個賓語,可以是名詞也可以是代詞動詞等。這個就是一般的吃飯,喝水這樣的詞都是動賓。
4.意動,是詞類活用的一種方式??梢允且粋€名詞做動詞用也可以是形容詞做動詞。意思是把……當成或看做……。
例如:公子乃自驕而功之。這句里的“功之”就是意動。功本來是名詞,功勞。這里當作,認為自己有功。這就是意動用法。
又如形容詞意動:民各甘其食。這里的甘是形容詞,甜美的意思。意動作動詞,是民認為或覺得食物香甜。
5.賓語前置:賓語前置是古漢的一種語法。古代漢語中,疑問代詞做賓語,和否定句中的代詞常常放在動詞前面。
例:舉以敗國,將何賀焉? 這里“賀”是動詞?!昂巍笔且蓡柎~做賓語,放在動詞“賀”的前面。
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有”是動詞,“之”是代詞。這句是否定句,所以“之”放在“有”的前面。就是“沒有這樣的情況”的意思
6.復指前置賓語:就是除了賓語外,還有一個代詞(一般是“之” 或“是”)放在動詞前面,這個代詞和前面的賓語指的是同一件事同一個東西,動詞一般是一個字的。
例:姜氏何厭之有? “有”是動詞,何厭是賓語,那個“之”就是復指,這句的意思是姜氏哪有滿足的時候?。?/p>
例:唯利是圖。這句話的意思是唯圖利,就是只想要利益。那個“是”就是復指利益的“利”
7.副詞:修飾動詞的詞,表示動詞的程度方式等。忽然 偶爾 很 非常 只 都是副詞
8.反詰:就是反問。在古漢語里有一些表示反問的句型。
如“不亦……乎?”“得無……乎?”
例: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意思就是“不是……嗎?”
4.古漢語語法有哪些
文言句式與詞匯相比,文言語法變化不大,只是幾種特殊句式的表示方法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下面分別加以說明: 判斷句式 被動句式 倒裝句式 省略句式 疑問句式 否定句式 判斷句式 文言文判斷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基本上不用判詞"是"來表示,而往往讓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直接充當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其句式有如下幾種表示法: “。
者,。
也?!?/p>
這是文言判斷句最常見的形式。主語后用“者”,表示提頓,有舒緩語氣的作用,謂語后用“也”結句,對主語加以肯定的判斷或解說。
如:“陳涉者,陽城人也。”(《史記.了涉世家》) “。
,。
也?!?/p>
判斷句中,有時“者”和“也”不一定同時出現(xiàn),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斷。如:“操雖托名漢相,其實漢賊也?!?/p>
(《資治通鑒》) “。
者,。
”有的判斷句,只在主語后用“者”表示提頓,這種情況不常見。
如:“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洗扛浮!保ㄍ醢彩隊偉郊恰罰? “。
者也?!痹诰淠┻B用語氣詞“者也”,表示加強肯定語氣,這時的“者”不表示提頓,只起稱代作用。
這種判斷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較常見。如:“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p>
(《戰(zhàn)國策.齊策》) 無標志判斷句。文言文中的判斷句有的沒有任何標志,直接由名詞對名詞作出判斷。
如:“劉備天下梟雄。”(《赤壁之戰(zhàn)》)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時為了加強判斷的語氣,往往在動詞謂語前加副詞“乃、必、亦、即、誠、皆、則”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斷句中謂語前出現(xiàn)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斷詞,而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而有些判斷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斷,“是”在先秦古漢語中少作判斷詞,在漢以后作判斷詞則多起來。還有,肯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副詞和否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否定副詞“非”,都不是判斷詞。
被動句式 文言文中,被動句的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被動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動者,施事者。在古漢語中,在古漢語中,被動句主要有兩大類型:一是在標志的被動句,即借助一些被動詞來表示,二是無標志的被動句,又叫意念被動句。
