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關月球的小知識
月球知識 月球表面既無大氣,也無水分,沒有風霜雪雨,沒有江河湖海,更不要說鳥語花香的生命現(xiàn)象了。
一句話,月球是個死寂的星球。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月面上什么變化都沒有發(fā)生過,它表面的輝光現(xiàn)象就是一例。
月球表面有時突然出現(xiàn)某種發(fā)光現(xiàn)象,甚至還有顏色變化,它引起了天文學家們的興趣和關注。 1958年11月3日凌晨,前蘇聯(lián)科學家柯茲列夫在觀測月球環(huán)形山的時候,發(fā)現(xiàn)阿爾芬斯環(huán)形山口內(nèi)的中央峰,變得又暗又模糊,并發(fā)出一種從未見過的紅光。
兩個多小時之后,他再次觀測這片區(qū)域時,山峰發(fā)出白光,亮度比平常幾乎增加了一倍,第二夜,阿爾芬斯環(huán)形山才恢復原先的面目。 柯茲列夫認為,他所觀測到的是一次比較罕見的月球火山爆發(fā)現(xiàn)象。
他說,阿爾芬斯環(huán)形山中央峰亮度增加的原因,在于從月球內(nèi)部向外噴出了氣體,至于開始時山峰發(fā)暗和呈現(xiàn)出紅色,那是因為在氣體的壓力下,火山灰最先沖出了火山口。 柯茲列夫的觀點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對,其中包括一些頗有名望的天文學家。
他們承認阿爾芬斯環(huán)形山的異?,F(xiàn)象是存在的;但認為不能解釋為通常的火山爆發(fā),而是月球局部地區(qū)有時發(fā)生的氣體釋放過程。在太陽光的照耀下,即使是冷氣體也會表現(xiàn)出柯茲列夫所注意到的那些特征。
早在1955年,柯茲列夫就在另一座環(huán)形山——阿利斯塔克環(huán)形山口,發(fā)現(xiàn)過類似的異常發(fā)亮現(xiàn)象,他也曾懷疑那是火山噴發(fā)。1961年,柯茲列夫又在阿利斯塔克環(huán)形山中央觀測到了他熟悉的異?,F(xiàn)象,不同的是,光譜分析明確證實這次所溢出的氣體是氫氣。
這類現(xiàn)象究竟應該怎樣解釋呢?是火山噴發(fā)?還是氣體釋放?或者是其他什么現(xiàn)象呢? 紅色斑點 天文學家們還不止一次在月球面上發(fā)現(xiàn)神秘的紅色斑點。也是那個阿利斯塔克環(huán)形山,美國洛韋爾天文臺的兩位天文學家在觀測和繪制它及其附近的月面圖時,先后兩次在這片地區(qū)發(fā)現(xiàn)了使他們驚訝的紅色斑點。
第一次是在1963年10月29日,一共發(fā)現(xiàn)了3個斑點:先是在阿利斯塔克以東約65公里處見到了一個橢圓形斑點,呈橙紅色,長約8公里,寬約2公里。在它附近的一個小圓斑點清晰可見,直徑約2公里。
這兩處斑點從暗到亮,再到完全消失,大約經(jīng)歷了25分鐘的時間。 第三個斑點是一條長約17公里、寬約2公里的淡紅色條狀斑紋,位于阿利斯塔克環(huán)形山東南邊緣的里側,出現(xiàn)和消失時間大體上比那兩個斑點遲約5分鐘。
第二次他們觀測到奇異的紅斑是在1個月之后的11月27日,也是在阿利斯塔克環(huán)形山附近,紅斑長約19公里,寬約2公里,存在的時間長達75分鐘。這次由于時間比較充裕,不僅有好幾位洛韋爾天文臺的同事都看到了紅斑,還拍下了一些照片。
為了證實所觀測到的現(xiàn)象是確實存在的,他們還特地給另一個天文臺打了電話,告訴那里的朋友們趕快觀測月球上的異常現(xiàn)象,但故意沒有說清楚是在月球上的什么地方。得到消息的大文臺立即用口徑175厘米的反射望遠鏡(那兩位洛韋爾臺的天文學家用的是口徑60厘米折射望遠鏡)迸行搜尋,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目標。
結果是,兩處天文臺觀測到的紅斑的位置完全一致,說明觀測無誤。紅斑確實是存在于月面上的某種現(xiàn)象,而不是地球大氣或其他因素造成的幻影。
