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不卡福利网站|中文字幕在笑第一页|午夜福利中文字幕首页|久久精彩视频免费观看

  • <abbr id="lczsv"></abbr>
    <blockquote id="lczsv"></blockquote>

    <track id="lczsv"><table id="lczsv"><nobr id="lczsv"></nobr></table></track>
    • 中國古代歷史常識和歷史文化

      2022-06-17 綜合 86閱讀 投稿:藺玄觴

      1.學(xué)習(xí)中國古代歷史與文化應(yīng)具備哪些基本知識

      準(zhǔn)備一本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再準(zhǔn)備一本繁簡字對照表。還有就是你的興趣了,中國古代歷史與文化太寬泛,這樣你會無從下手,建議你從自己最喜歡的部分下手。中國文化博大精深。 中國古代文化史的劃分是以時間為序,從先秦開始,經(jīng)歷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遼宋夏金元、明清(鴉片戰(zhàn)爭前)。而每一時期我們首先要知道它的階段特征,這是我們答題時的思路軸心;其次必須記住并理解其中最重要的內(nèi)容,這是獲得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基礎(chǔ)知識分的重中之重;最后要選擇典型題作練習(xí),并對其進行分析,能夠聯(lián)系其他知識點,舉一反三。

      首先,我們分析每一時期的文化階段特征。

      (1)先秦時期:春秋戰(zhàn)國時期形成的思想科技和文藝成就奠定中國古代文化發(fā)展的全部基礎(chǔ);

      (2)秦漢:科技文化大發(fā)展,統(tǒng)一性與多樣性的結(jié)合,奠定了中國科技文化在世界上的領(lǐng)先地位;

      (3)三國兩晉南北朝:文化科技繼續(xù)進步,思想方面儒、道、釋開始互相滲透;

      (4)隋唐:博大精深、全面輝煌,在所有文化領(lǐng)域都有突出成就,是當(dāng)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文化;

      (5)五代十國、遼、宋、夏、金、元:我國古代文化達到了高度繁榮的水平,四大發(fā)明完成,為人類文明的發(fā)展影響深遠;

      (6)明清(鴉片戰(zhàn)爭前):承古萌新,西學(xué)東漸,古典文化進入總結(jié)時期成就突出。

      其次,我們要注意其最重要的知識點,也就是在高考中常出現(xiàn)的考點,并要對其進行分析。

      ⑴先秦時期:諸子百家(道家—老莊;儒家—孔孟荀;墨家—墨子;法家—韓非子);分析百家爭鳴的歷史條件、各家本質(zhì)、影響。

      (2)秦漢:哲學(xué)(董仲舒)、史學(xué)(司馬遷)、宗教(佛/道);分析用于加強政治統(tǒng)治的改造的儒家學(xué)說——董仲舒提出的大一統(tǒng)思想。

      (3)三國兩晉南北朝:文學(xué)(“建安文學(xué)”、田園詩、民歌)、哲學(xué)—宗教—藝術(shù);分析中原文化對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輻射。

      (4)隋唐:詩、書、畫、教育;分析此時期文化繁榮的原因和表現(xiàn)。

      (5)五代十國、遼宋夏金元:主要是宋元時期的科技(三大發(fā)明)、文學(xué)(詞曲);分析宋元時期文化發(fā)展與隋唐的關(guān)系.分析宋元與隋唐文化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6)明清(鴉片戰(zhàn)爭前):科技新成就及古典巨著、明清小說名著、早期啟蒙思想及西學(xué)東漸;分析明清文化的總特點。