有標志的被動句,大體有以下幾種形式: 動詞后用介詞“于”表被動,“于”起介紹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的作用。如:“故內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p>
(《史記.屈原列傳》)這里“惑”、“欺”的動作是由“于”后的“鄭袖”、“張儀”發(fā)出來的。 有時也在介詞“于”或動詞前加“受”,形成“受。
于。
”
的形式表被動。如:“吾不能舉金吳之地,十萬之從,受制于人?!?/p>
(《資治通鑒》) 用“見”、“于”,“見。
于。
”表被動。
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保ā妒酚?廉頗藺相如列傳》)“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p>
(同上)“暴見于王?!保ā睹献?梁惠王下》) “見”有一種特殊用法和表被動的“見”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實或見怒也。”
(《答司馬諫議書》)這里的“見”不表被動,它是放豐動詞前,表示對自己怎么樣的客氣說法,像現(xiàn)代漢語中的“見諒”等那為此種用法。用“為”,“為。
所。
..?!北肀粍?。
如:“(巨)偏在遠郡, 行將為人所并。”(《資治通鑒》) 用“被”表被動。
如:“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張溥《五人墓碑記》)無標志的被動句,這種情況是指沒有被動詞的被動句。
如:“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保ā顿Y治通鑒》)這里的“逼兵勢”是“被兵勢所逼”的意思。
倒裝句式(主謂倒裝 賓語前置 定語后置 介詞結構作狀語后置) 現(xiàn)代漢語的句子成分的順序,一般為“王—謂—賓”“定(狀)—中心詞”,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條件下,句子成分的順序會發(fā)生變化的,這就是古漢語中的所謂倒裝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順序出現(xiàn)了前后顛倒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倒裝形式: 主謂倒裝(謂語前置或主語后說)古漢語中,謂語的位置也和現(xiàn)代漢語中一樣,一般放在主語之后,但有時為了強調和突出謂語的意義,在一些疑問句或感嘆句中,就把謂語提前到主語前面。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實際上是“汝之不惠甚矣!” 定語后置 文言文中,定語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詞前邊,但有時為了突出,中心詞的地位,強調定語所表現(xiàn)的內容,或使語氣流暢,往往把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后,并用“者”結句,形成“中心詞+后置定語+者”或“中心詞+之+后置定語+者”的形式。如:“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以及:“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保ㄌK軾《石鐘山記》)等。
應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語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飾關系的句子,表領屬關系的定語則不后置。 介詞結構作狀語后置介詞結構即介賓短語,文言文中常見的是用“以”、“于”組成的介賓短語,作狀語后置有以下幾種情況:第一、用介詞“于”組成的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都處在補語的位置,譯成現(xiàn)代漢語時,除少數(shù)仍作補語外,大多數(shù)都要移到動詞前作狀語。
如:“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荀子《勸學》)兩個“于藍”在翻譯時,都要放在動詞前做狀語。
第二、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在今譯時,一般都。
5.文言文基本語法知識
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置于動詞或介詞之后,但在一定條件下,賓語會前置,其條件是: 第一、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這類句子,介詞的賓語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記.項羽本記》)這種類型的句子關鍵是作賓語的疑問代詞(像:誰、何、奚、曷、胡、惡、安、焉等)。