這兩次色彩異?,F(xiàn)象都發(fā)生在阿利斯塔克環(huán)形山區(qū)域,而且都是在它開始被陽光照到之后不到兩天的時間內(nèi)??紤]到這些方面,有人認為月面上出現(xiàn)紅色斑點的現(xiàn)象可能并不太罕見,只是不知道它們于什么時間、在什么地區(qū)出現(xiàn),而且出現(xiàn)和存在的時間一般都不長,要觀測到它們就不那么容易了,需要具備較大和合適的觀測儀器,以及豐富的觀測經(jīng)驗和技巧,同時認為這類現(xiàn)象可能與太陽及其活動有關。
另一種意見則認為,這類變亮和發(fā)光現(xiàn)象經(jīng)常發(fā)生,單是在阿利斯塔克環(huán)形山區(qū)域,有案可查的類似事件至少在300起以上,表明它們是由于月球內(nèi)部的某種或某些常存原因引起而形成的。 1969年7月,首次載入登月飛行的“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在到達月球附近和環(huán)繞月球飛行時,曾經(jīng)根據(jù)預定計劃,對月面上最亮的這片阿利斯塔克環(huán)形山地區(qū)進行了觀測。
這座著名環(huán)形山的直徑約37公里,山壁陡峭而結構復雜,底部粗糙而崎嶇。飛船指令長阿姆斯特朗是從環(huán)形山的北面進行俯視的,他向地面指揮中心報告說:“環(huán)形山附近某個地方顯然比其周圍地區(qū)要明亮得多,那里像是存在著某種熒光那樣的東西?!?/p>
遺憾的是,宇航員們沒有對所觀測到的現(xiàn)象作進一步的解釋。 紅色發(fā)光現(xiàn)象 就在洛韋爾天文臺的兩位科學家發(fā)現(xiàn)阿利斯塔克環(huán)形山附近的紅斑時,英國的兩位科學家注意到了另一個著名的環(huán)形山——開普勒環(huán)形山也存在類似現(xiàn)象。
開普勒環(huán)形山在阿利斯塔克環(huán)形山東南方向,直徑約35公里,是帶有輻射紋的少數(shù)環(huán)形山之一。1963年11月1日,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兩位研究人員,在拍攝開普勒環(huán)形山及其附近地區(qū)的照片時,注意到就在這片地區(qū)內(nèi),在兩小時內(nèi)兩次出現(xiàn)了紅色發(fā)光現(xiàn)象,發(fā)光面積大得使他們驚訝,每次都超過了10000平方公里。
他們從三個方面對這次有色現(xiàn)象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首先,他們指出持續(xù)時間不長而面積那么大的發(fā)光現(xiàn)象,不可能由某種月球內(nèi)部原因造成,而。
2.關于月球的小知識(20字)
月球自西向東以逆時針方向自轉,同時也圍繞地球以逆時針方向公轉。由于“潮汐鎖定”,月球自轉一周的周期與圍繞地球公轉一周的周期相等,約為28個地球日。最終形成了月球始終以“正面”朝向地球,“背面”始終背向地球的狀態(tài)。
月球表面不刮風、不下雨、空中沒有云層,沒有任何天氣變化。不論是白晝還是夜晚,月球的天空一直是漆黑的。在月球上仰望星空,與在地球上相比會更璀璨;在月球背面看星星,會比在月球正面看更明亮。
擴展資料:
月球誕生的分裂說:
早在1898年,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的兒子喬治·達爾文就在《太陽系中的潮汐和類似效應》一文中指出,月球本來是地球的一部分,后來由于地球轉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質(zhì)拋了出去,這些物質(zhì)脫離地球后形成了月球,而遺留在地球上的大坑,就是太平洋。
這一觀點很快就受到了一些人的反對。他們認為,以地球的自轉速度是無法將那樣大的一塊東西拋出去的。再說,如果月球是地球拋出去的,那么二者的物質(zhì)成分就應該是一致的??墒峭ㄟ^對“阿波羅12號”飛船從月球上帶回來的巖石樣本進行化驗分析,發(fā)現(xiàn)二者相差非常遠。
月球表面巖石的年齡極其古老,全月球表面巖石的年齡介于30--42億年之間,地球表面最古老的巖石年齡,只限于個別地區(qū)出露的38億年的古老變質(zhì)巖,而太平洋洋底巖石的年齡極其年輕,完全與“分裂說”的理論相違背。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wǎng)-月球鮮為人知的“另一面”