      2.中國古代文化歷史所必須知道的常識

      【禮教】《金剛經(jīng)》是(佛教)著作唐朝六渡日本宣揚佛教為當(dāng)時兩國邦交做出巨大貢獻的是(鑒真)道教創(chuàng)始于(東漢)注1中國古代有“五禮”之說,其中祭祀活動被稱為(吉禮)注2按照古人的飲食禮儀,在上一道燒魚時應(yīng)該(魚尾向著客人)俎是古時的一種禮器,為祭祀時使用,用途是(宰殺和擺放祭祀用的牲畜)古人以“孝悌”為美德,其中悌指的(尊敬兄長)古人講究尊稱禮節(jié),談到對方父親一般稱為(令尊)古人講究謙辭禮讓,談到自己兒子一般稱為(犬子)古人稱呼自己父親的侄女婿為(堂姐夫/妹夫)古人稱“拙荊”指(自己的妻子)古人稱“連襟”指(姐妹之丈夫)在古代,下列哪個詞語中用來稱呼對方妻子(令困)【歷史常識】下列年代相對最早的一個朝代或時期是(漢)東晉和西晉的順序是(先有西晉后有東晉)唐朝前是(隋朝)唐朝中央實行三省六部制,下面哪個省不在三省之列(下書?。┳?南北朝時期的南朝不包括(楚)下列朝代按時間順排列應(yīng)為(夏商周)曾經(jīng)東征高麗的隋煬帝名叫(楊廣)著名的陳勝吳廣起義地點大澤鄉(xiāng)在哪個?。ò不眨┎粚儆诙氖返氖窌牵ㄊ吠ǎ├钍烂裨谖黄陂g的治平局面稱為(貞觀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國號是(貞觀)唐朝的開國皇帝是(唐太祖)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建造者是(李冰)墨子屬于(墨家)莊子屬于(道家)提倡“兼愛,非攻”的是(墨家)【琴棋書畫】被稱為酒仙的是(李白)“說琴諫國王”所說的是(鄒忌諫齊王)我國古代最早出現(xiàn)的樂器是哪一類(吹奏樂器)五音是(宮商角徵羽)不包括(雅)吹奏橫笛的正確口型應(yīng)該是(嘴角向兩邊)古人所稱的“鍬秤”指的是哪種物品(棋盤)中國象棋棋盤上的“米”字形方框叫做(九宮)以下哪一個是象棋中不會出現(xiàn)的走法(象四進五,士二進四)關(guān)于象棋的說法錯誤的是(兵和卒只允許前行,不能后退和平移)以下關(guān)于象棋的說法,哪個是正確的(象棋起源較早,戰(zhàn)國時期就已有記載)關(guān)于圍棋的說法錯誤的是(圍棋的棋子分?jǐn)?shù)量同的黑白子)圍棋開局的落子規(guī)則是(執(zhí)黑先行)圍棋的棋盤圖案是(橫豎十九條直線)圍棋棋子緊鄰的直線交叉點成為(氣)被稱為“文房四寶”的是(筆墨紙硯)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是(王羲之的蘭亭序)被譽為“書圣”的是(王羲之)被譽為“草圣”的是(張旭)有畫圣美譽的吳道子是哪朝人(唐朝)我國第一部系統(tǒng)分析字形和考求字義的字典是(說文解字)注4著名的《女史箴圖》是哪位畫家的作品(顧愷之)“夢幻西游”四個字一共由多少筆畫組成(三十二畫)“唐”(十畫)“朝”(十二畫)“長安”(十畫)【唐詩】“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這首膾炙人口的《俠客行》出自(李白)“在天愿做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出自(《長恨歌》)被稱為樂府雙壁的是《孔雀東南飛》和(《木蘭詩》)古詩名句“夕陽無限好”的下句是(只是近黃昏)古詩名句“前山鳥飛絕”的下句是(萬徑人蹤滅)古詩名句“舉杯邀明月”的下句是(對影成三人)古詩名句“男兒何不帶吳鉤”的下句是(收取關(guān)山五十州)古詩名句“東邊日出西邊雨”的下句是(道是無晴還有晴)古詩名句“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的下句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古詩名句“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的下句是(白云千載空悠悠)古詩名句“千里鶯啼綠映紅”的下句是(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古詩名句“仰天大笑出門去”的下句是(我輩豈是蓬蒿人)古詩名句“十年一覺揚州夢”的下句是(贏得青樓薄幸名)古詩名句“今日聽君歌一曲”的下句是(暫憑杯酒長精神)古詩名句“幾處早鶯爭暖樹”的下句是(誰家新燕啄春泥)古詩名句“黃河遠上白云間”的下句是(一片孤城萬仞山)古詩名句“可憐九月初三夜”的下句是(露似珍珠月似弓)古詩名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的下句是(無人知是荔枝來)【古代常識】下列哪個稱呼是表示“情投意合,友誼深厚的朋友”(莫逆之交)古代所稱“不惑之年”是指(四十歲)注5古代所稱“垂髫”只說女子(十三歲)古代稱20歲的少年為(弱冠)古代的“鼎”最初是一種(炊具)古語所稱“按圖索驥”的驥是(良馬)古代文人所稱的“懷袖雅物”是(扇)古代科舉考試按順序排列需要經(jīng)過(鄉(xiāng)試會試院試殿試)注6下列不屬于二十四史的史書的是(史通)五岳之說自古就有,其中衡山被稱為(南岳)注7古代地理所稱“陽”指的是(山南水北)古人的“謚號”指的是(帝王所專用的稱號)我國古代四大藝術(shù)是指(棋琴畫書)人們所稱的“三伏”出現(xiàn)在農(nóng)歷的(六月)下列屬于十二地支的是(午)注8古人用“六畜興旺”形容家境繁榮,其中六畜指(豬馬牛羊犬雞)左遷指的是(降官)注9古代人所說的“寒舍”是指(自己的住房)“四書五經(jīng)”中的四書是(論語孟子中庸大學(xué))長城修建后關(guān)內(nèi)關(guān)外的說法中“關(guān)”指的是(山海關(guān))古代“上元節(jié)”是指(元宵節(jié))注10古代“重陽節(jié)”是指(農(nóng)歷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喝的是(菊花酒)古語所稱“細軟”是指(錢財)凌晨1:00至3:00古代稱為(丙夜)古時的二更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1-3點)在我國古代,下列哪個時段指現(xiàn)在的19:00-21:00(黃昏)我國農(nóng)歷把每月。

