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時間的文化常識
古代一天分為12個時辰,以地支紀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一個時辰是現(xiàn)在的兩小時. 子時23~1點,丑時1~3點,寅時3~5點,卯時5~7點,辰時7~9點,巳時9~11點,午時11~13點,未時13~15點,申時15~17點,酉時17~19點,戌時19~21點,亥時21~23點。 更點———古代把晚上戌時作為一更,亥時作為二更,子時作為三,丑時為四,寅時為五更。
所以三更是半夜23點到1點這段時間. 再附給你一點或許對你有★古代人用的時辰 時辰 1、十二時辰制。 西周時就已使用。
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2、二十四時辰制。 宋以后把二十時辰中每個時辰平分為初、正兩部分,這樣,子初、子正、丑初、丑正。
依次下去,恰為二十四時辰,同現(xiàn)在一天二十四小時時間一致。
3、十時辰制。 出現(xiàn)于先秦。
晝夜各五分。據(jù)《隋書.天文志》,晝?yōu)槌?、禺、中、晡、夕,夜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來表示)?/p>
4、五時辰制。 其名稱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還、鋪時、大還、高舂、下舂、縣(懸)東、黃昏、定昏。
參閱《淮南子.天文訓》。 5、百刻制。
即把晝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產(chǎn)生與漏刻的使用有關(guān)。
可能起源于商代。漢時曾把它改造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幾經(jīng)反復,直至明末歐洲天文學知識傳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為正式的制度。
6、古代不一定具備嚴格的時間意義,而又常見常用的有關(guān)名稱亦頗不少。 一般地說,日出時可稱旦、早、朝、晨,日入時稱夕、暮、晚。
太陽正中時叫日中、正午、亭午,將近日中時叫隅中,偏西時叫昃、日昳。日入后是黃昏,黃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雞鳴,雞鳴后是昧旦、平明——這是天已亮的時間。
古人一天兩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這段時間就叫食時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這段時間叫晡時。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
(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
(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
(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
(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
(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食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是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jīng)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
(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jīng)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
人定也就是人靜。(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
★時辰———十二地支紀一晝24小時為十二時辰: 前半夜11時至1時為“子時”,午夜1時至3時為“丑時”,后半夜3時至5時為“寅時”,早上5時至7時為“卯時”,上午7時至9時為“辰時”,9時至11時為“巳時”,11時至下午1時為“午時”,中午1時至3時為“未時”,晚上7時至9時為“戌時”,9時至11時為“亥時”。每個時辰各占兩個鐘頭。
可見“從巳時直殺到未時”相當于現(xiàn)在的“從上午9時直殺到下午3時”。 ★更點———古代把晚上戌時作為一更,亥時作為二更,子時作為三,丑時為四,寅時為五更。
把一夜分為五更,按更擊鼓報時,又把每更分為五點。每更就是一個時辰,相當于現(xiàn)在的兩個小時,即120分鐘,所以每更里的每點只占24分鐘。
由此可見“四更造飯,五更開船”相當于現(xiàn)在的“后半夜1時至3時做飯,3時至5時開船”?!拔甯c”相當于現(xiàn)在的早晨5時又72分鐘,即6時12分,“三更四點”相當于現(xiàn)在的午夜1時又96分鐘,即2時36分。
★刻———古代用漏壺計時。 漏壺分播水壺和受水壺兩部。
播水壺分二至四層,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壺,受水壺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隨蓄水逐漸上升,露出刻數(shù),以顯示時間。而一晝夜24小時為100刻,即相當于現(xiàn)在的1440分鐘。
可見每刻相當于現(xiàn)在的14.4分鐘。所以“午時三刻”相當于現(xiàn)在的中午1時43.2分 “打更”、“更夫”、“更樓”各詞全由“更”字而來。
我以前談過,中國古代一晝夜分十二個時辰,亦即兩個小時一個時辰。白天人們可看太陽、日晷或計時的“銅壺滴漏”之類東西判斷時間,夜晚則不知時間了,于是由專人看著“銅壺滴漏”,按照時辰打鼓告訴民眾。
古人規(guī)定,逢戌時(約合現(xiàn)在晚上七點至九點鐘。
2.古代文化常識
古代紀年紀月級日紀時法 紀年法 1年號紀年法:我國最早的紀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
