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游褒禪山記的文學常識填空
《游褒禪山記》
《游褒禪山記》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辭職回家的歸途中游覽了褒禪山后,在同年7月以追憶形式寫下的一篇游記。這篇游記因事見理,夾敘夾議,其中闡述的諸多思想,不僅在當時難能可貴,在當今社會也具有極其深遠的現實意義?!笆乐?zhèn)ァ⒐骞?、非常之觀,常在險遠”更成為世人常用的名言。
寫作背景《游褒禪山記》是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任舒州通判時寫的一篇敘議結合的游記,敘述他和幾位同伴游褒禪山的經過,并借此生發(fā)議論,說明要實現遠大理想,成就一番事業(yè),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外,更需要有堅定的志向和頑強的毅力,并提出治學必須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態(tài)度。
精銳教育語文老師回答
2.游褒禪山記的文學常識填空
《游褒禪山記》
《游褒禪山記》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辭職回家的歸途中游覽了褒禪山后,在同年7月以追憶形式寫下的一篇游記。這篇游記因事見理,夾敘夾議,其中闡述的諸多思想,不僅在當時難能可貴,在當今社會也具有極其深遠的現實意義?!笆乐?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險遠”更成為世人常用的名言。
寫作背景《游褒禪山記》是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任舒州通判時寫的一篇敘議結合的游記,敘述他和幾位同伴游褒禪山的經過,并借此生發(fā)議論,說明要實現遠大理想,成就一番事業(yè),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外,更需要有堅定的志向和頑強的毅力,并提出治學必須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態(tài)度。
精銳教育語文老師回答
3.求《游褒禪山記》的知識整理
詞類活用1.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
舍:名詞活用為動詞,筑舍定居。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
名:名詞活用為動詞,命名,稱呼。 3.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極: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盡情享受。 4.有泉側出。
側:名詞作狀語,在一側。 5.問其深 深:形容詞用作名詞,深度。
6.好游者亦不能窮也。 窮: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窮盡,走到頭。 7.而其見愈奇。
見:動詞作名詞,見到的景象。 8.則其至又加少矣。
至:動詞用作名詞,到達的人。 9.火尚足以明也。
明:形容詞用作動詞,照明。 10. 則或咎其欲出者。
咎:形容詞用作動詞,指責。 11.常在于險遠。
險遠:形容詞用作名詞,險遠的地方。 12.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幽暗昏惑:形容詞作名詞,幽深昏暗、叫人迷亂(的地方)。13.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謬: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弄錯,使……錯誤。
傳:動詞作名詞,流傳的文字。 名:名詞作動詞,說明白。
14.往往有得。 得:動詞用作名詞,收獲文言固定句式1.有怠而欲出者。
(有一個……的人。) 2.其孰能譏之乎? (難道……嗎?) 3.何可勝道也哉! (哪里……呢?。?4.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這就是……的緣故。)省略句1.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于)之 2.距洞百余步,有碑仆(于)道 3.有志矣,不隨(之)以止也 4.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 5.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之以怠。
(賓語) 6.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書之不存。(賓語) 7.余之力尚足以(之)入,火尚足以(之)明也判斷句1.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2.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此余之所得也 4.所謂華(hu?。┥蕉凑?,以其乃華(huā)山之陽名之也 5.今言“華(hu?。比纭叭A(huá)實”之“華(huá)”者,蓋音謬也倒裝句 1.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介賓短語后置) 2.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狀語后置) (七)重點翻譯句 1. 世之奇?zhèn)ァ⒐骞?、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 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多義詞 1. 乃 ①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副詞,表示判斷,可譯為“是”“就是”) ②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③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 ④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于齊,兵乃出(才) 2. 道 ①有碑仆道(路,道路) 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道理) ③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張) ④何可勝道也哉(說,講) 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⑥道芷陽間行(取道) 3. 