      3.中國古代歷史文化

      特點之一: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數(shù)千年文明演進過程中,沒有出現(xiàn)斷層。

      孔夫子的學(xué)說,一直影響中國歷史2000 多年??酌蟼鹘y(tǒng)、老莊精神,以及后來的佛學(xué)思想,彼此促進,相互借鑒,常演常新,一脈相傳。

      這種情況在人類文明史上是非常罕見的,在四大文明古國中亦是獨一無二。四大文明古國中的其他三家都曾出現(xiàn)文化斷層,一些古老文化傳統(tǒng)在民族文化的沖擊下,幾乎散滅已盡。

      在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文化以外,古希臘、古羅馬文化屬于比較年輕的一代;但其文化傳統(tǒng)同樣受到過致命的沖擊,以致中世紀(jì)的幾百年,歐洲人都看不到的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國古代文化,雖晚于古埃及等國家,但其歷史水平并不遜于任何一個民族,而且一脈相承,其文化傳統(tǒng)得到比較完美的保存,這不能不說是中國歷史文化的一個奇跡。

      特點之二: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沒有出現(xiàn)歷史性的分裂結(jié)局。 所謂沒有出現(xiàn)分裂結(jié)局,并非不曾有過分裂。

      中國自夏、商、周以來,歷代王朝更替,也曾出現(xiàn)過非常復(fù)雜的局面。西周統(tǒng)一,東周混亂,戰(zhàn)國分裂;秦漢統(tǒng)一,魏晉南北朝分裂;隋唐統(tǒng)一,五代十國分裂;宋、遼、金、夏總在統(tǒng)一與分裂之間;宋元政權(quán)更迭,出現(xiàn)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shù)民族居于統(tǒng)治地位的全國性政權(quán);明統(tǒng)一,但很快衰落;清兵入關(guān),出現(xiàn)第二個由少數(shù)民族占據(jù)主導(dǎo)地位的全國性政權(quán)。

      中國歷史,可謂戰(zhàn)亂不斷,分裂不斷;但戰(zhàn)而又治,分而又合。從中國歷史發(fā)展的總趨向看,中國歷史上的統(tǒng)一時間不但遠遠長于分裂時間,而且統(tǒng)一是主流,統(tǒng)一合乎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也合乎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這一點和世界上許多國家又有很大區(qū)別,首先就和西方基督教傳統(tǒng)不一樣。古羅馬也是大帝國,但壽命不長;先是一分為二,后來二分為多;以致不但民族差異日益擴大,語言差異也日見明顯。