值得注意的是,介詞“以”的賓語比較活躍,即使不是疑問代詞,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記之,以俟觀人風者得焉?!?/p>
(柳宗元《捕蛇者說》)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詞,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這類句子有兩點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須有“不”、“未”“毋”、“無”、“莫”等否定詞);二是代詞作賓語。如:“時人莫之許也?!?/p>
(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正常語序應該是“時人莫許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前取動詞前,以突出強調賓語。
這時的“之”只是賓語前置的標志,沒有什么實在意義。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p>
(韓愈《師說》)有時,還可以在前置的賓語前加上一個范圍副詞“唯”,構成“唯。
是。”
的格式。如:“唯利是圖”、“唯命是從”等。
第四、介詞賓語前置的情況除了第一種情況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方位詞、時間詞作賓語時,有時也前置;例如:“業(yè)文南向坐。”(《史記.項羽本記》)意思是“業(yè)文面向南坐。”
各種賓語前置例子: 1)、疑問句賓語前置——在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一般放在謂語之前。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zhàn)》) 2)、否定句賓語前置——在否定句中,如代詞作賓語,則賓語前置。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鐘山記》) 3)、敘述句賓語前置——敘述句賓語前置,一般用“之、是”等助詞作標記。 宋何罪之有?(《公輸》) 4)、介詞賓語前置——把介詞賓語移到介詞之前,起強調作用。
(注:一般出現(xiàn)在疑問句中) 何以言之?(《赤壁之戰(zhàn)》) 5)、方位詞賓語前置 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鴻門宴》) 狀語后置:現(xiàn)代漢語中狀語置于謂語之前,若置于謂語之后便是補語。
但在文言文中,處于補語的成分往往要以狀語來理解。 例如:《鴻門宴》:“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
“戰(zhàn)河南”即“戰(zhàn)(于)河南”,應理解為“于河南戰(zhàn)”?!洞倏棥罚骸案仓哉啤奔础耙哉聘仓睉斫鉃椤坝檬终聘采w(蟋蟀)”。
狀語后置有三種情況: 1、用介詞“于”組成的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都處在補語的位置,譯成現(xiàn)代漢語時,除少數(shù)仍作補語外,大多數(shù)都要移到動詞前作狀語。 例: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荀子《勸學》) 分析:此句中的“于藍”介賓短語,前者應該移到“取”的前面做狀語;后者“于藍”介賓短語應該移到“青”的前面做狀語,即譯為“比藍青”。 2、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在今譯時,一般都作狀語。
例:具告以事。(《史記·項羽本紀》) 分析: “具告以事” ,即“以事具告” ,“以事”介賓短語做“告”的狀語。
3、還有一種介詞“乎”組成的介賓短語在補語位置時,在翻譯時,可視情況而定其成分。 例: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韓愈《師說》) 分析:“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詞“于”;“乎吾前”應該移到“生”的前面做狀語。 例如: ①如果我能夠,我要寫下我的悔恨和悲哀,〈為子君〉,〈為自己〉。
(魯迅《傷逝》) 所謂意動用法,是指謂語動詞具有“以之為何”的意思,即認為賓語怎樣或把賓語當作怎樣。 意動用法只限于形容詞和名詞的活用,動詞本身沒有意動用法。
使動用法是主語使賓語在客觀上產生某種動作行為,而意動用法是主語主觀上認為(或以為)賓語具有謂語所表示的內容,是存于意念的想法或看法,客觀上不一定如此。一般可譯為“認為。
”“以。
為。
”等。