蓋 ①日初出大如車蓋(車蓋) ②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譯為“因為”“是因為”“是由于”等) ③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若水之歸海(超過,勝過) ④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4. 文 ①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文字) ②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紋) ③屬予作文以記之(文章) ④文過飾非(掩飾) 5. 然 ①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如此,這樣) ②吳廣以為然(對,正確) ③有穴窈然(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④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但,但是) 6. 其 ⑴始舍于其址。
(代詞,它的,代華山) 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代詞,那) ⑶距其院東五里。
(代詞,那個) ⑷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代詞,它) ⑸其文漫滅。
(代詞,它的,代仆碑) ⑹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代詞,它上面) ⑺其下平曠,有泉側出。
(代詞,它的,代華山) ⑻問其深。(代詞,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譯作“那個洞”) ⑼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代詞,代“好游者”,譯作“那些”) ⑽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其進”的“其”是指代第一個分句,譯作“那”,“其見”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譯作“那”) ⑾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代詞,它的,代后洞) ⑿蓋其又深。(代詞,指代后洞,譯作“那”) ⒀則其至又加少矣。
(代詞,代那些) ⒁既其出。(句中語氣助詞,沒有什么實際意義) ⒂則或咎其欲出者。
(代詞,指代“欲出者”,譯作“那”) ⒃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第一人稱代詞,自己) ⒄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代詞,他們) ⒅其孰能譏之乎?(副詞“其……乎”這個固定格式,用來表示反問,可譯作:難道……嗎?) ⒆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代詞,指代那些以訛傳訛的情況,可譯為“那”) 7. 觀 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
(欣賞) 而世之雄偉、瑰怪、非常之觀,(景象) 此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建筑物的一種,讀gu`an) 予觀夫巴陵盛狀,在洞庭一湖(觀賞) 8.名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定名) 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解釋)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出名) 不名一錢(以私人名義占有) 狄公有盛名(名聲)古今異義 1.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一】 古義:十分之一。 今義:數詞。
2. 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 【非?!?古義:不平常。
今義:用作表程度的副詞,十分,很。 3.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4.求《游褒禪山記》的知識整理
詞類活用1.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
舍:名詞活用為動詞,筑舍定居。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
名:名詞活用為動詞,命名,稱呼。 3.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極: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盡情享受。 4.有泉側出。
側:名詞作狀語,在一側。 5.問其深 深:形容詞用作名詞,深度。
6.好游者亦不能窮也。 窮: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窮盡,走到頭。 7.而其見愈奇。
見:動詞作名詞,見到的景象。 8.則其至又加少矣。
至:動詞用作名詞,到達的人。 9.火尚足以明也。
明:形容詞用作動詞,照明。 10. 則或咎其欲出者。
咎:形容詞用作動詞,指責。 11.常在于險遠。
險遠:形容詞用作名詞,險遠的地方。 12.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幽暗昏惑:形容詞作名詞,幽深昏暗、叫人迷亂(的地方)。13.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謬: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弄錯,使……錯誤。
傳:動詞作名詞,流傳的文字。 名:名詞作動詞,說明白。
14.往往有得。 得:動詞用作名詞,收獲文言固定句式1.有怠而欲出者。
(有一個……的人。) 2.其孰能譏之乎? (難道……嗎?) 3.何可勝道也哉! (哪里……呢?。?4.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這就是……的緣故。)省略句1.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于)之 2.距洞百余步,有碑仆(于)道 3.有志矣,不隨(之)以止也 4.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 5.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之以怠。