      直到中世紀(jì)下半葉,歐洲才真正出現(xiàn)走向統(tǒng)一的曙光,但直到今天,歐洲的一些地區(qū)還在發(fā)生民族戰(zhàn)亂。實際上西方自古羅馬分裂以來,就不曾統(tǒng)一過。

      中東也是如此,甚至非洲、拉丁美洲都有與之類似的現(xiàn)象。雖然造成的原因或許截然相反,但分裂的事實,則無須爭議。

      特點之三:中國既是一個宗教寬容的歷史古國,但又從來不是一個宗教性國家。 中國歷史文化的主導(dǎo)性因素,自然是儒家文化。

      但儒家文化不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唯一代表,盡管在所有文化流派中它的影響最大。從它產(chǎn)生的那天起,就不是孤立出現(xiàn)的文化現(xiàn)象。

      諸子百家,它為一家。以后因為社會需要,儒學(xué)被捧到獨尊的地位,但獨尊并非獨有。

      即使奉行"廢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的漢武帝時代,它依然不是獨有的。例如,儒學(xué)慎言鬼神之事,漢武帝本人卻頗有些相信神仙。

      東漢時代,佛學(xué)東來,道教初興;魏晉時代,玄學(xué)又起;于是儒、道、佛同生共在的文化現(xiàn)象成為盛唐文化的基本特色。 中國人自古對宗教不持絕對化立場。

      既允許無神論的存在,也允許有神論的存在,還允許各種宗教組織存在。但有一個條件,任何宗教都不能以傷害中央政權(quán)、妨害國家政務(wù)作為存在的前提;否則,必予以打擊或取締。

      當(dāng)然,中國歷史漫長,宗教間的沖突,也曾有過,對宗教的迫害也曾有過。但從歷史發(fā)展的宏觀態(tài)勢分析,"三武一宗"滅佛事件及其影響畢竟是暫時的,而佛教等宗教的發(fā)展卻是長久的。

      中國文化本性寬容,唯其如此,在中國歷史上才從來不曾有過因為宗教問題而發(fā)生的全國性大戰(zhàn)亂。反倒在戰(zhàn)爭極其殘酷、國家多災(zāi)多難的歷史關(guān)頭,宗教活動起過某種緩沖和保護作用。

      例如佛教之于北朝,道教之于元代,都有安定社會、減少殺戳的意義存在。 中國宗教活動論其主要影響,不是表現(xiàn)在政治方面,而是表現(xiàn)在思想文化方面。

      唯其如此,才使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內(nèi)涵更豐富,也更具生命活力。相對于中國而言,整個歐洲乃至整個地中海周邊國家,幾乎總在宗教信仰、民族興衰和國家利益之間發(fā)生沖突;而這種沖突,往往導(dǎo)致更深的民族仇恨,或者直接引發(fā)地區(qū)性甚至世界性戰(zhàn)亂。

      可以這樣說,西方國家自古羅馬以來,它的所有戰(zhàn)爭、戰(zhàn)亂都和宗教信仰有關(guān),也和民族沖突有關(guān),又和國家利益特別是領(lǐng)土糾紛與經(jīng)濟利益有關(guān),因為西方宗教信仰有強烈的排它性。而在中國歷史宗教觀念中,更主張求同存異,各自發(fā)展。

      特點之四:中華民族歷史雖然有過多次民族沖突,但沖突的結(jié)果,不是走向分裂,而是走向和睦。 中國歷史上重大民族沖突,至少發(fā)生過三次:一次是始于東晉十六國時期的所謂"五胡亂華";一次是宋、遼、金、夏直至元代的民族戰(zhàn)亂;一次是清王朝入主中原。

      這三次大的民族性沖突,各有自己的特點。但其結(jié)果,則毫無例外地走向民族和睦,有的則形成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民族大融合。

