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不卡福利网站|中文字幕在笑第一页|午夜福利中文字幕首页|久久精彩视频免费观看

  • <abbr id="lczsv"></abbr>
    <blockquote id="lczsv"></blockquote>

    <track id="lczsv"><table id="lczsv"><nobr id="lczsv"></nobr></table></track>
    • 現(xiàn)代公民基本常識

      2023-01-31 綜合 86閱讀 投稿:易眸落

      1.作為現(xiàn)代公民應具備哪些基本的政治素質

      政治素質按照百度的解釋主要包括政治立場、政治品德和政治水平,內容涵蓋多個方面,在我看來作為一個合格的現(xiàn)代公民必須要具備的政治素質的核心思想有三點,民主、法制和人權,所以一個人必須基于這三點來形成自己的政治理論知識、政治心理、政治價值觀、政治信仰、政治能力等等,事實上我們的政治價值觀可以有分歧,政治信仰可以不同,政治能力和水平可以有高有低,這并不影響我們做一個合格的現(xiàn)代公民,于是我認為最最基本的政治素質就是形成民主、法制和人權的思想意識,并且絕對的遵從嚴格的執(zhí)行。

      2.公民常用法律知識

      一、憲法常識 1、什么是憲法?答:憲法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大法,是國家的總章程,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憲法是其他法律立法的基礎和核心,是我國最主要的法律淵源。 2、我國現(xiàn)行憲法規(guī)定公民應當享有哪些基本權利和義務?答:基本權利有(1)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選舉權和被選舉權。(3)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4)宗教信仰自由。(5)人身權。

      任何公民,非經(jīng)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并由公安機關執(zhí)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

      (6)人格權。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7)通信自由。(8)批評、建議、申訴、控告、檢舉權。

      (9)勞動就業(yè)和獲得社會保障的權利。(10)受教育的權利。

      (11)對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等特殊主體權利的保護等?;玖x務有:(1)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全國各民族的團結,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

      不得有危害祖國的統(tǒng)一、安全、榮譽和利益的行為。(2)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chǎn),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

      (3)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4)依法納稅。

      依法納稅是公民應盡的一項基本義務。(5)計劃生育。

      (6)參加勞動和接受教育。勞動和受教育既是公民享有的權利,也是公民應盡的義務。

      二、民法常識 1、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分為哪幾種?答: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是指公民通過自己的行為行使民事權利或履行民事義務的能力。鑒于年齡、智力發(fā)育和精神狀況的不同,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分為三種:(1)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指能夠通過自己獨立的行為行使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的能力。18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人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2)限制民事行為能力。

      指具備部分民事行為能力。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

      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3)無民事行為能力。

      指不具備以自己的獨立行為取得民事權利、設立民事義務的能力。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2、什么是訴訟時效?答:指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即喪失請求人民法院依訴訟程序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的權利。

      我國民法規(guī)定了三種訴訟時效:(1)普通訴訟時效。即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一般為2年。

      (2)特別訴訟時效。即部分訴訟時效期間為1年。

      它們包括: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shù)?;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寄存財產(chǎn)被丟失或者損毀的。(3)最長訴訟時效。

      即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上述三種訴訟時效期間,前兩種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計算,最長訴訟時效期間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3、什么是民事責任?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有哪些?答:民事責任是指公民或法人違反民事義務,侵犯他人合法權益,依照民法所應承擔的對其不利的法律后果。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有10種: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chǎn);恢復原狀;修理、重作、更換;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

      三、刑法常識 1、怎樣區(qū)分違法與犯罪?答:一切違反法律法規(guī)禁止性規(guī)定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而當違法行為達到危害社會,觸犯刑律,應當受刑法處罰的程度時就構成了犯罪。也就是說所有的犯罪行為都是違法行為,但違法行為并不一定達到犯罪的程度。

      2、什么是賭博罪?賭博罪與賭博有什么區(qū)別? 答:賭博是一種違法行為。賭博罪則是指以營利為目的,聚眾賭障或者以賭博為業(yè)的行為。

      賭博罪也是擾亂公共秩序罪的一種。賭博罪與一般賭博行為的區(qū)別主要有兩點:①主觀方面必須是以營利為目的,即賭博的人不是為了娛樂和消遣,而是以賭博為手段賺錢獲利;②客觀方面必須有聚眾賭博或者以賭博為常業(yè)的行為。