3.關于月球的小知識(20字)
月球自西向東以逆時針方向自轉,同時也圍繞地球以逆時針方向公轉。
由于“潮汐鎖定”,月球自轉一周的周期與圍繞地球公轉一周的周期相等,約為28個地球日。最終形成了月球始終以“正面”朝向地球,“背面”始終背向地球的狀態(tài)。
月球表面不刮風、不下雨、空中沒有云層,沒有任何天氣變化。不論是白晝還是夜晚,月球的天空一直是漆黑的。
在月球上仰望星空,與在地球上相比會更璀璨;在月球背面看星星,會比在月球正面看更明亮。擴展資料:月球誕生的分裂說:早在1898年,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的兒子喬治·達爾文就在《太陽系中的潮汐和類似效應》一文中指出,月球本來是地球的一部分,后來由于地球轉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質(zhì)拋了出去,這些物質(zhì)脫離地球后形成了月球,而遺留在地球上的大坑,就是太平洋。
這一觀點很快就受到了一些人的反對。他們認為,以地球的自轉速度是無法將那樣大的一塊東西拋出去的。
再說,如果月球是地球拋出去的,那么二者的物質(zhì)成分就應該是一致的。可是通過對“阿波羅12號”飛船從月球上帶回來的巖石樣本進行化驗分析,發(fā)現(xiàn)二者相差非常遠。
月球表面巖石的年齡極其古老,全月球表面巖石的年齡介于30--42億年之間,地球表面最古老的巖石年齡,只限于個別地區(qū)出露的38億年的古老變質(zhì)巖,而太平洋洋底巖石的年齡極其年輕,完全與“分裂說”的理論相違背。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wǎng)-月球鮮為人知的“另一面”。
4.月球的知識【簡短】
1.月球的體積只有地球的1/49
2.月球表面的重力約是地球重力的1/6
3.環(huán)形山這個名字最早是由意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起的
4.月球上最深的環(huán)形山是牛頓環(huán)形山,深度為8788米
5.月球的正面永遠都是向著地球
6.月球表面晝夜的溫差很大,白天溫度最高+127℃,夜晚溫度又可降低到-183℃。
7.月陸比月海古老得多,是月球上最古老的地形特征。
8.在月球正面,月陸的面積大致與月海相等但在月球背面,月陸的面積要比月海大得多
9.月海并不是海,它是月面上的陰暗部分,實際上是月面上的廣闊平原。
10.已確定的月海有22個,背面有3個,邊緣地區(qū)4個,正面15個。
11.最大的月海叫“風暴洋”,有九個法國那么大。
5.關于月亮方面的科普知識
人眼所見的月亮,在古代也被稱為月球、玄土、單鵑和潘宇,是地球的衛(wèi)星和太陽系的第五大衛(wèi)星。月亮的直徑大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質(zhì)量大約是地球的一百八十一分之一。
月球是地球上已知的最大衛(wèi)星,它的表面布滿了小天體撞擊形成的撞擊坑。月球和地球之間的平均距離約為384,400公里,大約是地球直徑的30倍。
月球可能是在大約45億年前形成的。地球形成后不久,關于它的起源有幾個假設。得到更多事實證據(jù)支持的理論是,它是在“大碰撞起源理論”中形成的,該理論是由地球和火星大小的天體“Teyia”發(fā)生巨大碰撞產(chǎn)生的碎片形成的,并聚集在地球周圍。
擴展資料:
月亮繞著地球旋轉,周期為27.32166,正好是恒星月,所以我們看不到月亮的背面。這種現(xiàn)象,我們稱之為“同步旋轉”或“潮汐鎖定”,幾乎是太陽系衛(wèi)星世界的普遍規(guī)律。
它被認為是衛(wèi)星對行星長期潮汐作用的結果。天平是一種奇妙的現(xiàn)象,它能讓我們看到59個平面。主要有以下原因:
1、在橢圓軌道的不同部分,自轉速度與公轉角速度不匹配。
2、白道與赤道的交角。