1.名詞的意動用法 名詞用作意動,是把它后面的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1: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
(《傷仲永》) 賓客:本為名詞,這里活用為意動詞。“賓客其父”是動賓結構,意為“以賓客之禮待其父”。
例2:父利其然也。(《傷仲永》) 利:是名詞活用作意動詞。
“利其然”即“以其然為利”(把這種情況視為有利可圖)。 例3:侶魚蝦而友麋鹿。
(《前赤壁賦》) 侶,友: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侶 以…為友[編輯本段]2.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形容詞用作意動,是主觀上認為后面的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代表的性質或狀態(tài)。 例1:漁人甚異之。
(《桃花源記》) 異:原為形容詞,這里用作意動詞?!爱愔?,即“以之為異”(認為這件事奇怪) 例2: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
(《傷仲永》) 奇:原為形容詞,這里用作意動詞?!捌嬷保础耙灾疄槠妗保ㄕJ為他才能非凡) 上述這些詞類活用現(xiàn)象,還不能概括所有情況。
比如數(shù)詞或者數(shù)量詞優(yōu)勢也可活用為動詞甚至是使動詞。[編輯本段]四.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的區(qū)別 使動:謂使動用法,是指謂語動詞具有“使賓語怎么樣”的意思。
它是用動賓結構表達使令式的內容。 意動:認為……怎么樣:余頗易之(我認為甚是簡單 ) 使動用法。
6.誰能教我古代漢語語法知識
我就不說書本概念了,白話說吧。
1.介詞就是介紹進來一個動作的地點、時間、工具、方式、辦法等的詞,后面通常跟名詞。比如“于”:衛(wèi)靈公問陳于孔子。
這個“于”就是“向”。又如“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以”就是拿或用的意思。2.介賓就是介詞+后面的賓語(名詞),如上面的于孔子,以子之矛,都是介賓結構。
3.動賓就是一個動詞加一個賓語,可以是名詞也可以是代詞動詞等。這個就是一般的吃飯,喝水這樣的詞都是動賓。
4.意動,是詞類活用的一種方式??梢允且粋€名詞做動詞用也可以是形容詞做動詞。
意思是把……當成或看做……。例如:公子乃自驕而功之。
這句里的“功之”就是意動。功本來是名詞,功勞。
這里當作,認為自己有功。這就是意動用法。
又如形容詞意動:民各甘其食。這里的甘是形容詞,甜美的意思。
意動作動詞,是民認為或覺得食物香甜。5.賓語前置:賓語前置是古漢的一種語法。
古代漢語中,疑問代詞做賓語,和否定句中的代詞常常放在動詞前面。例:舉以敗國,將何賀焉? 這里“賀”是動詞。
“何”是疑問代詞做賓語,放在動詞“賀”的前面。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有”是動詞,“之”是代詞。這句是否定句,所以“之”放在“有”的前面。
就是“沒有這樣的情況”的意思6.復指前置賓語:就是除了賓語外,還有一個代詞(一般是“之” 或“是”)放在動詞前面,這個代詞和前面的賓語指的是同一件事同一個東西,動詞一般是一個字的。例:姜氏何厭之有? “有”是動詞,何厭是賓語,那個“之”就是復指,這句的意思是姜氏哪有滿足的時候啊?例:唯利是圖。
這句話的意思是唯圖利,就是只想要利益。那個“是”就是復指利益的“利”7.副詞:修飾動詞的詞,表示動詞的程度方式等。
忽然 偶爾 很 非常 只 都是副詞8.反詰:就是反問。在古漢語里有一些表示反問的句型。
如“不亦……乎?”“得無……乎?”例: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意思就是“不是……嗎?”。
7.古漢語中的虛詞及其用法
二)、之 1、用作代詞 常用于代指人或事或物,相當于“他(她、它)們”、“它”、“這” 等。
一般用在動詞后面,作賓語。 ①問所從來,俱答之(《桃花源記》)——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當于“他們” ②操蛇之神聞之(《愚公移山》)——代事,指愚公移山,可譯作“這件事” ③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狼》)——代物,指狼,相當于“它”。
