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文化常識中有關年齡的知識有哪些
古代有關年齡的比喻稱謂: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晃礉M周歲的兒童――襁褓;2-3歲――孩提;童年——總角,垂髫;8歲(男)——齠年;10歲以下――黃口;10歲(女)——髻年;12歲(女)――金釵之年;13—14歲(女)――豆蔻年華;13—15歲——舞勺之年;15歲(女)——及笄之年;15歲(男)――志學之年,束發(fā);16歲(女)――碧玉年華;15—20歲――舞象之年;20歲(男)――弱冠;20歲(女)――桃李年華;24歲(女)――花蓓(信)年華;出嫁——標梅之年;30歲(女)――半老徐娘;30歲(男)――而立之年;40歲(男)――不惑之年;50歲――知命之年、半百;60歲――花甲,平頭之年、耳順之年,杖鄉(xiāng)之年;70歲――古稀、杖國之年;77歲——喜壽;80歲――杖朝之年;88歲——米壽;80-90歲――耄耋之年;90歲――鮐(臺,駘)背之年;99歲——白壽;100歲――期頣
人瑞;108歲——茶壽。——常識稱謂篇。
2.古代文化常識
古代紀年紀月級日紀時法
紀年法
1年號紀年法:我國最早的紀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以“元,二,三……”為序數(shù),至去世為止。如:魯僖公元年,魯莊公十年。從西漢武帝建元起,以年號紀年,用“元,二,三……”為序,更換年號則重新開始。如:元嘉元年,漢末建安中,元和十年。新君即位,必須改變年號重新紀年,稱作“改元”。如:“是年夏王,改景炎”。 2干支紀年法: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葵叫十干,用以表序。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戍亥叫十二支,用以記時。用十干和十二支循環(huán)花相搭配組成甲子,乙丑,丙寅……葵亥,然后用甲子重新相配正好為數(shù)六十,通常叫六十花甲子,循環(huán)使用,周而復始,從東漢起采用干支紀年法。如“予猶記周公之被捕,在丁卯三月之望?!?3年號,干支結合紀年。如“順治二年乙酉四月,乾隆丁亥冬”。
紀月法
1按序數(shù)表示:即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歲首的一月也叫正月。古人又有“月建”之法,即把十二支與十二月相配 ,表示月份,通常以冬至所在的夏歷十一月配子,稱建子之月,由此順推,十二月為建丑之月,正月為建寅之月……十一月為建亥之月。 2按四季紀月:每季中的三個月,按孟仲季的順序排列,如孟春,仲夏等。
紀日法
1用干支紀日:如六月丁丑(即六月初九)夏四月辛已(即十三日)。由于六十甲子和夏歷的兩個月的天數(shù)(五十九天)并不等同,故每月的干支名稱與日期并不完全對應。 2按初一初二至三十的序數(shù)紀日。每月的初一十五月底這三天又有特定的稱呼,分別叫做“朔”“望”“晦”。 (4)紀時法 古人紀時用地支表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當于現(xiàn)在的兩小時。從23點(即夜十一點)起至夜一點 配子,依次順推,前一個時辰為初,后一個時辰為正,這樣也就等于將一晝夜十二個時辰分成二十四小時辰。搭配關系參見十二時辰與十二地支紀時關系表。 十二時辰 黃昏 人定 夜半 雞鳴 平旦 日出 朝食 隅中 日中 日仄 晡時 日夕
十二地支 戍 亥 子 丑 寅 卯 辰 已 午 未 申 酉
二十四時 19 -
21 21-
23 23-
1 1-3 3-5 5-7 7-9 9-
11 11-
13 13-
15 15-
17 17-
19
五更 20-
22 22-
24 24-2 2-4 4-6
五更 一更 二更 三更 四更 五更
3.中國古代對年齡的稱謂
孩提是指二三歲之間,還在襁褓里的幼兒.也寫成“孩抱”.《孟子·盡心上》中有“孩提之童”. 垂髫是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髫,古代兒童頭上下垂的短發(fā)).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有“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黃口是指十歲以下.《淮南子·汜論訓》中有“古之伐國,不殺黃口”. 總角是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發(fā)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扎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陶淵明《榮木詩亭》“總角聞道,百首無戍”. 豆蔻是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稱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為“豆蔻年華”).杜甫《贈別》詩中有“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束發(fā)是男子十五歲(到了十五歲,男子要把原先的總角解散,扎成一束).《大戴禮記》中有“束發(fā)而就大學”. 及笄指女子十五歲,古代女子到了十五歲后,就把頭發(fā)盤起來,并用簪子夾住,表示已經(jīng)成年.《禮記》中有“(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弱冠是男子二十歲(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表示已經(jīng)成人,因為還沒達到壯年,故稱“弱冠”).《牡丹亭》中有“忽有一生,年可弱冠,風姿俊妍”. 而立是男子三十歲(立,“立身、立志”之意).《論語》中有“三十而立”. 不惑是男子四十歲(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論語》“四十而不惑”. 知命是男子五十歲(知命,“知天命”之意).《論語》中有“五十而知天命”. 花甲是六十歲.《唐詩紀事》中有“手挼六十花甲子,循環(huán)落落如有珠”. 古稀是七十歲.杜甫有詩云“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后人就因這句詩,稱七十歲為“古稀之年”. 耄耋指八九十歲.《聊齋志異》中有“君無大貴,但得耄耋足矣”. 期頤指一百歲.《聊齋志異》中有“兒福相,君亦期頤,更何求”.。