月亮相對于背景天空每小時移動半度,這與月亮表面的表觀直徑相似。與其他衛(wèi)星不同,月球的軌道平面更靠近黃道平面,而不是地球的赤道平面。相對于星空背景,月球繞地球運行(月球自轉)所需的時間被稱為恒星月。
新月和下一個新月之間(或兩個相同階段之間)所需的時間被稱為農(nóng)歷月。月月比恒星月長的原因是,當?shù)厍蛟谠虑蛏线\動時,它自己在繞太陽的軌道上前進了一段距離。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月球 (天體名稱)
6.關于月球的知識有哪些呢
月球是被人們研究得最徹底的天體.人類至今第二個親身到過的天體就是月球.月球的年齡大約有46億年.月球與地球一樣有殼、幔、核等分層結構.[1] 最外層的月殼平均厚度約為60-65公里.月殼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體積.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溫度約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狀態(tài)的.月球直徑約3474.8公里,大約是地球的1/4、太陽的1/400,月球到地球的距離相當于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的1/400,所以從地球上看去月亮和太陽一樣大.月球的體積大概有地球的1/49,質(zhì)量約7350億億噸,差不多相當于地球質(zhì)量的1/81左右,月球表面的重力約是地球重力的1/6.月球永遠都是一面朝向我們,這一面習慣上被我們稱為正面.另外一面,除了在月面邊沿附近的區(qū)域因天秤動而中間可見以外,月球的背面絕大部分不能從地球看見.在沒有探測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個未知的世界.月球背面的一大特色是幾乎沒有月海這種較暗的月面特征.而當人造探測器運行至月球背面時,它將無法與地球直接通訊.月球27.321666天繞地球運行一周,而每小時相對背景星空移動半度,即與月面的視直徑相若.與其他衛(wèi)星不同,月球的軌道平面較接近黃道面,而不是在地球的赤道面附近.相對于背景星空,月球圍繞地球運行(月球公轉)一周所需時間稱為一個恒星月;而新月與下一個新月(或兩個相同月相之間)所需的時間稱為一個朔望月.朔望月較恒星月長是因為地球在月球運行期間,本身也在繞日的軌道上前進了一段距離. 嚴格來說,地球與月球圍繞共同質(zhì)心運轉,共同質(zhì)心距地心4700千米(即地球半徑的3/4處).由于共同質(zhì)心在地球表面以下,地球圍繞共同質(zhì)心的運動好像是在“晃動”一般.從地球南極上空觀看,地球和月球均以順時針方向自轉;而且月球也是以順時針繞地運行;甚至地球也是以順時針繞日公轉的,形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地球、月球相對于太陽來說擁有相同的角動量,即“從一開始就是以這個方向轉動”.月球本身并不發(fā)光,只反射太陽光.月球亮度隨日、月間角距離和地、月間距離的改變而變化.平均亮度為太陽亮度的1/465000,亮度變化幅度從1/630000至1/375000.滿月時亮度平均為 -12.7等(見).它給大地的照度平均為0.22勒克斯,相當于100瓦電燈在距離21米處的照度.月面不是一個良好的反光體,它的平均反照率只有7%,其余93%均被月球吸收.月海的反照率更低,約為 6%.月面高地和環(huán)形山的反照率為17%,看上去山地比月海明亮.月球的亮度隨月相變化而變化,滿月時的亮度比上下弦要大十多倍.由于月球上沒有大氣,再加上月面物質(zhì)的熱容量和導熱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晝夜的溫差很大.白天,在陽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溫度高達+127℃;夜晚,溫度可降低到-183℃.這些數(shù)值,只表示月球表面的溫度.用射電觀測可以測定月面土壤中的溫度,這種測量表明,月面土壤中較深處的溫度很少變化,這正是由于月面物質(zhì)導熱率低造成的.