      如開設賭場,提供賭具,組織、招引他人參加賭博而自己從中抽頭漁利;不務正業(yè),嗜賭成癮,經(jīng)常賭博,以賭博賺錢作為生活的主要來源等都構成賭博罪。3、什么是窩藏包庇罪? 答:窩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分子而進行窩藏包庇,使其逃避法律制裁的行為。

      窩藏就是為犯罪分子尋找、提供隱匿住所或者為其逃跑、轉移提供錢物、幫助。包庇就是向有關單位提供假證明?以掩蓋其犯罪事實真象,為犯罪分子開脫罪責。

      窩藏包庇的對象必須是觸犯刑律、依法應追究刑事責任的犯罪分子。窩藏包庇罪,只能由故意構成,即明知是犯罪分子而故意窩藏包庇的。

      構成窩藏包庇罪必須以窩藏人與犯罪分子事先沒有通謀為前提,如果事先有通謀則要以共同犯罪論處。

      3.公民道德基本知識是什么

      我國公民道德基本規(guī)范的內涵

      《綱要》在公民道德建設的指導思想中,以廣大人民群眾耳熟能詳?shù)恼Z言,將我國公民應遵守、需要在全社會大力倡導的基本道德規(guī)范概括為20個字,即:愛國守法、明理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yè)奉獻。這些規(guī)范是第一次系統(tǒng)地、集中地作為我國公民地基本道德規(guī)范被提出來,應當引起全社會地高度重視。在學習、宣傳、貫徹、落實《綱要》地過程中,需要把這20個字當作一個重點,使這些基本道德規(guī)范真正深入到每一個公民地內心,并落實在具體的道德行為上。

      《綱要》提出地20個字可以再細分為這樣10個道德規(guī)范即: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yè)、奉獻。

      公民道德這10個基本規(guī)范,在調整整個公民個人與社會、與國家,與他人的關系中,各有不盡相同的功能,大致說來可以對這些功能作這樣的認識和劃分:“愛國”主要是規(guī)范公民與國家的關系;“守法”是“愛國”規(guī)范的延伸,規(guī)范的也主要是公民與國家的關系,即把“守法” 作為公民對國家的道德責任的“底線”;“明禮”主要是規(guī)范公共場合的公共道德行為,文明禮貌是公民在公共場合應當遵守的最基礎的道德準則;“誠信”主要也是規(guī)范公共關系中的道德行為,是對“明禮”規(guī)范的進一步深化和“升華”,即古人所說的“禮于外,誠于內”;“團結”主要是規(guī)范公民與公民之間的道德關系,強調公民之間的親和力;“友善”與“團結”是同一層次的道德規(guī)范,功能也是相類似的,但更加注重公民個人之間的道德關系;“勤儉”主要是對公民個人提出來的道德要求,勤儉的道德素質更多地在公民個人的行為中表現(xiàn)出來;“自強”主要也是對公民個人的道德素質提出要求,與“勤儉”是同一層次的道德準則;“敬業(yè)”主要是規(guī)范公民與職業(yè)的道德關系;“奉獻”主要是規(guī)范公民與社會的道德關系,并引申出公民對待他人的道德責任。

      需要指出的是,這樣來認識和劃分上述公民道德10個基本規(guī)范的功能,只是從基本的方面著眼的,在實際的公民社會的道德實踐中,各個公民道德規(guī)范的功能往往是互相滲透、交叉并行的,例如,調節(jié)公民與國家相互關系的道德規(guī)范,也總是調節(jié)公民個人相互之間關系的道德規(guī)范,而調節(jié)公民個人之間相互關系的道德規(guī)范,也具有調節(jié)公民個人與社會;與國家的相互關系的功能。因此,對公民道德規(guī)范的具體功能不應作絕對化的認識和劃分,而是要在明確它們各自主要的功能的同時,結合實際情況對它們的其他功能進行具體分析。

      4.一個現(xiàn)代的合格公民需要具備哪些基本素質

      必須具備以下九種基本的素質要求:公民的權利、責任意識和獨立人格。

      人性平等的自然原則決定了人人生而擁有平等的自由權利,而自由本身就是生命的本性①,生命的發(fā)展就是不斷超越各種內在的、外在的束縛而達到更高自由境界的過程。每一個公民都應知道擁有不可剝奪、不可被侵犯、不可轉讓的基本權利。