4.古代時間的文化常識
古代一天分為12個時辰,以地支紀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一個時辰是現(xiàn)在的兩小時. 子時23~1點,丑時1~3點,寅時3~5點,卯時5~7點,辰時7~9點,巳時9~11點,午時11~13點,未時13~15點,申時15~17點,酉時17~19點,戌時19~21點,亥時21~23點。 更點———古代把晚上戌時作為一更,亥時作為二更,子時作為三,丑時為四,寅時為五更。
所以三更是半夜23點到1點這段時間. 再附給你一點或許對你有★古代人用的時辰 時辰 1、十二時辰制。 西周時就已使用。
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2、二十四時辰制。 宋以后把二十時辰中每個時辰平分為初、正兩部分,這樣,子初、子正、丑初、丑正。
依次下去,恰為二十四時辰,同現(xiàn)在一天二十四小時時間一致。
3、十時辰制。 出現(xiàn)于先秦。
晝夜各五分。據(jù)《隋書.天文志》,晝?yōu)槌?、禺、中、晡、夕,夜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來表示)?/p>
4、五時辰制。 其名稱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還、鋪時、大還、高舂、下舂、縣(懸)東、黃昏、定昏。
參閱《淮南子.天文訓》。 5、百刻制。
即把晝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產(chǎn)生與漏刻的使用有關。
可能起源于商代。漢時曾把它改造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幾經(jīng)反復,直至明末歐洲天文學知識傳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為正式的制度。
6、古代不一定具備嚴格的時間意義,而又常見常用的有關名稱亦頗不少。 一般地說,日出時可稱旦、早、朝、晨,日入時稱夕、暮、晚。
太陽正中時叫日中、正午、亭午,將近日中時叫隅中,偏西時叫昃、日昳。日入后是黃昏,黃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雞鳴,雞鳴后是昧旦、平明——這是天已亮的時間。
古人一天兩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這段時間就叫食時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這段時間叫晡時。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
(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
(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
(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
(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
(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食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是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jīng)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
(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jīng)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
人定也就是人靜。(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
★時辰———十二地支紀一晝24小時為十二時辰: 前半夜11時至1時為“子時”,午夜1時至3時為“丑時”,后半夜3時至5時為“寅時”,早上5時至7時為“卯時”,上午7時至9時為“辰時”,9時至11時為“巳時”,11時至下午1時為“午時”,中午1時至3時為“未時”,晚上7時至9時為“戌時”,9時至11時為“亥時”。每個時辰各占兩個鐘頭。
可見“從巳時直殺到未時”相當于現(xiàn)在的“從上午9時直殺到下午3時”。 ★更點———古代把晚上戌時作為一更,亥時作為二更,子時作為三,丑時為四,寅時為五更。
把一夜分為五更,按更擊鼓報時,又把每更分為五點。每更就是一個時辰,相當于現(xiàn)在的兩個小時,即120分鐘,所以每更里的每點只占24分鐘。
由此可見“四更造飯,五更開船”相當于現(xiàn)在的“后半夜1時至3時做飯,3時至5時開船”。“五更三點”相當于現(xiàn)在的早晨5時又72分鐘,即6時12分,“三更四點”相當于現(xiàn)在的午夜1時又96分鐘,即2時36分。
★刻———古代用漏壺計時。 漏壺分播水壺和受水壺兩部。
播水壺分二至四層,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壺,受水壺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隨蓄水逐漸上升,露出刻數(shù),以顯示時間。而一晝夜24小時為100刻,即相當于現(xiàn)在的1440分鐘。