2、用作助詞 ① 用于定語和名詞之間,相當于“的” 如: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為學》) ②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可不譯 如: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為學》) ③在句中表示動詞賓語提前,即賓語前置的標志,沒有實在意義如: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銘》) ④在句中補足音節(jié),沒有實在意義,可不譯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3、用作動詞 譯作“到”、“往……去”等,后面一般跟地點名詞,如: 吾欲之南海,何如?(《為學》)——“去” 練習 1、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到,往) 2、宋何罪之有?(賓語前置的標志) 3、醫(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主謂之間,無實義) 4、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代詞,指學過的知識) (三)而 用作連詞,連結詞與詞,短語與短語,句子與句子,表示前后兩部分的并列、承接、轉折、修飾等關系。
例如: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醉翁亭記》)——又,表并列關系 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扁鵲見蔡桓公》)——“就”,“然后”,表承接關系 學而不思則罔。(《論語》 )——卻,但是,表轉折關系 面山而居(《愚公移山》—著,也可不譯,表修飾 一、之 1、代詞:代人,代事,代物 例:欲報之于陛下也 悉以咨之 先帝稱之曰能 肉食者謀之 公與之乘 名之者誰 天下順之 固以怪之矣 始指異之 故為之文以志 名之者誰 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 天下順之 屬予作文以記之 愿陛下親之信之 2、助詞: (1)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的”(這一類最多):如,宮中之事 以傷先帝之明 窮山之高而止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其高下之勢 山間之四時也 山水之樂 宴酣之樂 而不知人之樂 三里之城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覽物之情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前人之述備矣 (2)用在主謂詞組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如,鏡之新開 冷光之乍出于 人之學也不知日之入 (3)補充音節(jié)(這一類很少):如,公將鼓之 悵恨久之 3、動詞(這一類初中課本中極少) 如:輟耕之壟上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 4、語法作用(這一類涉及到文言語法,初中生不要求掌握):如, 何陋之有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宋何罪之有 二、其 1、代詞(這一類較多):代人 代物 代事 也可表遠指相當于“那” 如,以彰其咎 百姓多聞其賢 苦其心志 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其鄉(xiāng)人曰望其旗靡 故其文疏蕩 今觀其文章 聽其議論之宏辯 日與其徒上高山 2、表語氣(這一類較少) 如,其真不知馬耶 其真不知馬也 三、以 1、作介詞,可解釋為:用、靠、憑、憑借、因為、拿、把等等 例,醒能述以文者(用) 以天下之所順(憑、憑借) 不以物喜(因為) 悉以咨之(拿) 必以分人(把) 氣可以養(yǎng)而致(憑、憑借)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憑) 咨臣以當世之事(拿) 先帝不以臣卑鄙(因為) 雖不能察,必以情(根據(jù)) 2、連詞 (1)表目的:譯為 來 用來 例、屬予作文以記之 殺之以應陳涉 以光先帝遺德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以彰其咎 以告先帝之靈 故為之文以志 以激怒其眾 以知天地之廣大 將以攻宋 (2)表結果:譯為 以致 例、以傷先帝之明 以塞忠諫之路也(此類較少) 3、其它 (1)以為:譯為 認為 例,或以為死 (2)所以: a、用來之意,例,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所以動心忍性 b、……的原因,例,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3)相當于“而”:如,醉則更相枕以臥 (4)通假字:如,固以怪之矣(通“已”)(初中課本中只此一個) 四、乎 1、語氣詞(一般用在句未):例,死國可乎?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是亦不可以已乎! 2、介詞(一般用在句中): 例,在乎山水之間也 頹然乎其間者 然后知天下文章聚乎此也 3、作詞尾(一般用在形容詞后):例,悠悠乎與灝氣俱 洋洋乎與造物者游(相當于“……的樣子”) 五、雖 1、即使之意。