      財產(chǎn)權、生命權、思想言論自由權和社會(政治)參與權是最基本的不可分離的四項自由平等權利,如被剝奪了其中任何一項權利,人將無法保持平等、自由的狀態(tài),這是人之為人的最起碼的尊嚴。其他權利都可從此導出。

      權利是人之本性要求的反應,是社會規(guī)范的基礎,每一個人權利的存在的前提是尊重他人的權利。自由即選擇,任何選擇都會有代價,都要承擔責任。

      光享受責任不承擔責任,最終自由將無法保證。神圣的權利意味著不可逃避的社會責任,這是對稱的。

      公民之所以稱“公”,不但要意識到自己和他人都有不可剝奪的自由平等的基本權利,政府不再是傳統(tǒng)社會少數(shù)人壓迫大多數(shù)“老百姓”的統(tǒng)治機關,而是經(jīng)公民讓渡了部分權利并以納稅支撐的公共服務機關。政府的天職就是保障和支持公民自由平等的發(fā)展。

      黨和政府很重視這一問題,一直都強調一切權力來源于人民。公民之所以稱“公”,還在于每一個公民都有相應的無可推卸的社會責任,公民權利與社會責任不可剝奪、不可回避、不可轉讓。

      公民不但有責任和義務極積參與與公共利益相關的公共事宜,如社區(qū)建設、環(huán)境保護和其他公益事業(yè)等,還有責任對公共權力機關進行認可、監(jiān)督和支持,不斷促進和完善政府的工作,使政府職能既要到位又不越位,這樣公共機關才能更好的為公眾服務。不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權利,無視消極逃避責任的后果,是大家都將不能擁有一個健全的社會。

      更應注意的是,行使自己的權利也是一種基本的社會責任,因為無視自己權利的結果,必使某些人侵犯他人權利的意圖得呈,嚴重的情況下還會造成權利被剝奪,造成專制。人人都擁有自由平等的基本權利,還意味著每一個成人都應該具有獨立的人格。

      它要求人們既不依賴于任何外在的精神權威也不依附于任何現(xiàn)實的力量集團,在真理的追求中具有獨立判斷力,在社會的參與中具有獨立自主的精神。具有獨立人格既能夠清醒地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個體,也能夠自覺地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人生義務和歷史使命。

      現(xiàn)代社會組織中的上下級關系,是人們在自由平等的基礎上的利益合作,它和等級社會中把等級作為社會的基本原則有根本性的不同。人只有走出依附的誤區(qū),具有充分的獨立性、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平等才能夠得到落實,自由才有可能得到實現(xiàn)。

      道德意識②。人類社會發(fā)展出三種基本的社會規(guī)范用以協(xié)調人際利害關系,道德是其中一種,另外兩種是法律和倫理習俗。

      人的本性是自利的,這和善惡無關,因為善惡只存在于人際之間,是后天判斷,而本性是生命本體之本能。法律依賴公共權力的強制保證,倫理習俗則是出于慣性的社會約定,道德則只能依靠自覺。

      社會規(guī)范雖然有所不同,但都是出于人際之間長期利益博奕的結果,都是人類理性的產(chǎn)物。人不是孤立的存在,所有人甚至所有生命在深層次上息息相關,在這個層次上他人和自己是統(tǒng)一的,故而社會規(guī)范在本質上是一種平等的公共服務、一種個人與社會的理性交換。

      法律只是要求不損人,文化習俗則要求照顧公共習慣,道德則還要求不自私。不自私意味著不能損人利己,不能侵犯公共利益,而且在相互地位不對稱的情況下,強者有義務幫助弱者,緊急情況下甚至有必要犧牲自己以保護他人和公共利益。

      一個人道德的高下,不在于認識和判斷,而在于實踐,道德本質是實踐的。道德最起碼的表現(xiàn)是誠實和知恥,連這兩點都作不到的人不可能是一個有道德的人,對他人是一個危險的存在。