可見每刻相當于現(xiàn)在的14.4分鐘。所以“午時三刻”相當于現(xiàn)在的中午1時43.2分 “打更”、“更夫”、“更樓”各詞全由“更”字而來。
我以前談過,中國古代一晝夜分十二個時辰,亦即兩個小時一個時辰。白天人們可看太陽、日晷或計時的“銅壺滴漏”之類東西判斷時間,夜晚則不知時間了,于是由專人看著“銅壺滴漏”,按照時辰打鼓告訴民眾。
古人規(guī)定,逢戌時(約合現(xiàn)在晚上七點至九點鐘。
5.關于古代文化常識
3、謙辭和敬辭
竊:私下、私自。
敢:冒犯、冒昧地。
蒙:承蒙。
請:請允許我、請讓我。
枉駕:有勞大駕。
惠賜:指對方給以了好處。
科舉職官
鄉(xiāng)試(錄取者稱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
會試(錄取者稱為“貢生”,第一名稱為“會元”)
殿試(錄取者稱為“進士”,第一名稱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
拜:授給官職。
除:免去舊職任新職。
出:出任。
升:提升官職。
遷:調(diào)動官職升官。
革:革除官職。
罷:罷免、停職。
免:免除官職。
黜:廢黜、貶退。
謫:降職遠調(diào)。
削:革職罷官。
廢:罷免或廢黜。
退:⑴撤銷或降低官職;⑵自己辭職。
斥:屏棄不用。
去:去職,被調(diào)離。
左遷:降低官職調(diào)動。
擢:提拔、選拔。
授:封給官職。
何謂九卿三公
卿和公都是官職名稱。據(jù)歷史記載,西周時期周王朝及諸侯都有卿,分上中下三級。戰(zhàn)國時期,不少國家沿用。上卿是當時最高的官職。
九卿之說始于秦漢,指的是太常、光祿勛、衛(wèi)尉、廷尉、太仆、大鴻臚、宗正、大司農(nóng)、少府九個官職。
具體一點來說,太常掌管宗廟祭祀與禮儀;光祿勛掌管宮廷的守衛(wèi)和護從;衛(wèi)尉負責宮門警衛(wèi)工作;太仆掌管皇帝的車馬;廷尉是最高司法之官,掌管刑獄、案件的審理等;大鴻臚又叫典客或大行令,負責外交及民族事務;宗正負責管理皇室、宗族的事務;大司農(nóng)又名治粟內(nèi)史或大農(nóng)令,掌管谷貨、租稅、賦役、財政等;少府掌山海池澤之稅,以供養(yǎng)皇帝。到北魏時期,在正卿之下還設少卿,歷代相沿,直到清末才廢止。
三公之說也起始很早,周時以司馬、司徒、司空為三公,西漢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馬)、御使大夫(大司空)為三公。到東漢時,名稱有所改變,指太尉、司徒、司馬。三公又叫“三司”,共同負責軍政事務。
6.中國古代朝代時間順序表簡約版
中國古代朝代順序如下:
夏朝:約公元前2029年-約公元前1559年,共計:471年
商朝:約公元前1559年-約公元前1046年,共計:438年
周朝:約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zhàn)國,共計:867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統(tǒng)一六國,首稱皇帝,共計:16年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項羽,共計:5年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漢高祖劉邦,共計:210年
新朝:公元8年臘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興帝王莽,共計:16年
玄漢:公元23-25年,漢更始帝劉玄,共計:3年
東漢:公元25-220年,漢光武帝劉秀,共計:196年
三國:公元220-280年,魏、蜀、吳三足鼎立,共計:61年
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265-316年)、東晉(317-420年) ,共計:156年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計:170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楊堅,共計:38年
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淵,共計:290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共計:54年
十國:公元891-979年,共計:89年
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計:320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共計:98年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計:277年
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共計:268年
擴展資料
從步入文明的門檻之日起,中國先后經(jīng)歷了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春秋、戰(zhàn)國)、秦、西漢、東漢、三國、西晉、東晉十六國、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朝、明朝和清朝等歷史時期。
歷代統(tǒng)治者,以其各自的政績在歷史舞臺上演出了內(nèi)容不同的劇目,或名垂青史,或遺臭萬年。其中在夏、商、西周和春秋時代,經(jīng)歷了奴隸社會發(fā)展的全部過程。從戰(zhàn)國開始,封建社會孕育形成,秦朝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tǒng)封建帝國。
此后,兩漢王朝是封建社會迅速成長的階段,唐、宋時期經(jīng)歷了封建社會最輝煌的時代,至明、清兩代,封建社會盛極而衰,并最終開始步入了多災多難的近代社會。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中國歷史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