      所謂"五胡亂華",華又何曾亂?或者更確切地說,是亂在一時,和在長久;亂在取治,治后繁榮。因為如此,才使得中國盛唐的興旺發(fā)達獲得了更廣泛的民族基礎(chǔ)和更良好的文化基礎(chǔ)。

      哲人所言"唐人有胡氣",就包含了對唐文化這種品性的肯定與稱贊。宋元時代也曾發(fā)生各個民族間的猛烈戰(zhàn)爭,然而終于統(tǒng)一于元,穩(wěn)固于明,其結(jié)果,同樣達到民族的和解。

      清人入關(guān),始。

      4.中國歷史知識

      1、已知的在中國境內(nèi)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類,是“元謀猿人”。

      在中國云南省元謀盆地發(fā)現(xiàn)的顆古人類牙齒化石,經(jīng)科學(xué)鑒定,距今約有70多萬年了。 2、約70——20萬年前,“北京猿人”(簡稱“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的洞穴里。

      3、北京人已經(jīng)知道使用天然火。人類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種自然力的能力。

      4、到了大約18000年前,仍然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里,生活著一批被稱作“山頂洞人”的遠古人類。他們已經(jīng)具有明顯的黃種人的體態(tài)特征。

      5、山頂洞人不僅會人工取火,而且制造出了中國縫制工藝史上的第一枚骨針,骨針約同火柴棍般粗細,長82毫米。 6、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國出現(xiàn)了古老的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

      7、陜西西安半坡文化的彩陶,十分精美。人面網(wǎng)紋盆上各種紋飾,是原始美術(shù)、原始文字和原始藝術(shù)的結(jié)晶。

      8、山東龍山文化的黑陶,烏黑光亮,有著金屬器皿一樣的光澤。 9、長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文化,與黃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同樣古老,7000年前那里的人們已經(jīng)會用大型木構(gòu)件建筑房屋。

      10、大約4000多年前,發(fā)生了一些部落戰(zhàn)爭。黃帝是其中一個部落的首領(lǐng),因為他深得人心又聰明勇敢,取得了最后勝利。

      11、在古老的華夏族逐漸形成的過程中,黃帝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黃帝也就被后世尊為華夏族(即中華民族前身)的“人文初祖”。 12、黃帝之后,中華民族先后又出現(xiàn)了幾位杰出的人物:堯、舜、禹。

      堯禪位于舜,舜禪位于禹。 13、堯舜禹的時代,洪水泛濫成災(zāi)。

      大禹奉命治水,終于治服了洪水。 14、后來,禹的兒子啟繼承了王位,建立了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約公元前22世紀(jì)公元前17世紀(jì))。

      15、相傳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開始有了歷法,所以人們都把中國古老的傳統(tǒng)歷法叫夏歷。 16、夏歷是按月亮的運行周期制訂的,又叫陰歷。

      由于歷法中有節(jié)氣變化和農(nóng)事安排,所以又稱農(nóng)歷。 17、夏朝最后一個統(tǒng)治者桀,暴虐無道。

      東方的商部落,在湯的領(lǐng)導(dǎo)下強大起來,打敗了夏建立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jì)初——公元前11世紀(jì))。 18、商朝的青銅器制造業(yè)有很大的發(fā)展。

      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大方鼎重達875公斤,是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世界上最大的出土青銅器。(右圖) 19、商代的甲骨文是刻在龜甲獸骨上的一種古代文字,已經(jīng)是相當(dāng)成熟的文字了。

      在殷墟出土的15萬片刻有文字的甲骨中,總字?jǐn)?shù)達到160多萬字,其中有單字4600多個,已識別的有1000多個。 20、商代末期,在黃土高原上,一個叫“周”的部落強盛起來。

      到周文王時,周國成了西方諸侯的新盟主。 21、商朝最后的統(tǒng)治者紂王好酒淫樂。

      周武王時,周聯(lián)合其他部落討伐商朝,經(jīng)過牧野之戰(zhàn),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約公元前11世紀(jì)公元前256年)。 22、周朝建立后,分封了大大小小71個小國,有魯、齊、魏、晉、宋、燕等。