(賓語) 6.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書之不存。(賓語) 7.余之力尚足以(之)入,火尚足以(之)明也判斷句1.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2.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此余之所得也 4.所謂華(hu?。┥蕉凑?,以其乃華(huā)山之陽名之也 5.今言“華(hu?。比纭叭A(huá)實”之“華(huá)”者,蓋音謬也倒裝句 1.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介賓短語后置) 2.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狀語后置) (七)重點翻譯句 1. 世之奇?zhèn)ァ⒐骞?、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 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多義詞 1. 乃 ①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副詞,表示判斷,可譯為“是”“就是”) ②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③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 ④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于齊,兵乃出(才) 2. 道 ①有碑仆道(路,道路) 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道理) ③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張) ④何可勝道也哉(說,講) 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⑥道芷陽間行(取道) 3. 蓋 ①日初出大如車蓋(車蓋) ②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譯為“因為”“是因為”“是由于”等) ③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若水之歸海(超過,勝過) ④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4. 文 ①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文字) ②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紋) ③屬予作文以記之(文章) ④文過飾非(掩飾) 5. 然 ①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如此,這樣) ②吳廣以為然(對,正確) ③有穴窈然(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④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但,但是) 6. 其 ⑴始舍于其址。
(代詞,它的,代華山) 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代詞,那) ⑶距其院東五里。
(代詞,那個) ⑷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代詞,它) ⑸其文漫滅。
(代詞,它的,代仆碑) ⑹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代詞,它上面) ⑺其下平曠,有泉側出。
(代詞,它的,代華山) ⑻問其深。(代詞,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譯作“那個洞”) ⑼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代詞,代“好游者”,譯作“那些”) ⑽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其進”的“其”是指代第一個分句,譯作“那”,“其見”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譯作“那”) ⑾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代詞,它的,代后洞) ⑿蓋其又深。(代詞,指代后洞,譯作“那”) ⒀則其至又加少矣。
(代詞,代那些) ⒁既其出。(句中語氣助詞,沒有什么實際意義) ⒂則或咎其欲出者。
(代詞,指代“欲出者”,譯作“那”) ⒃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第一人稱代詞,自己) ⒄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代詞,他們) ⒅其孰能譏之乎?(副詞“其……乎”這個固定格式,用來表示反問,可譯作:難道……嗎?) ⒆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代詞,指代那些以訛傳訛的情況,可譯為“那”) 7. 觀 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
(欣賞) 而世之雄偉、瑰怪、非常之觀,(景象) 此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建筑物的一種,讀gu`an) 予觀夫巴陵盛狀,在洞庭一湖(觀賞) 8.名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定名) 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解釋)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出名) 不名一錢(以私人名義占有) 狄公有盛名(名聲)古今異義 1.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一】 古義:十分之一。 今義:數詞。
2. 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 【非?!?古義:不平常。
今義:用作表程度的副詞,十分,很。 3.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游褒禪山記》的知識精講
詞類活用詞: ①始舍于于其址 名詞作動詞,筑舍定居 ②有泉側出 名詞作狀語,從旁邊 ③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深:a--n. 深度。窮:a-- v.走到盡頭。