      道德是人類理性所能感知的最高層面,它服從于人的良知。道德高尚的人是人類文明的中堅,是文明之船在風波逆流中賴以不沉的柱石,是文明之旅面對黑暗時不滅的明燈。

      法律和習俗必須以道德為基礎。任何與道德沖突的習俗,必定不是值得傳承的良性習俗。

      任何違背道德的法律,必然是不具備正義基礎之惡法,不可能是在充分自由平等下制定出來的法律,也即是說,這樣的法律本身不具備充分的合法性基礎,必須改良。法治意識。

      道德不具有強制力,人不可能不經(jīng)中介而自然處理公共事務,也無法公正的自行解決全部紛爭。故公共事務必須委托公共機關處理,法規(guī)只能由公共機關確定和執(zhí)行,公民所有行為必須符合法律規(guī)定;法律未規(guī)定者,可按道德判斷及習俗行事。

      前提是公共機關必須充分體現(xiàn)公意,不能成為某幾個人或集團的工具。這需要憲法保證,公共權力機關必須在憲法框架內行事。

      憲法是公民權利的象征,它必須載明公民的基本權利及責任。一切違憲的行為必須得到及時的制止,否則必然法將不法。

      必須明確的是,憲法是公民權利的結果,而不是像某些人認為的公民權利是憲法規(guī)定出來的。納稅人意識。

      政府是全體公民的公共服務機關,需要公民對其進行認可和支持,納稅是公民必須履行的義務。前提是此稅必須是合理的,經(jīng)過公。

      5.做為一個現(xiàn)代人最基本的該懂一些什么知識有誰知道

      知識對于不同的人標準、需求都是不同的,永遠沒有統(tǒng)一的答案。

      但是我覺得現(xiàn)代人應該具有兩種“現(xiàn)代”的觀念,這才是最重要的:

      1.拋棄過去的自我。

      要懂得從過去老套的經(jīng)驗,觀念里跳出來,不要一條路走到死,學會審視自己,不斷的完善自我。

      2.拋棄權威。

      現(xiàn)代人不再身處封建時代,應該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很多人表面上裝作藐視權威,骨子里還是覺得報紙、書本、專家這些東西是對的。這樣當然可以少花一點腦細胞。但不會在權威的論調里做取舍,沒有自己獨立思考的人是不會有什么大成就的。

      6.如何進行現(xiàn)代公民意識教育

      現(xiàn)代公民意識的培養(yǎng) 近來,一些有識之士開始呼喚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顯然要培養(yǎng)現(xiàn)代公民意識。這事意義重大。

      李慎之先生甚至這樣說過:“千差距、萬差距,缺乏公民意識,是中國與先進國家最大的差距?!保ā缎薷膽椃ㄅc公民教育》,見《改革》1999年第三期) 那么,這“公民意識”是什么?或者說,培養(yǎng)什么樣的公民意識?讀過一些報刊上的文章之后,感覺似乎公民意識的內涵就是文明禮貌、愛護公物等等。

      當然,也有人強調大問題,如愛黨愛國,遵紀守法,無私奉獻??有一句話好像已成共識:“中國人的素質太低!”那么,低在哪里?回答又似乎就是隨地吐痰、亂扔果皮,滿嘴臟話等等。這些都不錯,在公共場所的不文明舉止,雖然不是大事,卻直接暴露著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甚至使一切對五千年文明的夸耀都成為一種諷刺。

      幾年之后,北京就要舉辦奧運會了,為了不給世界留下一個未開化民族的形象,就是臨時抱佛腳,也一定要把中國——至少是首善之區(qū)北京弄出個文明樣子,因此,提高公民起碼的道德修養(yǎng)就成了公民教育的當務之急。 這一切很有必要,但認真一想,卻并非公民意識的根本。

      公民意識的核心何在?根據(jù)國內流行的辭書解釋,公民就是“取得某國國籍,并根據(jù)該國法律規(guī)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保ā冬F(xiàn)代漢語辭典》,商務印書館,1996)也就是說,公民不是一個自足的概念,無法孤立存在,而是需要在個人與國家的關系中確立。

      這也許是人的一種宿命:無法拒絕一切社會組織而孤立地生存,而是必然要生活于各種關系組成的群體環(huán)境之中。 因此,人就必須面對個體與群體、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國家等一系列關系。