      這些小國的國君叫諸侯。 23、西周前期180多年,中原一帶產(chǎn)生了許多大型樂舞。

      祭祀山川時用的是表現(xiàn)大禹治水的《大夏》舞,紀(jì)念武王伐紂功績的武舞是《大武》舞。 24、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將都城東遷,名為“東周”。

      分為“春秋”、“戰(zhàn)國”兩個時期。 25、春秋時期,100多個諸侯國林立,互相爭奪,勝者成為霸主,出現(xiàn)了 “春秋五霸”,一般的說法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

      26、公元前606年,楚莊王“問鼎大小輕重”。鼎是王權(quán)象征,傳說大禹鑄了九個鼎,代表九州。

      楚莊王問鼎,表明他有做天子的野心。 27、春秋中后期,吳越兩國交惡。

      先是吳王闔廬戰(zhàn)敗受傷而死。其子吳王夫差立志報仇,讓人每天高聲提醒他:“夫差,你忘了殺父之仇了么?”后來,吳國在夫差的領(lǐng)導(dǎo)下打敗了越國。

      28、越王勾踐決心雪恥。他“臥薪嘗膽”,每天高聲自問:“勾踐,你忘了亡國的恥辱么?”越國經(jīng)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xùn),再次打敗吳國,吳王夫差自殺。

      29、約2500年前,中國出了位偉大的思想家——老子。老子是道家學(xué)派的創(chuàng)始人。

      (右圖) 30、《道德經(jīng)》又名《老子》,書里寫著:禍有時會成為福的因由,福中有時藏伏著禍。因此要注意“物極必反”,還要注意“道”“德”相長。

      31、生活于公元前551——前479年的孔子是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學(xué)派的創(chuàng)始人。 32、孔子最早在中國興辦私學(xué),他有弟子三千人,賢者七十二人。

      33、孔子為中國古代文化發(fā)展作出了不朽的貢獻,他整理編訂了《易》、《詩》、《禮》、《樂》、《尚書》、《春秋》等 “六經(jīng)”。 34、孔子享年73歲,死后葬在魯國都城北邊(今山東曲阜“孔林”處)。

      孔子故居后來改建為“孔廟”。 35、孔子的學(xué)生們追憶孔子日常教誨和生活行為,整理成一部語錄體書,稱作《論語》,這部書成為儒家的經(jīng)典,對后世有很大影響。

      36、孫武,是春秋末期一位杰出的軍事家。傳世有著名的兵書《孫子兵法》十三篇。

      37、《孫子兵法》提出了著名的“ 知彼知已,百戰(zhàn)不殆”、“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等許多戰(zhàn)爭原則。 38、《孫子兵法》的根本宗旨在于:精通戰(zhàn)爭的目的是為了“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