從月震波的傳播了解到月球也有殼、幔、核等分層結構.最外層的月殼厚60~65公里.月殼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占了月球大部分體積.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溫度約1,000℃,很可能是熔融的,據(jù)推測大概是由Fe-Ni-S和榴輝巖物質(zhì)構成.平均軌道半徑384,401千米.軌道偏心率0.0549.近地點距離363,300千米.遠地點距離 405,500千米.平均公轉周期27.32天.平均公轉速度 1.023千米/秒.軌道傾角在28.58°與18.28°之間變化.升交點赤經(jīng)125.08°.近地點輻角 318.15°.默冬章19 年.平均月地距離384400 千米.交點退行周期 18.61 年.近地點運動周期8.85 年.食年346.6 天.沙羅周期18 年 10/11 天.軌道與黃道的平均傾角 5°.月球赤道與黃道的平均傾角 1°.赤道直徑 3,476.2 千米.兩極直徑 3,472.0 千米.扁率0.0012.表面面積 3.79*10^7平方千米.體積2.199*10^10 立方千米.質(zhì)量 7.349*10^22 千克.平均密度水的3.350倍.赤道重力加速度1.622 m/s2 (地球的1/6).逃逸速度2.38千米/秒.自轉周期 27天7小時43分11.559秒(同步自轉).自轉速度 16.655 米/秒(于赤道).自轉軸傾角在3.60°與6.69°之間變化 與黃道的交角為1.5424°.反照率0.12 宇宙中的月球滿月時視星等-12.74.表面溫度(t) -233~123℃ 平均23℃.大氣壓1.3*10-10 千帕.月周期:名稱 數(shù)值(單位:天) 定義恒星月27.321 661 相對于背景恒星朔望月29.530 588 相對于太陽(月相)分點月27.321 582 相對于春分點近點月27.554 550 相對于近地點交點月27.212 220 相對于升交點月球的直徑是地球平均直徑的1/4,質(zhì)量只是地球的1/81.。
7.關于月球的知識有哪些
月球,俗稱月亮,古時又稱太陰、玄兔 ,是地球唯1的天然衛(wèi)星 ,并且是太陽系中第5大的衛(wèi)星。
月球的直徑是地球的4分之1,質(zhì)量是地球的1/81。月球是太陽系內(nèi)密度第2高的衛(wèi)星,僅次于埃歐,它的自轉與公轉同步(潮汐鎖定),因此始終以同1面朝向著地球;正面標記著黑暗的火山熔巖海,中間夾雜著明亮和古老地殼的高地和突出的隕石坑。
雖然它的表面非常黑暗,反射能力與煤炭類似,但它還是天空中除太陽以外最亮的天體。由于月球在天空中非常顯眼,再加上規(guī)律性的月相變化,自古以來就對人類文化如語言、歷法、藝術和神話等產(chǎn)生重大影響。
月球的引力影響造成地球海洋的潮汐和每天的時間延長。月球現(xiàn)在與地球的的距離,大約是地球直徑的30倍。
而月球與太陽的大小比率與距離的比率相近,使得它的視大小與太陽幾近相同,在日蝕時月球可以完全遮蔽太陽而構成日全食。月球是唯逐一個人類曾登陸過的地外星球。
前蘇聯(lián)的月球計劃在1959年發(fā)射了第1艘登月的無人太空船,而美國NASA的阿波羅計劃是到目前為止,唯1實現(xiàn)的載人登月任務。阿波羅8號在1968年曾載人環(huán)繞月球,1969年阿波羅11號首次載人登陸月球,至1972年人類共6次載人登月成功。
這些任務總共帶回了超過380千克的月球巖石,其中有些被用于研究月球的地質(zhì),以了解月球的起源(通過相干的研究提出月球構成于45億年前的巨大撞擊假說),月球內(nèi)部結構構成和月球構成后的歷史。在1972年阿波羅17號以后,只有沒有人太空船繼續(xù)造訪月球,其中最值得1提的是蘇聯(lián)的月球步行者漫游車。
自從2004年,日本、中國、印度、美國和歐洲空間局都發(fā)射了繞月衛(wèi)星。這些太空探測器確認了月球極區(qū)上永久陰暗的坑穴的土壤中有水冰的存在。
現(xiàn)在人類有載人重新登陸探測月球的計劃,但還沒有成行;現(xiàn)在在外太空條約下,月球仍然是所有國家以和平的用處可以自由前往探測的場所。
8.關于月球的常識有哪些