例,雖有千里之能 雖不能察 雖多何為 雖殺臣,不能絕也 2、雖然之意。例,百氏之書,雖無所不讀 風力雖尚勁 雖然,公輸盤為我為云梯 六、然 1、代詞:這樣的意思。
例,吳廣以為然 然,胡不已乎 雖然,公輸盤為我為云梯 2、作詞尾:表……的樣子。例,頹然乎其間者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滿目蕭然 3、連詞:表轉折。
例,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 然文不可以學而能 七、或 1、有的人:如,今或聞無罪 或以為死 或以為亡 2、有時候:如,一食或盡粟一石 或王命急宣 3、或許:如,或異二者之為 八、為 1、介詞(相當于“被”“替”):如,士卒多為用者 山巒為睛雪所洗 為我吊望諸君之墓 2、動詞:如,為壇而盟(筑) 釀泉為酒(釀造)。
8.【求中學古漢語語法知識(細細地講呀)】
高中階段的語法知識,有特殊句式和詞類的活用.特殊句式有:賓語前置句,定語后置句,狀語后置句,判斷句,省略句等~賓語前置:唯(惟)一、、、是連用的時候疑問句中疑問代詞做賓語的時候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的時候之,有提前賓語的作用狀語后置句:最好辨認的方法就是看見“于”,這個字后面帶地點,時間,人名等,多半是狀語后置判斷句:、、、者.也連用.也.者也.是.詞類活用:名詞活用為動詞:當兩個名詞連用,但不表示并列關系的時候,一般第一個名詞活用為動詞動詞的使動用法動詞的意動用法名詞活用為狀語.這都是我自己總結的,但愿能給你一些幫助.語法知識很多,需要具體語句具體分析。
9.請問古代漢語有哪些文學常識
1、詩書:《詩經》、《尚書》
2、風騷:《詩經》、《楚辭》?!对娊洝分械摹秶L》,《楚辭》中的《離騷》文學成就最高,對后世影響極大,故常以“風騷”并舉,分別指代《詩經》、《楚辭》。
3、屈宋:屈原和宋玉。劉勰《文心雕龍?辨騷》云:屈宋逸步,莫之能追。
4、先秦三史傳:《左傳》、《國語》、《戰(zhàn)國策》
5、春秋三傳:《左傳》、《公羊傳》、《谷梁傳》
6、四史:《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
7、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8、三玄:《莊子》、《老子》、《周易》
9、五經:《詩》、《書》、《禮》、《易》、《春秋》
10、蒙子三書:《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
10史學雙璧:《史記》、《資治通鑒》
11樂府雙璧:《孔雀東南飛》、《木蘭詩》
12、文章西漢兩司馬:司馬相如(賦)、司馬遷(散文)
13、班馬:司馬遷、班固
14、三曹:漢魏間的曹操、曹丕、曹植。他們的詩作繼承了《詩經》、楚辭、漢樂府的傳統(tǒng),氣魄宏偉,慷慨悲涼。
15、建安七子:漢末時期作家孔融、王粲、陳琳、徐干、阮禹、應玚、劉楨。
16、竹林七賢:魏晉時期作家嵇康、阮籍、山濤、向秀、阮咸、劉伶、王戎。
17、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18、王孟:唐王維和孟浩然。田園詩人。
19、高岑:唐高適和岑參。邊塞詩人。
20、韓柳:唐散文家韓愈、柳宗元。古文運動的代表作家。
21、三蘇:北宋文學家蘇軾、蘇洵、蘇轍三父子。
22、蘇門四學士: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均出于蘇軾門下。
23、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
24、元曲四大愛情悲?。宏P漢卿《拜月亭》;王實甫《西廂記》;白樸《墻頭馬上》;鄭光祖《倩女離魂》
25、元代四大戲劇家:關漢卿、馬致遠、王實甫、白樸(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
26、十大古典喜劇:關漢卿《救風塵》;王實甫《西廂記》;鄭廷玉《看錢奴》;白樸《墻頭馬上》;康進之《李逵負荊》;吳炳《綠牡丹》;施君美《幽閨記》;康海《中山狼》;高濂《玉簪記》;李漁《風箏誤》
27、十大古典悲劇:關漢卿《竇娥冤》;紀君祥《趙氏孤兒》;馮夢龍《精忠旗》;李玉《清忠譜》;孔尚任《桃花扇》;馬致遠《漢宮秋》;高則成《琵琶記》;劉東生《嬌紅記》;洪升《長生殿》;方成培《雷峰塔》
28、明代三大小說家:羅貫中《三國演義》;吳承恩《西游記》;施耐庵《水滸傳》
29、清代三大小說家:曹雪芹《紅樓夢》;蒲松齡《聊齋志異》;吳敬梓《儒林外史》
30、晚清四大譴責小說: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曾樸《孽海花》;劉鶚《老殘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