以“元,二,三……”為序數(shù),至去世為止。如:魯僖公元年,魯莊公十年。
從西漢武帝建元起,以年號紀年,用“元,二,三……”為序,更換年號則重新開始。如:元嘉元年,漢末建安中,元和十年。
新君即位,必須改變年號重新紀年,稱作“改元”。如:“是年夏王,改景炎”。
2干支紀年法: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葵叫十干,用以表序。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戍亥叫十二支,用以記時。用十干和十二支循環(huán)花相搭配組成甲子,乙丑,丙寅……葵亥,然后用甲子重新相配正好為數(shù)六十,通常叫六十花甲子,循環(huán)使用,周而復始,從東漢起采用干支紀年法。
如“予猶記周公之被捕,在丁卯三月之望?!?3年號,干支結(jié)合紀年。
如“順治二年乙酉四月,乾隆丁亥冬”。 紀月法 1按序數(shù)表示:即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
歲首的一月也叫正月。古人又有“月建”之法,即把十二支與十二月相配 ,表示月份,通常以冬至所在的夏歷十一月配子,稱建子之月,由此順推,十二月為建丑之月,正月為建寅之月……十一月為建亥之月。
2按四季紀月:每季中的三個月,按孟仲季的順序排列,如孟春,仲夏等。 紀日法 1用干支紀日:如六月丁丑(即六月初九)夏四月辛已(即十三日)。
由于六十甲子和夏歷的兩個月的天數(shù)(五十九天)并不等同,故每月的干支名稱與日期并不完全對應。 2按初一初二至三十的序數(shù)紀日。
每月的初一十五月底這三天又有特定的稱呼,分別叫做“朔”“望”“晦”。 (4)紀時法 古人紀時用地支表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當于現(xiàn)在的兩小時。
從23點(即夜十一點)起至夜一點 配子,依次順推,前一個時辰為初,后一個時辰為正,這樣也就等于將一晝夜十二個時辰分成二十四小時辰。搭配關(guān)系參見十二時辰與十二地支紀時關(guān)系表。
十二時辰 黃昏 人定 夜半 雞鳴 平旦 日出 朝食 隅中 日中 日仄 晡時 日夕 十二地支 戍 亥 子 丑 寅 卯 辰 已 午 未 申 酉 二十四時 19 - 21 21- 23 23- 1 1-3 3-5 5-7 7-9 9- 11 11- 13 13- 15 15- 17 17- 19 五更 20- 22 22- 24 24-2 2-4 4-6 五更 一更 二更 三更 四更 五更。
3.古代文化常識中有關(guān)年齡的知識有哪些
古代有關(guān)年齡的比喻稱謂: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晃礉M周歲的兒童――襁褓;2-3歲――孩提;童年——總角,垂髫;8歲(男)——齠年;10歲以下――黃口;10歲(女)——髻年;12歲(女)――金釵之年;13—14歲(女)――豆蔻年華;13—15歲——舞勺之年;15歲(女)——及笄之年;15歲(男)――志學之年,束發(fā);16歲(女)――碧玉年華;15—20歲――舞象之年;20歲(男)――弱冠;20歲(女)――桃李年華;24歲(女)――花蓓(信)年華;出嫁——標梅之年;30歲(女)――半老徐娘;30歲(男)――而立之年;40歲(男)――不惑之年;50歲――知命之年、半百;60歲――花甲,平頭之年、耳順之年,杖鄉(xiāng)之年;70歲――古稀、杖國之年;77歲——喜壽;80歲――杖朝之年;88歲——米壽;80-90歲――耄耋之年;90歲――鮐(臺,駘)背之年;99歲——白壽;100歲――期頣
人瑞;108歲——茶壽?!WR稱謂篇。
4.古代文化常識
古代紀年紀月級日紀時法
紀年法
1年號紀年法:我國最早的紀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以“元,二,三……”為序數(shù),至去世為止。如:魯僖公元年,魯莊公十年。從西漢武帝建元起,以年號紀年,用“元,二,三……”為序,更換年號則重新開始。如:元嘉元年,漢末建安中,元和十年。新君即位,必須改變年號重新紀年,稱作“改元”。如:“是年夏王,改景炎”。 2干支紀年法: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葵叫十干,用以表序。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戍亥叫十二支,用以記時。用十干和十二支循環(huán)花相搭配組成甲子,乙丑,丙寅……葵亥,然后用甲子重新相配正好為數(shù)六十,通常叫六十花甲子,循環(huán)使用,周而復始,從東漢起采用干支紀年法。如“予猶記周公之被捕,在丁卯三月之望?!?3年號,干支結(jié)合紀年。如“順治二年乙酉四月,乾隆丁亥冬”。
紀月法
1按序數(shù)表示:即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歲首的一月也叫正月。古人又有“月建”之法,即把十二支與十二月相配 ,表示月份,通常以冬至所在的夏歷十一月配子,稱建子之月,由此順推,十二月為建丑之月,正月為建寅之月……十一月為建亥之月。 2按四季紀月:每季中的三個月,按孟仲季的順序排列,如孟春,仲夏等。
紀日法
1用干支紀日:如六月丁丑(即六月初九)夏四月辛已(即十三日)。由于六十甲子和夏歷的兩個月的天數(shù)(五十九天)并不等同,故每月的干支名稱與日期并不完全對應。 2按初一初二至三十的序數(shù)紀日。每月的初一十五月底這三天又有特定的稱呼,分別叫做“朔”“望”“晦”。 (4)紀時法 古人紀時用地支表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當于現(xiàn)在的兩小時。從23點(即夜十一點)起至夜一點 配子,依次順推,前一個時辰為初,后一個時辰為正,這樣也就等于將一晝夜十二個時辰分成二十四小時辰。搭配關(guān)系參見十二時辰與十二地支紀時關(guān)系表。 十二時辰 黃昏 人定 夜半 雞鳴 平旦 日出 朝食 隅中 日中 日仄 晡時 日夕
十二地支 戍 亥 子 丑 寅 卯 辰 已 午 未 申 酉
二十四時 19 -
21 21-
23 23-
1 1-3 3-5 5-7 7-9 9-
11 11-
13 13-
15 15-
17 17-
19
五更 20-
22 22-
24 24-2 2-4 4-6
五更 一更 二更 三更 四更 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