④則其至又加少矣。v--n.到達的人。
⑤火尚足以明也。 a--v.照明. ⑥其進欲難,而其見欲 奇。
見:v--n. 見到的景象。 ⑦常在于險遠。
a- n.險阻僻遠的地方。 ⑧謬其傳而莫能名者。
謬:使動,弄錯,使… 錯。傳:v-n,流傳的文字。
名:n- 動,識其本名,說出名稱。 判斷句: ①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②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③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音謬也。
④此余之所得也。 ⑤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古今異義詞:以上、不能、十一、于是、非常、所以。
重點詞“其”“而”的用法其⑴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隨之⑵其下平曠,有泉側出⑶其孰能譏之乎?⑷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而⑴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⑵有怠而欲出者。⑶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⑷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⑸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一詞多義1、道有碑仆道 道:道路 何可勝道也哉 道:說道芷陽間行 道:取道 傳道授業(yè)解惑也 道:道理于是廢先王之道 道:主張 策之不以其道 道:正確的方法2、得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得:獲得 此予之所得也 得:獲得 往往有得 得:心得未得與項羽相見 得:能夠古人之觀于天地 觀:觀察 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 觀:景象3、勝何可勝道也哉 勝:盡 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 勝:受得了刑人如恐不勝 勝:盡 沛公不勝杯杓 勝:受得了名勝古跡 勝:美的地方4、文其文漫滅 文:碑文獨其為文猶可識 文:文字的字跡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文:文采 皆披發(fā)文身 文:紋文過飾非 文:掩飾5、相無物以相之 相:幫助則將焉用彼相矣 相:扶助盲人的人桓公欲相鮑叔 相:使為相悔相道之不察兮 相:省視,察看兒已薄祿相 相:相貌及時相遣歸 相:(偏指一方)我6、其其后名之曰褒禪 其:那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其:它,華山洞既其出 其:無實義則或咎其欲出者 其:那個而予亦悔其隨之 其:自己其孰能譏之乎 其:表示反問語氣7、而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其奇 而:表示轉折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而:因而而世之奇?zhèn)ァ⒐骞?、非常之觀 而:表示轉折而人之所罕至焉 而:而且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而:表示轉折 一說表示假設古今異義詞 廬冢 以上 不能 十一 于是 非常 至于。
6.古代文化常識50例
【月亮的別稱】 月亮是古詩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寫的對象。
它的別稱可分為: (1)因初月如鉤,故稱銀鉤、玉鉤。(2)因弦月如弓,故稱玉弓、弓月。
(3)因滿月如輪如盤如鏡,故稱金輪、玉輪、銀盤、玉盤、金鏡、玉鏡。(4)因傳說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稱銀兔、玉兔、金蟾、銀蟾、蟾宮。
(5)因傳說月中有桂樹,故稱桂月、桂輪、桂宮、桂魄。(6)因傳說月中有廣寒、清虛兩座宮殿,故稱廣寒、清虛。
(7)因傳說為月亮駕車之神名望舒,故稱月亮為望舒。(8)因傳說嫦娥住在月中,故稱月亮為嫦娥。
(9)因人們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稱月亮為嬋娟?!局袊?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
但在古代文獻中它是一個多義性的詞組。從春秋戰(zhàn)國至宋元明清,多用來泛指中原地區(qū)。
如孟子《齊桓晉文之事》:“蒞中國而撫四夷也?!彼抉R光《赤壁之戰(zhàn)》:“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p>
“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中華】 上古時期華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黃河流域一帶,故稱“中華”,后常用來泛指中原地區(qū)。
如《三國志》:“其地東接中華,西通西域。”今已成為中國的別稱。
【九州】 傳說中的我國上古時期劃分的九個行政區(qū)域,州名分別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后成為中國的別稱。
陸游詩云:“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薄哆^秦論》“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
【中原】 又稱中土、中州。狹義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帶,廣義的中原指黃河中下游地區(qū)或整個黃河流域。
如《出師表》:“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标懹巍妒緝骸吩姡骸巴鯉煴倍ㄖ性?,家祭無忘告乃翁。”
指整個黃河流域。【海內】 古代傳說我國疆土四面環(huán)海,故稱國境之內為海內。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彼抉R光《赤壁之戰(zhàn)》:“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江東。”
【四?!?參見“海內”條。指天下、全國。
如賈誼《過秦論》“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冻啾谥畱?zhàn)》:“遂破荊州,威震四海?!?/p>