月球:月球俗稱月亮,也稱太陰。
月球就是最明顯的天然衛(wèi)星的例子。在太陽系里,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有天然衛(wèi)星。
月球的年齡大約也是46億年,它與地球形影相隨,關系密切。月球也有殼、幔、核等分層結構。
最外層的月殼平均厚度約為60-65公里。月殼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體積。
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溫度約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狀態(tài)的。月球直徑約3476公里,是地球的3/11。
體積只有地球的1/49,質(zhì)量約7350億億噸,相當于地球質(zhì)量的1/81,月面的重力差不多相當于地球重力的1/6。 月球是地球唯一一顆天然衛(wèi)星: 軌道半徑: 距地球384,400千米 行星直徑: 3476千米 質(zhì)量: 7.35e22千克 理所當然,月球早在史前就已被人所知道。
它是空中僅次于太陽的第二亮物體。由于月球每月繞地球公轉一周,地球、月球、太陽之間的角度不斷變化;我們把它叫做一個朔望月。
一個連續(xù)新月的出現(xiàn)需要29.5天(709小時),隨月球軌道周期(由恒星測量)因地球同時繞太陽公轉變化而變化。 地球與月球之間的引力場形成了有趣的現(xiàn)象。
最顯而易見的便是潮汐現(xiàn)象。月球正對地球一點的引力為最大,反面一點則相對弱小一些。
地球,特別是海洋并不是完全地固定的,而是朝月球方向略有延伸的。從地球表面為透視角觀察的話,會看到地球表面的兩個膨脹點,一個正對月球,另一個則正對反面。
這效果對海洋比對因態(tài)地殼強烈得多,所以海洋處膨脹得更高。另外因為地球自轉比月球在軌道上快,膨脹每天一次,每天的大潮一共有兩次。
但是地球也并不完全是一個流體,地球的自轉導致地球在正對月球下方的膨脹非常輕微。這意味著由于地球自轉扭力及月球上的加速度影響,使地球與月球之間的影響力并不十分確切地存在于兩球心連線上。
這也使得地球不斷向月球提供自轉能量,使得自轉速度每世紀減慢1.5微秒,也使月球公轉地球軌道每年增加3.8米。(相反的結果也導致了火衛(wèi)一和海衛(wèi)一的不尋常公轉軌道)。
不對稱的引力交互作用也使月球自轉同步。比如,它的軌道位相始終相對固定,使得朝向地球的一面不變。
由于地球的自轉因月球的影響而減緩,所以在很早以前,月球的自轉速度也因地球而減緩,不過在那時作用力要強烈得多。當月球的自轉速度減緩到適合自己軌道周期時(這樣膨脹點就在地球正對點),就沒有任何的多余扭力了,這樣月球的情形就穩(wěn)定了。
這種情況也類似地發(fā)生在太陽系其他衛(wèi)星上。最終,地球的自轉也將慢到合適于月球周期,就像冥王星和冥衛(wèi)一的情況一樣。
月球沒有大氣層。但是來自Clementine飛行器的證據(jù)表明可能在月球南極,處于永久陰暗面的大環(huán)行山處有固態(tài)水--冰。
這如今已由月球勘探者號飛船證實。顯然月球北極也有冰,這樣未來月球探索的代價將略微便宜一些! 月球的外殼平均厚68千米,從Mare Crisium下的零公里到背面Korolev環(huán)行山的107千米。
地殼下是地幔,可能也是它的內(nèi)核。然而它并不像地球的地幔,月球的只是部分特別熾熱。
奇怪的是,月球的質(zhì)心與它的幾何地理中心向地球方向偏移了2千米。同樣,在這一側其地殼也較薄。
月球表面有兩種主要地形:巨大的環(huán)形山與古老的高原和相對平滑與年輕的maria。maria地形(覆蓋月球表面達16%)是由火山噴出的熾熱的熔巖沖蝕出的。
大部分的表面是由灰土層塵埃與流星撞擊的石頭碎片覆蓋。出于未知的理由,maria地形集中于靠近于地球的一面。
大多數(shù)靠近地球的環(huán)形山,火山由科學歷史上的著名的稱謂命名,如第谷,哥白尼和托勒密。背面的則多用近代的命名,如阿波羅,加加林和Korolev(因為第一張照片由月球3號拍到,所以具有顯而易見的俄羅斯偏向)。