      公民,意味著一個人在與他所屬國家關系中的一種身份。因此,談到公民意識的培養(yǎng),更重要的應該是懂得什么是國家,什么是政府,什么是個人與國家的關系,懂得個人在這種關系中的地位和應有的權利。

      恰恰是在這個方面,我們歷史悠久的本土傳統(tǒng)沒有提供什么資源。 何謂“公民”?我們歷史悠久的本土傳統(tǒng)沒有提供什么資源。

      我們有的是“臣民”,“子民”,“順民”,幾千年的傳統(tǒng)根深蒂固;我們也不乏“暴民”傳統(tǒng),一代又一代后繼有人;卻唯獨沒有“公民”。 正如顧準在他的研究中所發(fā)現(xiàn)的:“‘公民’、‘公民權’等等,不見于我國古代,也不見于埃及、兩河流域等早于古希臘或與古希臘同時的‘東方’各帝國?!?/p>

      (《顧準文集》,P74,貴州人民出版社,1994)專制主義統(tǒng)治下形成的傳統(tǒng)觀念能夠輕易地制造一代又一代卑微的“草民”和逆來順受的“順民”;專制統(tǒng)治本身也可以培養(yǎng)出一代又一代揭竿而起的“暴民”,卻不能培育出“公民”,更無法培養(yǎng)出現(xiàn)代公民。 那些口口聲聲“吾皇圣明,奴才該死”的“臣民”顯然不是現(xiàn)代公民。

      那些動不動以“殺富濟貧”相號召而滿腦子都是“彼可取而代也”的“暴民”顯然也不是現(xiàn)代公民。 現(xiàn)代公民應該能夠走出專制主義造就的“順民”與“暴民”的傳統(tǒng)籠罩。

      現(xiàn)代公民意識的培養(yǎng)就應該有助于從“臣民”、“暴民”走向“公民”。 從“臣民”、“暴民”到“公民”,關鍵就在于公民權利意識的確立。

      現(xiàn)代社會的重要標志就是每一個成員都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和不可侵犯的權利?,F(xiàn)代公民意識的核心就是這種權利意識。

      懂得什么是自己的權利,什么是自己的義務,知道維護自己的權利,也知道尊重別人的權利,這是一個現(xiàn)代公民應有的最基本的常識。 反之,不珍視自己的權利,也不尊重別人的權利,是缺乏公民意識的集中表現(xiàn)。

      中國人所欠缺的,正是這種權利意識。 以我和我的同代人為例,從小到大接受的都是服從和奉獻的教育:聽黨的話,聽毛主席的話,熱愛國家,熱愛集體,無私奉獻,為革命獻青春??社會規(guī)定了一系列守則,要我們無條件地服從,提出了一系列要求,要我們去奉獻,卻從來沒有告訴過我們自己擁有什么權利,更不曾告訴我們如何維護自己的權利。

      因為從未意識到自己的權利,所以也不知道尊重別人的權利。所以,當一群又一群戴上紅袖章走進社會的時候,只要一聲令下,就能夠闖入民宅,把一個個家庭抄個底朝天,也能夠高喊著“砸爛狗頭”的口號把自己的老師打翻在地。

      在我們受教育的過程中,一直強調“德智體全面發(fā)展”,而且“德”是第一位的。 但是,眾所周知,結果是越強調這種“思想品德教育”,人的思想品德就越糟糕,社會道德就越墮落。

      我們曾經(jīng)主動或被動地“斗私批修”,樹立“大公無私”的世界觀,也曾被教育如何把自己應有的權利看作救世主的恩賜。比如,新工人第一次拿到工資,要在書記的帶領下到偉大領袖像前三鞠躬,似乎那工資不是勞動報酬,而是領袖的恩賜。

      經(jīng)過這樣一種努力培養(yǎng),一代人大都有了堅定的政治立場,卻對個人權利茫然無知。直到今天,一些人仍然如此。

      尤其是那些終日辛勞的農民父老,他們知道的是只要自己還活著,就要“交皇糧”。這是“王法”,沒商量。

      而在年關之際,“特困戶”有時會迎來“送溫暖”的領導,說幾句什么關懷之類的話,送一個小小的紅包,他們就感動得五體投地了。 他們很少想到,他們接過的那幾張鈔票,其實還是他們自己作為納稅。

      現(xiàn)代公民基本常識

      聲明:沿途百知所有(內容)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