《阿房宮賦》:“六王畢,四海—?!薄段迦四贡洝罚骸八暮V?,有幾人歟?” 【六合】 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
如《過秦論曠履至尊而制六合”,“然后以六合為家,骰函為宮”。李白《古風》詩:“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八荒】 四面八方遙遠的地方,猶稱“天下”。
《過秦論》:“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绷簡⒊渡倌曛袊f》:“縱有千古,橫有八荒。”
【江河】 古代許多文章中專指長江、黃河。如《鴻門宴》:“將軍戰(zhàn)河南,臣戰(zhàn)河北?!?/p>
《過秦論》:“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肴之戰(zhàn)》:“公使陽處父追之,及諸河?!?/p>
再如《祭妹文》“先塋在杭,江廣河深”,此處“江”即指長江,“河”則指運河?!窘蟆?即江東。
古人以東為左,以西為右?!度河Y干中計》:“即傳令悉召江左英杰與子翼相見。”
【江表】 長江以南地區(qū)?!冻啾谥畱?zhàn)》:“江表英豪,咸歸附之。”
【江南】 長江以南的總稱,所指區(qū)域因時而異。白居易詞云:“江南好,風景舊曾諳?!?/p>
王安石詩云:“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淮左】 淮水東面。
《揚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處”,揚州在淮水東面?!旧綎|】 顧名思義,在山的東面。
但需注意的是,因“山東”之“山”,可指崤山、華山、太行山、泰山等數種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盡相同。下面是以崤山為標準的“山東”。
如《漢書》曾提到“山東出相,山西出將”?!而欓T宴》:“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p>
《過秦論》:“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關東】 古代指函谷關或潼關以東地區(qū),近代指山海關以東的東北地區(qū)。
曹操《蒿里行》:“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指潼關以東地區(qū)。
【關西】 指函谷關或潼關以西地區(qū)?!冻啾谥畱?zhàn)》:“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操后患?!?/p>
【關中】 所指范圍不一,古人習慣上將函谷關以西地區(qū)稱為關中?!而欓T宴》:“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p>
《過秦論》:“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西域】 古代稱我國新疆及其以西地區(qū)。
《雁蕩山》:“按西域書,阿羅漢諾矩羅居震旦東南大海際雁蕩山芙蓉峰龍湫。” 【朔漠】 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單稱“朔”,泛指北方。
《采草藥》:“朔漠則桃李夏榮?!薄赌咎m詩》:“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p>
朔氣指北方的風。《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仍舊迎著朔風回來”,指北風。
【百越】 又作百粵、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閩粵各地,統(tǒng)稱為百越。
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區(qū)?!哆^秦論》“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藥》“諸越則桃李冬實”。
【五岳】 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秹粲翁炖岩髁魟e》:“勢拔五岳掩赤城?!?/p>
【京畿】 國都及其附近的地區(qū)?!蹲笾乙愎菔隆罚骸班l(xiāng)先輩左忠毅公視學京畿?!?/p>
【三輔】 西漢時本指治理京畿地區(qū)的三位官員,后指這三位官員管轄的地區(qū)。《張衡傳》:“衡少善屬文,游于三輔?!?/p>
《記王忠肅公翱事》:“公一女,嫁為畿輔某官某妻?!彼逄埔院蠛喎Q“輔”。
【三秦】 指潼關以西的關中地區(qū)。項羽滅秦后曾。
7.急求
褒禪山亦謂之華(huá)山,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
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huā)”如“華(huá)實”之“華(huá)”者,蓋音謬也。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游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謂之后洞。
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p>
遂與之俱出。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
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于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 而世之奇?zhèn)ァ⒐骞?、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
《游褒禪山記》作者王安石這個下面是譯文:褒禪山也稱為華山。唐代和尚慧褒當初在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為這個緣故,后人就稱此山為褒禪山。
現在人們所說的慧空禪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 距離那禪院東邊五里,是人們所說的華山洞,因為它在華山南面而這樣命名。
距離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剝蝕、損壞近乎磨滅,只有從勉強能認得出的地方還可以辨識出“花山”的字樣。現在將“華”讀為“華實”的“華”,大概是(因字同而產生的)讀音上的錯誤。
由此向下的那個山洞平坦而空闊,有一股山泉從旁邊涌出,在這里游覽、題記的人很多,(這就)叫做“前洞”。經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個洞穴,一派幽深的樣子,進去便(感到)寒氣逼人,打問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歡游險的人也未能走到盡頭——這是人們所說的“后洞”。