另外,類似于近地區(qū),月球背面也有巨形環(huán)形山South Pole-Aitken,直徑2250千米,深12千米,使它成為太陽系最大的撞擊盆地,并在西側形成了山中山,成了太陽系中重環(huán)山的典型。(從地球上看;左側圖的正中)。
月球表面上的絕大多數(shù)石頭看來都有30到46億歲,這與地球上的超過30億歲的極稀少的石頭有偶然的巧合。這樣,月球就提供了太陽系早期歷史的在地球上無法找到的證據(jù)。
根據(jù)早先的對阿波羅樣本的研究,有關月球的起源并不一致,主要有三種理論:co-accretion同生說,主張地球與月球同時形成于太陽星云;fission分裂說,主張月球是由地球上分裂出去; capture捕捉說,主張月球形成于其他地方,后來為地球所捕捉。這些理論證據(jù)都不足,但是來自月亮石頭的最新和最詳細的信息引出了impact撞擊說:地球曾被一個大物體(相當于火星大小甚至更大)撞擊,月球則是由噴射出的部份形成。
不斷又有新信息被發(fā)現(xiàn),但撞擊說如今被廣泛接受。 月球并沒有全球性磁場,但是它的一些表面石頭存有剩余的吸引力,表明月球早期曾有過全球性磁場。
9.月球的相關知識
月球成因
一、分裂說。這是最早解釋月球起源的一種假設。早在1898年,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的兒子喬治·達爾文就在《太陽系中的潮汐和類似效應》一文中指出,月球本來是地球的一部分,后來由于地球轉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質(zhì)拋了出去,這些物質(zhì)脫離地球后形成了月球,而遺留在地球上的大坑,就是現(xiàn)在的太平洋。這一觀點很快就收到了一些人的反對。他們認為,以地球的自轉速度是無法將那樣大的一塊東西拋出去的。再說,如果月球是地球拋出去的,那么二者的物質(zhì)成分就應該是一致的。可是通過對“阿波羅12號”飛船從月球上帶回來的巖石樣本進行化驗分析,發(fā)現(xiàn)二者相差非常遠。
二、俘獲說。這種假設認為,月球本來只是太陽系中的一顆小行星,有一次,因為運行到地球附近,被地球的引力所俘獲,從此再也沒有離開過地球。還有一種接近俘獲說的觀點認為,地球不斷把進入自己軌道的物質(zhì)吸積到一起,久而久之,吸積的東西越來越多,最終形成了月球。但也有人指出,向月球這樣大的星球,地球恐怕沒有那麼大的力量能將它俘獲。
三、同源說。這一假設認為,地球和月球都是太陽系中浮動的星云,經(jīng)過旋轉和吸積,同時形成星體。在吸積過程中,地球比月球相應要快一點,成為“哥哥”。這一假設也受到了客觀存在的挑戰(zhàn)。通過對“阿波羅12號”飛船從月球上帶回來的巖石樣本進行化驗分析,人們發(fā)現(xiàn)月球要比地球古老得多。有人認為,月球年齡至少應在70億年左右。
四、大碰撞說。這是近年來關于月球成因的新假設。1986年3月20日,在休士頓約翰遜空間中心召開的月亮和行星討論會上,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本茲、斯萊特里和哈佛大學史密斯天體物理中心的卡梅倫共同提出了大碰撞假設。這一假設認為,太陽系演化早期,在星際空間曾形成大量的“星子”,星子通過互相碰撞、吸積而長大。星子合并形成一個原始地球,同時也形成了一個相當于地球質(zhì)量0.14倍的天體。這兩個天體在各自演化過程中,分別形成了以鐵為主的金屬核和由硅酸鹽構成的幔和殼。由于這兩個天體相距不遠,因此相遇的機會就很大。一次偶然的機會,那個小的天體以每秒5千米左右的速度撞向地球。劇烈的碰撞不僅改變了地球的運動狀態(tài),使地軸傾斜,而且還使那個小的天體被撞擊破裂,硅酸鹽殼和幔受熱蒸發(fā),膨脹的氣體以及大的速度攜帶大量粉碎了的塵埃飛離地球。這些飛離地球的物質(zhì),主要有碰撞體的幔組成,也有少部分地球上的物質(zhì),比例大致為0.85:0.15。在撞擊體破裂時與幔分離的金屬核,因受膨脹飛離的氣體所阻而減速,大約在4小時內(nèi)被吸積到地球上。飛離地球的氣體和塵埃,并沒有完全脫離地球的引力控制,他們通過相互吸積而結合起來,形成全部熔融的月球,或者是先形成幾個分離的小月球,在逐漸吸積形成一個部分熔融的大月球。