      《孫子兵法》因此被稱為“兵學(xué)圣典”,并被廣泛應(yīng)用于政治、外交。

      5.中國歷史知識

      下面是簡單的朝代信息表: 朝代 起訖年代 都城 今地 開國皇帝 三皇五帝 開始(這個就不說啦) 夏朝 約前2146-1675年 安邑 山西夏縣 禹 商朝 約前1675-1029年 亳 河南商丘 湯 周 西周 約前1029-771年 鎬京 陜西西安 周文王姬發(fā) 東周 春秋 前770-476年 洛邑 河南洛陽 周平王姬宜臼 戰(zhàn)國 前475-221年 秦朝 前221-207年 咸陽 陜西咸陽 始皇帝嬴政 漢 西漢 前206-公元8年 長安 陜西西安 漢高祖劉邦 新朝 9-23年 王莽 東漢 25-220年 洛陽 河南洛陽 漢光武帝劉秀 三國 曹魏 220-265年 洛陽 河南洛陽 魏文帝曹丕 蜀漢 221-263年 成都 四川成都 漢昭烈帝劉備 孫吳 222-280年 建業(yè) 江蘇南京 吳大帝孫權(quán) 晉 西晉 265-316 洛陽 河南洛陽 晉武帝司馬炎 東晉 317-420 建康 江蘇南京 晉元帝司馬睿 十六國 304-439 前趙(漢趙) 304-318 平陽 山西臨汾 高祖光文皇帝劉淵 319-329 長安 陜西西安 成漢 306-347 成都 四川成都 太宗武皇帝李雄 前涼 314-363 姑臧 甘肅武威 高祖明王張寔 后趙 319-351 襄國 河北邢臺 高祖明皇帝石勒 前燕 337-370 龍城 遼寧朝陽 太祖文明皇帝慕容皝 前秦 351-394 長安 陜西西安 世宗明皇帝符健 后秦 384-417 長安 陜西西安 太祖武昭皇帝姚萇 后燕 384-407 中山 河北定州 世祖成武皇帝慕容垂 西秦 385-431 苑川 甘肅榆中 烈祖宣烈王乞伏國仁 后涼 386-403 略陽 甘肅平?jīng)?太祖懿武皇帝呂光 南涼 397-414 西平 青海西寧 烈祖武王拓跋烏孤 南燕 398-410 廣固 山東益都 世宗獻武皇帝慕容德 西涼 407-421 酒泉 甘肅酒泉 太祖昭武王李暠 胡夏 407-431 統(tǒng)萬城 陜西靖邊 世祖烈武皇帝赫連勃勃 北燕 407-436 和龍 遼寧朝陽 高句麗人高云 北涼 397-439 張掖 甘肅張掖 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遜 *冉魏 350-352 鄴城 河北臨漳 漢人冉閔 *西燕 384-394 長子 山西長子 鮮卑族慕容泓 *西蜀(后蜀) 405-413 益州 四川成都 漢人譙縱 南北朝 420-589 南朝 宋 420-479 建康 江蘇南京 宋武帝劉裕 齊 479-502 建康 江蘇南京 齊高帝蕭道成 梁 502-557 建康 江蘇南京 梁武帝蕭衍 陳 557-589 建康 江蘇南京 陳武帝陳霸先 北朝 北魏 386-534 平城 山西大同 魏道武帝拓跋珪 洛陽 河南洛陽 東魏 534-550 鄴 河北臨漳 魏孝靜帝元善見 西魏 535-556 長安 陜西西安 魏文帝元寶炬 北齊 550-577 鄴 河北臨漳 齊文宣帝高洋 北周 557-581 長安 陜西西安 周孝閔帝宇文覺 隋朝 581-618 大興 陜西西安 隋文帝楊堅 唐朝 618-907 長安 陜西西安 唐高祖李淵 五代十國 后梁 907-923 汴 河南開封 梁太祖朱晃 后唐 923-936 洛陽 河南洛陽 唐莊宗李存勖 后晉 936-947 汴 河南開封 晉高祖石敬瑭 后漢 947-950 汴 河南開封 漢高祖劉暠 后周 951-960 汴 河南開封 周太祖郭威 前蜀 891-925 成都 四川成都 高祖王建 后蜀 925-965 成都 四川成都 高祖孟知祥 楊吳 892-937 揚州 江蘇揚州 太祖楊行密 南唐 937-975 金陵 江蘇南京 烈祖李昪 吳越 893-978 杭州 浙江杭州 武肅王錢鏐 閩國 893-945 長樂 福建福州 太祖王審知 馬楚 896-951 長沙 湖南長沙 武穆王馬殷 南漢 905-971 興王府 廣東廣州 高祖劉龑 南平 907-963 荊州 湖北荊州 武信王高季興 北漢 951-979 太原 山西太原 世祖劉崇 宋 北宋 960-1127 開封 河南開封 宋太祖趙匡胤 南宋 1127-1279 臨安 浙江臨安 宋高宗趙構(gòu) 遼國 907-1125 皇都 遼寧 遼國耶律阿保機 西夏 1032-1227 興慶府 寧夏銀川 景帝李元昊 金 1115-1234 會寧 阿城(黑) 金太祖阿骨打 中都 北京 開封 河南開封 元朝 1206-1368 大都 北京 元世祖忽必烈 明朝 1368-1644 北京 北京 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 1616-1911 北京 北京 皇太極 中華民國 1912-1949 南京 南京 孫中山。

      中國古代歷史常識和歷史文化

      聲明:沿途百知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xué)習(xí)交流。若您的權(quán)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