我與四個人打著火把走進去,進去越深,前進越困難,而所見到的景象越奇妙。有個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說:“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滅了?!?/p>
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來。我們走進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歡游險的人來,大概還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來此而題記的人已經很少了。
洞內更深的地方,大概來到的游人就更少了。當(決定從洞內退出)時,我的體力還足夠前進,火把還能夠繼續(xù)照明。
我們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張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來,而未能極盡游洞的樂趣。 于是我有所感慨。
古人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所得益,是因為他們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廣泛。 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來游覽的人便多;危險而又遠的地方,前來游覽的人便少。
但是世上奇妙雄偉、珍異奇特、非同尋常的景觀,常常在那險阻、僻遠,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達的。(雖然)有了志氣,也不盲從別人而停止,但是體力不足的,也不能到達。
有了志氣與體力,也不盲從別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亂的地方卻沒有必要的物件來支持,也不能到達??墒?,力量足以達到目的(而未能達到),在別人(看來)是可以譏笑的,在自己來說也是有所悔恨的;盡了自己的主觀努力而未能達到,便可以無所悔恨,這難道誰還能譏笑嗎?這就是我這次游山的收獲。
我對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嘆古代刻寫的文獻未能存留,后世訛傳而無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說得完呢?這就是學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謹慎取舍的緣故。 同游的四個人是:廬陵人蕭君圭,字君玉;長樂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國,字平父;安上,字純父。
至和元年七月,臨川人王安石記。
8.有關文言文體裁賦、記、志的文化常識
1.賦
賦,中國古典文學的一種重要文體,雖然對于現代人來說,其遠不及詩詞、散文、小說那樣膾炙人口。但在古代,特別在漢唐時詩與賦往往并舉連稱,從曹丕的“詩賦欲麗”和陸機的“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可窺端倪。
那么,何為賦呢?賦萌生于戰(zhàn)國,興盛于漢唐,衰于宋元明清。在漢唐時期,有只作賦而不寫詩的文人,卻幾乎沒有只作詩而不寫賦的才子。建安以后乃至整個六朝時期,對賦的推崇甚至于詩。《史記》中稱屈原的作品為賦,《漢書》也稱屈原等人的作品為賦。后人因推尊《史》、《漢》,所以便把屈原等人作品稱為之賦。
“賦”字用為文體的第一人應推司馬遷。在漢文帝時“詩”已設立博士,成為經學。在這種背景下,稱屈原的作品為詩是極不合適的。但屈原的作品又往往只可誦讀而不能歌唱,若用“歌”稱也名不正言不順。于是,司馬遷就選擇“辭”與“賦”這兩個名稱。不過,他還是傾向于把屈原的作品以“辭”來命名,這是由于屈原的作品富于文采之故。而把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作品稱為“賦”。真 正把自己作品稱為賦的作家第一人是司馬相如。而后,到西漢末年,文人們就常以“賦”名篇自己的作品了。
賦是介于詩、文之間的邊緣文體。在兩者之間,賦又更近于詩體。從漢至唐初這段時期,賦近于詩而遠于文,從主題上看,楚辭體作品主題較為單一,多為“悲士不遇”。而其形式也比較固定,都是仿效屈原作品體式,象屈原那樣書寫自己的不幸與愁思。 屈原的《招魂》全篇的鋪張夸飾,對漢大賦的影響不言而喻。賦自誕生之日便 帶有濃厚的文人氣息,這就是受楚辭影響極深的原因。騷體賦,多采用楚辭的“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也常繼用了楚辭的“引類譬喻” 手法。
賦與詩的盤根錯節(jié),互相影響從“賦”字的形成就已開始。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更出現了詩、賦合流的現象。但詩與賦必竟是兩種文體,一般來說,詩大多為情而造文,而賦卻常常為文而造情。詩以抒發(fā)情感為重,賦則以敘事狀物為主。清人劉熙載說:“賦別于詩者,詩辭情少而聲情多,賦聲情少而辭情多?!?
漢賦的體式上大致有三種,即騷體賦、四言詩體賦和散體賦(或稱大賦)。。從賦的結構、語言方面看,散體、七體、設論體、及唐代文體賦又都比較接近于散文,有的完全可歸于散文的范疇。賦的似詩似文的特征,與現代文學中的散文詩有些相像。 它主要有三個特點:一、語句上以四、六字句為主,并追求駢偶;二、語音上要求聲律諧協(xié);三、文辭上講究藻飾和用典。 排偶和藻飾是漢賦的一大特征。
駢文受賦的影響很大,駢比起于東漢,成熟于南北朝。在文章中廣泛用賦的駢比形式,是漢代文人的常習。以至于有些以賦名篇的文章都被人視作駢文。象南朝劉宋的鮑照的《蕪城賦》、謝惠連的《雪賦》及謝莊的《月賦》等。
/view/45191.htm
2.記
【 游記 】:游記是描寫旅行見聞的一種散文形式。游記的取材范圍極廣,可以描繪名山大川的秀麗瑰奇,可以記錄風土人情的詭異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記下一國的重大事件,并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筆輕松,描寫生動,記述翔實,給人以豐富的社會知識和美的感覺。游記有帶議論色彩的,如《岳陽樓記》、《游褒禪山記》;有帶科學色彩的,如酈道元的《三峽》;有帶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記》。
?fr=qrl3
3.志
至于 志 ,好像沒有這種文體。志 也是 記的意思。沒聽說 歷史上有誰 寫過 志 這種文體的?!度龂尽返闹?也是 記的意思。
/health.asp?id=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